构建落后地区县城中学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探讨_杨廷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04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04,2009
第25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25(总208期)
Tota lN o 208
收稿日期:2008 12 23作者简介:杨廷茂(1976
),男,四川平昌人,新疆伊犁师范学院讲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
构建落后地区县城中学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探讨
杨廷茂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地区县城高中教师流动非常突出,使这些地方的教师队伍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影响到学校正常教学。长此以往,也将会进一步加大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并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做到 既留得住人,又留得住心 。
关键词:落后地区;县城高中;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 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80(2009)04 0117 02
人才流动是大势所趋,教师流动也不可避免。
但是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它更需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要确保县城中学教师既要稳定,同时要合理流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在教育工程中应该是大有作为的,政府在确保教师待遇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很多政府只注重搞建设修高楼这些显而易见的形象工程,对周期长、见效慢的 百年树人 工程关心不够。报纸上曾报道,某地方镇政府花1500万元修中国式乡镇白宫,而一墙之隔的小学却是天作房盖石作凳。有些地方政府挪用、霸占、转移教学用款,拖欠教师工资,想方设法挖学校的钱。县城中学往往是该县较好的中学,学校有能力创收来提高教师待遇的,可事实上学校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被有些政府部门拿走了,这怎能改善教师待遇呢?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地方政府要少开宝马奔驰,多买校车;少盖高楼大厦,多修学校校舍;少中饱私囊,多改善学校环境;少吃喝玩乐,多关心教师疾苦。县级政府设立学校财政专款专用,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提高,改善学校教师住房条件,制定相关的政策,允许学校按正常方式发放奖金,同时政府部门拿出专款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教学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真正提高教师待遇,才能确保落后地区县城高中留得住教师,才能确保教育质量。
其次,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管理
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落后地区县城高中的管理水平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笔者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第一是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校长必须懂得一定的管理理论,不能完全凭经验、权利来管理学校,校长必须公正无私,不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任人唯亲,要了解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教师,多为教师着想,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第二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水平。行政人员办事要公正,要讲究效率,学校要精简机构,聘用精干行政人员。第三是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管理水平。这些人员要经常下去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为学校服务,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开绿灯。第四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校应当加强制度管理,建立合理的学校作息制度、坐班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听课制度、批改作业制度、年轻教师培养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各级干部任用制度等等,让大家在制度的约束下工作。第五是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领导要善于借鉴、采用先进的方法管理学校,如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一分为二、心中有数等。借助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落后地区学校条件有限,也应当争取资金建立校园网,用网络的高速机能,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
第三,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教师合理流动。政策是向导,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学校在管理教师上就有了方向与目标,操作起来就容易得多,那么应当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呢?笔者建议:首先,国家应当制定
117
相应的教师流动政策,做到有法可依。目前许多地方都制定了一些有关教师流动的政策规定,但几乎都是引进的,几乎没有流出的,国家要鼓励教师留在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其次,提高落后地区津贴发放数额,确保学校教师待遇;根据落后地区学校从教年限设立奖励机制,让教师看到留下来的希望。第三,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每年有部分教师去参观访学、进修提高,或到优质学校短期任教,学习先进经验。第四,由于落后地区县城高中的特殊地位,当地政府部门应当首先保证县城中学的优先发展地位,在各项制度、政策上予以倾斜,如设立特殊津贴制度、职称优先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家属子女就业就学优先制度等。第五,设立落后地区教师休假制度,对工作一定年限的教师实行定期休假、旅游等等,让教师既流得住人,又留得住心。
第四,创建合理竞争机制,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第一,实行全员聘用制,废除终身制。学校应当按岗设编,从校长到教师,再到教辅人员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按能力大小聘用,实行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坚决杜绝跑关系、走后门现象,让全校教职工在一个平台上工作。聘用时签订合同,按合同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有违反承担一定的责任。第二,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坚决取消职称评定中的论资排辈、按年排队现象。严格按照我国职称评定要求进行,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师贡献大小破格评定职称。但要注意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年轻教师倾斜,向西部倾斜,向落后地区倾斜。还要破除终身制。第三,改革学校分配制度。落后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分配制度普遍存在 吃大锅饭 现象,这种分配制度容易抑制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让老师们享受到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例的喜悦,使教师们愿意工作,愿意付出。第四,改革评价体系。学校在对教师的评价中也应公正、合理、科学,废除以升学论英雄的一元评价标准,形成学校多元评价体系,学校、家长、社会在评价学校、老师时不能只看升学率、高分率,关键要看学生的整体发展程度,可持续发展潜质。第五,实施素质教育,减轻教师压力。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对学生、教师都是一种摧残,使大家身心疲惫,难于发挥创造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以学为乐。让教师教学中以教为乐,实施愉快教学。逐渐减轻教师压力,使老师们乐于终生从教。
第五,建立教师流失补偿机制。落后地区县城高中要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代价很大。可是一培养出来,教师却很快被其他学校挖走,蒙受巨大的损失,可能造成落后地区县城中学教师缺乏,尤其是优质教师的缺乏。为了弥补损失,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建立教师流失补偿机制:第一,由流失教师或者流入学校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以弥补流出学校的成本费用,应由国家或省级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督促流入学校或部门执行。第二,建立长期教师补充机制,以应对教师的突然流失。学校要统筹规划保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队伍,每门学科应当留有预备教师,给这些学校有充足的编制,让大学生愿意去补充学校教师的空缺。第三,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年轻教师容易流失的原因就是不容易被重视、培养。给年轻教师一个空间,有助于他们成长。学校才能有了充足的年轻教师队伍。
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在外国一般都鼓励教师经常流动,形成教师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首先,借鉴英国教师培养制度。英国为了促进学校文化交流,不允许近亲繁殖。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容易产生火花,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学术的交流与繁荣。我们也要促进教师出去流动,学校为了更好地引进新的东西,防止长时间职业倦怠、近亲变异、思维定势,建立相应的制度,不定期地让教师走出去,到好的学校交流,到高校进修提高,要敢于接纳外校的教师,做到既要流得出,还要流得进,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学习美国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教师待遇。在上世纪美国曾经也发生教师队伍人员减少、不愿从教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环境,从而使教师队伍长期稳定。今天可以说美国的教师队伍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我们不妨也效仿之,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人,何愁教师缺乏呢?第三,学习日本教师流动方式。日本全国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每隔六年几乎所有老师都要流动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已经实行50年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也可以加以借鉴,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确保教师的有序流动,从而实现我国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持学校教师水平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工作热情和能力,打破各学校的封闭状态,确保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2]周定.赵美兰.教师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06(3)
[3]胡敬峰.农村中学教师流动与管理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8)
[4]程凤春.对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
[5]彭新实.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0(10)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