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开发区产业提升思考
关于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 升开发 区发展 水平 的几点思 考
■秦传 玉
经 过 多 年 的 发 展 , 发 区 已 经 成 为 开 费 的 标 准 , 地 的 使 用 效 益 也 制 约 企 业 土 的 投 资规 模 。
源 节 约 集约 利 用 。
在 环 境 营 造 上 , 设 绿 色 生 态 开 发 建
目战略 . 使 相 关 产 业 群 的 可 持 续 快 速 促
健 康 发 展 , 大园 区项 目的 集 聚 效 应 。 扩 3土 地 是 平 台。 随 着 国 家对 各 类 开 、 发 区 用 地 的严 格 控 制 , 未 来 园 区 发 展 在 过 程 中 , 发 区 的建 设 必 须 要 走 集 约 化 开 用 地 之 路 。一 方 面 , 极 谋 划 在 本 县 内 积
产 品深 加 工 、汽 车 零 部 件 及 机 械 加 工 、 新 型建 材 、家 用 电器 四 大 主 导 产 业 , 成
为 长 丰 县 企 业 集 聚 、 业 集 聚 、 发 集 工 研 聚 、 新 集 聚 、 才 集 聚 、 出 集 聚 的 高 创 人 产 地 , 市 功 能 化 逐 步 加 强 , 域 产 出 能 城 区
双 凤 经 济 开 发 区 于 19 9 3年 5月经
合 肥 市 人 民 政 府 批 准 成 立 ,0 5年 1 20 2
月 被 国 家 发 改 委 批 准 为 省 级 经 济 开 发
是 开 发 区 下 一 步 扩 容 发 展 的 主 要 问 题
之一。
2 项 目是 载体 。项 目是 开 发 区 的 生 、 命 线 , 有 招 商 引 资 的 大 力 度 , 没 有 没 就
四 、 一 轮 发 展 的 措 施 新
关于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考与建议
是 资源 集聚 型 。乐 陵市 、 庆 云县 充 分 利 用小 枣 资 源 优势, 依托百枣纲 目、 汇源 、 鼎 力 枣 制 品等 企 业 , 着
条” ,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 板块经济” , 增强内生动
力、 促 进赶 超跨 越 。
二、 培 育 产 业 集 群 具 有 现 实基 础 和潜 在 优 势 , 必须 进一 步提 升集 群 规模 和层 次
经济为基础。在发展的长河中 , 经济活动是一个 由 小到大、 由低到高、 由散 到专、 由点到链梯次演进的 过程 。龙头带 动、 特色 主导 、 链式发展 、 集群推 进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1 0
( 二) 产业集群是整合 内外资源、 凝聚发展合力
的重要 载体
发展规律表明, 现代经济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
托, 现代产业 体系以产业集群为抓手 , 产业集群 以
主导产业为支撑 , 主导产业以具有规模优势的实体
发展路子 , 加快由“ 小全散弱” 向“ 专精新特 ” 的成功
转型 , 为 打造 产业 强 市奠 定 坚 实基 础 、 实 现 永 续 发展 。
独 特优 势产 品 , 成 为 全 国 知名 的生物 产 业 基 地 。三
新、 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 , 促使其 向“ 微笑 曲线 ” 两
端攀升 , 增 强 产业 竞 争 实 力 。 当前 区域 经 济 的竞 争 不 仅是企业 之 间的竞争 , 更 是 产 业 集 群 之 间 的 竞 争 。建议 学 习借鉴 江 苏 、 浙 江 发展 特 色 产 业 集 群 的 经 验做 法 , 努 力培植 壮 大一批 “ 有 根 产业 ” 、 “ 税 源 链
、
西部 隆起 带建 设 核 心 在 产 业 , 特 色 产 业 集
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都建设成我国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的发展 目标。在这
一
战略 目标 的指 引下 , 一座新兴 的汽车城正在 龙泉山下崛
起。
一
、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 汽车产
件 模 具 加 工等 。 配 套 能 力 为 5 万 工 时 。3 汽车 电子 。成 都 0 () 市 汽 车 电 子 产 品 发 展 迅 速 , 有 四 川 红 光 汽 车 机 电有 限公 拥 司、 达( 康 成都 ) 电子 有 限 公司 、 四川 大科 星 集 团公 司 、 成都 锦 江 电器 ( 电子 ) 制造 公 司 等 汽 车 电 子产 品 生 产 厂 家 。 可 配套
关键词 : 汽车产 业; 优势; 发展
中 图分 类号 :2 9 7 F7.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 6 9 2o )6 0 5 — 4 10 — 7 (o 80 — 0 7 0
成 都 市 经 济 委 员会 、 都 市 汽 车 产 业 推 进 办 公 室 2 0 成 06
发动机电喷装置等 , 配套能力为: 前后桥 2 万套、 5 中型柴油机
r万 台 、 车 减 震 器 50万 套 、 车 电机 3 万 套 。2 模 具 配 5 汽 0 汽 0 () 套 。 成都 经 开 区主 要 有 四川 成 飞集 成科 技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四 川天 元模 具 制 造 有 限公 司 、 都 航 天模 塑股 份 公 司 等 3 成 7家 模 具 企业 。可 配套 轿 车 整车 车 身覆 盖 件模 具 、 车 内外 注塑 轿业发 展 的基 Nhomakorabea 及 现状
成 都 经 开 区汽 车 产 业 2 0 年 从 零 起 步 , 年 来 加 快 发 02 近 展, 实现 了从无 到 有 、 单 一 到集 约 、 粗 放 到集 群 的战 略 突 从 从 破 。 主 要表 现 在 :. 车 产业 总量 快速 增 长 。2 0 年 经 开 区 1 汽 07 汽车( 工程 机 械 ) 业 实现 增 加值 l .亿 元 , 产 83 增长 3 . , 54 占成 % 都 市 汽车 ( 程机 械 ) 增 加值 的 1.%。汽车 ( 程 机{) 工 产业 43 工 j 戎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江西南康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肖桂林)一、存在的问题(一)在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制约1.经开区缺乏经济管理赋权。
经开区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运营管理承担着大量的属地管理与产品与服务责任,自成立以来,一直虽然是事业单位,并且没有任何职权,现行体制未赋予相应的处罚与管理权力,有责无权,不易提高工作效率。
2.目前我单位薪水采取区直单位的薪酬制度,工资结构不了调整,调资空间有限,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在实施上才存在“身份”制约,在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人事薪酬管理模式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等岗位管理办法上较为滞后,该薪酬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
3.行政管理园区开发建设项目与管理市场机制不足。
经开区的工程公司除财政拨款项目外大多采用城发工投建设项目代建;因工投公司代建设开发模式从项目初定到最终签订确认三方需要,手续繁杂、周期长,缺乏效率。
随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建设开发需求日益突出,建设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由经开区负责的项目日益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急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园区建设、开发计划与运营管理工作。
(二)在更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全局视野和系统性思维上较为欠缺一是开发区自主创新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流贡献率远低于一流先进开发区水平,这是制约南康经开区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历年的经开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虽然当年扩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数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将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但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等主要指标一直排名靠后。
在2020年上半年的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考评中,南康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7%,全省排名96;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0.58%,全省排名79;当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以上创新平台及载体数为0;存在较大的短板。
对新形势下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对新形势下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对新形势下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服务开发区经济建设推进工商转型升级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开发区抢抓“8+1武汉城市圈”快速推进的机遇,加速改善各项基础建设和投资环境,使开发区经济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已初步建成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的六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光学、电子、新型建材、盐磷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体系,在孝感市本级呈“三足鼎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地位。
相较省内其他地级市的开发区建设,孝感开发区经济发展不快,地理优势、比较优势、综合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现,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头作用还不够明显。
为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去年以来,孝感市工商局把支持开发区经济建设作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积极创新监管服务机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力服务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高度肯定。
一、认真透析“重要性”,层层厘清思想认识(一)支持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远需要。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商改革和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主旋律。
市开发区既是孝感市本级的开发区,更是全市的开发区,市开发区发展事关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事关全市经济发展。
这就要求全市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识,把服务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当作履行职能的主战场、优化服务的主阵地、展示作为的主渠道,积极促进市开发区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努力彰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大成果。
(二)支持服务开发区经济发展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博奕较量的“软实力”。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展无止境,优化环境也无止境。
全市系统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理念,以支持开发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着力点,以思想解放的新突破、服务水平的新提高、监管执法的新规范、工作作风的新改进,努力实现优化环境与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为促进开发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开发区产业提升思考
2 开发 区加 快产 业提 升的 思路与 对策 展并迈 上新台 阶的有效途径 。 加快 产业提升 , 既是遵 循经 济发 展规 律 的科学 抉择 , 也 经过 2 O多 年 的 历 程 , 嘉 兴 经 开 区 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各 是 抢 占 国 际 竞 争 制 高 点 的 战 略 需 要 。根 据 主 流 经 济 学 理 方 面 均 取 得 了瞩 目 的 成 就 , 产 业 进 一 步 提 升 的 条 件 也 已的必然 要求
二三产业紧 密结 合为 特征 的高 加工度 化 阶段 , 应 产 业 提 升 主 要 是 指 产 业 结 构 的 改 善 和 产 业 素 质 与 效 率 技术升 级 、 加快 开发区产业 提升 , 这 是 经 济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段 后 的 的 提 高 。国 外 和 国 内 上 海 、 广东、 江 苏 等 在 产 业 提 升 方 面 走 该 说 , 在前列 的地区先 进经 验 表 明 , 产 业 提 升 是 促 进 经 济 平 稳 发 科 学 抉 择 。
论, 工业结构 的演变 总 体 上可 分 为 : 轻 工业 化 、 重 工 业 化 和 熟 , 但 与先 进地 区 的开 发 区发展 水 平 相 比, 还 存 在 很 大 差 高技术产 业化三个 阶段 , 当 一 个 阶 段 的 生 产 方 式 与 生 产 力 距 。产业 发展 中存在 的“ 产业 层 次有 待提升 、 产业结 构有 待 发展水平 之间不相 适 应 时 , 就 必 须 通 过 改 变 生 产 方 式 来 满 优化 、 产业特色 有待 放 大 、 创新 水 平有 待 提 高” 等 问题 尚未
要 的 角色。以嘉兴经济技 术开发 区为例 , 研 究提 出其产 业提 升 的思路 、 路 径和 对策 , 为打造开发 区“ 升级版” 提供 一定参考 。
提升中西部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的思考
设 施 配套 能力 、 才引进 、 术创 新 能力 、 人 技 中介 服务 体 系等 影 响 开发 区综合 投 资环 境 的 主
要 因素方面进行 了深入分析 , 在与东部先进开发 区对比的基础上 , 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 提 中西部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思路和 办法, 为促进 中西部开发 区的快速发展 , 加快投资环境的 改善提 出了有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 开发 区; 资环境 ; 投 思考
础薄弱 , 配套能力差, 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小 , 产 人 们思想观念保守 , 对外开放意识差 , 括法规政策 、 包 政府管理 、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 、 人力 资源 、 社会服务 等方面的环境不好 , 也都是客观存在 的问题 。中西 部开发区在资源 、 劳动力等方 面的优势 , 会被交通 、 信息 、 技术 、 观念 、 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 等方面的劣 势所弱化或抵 消 , 总体来讲 。 中西部地 区开发 区仍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 期
20 06年 1 7 Nl o 2 o .
Fb20 e .06
J U N LO AY A NV R IY O CE C N E H O O Y O R A FT IU NU IE S FS IN EA DT C N L G T
1 重视政府信用 。 提高规范性和透明度
投资软环境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政府的问题 , 是政府信誉 问题 , 是政 府的透 明度 和程序问题 , 是
的发展 , 不同地 区间争夺投资项 目竞 争的加剧 , 企 业对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 已经
从最初的“ 三通一平 ” 一直发展到今 天的“ 九通一
政府执法人员素质问题 , 是政府各部门之 间的协调
问题 , 是政府政策的科学性的问题 。 中西部地 区地方政府和开 发 区管委会需要在
推进“全省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调查和思考---精准定位,错位发展,促进产业链式集聚
推进“全省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调查和思考---精准定位,错位发展,促进产业链式集聚产业融合,是实现城际合作互利共赢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随着交通瓶颈突破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局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尤其是2010年全省工业发展大会、2013年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大会后,省内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快速兴起,新的城市格局逐渐形成。
早在2012年12月,铜仁市就制定通过《印思德组群城市发展》规划,着手推进印江、思南、德江3县抱团发展的战略布局。
规划启动4年来,除杭瑞高速建成通车外,3地间在行政管理、基础产业、公共服务和资源要素等领域均处在探索阶段。
按照县委安排,我们围绕推进“全省区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布局问题,深入3县经济发展部门和产业园区进行了调查走访和座谈交流,现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一)县域经济概况。
1.印江县2015年gdp7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9:20.7:48。
建成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全县茶园面积35万亩,“梵净山”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食用菌生产基地规模达8000万棒,发展核桃19.2万亩;扶持发展万户小老板266户、微型企业766家;成功创建了一批优秀旅游景区,推出了1批旅游文化精品,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县”称号。
2.思南县2015年完成gdp10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27:48。
建成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373家,初步形成以茶叶、中药材、石材、化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和生态畜牧、茶叶、果蔬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是“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
3.德江县完成gdp8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8:20.3:51.9。
省级、市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共9个,发展生态茶园21.9亩、核桃23.5万亩、中药材14.8万亩、天麻120万平米,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62个,建成阿里巴巴、云智速递、汽车物流园等物流企业,乌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林业部批复。
关于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思考及建议
关于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思考及建议作者:郭强来源:《商情》2018年第11期【摘要】我国的经济开发区是指某一区域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市场调节、行政干预等手段,汇集各类型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使该地区获得功能区域优化、结构层次合理布局,最终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汇聚地。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经济开发区对推动改革前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
同时,从另一角度分析、总结了经济开发区在体制机制和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建设建设管理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水平和实力的集中表现。
大力加快建设和发展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各区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首要的工作任务。
一、我国经济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一)经济开发区在建设发展中的规划定位问题我国的经济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类产业工业园。
经济开发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刺激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使得部分地方政府在缺乏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急于设立经济开发区,导致开发区定位不够清晰、规划建设不符合当地产业特点。
(二)经济开发区在建设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1.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委派,采用的是行政事业管理模式。
同时,很多的经济开发区又都自行成立了园区的管理服务公司。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管委会和服务公司的职责权限,管委会在管理中参与的细节过多,管理方式过于教条、死板,而服务平台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管理权限的制约,根本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融资、投资的管理主体作用。
这种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开发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我国经济开发区所属的各地相关政府部门,给予开发区管委会的经济管理权限不够充分,管委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经济管理权责不够清晰明确。
对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模式的思考
关于提升园区平台载体能级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提升园区平台载体能级的思考和建议近年来,海安开发区以加快园区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园区载体能级明显提升,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为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园区是招商引资的平台,是项目发展的载体,是全民创业的高地,孕育着未来海安开发区发展的源动力。
我们要充分挖掘平台的优势,精准发力,打造更强更新的载体,以更高能级来承载和推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一、注重错位发展,增强全面提升的推动力。
围绕自身优势,把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放在首位,坚持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新上项目根据所属行业特点和规模,产业集聚性,产业间内在联系和产业环境要求等因素,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机制。
实行优势产业向功能区集中,生产要素沿功能区分布,连片依次合理布置。
一是更加突出招引大项目、海外项目,融入更多的国际元素,突出发挥软件科技园在集聚科技、信息、服务的媒介作用,发挥先进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等产业优势,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的集聚发展。
二是利用国家对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作为科技创新优先领域的契机,加大机器人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加快产业链配套和集群化发展,努力打造成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百亿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
三是借助东部家具产业基地的优势,推动家具产业向产业链研发设计、营销物流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围绕“国际一流,国内第一”的规划要求,加快有序推进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建设,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将常安现代纺织科技园打造成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的南北挂勾共建示范园区。
五是深化完善园区生态发展规划,要下力做好“一基地、两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计划多形式开展推介活动,最大限度集聚意大利及欧洲的产业、人才、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
二、注重对外合作,强化转型发展的带动力。
一是主动策应“一带一路”战略。
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报告学术论文
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源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产物和重要成果。
到2006年,全国共有国家级开发区54个(含5个工业园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开发区的经济总量达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49%,法律缺失、定位模糊、职责不清,严重影响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们学习小组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为对象进行了专题调研。
按照党校的要求及安排,我们小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讨论交流、征集文章、广泛查阅材料等调研方法,于五、六月间重点考察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对大连、青岛、烟台、广州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进行了间接调查。
初步了解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社会化问题的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已经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现象,面临着是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复归旧体制的选择。
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势必将影响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探索了高效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1984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步伐。
按照当时国家设立开发区的基本构想,希望开发区能达到两个目标,即: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试点,探索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
可以说,两大设想基本实现了。
2005年,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95亿元,创造税收1219亿元,解决就业417万人。
而其管理人员平均不到区县平均值的1/10,经济效益却是区县平均值的100倍以上。
县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思考
县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思考县域产业园区是指依托县域内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以及农村企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载体,打造的集产业集聚、优势产业孵化、企业孵化和培育、园区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县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成为了摆在各地政府和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县域产业园区面临的主要挑战1. 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潜力受限当前许多县域产业园区仍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潜力受限。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影响,这些传统产业往往面临着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技术落后等问题,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2. 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部分县域产业园区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支撑,服务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难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3. 环境监管不力,发展空间狭小一些县域产业园区在发展中环境监管不力,存在污染治理不到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针对当前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鼓励县域产业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农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升级。
2. 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支撑要加强园区内部的创新驱动力,引进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3. 完善园区配套服务,提升竞争力在提升服务功能方面,可以引入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4. 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园区发展空间在环境保护方面,要严格落实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治理园区内的污染源,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为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转型升级中的政策支持1. 制定激励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县域政府可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园区,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土地出让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开发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开发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在谈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时,咱们不妨轻松点儿。
开发区,听着就有点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天地”。
就像一个村子里建了个新的大市场,大家都希望这里能热闹起来,能带来更多的机会,能让生活过得更滋润。
咱们得明白,发展不只是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质量。
就好比买菜,咱们当然想要新鲜的,口感好的,而不是那些看着不错但吃起来像木头的蔬菜。
开发区也是如此,咱们要引进好企业、好项目,不能光想着拉大旗作虎皮。
真心希望能聚集一些有技术、有创新的公司,像个吸铁石一样,把那些优秀的人才都吸引过来。
人都是相互吸引的,优秀的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做事儿更有劲儿,发展也就更快。
再说了,咱们的开发区可不能仅仅依赖工业和制造。
虽然这些产业能带来不少工作岗位,但咱们不能只盯着它们,忽略了其他领域的潜力。
想想看,科技、文化、服务业,哪个领域不值得一试?特别是现在,大家都在追求个性化,需求多样化,咱们的开发区如果能多样化一点儿,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就像开餐馆一样,菜单得丰富,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
咱们还得聊聊环境。
如今可不是“先发展,后治理”的时代了,环境问题已经成了大家心头的“刺”。
开发区要高质量发展,就得把环保放在第一位。
绿水青山才是真金白银,这话绝对不是空口白话。
设想一下,若是一个地方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谁不愿意来这儿工作和生活呢?所以,咱们得想办法,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双赢。
比如,建设一些绿色建筑,发展清洁能源,既能吸引企业投资,又能让居民生活得更舒心。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
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咱们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才愿意留下来、扎根在这里。
就像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想想看,哪儿有优厚的待遇、完善的配套设施,人才自然就会流向哪儿。
可以考虑提供一些创业资金、住房补贴,甚至是家庭教育资源,让人才觉得在这里扎根是个明智的选择。
咱们要重视科技创新。
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咱们得紧跟时代步伐。
新形势下对我国开发区创新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对我国开发区创新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作者:黄继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我国开发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作为国家为实现特定领域的发展而特别划定的地域,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足。
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开发区发展面对的的管理体制问题、产业集聚问题、招商引资问题作了分析,指出新形势下,创新是开发区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和根本途径,并就如何通过创新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开发区;创新发展;问题思考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开发区历经近30年的历史发展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但不可否认,开发区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发展进程中的不足,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开发区所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发区正面临诸多新问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经受严峻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我国开发区发展面对的挑战在政策环境方面,国家给予开发区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已到期,以及国家利用外资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开发区原来的发展模式受到新的挑战;在体制环境方面,随着开发区与母城区的联动以及开发区的提升和扩张,其被赋予的特殊体制与传统体制间难免会产生交融和碰撞,开发区发展创新的体制亟待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国家提出了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要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开发区面临提高产业关联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产业聚集的问题;在经济环境方面,自中国加入WTO后,开发区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增强,经济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增大。
在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滞缓和通胀并存,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能力都有所下降,加之国内经济有效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振并存,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增大,新增投资出现萎缩,使得开发区招商引资形势愈加严峻。
关于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大项目建设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发展的载体,振兴的支撑。
当前,我市经济总量再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亟需依靠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提升总量规模,拉动经济发展。
下面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市大项目建设提四条建议。
一、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宏观政策,抢抓大项目机遇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速减缓,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受到很大程度冲击。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也给我市带来了抢抓国家拉动性投资大项目的机遇。
一是要在全市营造争项目、抢项目、挖项目的机遇意识。
对全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机遇意识,破除坐等和依赖思想,拓宽思维领域,研究政策趋向,抓住国家这一轮的扩大内需宏观政策给我市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是及时了解国家产业投向,积极组织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要及时跟踪、密切关注、深入分析国家产业投向。
积极组织一批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和论证工作,抓紧完成可行性报告,完善项目立项、规划、土地、环评等要件手续,使项目在国家政策启动实施前具备申报条件。
三是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
要积极主动与国家部委、省级厅局沟通联系,并积极配合驻市央企密切与总部的联系,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和项目信息,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
二、围绕做大做强现有重点企业,搞好大项目培植围绕做大做强我市现有的重点企业,搞好大项目培植是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推进重点企业规模扩张。
依托中油吉化、中钢铁合金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好吉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扩建、精品钢基地等工程。
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规模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直接融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企业规模低成本、裂变式扩张。
二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抓好通钢集团吉林钢铁300万吨/年装备大型化异地改造项目、吉林化纤年产5000吨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原丝等项目,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看发展变化思差距潜力想思路举措
关于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看发展变化思差距潜力想思路举措看发展变化思差距潜力想思路举措————关于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当前是铜陵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为“334”目标提供强力支撑,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想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一组数字看变化——科学判断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增强我市工业争先进位,提升在马芜铜经济带中地位的信心和勇气。
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效益质量不断改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工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逐年提高。
从规模内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一组数字看:资产总额:XX年底270.3亿元,较98年增长80%,位居全省第5。
XX年突破313亿元。
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全市工业用电量:XX年底18.15亿千瓦时,较98年增长44.2%。
XX年25.47亿千瓦时,增幅21.48%;工业现价产值:XX年底145亿元,较98年增长93%,居全省第7。
XX年214亿元,增速49.1%,较上年增长45%左右;其中12月份当月完成20.1亿元。
自今年五月份开始,月度工业增加值连续八个月稳定在6亿元以上,12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
工业增加值:XX年实际完成41亿元,是98年2.6倍,总量居全省第9。
XX年65.3亿元,较上年总量增长56%;总量居全省第7,位次前移两位,同比增速27.14%,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位居第六。
销售收入:XX年底164亿元,较98年增长1.1倍,居全省第5。
XX年273亿元,同比增长56%,较上年增长66%左右;利润:XX年盈亏相低后5.63亿元,较98年减亏增利8.3亿元,XX年份盈亏相低后12.92亿元,较上年增长89%左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XX年116.6,较98年提升65点,XX年152.69,同比提高36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利税:随着生产强劲增长和效益质量提高,工业企业利税快速增长,XX年规模内企业利税总额12.3亿元,较98年增长31.4倍,XX年利税总额22亿元,是上年同期1.7倍。
关于加快推进XX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银行调研报告)
x月xx日,《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xx 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
xx成功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是xx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将对xx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职能转化,营商环境改善产生深远影响。
xx如何把握这次重大机遇,如何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脱颖而出,是各级政府和宏观调控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国家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提升xx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今年x月21日国家公布新增xx、xx、xx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扩大xx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距离去年x月xx日公布新增x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时间间隔仅一年多,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应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开放的需要。
当下,受xx影响,WTO的运行和规则遭到了极大破坏,中国被动与xx 脱钩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中非合作、xx 合作、xx与xx国家合作、xx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来弥补和对冲xx合作停滞甚至倒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xx应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与全球国际经贸规则相对接,在国际经贸特别是中非经贸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实施“双循环”战略的需要。
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过分依赖外需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也不现实,因此提出逐步把经济增长动力转移到扩大内需层面的战略构想。
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下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思路,既是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下的短期应对策略,也是中国经济体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长期应对之策。
而在国家启动“内循环”过程中,xx具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天然区位优势,是多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过渡带和结合部,在投资补短板、消费提需求等“内循环”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开发区产业提升思考
加快开发区产业提升思考
摘要:产业提升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越发明显。
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和示范区,在产业提升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提出其产业提升的思路、路径和对策,为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开发区;产业提升;思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5702
1 产业提升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业提升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
国外和国内上海、广东、江苏等在产业提升方面走在前列的地区先进经验表明,产业提升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并迈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加快产业提升,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抉择,也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需要。
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变总体上可分为:轻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三个阶段,当一个阶段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不相适应时,就必须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来满足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实现从较低级阶段向较高级阶段的过渡,这种生产方式的调整和阶段间的过渡主要通过产业提升来实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嘉兴经开区经济结构的重心已经经历了从初级工业到现代制造业的演变,从原材料粗加工向加工组装及自主研发相结合过渡,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转移;目前正转向以技术升级、二三产业紧密结合为特征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应该说,加快开发区产业提升,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科学抉择。
2 开发区加快产业提升的思路与对策
经过20多年的历程,嘉兴经开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均取
得了瞩目的成就,产业进一步提升的条件也已成熟,但与先进地区的开发区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层次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特色有待放大、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产业提升的深刻阐述。
而凝结了新一届中央政府治国理念和经济智慧的“克强经济学”跳出
了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刺激需求的思维,坚定地走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之路,强调让中国经济重回市场轨道,强调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带着阵痛加速转型,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这都为开发区加快产业提升指明了方向,为此,开发区要加快克服资源、环境要素短缺的瓶颈制约,着力补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的短板,积极转变粗放发展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提升之路,努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强化市场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加快产业提升的新内涵。
一是改变“代工经济”身份。
嘉兴经开区目前所谓的国际化不是主动介入,而是被动分工,是总部在外、研发在外,市场营销在外,所有通路都在外的加工贸易型经济,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争得国际地位的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多。
因此,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我们的发展更要依靠智慧和知识,要以两头在外、加工贸易为主的“代工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飞地”,转变成为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为主的“大平台经济”和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全球化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
二是利用上海的溢出效应。
作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嘉兴经开区要有效利用上海的溢出效应和影响,将融入上海提升到空前的战略高度,采取更大的融入力度,从发展理念、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到产业、科技、人才、金融和社会事业全方位的合作,争取把更高层次的经济体招引到开发区发展。
三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把广大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进一步增强企业“靠创新求生存、靠调整求发展”的意识,实现产业提
升。
(2)以集群发展为目标,扶持新兴产业成长,积极探索加快产业提升的新路径。
嘉兴经开区要正确处理好产业基础与发展方向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全区产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力争将开发区打造成为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实力较强的产业新城。
一是大力发展重点装备制造产业。
以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成套化为目标,研究制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的政策措施,明确其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布局和主攻方向,以此带动区内其他制造业产业的提升发展。
二是不断强化专业市场和物流业。
加快形成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高效专业市场与物流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全区服务业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的构建。
重点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市场和现代化物流企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市场成交总额达到600亿元;培育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市场1家,50-100亿元市场2家,20-50亿元市场2家,10-20亿元市场2家,3-5亿元专业市场4家;培育三星级市场以上4家;培育2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
三是积极发展智慧型产业。
以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为主要载体,全面实施智慧产业创新园集聚建设突破工程,并以此推进全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一方面加快其二期、三期建设,尽早完成园区100万平方米产业发展用房及配套的建设,同时学习无锡软件园等先进经验,加强园区规范化管理,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优越的软环境;另一方面,不断整合招商资源,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注重产业培育和人才集聚,着力抓好园区招商引资及招才引智工作,特别是要与上海软件对外贸易联盟和世邦魏理仕等中介机构积极对接,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软件服务外包及科技型企业,力争五年后智创园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产出目标,真正把智创园建设成为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配套基地,创建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成为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外向新平台。
(3)以集聚发展为抓手,全力推进有效投入,不断夯实加快产业提升的硬支撑。
一是全力推进一批大项目。
要全面推进总投资725亿元的280个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六个一”负责制,着力抓好美国雅培婴儿奶粉、东方日立锅炉、德国海拉车灯、丹麦乐高智力玩具等
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台升国际广场、中润城市综合体、大连万达广场、中凰国际嘉兴名品城、嘉兴环球国际中心、富士康万马奔腾总部项目、上海华府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二是大力引进一批大项目。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坚持内外资并举,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趋势,发挥自身综合优势,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头和国字号企业,通过以民引外、以研引产、以股权换合作、以市场换技术等多种形式,着力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大项目、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研发基地、总部中心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推进产业提升的龙头项目。
三是着力储备一批大项目。
根据自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入分析研究各项国家政策,按照接替有序、滚动发展、优化结构的安排原则,排出一批总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项目,分不同阶段分别建立项目库,做到项目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开发一批、筛选储备一批,确保大项目对转型升级的有效牵动。
(4)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激发加快产业提升的新活力。
正确处理好产业提升和发展动力的关系,逐步转变资源环境支撑型的传统发展方式,努力强化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驱动,为加快产业提升聚集创新资源。
一是推进技术创新。
加强与名校大院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央企大集团等的研发机构,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快国家级嘉兴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嘉兴科技城、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等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引导辐射作用。
二是推进产品创新。
实施质量振兴计划,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深入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鼓励并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内外标准制订工作,争取参与更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鼓励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着力开发专利技术,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比重,加强对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运用。
三是推进管理创新。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
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
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示范活动,培育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先进管理经验。
创建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
鼓励支持具有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从制造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带动加工制造业共同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