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考核细则及核对表(死因)
2014年死因监测程序资料
区卫生服务机构, 4村卫生室, 9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0未就诊
旧版:1省级(市)医院,2地区级(市)医院,3县级(区)医院,4卫 生院,5乡村医生,6未就诊,7其他及私人诊所,9不详
六、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
填写注意事项
填写范围:中国大陆境内正常死亡的中国公民、台港澳居民
和外国人,包括未登记户籍的死亡新生儿。 个人身份:按照死亡前的个人身份填写,离退休后死者的个
八、省慢性病监测!!
八、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生命统计模块界面介绍
此部分根据 编码范围然 后菜单式选 择,跟大疫 情模糊查询 有所不同。
此部分如果 是空白部分, 提示编码有 误,请核实!
统计分类号有原来 的109变成104!
卫统表8-1变成卫 统表29-2
八、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生命统计模块界面介绍
系统必填项: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户口地
址、有效身份证件及证件号码、文化程度、个人身份、 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常住地址;联系电 话;
致死主要疾病诊断:死因链、发病至死亡的大概间
隔时间、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单位、生前主要疾病 最高诊断依据、医师签名、填报日期、报卡单位。
查、治疗效果、家族史、职业史、生活习俗等
还应记录死者生前与致死疾病无直接关系但对死亡有影 响的情况和疾病。
七、2014年第1季度数据修订要求
2014年第1季度数据修订,具体要求如下:
将2014年第1季度死亡个案将设置为未初访状态;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通过初访补充“国家和地区”、“有效身份 证件类别”、“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变
一、人口死亡医学证明的签发
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
死因监测的考核细则
死因监测的考核细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全部报告单位死因监测的考评至少半年一次,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
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
考核内容如下:一、组织管理考核项目1有无死因网络报告工作领导机构(名单)考核项目2常规制度是否健全与落实情况,制度如下:●死亡监测工作例会制度:1、市CDC每年召开年报会审会一次;2、市CDC利用各种相关培训会传达或以会代训开展相关工作指导;3、市CDC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4、会议有会议记录,备查;5、要求各医疗机构同样建立例会,作好会议记录备查;6、各例会均要反复强调、强化死亡登记报告相关工作;7、鼓励以会代训进行短期培训或指导;8、例会实行分级管理,上级抽查核实制度。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指定专门的科室或人员审核并按程序完成网络上报;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做好《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日常管理与原始凭证保存;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参加疾控中心召开的例会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4、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协助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死因登记信息的质量控制和相关调查;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对辖区内需要进行调查的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6、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与公安、民政等管理部门核对出生、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和错报,应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及时按照程序补报和订正。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 审核过程中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办理。
2.对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1、定期与户籍管理部门核对数据,及时进行查漏补报;2、定期与殡葬管理部门核对数据,及时进行查漏补报;3、定期与妇幼管理部门核对数据,及时进行查漏补报;4、每年对医疗机构进行死亡漏报调查,如发现漏报,及时进行查漏补报●档案管理制度:1、死亡卡片至少保存5年,尽可能长期保存;2、各种纸质数据报表、分析长期保存;3、电子数据(个案、报表、分析等)长期保存,并至少有两处备份;4、所有发文、总结分析等均需向上级CDC(包括市、省级)报送一份,自存留档至少一份;5、有指定的安全可靠的地方保存文档和电子数据;6、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私自向外提供数据;7、涉及国家另有规定的内容时,按保密法执行管理;8、管理做到科学、分类化管理。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报告
死因监测漏报调查报告篇一:2014年死亡漏报调查报告扎鲁特旗2014年死亡漏报调查专题报告为准确了解我旗死因网络直报的缺陷情况,提高死因网络直报的上报率和质量,我中心对全旗2014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通过漏报调查获得准确数据,客观的反映出我旗死亡网络直报的情况,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二、调查时间:2014年10月30日—2014年11月5日三、调查人员扎旗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人员组成调查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落实。
四、调查范围随机抽取3个村和扎旗殡仪馆。
五、调查方法调查随机抽取3个村的情况,通过走访村医和村民的形式来获取辖区死亡名单;调查扎旗殡仪馆情况,通过抄取殡仪馆死亡登记表来获取全旗范围内的死亡名单。
所有获得的死亡名单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核对,确认是否存在漏报。
六、漏报调查结果随机抽取的3个村有死亡病例19例,其中网络报告17例,漏报2例。
扎旗殡仪馆有死亡病例540例,其中网络报告337例,漏报203例。
漏报调查结果合计漏报205例,具体漏报情况见下表:七、漏报情况分析及建议通过漏报调查,反映出我旗死因网络直报工作存在很大的疏漏。
主要的漏报原因分析为几下几点:1、个别医疗机构领导不重视,未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更没有设置专人来完成此项工作。
2、个别医疗单位上报人员未重视此项工作,或不能独立完成此项工作。
3、责任心不够导致部分医疗机构不作为或敷衍塞责,个别报告单位到目前为止上报率为0,还有个别医院只是象征性上报几个,导致辖区漏报严重。
4、所有医疗单位未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未进行漏报调查。
5、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督导和培训次数少。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今后工作中,一是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加强对上报单位的督导和人员的培训次数,并随时将督导情况通报并上报卫生局;二是各医疗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设置专人来完成此项工作,并认真落实责任制;三是各上报单位应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查漏补报。
死因监测2014.7.2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要求(3)
12、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三级医院(含相当)包括三级妇幼保
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二级医院(含相当)包括二级妇幼保健院及专
科疾病防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一级医院、门诊部、 诊所(医务室)、疗养院等。 13、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院途 中”、“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填写。 14、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
申请人应为《死亡证》签字家属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
申请补发一次。补发办法如下: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 发第三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要求(4)
15、死亡调查记录
※ 这部分由医生填写死者生前的所有病史及症状体征,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下来,以 便统计人员据此做出死因判断。 1、诊断明确的疾病记录:①致死疾病的全称②发病或诊断时间③最高诊断单位④ 诊断依据,
“性别不为女性,年龄<15或年龄>50” ;
常见逻辑校验:跳出提醒菜单
当死亡地点为“1医疗卫生机构”,如果生前主要疾病
诊断依据为“死后推断”; 性别是男,根本死因不能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性别是女,根本死因不能为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性别是男,统计分类号不能为77~82(妊娠、分娩和产
增加的变量: 国家和地区:需手工录入; 有效身份证件类:1身份 证,2户口簿,3护照,4军官证,5驾驶证,6港澳 通行证,7台湾通行证,9其他法定有效证件;99 无有效证件或不详(省 网新增加) 死亡时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内:1是,2否 更改的变量 性别:1男、2女、0未知的性别、9未说明性别; 职业改成个人身份:11公务员, 13专业技术人员, 17职员,21企业管
2014死因监测
(13)生前主要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三级医 院(含相当)包括三级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 防治院,二级医院(含相当)包括二级妇幼保健 院及专科疾病防治院,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包括 急救中心、一级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 室)、疗养院等。 (14)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 尸检、病 理、 临床、“死后推断”仅限死亡地点为“来 院途中”、“家中”、“养老服务机构”、 “其他场所”填写。 死亡调查记录
(3)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州、 盟)、县(区、旗):指出具《死亡证》的医疗卫 生机构所在的省、市、县名称,以民政部编制 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册》为准。 (4)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出具《死亡证》的医 疗卫生机构所在的县(区、旗)6位行政区划代 码,以民政部编制的上年末《县级以上区划简 册》为准。
修饰规则(续)
修饰规则目的:旨在改进死亡 数据的有用性和精确性, 而且应该 应用在起始前因的选择之后,完成 选择、修饰及必要时再选择的过程。
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不明原因:
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 I95.9(低血压,未特指); 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 J96.0(急性呼吸衰竭); 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 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 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 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R95(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原因 例
例1:Ⅰ(a)肠梗阻 (b)股疝 编码到伴有梗阻的股疝(K41.3)。 例2:Ⅰ(a)心脏扩张和肾硬化 (b)高血压 编码到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I13.9)。 例3:Ⅰ (a)肺心病 (b)肺气肿 (c)慢支 编码到慢性阻塞性肺病(J44)
例4:Ⅰ(a)急性心肌梗死 (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编码到急性心肌梗死(I21.9). 例5:Ⅰ(a)脑梗死 (b)高血压 (c)动脉粥样硬化 编码到脑梗死(I63.9).
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
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第一篇: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工作总结2014年上半年度死因监测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年初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目标书,开展好我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死亡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疾病的趋向,我乡认真开展死亡原因监测工作,按照县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我院死因监测人员和全体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开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领导关心、群众重视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乡级人民政府领导和村干部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
在年初乡级卫生工作会中,主管卫生副乡长为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使得我乡卫生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死因走访调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村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人民群众知晓死亡原因调查工作的目的和责任后,对死亡原因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责任与目标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主要目的是调查好总结好局部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注意和及时发现局部地区突然升高的死亡原因,发现和排除传染性疾病、工业污染环境导致相关疾病,及时发现报告可能存在的高危致病因素,包括地理、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逐步提高居民平均寿命值。
三、具体调查方式方法死亡原因调查工作开展方式主要为进村入户调查,配合周围群众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死者生前生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乡村医生对以上情况进行汇总后上报卫生院防保组,卫生院防保组对乡村医生上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具体死因的判断并填写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四、居民死亡数据及死亡原因分析(一)死亡数据2014年我乡人口数为68886人,一至6月死亡270人,其中男性死亡:158人,女性死亡:112人,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为4.25‰。
(二)死亡原因分类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5人:占死亡比例的(0.70‰)心血管系统疾病145人:占死亡比例的(0.45‰)癌症37人:占死亡比例的(0.05‰)损伤、中毒、和其他疾病2人:占死亡比例的(3.03‰)(三)死亡原因分析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乡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和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但因为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正在成为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另一个主要疾病。
县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县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工作计划根据省、州《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和州疾控中心对易门县疾控中心目标管理责任书居民死因监测的指标及任务要求,制定易门县2013年全县居民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具体如下:一、培训计划1、争取各政府支持,协调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计生、统计等部门积极参,圆满完成我县居民死因监测工作。
于年初召开居民死因监测培训会议,分析2012年监测工作情况,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培训相关知识,为我县死因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逐级开展居民死因监测培训工作,提高监测队伍素质,积极鼓励专业人员认真学习居民死因监测分析等相关知识,充分应用举办专题培训、加强督导及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提供解决方法等各种形,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居民死因报告证明书填写规范正确。
二、指标要求按照省、市、县死因监测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开展死因监测工作。
1、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落实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
完成信息的收集、汇总、审核、编码、录入、整理、分析和上报,组织各类培训,对医院死亡报告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考核,开展内部质控和评价。
2、对乡镇及县属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死因监测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死亡卡片填报的质量。
3、对各乡镇死因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各乡镇死因监测工作现状,发现和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县死因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4、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展2013年死亡漏报调查。
三、完善居民死因监测各类报表收集,按要求开展全县死亡报告工作考核和质量评价分析,撰写各种报告及总结,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四、工作指标1、各乡镇居民报告死亡率要求>6‰;2、死亡漏报率要求<5%;3、报告及时率:乡镇卫生院>75%,县级医疗机构>95%;4、死因编码无明显错误率>95%:5、死亡报告真实可靠率>99.7%**疾控中心二○一三年一月四日。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死因监测工作,促进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适用于死因监测工作中的相关管理,包括死因监测机构和相关人员的管理。
第三条死因监测工作是指对各类死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研究死因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第四条死因监测机构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死因预防为宗旨,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死因监测工作。
第五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提高死因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六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质量。
第七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档案和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报送各类死因监测信息。
第八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定期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死因监测机构第九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死因监测机构,明确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配备等。
第十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在死亡人数较多的地区设置,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确保对各类死因的监测和预防。
第十一条死因监测机构要配备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医学、卫生、统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死因监测工作。
第十二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保证死因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十三条死因监测机构要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和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报送各类死因监测信息。
第十四条死因监测机构要进行定期的死因监测工作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死因监测机构要积极参与相关会议和活动,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死因监测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第三章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第十六条死因监测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卫生、统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作技术和方法。
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
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顺序和错误解析A死因链/顺序一、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肺炎、腹泻、营养不良孕产妇死因:梗阻性分娩、妊高症、产后出血老年人死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中青年死因:损伤/中毒:机动车事故、工伤、自杀二、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临死前的症状:如呼衰、心衰三、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还有糖尿病、精神病、孕产妇疾病、慢性疾病、慢性肾炎、慢性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举例:1、慢支3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死亡;2、意外被撞(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意外被卡车撞倒)1小时→颅骨骨折1小时→颅内损伤1小时→死亡;3、(a) 脑梗死 (b) 脑血管意外根本死因:脑梗死4、(a) 三期梅毒 (b) 初期梅毒根本死因:三期梅毒5、(a) 慢性肾炎 (b) 急性肾炎根本死因:未特指的慢性肾炎6、(a) 肺纤维化(b) 陈旧性肺结核病根本死因: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7、(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b)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根本死因:肝硬变8、(a)急性心肌梗死 (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流行性感冒根本死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a)心包炎 (b)尿毒症和肺炎根本死因:尿毒症10、(a)恶性贫血和足坏疽 (b) 动脉粥样硬化根本死因:恶性贫血11、(a)风湿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本死因:风湿性心脏病12、(a)胰腺纤维囊性病(b)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根本死因:胰腺纤维囊性病13、Ⅰ (a)支气管肺炎Ⅱ继发性贫血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根本死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14、(a)贫血 (b)脾大根本死因:脾大性贫血15、(a)心肌变性和肺气肿 (b)衰老(R54) 根本死因:心肌变性16、a)心源性休克b)心力衰竭c)心脏扩大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心衰17、a) 肺部感染 b)尿毒症c) 动脉硬化性肾病d)高心病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肾衰竭18、(a)风湿性心脏病(b)二尖瓣狭窄根本死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9、(a)脑膜炎 (b) 结核病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20、Ⅰ(a)妊娠中严重的高血压Ⅱ子痫惊厥根本死因:妊娠子痫21、(a) 脑干损伤功能衰竭 (b) 脑挫裂伤 (c) 前颅底骨折并颅内积气 (d) 车祸伤根本死因:车祸伤22、(a) 肺脓肿 (b) 大叶性肺炎根本死因:大叶性肺炎23、(a) 支气管肺炎 (b) 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根本死因:脑梗死24、(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b)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根本死因:肝硬变25、(a) 多脏器功能衰竭(b) 慢性肺气肿(c) 慢性肾孟肾炎(d) 高血压性心脏病根本死因:慢性肺气肿26、(a)衰老和坠积性肺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本死因:类风湿性关节炎B常见错误解析一、恶性肿瘤1、原发肿瘤编码为继发Ⅰ(a)肺癌错误编码为:C78.0(肺继发性恶性肿瘤)正确编码应为:C34(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宫颈癌编码为宫体癌Ⅰ(a)宫颈癌错误编码为:C54(子宫体恶性肿瘤)正确编码应为:C53(宫颈恶性肿瘤)3、低年龄患一些恶性肿瘤Ⅰ(a)乳腺癌年龄5岁要进一步核查年龄和死因;二、循环系统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Ⅰ(a)高血压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Ⅰ(a)心脏病年龄1岁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Ⅰ(a)肺心病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三、循环系统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Ⅰ(a)高血压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Ⅰ(a)心脏病年龄1岁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a)肺心病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4、低年龄患脑出血、脑中风(1)脑瘤错误编码为脑动脉瘤Ⅰ(a)脑瘤年龄13岁错误编码为:I 67.1(脑动脉瘤)正确编码应为C71(脑恶性肿瘤)(2)新生儿脑出血错误编码为成人脑血管病Ⅰ(a)颅内出血年龄0岁(b)产伤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正确编码为P10.1(由于产伤引起的大脑出血)(3)伤害错误编码为疾病引起的脑出血Ⅰ(a)车祸脑出血年龄10岁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正确编码为V89.9(交通事故);四、呼吸系统疾病低年龄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病毒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Ⅰ(a)支气管肺炎年龄5岁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编码为:J18.9(肺炎,未特指)(2)新生儿、先天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Ⅰ(a)新生儿肺炎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编码为:P24.9(新生儿肺炎);五、消化系统疾病低年龄患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先天性消化系疾病错误编码为成人消化系疾病Ⅰ(a)肝硬变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K74.1(肝硬化)正确编码为:P78.8(先天性肝硬变)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1、低年龄围生期疾病P类错误编码为O类Ⅰ(a)早产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O60(产程和分娩的并发症—早产)正确编码为:P07.3(其他早产婴儿)2、高年龄其他疾病错误编码为O类Ⅰ(a)乳腺癌年龄60岁(b)乳腺炎错误编码为:O91.2(与分娩有关的非化脓性乳腺炎)正确编码为:C50(乳腺癌)Ⅰ(a)脑血栓年龄73岁错误编码为:O22.5(妊娠期大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编码为:I63(脑梗死);七、围生期疾病1、妊娠期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Ⅰ(a)产后大出血年龄37岁错误编码为:P15.9(产伤,未特指)正确编码为:O72(产后出血)2、成年人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Ⅰ(a)肺气肿年龄43岁错误编码为:P25.0(起源于围生期的间质肺气肿)正确编码为:J43(肺气肿)3、伤害死亡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的产伤Ⅰ(a)颅骨骨折年龄41岁煤矿塌方导致错误编码为:P13.0(由于产伤引起的颅骨骨折)正确编码为:W77(塌方伤害);八、先天性疾病1、恶性肿瘤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Ⅰ(a)胆总管癌年龄61岁错误编码为:Q44(胆囊、胆管和肝先天性畸形)正确编码为:C24(胆管癌)成年人的慢性病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Ⅰ(a)冠心病年龄69岁错误编码为:Q24.5(先天性冠状动脉瘤)正确编码为:I25(冠心病);九、年龄和伤害的逻辑错误 5岁以下的自杀例子一:四岁男孩 I. a)灭鼠药中毒1天编码为:X68(杀虫剂的故意自害)错误原因:意外中毒被判定为故意自害(服毒自杀)。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43832
一、死因监测领导小组组长:孔西海(院长)副组长:耿会卿(主管院长)组员:许倩(体检科主任)刘艳铭(防保科主任)信息科主任质控科主任二、职责:1、负责研究制定我院死因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协调各科工作。
2、体检科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的领用、发放、收集、登记工作。
3、防保科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的审核、网报、检查、奖惩工作。
4、病案室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疾病编码、病历及存根等原始资料的保存。
三、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1、例会制度1)、每半年组织本院临床科室医生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因管理、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不定期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本院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5)、必须由执业医师负责死亡报告工作。
3、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4、档案管理制度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3)、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5、培训工作制度1)、防保科每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作管理制度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为规范居民死亡证明书的管理和使⽤,提⾼死亡统计⼯作的质量,根据上级有关⽂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院死亡证明登记报告制度。
⼆、居民死亡证明书是判断死者性质的基本法律依据,同时也是进⾏死亡原因统计的基本信息来源。
是研究⼈⼝⾃然变动规律的⼀个重要内容。
三、在服务区域内凡在我院发⽣的死亡(包括来院已死,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我院应出具卫⽣部,公安部制发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四、《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的医疗⽂书,必须由诊查医⽣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涂改,不得使⽤铅笔及红⾊笔填写,死亡主要疾病诊断要准确,勿填症状体征。
对⾮经治疗的死亡原因不明者,或经诊查仍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前的病史、症状、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调查记录栏⽬中。
五、所有《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有诊治医⽣签名,加盖我院医疗专⽤章。
六、诊治医⽣须在死亡后7⽇内开具证明书报医务科,同时填写我院死亡信息卡报防保科信息管理⽹络直报⼈员处。
七、对住院死亡者所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联须粘贴在死亡者的病案中,随其病案⼀并保存,保存期限按病案管理有关规定执⾏;对急诊留观死亡者所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联须粘贴在死亡留观病史中,随其病案⼀并保存,保存期限按病案管理有关规定执⾏;对来院已死亡者及急诊抢救过程中死亡者开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第⼀联由急诊科登记造册,交病案室保存,期限2年。
⼋、⽹络直报⼈员在死亡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络直报⼯作。
九、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作。
⼗、医教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络直报⼯作进⾏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管理制度领⽤、发放制度⼀、《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领⽤、发放、收集由医务科负责管理,医务科设专⼈负责此项⼯作。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可以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南,减少工作中的重复和混乱,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 有助于监测工作的持续改进。
促进死因监测工作的普及和推广
通过制定和推广工作规范,可以促进死因监测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 水平,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工作规范的适用范围
01
Hale Waihona Puke 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殡葬机构等开展死 因监测工作的单位。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死因监测的基本原则 • 死因监测的工作流程 • 死因监测的质量控制 • 死因监测的培训与教育 • 死因监测的监督与评估 • 死因监测的改进与发展
01
引言
工作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死因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通过制定工作规范,可以明确监测工作的流程、标准和方法,从而确保监测结果的一致 性和准确性,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死因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适用于死因监测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实践
03
的参考。
02
死因监测的基本原则
准确性原则
死因报告准确无误
死因监测工作要求对死亡案例的死因进行准确无 误的报告,不得出现误报、漏报或虚报的情况。
诊断依据可靠
死因监测工作需要依据可靠的诊断结果进行报告 ,确保死因报告的准确性。
定期审核与修正
对于已报告的死因案例,应定期进行审核和修正 ,以确保死因报告的准确性。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例会制度1.组织本院门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 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 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 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 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 须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采集病史, 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后3天内, 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
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 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 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处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 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医院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对死因信息不清楚, 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 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医院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 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3、医院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 对在家中死亡, 死亡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 需核实调查或入户调查, 并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网络报告卡中填写调查记录。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1.医院定期与当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 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医院医生要定期了解院内死亡情况, 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档案管理制度1.医院要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 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县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用效率。
死因监测工作的未来发展与改进方向
强化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死因监测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 平,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拓展监测范围与深度
逐步将死因监测工作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区,同时增加监测 指标,提高监测精度和深度。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死因监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推动我国死因监测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05 死因监测工作的 应用与拓展
监测结果的报告与发布
1 2
报告内容
死因监测结果报告应包括死亡总数、死因分类及 死亡率等关键指标,并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 的分析比较。
报告周期与频次
按照统一规定,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 果,遇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应迅速报告。
3
发布渠道与形式
监测结果可通过专业公报、学术期刊、官方网站 等渠道发布,确保信息的权威性与透明度。
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死因监测系统,提高死亡数据的质量和可利用性,为制 定和评价卫生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推动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死因监测的应用范围
公共卫生领域
死因监测数据可以揭示人群中主 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流行状况和 变化趋势,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医学领域
通过对死因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 各种疾病的致死风险和影响因素,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有效的质量控制。
02
采用标准化操作程序
对死因监测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确保操作人员按照统一的
标准进行工作。
03
定期培训与考核
对参与死因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工作规范和操作要
2014年死因监测工作考核细则及核对表(死因)
非现场考核 非现场考核 )%;完 非现场考核 非现场考核
);(3分)
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卡片内容的一致情况:一致 非现场考核 数( )例,一致率( )%;(3分) 老死比例不超过1%,死因不明(R编码)比例不超过5%(3 非现场考核 分)
考幼部门 核对为主
死因漏报 疾控中心每年与妇幼部门核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 ) (6分) 例,孕产妇死亡()例,社区核对( )(1分) 与相关部门核实上报漏报病例( )(1分)
与相关部门 核对为主
每年1月底之前对辖区抽调点做好死因漏报调查工作(2 分)
2014年怀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生命统计部分)
总分:40分 被考核单位: 考核 指标 考核评 价项目 检 查 主 要 内 容
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及时及时上交( 上报( )次;(1分) )次,核对表及时
主管人签字:
考核人签字:
得分: 得分 备注
提供的文档资料
非现场考核
考 核 与 评 价 方 法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和核对表为主; (每月5日前上交,节假日顺延3天) 得分情况=实 际率*满分 季度分析与平时上交为主,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0 日前上交电子版,迟报一次扣0.5分;辖区年龄别 人口数上交电子版,迟报扣0.5分,内容不准确扣 0.5分 查看本单位登记情况,未查重上报1例扣1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老死病例数/辖区户籍死亡数*100;死因不明数/辖 区户籍死亡数*101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43832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43832(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一、死因监测领导小组组长:孔西海(院长)副组长:耿会卿(主管院长)组员:许倩(体检科主任)刘艳铭(防保科主任)信息科主任质控科主任二、职责:1、负责研究制定我院死因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协调各科工作。
2、体检科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的领用、发放、收集、登记工作。
3、防保科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的审核、网报、检查、奖惩工作。
4、病案室负责死亡医学证明疾病编码、病历及存根等原始资料的保存。
三、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1、例会制度1)、每半年组织本院临床科室医生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因管理、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不定期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2、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本院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5)、必须由执业医师负责死亡报告工作。
3、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4、档案管理制度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死因监测督导所用表格
附表2-1 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督导内容
附表2-2 县(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调查登记表
注:院内死亡信息主要含住院和门急诊死亡信息,如果从电子病历系统打印的死亡名单可替代全部或住院死亡信息,可替代部分不用再抄录在此表上,直接附在此表后面作为督导原始记录。
例,某院HIS系统可打印住院死亡病例信息,则将打印信息附于此表后,只需再抄录几例门急诊死亡信息于此表上,一并进行下一步核查。
如电子系统可打印院内全部死亡病例信息,则不用再另行抄录于此表上。
调查日期:____年__月__日调查员签名______
附表3 乡(镇、社区)级卫生院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督导内容
注:[1]抽查10份纸质死亡医学证明书:查看纸质报卡中不明原因死亡报卡的调查记录填写情况,判断填写质量;查看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整。
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查看关键项目是否填写准确(指死因诊断不得为英文缩写或俗称;一行不得填多种疾病;死因链填写应符合时间顺序及疾病发展顺序),错任一项视为不准确。
与网络报卡比较,计算关键变量(性别、死亡日期、出生日期、根本死因、死因编码、最高诊断依据、最高诊断单位)的符合率,全部一致的为符合卡片。
附表4 村级死因监测报告工作督导内容
_______县(区)_______乡(镇、社区)_________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督导时间________________ 督导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因监测奖惩制度
死因监测奖惩制度第一篇:死因监测奖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奖惩制度1、中心要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工作等。
漏报一例罚款10元。
2、中心要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按要求填报《死亡报告卡》并实行网络报告,无报告罚款30元。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无登记罚款20元。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报告卡》上交到县疾控中心,迟报罚款10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年1月5日第二篇:死因监测2013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2013年死因监测工作计划通过系统的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得到人群死亡率和死亡原因,掌握人群死亡情况,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自我省所有监测点死亡信息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根据宁夏疾控中心要求,我站全面实现了死亡信息网络直报。
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工作计划:一、家庭死亡个案病例管理1、据《宁夏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逐步规范死因监测工作,在2012年的工作基础上,无论是制度的建立、档案资料的管理、网络直报的程序等都更加规范。
2、建立本辖区在家死亡、医院死亡人员花名册。
3、对本辖区居民进行相关知识宣传。
4、对辖区内发生的家庭死亡个案及时进行入户调查。
5、家庭死亡个案病例网络直报及时。
上报《医学死亡证明》数量与保存《医学死亡证明》数量应相符。
二、医院死亡个案病例管理1.及时到医院、派出所、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合作收集、核对死亡信息,及时登记在册。
2、建立切实有效的质控体质,提高死亡报告质量。
3、设置死因监测站长负责,落实专人负责管理,积极配合兴庆区疾控中心检查督导,提高我站监测报告质量。
星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死因监测报告管理死因监测能较好的反应居民健康状况和社会卫生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从而为制定慢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对策、为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提供依据。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一、死亡病例报告制度1、出现死亡病例,经治医生首先填写死亡病例登记簿,再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分析根本死亡原因,报公共卫生科进行编码。
2、死亡时间到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五天。
3、在公共卫生科完成死因编码后,送医务科进行审核盖章。
第一联作为存根,并将该联送交公共卫生科网络直报员进行网络直报,第二、三、四联交给病人家属。
4、网络直报员接到死亡医学证明书后,在收、审、报卡登记簿上进行登记,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5、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时,网络直报员及时与病案室、经治医生进行沟通,并详细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的调查记录。
6、网络直报员做好原始《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保管,保存期至少三年。
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管理制度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由科室经治医生或科主任填写,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具,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时认真填写存根联,并向有关人员通报,以防重复开具。
2、《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开具后,经医务科审核盖章。
第一联作为存根,并将该联送交公共卫生科网络直报员进行网络直报,第二、三、四联交给病人家属。
3、《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写认真、详细、准确。
字迹清晰,不得缺项、错项。
4、各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核查,将死亡病例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使用数进行对比,以防死亡病例的漏报错报,凡死亡病例与证明书数目不符者,需查清原因。
5、公共卫生科对各科室《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6、凡出具虚假《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者,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涉及法律与其它后果的,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三、死因监测自查自纠制度1、死因监测自查自纠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监督自查自纠全过程。
2、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死因监测自查自纠的实施。
3、自查自纠每月一次。
每月5日前检查上月各科室的各种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季度对本单位死因监测情况分析()次,次年1月10日 查看资料 前将本辖区户籍人口数分年龄别上交疾控中心;(3分)
报告重卡()例;(1分) 日常管理 生命统 与死因报 计 告质量 死因编码判断准确率( )%:(3分) (20分) 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碳素笔填写规范)( 整数( );(3分) 网络报告完整率( )%:完整数(
院内培训 生命统 (7分) 计(64 培训内容包括:①死因新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②死亡证的 分) 正确填写要求 ③死因顺序的正确填报 、根本死因的确定 培训相关档案资料 (2分) 定期与户籍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妇幼管理部门核实调 查:有相关核实签字、照片等资料(1分) 本辖区死亡率( ) (1分) 死亡人数/ 人口数(户籍)*1000= ‰
非现场考核 非现场考核 )%;完 非现场考核 非现场考核
);(3分)
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卡片内容的一致情况:一致 非现场考核 数( )例,一致率( )%;(3分) 老死比例不超过1%,死因不明(R编码)比例不超过5%(3 非现场考核 分)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2014年怀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绩效考核细则(死因监测部分)
总分:40分 被考核单位: 考核 指标 考核评 价项目 检 查 主 要 内 容 主管人签字: 考核人签字: 得分: 得分 备注
提供的文档资料
考 核 与 评 价 方 法
有死亡证明书的存放的专用柜;登记本项目登记齐全,填 无专柜保存扣1分,登记项目不齐全扣1分,死亡证 死亡病例报告登记本 写规范;证明书的发放登记本规范,编码登记齐全无丢失 明书发放登记不齐(死亡证明书编码)扣1-2 分, 、发放登记本 、死亡证明书存根存放规范(3分) 死亡证明书存根未规范归档有丢失扣1分。 无专职人员扣0.5分,直报用户变更未及时报告并 院内死因 有专职人员负责死因报告管理;死因直报用户变更及时报 人员变更申请登记表 备案扣0.5分。 报告管理 告疾控中心慢病科并备案(1分) (7分) 未备份0分;部分不完整扣 0.5分;未按月备份扣1 每月按报告地区、按现住址分别数据备份(1.5分) 备份资料 分 无备份0分。有备份但未一式三份分 3处保存扣0.5 备份数据是否有刻录到光盘或拷贝至移动硬盘;如是,是 备份资料 分。 否一式三份分三处保存(1.5分)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填卡医生的全员培训,新进人员集中培 培训相关档案资料 训(5分) 未培训0分。无培训人员签到表扣1分;无培训课件 扣 1 分;无培训成绩扣 0.5 分;无培训总结(附照 片)扣1分,未装订档案扣1分,未及时上交培训小 结扣0.5分、电子照片1分 。 无新系统新文件的相关培训扣 0.5分、无死亡证明 书的正确填写和培训课件扣1分 、无死因顺序的填 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扣0.5分
与妇幼部门 核对为主
死因漏报 疾控中心每年与妇幼部门核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 ) (6分) 例,孕产妇死亡()例,社区核对( )(1分) 与相关部门核实上报漏报病例( )(1分)
与相关部门 核对为主
每年1月底之前对辖区抽调点做好死因漏报调查工作(2 分)
2014年怀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生命统计部分)
总分:40分 被考核单位: 考核 指标 考核评 价项目 检 查 主 要 内 容
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及时及时上交( 上报( )次;(1分) )次,核对表及时
主管人签字:
考核人签字:
得
考 核 与 评 价 方 法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和核对表为主; (每月5日前上交,节假日顺延3天) 得分情况=实 际率*满分 季度分析与平时上交为主,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0 日前上交电子版,迟报一次扣0.5分;辖区年龄别 人口数上交电子版,迟报扣0.5分,内容不准确扣 0.5分 查看本单位登记情况,未查重上报1例扣1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以平时上报的死亡证明书和质量分析为主;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老死病例数/辖区户籍死亡数*100;死因不明数/辖 区户籍死亡数*101 得分情况=实际率*满分
核对表相关资料复印 无相关核实资料、照片等资料 0.5分、核实资料补 件 充完整(辖区户籍地址具体到门牌号)0.5分 本辖区户籍、常住人 无人口资料扣0.5分、死亡率低于6‰无文字原因说 口资料 明扣0.5分 漏报1例不得分。 非现场考核 非现场考核 未核实出漏报病例酌情扣1分 资料不完整酌情扣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