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一、组织的概念: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组织的要素:人、目标、结构、资源3、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他们个人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某些需求二、管理的本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三、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活动按计划完成【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职能是:做这四件事情就是职能的实现】四、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衡量管理水平的指标:有效性(1)效果:是否实现管理活动预定的目标,即做正确的事(2)效率: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即正确地做事五、管理者和操作者1、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的人六、管理者的职位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一)职位层次1、决策层-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2、执行层-中层管理者: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和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所确定的目标、战略付诸实现;3、操作层-基层管理者:按中层管理者的安排去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某一特殊活动(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技能)的理解和熟练;2、人际技能:与人协作的能力;3、概念技能:总揽全局,判断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并根据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三)1、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2、中层管理者:三者差不多3、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七、管理者的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八、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九、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2、主要思想:(1)工时研究和工作定额(2)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二、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1、权力论:(1)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2)权力的类型:合理的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2、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1)劳动分工(2)权力体系(3)正式的甄选(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5)非个人性(6)职业生涯导向【都是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1、霍桑实验2、主要思想:(1)企业中的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职工士气取决于他们感受到的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四、权变学派1、权变管理思想:世界上不存在普遍使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2、最大特点:希望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原则和理论的具体使用场合第三章一.组织的性质: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互动的开放系统二.环境的内容:(一)外部环境:1、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国际、技术2、微观(具体)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竞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可能相互转换】(二)内部环境:1、物质环境:(1)人力资源:数量,素质、使用状况等(2)财力资源:资金拥有,构成,筹措,利用情况(3)物质资源: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4)信息资源:采集和挖掘情况,利用情况等(5)关系资源:拥有情况,利用情况2、文化环境:组织文化:组织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员工的社会化三、组织环境差异与权变管理方法一.决策概念: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二.决策的步骤:(1)判断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和标准(3)确定各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可供选择的的行动方案(5)分析评价各行动方案(6)选择满意方案(7)付诸实施(8)评价决策效果三.决策的原则:满意度原则四.决策的分类:(1)长期决策,短期决策(2)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五.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一)个人决策:决策速度快,责任清楚,依赖个人信息(二)集体决策:1、优点:集思广益,多方案,信息完整,提高可接受性2、缺点:消耗时间,无人对结果负责,屈从压力,少数统治3、基于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广泛应用于激发新的构思与创意(2)专家会议法:①优:集思广益,知识共享、相互启发、智能叠加、简单易行②缺:乐队效应、从众效应、走形式③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项目规模较大,环境复杂,缺乏类似经验与相关数据的决策(3)德菲尔法:①概念:匿名通信方式,通过几轮意见征询表发放与回收征求专家意见,组委会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
管理学期末试题(复习)
单选题5.管理工作的重点是(A)A.人B.财C.物D.信息10.某企业失产的产品质量合格,并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但市场供过于求,这反映出该企业:(D)A.生产有效率,但无效果和效益B.生产既无效率)也无效果和效益C.生产有效率,也有效果和效益D.生产有效率也有效果,但无效益15.假设你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如果你获得提升,在以下几种选择继任者的标准中,你会优先考虑哪一条(B)A.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与较强的作务能力B.能否得到部门成员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同C.能否保持你原先形成的管理风格D.是否具备创新开拓能力20.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遇到冲突或问题时,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A)A.决策角色B.信息角色C.人际角色D.联络角色25.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被划分为三类。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所高校的校长往往是位在某学科造诣很高的学术专家,一所医院的院长则是位医术高深的医学专家。
但是,有些学术专家或医术专家却未能成为称职的管理者。
针对上述现象,你的看法是(D)A.就管理层饮而言,越往上,技术技能越重要;越往下,人际技能越重要B.搞技术的人往往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人际技能较弱,难以胜任担当管理之职C.对高层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人际技能,技术技能和概念技能均不重要D.就管理层次而言,越往上,概念技能越重要;越往下,技术技能越重要30.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1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具各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一个技术员。
这句话说明了(C)A.充分掌握管理理论是成为有效管理者的前提B.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不在于是否掌握管理理论C.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D.有效的管理者应注意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应用能力35.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D)A.精确性B.延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5.以下哪-项不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D)A.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B.以科学方法替代旧式的经验管理C.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场彻底的变革,强调建立一种责任观念D.将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五大职能10、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为(B)A.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B.研究了管理的一般性,构筑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框架C.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D.提出了权变理论15.(C)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需考虑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概念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有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基本内涵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本质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研究对象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的管理基本特征目的: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主体: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方法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过程首要职能决策决策要素可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核心要素:决策主体决策制度决策方案组织目标不确定性情境决策的类型根据环境可控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类型程序化决策经常发生的,解决方法是重复、例行的非程序化决策不常发生的或例外的非结构化问题决策主体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影响因素环境组织的历史决策者的特点组织文化西蒙、马奇——决策中的行为基础机械人,即经济人模式把组织成员看作生产工具动机人模式成员为实现组织目的而进行合作的冬季是动机生产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决策背景核心:环境中蕴含的高度不确定性邓肯——从两个层面确定面临的不确定程度环境变化的程度静态动态环境复杂性程度基本原理首要原理:人本原理为了人,指管理的根本目的:为人服务依靠人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基本方法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组织概念: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合体特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构成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基本特征)实现共同目标是实现自己个人目标的基本前提组织有特殊的活动任何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独立存在的,与外界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结构设计职能设计部门设计层级设计运行制度设计沟通系统设计管理规范设计激励设计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一般环境指对组织产生间接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任务环境与组织活动直接相关的环境政府、行业协会、合作方、供应方、客户、竞争对手环境的复杂性影响组织部门和岗位设置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组织结构稳定——机械化不稳定——有机战略钱德勒——结构服从战略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开拓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技术,指把原材料等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机械力和智力伍德沃德,技术的复杂程度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流程生产技术适用:炼油厂、发电产、化工产等连续不断的生产差异从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到流程生产技术,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企业组织结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大批量生产组织通过严格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而集权化规范化对于小批量生产、流程生产并不合适有效管理取决于如何分析环境需求、围绕需求构建组织结构、通过管理行为实现组织目标创建组织是,技术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同样重要规模大小组织区别规范程度不同集权程度不同复杂程度不同人员结构不同帕金森定律:工作总是在增长以占满分配给它的时间,而工作延长的原因在于管理者总是增加下属而不是增加竞争者,并给他们安排工作管理人员是最先被聘用,最后被解雇的发展阶段鲍尔丁首次提出“组织生命周期”概念生成阶段,面临领导力风险成长阶段,关键在决策的方向,面临各自为政的风险成熟阶段,动力在于授权,组织呈现规范化特征,面临控制风险衰退阶段,动力在协调,面临“繁文缛节”风险再生阶段,动力在于合作,面临人才枯竭风险组织设计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目的的一致性、统一指挥分工与协作原则优点简单化工作,有利于缩短培训时间缺点工作单调,限制内部人员流动、容易形成组织内部的冲突与对立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权职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柔性丧失意味着变革成本上升组织设计要合理,避免产生内耗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泰勒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使用不当。
管理学大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总论一、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即管理要科学化,管理是一门科学,形成了自己的原理原则方法论。
艺术性:①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样子。
2、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管理学的定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5、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6、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7、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经济人:通过物质满足欲望)8、欧文——“人事管理之父”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即时间研究(2)标准化,即动作研究(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进行标准操作培训)(4)差别计件总资质(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10、管理的14条原则:④统一指挥。
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⑨等级链与跳板。
11、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
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的工作态度记忆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
12、学习型组织(1)含义:是指具有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2)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的不同。
书p1813、核心能力理论含义: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能力,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二、几种道德观1、几种相关的道德观:①功利主义道德观②权力至上道德观③公平公正道德观④社会契约道德观⑤推人及己道德观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①道德发展阶段②个人特性③组织结构④组织文化⑤问题强度3、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管理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25×1=25分)1. 某服装公司对于儿童服装.男装和女装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生产和销售,请问该公司是按什么方式划分组织部门的?()A.不同产品B.企业职能C.顾客特点D.不同地区2.某一车间主任抱怨自己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总是受到各方面的牵制,据此可以推测该企业的组织结构是()。
A. 直线制B.职能制C. 矩阵式D.事业部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 )A.实践性 B.复杂性 C.有效性 D.精确性4.教育学中有一原则叫“跳一跳,摘桃子”,说的是目标的设定应具有( )A.多样性B.可考核性C.可接受性D.挑战性5.对于科研院所等研究项目较多、创新功能较强的组织或企业,以下哪一种组织形式最合适?()A.直线制B.事业部制C.矩阵制D.职能制6.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达到的目标并决定如何实现的管理活动是()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7.首次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管理的五大要素的管理学家是()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孔茨8.对中层管理者来说,相对重要的技能是()A.概念技能B.人际技能C.计划技能D.技术技能9.企业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以下什么学派的观点()A.社会系统学派B.经验和案例学派C.权变管理学派D.管理科学学派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0元,每台售价为120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是()A.14台B.12.5台C.7.3台D.80台11.越是组织的高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A.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B.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C.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D.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12.预算( )A.只能用于资金计划 B.和计划没有关系 C.包括计划 D.是数字化的计划13.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下面哪一种组织形式:()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职能制D.事业部制14.矩阵制结构的组织违背了以下哪个原则:()A.劳动分工B.责权一致C.统一指挥D.部门化原则15.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相等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A.双因素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16.风华实业公司采用的是职能型结构,它可能带来的最大缺陷是 ( )A. 职权职责不清B.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C.高层管理者难以控制D.多头指挥17.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奖金,自此规定出台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18.泰勒科学管理的研究是以什么为中心展开的?()A.人的因素B.组织结构C. 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D.分配制度19.按照双因素理论,以下哪一个因素是激励因素?()A.责任B.同事关系C.福利与保障D.企业政策20.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
《管理学》期末复习多项选择题题及答案
《管理学》期末复习多项选择题题及答案1、下列结论中,通过霍桑实验可以得出的有(ABD)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组织C.工人的积极性仅受报酬的驱动D.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2、管理的有效资源包括(ABCD)A.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B.有效的机会、时间和信息C.有效的组织D.以上都是3、由于现代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封闭式的管理在实际中越来越性不通,因此,权变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日益得到了重视,在下面的4种对权变理论的看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ABCD)A.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B.权变理论是建立在“复杂人”的假设上的C.权变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之间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D.以上都正确4、管理者所扮演的人际角色包括(ABC)A.代表人角色B.领导人角色C.联络人角色D.监督者角色5、管理这所扮演的信息角色包括(BCD)A.联络者角色B.监督者角色C.传播者角色D.发言人角色6、下列体现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的活动是(BD)A.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谈判B.同供应商谈判C.调解员工争端D.与员工达成工资协议7、下列体现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的活动是(AD)A.参加社区集会B.调解员工争端C.作为信息传递中心和渠道D.宴请重要客户8、马克斯韦伯认为,古往今来,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ACD)A.传统权威B.现代权威C.超凡权威D.合理——合法的权威9、(CD)是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A.从重视直觉到强调理性B.从分散到集中C.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D.从硬管理到软管理10、泰罗在工作中发现,当时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BCDE)A.劳动工具落后B.工作分配不合理C.劳动方法不正确D.工人不愿干E.生产组织与管理不科学11、商业道德包括以下的(ABCD)观点A.功利主义道德观B.权力至上道德观C.公平公正道德观D.社会契约道德观12、影响组织管理道德的个人特性包括(CD)A.信念B.机会C.自信心D.自控力13、高层管理人员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BC)A.对员工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控制B.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C.通过奖惩机制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D.设定明确和现实的目标14、在员工道德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的情况下自主行事。
管理学期末重点
管理学1.管理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发现,管理者的用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文——泰勒)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⑥例外管理3.行为科学管理思想——霍桑研究(梅奥)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②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足(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④存在着霍桑效应→[观察者效应,喜欢被关注]4.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般或宏观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政治法律、自然资原)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制、战略同盟伙伴)组织内部环境(物质、文化)①一般或宏观环境是指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②具体或微观环境指那些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与某一具体的决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是那些与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
③组织内部环境是那些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组织的日常运营、生存和发展。
5.SWOT分析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是由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等人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的简称.这种方法把环境分析结果归纳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部分,形成环境分析矩阵. SWOT分析首先: ①它把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组织的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②它把错终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关系用一个二维平面矩阵反映出来,直观而且简单。
③它促使人们辩证地思考问题。
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都是相对的,只有在对比分析中才能识别.④SWOT分析可以形成多种行动方案供人们选择,加上这些方案又是在认真对比分析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大学《管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第六章简答5W1H:1 WHAT 做什么活动与内容。
2 WHY 为什么做原因。
3 WHO 谁去做人员。
4 WHERE 在哪做地点。
5 WHEN 何时做时间。
6 HOW 怎样做方式与方法。
计划与决策的相互关系:1.决策是组织在活动内容、方向与方式上的选择。
2.计划是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体的行动安排。
3.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4.决策与计划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性3.普遍性4.秩序性5.效率性计划的作用:1.为管理者提供了协调组织活动的依据。
2.为管理者提供了减少未来冲击的手段。
3.为管理者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工具。
4.为管理者提供了鼓舞士气的利器。
5.为组织提供了检查与控制的依据。
6.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计划的层次体系:1.目的或使命2.目标3.战略4.政策5.程序6.规则7.方案8.预算计划编制过程: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准确的预测并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
5.选择拟定可行性计划。
6.制定可行性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实施PESNT分析法:pesnt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五个方面。
五力分析法:1.根据波特的研究,每个行业都有五种基本作用力,这五种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企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会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企业间的研究。
3.入侵者的研究。
4.替代品生产商的研究。
5.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6.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内外部进行综合分析的经典方法。
SWOT分析法内容:1.swot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字母缩写。
2.用优势抓住机会组合成so战略对策。
3.用优势客服劣势组合成st战略对策。
4.用机会弥补劣势组合成wo战略对策。
5.克服劣势避免威胁组合成wt战略对策。
价值链分析法:1.每个企业都有设计、生产、营销、交货和起辅助作用的多种价值活动的集合。
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1.凡是存在( )的地方,就存在管理。
A.人B.人群C.组织D.工作2.管理的本质是( )。
A.组织B.协调C.领导D.控制3.王总是一家大型企业新上任的总经理,他经过调查研究后,发出四道指令:是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二是调整部门结构;三是采取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四是要加强对工作绩效的考核。
这四道指令分别对应于企业管理的( )职能。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组织、计划、控制、领导D.领导、组织、计划、控制4.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那他一定不会是(A.工长B.总经理C.领班D.车间主任5.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这四种职能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一般认为,基层管理者在()职能上最为侧重。
A.计划B.组织C.控制D.领导6.下列几项活动中,()不属于管理活动。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壬谈心B.企业的总会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C.钢琴家制订自己的练习计划D.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7.某造船厂有两位车间主任,上班提前到岗,下班后工人都走了,他们还逐一熄灯关门,起早贪黑,活没少干,但所在车间的管理工作却不够理想,纪律松散,生产率下,产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
厂长将他们免职,有人提出异议,厂长却说:“这样的同可以当组长、工长,甚至劳动模范,却不能当称职的车间主任。
”这说明()A管理者精力是有限的,一般不应再兼任作业工作B.管理者的工作应该是通过下属并同下属一道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C厂长对领导干部要求过高,求全责备D.两位主任被撤职,可能是缺乏技术技能与人际技能8.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A.精确性B.延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第二章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20世纪初出现的( )A.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B.泰勒科学管理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D.梅奥的霍桑试验理论2.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B.增加工资C.时间动作分析D.增加利润3.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明确界定的管理学家是( )A.泰勒B.法约尔C.梅奥D.马斯洛4.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 )A.工人的士气B.工作条件C.工资制度D.作业方法5.霍桑试验的结论对职工的定性是(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6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 )。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一,管理的基本职能有那些?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管理职能之间不是分开的独立活动,而是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
从时间方面的逻辑关系看,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先后顺序,但不绝对,这些职能往往有相互融合,同时进行的可能。
决策、沟通、协调职能始终伴随着管理工作的循环过程,并渗透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中。
二,为什么说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它是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2,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它影响着生产力存在的状态,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规定生产力的实现程度,还能造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3,从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也可看到管理的重要性。
三,管理和经营是不是一回事?管理和经营不是一回事。
它们二者的区别如下:1,经营是市场功,管理是内功。
2,具体内容不同:经营指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管理指制度管理、机制管理、企业文化。
3,经营以市场为纲;管理以人为本。
4,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管理是计划经济就有的、集体劳动的产物。
5,在学科上,管理包含经营;在企业内,经营包含管理。
6,经营以市场为导向,天天在变;管理不能天天变,相对稳定。
7,经营解决的是方向、战略、市场、效益;管理解决次序、纪律、积极性、效率。
8,经营研究市场,是为了创造利润、赚钱(开源);管理研究降低成本,属于省钱。
四、工作效率与组织效率间的关系在工作效率方面,使用科学管理方法,通过流水线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以及计算机辅助管理等措施来使得工作效率提高。
同时,随组织规模扩大,管理人员的增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方面都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产生了组织效率的问题。
工作效率是作业层面的效率,相对具体。
组织效率是管理层面的问题,相对宏观。
工作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同步提高才能取得好的工作效果。
(完整版)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全
单项选择题1.根据菲德勒的权变理论,对一个管理者的工作最有影响的因素不包括(D)。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上下级关系D.个人的特点2.美国管理学家卡茨(Robert·Katz)认为,一个管理者至少拥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D)。
A.学习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B.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和概念能力C.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能力D.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3.根据期望理论,对被激励对象产生最大激励力的情况是(C)。
P293A.期望值低,效价也低B.期望值低,效价高C.期望值高,效价也高D.期望值高,放价低4.在管理学中,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内部各种行为进行监视和调节,以确保其与计划、目标和绩效标准中的预期相一致的系统过程,被称为(D)。
P335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5.根据大卫·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如果一个人有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那就表明他是一个(C)。
P289A.成就需要强的人B.归属需要强的人C.权力需要强的人D.激励需要强的人6.组织结构形态中,组织层次多而组织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A)。
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事业部结构D.矩形结构7.马克斯·韦伯在管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A)。
A.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B.人际关系学说C.X-Y理论D.管理方格论8.根据菲德勒的权变模型,在有利和不利的环境下,哪种领导方式最有效(A)。
A.两种情况下都是以任务为导向的领导者最有效B.两种情况下都是以人际为导向的领导者最有效C.前者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最有效,后者是以人际为导向的最有效D.前者是以人际为导向的最有效,后者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最有效9.某公司改善了小李的工作条件,小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不久小李接到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这可运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解释? (B)。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10.在会议进行中,管理者不希望下属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干扰会议的进程,于是,在有人举手要发言时便无视他们的举动,只顾自己把话讲完。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一1、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2、管理者的十种角色: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者、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3、管理的有效性:效率与效益效率:产出与投入之比。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一求比较经济的达成目标。
效益:目标达成度。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求确立正确的目标,做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
4、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质内容:协调,将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作用:是有限资源得以满足更多欲望。
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和效益)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5、为什么建立组织?组织的功能: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手段:通过分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通过协作,形成集团力量。
条件: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
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
组织管理的要点?建立一种机制,建设一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团队,构建一个分工合理、协作关系明确、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个人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的组织环境,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是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6、组织中为什么要有管理者?组织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需要有人来组织提出共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分配各项工作和协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管理者与操作者有什么区别?操作者: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管理者: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事务的人,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什么?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凝聚一支能力互补、志同道合的队伍,通过分工协作使组织成员能够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单选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2.“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A.泰罗B.法约尔C.西蒙D.韦伯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4.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5.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C.领导者D.精神领袖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A,计划 B 控制C协调D指挥9.下列各选项中,( B )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中的人10.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 D )A计划B组织 C 领导D控制11.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C ) A.指挥职能B 计划职能C具体职能 D.控制职能12.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 )A 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变动性13.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A)A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C 管理就是决策D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14.对于高层管理才来说,掌握良好的(B)是最为重要的。
A 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第二章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管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性质()不属于管理的特性。
A.二重性B.科学性C.精确性D.艺术性2、一个管理者至少应该具备()、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A.协调技能B.战略技能C.技术技能D.沟通技能3、管理的核心是处理()A.人和物的关系B.财和物的关系C.各种人际关系D.隶属关系4、构成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分别是()。
A.科学和技术B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C.技术和人才D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5、猎人为了纠正子弹与飞行的野鸭之间的时间延迟,常常把瞄准定点在野鸭飞行的前方,这种做法属于()。
A.事后控制B.事前控制C. 直接控制D.间接控制6、管理的对象中,()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A财B.信C人D.时间7、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A.决策B.预测C. 计划D.构思8、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
A.增加B.不变C.减少D.扩大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实行多种经营,分散经营风险B.实行分权化管理C.增加管理幅度D.增加管理层次10、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最重要原则是()。
A.慎重原则B.公正原则C. 例外原则D.有权不用,过期作废11、最理想的标准是()。
A.实物标B.费用标准C.资金标准D.可考核标准12、与长期的战略性计划有关的计划是()计划。
A.人员培训B.上层管理C. 中层管理D.基层管理13、不属于按沟通的方式分类的沟通有()。
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非语言沟通D.单向沟通14、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A、建立控制标准B、分析偏差原因C、采取矫正措施D、明确问题性质15、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将其分为()。
A.系统初建期的B.运行中的创新C.局部创新D.整体创新16、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
A.经纪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1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哪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A)(1)就业保障。
(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计划工作: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主客观条件提出的在未来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的过程.2.领导工作: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
决策:管理就是决策.狭义的决策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的行为。
广义的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的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多种可行方案,从中挑选合理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4.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使员工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行动的过程。
5.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配置组织机构内外的人员及其他资源,使别人同自己一起或通过别人高效率、愉快地完成既定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6.控制工作:对各项活动监视,从而保证各项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项显著偏差的过程。
7。
组织工作:从管理科学体系来看:组织工作就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一种分工协作体系或网络体系的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基本保证,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8。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就是把一些日常发生处理某一问题的决策过程规范化,写成操作说明书,处理程序.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一次性决策或非定型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复性决策。
9.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反馈控制是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把系统的输出值的部分信号引到输入端.如此可使系统趋于稳定.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本问题●组织效率效果. 效率:考察投入-产出的关系,产出投入比越高,效率越高——正确的做事,强调过程方式。
(资源利用) . 效果:考察手段-需要(目标)的关系,越有利于需要满足,效果越好——做正确的事,强调结果。
(目标实现)●管理的定义、内涵、四项职能–管理的定义:协调和监督别人的努力或活动以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前提:存在于组织中;. 管理的特征:通过别人的活动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别人的活动. 管理的核心:协调监督而非指挥或其他. 管理的目的:组织的效率和效果–管理的四项职能与管理过程计划:选择恰当的组织目标,以及能够最有效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组织:建立能够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协同努力的工作和权威关系领导:激励、协调个人和群体,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协同努力工作控制:测评、监管和校正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以及目标实现程度●管理者做什么三个名家观点–职能过程观点(亨利·法约尔):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只能活动在管理工作中以连续的过程形式表现出来。
–角色观点(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角色:处于组织中特定位置的管理者被期望完成的一系列特定任务;不同类型的组织以及组织不同层次上的管理者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技能观点(罗伯特·卡茨). 技术技能:专业工作知识和技术;. 人际技能:理解、改变、领导和控制其他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能力;. 概念技能:分析复杂状况识别其因果并能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
●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的实践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实践性: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或一种艺术,虽然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最终检验管理的标准是组织的绩效,唯一能证明管理成功的是成就而不是知识;–管理的科学性(管理原理——Principle of Management ):许多管理问题都可以用理性的、逻辑的、客观的和系统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系统学习原理,掌握有条理的知识,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 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非理性;. 管理科学的不精确性;. 方法与目标的多样性;✓管理的专业性——管理是一门学科(看课件22页)–管理学是一门学科的含意之一是,有些专门的管理技巧适用于管理学而不适用于其它任何学科。
这些技巧之一是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另一种技巧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决策。
还有一种特殊的企业家的技巧:战略规划–管理学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和特别关心的领域。
–管理学是一种实用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学科。
–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的,即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
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又受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并从属于其价值观、传统和习惯……管理并不是脱离价值观而存在是一事实。
–同样清楚的是——虽然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管理愈是能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它就愈能取得成就。
. 管理技能的来源–教育与培训的作用–经验的作用✓管理的综合性–在内容上,需要从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组织的不同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需要综合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学、计算机技术、数学、统计学等的研究成果。
✓管理的普遍性任何需要两个人以上共同工作完成目标的组织中,以及任何需要支配人力、物质、财务或信息资源的地方都需要管理工作。
–营利组织的管理–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s )的管理●管理思想演变科学管理,霍桑研究,行为科学理论(课本)霍桑研究:一味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不能替代政策目标纪律。
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科学方法决定从事工作的”最佳方式”(泰罗搬运生铁块实验——科学管理之父)●企业文化(定义)维度来源–定义: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维度: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创新与风险承受力。
–来源: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经验中领悟到的东西以及对未来的愿景。
●组织的环境如何评价环境的变化和复杂性,如何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内部环境:所有者、董事会、员工、工作的物质环境、文化–具体环境(任务环境):顾客、供应商、战略伙伴、竞争对手、压力集团(管制者)。
–一般环境: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人口技术条件等–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组织有效管理的关键要素就是确定组织与环境间最适当的关系,并在工作中实现和保持这种关系;. 环境变化和复杂性;. 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力模型”:新进入者的威胁、竞争强度(现有竞争者)、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力量、供应商讨价还价的力量第二部分计划决策的定义和过程定义:可以指狭义的行动,也可以指广义的过程。
前者是指在一系列方案中作出选择决定,而后者包括认识和定义决策情境的性质、确定备选方案,选择最好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影响决策的因素1、问题和决策类型:决策的类型取决于它所面临的问题的性质2、决策的环境条件3、决策制定方式–理性假设(古典决策模型):决策者能够获得作出最优化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并据此作出最优化决策。
(1)列出所有可能的备选行动方案以及不同方案的结果[问题是清楚和不模糊的\达到的是单一、清楚定义的目标\方案的数量是有限的\所有方案和结果是已知的](2)根据个人偏好从低到高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偏好是清晰的\偏好是不变和稳定的](3)从所有备选方案中选择能够实现所期望结果的最优方案[不存在时间和成本的约束\最终选择将使回报最大化]–有限理性假设:决策过程受到各种局限(对信息的理解、处理和反应过程中的局限)的制约,从而制约了决策者确定最优化决策的能力。
. 决策者能力. 风险与不确定性. 模糊信息. 时间限制和信息成本. 组织障碍(政治、文化、结构与流程等). 承诺升级:决策者在过去决策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投入,即使这个决策被证明是错误的。
. 满意原则:现实的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者,追求足够好的、满意的决策胜过追求最优决策。
–直觉决策: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以及积累的判断进行的决策。
–决策中常见偏差(没说)–前提假设偏差(锚定效应):对于问题有着强烈的先期认识的决策者往往倾向于在先期认识和初始信息的基础上做决策,–证实偏见:倾向于收集和使用与他们先期认识一致的信息,或者关注不一致的信息。
–代表性偏差(随机性偏见):决策者不恰当地从一个小样本甚至一个典型案例中归纳某种结论,并将其推广到普遍情况。
–控制错觉(自负):决策者过高估计自己对各种活动和事件的控制能力倾向。
–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将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因此引发的成本,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虽然这些投入已经不能收回了。
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更注重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和收益。
4、决策风格命令型风格、分析型风格、概念型风格、行为型风格计划工作(只说看定义)定义:计划工作指管理者在行动前确定并选择恰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计划与绩效(关系)目标的层次结构. 使命:组织能同其他同类组织区别开来的用产品和市场描述组织营运范围的基本的、独特的目标。
. 战略目标:由高层管理者设定的关注宽泛和普遍问题的组织总目标。
. 战术目标:为中层管理者设定的关注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行动的目标。
. 作业目标:为基层管理者设定的同战术目标相关的短期目标。
. 手段目标链:目标必须是相互支持的,甚至是一个支持的链条,否则目标的相互干扰是一个大灾难。
下一层的目标成为完成上一层目标的手段。
●目标设立方法——传统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步骤)-传统方法:自上而下的分解,符合目标的层次结构,但在分解中增加了每一级管理者的个人理解,使目标丧失了清晰性和一致性,同时目标起不到激励作用,只能起到恐吓的作用。
-目标管理(MBO):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的四个要素:1.制定明确的目标;2.下属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决策;3.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明确的时间期限;4.绩效反馈的作用,不断将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动。
实施目标管理的程序步骤:(没说要看)1.制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2.在经营单位和部门间转化主要的目标;3.各单位的管理者和他们的上级一起设定本部门的具体目标;4.部门的所有成员参与设定自己的具体目标;5.管理者和下级共同商定如何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6.实施行动计划;7.定期检查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反馈;8.基于绩效的奖励将促进目标的成功实现。
●计划类型1.广度战略计划: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优势的计划。
战术计划:为组织实现战术目标规定如何实施战略计划中的某一部分。
作业(运营)计划:规定总体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来实现作业目标。
2.时间框架长期计划:5年以上。
(滚动计划)中期计划:1-5年。
短期计划:1年以内。
3.具体性方向性计划:只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目标和行动的重点,但不限定具体的目标和特定的行动方案。
具体计划:明确的明标和特定的行动方案。
4.频率一次性计划:为满足特定情况需要而设计的一次性计划,如项目方案持续性(标准)计划:可重复使用的计划,如政策、规则和程序影响计划的权变因素计划工作面临的问题随便看一下BCG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