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管理制度60856
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提高临床科室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医院医疗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科室岗位管理工作评估机制,定期对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奖惩相结合,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第五条医院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制度应当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相适应,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补充和规定。
第六条医院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本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维护制度的自觉性。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奖惩机制,对于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并对于违反规定的进行严厉处罚。
第八条医院应当为临床科室岗位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包括信息化手段和人力资源投入。
第二章岗位分工第九条医院应当明确临床科室内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明确的权责清单。
第十条临床科室内的医生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职称分工,确定各自的科研和医疗任务。
第十一条护士和技师应当根据不同的专业和技能,确定各自的护理和技术任务。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加强各岗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合作。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科室的情况,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的数量和结构,确保各岗位任务顺利完成。
第三章岗位聘任第十四条医院应当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岗位的需求和数量,确保各岗位的聘任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聘任程序,对于拟聘岗位的应聘者进行面试、考核等程序,确定岗位聘任的合格人员。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聘任人员的工作职责、待遇和保障,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履行。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对于临床科室各个岗位聘任人员进行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实行绩效工资和奖金激励机制。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下属临床科室的管理。
二、科室设立1.科室设立需经过医院批准,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2.科室设立需依据科室的业务特点设定相应的人员、设备和建筑要求。
3.科室设立需编制科室管理制度和科室任务书。
三、人员管理1.科室负责人需经过医院选聘或任命,具备相应的学术和管理背景。
2.科室负责人需制定科室人员配备要求,并按规定聘用、调配和评价人员。
3.科室人员需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并参加相关培训。
四、工作制度1.科室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工作制度,并报备医院相关部门。
2.科室需制定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3.科室需定期组织例会,讨论工作进展和问题,及时解决。
4.科室需建立相关记录、档案和报告制度,以备查验和评价。
五、设备管理1.科室需制定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科室需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并实施维修和更新计划。
3.科室需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六、医疗服务质量管理1.科室需参与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并按医院规定的要求参与相关评审和检查。
2.科室需建立相关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价工作。
3.科室需记录和分析医疗意外和不良事件,反馈到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七、安全管理1.科室需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2.科室需建立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和演练制度,确保科室的安全运行。
3.科室需建立药物管理和消毒防控制度,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消毒的规范。
八、教学科研管理1.科室需积极参与医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科室的学术发展和创新。
2.科室需组织、指导和监督各类学术活动,并记录和汇报相关成果。
3.科室需配备相应的学术科研设备和资金,并定期进行资源调配和管理。
九、经费管理1.科室需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管理。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临床科室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性和科学性对医院运行和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临床科室管理制度是每家医院不可或缺的任务。
一、科室管理机构设置临床科室的管理机构是科室管理的重要保障。
一般应设立科室主任、副主任、科主任助理等职务,明确各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科室领导小组,确保科室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科室管理制度建立1.科室职责分工明确明确科室各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科室内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科室主任应对科室管理和医疗工作负总责,副主任协助主任进行科室管理,其他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2.科室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建立科室管理制度手册,包括科室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医疗服务规范等,确保科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遵循标准化操作。
三、科室管理工作要点1.医疗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完善各项医疗服务规范,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
2.人员管理严格遵守医院有关人事管理规定,科室人事充足、合理,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3.设备设施管理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测和维修。
四、科室管理效果评估建立科室管理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科室进行绩效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不断提高科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科室管理制度的调整和优化定期对科室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完善管理工作,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
在临床科室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执行过程中,需要科室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团队协作,积极配合医院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科室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院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诊疗活动、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等方面。
第三条我院临床科室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临床科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工作。
组长由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科室全体医务人员。
第五条临床科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科室质量管理计划、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监督考核,持续改进。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当设立质量管理专员,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诊疗活动质量管理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
第八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诊疗活动中的环节质量管理,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
第九条临床科室应当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确保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医疗纠纷。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预防患者跌倒、压疮等意外事件。
五、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当根据科室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开展相应的医疗技术。
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开展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安全,制定本规章制。
第二条临床科室是医院中负责诊疗工作的科室,包括各临床专科科室。
第三条临床科室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医疗诊疗工作,负责医患沟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临床科室管理主要依据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同时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和需求,适当制定科室的管理细则。
第五条临床科室的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医疗行业的规范和患者的权益,实施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管理。
第六条临床科室管理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有需要时可以进行联合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七条临床科室管理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八条临床科室管理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
第二章临床科室的组织架构第九条临床科室应设立科室主任,由医院聘任,负责科室的整体管理工作。
第十条科室主任应具有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科室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科室主任应积极推进科室的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可以设立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职位,以满足科室工作的需要。
第十三条科室主任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科室的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四条科室主任应定期组织科室例会,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章临床科室的工作要求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应设立科室专业标准,明确医疗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定期进行科室内部的医疗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开展规范的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
第十九条临床科室应加强医患沟通,做好患者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三篇)
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包括门诊科室、住院科室等。
第三条临床科室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范、民主、公开、公正。
第四条科室主任是科室的法人代表,负责科室的整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科室主任应具备相应的医疗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并且由医院聘请或推荐产生。
第六条科室主任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科室的日常运行管理、负责人员调度和协调、监督医疗质量和安全等。
第七条科室主任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违反医德医风,不得滥用职权。
第八条科室主任应当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科室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章科室人员管理第九条科室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人员招聘,择优录用专业人员。
第十条科室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参加专业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十一条科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纪律,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守患者隐私。
第十二条科室人员应当协助科室主任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十三条科室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准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第十四条科室人员应当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妥善保管和使用仪器设备。
第十五条科室人员应当积极与其他科室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院医疗服务的提升。
第十六条科室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
第十七条科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有效的医疗建议。
第十八条科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诊疗纪录规范,确保病历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三章科室工作流程第十九条科室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十条科室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接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转诊等环节。
第二十一条科室工作流程应当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二条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临床科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为加强临床科室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科室所有医务人员、护士、护工、实习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责任1. 科主任对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科室护士长负责科室日常安全管理,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科室安全。
3. 医务人员、护士、护工、实习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履行各自职责,确保科室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设备安全(1)定期对科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范。
(3)设备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安全。
2. 药品安全(1)药品储存、发放、使用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药品储存条件应符合要求,确保药品质量。
(3)药品使用前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确保药品安全。
3. 患者安全(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诊断、治疗方案等准确无误。
(2)加强患者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患者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4. 护理安全(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护理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3)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护理质量。
5. 预防医疗事故(1)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及时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科室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医务人员、护士、护工、实习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3. 对科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安全知识掌握。
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临床科室的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科室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患者的权益。
二、管理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遵循医疗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规范。
强化团队协作,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重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升科室综合实力。
三、科室职责负责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制定并执行科室工作计划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组织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
参与医院医疗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工作流程患者接诊:按照医院规定流程,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医疗文书:书写完整、准确的医疗文书,包括病历、医嘱、手术记录等。
医疗安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执行医疗核心制度,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患者出院:制定出院计划,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
五、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合理配备医护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设备管理:定期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环境卫生:保持科室环境整洁,营造舒适的医疗环境。
信息管理:加强医疗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六、监督与考核定期对科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对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励优秀人员,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七、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本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废止,须经医院管理部门审议通过。
科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违反规定者将依法依规处理。
八、附录临床科室工作职责清单临床科室工作流程图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维护记录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估标准以上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院临床科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全体科室人员应共同遵守本管理制度,共同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企业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全部临床科室。
2. 管理标准2.1 临床科室组织结构临床科室应设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包含科室负责人、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科室负责人负责管理和协调科室内部的工作,医生负责诊治患者,护士负责照料患者,行政人员负责科室的行政事务。
2.2 临床科室工作流程临床科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包含患者接诊、病历记录、医疗协作、药物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等方面的流程。
工作流程应经过科室负责人审批并向全体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以确保执行的全都性和规范性。
2.3 临床医疗标准临床科室应遵从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医疗标准和规范,包含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操作要求等。
医生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和临床经验,严格遵守医疗规范,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4 资源管理科室负责人应合理布置科室内的资源,包含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设施资源。
人力资源包含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的配备和岗位职责;物资资源包含医疗用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的采购和管理;设施资源包含科室的使用和维护。
3. 考核标准3.1 日常工作考核每个科室负责人应定期评估本科室的日常工作情况,包含患者就诊情况、医疗诊疗质量、医疗纪录记录等方面。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科室相关人员,并提出改进建议。
3.2 医疗质量考核科室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考核,包含对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估。
考核结果应记录和归档,用于后续的改进和管理。
3.3 临床服务质量考核科室负责人应定期进行临床服务质量考核,包含患者满意度、服务态度、沟通本领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科室相关人员,并提出改进建议。
3.4 安全管理考核科室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考核,包含对医疗器械消毒、药品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估。
考核结果应记录和归档,用于后续的改进和管理。
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管理目的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工作行为,提高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包含各种临床科室的医疗岗位。
第三条管理原则科室管理应遵从以下原则: 1. 以患者为中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 敬重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权益; 3. 鼓舞科研创新,提高学术水平; 4. 强化科室间的协作和沟通。
第二章科室设置第四条科室分类依据医疗服务的需要和专业要求,医院设立以下临床科室: 1. 门诊科室,包含内科门诊、外科门诊、妇产科门诊等; 2. 住院科室,包含内科病房、外科病房、妇产科病房等; 3. 特需门诊科室,包含心内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眼科门诊等; 4. 重症监护科,包含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
第五条科室负责人每个临床科室设立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人员编制依据医院的规模和科室工作的需要,科室负责人可以提出人员编制的申请,经医院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七条工作目标临床科室的工作目标是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第八条工作职责1.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2.科室负责人必需保证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安全;3.科室负责人有权对科室内的医务人员进行工作引导和考核;4.科室负责人要引导和推动科研和学术沟通活动。
第九条工作流程1.患者就诊:科室负责人要确保患者就诊的及时性和顺利性;2.诊疗布置:科室负责人要合理布置医务人员的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3.手术布置:科室负责人要引导手术室的工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高效;4.医疗记录:科室负责人要监督医务人员的医疗记录工作,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质控管理:科室负责人要开展质量掌控工作,及时矫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
第十条人员管理1.招聘录用:科室负责人参加医务人员的招聘录用工作,确保人员的素养和本领;2.培训引导:科室负责人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工作引导,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本领;3.考勤管理:科室负责人要监督医务人员的工作考勤,做好考勤记录和统计工作;4.业绩评价:科室负责人要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和考核,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5.奖惩措施:科室负责人有权对医务人员的表现进行奖惩,依据实际工作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临床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科室执业行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养,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临床科室及其医务人员。
第三条临床科室是医院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诊疗、预防和保健服务的基本单位。
第四条临床科室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医疗诊疗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临床科室应设立一个科室主任和科室副主任,指导临床医疗工作。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设立临床医师、护士、技师等相关医务人员,开展医疗诊疗工作。
第七条临床科室应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临床科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第三章医疗质量第八条临床科室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开展医疗诊疗工作。
第九条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流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及时处置和沟通职工、患者和家属。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制定医疗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定期进行工作安排和考核,对工作不到位的医务人员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研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章患者权益保障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严格保证医疗诊疗过程中患者的权益。
第十六条临床医疗人员应向患者通报诊疗方案、治疗效果和费用等相关信息,确保患者知情权。
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事宜,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平等对待所有的患者,不因种族、国籍、社会地位等原因歧视和限制患者的就医权利。
第六章行为规范第十九条临床医疗人员在医疗诊疗过程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尽职守,不得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
第二十条临床医疗人员不得随意泄露患者隐私信息,必须保护患者隐私权。
医院临床科室科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科室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
第三条临床科室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2. 科学管理,注重人才培养;3. 严谨作风,规范操作;4.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临床科室设立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等岗位。
第五条科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科主任工作,护士长负责护理管理工作。
第六条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质量管理、业务学习、技能培训等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第八条科室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护理操作规程、药品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应急预案等。
第九条科室应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第十条科室应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科室应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第十二条科室应加强设备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科室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确保科室财务收支合理。
第四章医疗护理操作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第十五条科室应加强无菌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
第十六条科室应加强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水平。
第十七条科室应加强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十八条科室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第十九条科室应设立奖励基金,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医务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十条科室应设立惩罚措施,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医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建立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建立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更好地管理临床科室,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 服务至上: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和引入新技术,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3. 公平公正:对待患者和员工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
4. 效率优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5. 忠诚守信:员工要忠于职守,守信用,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管理机构1. 临床科室管理委员会: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组成,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科室工作。
2. 科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科室工作,协调科室内各类业务工作。
3. 科室副主任:协助科室主任工作,负责部分科室工作。
4. 护士长:负责护士的管理和培训,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五、管理制度1. 岗位职责:科室内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利,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职责认真履行工作。
2. 值班制度:制定科室值班表,保障24小时医疗服务。
3. 质控制度:建立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4. 紧急情况处理制度:制定并定期演练突发事件处理方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监督制度: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
6. 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科室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六、管理流程1. 接诊流程:患者来院接待,填写病历,医生接诊,开具处方,护士配药,进行治疗和跟踪。
2. 病历管理流程:建立电子病历系统,统一管理和查询患者信息。
3. 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七、管理措施1. 建立临床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3. 定期开展医患沟通活动,加强医患关系。
4.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疗纠纷。
八、总结通过建立临床科室管理制度,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实现科室的良好运转。
2023年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2023年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临床科室工作效率,提升医疗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临床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并负责科室管理及协调各项工作。
第四条临床科室管理要遵守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规定,不得违反职业道德和医德。
第五条临床科室应注重团队合作,加强同行沟通与协作。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依托信息化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条临床科室应持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八条临床科室应建立患者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第二章科室管理职责第九条临床科室负责人是科室的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负责科室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十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负责制定科室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建立科室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监督执行。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员工会议,传达工作要求和政策文件。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指导和监督科室成员的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科室的科研水平。
第十五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做好员工激励和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反映,接受领导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章科室工作要求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规范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明确医疗服务流程,确保患者的顺畅就诊和疾病管理。
第十九条临床科室应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第二十条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医疗纪录规范,确保医疗过程可追溯和质量可控。
第二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沟通,提高临床综合管理水平。
第二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4年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2024年临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下属的所有临床科室。
第三条临床科室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方针政策和本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承担科室管理责任,确保科室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临床科室人员管理第五条临床科室应当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医护人员数量,确保医患比例合理。
第六条临床科室应当按照医院人事管理的要求,制定科室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人员招聘、考核、晋升、奖惩、离职等相关事项。
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八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工作表现,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对问题人员进行纪律处分。
第三章临床科室工作流程第九条临床科室应当按照医院制定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医疗服务工作。
第十条临床科室应当严格按照病例登记、诊疗计划、病程记录、医嘱执行、医嘱核对等规定操作,确保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病例管理制度,归档保存病历资料,确保病历记录真实、完整、规范。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当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医疗服务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四章临床科室设备管理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当合理配置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当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应当按照医院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和耗材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设备和耗材。
第五章临床科室质量管理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当按照医院要求,制定科室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十七条临床科室应当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开展质量评估和改进工作。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当加强对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及时总结教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
临科管理制度
临科管理制度一、科室管理体制在临床科室内,应设立科室主任,主任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师或主任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直接领导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并对科室的工作负全面责任。
科室主任的职责包括:1. 组织科室内部工作,负责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2. 监督和检查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3. 组织和协调科室内部各项工作,与其他科室和医院其他部门配合协调。
4. 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出改进和发展建议。
二、科室管理职责1、医疗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行使管理职责。
(2)负责科室内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
(4)配合护理部门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5)负责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教学管理(1)负责医师住院医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2)组织住院医师的例会、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临床经验的积累。
(3)指导住院医师参与科研工作,鼓励发表或参与撰写学术论文。
(4)负责师徒传承,加强医师的业务水平和医德素质。
3、科研管理(1)组织医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和结题工作。
(2)协调科室内各项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成果产出。
(3)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医院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4、行政管理(1)督促医师做好日常医疗记录和病历书写,确保医疗质量和病历质量。
(2)负责科室内部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工作,防止浪费和损失。
(3)协调和解决科室内部医患纠纷和矛盾,维护医疗秩序。
(4)保障医务人员的利益,维护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
5、其他管理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要求,科室管理还应包括对于人事、财务、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职责,统筹规划科室的全面发展。
三、科室管理制度科室应当建立和完善临科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科室管理机构科室应当设立科室委员会或者科室党支部,由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组成。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一、外科工作制度1.在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成科室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任务;2.各级医师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医疗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依法执业;3.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操作规程;4.注重患者心理特点与需求,加强医患沟通与告知,充分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5.坚持术前、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认真填写“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医生交接班记录本”、“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和“术前讨论记录本”;6.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展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7.加强手术期患者的检查和护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完成术前准备,落实围手术期管理规范,不断提高手术质量;8.保持病房、办公室、治疗室及处置室的安全、安静和清洁整齐;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患者,应设专门病房,严密隔离,积极抢救,努力提高治愈率;二、中医科工作制度1.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2.中医科患者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治疗方法为主;3.中医科的医疗工作必须以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伞名,并详细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4.加强门诊工作,坚持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上门诊,积极开展门诊的中西医结合业务;5.中医科除完成本科医疗工作外,还承担全院各科中医会诊,并承担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6.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持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 7.各级医师对所管患者要认真负责,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对危重患者随时查房、观察,疑难患者随时向上级医生请示、汇报;8.科主任根据住院患者具体情况,定期组织病案讨论,提高各级医师诊治水平;9.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三、手术麻醉科工作制度1.手术麻醉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无菌技术操作;2.所有新调入手术科室的医师、手术室护士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手术室参加手术;培训工作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人员要熟悉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熟悉手术步骤、抢救预案;3.手术通知单应于术前第一时间送交手术室;4.手术科室应事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的,应预先与手术麻醉科联系;5.凡手术必须由本院有执业资质医师参加,否则,手术室有权不予安排手术;7.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手术室接手术患者时,手术人员在手术前,麻醉人员在麻醉前应认真查对,防止差错;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手术麻醉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患者状况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妥善安排工作;8.拟停手术者,应向科主任或当日最高级职称医师报告;对少见病例、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9.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麻醉时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工作中遇有问题,应向上级医师请示;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12.为随时参加危重患者抢救,应做好急救药品、器材、人员、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准备,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遇有突发重大事件、重大抢救时,应及时向上级和院总值班人员报告;13.手术室的器械、敷料及麻醉药品,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固定位置,定期检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并建立账目,严格交接手续;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使用有记录;手术器械一般不准外借,如需外借时,须经手术麻醉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意;14.手术麻醉科对施行手术的患者应做详细的登记,各类报表、监测结果按月统计上报,如有手术感染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15.遵守安全保卫制度,上班时间,谢绝会客;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无故在手术室逗留;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四、麻醉工作制度1.主管手术麻醉医师术前到病房熟悉患者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了解病史、手术史、麻醉史、用药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开好术前医嘱;作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2.术前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拟定施行的麻醉方案,重大疑难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定麻醉方案;写出麻醉计划,并填写麻醉计划书;3.术前同患者或家属进行常规谈话,交代麻醉手术情况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填写麻醉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后,方可进行麻醉手术;4.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等用具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手术患者查对制度和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保证手术安全;5.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麻醉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填写麻醉记录单,密切观察患者术申变化,认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记录一次;有异常情况随时监测记录,及时与术者联系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6.术中输血输液等医疗处理,由主管麻醉医师口头医嘱,巡回护士执行,执行时复述口头医嘱,严格查对制度;如术中出现危急情况可通知手术医师暂停手术,待处理稳定后再行手术;7.手术完毕,麻醉医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患者,麻醉师应亲自护送到病区或恢复室观察,并向值班人员交代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8.术后进行麻醉随访,首次随访应于24小时内进行,并将有关情况记人麻醉记录单,写出小结后签字归档;遇有麻醉并发症、后遗症,应协同各科医师共同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9.值班医师负责所有需要麻醉的急诊手术,协同各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检查急救器械、药品、氧气等麻醉用具,清点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麻醉仪器,回收外借物品,如有损坏和丢失及时报告,并做好值班记录;10.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11.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人员,与手术无关人员一律不许人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面颈、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五、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1.采用统一的麻醉记录单;2.按麻醉记录单项目要求和顺序逐一认真填写完整,字迹清楚;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留麻醉科存档,另一份随附病历;3.随时准确记录各项观察、治疗项目、用药、治疗时间,计量准确,不得随意涂改;4.麻醉小结内容要精练,突出重点,难点,并做出适度分析;用圆珠笔填写,确保复写效果;5.麻醉记录单存档前须由责任麻醉医师签字,并按麻醉方法或种类编号,便于查阅;6.由科主任指定专人统一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负责定期将麻醉记录单集中装订和存档,每年做出统计;六、麻醉前病例讨论及小结制度1.对少见病例和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由科主任主持进行术前讨论并作必要的术前准备,一般手术,也应按常规进行讨论;2.手术前一天由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术前讨论,麻醉医师、手术室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手术医师参加;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各项检查结果、麻醉史、药物过敏史等拟定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术中、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提出补救建议;3.根据麻醉前讨论意见,负责实施的医师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准备,指导麻醉准备室护士就麻醉器械、麻醉药品、监测仪器、急救设备等进行准备;4.实施麻醉的医师负责书写麻醉前小结,经上级医师审签后执行,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主任签字,必要时向医教部报告;麻醉前小结主要内容包括:1患者的疾病诊断;2拟行手术及ASA分级;3病情特点;4拟行麻醉方案;5麻醉中、麻醉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与防范措施;5.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及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意外,并在麻醉、同意书上办理患者及其家属签字手续;6.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7.病例讨论情况记人病历,并同时记录在麻酵科专用登记本上;七、麻醉后访视和总结制度1.对麻醉后患者进行首次随访24小时内进行,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情况;2.特殊情况应随时回访;3.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及病历上;4.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经治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加强随访至病情痊愈;5.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麻醉医师应观察患者直至安全度过恢复期;6.每例麻醉术后都应认真总结,对出现的严重麻醉并发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向医教部报告;7.每份麻醉记录单均须有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完整记录;八、麻醉科药品管理制度1.麻醉科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不得擅自取用,并班班交接;2.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以利抢救急需;4.麻醉用药均凭处方领取,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医师书写处方,专人统一领取;5.麻醉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麻醉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6.麻醉药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7.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有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标签丢失、瓶盖松动、安瓿破损等不得使用;确保用药安全;8.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严防丢失;九、麻醉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指定专人全面负责麻醉机、各类麻醉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等管理工作,建立账目,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2.麻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完成;3.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印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喉镜等麻醉器械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4.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麻醉设备;5.麻醉前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器械部及时维修;6.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7.麻醉设备使用后,须经清洁、消毒处理后及时归还原处;8.掌握各类仪器性能,熟悉保养方法,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修,保持仪器清洁干燥,防止生锈、损坏,提高使用率;9.对使用几率较小的麻醉设备,至少每周检查一次;IO.每班认真交接,有登记;十、麻醉器具消毒隔离制度1.专人负责麻醉器具的清洗、消毒、保管;2.-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注射器、吸痰管、气管导管、牙垫、螺纹管,使用前要检查灭菌有效期、包装完整性、消毒标志;麻醉结束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处理;3.重复使用的物品,如麻醉咽喉镜、呼吸囊、双枪导管等应用流水冲洗后放入熏箱或以环氧乙烷进行消毒;金属器具应进行高压灭菌消毒,麻醉机、推车、监护仪等以消毒液擦拭;4.二氧化碳吸附剂,不再有化学活性时应废弃;5.传染患者使用的器具按特殊感染消毒办法处理;6.定期消毒效果检测,作细菌培养;十一、麻醉事故预防和报告制度l.建立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常规;重视并执行各种安全措施,严防麻醉事故的发生;2.定期检修各种麻醉器械和仪器,手术前应严格检查排除故障,保证使用要求;3.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安排麻醉时不应超越各级医师的职责和技术水平;4.认真做好麻醉前访视,正确判断病情,做好麻醉前准备;5.麻醉朝间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密切监测病情,随时记录患者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妥善处理;6、麻醉医师在工作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处理;7.麻醉医师必须熟悉各种药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相互作用,使用时医嘱要正确,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8.严格执行用药时、输血时的查对制度;护士执行医嘱时要严格核对,口头医嘱必须复述,安瓿要保留至患者送出手术室,以便复查;9.术中、术后如发生重大问题,均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汇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13.医疗事故或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在全科进行讨论,医疗事故或重大差错要及时上报医教部;十二、手术室工作制度1.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戴帽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不外露;外出送患者应穿外出衣、换外出鞋;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的衣、裤、鞋、帽、口罩、手套等放到指定地点;2.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人员,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许人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面颈、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院外参观人员须经医院医务处批准,每个手术间内参观人员一般不超过3人,只限在指定的手术间内,不得随意在手术室内穿行;3.手术须在指定的手术间实施;接台手术应先行无菌手术,再行污染手术,严禁在同一手术间施行无菌和感染两种手术;4.工作人员和参观手术人员,以及无菌器械、敷料均应经限制区内走廊及手术间前门进入,工作人员和参观手术人员进入限制区必须戴口罩;手术结束后用过的器械、敷料等污物从手术间后门经污物通道送出;7.手术人员必须爱护器械和设备,不得乱扔或破坏手术器械;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手术室物品和设备的位置;8.手术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举止要端正,不应坐、卧于手术间地上或手术床上;手术间应保持肃静,搬动各种用具应尽量避免声响,不得喧哗、闲谈,不随意议论不利于患者身心的问题;避免接打与手术无关的电话,限制区内禁止使用手机;9.严禁在手术间污物盆桶内丢弃纱、纱垫或其他杂物,以免混淆清点数目;皮肤消毒时,尽可能避免消毒纱球或消毒液体掉落地面造成污染;10.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熟悉手术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急救药品和器材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11.遇抢救需专家会诊时,由科主任或护士长电话邀请专家到手术室会诊;手术室在夜间及节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急诊手术;‘十三、手术室管理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医疗安全防范措施;2.进人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帽、鞋、口罩,严格遵守手术室规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禁止喧哗;凡不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者,手术室护士长有权拒绝其进入手术室;3.参观手术者,按有关规定执行;进人手术室应接受院方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走及出入;4.不得在室内大声谈论病情或与手术无关的事,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5.医生应于手术前第一时间通知手术室,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做好拟行手术的各项准备工作;7.手术室常规准备急诊专用器械、敷料等,随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手术;8.手术须在指定的手术间实施,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木;10.监测资料应逐日归档保存;按月做好手术登记、统计工作;十四、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及活动;2.专人负责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感染监控、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3.手术室专设感染手术间,因诊断不明在无菌手术间施感染手术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消毒;4.手术间污物分类放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物;5.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分类定位放置,室内通风、干燥、清洁,做到无尘、无杂物,每日检查,定期消毒,确保无霉变、过期现象;6.各种无菌包均用化学胶带封包,内放化学指示卡以监测灭菌情况;7.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人员,认真落实参观制度;8.实施特殊污染手术后,严格按特殊污染手术处理要求执行;9.按规定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十五、接送手术患者制度1.接送患者应用轮椅推车,推送患者要平稳,搬动要轻巧;2.接患者应进行“三查十对”,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携带患者病历、X线片、特殊用品等到手术室;3.患者进入手术室,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间号;4.送到待术间或指定手术间,与巡回护士当面清点所带物品;5.步入手术室的患者,需更换指定的鞋、帽后护送到手术间,与巡回护士做好病历、物品等交接手续;6.对重大手术或术后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手术室护士应陪同护送,途中要注意输液及引流管道通畅,防止脱落,观察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到达后做好交接班后方可离开;7.对神志不清或躁动不安的患者接送时应严加固定,接人手术室后要有专人看管,必要时可加以束缚;十六、手术室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得擅离职守,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2.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凭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患者送到指定的手术间后,由该室的巡回护士再次核对,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术者第三次核对;3.遇对称性器官手术,应认真核对手术部位;4.接送患者时、入室等待手术或术后护送时、麻醉诱导期,应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伤,躁动者应有护士床旁守候,必要时上约束带;5.所有参加手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常规,加强无菌观念,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手术切口感染;6.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体位,定时观察受压部位、肢体末梢血运情况,约束带不可过紧,避免神经损伤;8.输液等各项治疗前后,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两人核查无误后方可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前后复述一遍;注意观察输血、输液、用药后反应,保留空安瓿至术后,血袋至24小时后,以备核查;11.手术中使用消毒液时,要准确掌握其浓度、使用方法、适应征,避免灼伤角膜、黏膜和皮肤;12.使用气压止血带应掌握禁忌征和适应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避免给患者带来损伤;13.加强各种物品、药品和器械的管理,随时检查、补充;毒、麻、限制与急救药品、抢救用物要标志明显;做到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数目固定;14.手术器械应准备齐全,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特殊器械应提前准备,以免因此而造成意外;十七、手术室抢救工作制度1.抢救工作由手术麻醉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指挥;2.如遇抢救,手术麻醉科主任、护士长应立即做好人员分工,指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参加抢救工作;3.凡参加抢救人员,应服从分配,密切配合,严肃工作,保证抢救及时、迅速有效;4.急诊抢救手术接到通知时,应查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及部位,以便及时准备用物,缩短准备时间;5.抢救遇困难时,应及时报告主任、护士长或院总值班,组织抢救,不得延误;6.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密切观察病情,并详细记录;7.正确执行医嘱,执行口头医嘱须复述一遍,所用药品、输血须和麻醉师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用过的安瓿应保留,以备核查;8.术中需其他科室如化验室、病理科、血库等配合的,应立即通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节约时间,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9.做好抢救记录;10.抢救完毕,做好环境、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11.抢救窒储备所有物品,专供抢救使用,用后及时补充,每日交接,不得外借;十八、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1.患者入手术室巡回护士应按病历卡进行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药物过敏史、禁食情况;2.仔细检查患者备皮、更衣情况,有无假牙及首饰;3.手术前按手术及手术者的要求准备体位用物及软垫;要求安全、俱全;术中用约束带固定体、支体松紧适宜,固定时防止损伤肌肉及神经;4.定期检查和维护平车,安全运输患者,搬运时动作轻巧、规范,防止患者坠床;5.各类手术器械打包前,应检查器械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及功能是否良好;6.任何有创检查及手术必须有手术自愿书等各类同意书;7.术前应检查手术室内各类电器的备用状况,术中严格遵守电器使用常规,放置电极板应平坦,位置恰当,接触良好;冲洗时勿使患者躯体潮湿造成导电致伤;8.定期保养维修室内电器设备;9.做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特、防爆;十九、手术室查对制度1.术前l将病历首页与手术通知单核对;2手术患者核对,包括;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术前用药;3查核病历卡,包括:X线摄片、术中用药、皮试结果、术前医嘱、告知书、委托书、手术志愿书、麻醉术前谈话记录单等;4查验患者的备皮情况,有无首饰、活动性假牙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3.术后;l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剩余的药物、X线摄片、取出的结石等,并通知所在的病区及家属;二十、手带室药品管理制度1.手术室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手术病员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2.药柜、抢救车药品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异常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的必须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4.毒、麻、限制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由医师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每日交接班时,必须交点清楚;二十一、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管理制度1.手术室所有一次性耗材,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及消耗物品质量、性能,制定耗材基数,统一领取、保管,并与器械部建立账目.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2.库房应设在手术室洁净区,室内保持洁净,温度保持20±2℃,湿度60±10%,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定期消毒,每月空气培养;3.物资指定专人管理,出入库手续齐全,不同种类、不同型号耗材分别放置,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每月清点,如有账物使用记录不符应查明原因;4.专人负责发放,所发放物品必须保证质量,未经允许其他人不得私自携。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的临床科室,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科室内部协作,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医患安全,订立本《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室设置和改革第三条科室设置1.医院依照临床需求和专科发展规划,合理设置科室。
2.科室的设置、调整和调配需经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四条科室改革1.科室改革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经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并征求相关人员看法后,报请医院领导决策。
2.科室改革涉及人员调动、设备配置等紧要事项,必需经过科室相关人员同意,并向医务委员会报告。
第三章科室人员管理第五条科室人员构成1.科室人员包含正式职工、合同职工和临聘人员等。
2.科室人员的任职、晋升、调动和解聘等事项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第六条科室岗位职责1.科室主任是科室的直接管理者,负责科室的整体工作。
2.科室副主任帮助主任工作,并代理主任职责时,享有相应权益。
3.科室医师负责医疗诊治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4.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5.其他科室人员依照职责分工进行工作。
第七条科室人员招聘1.科室人员招聘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进行,需要经过科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方可录用。
2.招聘程序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招聘资格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第八条科室人员考核1.科室人员考核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包含岗位考核和绩效考核等。
2.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科室人员的职务晋升、薪酬调整和奖惩等。
第九条科室人员培训1.科室人员培训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依据科室需要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等。
2.科室人员应乐观参加各类培训,不绝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临床工作供应良好的保障。
第四章科室工作流程第十条临床工作流程1.科室依据临床工作特点和医院要求,订立科室工作流程,包含门诊工作、住院工作、手术工作、急诊工作等。
2.科室工作流程应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步骤,确保工作顺畅进行。
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科室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
第三条临床科室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权益;(二)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三)严谨规范,确保医疗安全;(四)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临床科室设立主任一名,负责科室全面工作;护士长一名,协助主任管理科室,负责护理工作;副主任若干名,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第五条科室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六条科室主任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一)制定科室发展规划,明确科室发展方向和目标;(二)组织科室人员开展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三)加强科室内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四)加强与兄弟科室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七条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工作,具体包括:(一)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任务;(二)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三)确保护理安全,预防和处理护理纠纷;(四)加强科室内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疗、护理、行政、后勤等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科室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九条科室实行每日查房制度,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人员应按时参加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条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一)制定科室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目标;(二)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四)定期对科室质量进行分析,不断改进工作。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科室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具体包括:(一)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预防医疗差错事故;(二)加强药品、器械管理,确保药品、器械安全;(三)加强科室内部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盗窃等事故;(四)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XX医院临床科室安全管理制度
XX医院临床科室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临床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包括门诊科室、急诊科室、病房、手术室等。
第三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当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医疗废物处置、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
第五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机制,对员工安全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时纠正和补救不足之处。
第六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第七条临床科室应定期进行各类事故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设备安全第八条临床科室应按照相关规定,选购适用的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
第十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保证设备安全使用。
第四章消防安全第十一条临床科室应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临床科室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临床科室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设备的完好可用。
第五章医疗废物处置第十四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
第十五条临床科室应定期开展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提高员工的医疗废物处置水平。
第十六条临床科室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台账,明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处置方式等相关信息。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十七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生的重大事故,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临床科室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九条发生事故后,临床科室应当组织调查核实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临床科室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临床科室管理制度一、外科工作制度1.在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完成科室的门诊、住院患者的诊疗任务。
2.各级医师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医疗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依法执业。
3.严格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4.注重患者心理特点与需求,加强医患沟通与告知,充分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
5.坚持术前、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认真填写“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医生交接班记录本”、“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和“术前讨论记录本”。
6.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展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
7.加强手术期患者的检查和护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完成术前准备,落实围手术期管理规范,不断提高手术质量。
8.保持病房、办公室、治疗室及处置室的安全、安静和清洁整齐。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对特殊感染患者,应设专门病房,严密隔离,积极抢救,努力提高治愈率。
二、中医科工作制度1.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2.中医科患者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
诊断、治疗以中医治疗方法为主。
3.中医科的医疗工作必须以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伞名,并详细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4.加强门诊工作,坚持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上门诊,积极开展门诊的中西医结合业务。
5.中医科除完成本科医疗工作外,还承担全院各科中医会诊,并承担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6.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持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
7.各级医师对所管患者要认真负责,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对危重患者随时查房、观察,疑难患者随时向上级医生请示、汇报。
8.科主任根据住院患者具体情况,定期组织病案讨论,提高各级医师诊治水平。
9.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三、手术麻醉科工作制度1.手术麻醉科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无菌技术操作。
2.所有新调入手术科室的医师、手术室护士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手术室参加手术。
培训工作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
手术室人员要熟悉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熟悉手术步骤、抢救预案。
3.手术通知单应于术前第一时间送交手术室。
4.手术科室应事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的,应预先与手术麻醉科联系。
5.凡手术必须由本院有执业资质医师参加,否则,手术室有权不予安排手术。
7.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手术室接手术患者时,手术人员在手术前,麻醉人员在麻醉前应认真查对,防止差错。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手术麻醉科主任根据手术种类、患者状况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妥善安排工作。
8.拟停手术者,应向科主任或当日最高级职称医师报告。
对少见病例、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9.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
麻醉时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工作中遇有问题,应向上级医师请示。
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
12.为随时参加危重患者抢救,应做好急救药品、器材、人员、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准备,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遇有突发重大事件、重大抢救时,应及时向上级和院总值班人员报告。
13.手术室的器械、敷料及麻醉药品,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固定位置,定期检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并建立账目,严格交接手续。
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使用有记录。
手术器械一般不准外借,如需外借时,须经手术麻醉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意。
14.手术麻醉科对施行手术的患者应做详细的登记,各类报表、监测结果按月统计上报,如有手术感染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15.遵守安全保卫制度,上班时间,谢绝会客。
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无故在手术室逗留。
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四、麻醉工作制度1.主管手术麻醉医师术前到病房熟悉患者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了解病史、手术史、麻醉史、用药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开好术前医嘱。
作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
2.术前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拟定施行的麻醉方案,重大疑难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写出麻醉计划,并填写麻醉计划书。
3.术前同患者或家属进行常规谈话,交代麻醉手术情况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并填写麻醉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后,方可进行麻醉手术。
4.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等用具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手术患者查对制度和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保证手术安全。
5.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
麻醉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填写麻醉记录单,密切观察患者术申变化,认真记录。
血压、脉搏、呼吸,每15分钟记录一次。
有异常情况随时监测记录,及时与术者联系并妥善处理。
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6.术中输血输液等医疗处理,由主管麻醉医师口头医嘱,巡回护士执行,执行时复述口头医嘱,严格查对制度。
如术中出现危急情况可通知手术医师暂停手术,待处理稳定后再行手术。
7.手术完毕,麻醉医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
危重和全麻的患者,麻醉师应亲自护送到病区或恢复室观察,并向值班人员交代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8.术后进行麻醉随访,首次随访应于24小时内进行,并将有关情况记人麻醉记录单,写出小结后签字归档。
遇有麻醉并发症、后遗症,应协同各科医师共同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9.值班医师负责所有需要麻醉的急诊手术,协同各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检查急救器械、药品、氧气等麻醉用具,清点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麻醉仪器,回收外借物品,如有损坏和丢失及时报告,并做好值班记录。
10.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
11.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人员,与手术无关人员一律不许人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面颈、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五、麻醉记录单管理制度1.采用统一的麻醉记录单。
2.按麻醉记录单项目要求和顺序逐一认真填写完整,字迹清楚。
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留麻醉科存档,另一份随附病历。
3.随时准确记录各项观察、治疗项目、用药、治疗时间,计量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麻醉小结内容要精练,突出重点,难点,并做出适度分析。
用圆珠笔填写,确保复写效果。
5.麻醉记录单存档前须由责任麻醉医师签字,并按麻醉方法或种类编号,便于查阅。
6.由科主任指定专人统一管理,每月按日期整理,负责定期将麻醉记录单集中装订和存档,每年做出统计。
六、麻醉前病例讨论及小结制度1.对少见病例和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由科主任主持进行术前讨论并作必要的术前准备,一般手术,也应按常规进行讨论。
2.手术前一天由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术前讨论,麻醉医师、手术室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手术医师参加。
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各项检查结果、麻醉史、药物过敏史等拟定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
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术中、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提出补救建议。
3.根据麻醉前讨论意见,负责实施的医师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准备,指导麻醉准备室护士就麻醉器械、麻醉药品、监测仪器、急救设备等进行准备。
4.实施麻醉的医师负责书写麻醉前小结,经上级医师审签后执行,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例应由主任签字,必要时向医教部报告。
麻醉前小结主要内容包括:(1)患者的疾病诊断。
(2)拟行手术及ASA分级。
(3)病情特点。
(4)拟行麻醉方案。
(5)麻醉中、麻醉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与防范措施。
5.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及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意外,并在《麻醉、同意书》上办理患者及其家属签字手续。
6.回顾性总结手术麻醉病例和重危患者的抢救过程及经验教训。
7.病例讨论情况记人病历,并同时记录在麻酵科专用登记本上。
七、麻醉后访视和总结制度1.对麻醉后患者进行首次随访24小时内进行,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进行逐项观察和检查,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情况。
2.特殊情况应随时回访。
3.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及病历上。
4.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经治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加强随访至病情痊愈。
5.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麻醉医师应观察患者直至安全度过恢复期。
6.每例麻醉术后都应认真总结,对出现的严重麻醉并发症,应在科内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向医教部报告。
7.每份麻醉记录单均须有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完整记录。
八、麻醉科药品管理制度1.麻醉科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不得擅自取用,并班班交接。
2.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
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
3.急救药品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以利抢救急需。
4.麻醉用药均凭处方领取,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医师书写处方,专人统一领取。
5.麻醉中特殊用药,需经负责麻醉的主治医师同意后才可应用。
6.麻醉药品(毒麻药)不得外借,特殊需要时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按时如数还清。
7.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
如有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标签丢失、瓶盖松动、安瓿破损等不得使用。
确保用药安全。
8.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严防丢失。
九、麻醉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指定专人全面负责麻醉机、各类麻醉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等管理工作,建立账目,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麻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由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完成。
3.麻醉机、监护仪等贵重仪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维护,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印报修,保证麻醉设备的完好。
喉镜等麻醉器械经常检修,以备随时应用。
4.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麻醉设备。
5.麻醉前认真检查所用的麻醉用具和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器械部及时维修。
6.麻醉后应关闭各种开关,取下各种衔接管、消毒螺纹管、呼吸囊等。
7.麻醉设备使用后,须经清洁、消毒处理后及时归还原处。
8.掌握各类仪器性能,熟悉保养方法,分别保管。
注意保养维修,保持仪器清洁干燥,防止生锈、损坏,提高使用率。
9.对使用几率较小的麻醉设备,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IO.每班认真交接,有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