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公示稿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与新城规划、中心城“街区控规”紧密衔接,确定全市绿地系统结构,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第1条重要性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明确北京市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包括市域、中心城、新城)、不同类型(包括城市绿地,农田、林地、水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沙治理区、森林公园、绿色隔离地区、水源保护地、各类防护林带等)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第2条规划依据⑴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0年)⑷《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1990年4月21日)》⑸《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⑹《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⑺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
⑻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⑼建设部《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04年)⑽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⑾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⑿北京市各新城规划⒀《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3条规划内容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则前提下,将各类自然元素全面统筹,构筑合理空间结构;科学配置,建立完善功能系统,综合协调,提出均衡用地规模;集约布局,满足适宜服务半径;将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元素”紧密融合,体现城市文化特征。
⑴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图1)⑵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图2)⑶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图3)—重点新城是指顺义、通州、亦庄新城;生态新城是指密云、怀柔、延庆、门城和平谷新城;一般新城是指房山、大兴和昌平新城。
—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布局-重点新城绿地系统分区规划第4条规划期限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致.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5条未来绿化重点任务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四园:全市建三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湿地)、风沙治理区;山区育三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经济果木林;平原造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城市建三绿—绿块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城郊建四园-西北郊历史公园、南郊生态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和北郊森林公园。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0.10.27•【字号】京绿城发[2010]14号•【施行日期】2010.1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京绿城发[2010]14号)各区、县园林绿化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我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依据《北京市绿化条例》,市园林绿化局制定了《北京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北京市公共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公共绿地建设和管理,规范公共绿地建设管理行为,根据《北京市绿化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公共绿地是指按照《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发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发挥休闲游憩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绿地。
包括市和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隔离地区公共绿地,以及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
建设项目中代征绿地,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为公共绿地的,纳入公共绿地管理。
第三条公共绿地建设和管护由市和区、县园林绿化局负责;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建设和管护分别由各有关主管部门或区、县园林绿化局负责。
第四条公共绿地建设应依法实行招投标的,招投标活动应符合《北京市绿化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于公共绿地工程招标公告发布30日前,将绿地设计方案报市园林绿化局进行论证。
绿地设计方案通过论证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六条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应当进行质量监督。
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称市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绿地建设中责任主体履责、工程质量、施工资料、工程验收等内容,实施质量监督。
《北京市绿化条例》
标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北京市绿化条例》2009年11月20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出台,掀开了首都园林绿化的新篇章,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统筹城乡、建设“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的新起点,是推动园林绿化出精品、上水平的新阶段。
《条例》作为北京市绿化管理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必将极大地推进首都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引导和保障首都园林绿化事业走上更加健康、协调、有序的法制轨道。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现将《条例》全文刊发如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北京市绿化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11月20日北京市绿化条例(2009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义务植树第四章绿地保护第五章监督与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
法律、法规对森林、古树名木、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本市绿化工作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和政府组织、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依法明晰树木权属,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护补偿补助机制,保护树木所有权人和管护者合法权益,促进首都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化工作的领导,将绿化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本行政区域绿化覆盖率目标,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保障公共绿地建设和养护经费的投入。
5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文本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文本发布时间:2003-05-13 【字体:大中小】1 规划目的2 规划范围3 功能与作用4 规划指导思想5 规划目标6 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及绿色空间比例7 绿地系统总布局8 城镇空间布局9 专项规划10 规划对策11 绿色限建区控制12 实施规划的政策名词解释绿化用地λ利用自然条件和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用地。
λ绿色空间城市及农村建设用地之外的绿色开敞空间,包括绿化用地、河流水面、耕地、园地、林地及其它非建设用地。
λ城市建设区卫星城、中心镇、建制镇及其它国有土地范围内的建设用地。
λ非城市建设地区城市建设区之外的地区,包括农村建设用地和绿色空间。
λ楔形绿色限建区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内规划的九个楔形绿色限建区,以保证绿化面积及质量,控制建设用地数量。
λ组团间绿色限建区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内规划的卫星城之间、卫星城与城市边缘集团之间的绿色限建区,以保证绿化面积及质量,控制建设用地数量。
回页首1 规划目的从整体出发,综合区域内各项现有规划的要点,提出客观性的、纲要性的规划思路,着重分析该区域内现状的共性问题,为下一步详细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回页首2 规划范围2.1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范围是五环路至六环路,规划范围内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房山、门头沟、昌平、顺义十个区,总用地面积1556平方公里。
2.2 为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衔接,本次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范围为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及市区边缘集团外界至规划六环路外侧1000米绿化带。
其中包括通州、亦庄、黄村、良乡、长辛店、沙河六个卫星城及空港城,总用地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
回页首3 功能与作用3.1 更好地维护市区分散集团式的布局,有效地防止市区建设用地无限制的向外扩展以及农村建设用地向市区蔓延,保证市区基本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0.09.21•【字号】•【施行日期】2010.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的通知各区县园林绿化局:2009年6月,市园林绿化局和市规划委共同编制完成了《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经市领导审查通过。
为了深入贯彻《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北京绿化条例》要求,各区县要以《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开展本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从空间上对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与新城规划、中心城“街区控规”紧密衔接,科学的指导全市绿化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
为了提高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水平,我局编制完成了《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的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试行)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北京市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的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指导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指导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旨在规范并提高各区县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增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各区县园林绿化建设实施有效指导和规划控制,以适应“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要求,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城市”的目的。
第二条本指导书适用于北京市各区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北京市各区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除参照本指导书的要求之外,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各区县绿地系统规划由区县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同城市规划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
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具有风景园林专项甲级或城市规划乙级以上资质。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规则(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园林绿化局,各规划分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绿化条例》,规范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工作,市园林绿化局、市规划委结合近年来绿化用地面积计算工作实际,共同制定了《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规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各部门在试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市园林绿化局规划发展处、市规划委法制处。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2年9月25日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计算规则(试行)第一条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是指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按本规则计算后的绿化用地面积之和。
建设工程附属绿地率,是指建设工程附属绿化用地面积占该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第二条建设工程按下列规定计算附属绿化用地面积:(一)永久性的绿化用地方可计入绿化用地面积。
(二)绿化用地中的园林设施的占地(如园路、座椅、花架、小型景观构筑物、小型景观水体等)计算为绿化用地,非园林设施的占地不计算为绿化用地。
(三)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无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绿化用地面积达到其规划确定附属绿化用地面积比例的50%以上的,所建绿化停车场、覆土绿地、屋顶花园方可依以下要求,按一定比例计入该工程的附属绿化用地面积:1、栽植阔冠乔木不少于4行4列,株行距不大于6米,不小于5米的绿化停车场,且不被道路穿行并无地下建、构筑物的,在保证不影响邻近建筑正常采光时,按最外侧树中围合范围可按1:1计入附属绿化用地面积。
2、在地下建、构筑物上实施覆土绿化的部分,且不被建、构筑物封闭围合,其开放边长(即覆土断面与实土相接的边长)不小于覆土绿地边长的1/3的,地下设施顶板上部至室外地坪覆土厚度达3米(含3米)以上的,其绿化面积可按1:1计入附属绿化用地面积;覆土厚度达1.5米(含1.5米)以上、不足3米的,其绿化面积可按50%计入附属绿化用地面积。
无法确定建筑室外地坪标高的,参照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确定。
3、建设屋顶花园,其建筑屋顶的结构、承载等按绿化要求进行设计,覆土厚度达到0.6~0.8米的绿化面积可按20%计入附属绿化用地面积。
北京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北京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
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4.02.27•【字号】京绿城发[2014]4号•【施行日期】201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通知(京绿城发〔2014〕4号)各区、县园林绿化局: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园林绿化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北京市市级绿道建设工作的意见》(京发改〔2014〕113号)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和《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此规范开展你区(县)绿道规划设计工作。
附件:1.《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2.《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4年2月27日附件1: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指导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4年3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要求,规范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北京市绿道建设实施有效指导和规划控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特制订本指导书。
第二条本指导书适用于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北京市区县绿道体系规划,除参照本指导书的要求之外,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区县绿道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由区县政府组织进行,规划成果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园林绿化局进行审查,最终报区县政府审批。
第五条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必须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或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第二章绿道及其分级第六条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
北京市城市绿化规划指标
都市绿化规划指标都市绿化规划指标包括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市绿化覆盖率和都市绿地率。
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都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旳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都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都市非农业人口。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根据都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而定:(1)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局限性75平方米旳都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23年应不少于5平方米;到2023年应不少于6平方米。
(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75-105平方米旳都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23年应不少于6平方米;到2023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
(3)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超过105平方米旳都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23年应不少于7平方米;到2023年应不少于8平方米。
2.都市绿化覆盖率:是指都市绿化覆盖面积占都市面积旳比率。
计算公式:都市绿化覆盖率(%)=(都市内所有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都市面积) X100%。
都市绿化覆盖率到2023年应不少于30%,到2023年应不少于35%。
3. 都市绿地率:是指都市各类绿地(含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六类)总面积占都市面积旳比率。
计算公式:都市绿地率(%)=(都市六类绿地面积之和÷都市总面积)X100%。
都市绿化规划指标旳记录口径1.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旳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以及植物园、动物园、特种公园等。
公共绿地面积系指都市各类公共绿地总面积之和。
2.都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应包括各类绿地(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六类绿地)旳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旳水面)、街道绿化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碎树木旳覆盖面积。
这些面积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普查、抽样调查估算等措施来获得。
3.根据《都市绿化条例》规定,都市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六类,在计算都市绿地率时,应用所有六类绿地面积同都市总面积之比。
北京小区绿化实施方案公示
北京小区绿化实施方案公示根据《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和相关法规的规定,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现就我小区绿化实施方案进行公示如下:一、绿化范围:本次绿化实施方案覆盖小区内的公共区域和居民楼周边空地,包括绿化带、花坛、草坪等区域。
二、绿化内容:1.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提升整体绿化效果;2. 加强对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管理,保持绿化景观的美观和整洁;3.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统一种植和管理绿化植物,增加居民的绿色意识。
三、绿化管理:1. 成立小区绿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绿化计划的执行和监督;2. 定期对绿化带进行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3. 加强绿化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四、绿化宣传:1. 制作绿化宣传标语和海报,提升居民对绿化的重视程度;2. 举办绿化知识讲座和活动,提升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
五、监督与投诉:1. 建立绿化管理投诉渠道,接受居民对绿化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投诉;2. 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绿化管理工作。
以上绿化实施方案自公示之日起生效,期限至居民提出异议或建议前有效。
敬请居民积极参与,共同营造美丽宜居的小区环境。
六、绿化设施建设:增加绿色环保设施,如雨水花园、沉水式污水下水道等,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减轻城市内涝问题;在小区内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小区的环境卫生。
七、绿化经费使用:小区物业负责对绿化经费进行适当分配和使用,确保绿化管理所需的费用得到合理保障并定期进行汇报。
八、绿色出行推动: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增加骑行停车位、设置步行道、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等,鼓励居民更多选择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九、绿化规划:对小区内的绿化进行规划设计,确保绿化带和绿地的合理布局,保证每个居民都可以享受到绿色的生活环境。
十、绿化效果评估:定期对小区的绿化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确保绿化工作的持续改善。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
平谷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两河、三带、五园、多轴”共同构筑的富有动感的 绿色生态网络。
房山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廊道与斑块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大兴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绿地基本结构为:两带、一核、四廊、多园、多轴。
平谷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两河、三带、五园、多轴”共同构筑的富有动感的 绿色生态网络。
通州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及布局
• 河流水系是通州新城独具一格、也是最有优势的生态 景观资源之一。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结构是创建通州新城 “滨水宜居城市”的生态保障。规划坚持“城内安全宜居 、城外生态健全、内外有机联系、整体环境和谐”的原则 ,结合通州新城的绿化基础、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构筑通 州新城的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为:城外绿色空间环绕、城内 公园星罗棋布、内外生态廊道穿插的“一环、两区、六廊 、六点、多园”的绿地系统结构。
亦庄新城绿地系统结构及布局
• 依托新城区域生态网络基础,以“两轴三带”为主构 架,结合城市绿网贯穿城市各级各类绿地,综合构成亦庄 新城绿地系统。 • 新城区域生态网络基础即新城建设区范围外的绿化隔 离地区以及农田林网。 • “两轴三带”即由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防护林形 成的两条十字防护 绿轴以及结合凉水河、新凤河、通惠 干渠形成的三条城市绿色生态休闲带。
密云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构筑“一环、一心、两带、多点”的网络状绿化结构 。规划期末,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新区建设用地绿 地率不能低于40%,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能 低于30%。
怀柔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 “山田相拥、绿块镶嵌、碧水环绕、公园均布,园在 城中、城在林中、林被水绕”的绿地空间结构。
延庆新城绿地总体结构及布局
北京市区城市绿地植物规划[建设部版]
北京市区城市绿地植物规划文本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003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的基本原则 (1)第三章北京城市自然地理和植被 (2)第四章相关技术指标 (4)第五章植物规划 (5)第六章不同绿地类型植物规划 (7)第一节公共绿地 (7)第二节居住区绿地 (9)第三节道路绿地 (10)第四节其它附属绿地 (12)第五节防护绿地 (13)第七章植物引种及苗木繁殖 (15)第一节植物引种 (15)第二节苗木繁殖 (16)第八章附录 (18)北京主要园林树种应用分类表 (18)北京主要园林宿根花卉应用表 (30)北京主要园林草本地被植物应用表 (32)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材料名录 (33)北京市区城市绿地植物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年限为2000—2010年,并每5年修订一次。
2. 本规划的范围为1993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市区(面积为1040平方公里)范围。
3. 本规划为城市绿地(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等)规划设计,植物选择及应用,植物引种选育及苗木生产等方面提供依据。
4. 本规划以生态学、风景园林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北京地区自然地理和植被条件、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历史及现状、园林植物城市生态适应性的调查和引种驯化成果为依据,参考有关资料制定。
第二章规划的基本原则1. 以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作为制定规划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条件的特点,以体现古都风貌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彩为目的,根据不同园林植物生存、生长状况,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花、适地适草。
在注重园林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前提下,发挥生态及景观功能性。
2. 遵循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原则,在选择应用园林植物自然种类(种、变种)的同时,重视选择应用人工选育的优良种类和品种;利用北京城市下垫面形成许多有利小气候条件的局部环境,扩大边缘园林植物及品种的应用。
北京市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2011——北京城规院
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011-8-23
Greenway network plan for ShunYi
17
3. 案例研究| Example Research
2. 新加坡绿道
• 概况:
– 新加坡的绿道系统指的是“公园连接道网络(Park Connector Network)”,是在道路一侧的绿地中设置专用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将 公园连接起来的系统。
1. 前言| Introduction
2.规划背景
• 解决旅游资源“散状分布、单打独斗”的问题是实现旅 游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 顺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顺义区有燕京啤酒厂,牛栏山酒厂等工 业旅游资源;杨镇湿地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花博会,国展等节 庆旅游资源;还有大量的度假村,采摘园等; – 但这些旅游资源空间分散,难以进行规模化经营。
Greenway network plan for ShunYi
21
3. 案例研究| Example Research
3. 伦敦绿道
• 效果:
– 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步行旅游线路;具有了专门针对步行游览的旅 游项目;
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011-8-23
Greenway network plan for ShunYi
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2011-8-23
Greenway network plan for ShunYi
12
• 一、前言
• 二、案例研究
• 三、绿道选线 • 四、绿道设计 • 五、绿道实施
2011-8-23
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研究
Greenway network plan for ShunYi
13
3. 案例研究| Example Research
北京___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11T214-2003)
北京
市
地
DB
方标准
DB11/T 214—200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2003-09-20 发布
2003-10-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I
DB11/T 214—2003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 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 1 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m
名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1.50
3.50
0.50
给水管
1.50
2.00
--
排水管
1.50
3.00
--
排水盲沟
1.00
3.00
--
消防笼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1.20
3.00
1.00
热力管
2.00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所属分类:HOT北京城市提问添加摘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是指关于北京的未来城市规划,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目录[隐藏]• 1 概述• 2 发展目标• 3 发展阶段• 4 人口规模• 5 空间布局• 6 城镇结构•7 交通规划•8 城市环境•9 城市绿化•10 市政系统•11 城市安全•12 旧城保护•13 基础设施•14 社会意见•15 参考资料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概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 中心城用地规划图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
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1991年-2010年。
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
按照新规划,到2020年,将发展新城11个,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北京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中心城区则控制在850万人以内。
并且新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城市职能中心。
本次规划在对新时期北京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着力突出新城规划、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四个重点内容,同时对城市安全问题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发展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
3
绿道的涵义 ................................................4
4
绿道的选线 ................................................7
5
绿道的设施配置 ............................................9
区绿道三个层级。各级绿道相互连通,形成有机整体。 3.1.1 市级绿道是全市绿道体系的骨架,串联全市重点生态空间、人文历史景 观和主要功能区等,对市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休闲游憩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 意义。 3.1.2 区级绿道主要起到承接市级绿道的作用,串联市级绿道未纳入的重要绿 色空间、文化景观等,主要服务于本区县的居民。 3.1.3 社区绿道是在社区或绿地内部形成的绿道微循环系统,主要服务于周边 居民。
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导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 技术导则
北京市园林绿化设计技术导则
目录
1
总则 ......................................................2
2
基本原则 ..................................................3
2.5 实效性原则 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在用地局促、绿
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 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 实际效能的发挥。
3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3 绿道的分级分类
3.1 绿道的分级 从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北京绿道可分为市级绿道、区级绿道和社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二)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北京绿地系统规划汇报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八个局部:1、规划背景2、指导思想3、规划内容4、绿地系统分类规划5、规划指标6、植物规划7、近期建立规划8、实施规划的措施下面简要汇报如下一、规划背景(一)绿地现状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城市绿化的全面推进,特别是隔离地区绿化、万米大绿地建立、城市道路、水系绿化等多项工程的实施,市区绿化有很大开展。
年城市绿化普查的数据显示,市区建成区绿地到达21,15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512公顷,分别比"八五"末增加了4,575公顷和1,44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33.3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68平方米,绿地率为37.2%,绿化覆盖率为36.34%。
目前,北京城市绿化水平在19个“国家园林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位于第十,绿化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
主要问题是:1.绿地布局不科学,绿地系统不完善;2.城市中心区绿地少,热岛效应突出;3.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公园容量超负荷。
(二)规划范围与市区总体规划范围根本一致,面积为1097平方公里,为便于从整体上说明本规划,对于与市区绿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市域范围绿化有所涉及。
(三)规划年限与目标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致,规划至年。
具体目标是:1.年,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先进展列,使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到达国内大城市领先水平。
2.年,全面完成奥林匹克公园和与奥运有关的绿化建立,实现“绿色奥运”目标。
3.年,全面实施本规划,以市区外围青山碧野为依托,根本建成城郊一体的科学系统,形成环状与放射状结合的框架构造,使各类绿地总量明显增长,布局趋于完善;发挥系统整体效益,实现建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一流园林城市目标。
二、规划指导思想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三大功能(生态、景观、休闲康乐),实现:(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一体、完善系统;(二)美化城市、文化建园;(三)发挥绿地多种功能,创立最正确人居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公示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08年10月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而编制的专业规划,并且与新城规划、中心城“街区控规”紧密衔接,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规划来确定全市绿地系统结构,从空间上对全市域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
第1条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和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基础平台之一。
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纽带;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建设生态健全、可持续发展且宜于居住城市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延伸与发展。
因此,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明确北京市城市绿地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包括市域、中心城、新城)、不同类型(包括城市绿地,农田、林地、水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沙治理区、森林公园、绿色隔离地区、水源保护地、各类防护林带等)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达到建立合理的城市绿色空间的目的。
从而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宜居城市”。
第2条规划依据⑴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0年)⑷《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1990年4月21日)》⑸《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⑹《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⑺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
⑻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⑼建设部《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04年)⑽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⑾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⑿北京市各新城规划⒀《北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3条规划内容绿地系统规划是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法则前提下,将各类自然元素全面统筹,构筑合理空间结构;科学配置,建立完善功能系统,综合协调,提出均衡用地规模;集约布局,满足适宜服务半径;将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元素”紧密融合,体现城市文化特征。
⑴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更新现状资料和资源特点分析;全面统筹,构筑复合型市域绿地系统结构;资源整合,建立多功能绿地系统;多种措施,提高城乡绿地总量;补充完善,增加绿地空间层次的划分与布局,使其空间结构更合理,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空间控制、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⑵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保持《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的基本结构和绿地总量,在此基础上,与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生态优先,完善系统结构和布局;突出重点,控制重要生态绿化地区;科学分类,保证绿地综合功能发挥;均匀分布,满足合理服务半径,为下一步“绿线”划定和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细则的制定奠定基础。
⑶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布局和重点新城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重点新城是指顺义、通州、亦庄新城;生态新城是指密云、怀柔、延庆、门城和平谷新城;一般新城是指房山、大兴和昌平新城。
—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布局: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的建立是保护新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为居民多样化的游憩需求提供多层次的、均好、易达的游憩环境;为保护和彰显新城的景观特征提供系统的空间依托;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有助于新城结构布局的实现。
—重点新城绿地系统分区规划:在重点新城绿地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重点新城进行分区绿地系统规划,使绿地布局与新城总体规划相衔接,有利于新城绿地建设与其他建设同步实施,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
第4条规划期限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一致。
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第5条未来绿化重点任务为实现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完善北京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北京未来主要的绿化任务是建设完善“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四园”,即:全市建三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湿地)、风沙治理区,区中生态健全;山区育三林—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经济果木林,林中生物多样;平原造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网中果茂粮丰;城市建三绿—绿块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人居和谐;城郊建四园—西北郊历史公园、南郊生态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和北郊森林公园,园中功能完善。
第二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第一节范围、定位、原则与目标第6条范围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市域范围一致,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7条功能定位⑴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⑵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的捍卫者和风貌特色的创造者⑶城乡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载体第8条规划原则⑴以人为本,服务首都原则⑵生态优先原则⑶与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原则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⑸有利于经济发展原则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第9条规划目标以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到2020年,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绿化、平原绿化和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青山相依,碧野环绕,绿廊穿插、城乡一体。
为建设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到2020年,北京林木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38%。
城市绿地率达到44~48%,绿化覆盖率达到46~50%;人均绿地面积40~4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5~18平方米。
第二节绿地系统结构与布局第10条规划结构北京市域绿地系统从整体空间上分为山区、平原区和城市建设区三个层次。
其基本结构为:山脉平原相拥、三道生态屏障、平原林网交错、城市绿楔穿插,西北挡、东南敞、廊道与圈层相结合,点、线、面、环相结合,功能与生态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实现绿地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第11条空间布局建立以山区森林、平原各类林地、城市各类绿地为主的绿色生态保障体系,为北京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满足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
⑴山区:是指北京西部地区的太行山脉和北部、东北部的燕山山脉。
这一地区的绿化与河北、山西、内蒙古地区的森林体系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北京生态安全的重要天然屏障,对防御风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城市提供氧气等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生态功能,也是开展森林旅游的重点地区。
为了满足上述功能,规划根据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北部燕山山区结合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源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结合长城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生态风景林,并在山前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在太行山重点建设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风景林和生态经济林。
同时,山区还有荒山荒地49130.4公顷,因此,在山区重点绿化的同时,加强山区一般绿化,稳步推进岩石裸露地区植被恢复,加强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设,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满足服务城市功能的需要。
主要包括三个区域,燕山水源保护林建设区域、太行山水土保持林建设区域、前山脸风景林建设区域。
到2010年,使山区的林木绿化率达到71%,森林覆盖率达到48%,2020年分别达到73%和52%。
⑵平原区:主要是北京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和西北部的延庆盆地。
北京的平原区绿化具有形成城市开敞空间、维护城市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氧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保护湿地、保护农田、景观游憩等功能。
规划依据这些功能进行各类绿地的空间布局。
主要包括城市外围绿化隔离地区(中心城第一道、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五大风沙治理区、五河十路绿化带及其它林带、朱庄自然保护区、京东南林水结合的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之间的湿地保护区及延庆盆地的野鸭湖、妫水河湿地保护区、南苑、古运河~潮白河~温榆河风景名胜区、潮白河森林公园、北宫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重点绿化区域及分布于平原区的果林地、各类圃地和农田。
⑶城市建设区: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美化城市景观的最主要因子,是居民开展游憩、休闲、文化、体育、交流、防灾避灾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所以,规划城市绿地布局要满足城市“氧源”需要;保证城市空气流、生物流的畅通;绿地系统空间结构要和城市空间结构紧密偶合;绿地布局要满足合理的服务半径和绿地指标的要求。
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屏障绿地、楔形廊道绿地、环城绿地、大、中、小斑块绿地、城市绿网等;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城市生态景观绿地。
通过以上山区、平原区、城市建设区三个层次重点绿化区域的布局,形成城郊一体、山区与平原均衡搭配的生态化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
第12条建立多功能绿地系统根据绿地的综合功能、自然属性及分布特点,将市域绿地概括为十一个绿地功能系统、它们涵盖于整个绿地空间结构中。
在空间上相互交错、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网络。
⑴生态屏障第一道为西北部山区,第二道为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第三道为中心城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
⑵生态走廊包括中心城十条楔形绿地;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内的14处楔形绿色空间;“五河十路”绿化带和其它道路、铁路、河道绿化带。
⑶风景名胜区通过规划调整,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共18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6个,区县级9个;风景名胜区面积共5481.5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3.4%(以总面积16410.0平方公里计算),是现有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210.4平方公里的2.5倍。
⑷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规划到2010年,全市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4个,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14个、县级8个,总面积为16.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以上。
到2020年,使自然保护区达到46个,总面积达到19.2万公顷,占北京国土面积的11.4%,9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体系。
规划到2010年,森林公园总数达到50个,总面积达8万公顷。
到2020年,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00个,总面积达14万公顷。
⑸湿地规划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加大保护力度。
到2010年,使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6个)。
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