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数学教案全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目录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一)
第3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二)
第4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6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7课时列方程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
第2课时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第3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第4课时质数和合数
第5课时分解质因数
第6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7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8课时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5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第6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8课时约分
第9课时通分
第10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11课时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2课时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六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
第2课时认识扇形
第3课时圆的周长
第4课时圆的周长公式应用
第5课时圆的面积
第6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1)第2课时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2)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数的世界(一)
第2课时数的世界(二)
第3课时图形与统计
第4课时应用广角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教材P1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2题。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0页的“例1〜例10”以及练习一-三。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按照“认识方程一理解等式的性质一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一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一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样循序渐进地女排教学内容,脉络淸楚、结构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法,不断体会方程的特点和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突破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
等式与方程................................. 1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全部教案(共66课时)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了解小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小数计算问题。
3、掌握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数和约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的面积和体积问题。
5、知道温度计、量角器、半圆规等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1、加减法的运算。
2、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
4、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简单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5、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解决小数计算问题,使用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小数计算
【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
(1)小数的概念
让学生们举例子说明什么是小数,引导学生们熟悉小数的概念。小数是用数字和小数点表示的有理数,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
(2)小数的加减法
(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将加数和被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二步:从十位开始,从右往左依次加和,如果有进位,则在下一位加上进位。
第三步:小数点仍然对齐。
(Ⅱ)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二步:从十位开始,如果需要借位,则向左邻数借一。
第三步:从右往左,依次减和,如果不够减,则向高一位借一。
第四步:小数点仍然对齐。
(3)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在购物、税收、计算比例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通过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应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三位数的小数的特性。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的小数的加减运算。
3.学生能够将三位数的小数转化为分数。
4.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做出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目。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三位数的小数的特性。
2.掌握三位数的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三位数的小数的特性。
2.掌握三位数的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法,演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一节课中老师有没有讲到有关小数的知识。
2.复习小数的概念: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小数的概念与表达方法。
3.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
(1)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48 第一题:小数变为分数
(2)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49 第二题:分数变为小数
(3)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50 第三题: 找规律,
快速转化小数和分数
4.三位数的小数:
(1)老师通过演示的方法给学生讲解三位数的小数的
特性。
(2)老师讲解三位数的小数的读法方法。
(3)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51 第四题: 根据读法
写出小数
(4)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52 第五题: 根据小数
写出读法
5.三位数小数的加减法:
(1)老师通过演示的方法给学生讲解三位数小数的加
减法。
(2)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53 第六题:小数加法
(3)老师让学生一起做习题册P54 第七题: 小数减法
6.综合训练:
(1)老师让学生一起做课本P45 第二题
(2)老师让学生一起做课本P47 第五题
(3)老师收集学生课前所作作业,组织学生进行答疑,纠正学生的错误。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全)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20页的“例1~例10”以及练习一~三。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按照“认识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样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脉络清楚、结构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法,不断体会方程的特点和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突破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
等式与方程…………………………………………1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
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最新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科教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吗?
2、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让学生明确: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1、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2、交流。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50
X+50<100 X+X=200
第二种:
X+50>100 X+X=200
X+50<100
X+50=15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3、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4、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展沟通的重要工具。”教育心理学讨论说明,每个人的空间观念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和进展起来的。而“空间与图形”学问的教学正是培育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以“空间与图形”学问为载体,讨论和探究了“空间与图形”学问的教学策略,进而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供应现实性学习情景,构建生活化课堂,感受空间观念
丰富的情景所承载的是生活中鲜活的问题,学生喜爱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空间与图形”学问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动身,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开放小课堂,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几何的大课堂,为形成和进展空间观念奠定坚实的根底。
1、捕获生活素材
《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要严密联系生活实际。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供数学学习的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来补充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学问。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为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真实的生活背景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增加直接阅历,启迪思维火花,以便更好地帮忙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采撷生活实例
生活实例是学问的源头活水,生活原形与课本学问之间需要通过一件件实例进展联结与沟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搜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将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在学生生活和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像或相对的联系,让教学合情合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学《熟悉平面图形》一课时,在由“体”引出“面”以后,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平面图形的概念的根底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找生活中的实例,可以问学生:“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的?”学生就能说出,国旗的面是长方形,粉笔盒前边的面是正方形,硬币的正反面都是圆形等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五、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透露表现数目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指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教学例2
1 / 18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x+50<200 2x=200
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方程
一、教材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正确解简单的方程。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计划
一、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三个单元: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和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方程”;第四部分探索规律,是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五部分是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
二、基本要求
数与代数
1、揭示分数的意义,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通分和约分,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
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能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中,发展迁移能力。
3、教学简单图形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能逐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4、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
认识圆及其特征,知道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统计与概率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表示数据方式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有效地表示数据的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
2、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
4、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 =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 100
X+50<100 X+X=1 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
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