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精品文档12页

合集下载

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作者:殷伟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2期【摘要】庄子“得意忘言”论认为语言为工具,得意为最终目的,当人们使用语言来感知外界事物时,会局限在语言环境中。

这一学说的提出,旨在要求人们正视语言缺陷,注重对语言内在意义的体会。

庄子的言论对人们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更加明显。

【关键词】“得意忘言”论;文学理论批评;语言符号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225-01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是思维展示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思维和语言间存在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哲人加大了对思维语言问题的讨论,其中庄子主张言不尽意。

这一观点,认为语言只能描述事物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其内在真理。

这一言论已经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基础,为了促进文学批评的良好发展,还需要从“得意忘言”论出发,进行文学批评深入分析。

一、“得意忘言”论内涵在进行“得意忘言”论内涵分析时,应对其提出的目的有所了解,考虑到其在解决“不得不言”和“言不尽意”问题间存在的矛盾上的作用,应将这个学说看作是方法论。

《庄子外篇》中提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在言意关系解释上,认为语言主要起到承载言语意义的作用。

从“得意忘言”论内涵来看,要求人们在利用语言的同时,要克服语言世界带来的局限,在接收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利用想象思维的情况下,深入挖掘语言背后信息[1]。

語言承载了象征符号代表的意义,成为象征性的语言符号。

“得意忘言”论中强调“忘言”和“忘象”能了解文字深层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得意”的前提是人们已经了解语言符号含义,明确物只是表达情感的中介,可将其作为表征物替代品,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有价值的特征信息。

这就说明“言”和“意”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理解障碍,但同样能为读者提供想象思维发挥空间,在读者进行文字阅读时,能得到多种理解和解释。

“得意忘言”与“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理解

“得意忘言”与“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理解

“得意忘言”与“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理解作者:赵毅慧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7期【摘要】语言中与思维密切关联的意义问题,在语言哲学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语言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图形论”、“语言游戏”、“意义即使用”等学说对译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和深刻的指导意义。

翻译研究中的释意学派对于意义的研究,使其与语言哲学不谋而合。

文章旨在从语言哲学的高度重新解读语言哲学中语用意义论与翻译过程、语用意义论与释意派理论及语用意义论与翻译忠实度的关联,以期为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理论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及视角。

【关键词】语言哲学语用意义论翻译释意理论本文为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本土国际会议语料的职业化译员素养研究”(编号:11JK0405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语言中与思维密切关联的意义问题,在语言哲学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于人类语言能承载与思维紧密相关的意义(meaning),人类的语言才具有对任何科学或学科来说都不能忽视的意义(significance)(刘宓庆,2001)。

因此,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意义的问题历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的问题。

从洪堡特“语言是世界观”(转引自陈嘉映,2003:1),培根“语言控制着心智” (转引自陈嘉映,2003:1),以及我国古代庄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等名言中,我们皆可看到哲学家对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意义的关注由来已久。

很多语言哲学家把意义理论视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

从意义的指称论(referential theory)到意义的观念论(ideational theory),从行为主义的意义论(behaviorist theory)到意义的使用论(use theory),以及后来的成真条件理论(truth conditional theory),语言哲学家们都关注了语言中“意义”这个存在于无形又无所不在的概念。

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戏剧之家》2019年第12期 总第312期225文化天地作者简介:殷 伟(1976-),女,山东枣庄人,本科,讲师,文学理论方向。

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是思维展示形式,从这个角度看,思维和语言间存在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哲人加大了对思维语言问题的讨论,其中庄子主张言不尽意。

这一观点,认为语言只能描述事物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其内在真理。

这一言论已经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基础,为了促进文学批评的良好发展,还需要从“得意忘言”论出发,进行文学批评深入分析。

一、“得意忘言”论内涵在进行“得意忘言”论内涵分析时,应对其提出的目的有所了解,考虑到其在解决“不得不言”和“言不尽意”问题间存在的矛盾上的作用,应将这个学说看作是方法论。

《庄子外篇》中提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在言意关系解释上,认为语言主要起到承载言语意义的作用。

从“得意忘言”论内涵来看,要求人们在利用语言的同时,要克服语言世界带来的局限,在接收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利用想象思维的情况下,深入挖掘语言背后信息[1]。

语言承载了象征符号代表的意义,成为象征性的语言符号。

“得意忘言”论中强调“忘言”和“忘象”能了解文字深层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得意”的前提是人们已经了解语言符号含义,明确物只是表达情感的中介,可将其作为表征物替代品,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有价值的特征信息。

这就说明“言”和“意”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理解障碍,但同样能为读者提供想象思维发挥空间,在读者进行文字阅读时,能得到多种理解和解释。

首先,间距使得“言”和“意”间互相转换时存在意义空白,需要由读者进行填补,读者自身观念看法决定诠释活动单向性特点。

学者认为要想实现“得意”的目标,不需要从文本实际出发。

其次,间距的产生使得“象”能被解读出多重意义,由读者结合自身知识基础和意识形态挖掘“象”的意义,由于人们认知角度多元化,决定诠释有多种可能。

论魏晋玄学中的儒道合流

论魏晋玄学中的儒道合流

论魏晋玄学中的儒道合流魏晋时期,政局更迭,战乱频生,经学衰微,庄学大行。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以研究与解说《老子》、《庄子》和《周易》为基础的玄学,它是以道家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文化思潮。

那么,玄学的诞生又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机缘呢?它与儒道两家的关系又是什么?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

一、儒学危机众所周知,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自被确立为至尊以来地位、影响最薄弱的时代。

自东汉初年以来,儒家内部便一直存在着对儒家精神传统的歧异性诠释,同时遭受着经学的极大冲击,使传统儒家精神的重建步履维艰。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主要在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中向前推进,中央政权形同虚设,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儒家所倡导的纲常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桓、灵时期的“党锢之祸”将儒家学者中的优秀分子几乎消灭殆尽,使儒学在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

于是,在名教理论崩溃的同时,儒学的失落全面展开:一方面,儒家的道德哲学受到全面挑战;另一方面,儒家制定的封建礼教遭到全面冲击。

究其根本,儒学衰败在于儒家自身过于看重政治家的人格,过于倚重政治家的个人人格的感召力去作为整合社会的力量,这一弊端在东汉末年及三国魏晋的大权旁落、群雄割据中显得尤为突出,出现了大量名实不符、欺世盗名的现象,名教成了被人利用的政治工具和文化砝码,这不得不使人们对于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以至大失所望。

同时,曹魏政权对于儒家精神的最新诠释,即唯才是举、尚法重刑、名实相证,几乎同传统儒家精神完全相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和茫然。

二、道学热西汉初年,统治者鉴于秦亡教训,接受了“无所为而无所不为”的治国命题,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迅速恢复了经济与社会的稳定。

这种熔儒家“仁义”于道家“无为”的新道家思想,亦即所谓的“黄老之学”。

但是,这种道家思想的繁荣很快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浪潮所湮灭,随着淮南王刘安获罪遭诛,黄老之学也由盛转衰。

然而,东汉以降,道教开始兴起。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在中国⼏千年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产⽣过许多辉煌的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产⽣了⼴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丰富内容就表现在历代诸⼦百家的思想论述之中。

⼀、儒家儒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个重要的学派,孔⼦是这⼀学派的开创者。

经过汉代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中国成为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

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最关⼼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然观、认识论等内容相对薄弱。

孔⼦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始终是儒家的核⼼,天命观和中庸之道也是儒家尊崇的思想内容。

经过汉唐⾄宋明,儒家思想中的⾃然观、辩证法、认识论思想内容被不断充实起来。

值得说明的是,儒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内部不同思想家之间是有很多差别的,因此儒家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法家法家也是先秦时期的⼀个重要学派,早期的代表⼈物有商鞅、申不害、慎到,⾄战国末期韩⾮集法家思想⼤成。

法家也重视社会政治,但是与儒家不同,法家否定道德教化,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主张法、术、势结合的法治主义。

这⼀政治哲学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

除政治哲学之外,法家在⾃然观、辩证法、历史观和认识论⽅⾯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三、道家道家也是在先秦时期出现的⼀个重要学术流派,由⽼⼦创⽴,庄⼦继其后。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道家演变出了⽼庄道家、稷下道家和黄⽼道家等不同⽀派。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为⽽治,思想消极。

但是道家在宇宙论、辩证法⽅⾯的思想成果极其丰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富于远见,思辨的抽象⽔平达到了很⾼的程度。

因此道家⾃古以来在中国就被看作是智慧的化⾝,对中国传统的⽂学艺术、⼈⽣态度影响⾄深。

四、墨家墨家是战国早期建⽴的⼀个学派,由墨⼦创⽴,当时影响巨⼤,与儒家并称显学。

后期墨家对墨家思想有很多演变和充实,但是秦汉以后墨家学派衰微,最终成为绝学。

墨家的⾃然观强调⾮命,但是主张天志和明⿁观念,政治伦理观强调兼爱、尚贤、尚同,提倡上说下教,讲求功利主义。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教学目的:了解魏晋南北朝之文学与社会、文化等概况。

教学重点:文学的自觉;文学新变。

教学难点:玄学、XX与文学关系。

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196--219),迄以隋统一(589),历时约400年,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一、时代的基本特点(一)全国长期分裂(二)政权更迭频繁(三)社会动乱(四)民族矛盾尖锐(五)士族门阀制度。

(六)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解释:士族门阀制度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

地主阶级内部有士族与庶族之分,从东汉末开始,世家大族就占据了政治经济的重要地位,曹操时代虽然对门阀势力进行了抑制,但到了魏晋尤其是两晋,政权的建立往往依靠世族地主的支持才得以建立维持,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把持了垄断地位,文化上也同样占据统治地位。

门阀制度恶性膨胀,使大批出身门第不高的才华之士沉沦下僚。

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阀阅1、功勋(‘阀’也作‘伐’,指功劳,‘阅’指经历)。

2、指有功勋的世家。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就是说,有五品功名的官员家即可设立。

位于门左的柱子曰阀,喻意建有功劳;右边的称阅,象征经历久远,即世代官居高位。

古建民居中,规模较大的官宦之家的居所建筑群,被称为“阀阅之家”。

它是封建社会对世代建有功勋的官宦人家的称谓。

门第、门阀,在封建时代里,是一种不可小视的社会存在。

门第之第的来源,是大门开在通衢的特权;那么,门阀呢?阀,即阀阅。

阀阅是资历和功绩。

祖先立下的功业,后人当作资本,言家世,称世家,号阀阅。

中国哲学史第八章

中国哲学史第八章

10
第一节从“清议”到“清谈”
1、“清议”:“清”指的是议论者的身份 和地位,他们多半不在庙堂之上,而是身处 学校、乡野之间。清指清正、公正,议指议 论,评论。清议,就是公正的评论,指乡里 或学校对士人的褒贬和对官吏的批评。 2、“清谈” :从形式上看,类似于今天的 辩论赛或学术沙龙。 从内容上看:一是清,二是玄。
22
2、阮籍崇尚自然,反对名教 3、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郡铚人 (今安徽宿州西南) 。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文学 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之一。
所谓“任自然”就是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由伸 展,而将伦理纲常放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
23
第五节崇有论
19
王弼的这些议论,看到了语言、物象和义理三 者的差别,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他把这种差 别夸大了,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其结果是 抛弃现象去认识本质,排斥感觉经验,排斥实 践。
20
第四节名教与自然
一、名教与自然的含义
1、名教:封建礼教。先秦时孔子提出“正 名”,以规定人们的名位和应守的职分。 汉儒以封建道德等被立为名分进行教化,即 “以名为教”。此谓名教之所由来。 2、自然:事物本来的样子。 Nhomakorabea4
玄学产生的思想根源
1、魏晋玄学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了 弥补儒学不足而产生的 。 2、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 的产物 。 3、魏晋玄学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变的产物, 所以玄学被称为谈玄(清谈老庄)或“玄谈”。
5
玄学主题
玄学中有三个主要派别: 王弼的贵无论, 裴頠的崇有论, 向秀、郭象无无论, 实际上是两个派别,就是:“贵无论”和 “崇有论”。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他们辩论 的主题是“有”和“无”的问题(一般与特 殊的关系问题)。

学术文化——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学术文化——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第一节:学术文化——魏晋玄学
▪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 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时期,学术从理论、观 念以及方法上一改两汉经学陈腐、僵化、唯我 独尊的学术风气。形成了多种思想、多种流派 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的学术氛围。以综合道、 儒为主兴起的“玄学”,取代了经学思潮。
▪ 一 、玄学的兴起和演变 ▪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
一朴学对古典的整理与考据对中华学术文化的传承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清代朴学学者在对古籍的整理与考据过程中在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和诠释文字典章制度以及考订地理沿革等方面做出了非常可观的成就
第七讲:学术文化——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 回顾,《学术文化——先秦子学、两汉经学》 ▪ 1.学即学问,术即方法。凡属系统化、专门化
的本体论,而且对当时的佛教,以至中国古代
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都有影响。
▪ (六)思维方式:辨名析理 ▪ 魏晋玄学家非常重名理之辩,“名”指概念,
“理”指概念内涵,因此,玄学思维很善于作概 念的分析与推理。王弼、郭象研究问题都强调辨 名析理。玄学的思辨性很强,辨析名理成为玄学 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 三、玄学的影响 ▪ 魏晋玄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 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 时期,并对佛学、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影响。 ▪ (一)玄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 对哲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一、理学的形成和演变 ▪ 理学,是中国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
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 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 (一)理学的形成 ▪ 理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唐末农民大

26.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

26.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
34.散体赋:指汉代盛行的赋体作品,以主客问答的方式“铺陈摘文,体物写志”,虽散韵结合,但散文的意味较重,所以称为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所以又称为散体大赋。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干,所以散体大赋可以直接称之为汉赋,一般说来,文学史上所说的“汉赋”,都是指汉代散体大赋而言。
35.七体: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它全篇是散文,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叫有摹拟,亦简称“七”。“七体”名目首见于《昭明文选》。
29.风骚(风骚传统):“风”指《诗经》中的《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和《楚辞》是我闻古典诗歌的两大典范和旅帜,故文学史上往往将其并称为“风骚”。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前进。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习惯上称为“风骚”传统。
30.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战国时候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义称“骚体”.它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的体制、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运用:一是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一部楚辞体诗歌集,用“楚辞”作书名,内有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及宋玉、景差等楚辞体作家的作品。所以,“楚辞”既是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是一部总集的名称。
39.劝百讽一:语出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法言》。“劝”是鼓励、提倡的意思,“讽”指“讽谏”。“劝百讽一”是说二者在赋中比例的悬殊,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之语。扬雄认为汉赋本应对统治者进行讽喻,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是用极大的篇幅和过量的辞藻铺叙他们的奢侈享乐生活,仅仅在结尾处稍微露出一点讽喻之意,结果丝毫也引不起注意和警惕,甚至欲讽反谀,适得其反,助长了奢侈的心理,如扬雄指出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欲以讽谏,而帝反有飘飘凌云之志,这就深刻指出了汉赋讽喻作用的虚伪性。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作者:郝珍珍付天海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6期摘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庄子》是一部凝练了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及其后学对天地、生死、人伦等方面看法的恢宏巨著,其中包含着庄子对“语言能否表达世界”这一语言学界基本问题的独到观点。

作为德国汉学家长久以来的研究重要典籍之一,译者在传达《庄子》哲学性语言时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对于此书的译介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基于此,选取著名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庄子》德语译本,在总结庄子语言观的基础上,分析其德语译文是否正确传递了其内涵。

关键词:《庄子》语言观卫礼贤德译本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109-02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由庄子及其后学合著而成,是一部兼具文学性和哲学性的道家巨著。

由于庄子文章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善用寓言隐晦表达思想;因此翻译有哲学性的庄子语言观时,需要进行文言文—半白话文—德语的多重语码转换,且需读懂庄子话语的“言外之意”。

译者能否在正确理解庄子语言观的基础上翻译,对庄子思想在德国的译介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卫礼贤与《庄子》——呕心沥血,终成译文卫礼贤版《庄子》于1912年由耶拿奥根·迪特里希出版社出版,全书300页。

该译本是《庄子》一书首次由中文直接翻译为德语。

在该书前言中,卫礼贤说:儒家学说在各个方面均已有注解,道家思想却是空白。

评论家们只是为了纪念道家思想的诞生而不断去重复创造,并没有完成对应语法上或语文学上的注解材料。

甚至有人说,不理解庄子一言半句的真正含义也无关紧要。

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卫礼贤而言,这种说法显然不利于翻译。

他表示,处理棘手的文字时,他求助了当时对《庄子》研究颇深的中国学者,但对庄子思想的翻译只能依照自己的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卫礼贤受限于传教士身份,译本难免有较浓厚的宗教特色。

他指出,在翻译人名时,除去史书中有记载的名人之外,其他人名均转化为德国读者易懂的称呼方式。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作者:赵丹来源:《牡丹》2017年第24期言意关系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其相对性和有限性,许多东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就是一种言说的痛苦。

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指既运用了语言,又传达出了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得意忘言”论的由来、内涵等的梳理,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理论,以及它对于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一、言能否尽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语言到底能否准确表达人们想表达的意义呢?言意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言可以尽意吗?有人认为,言能尽意;有人认为,言不能尽意。

(一)言能尽意论1.孔子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

慎辞哉!’”孔子认为语言非常重要,能表达出人的感情,并举例晋伯取得成功就是凭借巧妙的言辞。

孔子还提出过“辞达而已矣”,认为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要适当、贴切、达意,其对言辞表达感情这一方面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2.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孟子也是主张言能尽意的。

他认为,语言能表达人的思想,只是牵涉到是否善于运用的问题,善于表达的人,可以运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表达悠远丰富的意思。

3.荀子《荀子·正名》曰:“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

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

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

苟之,奸也。

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

”(二)言不尽意论1.老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不言之教”。

他们认为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准确表达思想。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认为真正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高考易误成语辨析

高考易误成语辨析

高考易误成语辨析(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例句中使用正确的不再解说)【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

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

(不解词义乱用)【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赏菊者渐少,后用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如:好莱坞女星梅兰妮?葛瑞菲丝昨天在戛纳电影节获得特殊贡献奖,但是她却同时向媒体抱怨,人到中年的她已被好莱坞视如明日黄花。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作贬义。

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于是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

(不合文意)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意志坚定。

如:可是甘米莉似乎在一刹那间将自己的心打造成铁一般,木人石心,不为所动,仍然是那副闭目的模样。

【爱莫能助】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后来表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同情。

如:他们不知道,离开了合同这个基本保障,一旦工资被拖欠或者克扣,由于没有证据,法院也爱莫能助,很难维护他们的权益。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不轻率。

如:自古道:“安土重迁。

”说到背井离乡,没有一个不怕的。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暴,损害,糟蹋。

殄,灭绝。

如:对那些玩忽职守、暴殄天物、浪费国家财产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如:有人说,修地宫时恐怕工匠暴露地宫秘密,当梓棺进入,地宫之后便将所有工匠全部封闭在地宫里边,其实这些都是不经之谈,并非信史。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探索“得意忘言”说之文学审美特性

探索“得意忘言”说之文学审美特性

探索“得意忘言”说之文学审美特性摘要:先秦老庄探讨“道”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言”与“道”的矛盾关系触及到文学的内部规律,引发了“言意之辨”,进而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美学追求。

“得意忘言”的本质要求,即在有限的语言中领略无限的言外之意。

这与老庄提倡“道法自然”的本色自然之美有相关性。

本文从老庄的基本思想入手,追溯“得意忘言”说的理论根源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庄(尤其是庄子)著作中显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分别从思想的新颖与激进、逻辑的跳跃性、情感的强烈这三个方面探讨“得意忘言”说对庄子思想中文学审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得意忘言说自然本色言意关系一、言意关系之溯源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对“言”“意”矛盾关系的认识最早来源于《易经》。

《周易·系辞》中提出:“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周易·系辞上·第十二章》)在这里,孔子认为“言”难以完全表达出“意”,“意”则需要“象”来显现,而“象”则是指天地万物的表现形式,“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上·第八章》)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为将“道”的理念传与众生,故圣人创造了“象”,“象”是对万事万物形象的拟测,包含了较强的形象性,故能接近“意”这个终点。

圣人创造‘象“期其成为“言”于“意”之间的桥梁。

这里的“立象以尽意”及“系辞焉以近其言”(《周易·系辞上·第十二章》)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言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角度与研究方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维的发展。

二、老庄思想之“忘言”先秦道家主要探讨“道”的本质特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本,“道”以无为本,“无”是“有”的根源,世界万物都产生于不可言说的“道”。

辨名析理意思

辨名析理意思

辨名析理意思辨名析理意思:指对事物的名称和道理进行辨别和分析。

赏析:“辨名析理”这个词蕴含着一种严谨和深入的思考态度。

它强调了在面对各种概念和现象时,不盲目接受,而是通过仔细分辨名称所代表的内涵,深入剖析其中的道理,以求得对事物更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是一种追求真理、注重逻辑的精神体现。

作者介绍:这个词并非特定某一位作者所创造,而是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语言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凝聚了人们在思考和交流中对于准确认知的追求。

以下是五个运用片段:例子 1:哎呀,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辨名析理。

就好比买东西,那些商家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超级好用”“神奇效果”,咱们可不能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名字给忽悠了!得仔细分辨,分析其中的道理,这东西到底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这就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稍不留神就会迷失。

难道不是吗?咱可不能稀里糊涂地掏了钱,最后发现买了个没啥用的玩意儿!例子 2:学习的过程不就是辨名析理嘛!老师讲的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概念,我们不能只记住个名字就觉得自己懂了。

比如说数学里的函数,光知道“函数”这俩字有啥用?得去分析它背后的道理,为啥会有这样的定义,怎么运用。

这不就跟破案一样,得一点点抽丝剥茧,找出真相!你说是不是?不然考试的时候,只能干瞪眼,啥也写不出来!例子 3:工作中也离不开辨名析理啊!同事们提出各种方案,一个个名字听起来都挺高大上,可到底行不行得通?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像选路一样,有的路名字好听,可走起来全是坑;有的路看起来普通,说不定能一路顺畅。

难道我们能随便选一个就走?那不是等着掉坑里嘛!所以得仔细分辨,选出真正合适的。

例子 4:在感情里,也得辨名析理呀!对方说的甜言蜜语,什么“爱你一辈子”“永远对你好”,可不能光听这些好听的话就晕头转向。

得分析分析,看看行动是不是和说的一致。

这就好比看一个水果,外表光鲜亮丽,可里面到底是不是坏的,得切开瞧瞧。

不然被哄得团团转,最后受伤的还不是自己?例子 5:讨论社会现象的时候,更要辨名析理啦!那些热点新闻,各种观点满天飞,这个说东,那个说西。

新高考语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自主鉴赏(十二)

新高考语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自主鉴赏(十二)

新高考语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自主鉴赏(十二)导读提示221.志向·梦想(幼牙欲参天,最恐伤其心)222.质·量(质为量先)223.专·杂(广汇百川终成海,厚积微土方为山)224.自觉·自信(携手自觉自信,共赴成长之约)225.自律·他律(他律比自律更重要)226.自强不息·成功(自强不息,成就不凡人生)227.自由·收敛(自由与收敛)228.自尊·自谦(要有不服输的自尊,也有识不足的自谦)229.遵守规则·打破规则(规则,需要打破)230.做人·做事(以纯粹做事添力量用立德做人展价值)231.等待·希望(寻希望,莫空等,终圆梦)232.分工·协作(“分工”和“协作”要统一起来)233.格局·突破(知格局而破格局,挣桎梏而开前路)234.个性·规则(个性为垂天之羽,规则为飞云之楫)235.建设家乡·出外闯荡(在外闯荡固精彩,建设家乡展风华)236.进·退(勇“进”善“退”方显大智慧)237.敬·畏(怀敬畏之心,行理想之路)238.立德·成人(立德修身,以治国平天下)239.利他·利己(利他而生利己,无我而成大我)240.美·丑(正视美与丑)221.志向·梦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 年 3 月,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姑娘其诗闻去英国探望外公,因疫情滞留英国,她发布视频哭诉想回中国,引起广泛关注。

她哭着说:“我只想赶紧回家,回到广州,别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这么难过,问欧洲不是你的家吗?对,欧洲不是我的家。

我是二十年在广州长大的美国人,我真的感到很绝望,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去在中国各方的帮助下,其诗闻很快如愿回到广州。

她再发视频表示感谢,网友回复:“你把广州当成了家,家就会保护你材料二:海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2020 年 4 月,经中国外交部协调,180 名中国小留学生搭乘东航包机从美国飞回祖国.这批小留学生中,绝大多数年龄都在 12 岁至 16 岁之间。

庄子“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

庄子“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庄子“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言意之辨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在先秦哲学史上,深入探讨语言和意义的矛盾之人是庄子。

庄子的言意观主要集中于《外篇》的《天道》、《秋水》和《杂篇》的《外物》。

庄子对“言”有两个著名论断:其一是卮言——无心之言——言无言;其二就是得意忘言。

二者其实是一回事:只有得意才能忘言,只有忘言才能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得意忘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言不尽意”。

庄子并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

“言不尽意”出自《易传"系辞》,但通篇《庄子》都在讲这样一个意思。

那么究竟什么是言不尽意呢?庄子认为,语言贵在意义,而“意有所随”,即言外之意,这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

但是世人却以书中的片言只语、形色名声为贵,这就“贵非其贵”了。

我们可以看下面一段言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庄子说:“世之所认为珍贵的道理,都是写下来的,而写下来的不过是语言而已。

语言有可贵之处,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所传达的意。

意是有所指向的,意所指向的,是不可以言传的。

但世人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因为言与书的真正可贵之处并不是像世人所认为的那样。

但如果言语真的只是“风波”,而不能达意,那还写《庄子》干什么?写了也不达意,看了也不知意,何必言?其实庄子认为言仍有所贵,只是言不尽意,而且容易横生是非。

不过虽不尽意,还是可以传达一部分的,只是“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所以庄子横说竖说,正说反说,三言并说,再三地说,都是想用各种手法表达复杂而深透的“意”。

当然,虽然可以传达一部分意思,但毕竟还是不尽,所以庄子使出浑身解数,从各个方面加以申说,唯恐读者拘泥词句,死煞言下。

《庄子"天道》中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一、引言自两汉时代起,研究和阐发《周易》经传成为一种专门之学,即易学。

而易学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派别,即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此外尚有一兼综象数与义理的中间派别)。

如何对待象数与义理,如何在《易》的基本学说架构下给象数与义理分别进行定位,历来被视为判明象数学派与义理学派分际的主要依据。

然而,一旦触及到易学发展史的实际,此一问题即远要复杂得多了。

正因为其复杂,所以才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人们颇富影响力的错误识见。

“象数对于义理学派而言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全然抛弃”,即系其中的突出误见之一。

在此误见下,实际开启义理学派治《易》路数的王弼,其“尽黜象数”或“全废象数”(分见《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及王弼、韩康伯《周易注》提要)而专究义理似乎已成为定评。

实则自《易传》从象数的角度切入,本着象数、义理合一的理路而对《周易》古经作出全新解读之后,象数与义理已成为《易》独特学说架构的体之两面,根乎象数而归向义理已成为《易》的鲜明学术品格。

无论是象数学派还是义理学派,都未能(也不可以)突破《易》的这一独特学说架构的范围,改易《易》的这一鲜明学术品格。

王弼自也不能例外。

着眼于象数的象数学派自不待言,即使王弼所属的看重义理的义理学派也不可能撇开象数而空谈义理。

本文将专论王弼易学。

王弼,字辅嗣,三国时期魏山阳高平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卒于魏齐王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年仅二十四岁。

正始年间,作为一位年青才俊的名士、著名玄学理论家,王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三国志》卷二八《钟会传》附《王弼传》),透过兼综儒、道,与何、夏候玄等共同煽起玄风,实现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这一学术思潮的初步转移。

在易学方面,王弼是因两汉象数易学的刺激而从事其易学研究并进而重建易学的。

有鉴于两汉象数学象数定位上的失误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烦琐象数推衍,在“返本(本者原典《周易》经传也)开新”的学术理念的强烈驱动下,经过一番冷静、严肃的哲学思考,王弼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周易注》与《周易略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了多姿多彩、迥异于两汉的风貌,空灵的玄学取代了繁琐的经学,本土的道教在逐渐地发展,印度的佛教也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内地,儒释道三教竞争中国人心灵世界的局面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

近代学术先驱王国维曾经感叹“学术变迁之在上者,莫剧于三国之际,而自来无能质言之者,此可异也”①。

当然王国维所感慨的这种“自来无能质言之者”的“可异”局面随着学者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很快得以改变,其中汤用彤、冯友兰两位先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汤用彤先生对魏晋时期的佛教、玄学、道教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断,作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开创人和奠基者久为学人所认可,而冯友兰先生因其工作主要是对中国哲学通史和哲学的研究,其对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往往为人所忽视。

笔者曾撰文详细评述了冯先生对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认为他和汤先生都是这一学术领域的开创人。

②正是因为两位先生卓越的研究工作而使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得以凸显,从而改变了传统上视玄学为“清谈误国”的无用之学的情况。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迥异于两汉经学的新哲学,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研究内容的转变(由对儒学经典的研究转为对“三玄”之学的研究),更意味着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的转型。

冯、汤两位都是具有高度方法论自觉的学者,其学术成就的取得也有赖于他们从事研究时所采用的新方法。

对于方法论之于哲学的意义,两位大师都有深刻的认识,冯先生在早年(1921年)发表的《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一文中就指出:“不但因为方法论的不同,而生出专门哲学家与非专门哲学家的区别,并且在哲学史上,也因为方法论的不同,而分出许多派别,生出许多争论。

”③后来他在《新知言》一书中也特别强调:“一门学问的性质,与它的方法,有密切底关系。

”④汤先生在其《言意之辨》一文中特别强调:“新学术之兴起,虽因于时风环境,然无新眼光新方法,则亦只有支离片段之言论,而不能有组织完备之新学。

故学术,新时代之托始,恒依赖新方法之发现。

”⑤正是基于这种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他们才能从魏晋学术的变化中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魏晋玄学所使用的新方法,进而提升和扩展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普遍性方法论原则。

一在魏晋玄学史上,王弼和郭象是两位最为重要的玄学家。

有趣的是,汤用彤先生更侧重于对王弼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和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方法,视为玄学的新方法;而冯友兰先生更侧重于对郭象的研究,并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也视为玄学的新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魏晋玄学研究领域,可以说冯先生“发现了”郭象而汤先生“发现”了王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和魏晋玄学的特质以及冯、汤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就魏晋玄学而言,这种新思潮之所以有别于两汉经学,就在于其摒弃了经学以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来解释经书及自然社会现象的神学目的论的理论框架,注重从理性主义的角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探讨世界的本体,往往忽略具体的事象而醉心于抽象的理论,是一种“玄远之学”,这需要通过“得意忘言”的方法才能达致。

另一方面,魏晋玄学又称为“清谈”、“清言”等,往往要通过反复论辩的方式才取得理论的突破,而论辩的方式明显受到名家(或名理学、刑名学)的洗礼,注重思辨的逻辑性和清晰度,也就是要通过“辨名析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玄学的兴起与先秦道家和名家的复兴都有明显的关联。

因此可以说“辨名析理”和“得意忘言”两种方法的出现是魏晋玄学的特质所决定的。

但为何冯先生特重“辨名析理”而汤先生特重“得意忘言”呢?这可以从两人的学术思想背景和旨趣作进一步的分析。

冯友兰先生极为看重逻辑学对于哲学的作用,他是第一位自觉将逻辑分析的方法引入中国哲学而开创出新天地的,重视逻辑及逻辑分析方法成为以冯友兰、金岳霖为代表的清华学派的特色。

冯先生曾自述自己的为学经历:“冯友兰对于哲学是从逻辑学入门的,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从逻辑学‘悟入’;用今人的话说,就是从逻辑学‘打开一个缺口’。

”⑥在冯先生看来,中国哲学长于直觉和神秘主义,言说方式往往是“名言隽语”,暗示有余而明晰不足,缺乏形式上的系统性。

而西方哲学长于逻辑分析和理性主义,因此其理论往往有完整的系统和严密的推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需要以西方哲学之长来弥补中国哲学之缺。

冯先生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分析哲学在西方方兴未艾,几乎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受其影响。

就以对冯先生影响最大的新实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而言,逻辑分析方法就是两派共同倡导的方法。

逻辑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辨析、界定,概念的提出需经过严格的界定,其涵义要求明确而清晰;二是对观点的论证,提出论点必须经过严密论证,按照冯先生的说法,这种论证需要“言之成理”和“持之有故”。

冯先生在治中国哲学史时即着意应用逻辑分析方法,又以之为建构其哲学体系的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冯先生在接受并自觉运用逻辑分析方法的同时,对于维也纳学派以此方法对形上学的挑战,则是无法接受的。

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形上学中的命题都是无意义的,经不起逻辑分析,应该从哲学中驱逐出去。

这也许是冯先生将逻辑分析方法改造为更富中国特色的“辨名析理”方法的重要原因。

汤用彤先生其实也是极为精通逻辑学和逻辑分析方法的,在哈佛大学留学期间,他系统地学习了逻辑知识,从他留下的手稿《逻辑学专辑》来看,汤先生在美期间无疑接受了严密的逻辑学训练,对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形式逻辑都相当精通,归国后还在南开大学专门讲授过“形式论理学”(即逻辑)课程,但汤先生并未以宣扬逻辑分析方法而著称。

据汤先生说:“彤幼承庭训,早览乙部。

先父雨三公教人,虽谆谆于立身行己之大端,而启发愚蒙,则常述前言往行以相告诫。

彤稍长,寄心于玄远之学,居恒爱读内典。

顾亦颇喜疏寻往古思想之脉络,宗派之变迁。

”⑦可知汤先生的学术旨趣在“玄远之学”,对历史和佛教的兴趣由来已久。

汤先生在哈佛留学期间,更多地受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人文主义针对近代西方功利主义带来的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提出以品德修养为中心,从涵养人格始,以东西古今圣贤为榜样,重倡古典文明,通过人文教育会通各种文化中普遍永恒的人文价值,建立与颓败的近代文明相抗衡的文化体系。

因此汤先生虽精通逻辑,但更关注于文化历史中的人文价值,注意考索思想发展的脉络和动因。

正因为两位先生的学术背景和旨趣的不同,在研究魏晋玄学时关注的重心也有差异。

二冯友兰先生很早就关注郭象哲学,在1927年发表的《郭象的哲学》一文中就认为“郭象不但能引申发挥庄子的意思,能用抽象底、普通底理论,说出庄子的诗底文章中所包含底意思,而且实在他自己也有许多新见解”⑧,并认为这代表着中国哲学的进步。

所谓“抽象底、普通底理论”,其实就是与分析方法暗合的理论,以后冯先生经常以《庄子》和郭象的《庄子注》为例,来阐述形上学的两种方法。

1939年,冯先生出版了《新理学》一书,代表着其哲学体系的创立。

《新理学》由经验事实出发,通过理、气、道体、大全几个主要哲学概念,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重建了一个清楚而系统的儒家形上学体系。

此书的出版引起学界的轰动和广泛讨论。

针对这些争论,冯先生在1943年发表了《新理学在哲学中之地位及其方法》一文进行答辩。

在这篇长文中,冯先生首次提出了“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也称之为“形式主义底方法”和“直觉主义底方法”,并以《庄子》和郭象《庄子注》进行说明。

他说:“庄子的书,加上郭象的注,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因为它们代表两种形上学的方法。

庄子以作诗的方法讲形上学,其方法是我们所谓负底方法。

郭象以形式主义讲形上学,其方法是我们所谓正底方法。

一个意思,以负底方法表现之,又以正底方法说明之,对于学人则必更加清楚。

”⑨至此,冯先生已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视为中国哲学中“正的方法”的代表,但问题在于“正的方法”就是逻辑分析的方法,如果说郭象就运用了逻辑分析的方法,难免有些牵强,需要将这个方法进一步普遍化并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冯先生接下来就正式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论原则。

以《新理学在哲学中之地位及其方法》这篇长文为基础,冯先生又分别著成了《新原道》和《新知言》两本书。

在先出版的《新原道》(1944年)一书中,冯先生于《玄学》一章正式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辨名析理”一词出自向、郭《庄子•天下篇注》中对名家的批评,冯先生对此进行了阐释。

他说:“《庄子•天下》篇末段向、郭注,以为辩者之言,‘尺棰连环之意’,‘无经国体致,真所谓无用之谈也,然膏粱之子,均之戏豫,或倦于典言,而能辩名析理,以宣其气,以系其思,流于后世,使性不邪淫,不犹贤于博弈者乎?’向、郭超过了名家,得鱼忘筌,所以他们似乎是反对辨名析理。

其实向、郭并不是反对辨名析理,他们是反对只辨名析理。

他们自己是最能辨名析理底,他们的《庄子注》是辨名析理的工作的最好底模范。

”⑩而在《新知言》(1946年)一书中,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诠释。

在《论分析命题》一章中,冯先生说:“形上学的正底方法,是以分析法为主,反观法为辅。

分析法就是逻辑分析法。

魏晋玄学家常说‘辨名析理’,辨与析都是分析的意思……照我们的看法,逻辑分析方法,就是辨名析理的方法。

”冯先生提出“辨名析理”的方法,主要是应对维也纳学派“拒斥形上学”的挑战,他希望通过逻辑分析方法达致重建形上学的目的,而这一方法又出自中国哲学的传统,更令冯先生倍加珍惜。

在1948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先生又将“辨名析理”的方法扩展为魏晋玄学家普遍使用的方法。

他说:“在三、四世纪,随着道家的复兴,名家的兴趣也复兴了。

新道家研究了惠施、公孙龙,将他们的玄学与他们所谓的名理结合起来,叫做‘辨名析理’。

”在冯先生晚年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他对“辨名析理”的玄学方法论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总结和详尽的阐发。

在其第三十七章《通论玄学》中,冯友兰先生专设一节谈玄学的方法。

他说:“玄学的方法是‘辩名析理’,简称‘名理’。

名就是名词,理就是一个名词的内涵。

一个名称代表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对象就是一类事物的规定性,那个规定性就是理……‘辩名析理’是就一个名词分析它所表示的理,它所表示的理就是它的内涵。

”冯先生不仅把“辨名析理”视为玄学的方法,还看做是魏晋名士辩论的内容,并且特别提及这种方法不能解决实际上的问题,但能改善人的精神境界,这和冯先生对哲学的一贯理解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冯先生对“辨名析理”方法的重视。

汤用彤先生对魏晋玄学的研究是在其巨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完成之后进行的,之所以出现这种学术上的转向,主要原因是因为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总是与玄学交织在一起,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是借助于玄学而展开的,因此有深入研究玄学的必要。

汤先生曾想以问题为中心撰写一部《魏晋玄学史》,可惜未能完成,只在1938―1947年间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1957年这些论文由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魏晋玄学论稿》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