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为规范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评估制定,通过对患者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现状和护理需求,有利于护士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护理计划。

1、术前评估(1)对下达手术医嘱的患者,责任护士需对患者健康史(现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个人史)、患者身心状况(年龄、生理状况、女患者月经史、营养状况、体液平衡状况、有无感染、重要器官功能、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皮肤完整性、各种管路是否通畅等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发现患者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进行必要的术前知情告知,如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并做好术野的皮肤准备。

(3)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将病情和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交接班,告知需进一步解决的护理问题。

(4)夜班护士进一步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按要求为患者放置胃管、尿管,取下假牙等不宜携带的物品并妥善保管,备好需携带的病历、影像学资料、药品等。

2、术后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了解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处理、术中出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及用药情况等,放置引流管的名称及放置部位、作用等。

(2)重要脏器功能评估: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皮温、皮肤色泽、末梢循环及尿量等。

(3)麻醉恢复情况评估: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循环功能、肢体运动及感觉等。

(4)外科热评估: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患者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 38℃,1-2天后逐渐恢复正常。

(5)切口及引流情况评估:敷料固定、分泌物、渗血、感染、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6)疼痛评估:以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分级,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止痛效果。

(7)术后心理状态评估: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因担心手术结果和预后而产生的焦虑、失望等心理。

3、责任护士根据评估内容及结果,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或家属做好宣教、指导;做好病情观察、及时记录并做好交接;病情发生特殊变化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协助处理。

围手术期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评估制度
一、术前评估
1、充分评估手术患者的情况:包括:
(1)一般情况;
(2)健康史;
(3)身体状况
2、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3、评估各项手术检查项目,对异常结果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4、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术前、术后相关健康指导知识掌握情况;
5、与医生共同评估手术部位并做好标识;
6、评估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型;
7、评估患者术前准备是否落实;
8、评估患者所需手术用物是否准备齐全。

二、术后评估
1、评估患者麻醉及手术情况;
2、评估生命体征、疼痛不适等情况;
3、评估患者伤口情况有否异常;
4、评估患者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包括引流液的性质、量及管道的其他情况;
5、评估术后治疗、护理是否到位及辅助检查结果;
6、评估有否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7、评估患者术后健康指导内容掌握、执行情况,包括术后康复
知识、功能锻炼配合要领掌握情况。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处理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下面将对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2.病史采集: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饮食禁忌等各种病史的详细询问和记录。

3.身体检查: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身体状况、病灶部位等。

4.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以明确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状况。

5.临床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6.心理评估和心理支持:针对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7.术前准备: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消毒、穿刺术前标识等。

1.监护仪的连接和相关监测:将患者与监护仪相连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麻醉评估和处理:根据麻醉医生的指示,对患者的麻醉深度、心脏功能、呼吸功能等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手术操作区域清洁和消毒:对手术操作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无菌。

4.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核对:确保手术器械和药品的准备齐全,并与手术医生核对无误。

5.护理过程的记录: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用药量等。

6.术中配合手术医生:根据手术医生的要求进行配合,如提供手术器械、换药、放置引流管等。

1.术后恢复室护理:将手术完成的患者转入术后恢复室进行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等。

2.术后疼痛评估和处理: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并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3.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评估制度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评估,掌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预防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一、围手术期患者病情评估的范围包括:手术前评估、手术中评估、手术后评估。

二、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一)手术前患者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

4、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5、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6、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7、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8、手术分类及麻醉种类。

(二)手术中患者评估要点1、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

3、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

4、手术开始前,手术野皮肤消毒情况。

5、手术过程中的观察。

6、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置。

7、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

(三)手术后患者评估要点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是否牢固,辅料有无脱落或感染、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皮肤受压情况等。

3、观察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以及尿潴留等常见的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4、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

5、患者的心理状态。

6、观察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7、安全管理。

8、根据专科特点,评估专科情况。

三、责任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必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规定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规定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1、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
2、术前教育:做好患者的心里卫生教育,术前各项准备配合、手术相关的术前指导.
3、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肠道、呼吸道、口腔及手术区皮肤准备,遵医嘱应用药物
4、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5、病区护士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二、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手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三、手术患者交接程序
1、术前交接:病区护士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查对制度相关要求进行认真核对,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2、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师共同进行安全核查,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签字.
3、术后交接:
1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术后患者转运,运转人员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患者所有信息,并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2即刻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并做好交接.
四、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2、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
3、给予病人包括术后饮食、导管的注意事项、伤口的管理方法、药物知识等健康指导.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康复指导做好专科护理记录,严格床边交接班。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围手术期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临床护理管理制度(30)
围手术期评估制度与处置流程
一、术前护理
(一)评估制度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术前准备情况等。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处置流程
二、术中护理
(-)评估制度
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
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

3.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

4.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置。

5.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

(三)处置流程
三、术后护理
(一)评估制度
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肤受压情况等。

3、观察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以及尿潴留等常见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二)处置流程。

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

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

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1、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安全,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途径,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病情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等进行综合评估。

2、围手术期评估是本院执业护士。

3、围手术期评估,包括术前、术中、术后评估。

术前主要评估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配合情况及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掌握情况;术中主要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全身情况、配合程度、各种仪器设备功能与安全、病人体位摆放、皮肤完整性;术后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切口渗血、切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及引流情况,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4、术前、术后各项评估分别在术前一日和术后回房即刻评估,记录于《住院患者护理记录(续页)》中。

手术评估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记录于《***人民医院手术室术中护理记录》中。

5、护理部至少每半年对围手术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督察、分析和反馈。

六十三、观察、了解和处置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制度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正确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

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

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4、严格落实“三查十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十对: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5、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6、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

7、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按《应急预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是为了了解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护理需求,以制定适宜的手术计划。

评估内容包括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情况,如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等。

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评估,急诊手术患者则在手术前1小时内完成。

手术中病人评估由手术室护士负责。

在评估中发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处理。

围手术期的术前处理流程包括医生开出手术医嘱、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责任护士进行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工作等。

在病人回病房前,还需要再次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评估并补充健康宣教,观察病人夜间情况,评估病人术前状态,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等。

在与手术室护士核对腕带、术前用药、病历资料等后,才能将病人接至手术室。

围手术期的术中处理流程包括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协同工作。

巡回护士需要仔细核对病人、术前准备情况及术中所需用物准备,并将病人接至手术室。

器械护士则需要提前打开层流、准备术中所需仪器设备,并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和固定好体位。

在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巡回、器械护士需要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物品等,并及时记录。

协助手术人员消毒铺巾、调整灯光、穿好手术衣、做好手术准备等,也是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积极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操作,监督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情况,并及时提供所需的物品,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切皮前,还需进行三方核查,以确认手术无误。

同时,护士也需要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记录手术过程中的细节。

为了防止术中遗留异物,护士需要管理手术台上的物品,并确保使用物品清点无误。

在关闭体腔前后,护士也需要共同清点使用物品,并及时记录。

手术结束后,护士还需清点手术器械,并将其交由供应室处理。

同时,护士还需要整理手术间及使用物品。

在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中,病房护士和麻醉师需要交接病人和各种物品,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应由三级及以上护士完成。

普通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1小时内完成,重症病房患者应在15分钟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入院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各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制定3-5种疾病、项目、操作等评估,包括有详细的评估内容与标准、评估时限等。

评估结果应在护理记录或相应的评估单中明确记录。

各科室制定的护理评估单报护理部审核备案。

护理部定期检查督导,并作为对科室的一项重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围手术期护理处置流程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评估和各项检查、检验、备皮、皮试、胃肠道准备、健康教育、特殊器械准备等工作。

手术前期需要进行术前访视、手术部位标记、术前用药、心理准备等。

手术中需要进行三方检查、体位摆放、建立静脉通路、术中护理器械物品敷料的供给及数目清点、术中配合等。

手术后需要进行体位、监测生命体征、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术后访视;疼痛、发热、恶术后护理心、呕吐、呛逆、腹胀、尿潴留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在手术前期,需要对病人进行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询问亲属对手术的看法是否支持、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

同时,需要对病人进行术前训练,包括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等。

还需要进行备血和补液、预防感染、胃肠道准备、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工作。

在手术前期,需要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取得信任和配合。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围手术期是手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评估的内容包括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指标,如患者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重要脏器功能等。

评估应由责任护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在手术前,医生开出手术医嘱后,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估和健康宣教,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皮试等。

在术前晚,还需要再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健康宣教,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并观察病人夜间情况。

术前,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状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在手术中,需要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配合,核对病人和术前准备情况,准备所需用物,并进行三方核查,确保手术安全。

巡回护士需要将病人接至手术室,并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固定好体位。

器械护士需要提前打开空调,准备术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器械包、敷料、药品和一次性物品等,并铺好无菌器械桌。

在手术中,还需要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和物品等,并及时记录。

总之,在围手术期,评估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效果有正确的认识,减少手术恐惧和焦虑,提高手术成功率。

2.2清洁消毒:协助手术人员进行消毒铺巾、准备手术器械等工作,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2.3体位和固定:根据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选择合适体位,并进行固定,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

2.4输液和监测:根据医嘱给予液体和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术中护理1.监督术中无菌操作,及时补充所需物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做好手术记录。

3.管理手术器械和物品,确保清点无误,防止异物遗留体腔。

三、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评估,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手术伤口和管道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预防并发症,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康复指导。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管理制度一、手术前评估及护理(一)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相关检查结果、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野要求、抗菌药物过敏试验、手术耐受性、睡眠、饮食要求、排便、心理状态、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情况等。

(二)评估患者家庭、社会支持及经济情况。

(三)制订护理计划,做好术前宣教,包括术后注意事项,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四)术前晚评估患者睡眠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五)手术前2小时内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通知医生。

(六)检查患者术前、术中用药准备完善情况。

(七)完善《患者手术转运交接记录单》记录。

二、手术中评估与护理(一)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记、皮肤完整性、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假体、体内植入物、管道、影像资料、病历、物品等及知情同意情况。

(二)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检查记录。

(三)评估手术间温湿度、灯光、患者病情、手术进展、术中出血、输液、体位、皮肤、尿液等情况。

三、术后评估与护理(一)评估床单元、仪器、物品准备是否完善。

(二)护理单元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室/复苏室护士交接时评估患者身份、麻醉恢复情况、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皮肤和输液等,完成《患者手术转运交接记录单》交接内容。

(三)对患者进行疼痛、压疮、跌倒、生活自理能力、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营养等方面的评估。

详见《患者评估制度》《压疮风险管理制度》《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深静脉血栓患者风险管理制度》等。

(四)术后每半小时一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渗血、病情变化等直至术后6小时;签署大手术报告患者6小时后每班仍需评估一次至术后72小时。

病情不稳定者,遵医嘱执行。

(五)根据麻醉和手术方式给予合适的卧位,确定术后患者翻身、起床活动和进食时间。

(六)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道,查看标识,准确记录引流量。

(七)落实术后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准确记录各项监测结果。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一、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评估,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及护理服务需求,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评估内容包括术前、术后术前评估内容:
1、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2、现病史及伴随疾病。

3、身体状况(营养状态、手术耐受性)。

4、手术的种类、术式、麻醉方式。

5、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6、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术后评估内容:
1. 术中病情: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手术经过情况(出血及输血输液情况及安置引流管情况)。

2. 术后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反射、感觉、输液、排尿、皮肤、伤口和引流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患者不适主诉。

4. 心理状况。

三、患者评估工作由责任护士完成。

四、普通患者术前评估应在术前24H内完成,急诊患者在1H内完成,术后评估在术后6H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五、评估结果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

六、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定期检查指导。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一、术前准备
1、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

2、术前教育:做好患者的心里卫生教育,术前各项准备配合、手术相关的术前指导。

3、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肠道、呼吸道、口腔及手术区皮肤准备,遵医嘱应用药物
4、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5、病区护士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二、术中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手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三、手术患者交接程序
1、术前交接:病区护士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查对制度相关要求进行认真核对,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2、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师共同进行安全核查,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签字。

3、术后交接:
(1)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术后患者转运,运转人员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患者所有信息,并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2)即刻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并做好交接。

四、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护理措施。

2、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

3、给予病人包括术后饮食、导管的注意事项、伤口的管理方法、药物知识等健康指导。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一、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均需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评估
二、评估内容
(一)术前评估内容
1.健康史: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婚育史、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辅助检查结果,病人生
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情况等。

3.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评估患者对疾
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术中评估内容
1.手术开始前评估
(1.)巡回护士:评估手术病人是否正确、手术部位标识、术前用药及准备情况,禁食、禁水、消化道准备、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输血及手术同意书签署情况、病人皮肤及体位摆放是否符合规范、无影灯、各手术用物及仪器是否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器械是否完整、手术用物是否准备齐全在有效期内等。

2. 手术中评估
(1.)巡回护士:评估病人的手术体位及皮肤受压情况、术中出血、输液及手术用物供给等。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进展、术中用物及标本的保管等。

3. 手术结束后评估
(1.)巡回护士:病人皮肤受压情况、术后各管道的固定、伤口包扎及标本保存、登记情况等。

(2.)器械护士:评估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及数量的正确性等。

(三)术后评估内容
1.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麻醉类型、手术过程是否顺利、术中出血。

2018.7。

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与处理流程

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与处理流程

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与处理流程一、目的:落实术前准备内容、术后康复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二、依据:《外科护理学》、《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三、适用范围:全院手术科室。

四、职责:1、护士:负责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工作;2、护士长:督导检查;3、护理部:督导检查。

五、内容:1、术前护理评估(1)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并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2)手术室护士手术前一天进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及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患者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联系。

2、术中护理评估(1)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神志、手术耐受能力、受压部位皮肤情况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手术医生及麻醉师进行处理。

3、术后护理评估(1)术后患者的搬动,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术后卧位、生命体征、各种管路、伤口、心理状态、疼痛的程度、大小便及睡眠等,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围手术期术中处理流程图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图。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是指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处理的一系列规范化流程。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下面是一个关于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和处理流程的详细介绍。

1.详细收集病史资料: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过去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和药物使用史等。

2.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全身和器官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如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3.实验室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血液、尿液、生化、血型等相关检查。

4.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以评估心肺功能和存在的病变。

5.进行专科评估:根据手术类型,可邀请相关专科医生对病人进行专科评估。

6.心理评估和支持:对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评估和支持。

7.术前准备:包括患者宣教,清除患者肠道,保持身体清洁等。

8.术前用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必要的术前用药,如镇静剂、抗生素等。

1.进行麻醉评估:评估病人的麻醉深度、呼吸、循环等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对麻醉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

2.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麻醉深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维持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通过氧气给氧、人工通气等方式维持呼吸功能。

4.其他处理:根据手术需要进行其他处理,如输血、输液、置管等。

1.观察术后病情: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观察是否存在过敏、感染等并发症。

2.疼痛评估和处理: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根据病人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和非药物处理。

3.术后教育和指导:对病人进行术后护理的宣教和指导,包括饮食、活动、伤口护理等方面。

4.康复评估和处理:根据手术类型和病人情况进行康复评估和处理,包括康复训练、生活方式指导等。

5.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根据术后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凝剂等。

围手术期护理的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的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的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1. 引言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程护理,其中包括对突发情况做出紧急处理的预案与流程。

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完成手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的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2. 紧急处理预案2.1 预案制定原则紧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手术风险评估确定不同手术的紧急处理预案;- 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点进行个性化预案制定;- 结合围手术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 预案应涵盖常见的突发情况和并发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

2.2 常见突发情况和并发症- 感染:术后出现发热、局部红肿、渗液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照规定流程采取相应措施。

- 出血:术后出现明显出血,应立即停止手术并给予相应处理,如止血、输血等。

- 呼吸困难:术后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辅助患者通气,必要时启动人工通气设备。

- 心脏骤停:在手术室内发生心脏骤停时,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步骤。

3. 紧急处理流程3.1 通知相关人员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包括主刀医生、麻醉医生、急救人员等,以确保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协助。

3.2 评估患者病情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应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皮肤状况等指标,以确定紧急处理的优先级和措施。

3.3 执行紧急处理措施根据预案的指引,护士应快速执行紧急处理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

3.4 持续监测和护理紧急处理后,护士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4.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的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提供了一份基础的预案和流程用于参考,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护士在执行紧急处理时需要保持冷静、沉着,并与其他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

XXX医院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评估制度
1、各手术科室的上级护士定期检查指导评估质量,质控组将围手术期患者的评估纳入管理,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2、对于急诊手术病人,协助医生急救的同时做好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估,重点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有无水电酸碱失衡,及时测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通知禁食,并给病人必要的安慰和解释。

3、对择期手术病人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身心状况、诊断检查情况、手术分级和麻醉种类,术前加测生命体征,并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

4、术后回病房第一时间评估病人的意识、液体、麻醉方式、生命体征、各类管道、切口引流情况、伤口敷料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用药情况及全身皮肤情况。

5、术后72小时内需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手术伤口有无疼痛、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是否牢固,敷料有无脱落或感染,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根据专科特点还需评估专科情况。

6、对手术后病人常规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体温的变化、重要脏器功能、麻醉恢复情况、切开及引流情况、病人的情绪反应。

7、责任护士在评估过程中必要时需与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沟通。

8、结合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及时完成评估,书写护理记录.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制度
1通过对患者评估,了解手术患者基本的现状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手术计划提供依据。

2围手术期患者评估的内容:
(1)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及健康状况、亲属对手术的看法、亲属对手术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等。

(2)手术中病人评估,包括手术体位的要求、手术野皮肤消毒、手术过程中的观察等。

(3)手术后期病人的评估,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伤口情况;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等。

3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24小时内完成,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在手术前1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手术室护士负责手术中病人评估。

4在评估中出现可能影响手术安全的情况时,护士应及时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协同进行相应处理。

围手术期术后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