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资料
传染病学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九节 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五、临床表现
2. 轻型登革热
症状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 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1~4天。
3. 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多表现为脑膜脑炎,有 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此型病情凶险,多于24小时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 竭和出血性休克。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 可达40℃,持续5~7天后骤退至正常,亦可出现马鞍 热。 (2)皮疹: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 样皮疹,全身广泛分布,持续3~4天。 (3)出血: 25%~50%病例有出血现象,多在病程 的第5~8天出现。 (4)其它:约1/4患者可有轻度肝肿大。
具备其中2~3项,同时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者,为登革 出血热。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
2. 鉴别诊断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七
治疗
七、治疗 (一)登革热
1. 一般治疗:卧床,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 2. 对症治疗
其易感人群多见于流行区的原住民,外来人少见,可能与促进性抗体有关;引 起DHF最常见血清型是DEN-2。
四
发病机制
四、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
伊蚊 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 增殖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病毒入血
再定位
抗原
免疫系统
呈递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复制 和淋巴组织
病毒入血
抗登革病毒抗体
补体系统激活免疫复合物来自可确诊;单份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过1︰32,红细
胞凝集素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具有诊断意义。
登革热基本知识
登革热基本知识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
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
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
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
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病原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Togavirus)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
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
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
临床症状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一)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 (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
1.登革热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
病死率极低。
2.登革出血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
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9 /L者。
登革热(急性虫媒传染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
1.典型登革热
(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 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 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 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022年4月24日,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傅海燕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新加坡2022年已确诊近5500例登 革热病例,超过2021年确诊总数。
谢谢观看
病因
登革病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20℃可存活5年,70℃可存活8年以上,但不耐热,5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2分钟即可灭活;不耐酸,用洗涤剂、乙醚、紫外 线和0.65%甲醛溶液可以灭活。目前已分离出4个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均有致病性。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 伊蚊)是其主要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 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诊断
根据流行地区、雨季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出现两度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在第一次退热或第二 次高热时出现皮疹,有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减少等,即考虑为登革热。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 倍以上,或急性期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效价1:32以上,即可作出诊断。注意与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麻疹、 猩红热、伤寒、疟疾、黄热病等鉴别。
表5-1登革热世界流行简史
登革热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临床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类型,后两型病死率较高。
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是国境口岸监测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乙类传染病之一。
(一)流行概况1、世界流行概况登革热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根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命名为登革热。
1944 年著名病毒学家Sabin 成功分离了登革病毒。
1955 年Sabin 研制了鼠脑适应,神经毒力突变的灭活疫苗,并应用于人体。
自1779年世界上首次报道登革热流行以来,陆续有此病流行的报道(如表5-1所示),流行地区主要是热带与亚热带,涉及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流行最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的登革热在东南亚开始大流行。
20世纪50年代主要流行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6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以后在新加坡、缅甸以及我国台湾及沿海省份;70年代后东南亚均有程度不同的流行;80年代后,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日益加重,并成为大部分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
70%以上的疾病负担发生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该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在近年来迅速上升。
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在过去十年中也有该病的更多疫情纪录。
2010年,欧洲的两个国家也曾有登革热本地传播报告。
城市化、人口和物资快速流动、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均是导致登革热全球增长的因素。
图5-1 世界疟疾流行分布图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DF病例多达1亿以上,DHF病例达几千万,受威胁人口达25亿,登革热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普及及应对方法 双语版
颜面潮红,咽部充 血伴干咳。瘀点出现 于2——3病日,常见 于面部前额或四肢远 端,斑丘疹少见。
束臂实验在瘀点出 现前即成阳性。可伴 有严重腹痛及腹部有 压痛。
休 克 期
严重患者常突然出现 休克,常发生于第四病 日(2——5病日),持 续12——24小时。
部分病人出现胃肠 道大出血,皮肤大片 瘀斑等,偶有昏迷。
恢复期
患者可于休克、出血 控制后1——2天好转, 恢复迅速而完全。
无软柔和抑郁现象。偶 有心动过缓和早搏等。
实验室检查
一般常规检查
周围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就有 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降低, 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 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一 周恢复正常。
也有白细胞总数正常和 偏高的。此时要注意有无 并发感染或属于严重病例。 但一般血小板减少,甚至 可在1万以下。
Critical phase Hypotension Pleural effusion Ascites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ecovery phase
Alter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Seizures Itching Slow heart rate
出 疹 期
皮疹于发病后2——5日 出现,初见于掌心、脚 底,或先发现于躯干、 及腹部,渐次延至颈和 四肢,部分病人面部出 疹。
皮疹相当明显多数呈麻 疹样,少数呈猩红热样, 或介于两者之间;稍有 瘙痒,压之褪色。
体温已下降者此时又 可上升,呈马鞍型热, 全身症状也跟着加重。
第二次发热可较第一次为 高。常骤然下降。皮疹于 1——5日,平均3日内消 失,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但也有体温下降后皮疹反 而明显者。
关于登革热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关于登革热的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登革热(dengue fever,DEN)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DEN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
据WHO估计,每年世界上有5000万至一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本病疫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为主要流行区,随着气候变暖和交通便利,近年发现病例的省区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登革热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秋雨季,在广东为5~11月,海南为3~12月。
1.病因1.1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和隐形患者占大多数,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本病尚未发现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在野外捕获的猴子、蝙蝠等动物内曾分离出登革病毒,但作为传染源的作用还未肯定。
1.2 传播途径埃及伊蚊绝白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1.3 人群易感性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
在地方性流行区,当地成年居民血清中几乎都可以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故发病以儿童为主。
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DENV1-4),感染恢复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性病毒也有部分免疫力,但只维持数月。
2.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仅有5%或更少)。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典型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记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典型症状包括:①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②“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③“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④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脑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死亡。
登革热的临床解析
登革热的临床解析登革热病毒是小型黄病毒,属于黄热病毒属,能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
感染登革热病毒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
一、概述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突起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疹、出血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临床类型。
登革热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分布广、发病人数多、传播迅速,危害很大,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八大重点热带病之一。
由于登革病毒通过媒介蚊传播,因此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已经突破了洲际的界限,在非洲、大洋洲、美洲、亚洲都有疫区。
近年来,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登革出血热的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这些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在我国主要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一些散发病例,包括2006年以后也曾经有一些登革热的小流行。
二、病原学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易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的影响,对乙醚和酸敏感,可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灭活或经紫外线灭活,在60℃30分钟可灭活。
在4℃可存活数周,0℃存活2个月,—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保存。
登革病毒属于在实验室中很难检测和增殖的一类病毒,其对实验动物的致病作用不强,在某些动物体内也需作多次传代。
灵敏的方法是将登革病毒接种到白蚊伊蚊胸腔内,该病毒可以复制,并且在白蚊伊蚊体内能达到较高的滴度。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有部分交叉反应。
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
病毒血症期为发病前24小时到发病后2~6天,伊蚊在此期吸取病人的血,则可传播。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疾病简史
现代医学的记载可追溯至1779年,印尼; 1869年,英国---定名为登革热
– 1903-1906,相继证实伊蚊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 1922年,美国南部---100-200万人感染
1943年,日本人首次分离到登革病毒
– 至1956年,相继发现4个血清型。 – 1950年,菲律宾和泰国首次发现重症登革热(即登革出血热)
E蛋白与抗原性有关,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M蛋白与感染性有关
登革病毒基因型
4个血清型之间,遗传差异较大(约35%)
– 统一血清型内,又可有分为不同的基因型
DENV-Ⅰ:5种基因型; DENV-Ⅱ:5种基因型; DENV-Ⅲ:4种基因型; DENV-Ⅳ:2种基因型;
病毒的培养
培养细胞系:
主要传播媒介:
– 埃及伊蚊 –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生物学特性
完全变态昆虫:卵、幼虫、蛹、成虫 最适宜生长环境:27±1℃,湿度80±5%;
– 卵期:3.5天 – 幼虫期:6.0天 – 蛹期:2.2天 – 成虫:20.7±1天
孳生场所:属容器型蚊虫,主要孳生在各类人 工或/和植物容器积水中。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Dengue Fever
登革热(Dengue Fever)
由登革病毒通过媒介昆虫(伊蚊)传播的,以发热、 头痛、皮下出血、肌肉及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 病。
–流行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温热带地区 –易感人群:25亿人口受威胁
WHO估计年约5000万-1亿人感染
–季节特点: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
着)。 疹型 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变为点状出
血疹,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 下出血点为主。
出血
病程第5-8天 约25%~50%病例 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或便血、咯血
传染病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发病机制和病理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增殖达一定数量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 血症,继而再侵入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组织中,复制 后再释入血液,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血小板等。
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奥美拉唑、VitK1等止血治疗。
有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静脉滴注。
预防
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主要措施。
对可疑病人应进行医学观察。病人应隔离在有纱窗纱 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日。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概述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
前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后者 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 征,病死率高。
本病好发于东南亚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
病毒分离
取病人急性期(病程1~3日)的血清接种于C6/C36白纹伊蚊传代细 胞中,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60%~80%。
实验室检查
血清免疫学检查
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等,其中血凝抑制 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中和试验最具特异性。血凝抑制试验单份 血清效价>1280或双份血清效价递增4倍以上可确诊。国内常用 EL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登革病毒与血液中已存在的抗登革病毒抗体结合形成 免疫复合物,并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发病机制和病理
登革热(GWG)
三、流 行 病 学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 的较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为1-4年,对异型病毒则 仅有短暂的免疫力。因此,受过某一型病毒感染的 人并不能保护不受异型病毒感染,而且在发生第二 次感染时还可能引起DHF(登革出血热)和DSS (登革休克综合征)。 当登革热初次暴发时,可使大量人群发病。如在 1980年广东、海南和广西流行区中居民登革抗体阳 性率分别为85.53%、76.7-90.7%和52.5%,表明 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病原的发现:1779年埃及开罗、印尼、 1780年美国先后报道发生DF,至今已有 200多年;1940年代分离到病毒 病原的来源:非洲的可能性大 媒介的发现:1903年首次证实由蚊虫传 播;1906年进一步证实DF由埃及伊蚊传 播;1916年证实白纹伊蚊也是DF的媒介
一、概
述
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 登革热。 登革病毒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Ⅰ、 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 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没 有明显的免疫保护。
登
革
热
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科
一、概
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 毒(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 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本 病传播迅猛、发出血热(DHF) 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后两型病死 率较高。
一、概述
二、流行简史
自1779年和1780年世界上首次报道DF流 行以来,陆续有此病流行的报道 流行地区主要是热带与亚热带,涉及到 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流行 90 最严重 全世界每年DF病例多达1亿以上,DHF病 例达几千万,受威胁人囗达25亿 登革热已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登革热症状的几种类型
登革热症状的几种类型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三型,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潜伏期通常为5~8 天。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登革热症状的几种类型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症状【临床表现】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三型,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潜伏期通常为5~8 天。
二、典型(普通型)登革热(1)发热: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战症状,高热,24~36h 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 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 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 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
发热时常伴较剧烈眼眶痛,肌肉、头痛、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
登革热的症状
登革热的症状一、症状【临床表现】登革热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倾向和皮疹为其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全身疼痛、发热、乏力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三型。
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
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潜伏期通常为5~8天。
二、典型(普通型)登革热(1)发热: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战症状,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
发热时常伴较剧烈眼眶痛,肌肉、头痛、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
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儿童病例起病可较缓慢,毒血症状较轻,恢复亦常较快。
(2)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
25%~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
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
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
束臂试验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用于疑似本病病例检查。
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为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
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min后解除压力。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4.登革热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 症状,需积极处理。 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右 旋糖苷、平衡液、葡萄糖盐水等,首 次液体300-500毫升,应快速静脉输 入,必要时可输注血浆或加用血管活 性药物,但不宜输注全血,以免加重 血液浓缩。
5.大出血者应输注新鲜血液和血小 板。上消化道出血者使用奥美拉 唑等。 6.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因疗效不确 切。不主张应用。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近期,永州市祁阳县发生本地登 革热爆发疫情,截止2018年9月14 日,永州市共报告本地确诊登革热 15例。当前我市 气候适宜蚊媒滋生, 登革热防控严峻。按县卫计委的要 求,各医疗机构做好登革热防治的 培训,并即时上报疫情。
一、登革热
(一)简况
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伊蚊)传播引
息,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
2.高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解热镇痛药
宜慎用,因此类药物容易引起大量出汗,
加重血液浓缩及诱发休克,对 G6PD缺乏患
者可诱发溶血。
3.高热不退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
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加用亚冬岷 疗法,也可酌情静脉输液,每日 1000-1500毫升,但需注意防止脑水 肿。
(六)诊 断WTO诊断登革热出血热的标准
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明显的出血现象 登革出血热 肝肿大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七)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
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八)治
疗
1. 登革热和登革热出血热无特效疗法,
主要综合治疗措施。急性期患者宜卧床休
感染另一亚型。感染2种亚型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朝鲜伊蚊
流行特征:
我国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区自 1978 年以 来曾有过14次不同规模的流行。本病流行的间隔时 间为3年 季节 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由季节性,一般在 511月份,高峰在7~9月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改版后ppt课件
耐低温,不耐热,60度30分钟或100度2分钟灭活,对酸、洗涤剂、紫外线等都敏感
·
8
传染源
各种类型的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灵长类动物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为病毒血症期, 此时媒介伊蚊吸血即可传播。
隐性感染者
登革病毒感染者中90%属亚临床感染,他们在本病 的传播中具有更为热流行情况
78年 79年 80年 86年 88年 90年 91年 93年 96年 99年 02年
佛山 广州、中山市 海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海南 广州、佛山 广州 广州、佛山 番禺 中山 广州
4型 1型 3型 2型 2型 4型 1型 2、4型 1型 2型
·
7
Denque virus —type II,黃病毒属
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 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 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 或胸腹腔出血
·
16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 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
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低白蛋白血症等。
特异性抗体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季节性-夏秋、雨季,5~10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周期性
·
12
传播途径
帶毒伊蚊終身帶 病毒至死方休
健康人
人感染病毒約3-14天 (通常5-8天)潜伏期
开始生病
病毒在蚊体 內大量增殖 8-12天后可 传給人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东辉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ppt课件
出血
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 。如牙龈 出血、鼻出血、呕血或黑便、皮下出血、咯血 、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
淋巴结肿大及其他
• 颈部、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 结可肿大,并有触痛。
• 约1/4病例有轻度肝肿大,个别病例有黄疸 , 60%以上病例有ALT不同程度升高,脾肿大 少见。
• 其他检查
• 心电图 • 胸部X线 • B超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起病急、高热、全身骨骼关节
和肌肉疼痛、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皮疹、出血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 实验室检查 • 排它性诊断
鉴别诊断
•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 • 肾综合征出血热 • 钩端螺旋体病 • 血液系统疾病 • 败血症 • 此外,还应与斑疹伤寒、风疹,麻疹、猩红热
登革病毒结构蛋白特征
• 包膜蛋白E: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 和保护性抗体。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 可鉴定其型别。 诱生的促进性抗体(enhancing antibody) 与登革出血热发生有关 。
• 核衣壳蛋白C:位于病毒颗粒核心,可能与翻译病毒蛋白有 关。
• 膜蛋白M:膜蛋白能增强病毒的感染性,并能形成病毒的表 面结构。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 典型登革热 • 轻型登革热 • 重型登革热 •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
临床表现
• 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 、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 重症病例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 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 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 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 克。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
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
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
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
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
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
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
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
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
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
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
《登革热资料》
《登革热资料》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
临床上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个型都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如何传播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叮咬吸血传播的。
它的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广东主要季节是5-11月。
“花斑蚊”的生活习性“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水缸、花瓶、阳台花座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等积水容器或阴暗潮湿的场所等。
“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9时及下午5-6时。
登革热蚊虫常见各种孽生地1.种养水养植物的花盆2花盆托盘3.水池、盆和缸4.闲置瓶罐、菜坛和花盆5.旧轮胎6.塑料薄膜,一次性杯及饭盒垃圾7.水沟8.水坑9.楼房反樑,雨水沟10.树洞11.石洞12竹头登革热潜伏期潜伏期为2~15天,一般为5-8日。
平均6天左右,潜伏期的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和机体的抵抗力有关。
如果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域内突然发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患者多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眼球后痛、关节和肌肉痛;发病后3-4日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恶心、呕吐、轻微流牙血和鼻血等症状。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出血、休克,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当人被带登革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通过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发生感染。
如果患者在该病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约6-7日)被叮咬,病毒会进入蚊子体内繁殖,10,带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人而继续使更多人发病。
伊蚊可长期携带病毒,具有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的双重作用。
病人与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登革热不会经由人传人。
如何杀灭成蚊室内喷雾一般采用手动喷雾器或手提式超低容量喷雾器,用浓度为0.4%的生物丙烯菊脂氯菊脂溶液,按每平方米1毫升药量作空间喷雾。
预防登革热灭蚊是关键①避免蚊子叮咬;②杀灭成蚊;③清除蚊孳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预 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预防接种:疫苗在研究阶段
二、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一)概 述
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休克、血
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
(二)病原学:2型常见
升高 6.血液浓缩
(六)诊 断
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多器官较大量出血 登革出血热 肝肿大 血小板≤100×109/L 血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休克
(七)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 败血症 流行性出血热
(八)治 疗
对症支持治疗 抗休克 皮质激素
培养: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抵抗力:不耐热及消毒剂 抗体:3种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媒介
伊蚊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免疫力: 同型:长期异型:1年 Nhomakorabea行特征:
地理分布 北纬25度到南纬25度的热带和亚热带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香港、澳门
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Dengue Fever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中山大学 李 刚
一、登革热
dengue fever
(一)简况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 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二)病原学
结构: 单股正链RNA 核衣壳 包膜
(三)流行病学
△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
(四)发病机制
三种假说:
△二次感染 △病毒变异 △抗体增强作用
(五)临床表现
1.前驱期2~5日 2.中毒症状重 3.出血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
束臂试验阳性 4.部分病例出现休克 5.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比容
季节 夏秋、雨季,3~11月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突发性,发病率高
(四)发病机制
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形成两次病 毒血症。病毒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 起各种病变。
病理:多个脏器的退行性变和出血。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4~8天。 △典型:
1.发热——急起(80%),不规则热和双峰热, 热程2~7天,伴“三痛”(头、眼、骨关节及肌 肉),“三红”(颜面、颈、胸背),极度疲乏, 消化道症状,淋巴结肿大
(六)并发症
急性血管内溶血 心肌炎 精神神经异常 肾损害 眼部病变
(七)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流行季节 临床特征: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皮
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A.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B.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 1/32 凝集抑制试验 1/1280 特异IgM抗体检测
C.分子生物学检测 RT-PCR D.病毒分离 E.型别鉴定 RT-PCR
病毒分离+中和试验
(八)鉴别诊断
流感 麻疹 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 药物疹
(九)预后
良好
(十)治 疗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 2.对症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脱水:及时补液,但不滥用 严重毒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药,输新鲜血 脑型:脱水,激素 3.抗病毒 利巴韦林
2.皮疹——第3~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 猩红热样,多从躯干开始,不脱屑,持续3~4天
3.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或不同部 位出血
4.肝肿大
皮疹
△轻型:短期发热,疼痛轻,皮疹少,淋巴 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视。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3~5天后突 然加重,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