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强化复习解析:文章写作与修改基础等年级之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2014.8解析
写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2.硬笔书写楷书,
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 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 行款整齐,力求美
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 摹正楷字帖。
观,有一定的速度。
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 3.能用毛笔书写楷
美。
习惯。
书,在书写中体会
第三学段(5-6年级)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 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
3.听人说话认真耐 心,能抓住要点,并 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 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 合,稍作准备,作简 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 制不文明的语言。
三个学段 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对比
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 据,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书” 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 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 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四大理念之间的关系:
核心的点和归宿, 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 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的前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达到语文教育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设开 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育目 的的保障。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 学年16次左右。
三个学段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对比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1.学讲普通话,逐步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
,努力了解讲话的主 教,就不同的意见与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篇,满分45分)第一篇:(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篇章一:《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使得现代社会变得嘈杂喧闹。
而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它能够平静我们内心,带给我们宁静。
篇章二:《自然环境的危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灭绝,自然生态系统的破碎等问题。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削弱了大自然声音的纯净性。
篇章三:《保护自然声音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自然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保留自然声音的宝贵资源。
1. 根据“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态度是________。
A.赞赏B.忧虑C.无所谓D.厌恶2. 从第三篇可以推断出,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人的身心健康有________作用。
A.重要B.负面C.积极D.消极...篇章分析和题目解答对应,选项清晰明了,没有出现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每个题目都有详细解答,以及对解答的相关辅助说明。
第二部分:写作(共四篇,满分55分)第一篇:命题作文(满分25分)请根据以下提示,用120字左右写一篇作文。
题目: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提示:1. 垃圾分类。
2. 节约用水、用电。
3.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
4. 种植绿色植物。
参考例文: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其次,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利用资源。
此外,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减少尾气排放。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已经在各地陆续实施。
相较于传统的高考制度,新高考不仅改变了考试的形式,也调整了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科目,语文在新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将对新高考语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高考。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
在新高考中,阅读理解依然是占比较大的题型之一。
针对新高考,阅读理解题目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要想在新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非常重要:1.1 理解文章主旨:在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通读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然后再仔细阅读每个段落,理解每个细节的含义和作用。
1.2 掌握语篇结构:在阅读长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1.3 抓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特别是一些限定词和逻辑词。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细节和推理出答案。
1.4 注意阅读题目的要求:不同的题目对于阅读理解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找出事实细节,有的要求推理判断,有的要求作者观点等等。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并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二、作文写作新高考对于作文写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命题作文仍然保留,但是扩展了写作题材,涵盖了人文、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
要想在作文写作中脱颖而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2.1 丰富的词汇与句式:写作中运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
通过积累常用的高级词汇和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2.2 合理的段落结构:文章的段落结构要清晰合理。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有明确的导入句和总结句。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流畅自然。
2.3 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写作时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地组织文章的结构和论证过程。
通过引用事实、举例说明和合理的推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专题39写作发展等级含解析
专题39 写作发展等级【考点讲解】《2024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对写作发展等级等级的要求是:(1)深刻。
透过现象深化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溢,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敏捷,擅长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簇新,构思新巧,推志向象有独到之处,有特性色调。
新课标高考语文卷最近几年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化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留意题型设计、强化教化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在材料引发考生思索、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加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一、“深刻”的标准1.透过现象深化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往往很难一眼看出,同时,其本质也有层次深浅或主次的区分,不易一下抓准。
因此,动笔写作前须细致审度、深化探究,不行贸然做出推断。
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不同。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文章一般是通过争论与抒情来体现事物“本质”的。
记叙中的争论和抒情,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能画龙点睛,揭旨明理。
争论文中,争论本身就只有“透过现象深化本质”,才能阐述“深刻透彻”的道理。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这里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往往有某种因果联系,只有把这种联系揭示出来,内容才显得深刻。
我们在写记叙类文章时,只有叙述清晰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才能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深刻了。
我们在写争论类文章时,要分析事物内部或相关事物的因果关系,这样就能够把道理讲得更深刻。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写作 第04讲 材料作文结构与思路(讲义)(解析版)
第04讲材料作文结构与思路目录高考作文一直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在“得语文者得天下”得形式下,作文更是重中之重。
考查写作能力,除了考查立意,也就是作文的主旨(议论文是指论点或者论题)的准确鲜明,那就当属行文结构和构思的思路了因此,得分的高低还真取决于结构的安排,和行文思路的写作。
《考试说明》中的作文部分对结构的两个基本要求是“结构完整”与“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开头与结尾的构思;(2)段落与层次的安排;(3)过渡与照应的设置。
新高考语文最后一道大题写作,考查的是考生写作能力,其中包括审题立意、选取素材、写作技巧等,在教材中是有其依托的。
针对高考这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对教材中出现的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劝学》《劝学》结构上是总—分关系。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从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不可以停止的原因。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取譬设喻,生动而深刻地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应持有的态度,说明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培养品德,以及学习必须勤于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道理。
《师说》《师说》本文论述了从师之道。
第二段论述四层意思: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段批驳三种人:第一种是“今之众人”;第二种是“家长”;第三种是“士大夫之族”。
文章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求学的原因,说明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道理,通过古今师风、学风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也赞扬了乐于从师的风尚。
考点一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写好一篇议论文,除了要有正确、鲜明的论点,有典型的论据和恰当的论证方法以外,还必须合理安排它的论证结构。
合理安排论证结果,也就是要对议论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
这个总体设计的前提,是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章中所要阐述的观点和材料,弄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这个材料与那个材料之间的联系,然后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而合理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2024届新高考语文冲刺精准复习分析散文结构与思路
四、解题示例
1.(2015年高考江苏卷)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 什么作用?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线索作用试题,采用了线索与线索的作用分别 设问的格式。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 思考,通读全文会发现反复出现的词语(物象)即“气味”,通篇都围 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就是本文的线索。
回到卧室,黑沉沉的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 聊胜无。我一念至诚地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他再 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地起了悲哀!
三、解题技巧
1.审读题干,明确指向 根据题干中的限定分析角度的关键词(如题干中的“线索”“写作 思路”“心理变化”等)判定试题的分析对象是线索、行文思路,还是 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2.抓词分层,梳理思路 (1)紧扣文体:不同的文体其行文思路不同,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 有自己的特点。叙事性散文重在叙事,往往以时间转移或地点变化作为
全文线索的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情感、时间、空间,可依 据这类词先找出文章线索,抓住这个“线头”就能顺利牵出所有线索, 从而弄清散文的结构。
3.分点表述,规范作答 以标出序号方式分条列出答案要点。答案要点表述要简洁,可摘取 原文词语或句子直接做为答案要点,也可根据文意自拟概括性句子做为 答案要点,各个要点的内容一定不能交叉。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 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新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知识点
新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知识点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高考成为了中国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道门槛。
其中,语文试卷作为一门核心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新高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知识点和解析方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考试中较为常见的题型。
在解析该题型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通过快速阅读,可以获取到文章的大致内容,确定文章是叙述、说明、议论等不同的文体。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文章中的逻辑关系。
同时,也要注意理解生词和上下文的联系,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写作要求,选择合适的立意和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式多样化,并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同时,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开头引入、中间论述和结尾总结,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语文试卷中的基础部分,在解析语法题时,要熟悉常见的语法规则和用法。
例如,主谓一致、时态、语态、语序等,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来判断空白处所需填入的词语或句子。
同时,还要注意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避免断句错误和修饰错误。
词语理解词语理解是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环节,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解析词语题时,要善于运用词汇的语义、词汇搭配和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推理和判断。
同时,还要善于积累词汇,提高对生词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阅读文学文章阅读文学文章是语文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察。
在阅读文学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
通过分析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探究作者传递的艺术意境和情感。
同时,也要注意理解生词和文学常识的运用,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3讲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原卷版+解析)
第03讲散文的表达技巧目录“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
《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其实所指的就是表达技巧。
这里的“表现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还包括“表达方式”“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是指一些具体技巧。
分析手法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题中出现频率极高,此类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手法试题按所分析的手法分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分析修辞手法试题,题干中有“修辞”一词,绝大多数分析手法试题要求在指出表现手法基础上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因此题干一般包括“两问三限”。
“两问”就是“手法”和“表达效果”各设置一个问题,第一问一般是“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第二问一般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
“三限”就是明确限定了分析范围、手法类型和手法数量,以“第第几段”限定要求分析的具体范围,以“修辞”和“表现手法”规定要求分析的手法类型,以“哪些”“什么”等词语提示要求分析的手法数量。
本考点综合性较强,有时考题可能同时涉及多种表达技巧,甚至还会与其他考点混合考查。
因此,考生要建立一个清晰的表达技巧知识库。
【常用设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2)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处落徽墨》) (3)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四堡雕版》)《故都的秋》1、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秋的怎样的特点。
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答案】.2、文章写的是故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北方的秋?【答案】《我与地坛》1、文章第二部分中写母亲的语句,体现母亲怎样的人物形象特征?怎样活的问题?“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高考新课标卷“补写句子”题型及特点
高考新课标卷“补写句子”题型及特点高考新课标卷“补写句子”题型及特点——“语句补写”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研究高考题,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3、提高语言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考纲及高考试题解读探究:1、考纲依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考察实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2)全国Ⅰ卷、Ⅱ卷必考题,固定在16题出现,分值为5分。
该题跟排序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3)整体难度适中,对能力要求较高,得分稍有难度。
2、高考题体验(2013—2015年全国Ⅰ卷、Ⅱ卷)(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015年全国Ⅰ卷)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 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参考】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分析】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 世纪,上网浏览商品信息,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本题需要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递关系。
该文段细分有三个意思,首先是说电子商务的价值,然后从电商价值例说上班族利用电商的好处,再从上班族拓开到一般消费者的习惯。
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里面的电商价值、节省时间和空间等信息提示,可以推导出接下来的语句应该是跟交易效率提高有关的,补写语句“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中,“从而”体现了推导性,“提高交易效率”既是价值所在,也是节省时空的带来的效益结果,所以这个补写语句比较准确。
2025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写作(含答案)
考教衔接写作专题讲义目录考:2020-2024高考11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广东广州一模试题分析1教:统编教材写作教学内容分析 8衔:高考试题与高中教材关联概述 11接:高考应试中记叙文体的写作应更重视 12专题:五年试题选编 142020-2024高考11套全国卷真题与2024广东广州一模试题分析卷别写作材料补充要求/限制条件关联教材1 2024全国甲卷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
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 2024广东广州一模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必修下册》19-20页)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必修下册》153页)3 2024新课标I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4 2024新课标II卷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推动文明的进步(《必修下册》45页)5 2023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6 2023新课标II卷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试卷结构202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40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等四个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包括作文、文言文翻译、古诗文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等四个部分。
二、选择题解析1. 现代文阅读(10分)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节选自孙甘露的小说《千里江山图》,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在1933年完成战略任务的故事。
以下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答案:(1)陈千里和叶桃的别离情节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精神。
(2)通过陈千里和叶桃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
2. 古诗文阅读(10分)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关雎》)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陆游《卜算子·咏梅》)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答案:D3. 语言文字运用(10分)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我们的家园。
C.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D.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D4. 文学常识(10分)题目: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之最”。
B. 《水浒传》以宋江、武松等108位好汉为题材,描绘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C.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唐僧师徒取经为线索,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D. 《三国演义》以曹操、刘备、孙权三国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群雄逐鹿的战争场面。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新课标语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2024届高三11月大联考新课标语文1.新课标语文考试与过去相比,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测试。
2.本次考试是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的考察。
3.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突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的考察。
4.本次考试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了提高。
5.新课标语文考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诗歌。
6.考试中提醒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对规定时间的把握。
7.新课标语文考试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8.本次考试突出了对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
9.新课标语文考试中,增加了对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和评论的内容。
10.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进行表达。
11.新课标语文考试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有一定的要求。
12.本次考试中注重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考察。
13.考试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14.新课标语文考试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15.考试中注重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16.本次考试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17.新课标语文考试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纳入考察范围。
18.考试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修养。
19.本次考试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论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新课标语文考试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21.通过本次大联考,我们能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在新课标语文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2.新课标语文考试的特点是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23.新课标语文考试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写作、鉴赏等多种技能。
24.这次大联考的题目是根据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一定的难度。
25.新课标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门课程。
26.参加此次大联考对于我们提高新课标语文成绩非常有帮助。
27.通过这次大联考,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28.新课标语文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 语言基础 课时64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病句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部编新高考版)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基础板块八学案64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病句——找准病因,精准修改复习任务掌握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的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型病句类型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Ⅱ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成分残缺、结构混乱①考查频率“高”:几乎未“缺席”过全国卷。
②命题形式“变”:2022年由过去几年考的“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改为“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
③病句类型“显”:主要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为主,兼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
④所选病句较长,一般含两处病因;要求能准确修改。
全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全国乙卷语段中病句修改主观题结构混乱、关联词使用不当2021新高考Ⅰ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新高考Ⅱ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成分残缺、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全国甲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成分残缺全国乙卷语段中病句修改选择题搭配不当、结构混乱知识图要知识图要(说明:还有不常见的语序不当类型未列入其中。
)活动一 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一)辨析修改主干成分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请具体分析下列病句的病因,并正确修改。
(1)近日,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发布2022年度公务员招录公告。
观察各地的招录政策,招录向基层、应届生倾斜的趋势依旧发展。
答案 主语“趋势”与谓语“发展”搭配不当,可将“发展”改为“延续”。
(2)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答案 “过程”“身影”“精神”三个主语共用一个谓语“闪现”,导致“精神”与“闪现”主谓搭配不当,可把“精神”部分拎出来,单独成句,可改为“那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鼓舞人们”。
辨析方法凭借语感,重视语法分析(1)凭借语感,判断句子是否顺畅。
有些句子合不合语法,词语使用是否搭配,通过阅读句子,凭借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语文-2023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高考I卷)(新教材)(全解全析)
2023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高考I卷)(新教材)语文·全解全析1.C【解析】C项,由材料二第一段“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可知,“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的原因应该是“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
故选C。
2.A【解析】A项,“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错误。
材料二没有具体谈“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而是重点在说“流行语”。
故选A。
3.B【解析】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用好“语法规则”和“社会准则”两把尺子,规范使用流行语。
只有B项符合规范使用流行语的话题,其它三项都不属于流行语范畴。
故选B。
4.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
主动学习《氓》所反映出的当时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
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运用的比兴等艺术手法和诗歌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解析】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开头“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可知,要认真学习文本,主动学习《氓》所反应出的当时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中挖掘诗歌人文底蕴。
依据第三段开头“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和第四段开头“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可知,可以借助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掌握《氓》中诸如赋比兴、情景结合、通过前后对比塑造人物、叠词等艺术手法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5.①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
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使之以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
②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基于真实情景的语用考查学案二专题分类
考点四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衔接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语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本考点主要讲解“语句复位”“词语复位”两种题型,“语句补写(语句填空)”单独作为一个考点在专题二中详细讲解。
【必备知识图解】【复习备考建议】本考点主要讲解“语句复位”“词语复位”两种题型。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语句补写,后面章节专讲。
题型一语句复位题——着眼五角度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指的是将某一语段中的句子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考生从中选出原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句式选用答题“三步骤”因四个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还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全盘考虑。
角度一话题是否一致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话题)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一、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话题)的统一[例1] [考题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
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自主尝试]二、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例2] [考题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三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基础等级之——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语言通顺就是行文表达要流畅,不要辞不达意乃至病句连篇。
结构完整是指文章的各部分要成为一个有机的主体,过渡要自然,前后要呼应等。
书写规范就是书写要符合要求,不能错别字连篇,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不能“龙飞凤舞”,令人难辨。
标点正确是指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如逗号、句号、叹号等要各占一格,省略号要占两格等,尤其不能一“点”到底或一“逗”到底。
文章的结构主要是指文章的各个部分如何安排,就一般在高考中大部分考生撰写的议论文而言,就是指怎样开头,主体部分的段落运用怎样的论证结构,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尾等,此外,还要考虑用怎样的方式使阅卷老师看得顺利、看得舒心。
就议论文而言,好的结构形式应如何安排呢?先听听小摊贩们的吆喝:“我的苹果好啊!个儿大,味儿甜,价钱便宜,快来买噢!”细细一想,摊贩们的吆喝就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先提出论点:他的苹果好;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展开论证:个大,味甜,价廉;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快来买他的苹果。
生活处处是语文。
摊贩们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吆喝正是写作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安排,在这个总体框架下,论证要做到条理清楚,可视具体内容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用来论证论点的几个层次是并列关系。
它可以是几个分论点的并列,可以是若干个具体事例的并列,可以是正反两方面的并列。
递进式结构的特点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几个层次之间,是逐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
前面的论证是后面论证的基础,后面的论证是前面论证的深入。
怎样使考场作文在结构上出现亮点呢?1分列标题,一目了然纵观近几年高考高分作文,以小标题形式体现一种并列式的行文结构的文章,会给阅卷者一种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好印象。
记叙文可以将几个事情或几个片段组织起来凸现一个主题;议论文则体现在并列式举例论证,通过不同的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论证一个论点。
这样的文章结构在议论文中应用得非常普遍,尤其在阐述式议论文写作中,作者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可以由设立分论点开始论证。
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阐述论点的正确。
因为涵盖了不同的情况,所以文章也就有了非常强的说服力。
散文写作也同样,将不同层面而又相互联系的事物连缀在一起,就可以成就一篇非常不错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
如:高考优秀作文《感受乡村》,文章结构呈现的是并列式的结构,作者分别用陶渊明《归园田居》和汉乐府《江南曲》作为小标题。
抓住了乡村生活富有代表性的三个画面,每个小标题都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每一画面的重点、要点,而三个小标题都紧紧围绕“感受乡村”这一中心展开,给人一目了然之感。
2寻幽探源,层层递进如果是议论文,文章经常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三个问题构篇行文,这种思路与结构的优点就是根据一个话题层层深入,步步发展,一环紧扣一环。
考场作文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字数一般在800字左右,其实要想把一个问题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都阐述明白,有时候有点吃力,不妨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也可以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说理,同样可以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思路缜密、说理透彻。
如:高考优秀作文《距离产生美》,用了三个标志性的问句: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呢?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这三个问句使文章的外在结构呈现一种逻辑上的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的态势,在行文过程中,能清晰地触摸到作考思路的层进。
这样的文章结构尤其适合探讨一个需要深入的问题,层层推进,最后深入精髓,文章自然有见地和说服力。
如果是记叙文,那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组织结构,或者按照情感由表面的感性认识到深层的理性认识的顺序行文,都具有层进的意味。
3正反对比,观点鲜明对比就是不同色调、颜色相异甚至相反的材料组合在一起。
对比的好处是让组合的双方都得到鲜明的呈现。
比如一正一反、一好一坏、一优一劣,在对比中读者鲜明而透彻地感受到了正面做法的益和反面做法的损,那么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原则与标准就不言而喻了。
考试作文的对比,其外在表现是材料的对比,即所列举事实的对比,而从其内在实质上来讲,却是思想认识的对比,是思想认知水平的差异。
4金线串珠,纲举目张在记叙文或者散文写作中,同学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思绪繁杂,而对文章结构实现整饬一筹莫展。
其实,在记叙文或者散文创作中,最简单实用的让文章清晰明了的办法就是用一条线把纷繁复杂的事物联系起来,让文章有线索可循。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了依据,文章就不会杂乱,就会井然有序。
整体上就仿佛是一堆散乱的珠子遇到了一条美丽的丝线,一串精美的项链就这样诞生了。
如:高考优秀作文《品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依恋和热爱之情,它仿佛是一条金线,串起了最富代表性的如一粒粒珍珠般的江南的风物,把江南的雅气曼妙、江南的质朴甘醇、江南的豪情爽快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佳作示例】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福建考生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
”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
”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
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
”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
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来?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
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
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
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
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
”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
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
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2011年福建满分作文)【点评】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优秀作文,作者完全被袁隆平的创造精神所感动。
她感叹道: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由此推及,对热爱创造的人的礼赞,无论是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贝多芬、梵高、牛顿、王选还是钱学森,在她笔下,以尊仰的灵魂,一一诉说,只祈愿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终不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映照当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每一代人都已拥有独属于他们时代的荣光,我们更应追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气质的回答:袁隆平,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
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末尾作者如是议论: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着名学者谢冕说过:任何人都不能离开他生活的时代。
这篇作文好就好在拥有当代人之情怀,忧乐之心!拒绝平庸江苏考生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
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
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
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
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
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
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
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
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
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
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我必去“风沙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