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

合集下载

11止血药

11止血药
42
侧柏叶之配伍效用
侧柏叶止血作用佳,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常用药。
治血热妄行,配大蓟、小蓟、茅根; 治虚寒性出血,配艾叶炭、炮姜炭; 治出血不止,配仙鹤草、藕节、蒲黄。
43
白茅根《神农本草经》
【药用】 本品为禾 本科植物 白茅的干 燥根茎。
44
白茅根
【性味与归经】 甘,寒。 归肺、胃、膀胱经。
1. 咳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 2. 崩漏; 3. 紫癜、衄血; 4. 外伤出血等。
4
概述
三、药性特点:
1. 性凉(血遇寒则凝); 2. 入血分,多归心、肝、脾经; 3. 多炭药(血见黑则止,炒炭味多苦涩)。
5
四、分类
1、凉血止血药: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症见血 色鲜红,量多质粘稠等。
温中止呕 胃寒呕吐及妊娠恶阻。
温中止泻 脾虚久泻。
63
灶心土
【处方用名】灶心土、伏龙肝(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布袋包,
先煎。或用二两至四两,煎汤代水。 【方剂举例】
黄土汤(《金匮要略》)灶心土、干地 黄、白朮、阿胶、黄芩、熟附子、甘草。
治大便下血等症,属于脾阳不足,统摄 无权者。
11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性味:多为寒凉之品,味苦。 功效:凉血止血。 适应证:血热妄行的出血证,见血色鲜红,
量多质粘稠等。 配伍:多伍用清热凉血药物以加强止血作用。 使用注意:内服大剂量寒凉止血药,可致血
瘀气滞,宜配伍活血止血药物。
12
大蓟《名医别录》
【药用】 本品为菊 科植物大 蓟的干燥 地上部分 或根。
1. 陈艾炭(炒至黑色为度,用以止血) 2. 生艾叶、蕲艾(生用,用以散寒止痛) 3. 艾绒(捣制成绒,用以烧灸)

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总结词
需考虑感染情况
详细描述
止血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需考虑感染的具体情况。在感染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 具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开具止血药以促进止血。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感染本身可 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因此,患者应密切关注感染的症状是否得到控制,以及是否有出
血不止或止血困难的症状出现。
05
止血药的注意事项
创伤出血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创 伤出血,如刀割伤、跌
打损伤等。
血液系统疾病
对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等引起的出血。
妇产科
用于产后出血、子宫肌 瘤出血等。
02
止血药的合理应用
根据出血类型选择止血药
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
对于轻微的毛细血管出血,可以选择 使用局部止血药,如止血粉、止血贴 等。
04
止血药的联合应用
止血药与抗凝药的联合应用
总结词:需谨慎
详细描述:止血药与抗凝药联合应用时,需谨慎观察,防止出现出血不止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或 手术后,医生可能会开具止血药和抗凝药的联合处方,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促进止血。此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按 时服药,并密切关注是否有出血不止或血栓形成的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止血药与抗炎药的联合应用总结词:常见
详细描述:止血药与抗炎药联合应用是常见的治疗策略。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增 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同时开具止血药和抗炎药,以协同作用,促进止血 和缓解炎症症状。然而,患者应密切关注任何出血或止血困难的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止血药与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感谢观看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不良反应。

所有止血药

所有止血药

酚磺乙胺5ml:1g氨甲苯酸100ml:0.5g*2瓶ivgtt st垂体后叶素6IU*4支+NS250ml / ivgtt 25ml/H去甲肾上腺素2mg*4支+NS100 / 冰冷后洗胃维生素K1 10mg im st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0.5ku*2-4支/ 入壶ivgtt po蛇毒血凝酶凝血酶1000IU81支+NS20ml / po 局部外用【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酚磺乙胺英文通用名称:Etamsylate其他名称:止血敏【临床应用】1.用于防治多种手术前后的出血。

2.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3.还可用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等。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止血药。

动物试验证实本药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

还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但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肯定。

2.药动学本药易从胃肠道吸收,口服1小时起效。

静脉给药1小时后达峰浓度,作用持续4-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本药8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小部分经胆汁随粪便排出。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的半衰期分别为1.9小时、2.1小时。

【注意事项】1.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

2.慎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有此病史者。

(2)肾功能不全者(因本药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人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哺乳妇女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用药应权衡利弊。

【不良反应】1.本药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血栓形成等。

2.偶有静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中药学】止血药

【中药学】止血药

本节药味多涩,其性多平,或凉而不寒,
或为炭类,或质粘,其性收敛。无论虚寒性
出血或热性出血均可用之。但有留瘀之弊。
白及Hyacinth Bletilla
质粘味涩,性善收敛,入血分有较强 的收敛止血作用,主治肺胃损伤引起 的咳血、吐血及外伤出血等证,以其 收敛之性,又可敛疮生肌。
反乌头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⒉化痰止咳
治肺热咳嗽或咳痰带血, 研末与大枣浓煎代茶饮。
白茅根Cogongrass Rhizome
甘寒清润,入心经血分,能凉血止血; 入肺胃气分,能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润燥; 兼可利尿通淋,故凡血热出血,肺胃燥 热,热淋涩痛等证,均为适宜。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白茅根与芦根清肺胃之功相似, 但芦根甘寒生津,主在气分; 茅根甘寒清热,能走血分。
甘缓不峻,性平不烈,入心肝二经 血分,生品化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 炒用又善收敛止血,用治内外各种 出血证,不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 用。兼有利尿之功,故尤其善治血 淋、尿血。取其散瘀止痛的作用, 又治血瘀诸痛。
化瘀止血,利尿
布包煎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Astringency to Stop Bleeding
研末服1.5-3g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Warming the Channels Respectively to Stop Bleeding
本节药性温热,能温内脏、益脾阳,固
冲脉而统摄血液。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
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
均为温经止血药,适用于脾不统 血、冲任失固之虚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血证。
主入脾经,对脾阳虚、脾不统血者, 为首选药;又有温中止痛作用,用于 虚寒性腹痛、腹泻。 偏入下焦,治虚寒出血,尤宜于崩 漏;且有温经暖宫作用;又可调经、 安胎,常用于妇人月经不调、痛经、 宫冷不孕、胎漏、胎动不安等。 灶心土入脾胃中焦,用于脾胃虚寒脾不摄血之吐血、 便血及崩漏;又能温胃止呕,并有涩肠温脾止泻作用。

止血药医学百科知识点总结

止血药医学百科知识点总结

止血药医学百科知识点总结止血药医学百科知识点总结引言:止血药是一类用于减轻和阻止出血的药物。

无论是创伤性出血、手术过程中出血,还是疾病引起的出血,止血药都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止血药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止血药的使用和作用。

一、止血药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止血药可分为以下几类:1. 血管收缩剂:包括血管收缩药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收缩药通过收缩血管壁,减少出血点的血液供应,从而实现止血的目的。

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则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降低出血风险。

2.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止血药可通过提高特定凝血因子的含量或改善凝血功能,增强止血效果。

3.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调节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身体自身调节止血的重要机制。

通过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以有效减轻出血症状。

二、常见止血药及其作用1. 血管收缩剂类:a. 血管收缩药:如酚妥拉明。

酚妥拉明能收缩血管壁,减少血液流出的量,从而帮助止血。

b.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这些药物可干扰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减少出血风险。

2. 凝血因子类:a. 血小板制剂:如血小板浓缩液。

血小板浓缩液可补充凝血过程中需要的血小板,增加止血效果。

b. 凝血因子浓缩液:如凝血酶原复合物。

这些药物可补充凝血因子的缺失,增强凝血功能。

3.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调节剂:a. 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改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助于止血。

三、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止血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止血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止血药可能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相应措施。

3.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止血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止血药 ppt课件

止血药  ppt课件

医学课件
66 退出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 ▽灶心土
医学课件
67
☆艾叶
《名医别录》
[来源]本品 为菊科植物 艾的干燥叶。
生用、捣绒 或制炭用。
医学课件
68
☆艾叶
《名医别录》
【性能】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 【功效】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医学课件
69
艾叶
《名医别录》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多生用 收敛止血-宜炒炭
医学课件 29 退出
白茅根
一、药用来源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二、处方用名 三、性能特点
医学课件
30
白茅根
【药用来源】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 的根茎。
医学课件
31
白茅根
【性能特点】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 功效 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
医学课件 32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散瘀消痈之力强,善治全身 各部位血热出血病证
1.血热出血证 2.热毒痈肿 小蓟

散瘀消痈之力弱,兼利尿通 淋,尤善治尿血、血淋。
医学课件
16

一、药用来源 二、处方用名

四、临床应用 五、用量用法
三、性能特点
医学课件
六、使用注意
17
地 榆
【药用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
医学课件 7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医学课件
8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小蓟(A) 大蓟(B) 地榆(A) 侧柏叶(B) 白茅根(B)
医学课件
9
小 蓟

止 血 药

止 血 药
测量条件为CuKα,40kV, 250mA,步进扫描,步长0.02 °,计数时间 1sec。狭缝与其它样品的测量条件相同。
22
晶2 胞参数的计算
各晶系的晶面间距计算公式
表 间中 距,dhkal(,简b,c写,α成,β,dγ)为表晶示胞晶常面数簇(hkl)之间距离,称为面
23
晶2 胞参数的计算
立方晶系
2. 测量样品的衍射谱,经物相检索或者指标化,确实晶 胞参数的初始模型。
3. 用最小二乘法精修晶胞参数。
31
外9 标法
实验步骤
(1) 测量衍射谱,读入图谱,检索物相【D,a确ta:定0401精5:修ZrB-模ZrB型2.raw。】
32
外9 标法
实验步骤
(2) 对整全衍射谱拟合后,待定要精修的物相。
2)2 θ/θ 驱动匹配误差 这种误差对于同一台设备是固定不变的,误差随2 θ而变化。可以用标准样 品校正各个2 θ角的误差。最好选用点阵常数大的立方晶系物质,如LaB6作 标准物质。如果没有,也可以用Si作标准物质。这种误差的函数形式为:
i=0,1……N,Ai为常系数
27
3 晶胞参数的误差
3)计数测量滞后的误差 为减小这种误差,精确测量点阵常数时必须使用 步进扫描和长时间常数,一般采用步长0.01 °, 计数时间1秒或更长。
3. 点阵常数还与温度有关。 4. 掺杂的原因也可以使晶格常数变化。
5. 一些硅酸盐类黏土具有吸水性,如蒙脱石,由于
21
1 晶胞精修的目的
晶格常数变化通常是很微小的,一般反映在10-2~ 10-3nm的数量级上。 如果仪器的误差足够大或者计算的误差足够大,完 全可以把这种变化掩盖起来。 点阵常数计算的误差来源于多方面。因此,必须对 点阵常数进行精密化测定。

止血药

止血药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性味归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化瘀止血:人体各种内外出血证。 化瘀止血: 化瘀止血 本品止血作用甚佳,又能化瘀生新,具有止血 不留瘀之特长,故尤适用于出血兼瘀滞者。 2.消肿止痛: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消肿止痛: 消肿止痛 本品对跌打损伤,或筋断骨折,瘀血肿痛等症,为 首选之药。为伤科要药。 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 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敷之。 现代临床用治冠心病心绞痛,胃脘疼痛均有较好疗 效。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性味归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 .凉血止血: 尤治下焦血热之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 2.解毒敛疮:疮疡肿毒、烫伤、湿疹、皮肤溃 .解毒敛疮: 烂等。 烫伤:生地榆研末,麻油调敷。为治烫伤之要药。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对于大面积烧烫伤患者,不宜使用地 榆制剂外涂,防止它所含的水解性鞣质被身体大量 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五.使用注意 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敛止血药时,应注意有无瘀血, 如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以免有留瘀之弊。 六.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多数止血药物分别具有局部血 管收缩,缩短凝血时间;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加毛 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纤 维蛋白溶酶的活性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增 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以促进出血部 位的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目的。部分药物还能增 加血小板。个别药物分别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或抗疟、 抗癌作用;或止咳、平喘等作用。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一、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药性甘苦寒凉主入血分,能清血分 之热而止血。 二、作用及适应证 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在临床上出血病 证以血热者居多,所以在止血药中,凉血止 血药数量最多,应用也最广。

止血药.

止血药.

茜草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 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 略弯曲,长10~25cm,直径 0.2~lcm;表面红棕色或暗 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 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 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 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无 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茜草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短段。 外皮红棕色或暗 棕色,外皮脱落 处呈黄红色。切 面皮部紫红色, 木部粉红色,有 多数散在的小孔。 无臭,味微苦, 久嚼刺舌。
藕 节
为短圆柱形,中部稍膨 大。外表面灰黄色至 灰棕色,有残存的须 根及须根痕,偶见暗 红棕色的鳞叶残基。 两端有残留的藕,表 面皱缩有纵纹。断面 有多数类圆形的孔。 质硬。气微,味微甘、 涩。
藕 节
【性味归经】平;甘、涩;归心、 肝、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瘀。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 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 ~ 30g ; (鲜用捣汁冲60g);或入散剂。
白及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薄片。表 面类白色,角质样。 质硬而脆。无臭, 味苦,嚼之有粘性。
白及
【性味归经】寒;苦、甘、涩;归肺、胃、肝 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 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 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研末,每 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 末撒或调涂。 【禁忌】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不宜与乌头 类药材同用。
侧柏叶
为不规则多节枝叶片, 小枝扁平。叶细小鳞 片状,交互对生,贴 伏于枝上,深绿色或 黄绿色。质脆,易折归经:微寒;苦、涩;归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 咯血,便血,蹦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如何合理使用止血药

如何合理使用止血药

如何合理使用止血药
止血药是一类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创伤或手术过程中的出血。

正确合理使用止血药可以有效地减轻出血带来的伤害,但不正确使用可能
会引发副作用或掩盖潜在疾病。

因此,了解如何合理使用止血药是十分重
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合理使用止血药。

第一、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选择止血药
不同的止血药适用于不同的出血部位和程度。

一般来说,表面微小创
伤可使用医用碘酒等外用药物进行消毒和防止感染,而较严重的出血则需
要内服药物或肌肉注射。

对于口腔出血,掌握合适的止血技巧和用药方法
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遵循药品说明书和医生建议
第三、与其他药物合理搭配使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止血药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副作用或减弱药效。

如果
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尤其是抗凝血药、阿司匹林等,应当告知医生或药师,以便避免不良反应。

第四、注意过敏反应
第五、遵守使用范围和期限
不同的止血药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期限。

一般来说,止血药主要用于
临时止血,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能掩盖疾病的真实情况。

如果出血持续
存在或复发,应及时就医,寻找根本解决方法。

第六、避免滥用
止血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或停止出血,但不能用于治疗其他病症。

如果只是为了减轻疼痛或其他非出血症状,不建议滥用止血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第七、注意副作用
虽然止血药在适当使用时可以提供帮助,但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副作用,包括胃肠不适、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临床常用止血药-PPT

临床常用止血药-PPT

五、凝血因子
人凝血因子VIII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凝血因子
名称: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应用:血友病 药理:与组织因子结合,激活凝血因子,激发凝血
酶原向凝血酶得转换,使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 转换形成止血栓
六、凝血质
凝血质 复方凝血质
凝血质
名称:Thromboplastin 应用:各种出血、止血 药理: 用法:7、5-15mg im,qd or bid
用法:2万U/kg/d分2次溶于GS中ivgtt
三、凝血酶
凝血酶 凝血酶原复合物 蛇毒血凝酶
凝血酶
名称:凝血酶;Thrombin 应用:1、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得局部止血;2、
外伤出血;3、口服给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药理:凝血机制中得关键酶,直接作用于血液凝
固过程中最后一步,促使血浆中得可溶性凝血因 子I转变成不溶得纤维蛋白 用法:消化道止血:用温开水溶解成10-100U/ml 溶液口服
名称:Protamin Sulfate 应用:1、注射肝素过量所致出血及其她自发性
出血(如咯血);2、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或血 液透析过程中应用肝素者,在结束时用本药中与 体内残余肝素 药理:就是一种碱性蛋白,可与强酸性得肝素结 合形成无活性得稳定复合物,这种拮抗作用使肝 素失去抗凝活性 用法:自发性出血:一日5-8mg/kg,分两次,间隔 6h
大家有疑问得,可以询问与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酚磺乙胺
名称:止血敏;Etamsylate 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得出血;2、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 HSP );3、其 她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 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与粘附性 用法:ivgtt:每日4-8g,分2次

止血药

止血药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一、对心脏的影响 • 作用: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 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PNS • 作用特点: • 作用机理:钙通道阻滞作用,缩短动作 电位平台期(慢反应心肌细胞2期)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二、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 作用: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降血压。 • 有效成分:三七及PNS。 • 作用机理:钙通道阻滞作用。
(5)抗炎
• 作用:抗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抗实验 动物足趾肿胀,耳肿胀,肉芽肿等,作 用显著。 • 有效成分:三七皂苷, • 作用机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素系 统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依赖于此。
(6)保肝
• 作用:抗实验性肝损伤,抗肝细胞变性 坏死,抗肝纤维化,抗肝脂肪变性;显 著降低实验动物血清中ALT、AST、LDH活 性。 • 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PNS • 三七具有一定的利胆作用。
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
• 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 • 凝血酶原激活物 • 凝血酶 • 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 • 凝血酶 • 纤维蛋白
• 止血的有效成分:三七氨酸 • 作用机理: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 板功能。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 血酶含量。
三七对血小板的影响
• 诱导血小板释放ADP、血小板凝血因子Ⅲ 和Ca2+等凝血因子,发挥止血作用。
(7)抗肿瘤
• 作用:协同ConA、PHA诱导脾细胞产生 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 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PNS等 • 作用机制:增强了被激活的免疫细胞的 杀伤能力。
(8)镇痛
• 作用:三七有确切的镇痛作用,对多种 疼痛模型有效。 • 有效成分:人参二醇皂苷
2、其他药理作用
• • • • • (1)镇静(中枢性抑制作用) (2)延缓衰老(抗自由基)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促进作用) (4)对代谢的影响(糖、蛋白质) (5)其他作用(改善记忆,抗失血性休 克,利尿)

第二节止血和抗凝药

第二节止血和抗凝药
• 【制剂与用法】氨甲苯酸:注射剂,静脉 注射或静脉滴注。
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
• 作用及用途同氨甲苯酸。本药排泄缓慢, 止血效果较氨甲苯酸显著。
• 不良反应较多,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
• 【制剂与用法】氨甲环酸:片剂;注射剂: 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垂体后叶素
• 【制剂与用法】肝素钠:以5%葡萄糖或生 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过敏体质患者先试 用1000U,如无反应可用至足量。
•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剂,静脉注射或静脉滴 注。
低分子量肝素
• 一种新型抗凝血药物,是肝素经解聚后而 得到。其作用与肝素相似。
• 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较少发生自发 性出血。
• 临床常用药物有:替地肝素、依诺肝素等。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 为人工合成的口服抗凝血药。 • 【作用及用途】为维生素K的竞争性拮抗药,
抑制维生素K的转化,阻止其反复利用,阻 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对血浆中已形成的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无 拮抗作用,体外无抗凝作用。 • 作用缓慢,口服12~24小时发挥作用,1~ 3天达到高峰;停药后作用可维持数日。
二、抗凝血药
• (一)抑制凝血过程药:肝素、低分子量 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
• (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 激酶、蝮蛇抗栓酶;
• (三)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
肝素
• 【药理作用】 • 肝素在体内或体外都有迅速而强大的
抗凝血作用。静脉注射后立即出现抗 凝作用,血液凝固时间、凝血酶时间 及凝血酶原时间都被延长。但肝素对 已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
部分常见血液造血系统疾病
凝血过程
•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 凝血酶的形成; • 纤维蛋白的形成。

止 血 药

止 血 药
止血药
王 树 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 药理教研室
*
止血药系指具有促进血液 凝固,制止出血作用的药物。 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的出血 病症。 根据药物功效的不同,止 血药分为化瘀止血药,凉血止 血药,收敛止血药以及温经止 血药。
止血药主要药理作用


作用于血管:促进受损血管收缩;降低血 管壁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抗损伤能力。 作用于凝血过程:含有VitK;增加血小板 数目;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凝血酶原生 成;促进凝血酶生成; 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促进纤维蛋白 原生成;抑制纤维蛋白酶原活性;抑制纤 维蛋白溶解。
*
5。抗氧化 三七总皂苷可减少LPO、 MDA,提高SOD活性,延长实验动物寿 命。作用环节:直接清除自由基;通 过酶作用;抑制钙超载。 6。抗肿瘤 三七皂苷等对多种肿瘤, 如胃癌、前列腺癌、肝癌、黑色素瘤、 乳癌、神经胶质瘤、肠癌等。作用机 制:直接杀伤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抑制肿瘤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癌基因-Bcl-2、P53、H-ras等)
*
7。保肝 三七总皂苷等多种实验性肝损伤模 型有效,可降酶,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胶 原纤维减少,脂肪浸润减少。部分作用来源 于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清胆红素。 8。对物质代谢作用 (1)对糖代谢:对血糖影响取决于状态、 血糖水平。 (2)对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升高HDL。 (3)对蛋白质、核酸代谢:促进合成。
*
(3)促进造血:三七总皂苷有效。能够促 进各类造血细胞分裂、增殖。显著升高 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 白;并能对抗物理、化学因素所致的血 细胞降低。 作用机制:诱导造血细胞GATA21、 GATA22转录调控蛋白合成;增高与上游 调控区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散瘀解毒消痈――用于热毒疮痈。
本品又能散瘀解毒消痈,为治痈肿疮毒常用之品。治热毒疮痈,可单用,以鲜品为佳,每用鲜品捣汁服或捣敷患处,亦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小 蓟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出血证。
本品凉血止血之功似大蓟而力稍逊,用于血热妄行的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及崩漏等,因兼能利尿,故治尿血、血淋尤宜,常与侧柏叶、大蓟、白茅根、滑石等同用,如十灰散、小蓟饮子等。
2. 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
本品有化瘀消肿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可用鲜品,以酒加红糖煎服,另以鲜品捣烂外敷。
3. 宁心安神――用于惊悸,失眠。
本品有宁心安神作用,用于惊悸,失眠,可用本品配猪心炖食。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本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能消散瘀血而止血,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之出血证。本类药物经配伍后,也可用于其他类型出血证,且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此外,本类药物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经闭、痛经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茜 草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本品苦寒降泄,专入肝经血分,既善凉血止血以治血热出血,又善活血祛瘀,尤宜于血热夹瘀之出血证。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可与大蓟、侧柏叶等同用,如十灰散;
使用注意: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防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槐 花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有凉血止血之功,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因其寒凉苦降,入大肠经,善清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擅治便血、痔血等下部出血证。
(1)治吐血、衄血。常配仙鹤草、白茅根等同用。
2. 消肿定痛――用于跌仆瘀肿疼痛。
本品有良好的活血消肿定痛之效,为伤科要药。凡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常列为首选药物。可单用本品内服外敷,亦可配当归、红花、土鳖虫等同用,如跌打丸、活血跌打散等。
此外,本品还广泛用于胸痹心痛、癥瘕、血瘀经闭、痛经及产后瘀阻腹痛诸证。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等,均取得满意疗效。
本类药物因性寒凉,易凉遏伤阳留瘀,用当中病即止,不宜过量久服。某些药物用鲜品捣汁内服,可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部分药物可炒炭后用。
大 蓟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本品苦甘凉,入心肝血分,长于清血分热邪而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证的要药,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可用浓煎服,或用鲜品捣汁服;亦可配小蓟、侧柏叶等同用,如十灰散。
景天三七
1. 化瘀,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甘微酸平,入肝心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兼可化瘀止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各种寒热出血均可选用。治吐血、咳血及鼻衄、崩漏等,可单用煎服,或鲜品捣汁服。现代用本品制成糖浆或注射剂,用于消化道、肺及支气管出血和血液病出血有效,尤其对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侧 柏 叶
1. 凉血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
本品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之中兼有收敛止血之功,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尤以血热者为宜。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与鲜生地、鲜艾叶等同用,如四生丸。
(2)治肠风、痔血或血痢。可配槐花、地榆等同用。
(3)治虚寒性出血。可配艾叶、炮姜等同用。
止血药都有直接制止出血的功效,主治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部分药物尚可用于血热、血瘀及中焦虚寒等证。
四、分类
根据本类药物药性有寒、温、敛、散之不同,其作用亦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之异。相应地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等四类。
本品有清热止血安胎之效。凡怀胎蕴热之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者,每持为要药,可单用,或配当归、阿胶等同用,如苎根汤。近代用治习惯性流产有效。
3.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痈,蛇虫咬伤。
本品有清热解毒之功。治热毒疮痈,蛇虫咬伤可用鲜根捣烂外敷,或与清热解毒药共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用于小便淋漓不畅、淋证、水肿等证。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多入血分,归心、肝、脾经,具有清泄血分之火热而止血之效。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本类药在应用时,若血热夹瘀出血,宜与化瘀止血药同用,或少佐化瘀行气之品;急性暴溢出血,可配收敛止血药同用,以加强止血之效;对虚寒性出血,原则上不宜用本类药,但在配伍温经止血、益气健脾之品后,可选择使用。
前人经验认为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更佳,李时珍曰:“烧灰诸黑药,皆能止血。”一般而言,炒炭后药味多苦、涩,止血作用增强,另外有些寒凉性的止血药,炒炭后改变药性,适应范围更广。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药物炒炭后反会影响止血效果,所以,是否要炒炭,应由医者根据药性、病证性质而定,不可拘泥。
第一节 凉血止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治便血、痔血。常与地榆相须为用;如大肠热盛,出血鲜红,可配山栀、黄芩等同用。
2. 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
本品入肝经,有清肝明目作用。用治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常与夏枯草、黄芩、栀子、菊花等同用。现代用槐花煎汤代茶,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脑溢血有效。
用法:清热降火宜生用;止血宜炒用或炒炭用。
2. 解毒敛疮――用于水火烫伤,湿疹,皮肤溃烂。
本品有泻火解毒敛疮作用,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并可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痈疽肿毒。
(1)治烧烫伤。可单用研末,或配大黄研末,用麻油调敷。
(2)治湿疹,皮肤溃烂。可与苦参、大黄同煎,以纱布沾药汁湿敷,或配煅石膏、枯矾研末加凡士林调涂。
(3)治痈疽肿毒。对痈疽初起未成脓者,可单用捣敷,亦可与三七、田基黄等共研末调敷。
2. 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证。
本品有清泄肺热,祛痰止咳之功。尤宜治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咯之证,可单用,或配黄芩、瓜蒌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此外,本品捣烂外敷,可治丹毒、痄腮、烫伤等外科疾患;制成酊剂外涂,还可治疗脱发及须发早白。
用法:止血多炒炭用,祛痰止咳生用。
白 茅 根
1.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1)治热淋及血淋。可与小蓟、瞿麦、蒲黄等同用。
(2)治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车前子、赤小豆等同用。
(3)治湿热黄疸,小便短赤。可与茵陈蒿、玉米须、栀子等同用,以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此外,本品兼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呕、止咳,尚可用于治热病烦渴,胃热呕逆及肺热咳嗽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30~60g,以鲜品为佳。亦可用鲜品捣汁服。
地榆与槐花功用对比
地榆与槐花均苦微寒,入肝、大肠经,均可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诸出血证,且善于清大肠之火,故尤多用于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血,常相须为用。然地榆善清下焦血分之热,且兼收敛之性,止血之力较强,又善治妇女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尚能解毒敛疮生肌,治水火烫伤、湿疹、疮疡及热毒血痢有效。而槐花还善清肝火,为治肝火上炎的头痛、目赤之良品。
2. 散瘀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疮痈。
本品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用治热毒疮痈,可单用内服,亦可取鲜品捣烂敷于患处。
大蓟与小蓟功用对比
大蓟与小蓟均味甘性凉,入心、肝经,均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之效,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类出血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力均较小蓟强,多用治吐血、咯血、崩漏及热毒痈肿;小蓟药力较弱,但又兼利尿,擅治尿血、血淋。
五、配伍应用
使用止血药,必须根据出血证不同病因和病情,作合理选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如血热妄行之出血,应选择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及阴虚阳亢之出血,亦应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药;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应选用化瘀止血药,并配伍行气活血之品;若为虚寒性出血,应选用温经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之品;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需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益气摄血,即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一般止血、补血之品卒难取效。
本品甘寒清利,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对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咳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证皆可选用,因兼能利尿,故尤多用于尿血。可单用大量煎服,或配大蓟、小蓟、茜草根等同用,如十灰散。
2. 清热利尿――用于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及湿热黄疸。
本品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有利尿而不伤阴的特点,常用于热淋、血淋及水肿,也用于湿热黄疸。
本品有清肝明目之功。用于肝经热甚之头痛目胀,翳障,可用鲜品烫熟食之,或配夏枯草同服;若兼见大便干燥者,可与决明子、生大黄等同用。
3. 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之泻痢,水肿,淋浊。
本品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湿热痢疾、泄泻、水肿、淋浊等证。
(1)治湿热泻痢。可单用,或配马齿苋、地锦草等同用。
(2)治湿热水肿、臌胀、淋浊。可单用,或配葶苈子、车前草等同用。
第十一章 止血药
【导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地榆、大蓟、小蓟、白茅根、三七、茜草、蒲黄、五灵脂、白及、仙鹤草、艾叶等11味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及某些特殊用法;熟悉槐花、侧柏叶等2味药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苎麻根、荠菜、景天三七、棕榈、紫珠、鸡冠花、花生衣、檵木、炮姜等9味药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槐角、降香、花蕊石、藕节、血余炭、灶心土等6味药为参考药物。
使用止血药,还要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而选择配伍相应的药物,前人有“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说,如下部之便血、痔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可配伍升举之品;上部之出血如吐血、衄血,多属气火上冲,宜配降火降气之品。
六、使用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