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赏析基础知识-5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ff15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e.png)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高考诗词鉴赏是中国语文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考生对古代诗词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鉴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考生们参考。
1. 古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律诗、辞章等。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五言诗一般为四句或者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诗一般为八句或者十六句,每句七个字。
2. 诗词的格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
五言诗要求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七言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3. 诗词的韵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丰富的韵律,包括平韵、仄韵、押韵等。
通过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音乐性和韵味。
4.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和独特的意境构建,在语言中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考生需要通过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表达和情感。
5.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诗词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加深诗词的表达力。
6. 诗词的文化内涵: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考生在鉴赏诗词时,需要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7. 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在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诗词。
以上是高考诗词鉴赏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们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题目。
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进行诵读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5e2f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0.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必考的内容。
在本文中,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诗歌的基本元素1. 诗歌的韵律:诗歌是一种有规律的表达方式,韵律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诗歌中常出现的韵律有押韵、格律、节奏等。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形象化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修辞是诗歌中常用的修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二、诗歌的体裁1. 温婉娴静的田园诗:田园诗是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诗歌,常用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2. 雄浑激烈的史诗:史诗是描写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的长篇诗歌,具有叙事性和史诗性的特点。
3. 悲壮浪漫的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三、诗歌的流派1. 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其中,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唐诗的经典之作。
2. 宋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以抒发爱情和婉约之美著称。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宋词的代表作。
3. 现代诗:现代诗是指近现代以来的诗歌形式,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
胡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等都是现代诗的代表作。
四、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1. 对景写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2. 抒发感情:通过表达内心的情感,使读者共鸣。
3. 借物抒怀:通过描写特定事物,抒发情感或阐述思想。
4. 比喻和拟人: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形容诗中的对象或情感。
五、名家名篇1. 《静夜思》-李白: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思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壮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592b4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7.png)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体现。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通常占据较大的篇幅,因此了解并熟悉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1. 诗歌基本概念诗是一种以语言为表达工具,通过对感情、思想和形象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它以高度浓缩、经过精心组织的语言塑造形象。
要理解诗歌,首先要了解韵律、格律、节奏、韵脚等基本概念。
韵律是诗歌的基本特征,格律是对诗体形式的约束,节奏是诗歌的基本节奏感,而韵脚则是诗句中结尾音节的押韵方式。
2. 诗歌意象与比喻手法在诗歌中,意象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形成的生动形象。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突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熟悉常见的比喻手法,如拟人、象征、夸张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3. 诗歌主题与意境诗歌主题是指诗歌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了解诗歌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诗歌所营造出的意境也是重要的鉴赏内容。
通过诗歌的语言、描写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诗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将读者带入诗歌中真实或幻想的情境之中。
4. 诗歌节奏与声音美诗歌的节奏是指诗句中的音节排列顺序,体现出一种韵律感。
通过掌握诗歌的节奏感,能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此外,诗歌中的声音美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通过押韵、变音、声势等手法,诗歌在朗诵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5. 诗歌流派与作家中国古代的诗歌流派有乐府、绝句、律诗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了解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
同时,了解著名的诗人及其作品也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因素,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作品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6. 诗歌的隐喻与象征隐喻是诗歌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间的联系隐藏起来,使得作品更加深沉和寓意丰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bec0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XXX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平(朴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寄义:表层寄义+深层寄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归纳综合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伎俩+抒发什么情感+评判(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32609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b.png)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41a4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e.png)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熟悉并理解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什么是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指对古代或现代诗词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通过鉴赏,可以了解作品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常见的诗词鉴赏要素1. 诗歌体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体裁,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特点。
2. 诗歌格律:掌握古代诗歌的韵脚、平仄、押韵方式等基本要素,了解不同格律对于诗歌的影响。
3. 诗歌题材:深入了解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山水田园、爱情婉约、抒发思乡等,以及诗人创作的背景和意图。
4. 诗歌意象与象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了解意象的来源和象征的意义,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5. 诗歌修辞手法: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手法对于诗歌表达的作用。
6. 诗歌韵律:注意诗歌中的节奏、音律等方面的特点,感知音乐感和韵律感。
7. 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三、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步骤1. 全篇把握:阅读全文,了解诗词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2. 理解词意:逐句理解,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领会情感:通过词语和修辞手法,感知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技巧:针对诗词中的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要素进行分析,分析手法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5. 总结评价:对于整篇诗词进行总结评价,分析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四、诗词鉴赏的实战技巧1.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培养对于诗词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2. 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朝代、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诗词作品,增加对于诗词的理解广度。
3. 集中精力:在考试中,要集中精力,仔细阅读,理解诗词作品的细节和意义。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639375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e.png)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ebdd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b.png)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是文学类考试中的重要一环,掌握好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分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高考诗歌鉴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
1.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诗歌一般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如诗句由音节、韵脚、格律等组成,形式有体裁之分(如诗、词、赋等),结构有体式之别(如对仗、押韵、排比等),了解并分析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对于诗歌鉴赏至关重要。
2. 诗歌的意象与表达:诗歌通过具体形象来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感情,这些具体形象被称为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起到了象征、烘托和衬托等作用,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人的意图。
3. 诗歌的语言与修辞:诗歌的语言是极具艺术性的,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对于揭示诗歌的内涵和美感有着重要作用。
4. 诗歌的主题与意义: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手段,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涉及爱情、自然、人生、社会等广泛领域。
而诗歌的意义则需要通过鉴赏者的理解和解读来探索和把握。
5. 诗歌的背景与风格:诗歌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
反映,了解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不同诗人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如宋词的豪放、唐诗的婉约等,了解并分析诗歌的风格对于鉴赏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考诗歌鉴赏需要从形式和结构、意象和表达、语言和修辞、主题和意义、背景和风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掌握,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目,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文采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0f38c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8.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是用语言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修辞手法和声律格律来表达抒情、抒怀、描绘和烘托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意境的一种文学形式。
2. 诗歌的特点:(1)内容丰富而精炼:诗歌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艺术性强:诗歌通过修辞手法和声律格律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3)借象征和象征意义:诗歌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抽象的思想和意境。
二、诗歌的形式与分类1. 诗歌的形式:(1)诗歌的韵律:诗歌通过韵律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诗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3)诗歌的体裁:如古体诗、现代诗、长诗、短诗等。
2. 诗歌的分类:(1)根据题材:抒情诗、哲思诗、叙事诗、民族诗等。
(2)根据内容:自然诗、爱情诗、战争诗等。
(3)根据修辞手法:比喻诗、象征诗、寓言诗等。
三、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 诗歌鉴赏的方法:(1)循序渐进法:从整体到局部,了解诗歌的结构、主题、情感等。
(2)辨析法:通过辨析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形式。
(3)联想法:通过对诗歌中的词句和意象进行联想,理解诗歌中深层含义。
2. 诗歌鉴赏的技巧:(1)了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对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形式: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揭示诗歌的美感特点。
(3)解读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揭示诗歌的深层思想和情感。
(4)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使诗歌产生共鸣。
四、鉴赏经典诗歌和诗人1. 先秦诗歌:《离骚》、《天问》、《九歌》等。
2. 唐宋诗歌:杜甫、白居易、王之涣、苏轼、李清照等。
3. 诗经诗歌:《关雎》、《蒹葭》、《陌上桑》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3482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a.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和掌握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对于高考备考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一、诗的基本特点1. 抒情性:诗歌是一种高度抒情的文学形式,表达着诗人的情感、思想、意境等主观感受。
2. 美感:诗歌追求美的境界,通过诗人的艺术创造和语言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悟。
3. 精炼性:诗歌要求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义,具有高度的凝练性。
4. 音乐性:诗歌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通过音韵、押韵等手法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
二、诗歌的基本元素1. 主题:诗歌的核心思想和表达内容,是整首诗的中心和灵魂。
主题可以是感情、思想、景物、人物等。
2. 情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泛情、婉情、咏情等方式展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情感态度。
3. 意象:诗歌中的形象化的描述,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观形象,也可以是抽象意象。
4. 语言:诗歌语言是与众不同的,它精练、精确、富有诗意,语言运用需要注意音韵、节奏、押韵等方面。
5. 结构:诗歌结构包括意象的组织、诗句的布局、语言的节奏等,决定了诗歌的整体形式和完整性。
三、韵律与格律1. 音节:诗的基本音单位,包括开声和收声两个部分。
2. 韵尾:音节的结尾部分,有韵脚和韵尾两种形式。
韵脚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位于诗句的末尾,表示诗歌的押韵规则;而韵尾是位于韵脚之后的个别音节,不参与押韵。
3. 押韵:是指诗歌中相邻诗句末尾音节的重复现象,可以是完全押韵、残韵、充实音或者无韵诗等。
4. 格律:诗歌的音韵规律,包括平仄、押韵、排比、对仗等。
平仄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长短,押韵是指诗歌中押韵的规律,排比是指句与句之间的音韵、句式、词法等方面的对应规律,对仗是指句子之间的句式、词法、意义等方面的对应规律。
四、诗歌的常用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和创造形象,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6a7f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3.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
以下是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1.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和展示形象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1)节奏感:诗歌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过音韵和韵律的排列组合来表达情感。
(2)形象感:诗歌以形象为基本表现方式,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来直接感动读者的感官。
(3)抒情感: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目的,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4)凝练性:诗歌的文字表达非常精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丰富的信息。
二、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象征、隐喻等方式,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排比:通过一系列连续并列的修辞句式,增强语言的力度和表现力。
4.对称:将诗歌结构分成等量的部分,增强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5.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
6.重复: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7.押韵:通过词尾音节的相同或相近来增强韵律感和美感。
三、诗歌的主题内容1.自然景观:描写自然美景、自然现象和自然动物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感叹之情。
2.爱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表达对爱人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3.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现实、呼唤社会公正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
4.人生哲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道理和人生的出路。
5.历史人物:描写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倾情于历史的响彻和感慨之情。
6.自我表白: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体验,展现内心世界和自我心态。
四、鉴赏不同年代诗歌的特点1.古代诗歌(先秦至唐代):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手法多样化。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4cae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7.png)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诗歌作为文学的精华之一,在高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主题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则是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
这两种形式在唐诗中应用广泛。
而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则是有规定的韵律和平仄要求,需要考生掌握常见的韵脚和平仄规律,以便进行鉴赏。
此外,还有诗的对仗和押韵等形式要素,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节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押韵则是指诗句中的韵脚相同或相似,增加了韵律美和音韵感。
二、诗歌的主题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主题非常广泛。
在高考中常见的主题有爱国主题、自然主题、人生哲理主题等。
爱国主题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祖国的美丽和民族的伟大,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自然主题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力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此外,人生哲理主题也是高考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通过描绘人生的苦难和追求,诗人通过经历人生的磨砺与洗礼,从而达到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三、诗歌的技巧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压缩和凝练的表达形式,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其中最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和意象等技巧。
比喻是通过将事物与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某种隐喻或修辞效果。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形象和效果。
夸张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放大或缩小,以夸大或减弱其形象的效果。
对仗则是诗句中的音节和音韵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以增加韵律的美感。
意象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和感官感受。
总之,高考诗歌鉴赏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诗歌的形式、主题和技巧,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以便正确理解和鉴赏诗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103c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0.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一、诗歌的形式与特点1. 体裁:古代诗歌常见的体裁有诗、词、曲、赋等,而现代诗歌则形式多样,有自由诗、近体诗等。
2. 结构:诗歌的结构包括韵律、格律、韵脚等要素,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感。
3. 语言:诗歌的语言常常比较精炼、简练,善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象。
二、诗歌的意义与主题1.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文学形式,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态。
2. 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如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社会现实等,其目的是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诗歌的审美特征1. 音韵美:诗歌通过韵律的运用和音韵的和谐,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旋律的美妙和声音的抑扬顿挫。
2. 感情美:诗歌常常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形象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3. 意境美:诗歌能够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抽象的意象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注重感受: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通过体悟和想象来融入诗歌的世界。
2. 注重细节:细节是诗歌中表达情感和绘画画面的关键,要仔细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体验其中的美。
3. 善用背景知识:诗歌常常是与历史、文化、社会等紧密相关的,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总结: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同时,鉴赏诗歌还需要注重感受、注重细节、善用背景知识等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和思考其中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的瑰宝。
专题05 诗歌鉴赏-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5 诗歌鉴赏-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c4591381c758f5f71f670f.png)
专题05:诗歌鉴赏【2020年高考】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高考语文诗歌的赏析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的赏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9c61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6.png)
高考语文诗歌的赏析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的赏析知识点总结语文高考中,诗歌是必考的内容之一,且占了不小的比重。
因为诗歌具有表现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所以对于诗歌的赏析能力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下面介绍几个诗歌赏析的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一、形式的认识诗歌是一种有着独特形式的文学体裁,因此在欣赏诗歌时,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一些形式上的元素,如诗歌的韵律、格律、体裁等。
其中,韵律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对于整首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格律是指诗歌中的韵脚和韵部的排列方式,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等,分别表示一行有五个或七个字。
而体裁指的是诗歌的种类,如古诗、现代诗、民间诗歌等。
对于这些元素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地理解诗歌,而且对于我们自己写诗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情感的把握诗歌是表现作者真实情感的载体,因此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情感。
情感可以是顺境时的欢喜和庆幸,也可以是逆境时的烦躁和苦闷;可以是对爱人的感情表达,也可以是对祖国的赞美和悲痛。
不同的情感可以通过语言的力度、语言的暗示和语言的张力等方面得到表现。
因此,对于诗歌中的情感要有敏锐的嗅觉,才能更好地领略诗歌之美。
三、意象的体会诗歌是以意象为基础的,因此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意象的体会。
意象是指诗歌中具有形象性的描述,可以是物象、事象或人象,但其实质是指从具象到抽象的表达方式,具有远比普通的文字组合更加深刻的意义。
意象可以是具有感性印象的,也可以是丰富的象征意义,有时候甚至可以是引人联想的。
因此,对于诗歌中的意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也可以在写作时借鉴意象的运用。
四、文化背景的理解诗歌涉及到文化背景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欣赏诗歌时,需要注意文化方面的知识,对于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认识诗歌。
比如在学习古典文学时,就需要掌握一些古典概念和文化常识,比如《西游记》中的“菩提树下受降妖”,或比如《红楼梦》中的“灯谜”。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cba4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e.png)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一、诗歌鉴赏答题“五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二、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三、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简洁、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悲凉。
四、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五、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拟人、排比、对比、双关、起兴、反复、设问、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
六、表现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渲染、衬(烘)托(包括正衬和反衬)、联想想象、白描、悬念、比兴、动静结合、动静相衬、以动写静、列锦(名词罗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寓褒于贬、明褒实贬、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情景理合一等等。
七、分析手法:卒章显志、开门见山、对比、怀古伤今、寄寓、用典、象征使用、叠词八、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
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比兴。
九、描写(写景)方法——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白描、虚实、视、听、触、嗅觉等、比兴。
题目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不同【选择题】1、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
具体陷阱点:4大设误角度——形象特点不准确、语言鉴赏不恰当、技巧指明不准确、技巧效果不恰当、情感分析不准确、观点态度不恰当7大设误陷阱——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夸大缩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关系混乱注: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
专题05 古代诗歌鉴赏-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05 古代诗歌鉴赏-五年(2019-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25d9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9.png)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5 古代诗歌鉴赏〖2023年高考真题〗(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A 16.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
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
A.“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误,“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主题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把握魏了翁名言的意思。
“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是说在树头枝底观赏桃李才能体会到其活泼泼的精神状态。
接着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在喧闹的酒楼上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