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变电站电气二次智能设计软件开发的新方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探讨摘要: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先进技术、理念与方法被应用在电力技术领域当中,强有力推动着此方面的发展、完善与优化。
智能变电站是当今电力系统大发展的产物,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能支撑。
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为例,就其二次系统的具体设计思路作一剖析,为此方面的设计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在整个智能电网架构当中,智能变电站为其关键环节,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设计、管理、检修、运维等的好坏。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而言,对其展开设计研究,最突出的变化即为:智能变电站用通信网络对传统的二次回路予以取代,网络当中的虚拟数字信息对物理上的电气信号给予取代,此外,二次系统功能信息逻辑与信号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不再一一对应于通信网络接线,光缆或者电缆最多仅能将通信上的连接关系给反映出来,难以将真实的功能互通、互操作关系描述出来。
本文探讨了以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即把绘图软件(电力设计单位)当作平台,将二次装置ICD文件、一次系统电网模当作初始设计信息;设计人员基于一次系统模型来配置二次装置,实施虚端子连接,生成功能互操作、网络物理接线与虚拟二次回路图,借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基本结构、配置进行描述,自动生成CID描述文件与SCD文件。
现就此剖析如下。
1.SCL文件概述针对智能变电站而言,无论是系统、过程及各种应用相对应的信息描述,还是其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均以变电站配置语言(SCL)文件来实现(基于XML)。
所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自起初的设计到完成施工,整个过程均由二次装置生产商、现场施工人员、变电站设计单位借助CID、SCD与ICD(SCL当中)文件间的信息交互来达成。
另外,在智能变电站体系当中,不管是二次装置的功能部署情况,还是功能间的通信关系,均需要利用SCL配置文件(IEC61850)来描述与承载。
以上文件实为智能变电站高质量完成设计的核心文档。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摘要】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当今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接着概述了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了设计方法和技术研究方向。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的具体实践过程和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意义。
本文为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促进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概述、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未来展望、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引言随着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正向着智能化、高效化、可靠化的方向迈进。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的重要环节。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电气二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变电站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运维管理。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的研究,可以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提高供电质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是电力系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电力系统对高效、智能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升级,传统的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网的需求,需要进行新的设计和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能变电站是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高级电力系统设施。
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二次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部分,负责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有效解决电网运行中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流程、关键技术、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建议。
【研究背景】部分即在于此。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系统是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部分。
二次系统的设计优化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通过合理设计二次系统,可以更好地监测和控制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电网的响应速度和自适应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抗灾能力。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电网负荷波动时,优化设计的二次系统可以更快地作出调整和响应,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提高供电质量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最佳化配置。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变电站越来越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变电站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数字化转型,其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指变电站中用于监测、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的电气设备和系统。
其作用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测,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
优化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同时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
首先,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安全性。
要加强监测和保护设备的功能,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发生故障时能及时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防止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其次,灵活性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目标。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变电站需要应对各种变化,如新的传感器、新的通讯协议等。
因此,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系统配置、升级和改造。
另外,稳定性也是优化设计考虑的要素之一。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应该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最后,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相当的投资,而运维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只有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才能控制投资和运维成本,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总之,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过程。
需要在安全性、灵活性、稳定性、成本等方面多角度考虑,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成为了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优化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控制模式,存在着人工操作复杂、反应速度慢、易受外部干扰等问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管理,具有了较强的自愈能力和智能化运行特性。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中,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了变电站的核心部分。
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装备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实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调度和运行管理,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方法是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装备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数据,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装备状态和性能的精准预测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化调度和控制算法优化,实现了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和修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
2. 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另一主要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调度。
智能控制策略能够在实时监测到设备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设施,而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则是其核心部分。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进行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一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二是系统的经济性和智能化程度,三是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在这几个方面的平衡上,才能设计出实用可靠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
在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可以引入多种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保护系统中可以采用智能化的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隔离。
同时还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和备用元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状态,不影响电网的供电能力。
在通信和监控系统方面也可以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二次系统的经济性和智能化程度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节能水平。
在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调控和运行优化,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同时还可以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能源利用率。
在二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方面,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系统的灵活度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同时还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提高系统的维护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方案探讨
相 同功 能 、 相 同设 备 的 整 合 . 将 提 高 变 电站 运 行 管 理 水 平 、 减
减 少 配置 4台工作 站 计 算 , 减 少投 资 约 1 0万 元 。
少运行 维护 工 作 量 、 降低 全 寿 命 周 期 成 本 . 推进智能变电站的
建 设进 而推 广 智 能 电 网发 展 。
装 置 优 化 整 合 后 , 全 站 本 期 可 减 少 配置 3 5 k V 测控 装 置和
3 5 k V计量表计 . 并 减 少 了相 关 的 网络接 口数 量及 通信 设 备 配
置. 减 少投 资数 十 万 元 。
2 . 2 . 3 全 站 打 印 机优 化 配置
2 . 1 站 控层 设备 的优化 整合
、
撑. 可提 高 系统 的 可 靠性 、 可 用 率和 变 电站 的 自动 化 水 平 。 随 着 智 能 变 电站 技 术 的 发 展 . 为适 应 I E C 6 1 8 5 0标 准所 要
求 的复 杂 功 能及 高通 信 能 力 , 多数 设 备 厂 家 的 I EC6 1 8 5 0装 置 都 采 用 了 新 的 硬 件 平 台 . 新 平 台 保 证 通 讯 流 量 满 负 荷 时
智 能 变 电站 一 体 化监 控 系统 的站 控 层 由主 机 、数 据 服 务
根 据现 有 专 业分 工和 运 行 习惯 , 常规 站 各 保 护 装 置 、 故 障
2 . 2 . 1 故 障 录 波 及 网 络 记 录仪 的优 化 整 合
变 电站 通信 网络 和 系统 ; ②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 ⑧ 网络 化 的 二 次设备 ; ④ 自动 化 的 运行 管理 系统 。基 于 I E C 6 1 8 5 0标 准 的 智 能 化 变 电站 为 常规 站 的 监 控 、 保护 、 故 障 录 波 与计 量 等 功 能 单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研究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指在智能变电站中,对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
智能变电站是现代变电站的升级版,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电气二次系统是变电站辅助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监控系统等。
需要确定变电站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根据变电站的功能,确定需要的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和监控系统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和传输速率。
要根据变电站的性能要求,确定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的精度和灵敏度。
需要选择适合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
根据变电站的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包括差动保护装置、整定式保护装置、远动装置等。
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选择具有良好性能和先进技术的产品。
需要设计合理的通信网络。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需要通过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发送。
需要设计合理的通信网络,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方式。
要考虑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通讯速率,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及时性。
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
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集成和调试,确保各设备之间的配合运行和通信正常。
要进行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和故障模拟,以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正常运行。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变电站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选择适合的设备和通信网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可以使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具有高效、精确和可靠的性能。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1. 引言1.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背景意义智能变电站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电力设施。
在电力系统中,二次设计是指电网中的变电站进行规划和设计时,针对二次设备和系统进行的设计和配置工作。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背景意义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高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水平,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停电率,提高供电质量,同时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1.2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常态问题需要被解决。
由于变电站二次系统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系统,其中的设备互联互通,存在着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和难以调试的问题。
这会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故障难以排查和解决的情况,增加了运维的难度和成本。
现有的传统变电站二次设计技术在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且难以适应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还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风险,数据传输、网络连接等环节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防范措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1. 设备选型不当: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选用的设备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品质不佳,会导致设备寿命短、故障率高等问题,影响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集成不完善:智能变电站涉及多个系统和设备的集成,如果集成不完善,会导致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不畅、功能配合不良等问题,影响整体运行效果。
探讨变电站电气二次智能设计软件开发的新方法
组 成 的。同类 间隔无论 在空 间结构还 是设
备 类型组 合及 接线原理 上都有 重复性 ,因 此二次 图卷册 主要是根 据 间隔种类及 相互 联 系划 分的 ,一个或 多个 同类 型间 隔或 电 气 联系 较多 的间隔分 为一个卷 册 。二次 回 路 编号 、电缆 编号在 同一 间隔 内是不 能重 复的 ,在不 同间隔可重 复 ,不 相 同间隔 的 电缆 编号 通 常用 间 隔编 号做 前缀 来 区分 。 以间隔 为单位 对应 的二 次 图作 为 固定 的 图 纸组合 ,在成 品图模板 库可成 组存储 和成
!
: Q i 工
C l l i n l i . N e w T e c h n o l
信 息 技 术
探讨变 电站 电气 二次智能设 计软 件开发 的新 方法
李明芳
( 中国能建广 东省电力设计研 究院,广 东 广 州 5 1 0 6 6 3 )
摘 要 :本 文从 电 气二 次设 计工作 的 特点 入 手 ,分 析施 工 图输入 输 出条 件和 图纸 间相 互 的逻 辑 关 系对 软件 开发 的 方法进
一
因此 ,在设 计过 程 中安 装 单 元 是 厂 家 内部配线 或电缆 芯线 的起止 点。对应 属 于 同一 间隔的安装 单位 的端子排 图 以安装
图与端子 接线 图相互影 射对应 ,原理 图图
1 . 2 . 2安装 单 位 和安 装 单元 划 分 的意 义及作 用
.
在原理图 中安装单位名称 、编号及 安装 单元 的 型号 都做 为 回路 属性 的描 述 。 其中安 装单位 做为工 程 的分 界点 ,同时也 是 电缆 的起止 点 。这些 屏 、柜和箱 内有线 槽 相连 时就是 一个安装 位置 ,当分 左右两 侧而又 没线槽 相连 时 ,又分 为左右 两个位 置 。对 于 电缆 芯线 ,只有起 止点都 在 同一 个不分 侧的安 装单位 或左 右分侧 的安装单 位的 同侧位置 才能合 在 同一根 电缆 。 安 装 单 位 是 间 隔 的 组 成部 分 ,同 时 安装单 元又是 安装单 位 的组成部分 。 当安 装单位 内包含 多个设 备单元 时 ,安 装单元 和设 备 单元 通过 端 子连 接建 立对 应关 系 , 安装单 元信 息包含 在端子 序号 当中 。安装 单位 和安装单 元 随一次设 备的选 型变化相 标 注 互位 置也 会变 化 ,如 敞开式 设备 、G I S 设 1 . 2在 二 次工程 及 软件 设计 中的意 义 备 、罐 式断路 器及 其它一 些电气组 合设备 及 作用 等 ,都 随设备 的组 成方式 不 同工 程界 限也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简述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简述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一大趋势。
智能变电站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电网设备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电气二次设计是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后续运行效果。
本文将就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电气二次系统的整体布置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远动装置、辅助控制装置等,其整体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1.模块化布置。
对电气二次系统进行模块化布置,便于维护和管理。
2.备用冗余。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备用冗余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3.安全可靠。
电气二次系统的整体布置必须保证安全可靠,避免发生故障后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先进的控制策略。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能够满足多种工作模式和场景的需求,而且应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
2.灵活的控制方案。
电气二次系统的控制策略应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故障自恢复能力。
电气二次系统的控制策略应具备良好的故障自恢复能力,能够在故障发生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三、电气二次系统的通信网络设计1.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的通信网络设计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2.安全性。
通信网络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保障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扩展性。
通信网络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方便地进行网络升级和扩展。
1.先进设备。
在电气二次系统的设备选型上,应尽量选择先进的设备,具备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
2.适用性。
设备选型应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设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3.可靠性。
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设备,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二次系统设计不够灵活、效率不高、运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急需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指在传统的变电站基础上,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二次系统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监控、优化调度和自动化操作。
通过对二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电力系统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需求。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是指通过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功能、参数等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中,需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参数设置。
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运行情况,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和参数配置,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控制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讨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经济的更好建设。
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从而推动了我国科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电力作为社会发展下大众生产生活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供电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创新了生产力的极速发展。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在日常的运行下,其整体状况会对我国经济的根本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此外,供电系统是以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作为发展核心与建设的主要支撑,在功能的应用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且作用体系十分庞大,能够更好的促进系统自动化实施效率的提升,做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控制,同时将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电气二次系统作为核心建设环节,对其进行更好的优化与设计,能够全面推进系统的综合化应用与发展。
标签: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方案;优化措施我国民生经济发展,以电力行业作为重要支撑,其中电力行业是以变电站作为根本发展核心,为用户进行电力资源的提供,是发电场所与用户之间的核心关联场所,为电网在日常运行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发展下为推动经济的更好建设,在电网构建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其中所设计的结构更加复杂化,同时,众多电力企业在运行下需要做到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保证,对电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以及保证电能稳定的传输,确保电力使用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运行的寿命加以延长,以此实现对管理工作实施自动化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方法(一)常规变电站二次设计特点大部分变电站在对二次系统进行设计时,其施工图常规的步骤是以以下方面所展开。
首先,厂家根据技术协议下所制定的标准,提供有关设计资料图纸,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将图纸提交给设计院。
设计院根据要求,严格对二次系统的图纸进行施工,完成接线之后对线路进行查验,最终进行调试工作。
在大多数常规变电站的设计中,会有一些设备设计牵涉到原理图。
当前我国大部分设计院是对软件进行使用,对图纸进行制作与设计,通过绘图软件根据不同厂家所做出的装置不同内容进行关系的有效构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失误的出现。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析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析电气二次设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电气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必须不断优化、完善电气二次设计工作,提高电气二次设计工作的效果。
本文分析了对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优化的重要性和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问题和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引言变电站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是整个电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和稳定的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而二次设备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有继电保护装置、信号测量装置、自动装置、控制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及远动装置等。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和重要作用在合理的分析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后可知,其主要是由间隔层、站控层和过程层,及利用站控层网和过程层网促使信息实现传输和共享的三层两网结构。
该结构可保证数据信息共享和传输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做到实时监控。
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这种结构具有突出的优势,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对数字化信息的共享和传输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其优势主要包括:第一,网络技术在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设备中的有效应用,可较大程度的为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效率的提升提供指导;第二,智能变电站中设置的过程层,加上变电站设置的通信网络电气设备,对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数字化水平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三,智能化变电站能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诊断和监控,具有特别明显的性能特征,同时智能系统还能对其中电子执行器和传感设备的良好运行统计进行控制;第四,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间隔层的安装,可把光纤与其智能终端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使智能终端可以发挥其有效的监测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电气回路情况的目的。
所以可得出,智能变电站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只是一个过程层的增加,便能达到变电站数据化水平有效提升的目的。
而且智能化变电站的网络化还可以利用间隔层实现,还可较高的提升其交换信息的效率,与变电站控制和管理的需求相符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输送、配电以及监控的核心任务。
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软件在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软件的版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并应用一套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版本管理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智能变电站中各个二次设备软件的版本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版本管理模块进行处理。
版本管理模块负责对接收到的版本信息进行存储、分类和检索,同时提供版本升级和回滚的功能。
远程控制模块则负责与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控制。
2.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使用传感器来采集二次设备软件版本的信息,包括版本号、发布时间、开发者等。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二次设备的版本信息,并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版本信息进行比对,查找是否有新版本发布。
3.版本管理模块设计版本管理模块通过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将采集到的版本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根据需要对版本进行分类和检索。
系统会自动生成版本变更记录,便于管理员对版本发布和升级进行追踪和掌控。
此外,版本管理模块还提供版本升级和回滚的功能。
当发现新版本时,管理员可以选择升级,系统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新版本。
而当发现新版本存在问题时,管理员也可以选择回滚到之前的版本,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远程控制模块设计远程控制模块主要负责与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该模块,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二次设备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
同时,管理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操作二次设备,如开关操作、故障排除等。
浅谈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浅谈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变电站电气设计也趋于成熟,然而在以往工程设计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电气二次设计作为智能变电站设计的重要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可研、初设、施工图等建设阶段中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总结工程典型问题的经验,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借鉴、提升工程设计水平。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分析总结1.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国家电网公司也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变电站是输变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智能电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变电站是电网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节点,目前已进入全面的建设阶段。
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建成投运近2000座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数千座智能变电站,建设总量巨大。
面对目前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现场接线调试工作量大、装置接口通用性差、二次系统模型后期运维困难、变电站后期改扩建停电范围大等问题,如何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提高建设质量,并且方便变电站改扩建及现场运维,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模块化建设技术无疑是当前智能电网建设难题的最好解决方案。
在模块化变电站设计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涉及诸多专业配合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结合变电站设计流程展开讨论,即充分考虑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设、施工图各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各阶段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2变电站设计工序及电气二次设计接口专业根据国家工作管理要求,目前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等三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探究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
探究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智能变电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指的是,在变电站的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处理、输出过程中,使用智能化的技术和设备,使这一流程实现智能运行。
在智能电气设计中,二次设计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关系到智能变电站的方方面面。
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操作仿真技术、电子式互感器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都实现了突破,为我国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与此同时,计算机高速网络开发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为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了契机。
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说,在其正常的运行中所涉及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故障录波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远程传动装置以及同期操作装置。
这些装置建立在对网络系统加以运用的基础之上,使得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下相关的数据资源能够充分的共享得以实现。
实现智能化二次设备标准化的运行,对确保二次设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智能变电站即采用采用智能设备实现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自动完成信息的收集、传输以及处理、输出。
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拥有智能化的设备;统一的模型与通信协议;网络化通信;自动化的运行管理。
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前提即为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与二次设备的智能化。
智能化设备可以和其它的设备相互交换控制命令、状态,设备本身具有高性能的自我检测能力,可以很快检测出自身的状态,然后把相关的数据信息传输给自动化处理系统,系统接到数据信息后,经过数据处理之后,自动做出设备是否需要维修的判断。
二、智能变电站的优势分析2.1智能化变电站的内涵智能化变电站是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约基础上,包括智能化一次设备(主要是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以及电气二次设备分层,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可实现电气设备之间信息共享、互操作的变电站。
探讨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
探讨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要点摘要:科学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领域新的趋势,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节点,它的发展有利于电网设备改造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一、智能变电站的优势1.1特点在运行过程中,与以往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化变电站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以前变电站没有的变电站监视、控制和故障录波等功能在智能化变电站中都得到了实现。
数字化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它是一种兼顾有继电保护、安全装置和相关监控系统的变电站。
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它们不仅存在着中硬件重复配置使用的缺点,同时由于信息比较独立,无法实现传递,并且成本不低,这些缺点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过相应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是“三层两网”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是通过三层即站控、间隔和过程层,还有两网即站控层和过程层网络来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共享。
它的主要优势是:成功的将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实现数字化,然后再将数字化信息通过网络来进行传递,从而来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的特点更加明显,将这些特点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以前的变电站中并没有设置过程层,而智能化变电站则增加了这一设备,也就是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中多了次电气设备,这一改变将智能化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②网络化在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设备中的成功应用,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
③智能化变电站提高了在监测和诊断两个方面的性能优势,这是由于智能化变电站中加入了很多的智能化设备,比如说电子、传感和执行器等,在这些智能化设备的控制下,保障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④除了在智能化变电站间隔层设置了智能终端,同时还将智能终端设置在了一次设备上,并且使用光纤通信将这两个智能终端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而以前是通过测控柜电缆连接的)。
另外电气回路连接出现在测控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
1.2智能化变电站的优势与以前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就是,智能变电站比传统的变电站多了一个过程层,这一条件的实现,大大促进了变电站的数字化水平的提高。
探索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的要点
探索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的要点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智能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进行变电站建设时,通过打造智能化变电站能够提高变电站的服务水平,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围绕智能化变电站中电器二次设计的要点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优势,然后分析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备的相关要点。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设计要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下智能化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因此广泛的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当中,通过打造智能化变电站,不仅能够优化设计,而且保证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指数,因此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进行智能化变电站中,电气二次设计时要把握好设计的要点,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从而实现二次设备正常运行和平稳操作。
一、智能化电动战略优势分析智能化变电站运用了智能化的技术,因此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层两网”结构模式能够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共享数字化变电站作为新型的变电站,不仅兼顾了继电保护安全装置的智能,而且也能够实现对各个系统的有效监控,确保各个信息能够有效的传递。
尤其是通过了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这三个层次,以及站控层和过程层网络能够实现对各类数字化信息的共享,使得变电站的信息数据呈现出了数字化的特征,然后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
2.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交换效率以及运行的可靠性与传统的变态相比,智能变电站增加了过程层这一层面,通过利用各种通信网络,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不仅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而且也能够及时的进行在线诊断和监测,使得设备更加智能化。
也保证了整个系统更加安全有序的运行。
3.变电站更加智能化操作通过借助于智能化技术打造智能化变电站,不仅增加了各种智能化的技术,而且能够提高变电站的数字化水平,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以及交换,也能够保证变电站安全指数。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探索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探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取得飞速的进步,我国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和技术支撑。
对此,该文就智能变电站实现二次系统优化进行一定的分析,对其中的状态监测系统、自动化系统、智能辅助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且加以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有所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与电力系统的完美结合,传统的变电站正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和突出优点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极端,因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1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就我国目前电力发展情况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二次变电系统是将变电设备的保护工作与自动化相连接。
在电网运输的过程中实现运输、测控、保护的一体化。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装置实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连接。
同时也能实现两个不同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但是我国目前的二次变电站技术仍然以传统的变电技术为主。
这就导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也无法很好地监控电力运输流程。
这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使电力运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下降。
从而影响了居民的用电情况,也不利于减少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电力成本。
而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实现变电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这是因为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主要采用了环保、智能、集成、先进的设备。
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变电站对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变电站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工作是解决我国变电站网络运行的关键。
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电网运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变电站自我调控和管理。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2.1系统构成(1)站控层,在二次系统中,站控层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联系界面,同时实现对过程层和间隔层中设备的全面管理,并且可以与远距离外监控中心实现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变电站电气二次智能设计软件开发的新方法
作者:李明芳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20期
摘要:本文从电气二次设计工作的特点入手,分析施工图输入输出条件和图纸间相互的逻辑关系对软件开发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图输入输出条件;原理图逻辑关系;原理图自动生成端子排图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1 电气二次工程特点分析
电气二次设计工作,与其它专业相比,施工图阶段是工作量集中且最大的一个阶段。
施工图纸内容主要包括原理图,端子排图,设备平面布置,功能接线示意等。
其中原理图和端子排图占图纸的绝大部分。
绘制端子排图在其中又占了大部分的工程量,且极易出错。
在软件性能评价中原理图自动生成端子排图的功能是最核心部分,这也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下面以变电站为例对二次图纸稍做抽象剖析。
1.1 名词定义
这里先规定一些概念,以便于在复杂的二次图中分清工程界限,设备装置归类和相互关系。
间隔——根据电压等级和接线形式划分的在电力系统中能独立完成某一接线功能的电气设备组合。
这里指组合中所有的一二次设备总称。
安装单位——以屏、柜、箱为单位的设备制造安装与工程施工安装的分界。
安装单元——安装单位内的设备、装置及组件或无外接线的分接线箱及端子单元组。
安装元素——二次图中可分割的最小部分,即端子和导线。
回路编号——通常是安装元素(端子和导线)的回路属性和逻辑电位属性的标注
1.2 在二次工程及软件设计中的意义及作用
那么以上名词在变电站二次图纸设计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以下来分别叙述:
1.2.1 间隔划分的意义及作用
间隔是根据电压等级、接线形式和电气功能划分的,对于母线类的接线:如单母线、双母线及旁路类的接线,我们可分为线路间隔、主变XX侧间隔、母联间隔、分段间隔、电容器间隔等;对于非一个断路器类的接线:如桥接线、3/2断路器接线等接线,我们会分为线路间隔、主变XX侧间隔、XXXX断路器间隔、母线PT间隔、高抗和串容间隔等,这种情况下会把断路器相关设备组合单独分出来。
一个电力系统的主接线就是以间隔为单位组成的。
同类间隔无论在空间结构还是设备类型组合及接线原理上都有重复性,因此二次图卷册主要是根据间隔种类及相互联系划分的,一个或多个同类型间隔或电气联系较多的间隔分为一个卷册。
二次回路编号、电缆编号在同一间隔内是不能重复的,在不同间隔可重复,不相同间隔的电缆编号通常用间隔编号做前缀来区分。
以间隔为单位对应的二次图作为固定的图纸组合,在成品图模板库可成组存储和成组调用。
1.2.2 安装单位和安装单元划分的意义及作用
在原理图中安装单位名称、编号及安装单元的型号都做为回路属性的描述。
其中安装单位做为工程的分界点,同时也是电缆的起止点。
这些屏、柜和箱内有线槽相连时就是一个安装位置,当分左右两侧而又没线槽相连时,又分为左右两个位置。
对于电缆芯线,只有起止点都在同一个不分侧的安装单位或左右分侧的安装单位的同侧位置才能合在同一根电缆。
安装单位是间隔的组成部分,同时安装单元又是安装单位的组成部分。
当安装单位内包含多个设备单元时,安装单元和设备单元通过端子连接建立对应关系,安装单元信息包含在端子序号当中。
安装单位和安装单元随一次设备的选型变化相互位置也会变化,如敞开式设备、GIS设备、罐式断路器及其它一些电气组合设备等,都随设备的组成方式不同工程界限也不同。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安装单元是厂家内部配线或电缆芯线的起止点。
对应属于同一间隔的安装单位的端子排图以安装单位为模板进行存储和调用,对应属于多个间隔的安装单位则以安装单元为模板进行存储和调用。
1.2.3 安装元素和回路编号的意义及作用
对于安装元素我们把端子叫做点元素,导线叫做线元素。
元素属性:分为位置属性和电气属性。
位置属性:间隔、安装单位和安装单元是元素的位置属性。
电气属性:回路属性逻辑电位属性是元素的电气属性。
实际,回路编号就是元素的电气属性。
回路编号的编制规则按回路属性编制,相同的回路编号有相同的电位属性。
2 传统二次原理图的软件转化分析
在我国电气工程的传统设计中一直延用前苏联的做图体系,其特点是:原理图与端子接线图相互影射对应,原理图图面简洁、逻辑清晰,各部分原理流程整体感强,方便阅读;端子排图直观、具体,方便接线安装。
其中原理图和端子排图通过安装元素相互影射对应,每一根导线或电缆芯线两端都有两个对应的端子。
如果把间隔、安装单位、安装单元都看做安装元素的位置描述,那么原理图和端子排图就是由这些安装元素组成的,端子排图还包含了所属电缆的全部信息。
对于点元素来说只要把工程中应用到的在原理图全部标出,它在端子排图中就能找到一一对应的位置。
但对于线元素,以往的大多数电气二次设计软件在原理图生成端子排图的过程中都是以回路编号的线或线组做为线元素,这样就存在两端线和多端线的情况。
其中多端线虽然原理图和端子排图是对应的,但却不是一一对应,软件将无法作出判断。
因为多端线的转换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而多端线在现有做图体系的二次原理图中大量存在,如:电流回路公共端,电压回路,信号回路公共端,控制回路的跳闸输入等,还有电流回路的多级串接,电压回路的多级并接,和电流回路,计量回路按相接线等,使多端线的情况更为复杂,软件很难进行识别。
3 提出一种新的二次智能软件处理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原理图中用回路编号标注线元素的方法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复杂的工程中。
另外,随着电气设备集成化水平越来越高,电气工程原理图不再能详细描述回路原理的细节,而重在体现设备外部的工程接线。
使用电气原理推演判别的方法也不易实现。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实现原理图到端子排图的顺利转化呢?
这里提出一种通过改变现有原理图绘制方式的新方法加以解决。
电气工程的实质就是用电缆作为设备间的连接。
把双端线(电缆芯线或导线)作为线元素,在原理图中定义每根电缆芯线,这和工程实际是符合的。
在施工过程中每根电缆芯线在原理图中都是一一对应的双端线,再加上电缆选型、芯线组缆等原则,一定能自动生成端子排图,因为这种方法描述的是每根电缆芯线的细节。
这就说明以两端线为线元素在原理图转化端子图的过程中是必要的。
只要定义了原理图的每个线元素的位置属性,每一条实际的接线都有两个明确位置的端子,既可以有明确唯一的接线方式,又不依赖回路编号。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同逻辑电位点有不同回路编号时(如果有必要)也不影响软件生成安装接线图。
但这并不是说回路编号没有用了,而是原理图转换端子排的过程不以它为条件。
为保持简洁的原理图面,很多属性是不显示出来的,没有回路编号的图纸是不完整的,对于图纸阅读者来说是需要回路编号的,而且十分重要。
在一套系统标准的回路编号原则下,电气工程人员只要见到回路编号,就能大致确定什
么回路的什么线甚至去向等。
且回路编号在电缆选型,芯线组缆中也起到主要作用。
可见回路编号确实十分重要。
如果说工程图纸中的图面结构是骨架,联线和端子就是肌肉和皮肤,而回路编号就是神经系统,通过它方便阅读回路原理并与端子排图相对应。
这里提出的是原理图输入的一些方法,即在原理图阶段完成双端线元素的定义划分,在原理图自动生成端子排的过程前消除转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自动生成过程的接线方案是由每段双端线的两侧位置确定。
解决了线元素在原理图和端子排安装图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何在原理图中既能精准表达回路间的逻辑关系又能完整定义线元素呢?可以通过厂家内部接线图反应回路的逻辑关系,通过定义设备间的外部接线实现线元素的属性描述。
因此,以安装单位来进行卷册划分,将每一面屏、柜作为一个卷册,以厂家原理图为基础,在厂家原理图中直接绘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关系,从而详细描述每个线元素。
与厂家设备连接的其它外部设备,均以框图的形式进行绘制,同理绘制对侧设备卷册下的原理图。
这样,不同卷册下会有两张图纸中存在相同的连接关系,这样卷册间既可以相互一一对应又能在逻辑回路上相互补充。
对厂家原理图设置完连接导线信息后(包括:电缆编号,回路编号,芯号),可以对卷册间原理图信息进行校对与刷新,自动生成端子排接线图,同时还能提供端子导航功能,对指定端子进行定位查看。
结语
软件是为需求而设计的,本文对电气二次施工图中的一些概念进行归类和定义,提出一种原理图自动生成端子排接线图的新思路。
电气二次工作琐碎且繁杂,希望通过对二次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找出规律,在电气二次智能软件开发工作中少走弯路,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更好地为二次设计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电力调度中心编.变电所自动化实用技术与应用指南[M],2004.
[2]窦旭东.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的若干问题[J].河北电力技术,2004(02):16-18.
[3]李武周,申波,张少华.吐哈油田开关站优化设计方案[J].现代电子技术,2004(1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