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一
2021届高考地理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人文地理(1)
2021届高考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人文地理(1)
1.中俄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万里茶道”与当今世纪的“中俄输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万里茶道”由晋商开拓并主导,以福建武夷山的下梅为起点,北上经晋中谷地到达大同,通过东口张家口、西口归化,经库伦到达俄国。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俄国大量需求茶叶,是由于茶叶( )
A.属于奢侈品,利润高
B.能改善高脂饮食结构
C.有抗寒、抗湿的功效
D.具有明显的药用功能
(2)晋商成为“万里茶道”的核心,是因为山西地处( )
A.集散中心
B.种植产地
C.消费市场
D.加工产地
(3)晋商把茶叶加工成茶砖,其主要目的是( )
A.便于运输
B.美化包装
C.提升品质
D.方便饮用
2.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西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蓝藻水华发生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80年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
年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据此完成下题。
(1)推测在19世纪末,图示①②③④水域中最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1980年以来,该流域蓝藻水华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退田还湖使湖泊面积扩大
B.修建水闸使水体不易排出
C.生产生活排放污染物增加
D.全球变暖使区域气温升高
(3)该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进行统一管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一)——开放(探究)类设问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一)——开放(探究)类设问
【题型解读】
开放类设问也称作探究类设问,即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体现综合性、思维方式体现发散性等特征。其设问形式一般有“你是否赞同某地发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某地对××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等。
【答题思路】
步骤一:亮出观点。
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判断说理型设问要根据题干的提示词语来确定回答语,比如设问中问“赞同或不赞同”,你支持“观点一或观点二”,必须表明观点是赞同或不赞同,支持观点一还是观点二。
步骤二:阐述理由或列出论据。
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情景,结合试题设问,抓关键词、中心词,最大限度地挖掘试题材料与设问中的有效信息,明确要涉及的相关知识、原理或规律,确定答题方向。注意,列举理由必须全面(如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包括地理事象的优缺点对比)、充分。
【例1】(2017全国文综Ⅲ卷,36(4))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1)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2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练习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 差异,并解释原因。
•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 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 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 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 (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 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 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 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 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 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 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 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 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所以人口向广东等 省迁移 。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 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 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 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 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返乡人员掌 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 乡土情感。
• (2011四川卷)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三: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 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 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过沿海地区也蕴藏 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 材料四: 亚马逊河河河口位置(图13)
2020高考地理:综合能力检测卷一
综合能力检测卷一
能力升级练第40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2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田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根据风向标可看出①处风由湖面吹向陆地、③处风力大于①处,由此推出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盛行上升气流,④处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降水较多。第2题,湖陆风的强弱受湖泊与陆地之间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城市地面硬化、湖泊面积增大会增强热力性质差异,湖陆风会增强;白天吹湖风会降低城市温度、增加城市湿度,从而减小城市昼夜温差。
亚寒带针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长冬严寒,短夏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下图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水分
D.昼长
4.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年较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针叶林,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弱
B.距海远,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
C.海拔高,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D.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图示纬度大陆东岸有寒流,所以分布纬度较低;大陆西岸有暖流,所以分布纬度较高。故选B项。第4题,针叶林面积广,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延伸到海岸,所以不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针叶林分布区也有海拔较低区;而亚寒带针叶林带纬度高,年内太阳辐射变化大,所以气温年较差大。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环境保护
综合题(10小题,共10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2.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为热带、亚热带气候,降雨集中于夏季。受厄尔尼诺影响,1.2月份该州大量降水。该州沿海和内河渔业发达,农业、旅游业、制造业为其经济三大支柱。3月,该州甲地(主要蔬菜种植区)陷入空前的渔业危机,当地鱼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量死亡。下图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局部图和甲地区域简图。
分析此次渔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3.(2016厦门质检)山区道路建设中常因边坡深挖、隧洞建设产生大量弃渣,需要合理选择弃渣场,并采
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下图示意太行山区和顺至邢台铁路工程建设中某弃渣场防护措施布局。
简述该处弃渣场为防止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原因。
4.(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10分)环境保护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下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接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5.棕地是被遗弃、闲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业、矿业、交通、商业甚至垃圾处理场等用地及设施,这些地区的扩展或开发会受到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利用率低。棕地可以被转化为多种用途的土地,如房地产、商业、绿地(景观公园)、工业遗产旅游、轻型无污染工业区以及交通枢纽站等。
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模拟试卷1(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能l、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性比是指雌雄异株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一龄级上的雌雄比例。一般来说,干旱或低养分环境下,雄株数量要远远大于雌株,而在湿润或高养分环境下,雌株数量要远远大于雄株。密叶红豆杉生长于海拔 2 500~ 3400 米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我国的天然密叶红豆杉种群数量少,生境狭窄。下图为我国某地密叶红豆杉种群不同径级的性比格局[S2级(6cm<基径≤18cm)、S3级(18cm<基径≤30cm)、S4级(30cm<基径≤42cm)、S5级(42cm<基径≤54cm), S6级(54cm<基径≤66cm)、S7级(基径>66cm)]。据此完成1~ 3题。
1. 密叶红豆杉
A.为常绿阔叶林和肿
B.环境适应能力弱
C.根系水平延展发育
D.分校相对较少
2.图示密叶红豆杉种群所在地区
A.气候极端湿润
B.土壤养分较低
C.干湿较为均衡
D.土层深厚肥沃
3.该地区的密叶红豆杉种群
A.呈现不断衰退趋势
B.更新能力相对较差
C.处于持续壮大阶段
D.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图为三江平原某研究区以及研究区内的典型样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 6题。
4.图示研究区是我国
A.冬季最寒冷的区域
B.地方时最早的地方
C.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区域
D.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区域
5.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湿地改造过程中导致图中典型样带内沼泽湿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高考地理非选择题综合训练(一)含答案
题型二非选择题题型
非选择题专项验收(一)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井冈山(图a)地处湘赣边界,方圆数百千米,山间小盆地众多,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肉”,形成“井”字形地貌(图b)。“山岭高耸,森林茂密,峡谷深切,悬崖密布,长瀑联群”是其真实写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军的革命摇篮。现在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推测井冈山特殊的“井”字形地貌的成因。
(2)说明红军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3)依据井冈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立足本地,从开源角度提出两项缓解新农村能源短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地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地质作用复杂(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破碎、岩性松软的岩石,外力沿裂隙破碎地带风
化、侵蚀成谷地(盆地);构造完整、岩性坚硬的岩石难被侵蚀(抬升)成为山冈。
(2)井冈山处于湘赣边界,地理位置偏僻,受外界干扰少;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森林茂密,便于隐藏;自然条件优越,山上的山间小盆地农耕条件好,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3)(任选两种方式解释)营造薪炭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生长快;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宜林地广。开发小水电: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多且流量较大;山地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生产沼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茂密,原料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利于发酵。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1)由材料可知,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易被侵蚀,坚硬的岩石不易被侵蚀。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精细化专题训练1 地理位置
精细化专题1 地理位置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且不稳定。2007年该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虽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粮食仍不能自给。该国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图1-1为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图1-1
[答案] 位于热带,东濒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
针对性训练
1.据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图1-2
2.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4分)
图1-3
3.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4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纽约(41°N,74°W)的________方向。
(2)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
4.阅读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有将近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草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图1-5
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征。(6分)
5.阅读关于阿根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阿根廷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2021届高考地理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自然地理(1)
2021届高考考前选择题综合题型训练——自然地理(1)
1.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八名登山队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峰顶,对珠峰山体的“身高”进行了继1975年和2005年后的第3次测量。同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
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400米
D.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2)队员此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 )
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
C.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
D.罗马(12°29′)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
2.“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适合登山。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下图示意珠峰旗云成因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旗云”多出现在( )
A.阴雨天
B.日出前后
C.晴朗白天
D.晴朗夜间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
A.山谷风
B.东亚季风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项训练每天一练
1.(1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
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8分)(2)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6分)
2.(3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和该区域石漠化景观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区域A县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漫山遍野的
石旮旯(gala,表示“狭窄偏僻的地方”或“角落”),土地
破碎到数百块石旮旯才能拼凑成一亩地。山连着山都是干
沟,坡连着坡都是陡坡。据科学家研究,该区域岩石风化
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左右的时间。
材料二:A县人口密度约1 50人/平方千米,由于土壤贫
薄,又缺少水分,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但产量很低,
遇到旱灾甚至颗粒无收,家家户户经常缺粮,一直以来是
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解决温饱,有的地方耕
地已开垦到山顶。
材料三:
(1)结合材料,简述该区域石漠化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该区域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结合材料分析其自然与社会经济原因,并为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3)从材料二中可知,A县经常遭遇旱灾威胁,分析其原因。(6分)
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十二大类题型(一)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十二大类题型
题型一以气候为核心作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
【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
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
1、对地形的影响-----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昼夜温差大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对水文的影响:
⑴、对河流的影响
①.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a 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 b 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 ②. 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
⑵、对湖泊的影响
①. 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②. 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⑶、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②. 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⑷、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①. 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②. 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③. 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⑸、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
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全国通用版(综合复习)高考地理专项训练题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综合复习)高考地理专项训练题
填空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
(2)太阳高度大于00的点是,等于00的点是。B点位于上(晨线或昏线)(3)若D点地方时为12时,则A点是时,B点是时,C点是时。(4)将C、D、E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答案:(1)在下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
(2)DE,ABC,晨线
(3)24,6,12。
(4)D > E > C
解析:
(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应为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连接ABC弧,且ABC的西侧表示夜半球。
(2)晨昏线及夜半球内太阳高度小于0°,处于昼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大于0°,据图可知,应为DE点。ABC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ABC弧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应为晨线,故B点位于
晨线上。
(3)若D点地方时为12时,A点与D点相差180°,则A点是0点或24时,B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C点与D点在同一经线上,时刻相同,也是12时。
(4)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则根据图示,C、D、E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DEC,则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 > E > C。
小提示:
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应为晨线;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黑夜即将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应为昏线。除极点外,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读甲、乙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
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一)
高考地理综合题训练(1)
36.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图10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10分)
(3)指出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其水文特征。(10分)
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
(4)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39.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科技向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农业自身的发展,新的农业形式相继涌现。都市农业是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前沿,具有样板、辐射功能。
材料二:图14为北京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图14
(2)指出可持续发展内涵,依据信息对应说明其在图14中的具体表现。(9分)
4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强环黄海经济圈国家间的合作,不断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环黄海经济圈包括日本、中国、韩国的沿黄海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日、韩三方共同合作,推动“环黄海经济圈”的繁荣发展。
材料二:图15为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
图15
(2)简述中、日、韩三方合作的区位优势,说明山东半岛应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区域经济。(11分)
高考专项综合题训练: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甲位于我国三江平原东北部,以低冲积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包括河漫滩、阶地、台地、低山、丘陵等,以一级阶地、河漫滩和洼地为主体。该区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46科21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1种。图乙为同一区域湿地鸟类物种丰富度示意图,图中C区域为农耕和主要人口分布区。
材料二图示区域为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2℃,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1.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1.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95.7mm,全年日照时数2552小时,霜期平均为136天。
(1)简述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
(2)指出湿地内鸟类物种最高丰富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对图中鸟类物种低丰富区的干扰。
【答案】(1)春季降水少;夏季短暂,雨热同期;秋季凉爽,寒潮和初霜较早;冬季漫长,严寒而干燥。(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及周边地区。原因:河流、湖泊及周边的河漫滩、台地、洼地等区域包括了湿地和陆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区域内的植被系统也为鸟类提供了隐蔽场所和营巢地点。
(3)图中鸟类物种低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农耕和主要人口分布区;C区域人口活动强度相对较大,破坏了鸟类基本的栖息环境,鸟类食物来源匮乏,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干扰,导致该区域鸟类物种丰富度较低。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的喀喀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东侧阿尔蒂普拉高原,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周期性涨落明显。湖泊周围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湖上还留存着一个奇观,那就是乌鲁族人用当地生产的芦苇草捆扎而成建立的一座座漂浮岛。
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模拟试题1(附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温馨提示:本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三种题型,共26小题,总分15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90分)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湖-①、乙湖-③、丙湖-②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C.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2.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3.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明显降低的是()
A.甲湖、丙湖B.甲湖、乙湖C.乙湖、丙湖D.甲湖、乙湖、丙湖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滨平原平坦广阔。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
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洞里萨湖的面积约为()
A.3000km2B.300km2C.100km2D.1000km2
5.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多雨B.全年高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C.副高控制,全年干旱D.气候寒冷,雪山起伏
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北部宽,南部狭窄,除少数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
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势浑圆,地势平缓。辽东半岛岩溶地貌发
2021高考地理综合题强化练1以植物、动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强化练
综合题强化练1 以植物、动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松是珍稀树种,其耐寒性强,怕干旱,忌积水,在温寒多雨地区及深厚肥沃的森林土中生长良好。野生红松生长40年后开始在树顶端(常超过20米)结塔,其种子红松子包裹在松塔里,挂果时间长达18个月,需人工采摘,种子需晾晒方可储藏。天然林松塔出种率约13%,人工林松塔出种率约30%。
红松子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用松子,价格昂贵。梅河口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长白山野生红松林打塔收子,经过手工脱壳、烘干加工成松仁出口国外。随着加工机械设备的应用,该市开始到国内外松子产地大量收购其它品种的可食用松子。目前,梅河口市已拥有松子加工企业300余家,并建成了集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果仁园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和松子商业信息汇聚中心。如图示意梅河口市的位置及东北三省的一月气温和降水状况。
(1)说明长白山林区适宜红松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松子价格高的原因。
(3)分析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松子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请为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植物生长期因纬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种类而异。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泰加林的分布(如图所示)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了半个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松露是一种附着于树根下的茎块菌类,一般生长在地表下8~30厘米处,3月开始发芽,12月进入收获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鱼子酱、鹅肝并称为法国美食的“三大天王”。黑松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人工培育困难,产量稀少,主要产于法国南部地区。传统上法国南部地区的农民靠母猪的嗅觉来寻找松露,所以松露又被称为猪嘴拱出的“钻石”。在非洲也有少量分布,其南部内陆高原的卡拉哈里沙漠干涸河谷中的黑松露近乎疯长。图4示意法国南部某黑松
图4
露产区的气候资料,图5示意卡拉哈里沙漠的部分区域。
(1)解释黑松露是猪嘴拱出的“钻石”。(6分)
(2)据图4推测法国南部地区黑松露生长期内各季节所需的气候条件。(6分)
(3)分析黑松露在卡拉哈里沙漠干涸河谷中疯长的主要原因。(10分)
3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在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境内的海岸边,有一片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北部湾,这片沙漠沿着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图5
布,这里有流动沙丘,也有半流动和固定沙丘,有的高达四、五十米。经专家考证,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材料二 2015年12月30 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由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组成,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游客来高铁环游海南岛将成为现实,海南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图7为海南岛热带滨海沙漠及环岛高铁线路图。
(1)简述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6 分)
(2)简述海南岛高铁修建成环形的主要原因及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不利天气。( 6 分)(3)简述海南西部热带沙漠的成因。(8 分)
(4)对该片沙漠的治理,有人认为应该保留这片沙漠,只需控制其规模,不使其继续扩大即可,请阐述这种观点的理由。(4 分)
2019年高考地理综合训练一(答案)
思维解析:
第1题:解释黑松露是猪嘴拱出的“钻石”。“钻石”说明黑松露的价格高,“猪嘴拱出的”说明发掘主要靠“猪”来寻找。结合材料两点答题方向:一.黑松露药用价值高,人工培育困难,产量少,价格高;二. 黑松露是一种附着于树根下的茎块菌类,一般生长在地表下8~30厘米处,农民靠母猪的嗅觉来寻找松露。
第2题:据题可知“黑松露,3月开始发芽,12月进入收获期”,再结合法国南部的气候资料可以推出“黑松露春季发芽,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成熟期十二月份温暖湿润,水热状况较好”。
第3题:相比于法国,卡拉哈里沙漠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更充足;但是沙漠地区降水少,面临干旱缺少,而附近季节性河流正好可以提供补给水源;沙漠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黑松露的品质好;沙漠地区土壤的透气性较好;位于内陆高原,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参考答案:
(1)①人工培育困难,产量少,价格昂贵;
②药用价值高;
③著名美食;
④松露生长在地下,难易发现,需要靠猪来寻找和挖掘;
(2)①春季发芽期温暖湿润;
②夏季生长前期高温少雨;
③生长后期成熟期水热条件较好
(3)①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②内陆沙漠昼夜温差较差大;
③北部季节性河流雨季下渗,补给土壤水分;
④晚上气温下降快,地表形成冷凝水(露水);
⑤沙质土壤疏松通风透气;
⑥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对松露生长影响小.
思维解析:
第1题:等值线线分布特征一般从四个方面去分析①分析等值线的数值变化;②分析等值线的疏密变化;③分析等值线的走向变化;④分析等值线的疏密变化。此题只需要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推出降水变化特征自东向西减少即可。
影响一个地区降水量大小的因素主要从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此题主要从地形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即可,东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多台风雨。
第2题: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分析;所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其有利区位①地形: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分布,有利于施工建设;②经济:海南岛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沿海环形分布,运输需求量大。
海南岛位于纬度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常见的天气主要有对流雨、台风雨。对流雨、台风雨等恶劣天气等高铁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3题:沙丘的分布一般需要满足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等条件;据题可知该沙丘主要位于西部沿海、河流入海口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加之沿海沙滩,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沙源;又根据材料可知,该沙丘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再结合图文可知,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4题:主要从保留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方面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1)特征: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多西少)。(2 分)原因:①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 分)
②东部多台风登陆,多台风雨。(2 分)
(2)原因:①岛屿中部为山地,沿海多平原,利于施工建设(2 分)
②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出行需求大。(2 分)不利天气:高温天气;强对流天气(暴雨天气、雷电天气);台风天气(任答一点得 2 分)。
(3)①地处山地背风坡(雨影区),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2 分)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2 分)
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较大,提供了丰富沙源;(2 分)
④风力搬运海滩、河漫滩的泥沙,在此处堆积。(2 分)
(4)①该片沙漠是我国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2 分)
②该片沙漠是海南稀缺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