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建议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认识图形。

2.能够区分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

3.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认识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图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分。

2.圆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物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片或实物。

2.教学课件: 包含各种图形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名称。

2.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

二、讲解1.通过实物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两者。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卡片组成各种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组成的图形。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回顾前一次课学习的内容,并就图形的特点展开讨论。

二、讲解1.介绍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并说出其属于哪种图形。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各种图形的特点。

在实物展示和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图形。

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图形的练习。

2.家长陪同时,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这份教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在积极互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全单元优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全单元优秀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六下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建议
三、“认识图形(一)”教学标准。
年级册数
学习领域
学习内容
知识要点推进
教学学业标准
教学过程标准
(带*内容为保障性标准)
学生应有的机会
教师提供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空间与图形
第一课图,感知物体的不同形状,引出四种立体图形。
2、从实物图到
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引导学生辨认、区别四种立体图形。
3、列举生活中这些形体。
*1.使学生经历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这一过程,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够辨认、区别这些形体。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一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比较弱,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从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
常见错例:38页第6题的第2幅图。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还比较弱,往往会数漏隐藏的图形。可以让学生用拼一拼,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来解决,重点引导学生要注意数出隐藏的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学生经历观察、分一分物品的过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合作探索,
亲身经历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这一过程,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3、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采用多种形式对四种图形进行辨认,加强记忆想像。
4、自主列举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事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创作和组合。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但对于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让学生能够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几何图形。

2.难点:让学生能够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几何图形。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几何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几何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玩具、书籍、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回顾已有的知识。

呈现(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这些图形的名称。

操练(10分钟)1.教师发放几何图形卡片,学生分组进行识别和命名练习。

2.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回答,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

巩固(10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如“几何图形接龙”、“几何图形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个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实际操作中,基本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因此,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图形方面逐步提高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识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能够辨认各种图形。

3.能够以图形为基础进行简单笔画练习。

三、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教具:各种彩色图形卡片、黑板、彩色粉笔、白板、彩色笔等。

3.教辅资料:相关的练习册、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彩色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辨认,提出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哪些图形呢?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吗?”让学生逐个说出图形名称,并简单介绍各图形的特点。

第二步:学习(15分钟)教师以幻灯片为媒介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并在黑板上练习画出相应的图形。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各个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第三步:练习(20分钟)通过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图形的辨认和填空,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让学生动手画图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第四步: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图形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的方式将所学图形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同时展示学生画的图形作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较为熟悉各种基本图形的认知,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通过互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能够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边数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图形识别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能够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1.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不同之处。

2.认识并描述圆形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常见几何图形的图片和介绍。

2.学生学习资料:练习册、绘画工具等。

3.教学辅助工具:尺子、实物几何图形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习正方形•介绍正方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寻找周围环境中的正方形。

•让学生练习绘制正方形,同时测量其边长。

3. 学习三角形•展示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寻找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三角形。

•练习绘制和辨认三角形。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正方形和三角形。

2. 学习圆形•引导学生认识圆形的特征,包括没有边,只有一个边界等。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并测量圆形的直径。

3. 综合练习•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练习。

2.观察家里周围的环境,找出更多的几何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几何图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这些基本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创作和组合。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他们的一般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需要通过实物和直观的教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图形。

同时,他们对图形的认知还比较浅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和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识别和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难点:学生能理解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图形进行简单的创作和组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物、教具、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教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片;黑板、粉笔。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如球、盒子、书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让学生注意到它们都是图形。

然后提问:“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

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或图片,进行观察和交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篇,含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篇,含反思)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分析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分析教学建议

《认识图形(一)》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三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具有以下编排特点。

(1)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图片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具体来说,分类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

教材直接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4种立体图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

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4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直观的辨认、区别。

每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认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状相同;然后逐步数学化——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示这种一般模型叫什么图形。

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其应用性。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直线、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等基本图形;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概念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

教学难点:
1.理解垂直线的概念;
2.灵活应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用具,教案等;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描述,引出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5分钟)
1.介绍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或PPT展示示例让学生理
解;
2.引入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这些图形。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绘制尖角、钝角、直角、平行线、垂直线等图形,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让他们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
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

六、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自行寻找身边的图形,并描述其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图形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分类和命名,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图形。

2.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图形。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图形。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学生操作和分类。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图形。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卡片将几种图形进行分类。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如:判断哪个图形是圆形,哪个是正方形等。

4.认识图形(一) (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4.认识图形(一) (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准备学情分析认识图形(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包括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会区分这些物体的不同特征。

教学工具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太小,要学会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

需要借助教具来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

借助学具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几何的空间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学会区分它们的不同点,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摆一摆等小组活动,学会比较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建立空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难点:学会区分它们的不同点,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机器人)机器人皮皮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一起来听听它说了什么悄悄话?(播放视频)(2) 师:想知道机器人皮皮身上的秘密吗?别着急,相信通过了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解答。

二、摸一摸(感知图形)师:机器人皮皮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全部都藏在老师这里(教师出示物品)谁想来摸一摸袋子里有什么?1、球师:你感觉摸起来是平平的还是圆圆的?生:圆圆的师:好,我们一起拿出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物体?这个物体叫做球(板书)齐读:球!2、正方体师:你感觉摸起来是平平的还是圆圆的?生:平平的师:摸起来有没有尖尖的感觉?生:有师:拿出来看看,究竟是什么物体?它叫正方体。

齐读:正方体!它有尖尖的角,它的面是平平的,有几个平平的面呢?一起来数一数。

哦,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呢!仔细观察:这6个面的大小是怎样的?生:一样大的师:你们可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正方体的秘密。

2019年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 教案

2019年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 教案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8页。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立体图形,学生能初步感知立体图形,教学本单元不会很困难。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通过摆、拼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法与学法“认识图形”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一知识的应用,这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从知识的引入到运用,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

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实物引入一抽象为一般模型一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种立体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问,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第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019—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doc

2019—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doc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一)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 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人教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触摸,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认知。

难点: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谭老师带了一些见面礼给大家,想看看吗?(把礼物箱里的物品一一拿出来)二、新授师:想得到谭老师的礼物吗?那得通过谭老师的考验,有信心吗?(一)分一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分物体师:你能把礼物箱里的物品按形状来分一分类吗?请你们在学习单上用序号代替物品分一分,并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2、学生汇报教师选取其中一人展示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呢?预设回答:按形状分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小结:分的可真好,如果把每一组物品的漂亮衣服脱掉,它们都是形状相同的图形,那这些图形叫什么名字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一)3、认图形师:我们来看看脱掉衣服之后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师:把纸巾、牛奶、悠哈糖盒脱掉衣服之后的图形叫长方体把魔方、骰子、汉堡糖盒脱掉衣服之后的图形叫正方体把保温杯、八宝粥、薯片脱掉衣服之后的图形叫圆柱把足球、海洋球、乒乓球脱掉衣服之后的图形叫球体(二)小组合作:摸一摸,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特征1、摸一摸师:你们可真是聪明的孩子,想近距离摸一下它们吗?但是摸之前得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2、说一说师:感受完了吗?哪一小组派代表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最喜欢的是哪个图形?长什么样子?能不能滚动?预设: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不能滚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认识图形(一)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是学生初步接触平面几何图形的开始,本节课通过学习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四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基本为零,但是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物体都是由不同的图形组成的。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并区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认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卡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建议 人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图形(一)教学建议 人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建议人教版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前2课时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认识,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并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七中的作业;第3课时教学实践活动──“活动园地”。

2.课前教师要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实物。

可以准备教材上列举的,也可以就地选一些学生常见的实物。

比如,中成药的包装盒,有长方体的、有正方体的,还有圆柱体的,盒里装的药大多数是球体。

为了加强操作,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的学具。

3.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观察与摆弄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说一说物体的名称。

然后教师边演示边告诉学生每种形体的名称。

一般来讲,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易混。

因此,有必要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观察、比较。

比如:初步感知长方体有六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

当然,这是很初步的,只要能初步辨认就可以了。

教师还可以把准备的实物装在一个小口袋里,让学生随意取出一个实物,告诉大家是什么形体;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指定的形状从口袋里取出实物。

这些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形体,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做一做”中的题目,要求学生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认所学的几何形体。

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左右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认识图形(一)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认识图形(一)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建议认识图形(一)_人教新课标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是缘于学生的生活体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多数是立体的,学生学习立体图形有生活体会作保证。

在教材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教学,如此使教学降低难度,便于学生把握。

在后续的学习中,还要从立体图形上剥离出平面图形。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为后续研究图形问题奠定基础。

教材的主题图出示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既能够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使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归为4类,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4种图形的模型图,并给出模型图的名称,在每一个表格中,由实物图到模型图,最后给出名称,这一系列出现,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依据,同时也是认知抽象的过程,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表象。

在练习中设计了找周围的物品,谁与教材的形状相同,目的是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物体(生活原型)抽成数学模型,让学生经历由生活的现象成数学化的过程。

生活中立体图形并非严格意义的数学模型,在教学中,教师要去其非本质性的属性,取其本质的要素,将生活中具有共性的的要素概括出来,形成学生数学化的认识。

一、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一)让学生展现真实方法,教师有重点的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真实的暴露方法,教师再进行重点的引导。

例如,让学生为预备的学具进行分类,学生会有专门多方法,显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学生会将球和圆柱分为一类;将正方体和长方体分为一类;还可能将球分为一类;圆柱分为一类;方体和正方体分为一类。

在调整分类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摸索:什么缘故把它们分为一类,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吗?(突出图形的共同特点)摸索:球和圆柱都有滚动的功能,什么缘故不把他们放在一起?(从中分离出球和圆柱不同之处)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辨论中和不断的自我更正中,逐步认识立体图形。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第【1】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

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

(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一)正方体的认识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教学建议人教版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前2课时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认识,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并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七中的作业;第3课时教学实践活动──“活动园地”。

2.课前教师要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实物。

可以准备教材上列举的,也可以就地选一些学生常见的实物。

比如,中成药的包装盒,有长方体的、有正方体的,还有圆柱体的,盒里装的药大多数是球体。

为了加强操作,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的学具。

3.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观察与摆弄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说一说物体的名称。

然后教师边演示边告诉学生每种形体的名称。

一般来讲,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易混。

因此,有必要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观察、比较。

比如:初步感知长方体有六个面,上下、前后、左右,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相同。

当然,这是很初步的,只要能初步辨认就可以了。

教师还可以把准备的实物装在一个小口袋里,让学生随意取出一个实物,告诉大家是什么形体;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指定的形状从口袋里取出实物。

这些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形体,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做一做”中的题目,要求学生把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认所学的几何形体。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左右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

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
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

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

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

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

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

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

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它们。

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

6.练习,完成“做一做”。

(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

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

然后,面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

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

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把4写在8的左边,把2写在8的右边。

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

3.教科书练习二第4题。

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

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

4.教科书练习二第5、6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