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虽然该课程已经进入二轮课改,但是在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满堂灌”的旧有教学行为: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很难完成课程目标。
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进一步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个人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要基于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创设丰富的活动,从而引领学生参与社会,提升认识,塑造自我,学会做人。
从课堂教学角度讲,我认为应该重点处理好如下三个方面:一、注重课前探究活动,培养资料搜集能力品社教材编排以一个个“范例”、“话题”呈现,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呈现,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
因此,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必须学会围绕“话题”丰富认识,反思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把书本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一)课堂中指导,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课前的资料搜集这一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学生的能力较差,信息来源也相对较少。
学生们搜集资料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布置学生回家搜集资料,但只是只字片语,多数学生搜集不到什么资料。
因此,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培养资料搜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相关教材,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必须做到要求明确,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否则学生搜集资料容易走弯路或者出现文不对题,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
教材中有些课例比较适合学生搜集信息,如四下《通信联万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搜集资料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方法、途径、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确如何搜集资料。
在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指导后,在下一节课的课堂中,学生们搜集到的资料就比较丰富了,有的展示了家中的书信,有的到邮局去进行了采访,详细了解了寄信的过程;家中有电脑的同学,还向家长学习如何收发电子邮件,并在班级中介绍了电子邮件的收发方法等,许多同学还谈到了电视、广播、电话的便捷,资料展示、交流异彩纷呈,再也不是以前的无话可说的场面。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较大的开放性特点。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最重要阶段。
为此,我就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旨在抛砖引玉,以求同行的良方,共同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教师思想陈旧,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自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说明了本课程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不是为了使学生一字不漏地记住课本中某些文字片断,而是在教材相关内容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去感知,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因此,广大《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认清本课程的本质,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从单纯的“政治理论性教学观念”转变到“实践性教学观念”中去,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从单纯的“记住课本中某些文字片断”转变到“知行统一的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去。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严重滞后。
在我们落后的西部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设备落后,教室里面只有黑板和粉笔,教师手里面只有教科书,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造成教学过程与方法滞后。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传统教育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一时难以转变。
作为一名“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者,我对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
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很多地区教学评价方式很不符合当前教学的要求。
教学中,很少重视课堂因素,很少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察,轻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也很少去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如何而给予肯定,没有做到以上“三个统一”。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评价往往大而空,有的评价还脱离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的评价非常单一,缺乏激励性。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三点做法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三点做法【中图分类号】g620《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我想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三点做法。
1.让品德课贴近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
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
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
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
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教 案 来 源 课 前 准 备 课 后 反 思 课 后 延 伸 课 堂 教学
大 全 部 是
师 生 从 有
分 自 是 别 己
经 不 Biblioteka 但 师 生 有 无 不 无 本 太 常 准 反 馈
在 的 市场 。 2 注重二 次 备课 , . 强调 独创 思 考
“ 造 ” “ 现 ” 供 了前 提 ,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提 供 创 和 表 提 为
了保 障 。 平 时 任课 教 师 捧 着 教 材 走 进 教 室 , 生 没 有 了 学
解 相 关 的 资料 , 接 影 响 了上 课 的 效 果 。学 生 没 有 参 与 直
百
学生 生 活 , 能 制 订 更 符 合 学 生 实 际 的 教 学 目标 。 设 计 才 教 案 的 过 程 是 关 注 学 情 的过 程 , 人 的 优 秀教 案 对 自 已 他
分 8 . 25 2 7 3 . 35 5 5 7 2 75 1 . 5 5 75 6 . 0 0 5 5
要 活 动 体 验 的 内 容 , 师 没 让 学 生 准 备 材 料 只能 用 说 教 教
【 分析 诊 断 】品 德 与社 会 是 一 门贴 近 生 活 、 实 反 映 真
社 会 的 课 程 。课 前 的“ 身 ” 课 中 开 展 “ 论 ” 辨 别 ” 热 为 讨 “
教 师 在 活动 前 熟 悉 教 材 , 读 主 备教 师 的教 案 , 出 自 己 阅 提 的 观 点 , 流 自己 收集 的资 料 , 家 讨 论 形成 主备 教 案 和 交 大 课 时 资 料 包 。这 样 ,拿 来 主 义 ” 资 源 共 享 ” 失 去 了 存 “ “ 就
巧用农村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
位 同 学 在讲 课 中 ,结 合课 文 内容 和 相 关 资料 , 用 学生 的语 言和 情 感 , 绍祖 国 辽 阔 的地 域 和 风 景名 胜 。还 有 同学搜 集 了很 多资 料 , 介 讲 述 了两岸 人 民血 浓 于 水 的 故 事 ,证 明 了 台 湾 自古 以 来就 是 中 国 的一 部 分 , 与祖 国大 陆根 脉 相 连 。 学生 的 参 与意 识 很 , 发 言 热 强 烈 ,提 出的 观 点 、讲 述 的 内容 大都 符 合 课 文 要 求 。
课改研究 lK G Y NJ E AI A I U
巧用农村资源 提高课堂实效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
■ 柴春艳 浙江省衢州市衙江 区横路 中心小学 34 0 20 7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 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透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不难发现农村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及丰富的 自 然景观 ,而且学生还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要提
身 边 的 各 种 课 程 资 源 ,丰 富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以 利 于 课 程 目标 的 实 现 。 相对 于 课 堂 的 小 空 间 , 农村 生 活 是 一 个 更 有 效 的 实 践 基 地 、 更 广 阔 的 资 源 中 心 ,如 何 科 学 、合 理 地 利 用 这 些 资 源 ?我 们 在 实
体 验 素材 ,发挥 学 生 的 聪 明 才 智 。
农 村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不 仅 激 发 了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活动 的积 极性 ,真 正 成 为 了学 习的 主 人 ,更 重 要 的是 使 学 生 广 泛
农村小学品德社会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前,受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校不重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加上教师素质低下,跟不上这门课程的发展形式。
至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农村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一是在日常学习中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如针对学生做家务这一问题,学生们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同学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回家后,学生们要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这一问题就成功的解决了。
这样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的建议下,去实践做家务这一活动,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二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们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农村实际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一是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
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
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笔者近来有机会对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现就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1.没有专任教师,缺少教研活动我区实行“三免一补”政策后,农村学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教师人数有限,教学人员比较紧张。
《品德与社会》课基本上由语数老师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大,大多是以教师工作量的大小、课时负担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这种搭配方式造成《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因此,兼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没有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对《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知之甚少,可以说农村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研还是一片空白。
2.教学方法严重滞后,教学过程脱离生活目前我区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未来出版社实验教材,本教材的特点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儿童的生活实际,选择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事例,并通过大量的照片和情景对话还原儿童的社会生活,让儿童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实验、辨析和感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修证,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由于没有系统的研读课标及教材,大部分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搞不清楚。
农村小学如何上好品德课
、
先播放 V C D多媒 体课件 , 做“ 农事 5 分钟新 闻发 布会” , 对学生进行 农业 科技教育 , 再组织学 生展开 “ 种 子发芽 ” 的条 件讨 论。然 后结合 类似 事 例,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 对于农 业生产 发展 的重要 性 , 增 强他们从 小 爱科学 、 学科学 、 用科学 、 长大攀登科学高峰 的自党性 。 三、 课堂教学 。 要 多方位 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 品德与社会 课程 教学过 程 中, 往往均 采用 了单一 的 、 古 老 的说教式教学模式 。这种 以说 教为 主的思想 品德教 育在 现实社 会面 前显得是那 么的苍 白无 力。要改 变思想 品德教 育 的现状就 要改变 过去 的以说教为 主的教学模式 。经过这几 年教学的不断 实践 , 我探索 出以下 几种较为有效 的教学模式 。 1 . 明理 激情 导行模 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 式基础 上演化 而来的 , 适用 于品德 与社会新授课 中的各 种课型 。它是 以教 师为主导 , 通 过直观 演示 、 口头讲解 、 文字 阅读 、 评 价行为 、 激发情 感等 手段传 递信息 。学生 通过观察感知 、 理解教材 、 动情 明理 、 自省辨析 , 最后 由教师 评价提 出行 为要求 。这种模式 的特点是 使学 生能够在 较短 的时 间内掌握 道德 知识 或某一方 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 学模式 的时候 , 要注意发挥 学生学
人手 。
提高认 识. 思想 上重视《品德 与社 会》 品德 与社会 是国家重 视小学 德育的重要 体现 , 也是对学 生进行 德育 的重要工具 。因此 , 对 品德 与社会 的重视与 否 , 课程上得好 与坏 , 是 德育 能否取得 良好效果 的重 要前 提。提高 认识 , 就要从 思 想上重 视 , 加强品 德与社会 的教学工作 , 让 品德 与社会触 及儿 童 的内心 世界 , 影 响他 们 的 心灵 。作 为一名教 师 ,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 中我注重 了以下几点 : 1 . 与学生平等交流 , 解决他们遇 到的实做家 务可是 家长 不允许 。于是 , 有 的学生就 会产 生这样的想法 , “ 不是我 不愿意 做 , 而是 大人不 上我做 , 那 我就 不做 吧! ” 面对这种想法 , 我就适 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 的机会 。 有 的 学 生 说: “ 我 就 跟 他 们 讲道 理, 如 果 不 听 我 就 给 他 们写 一 封 信 说 明 我 的 想 法。 ” 有 的 学 生 说: “ 我 家 里的 人最 怕 我 哭, 我 就 哭, 直 到 他 们同 意 。 ” 也 有的 说: “ 我 就 偷 偷 地 做, 让 他 们 瞧 瞧 我 有 能 力 做。 ”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及策略
由于受学校教师编额 的限制 , 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品
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 , 更多的是班主任或者是其 他课任教 师兼任。 规模较小的学校 , 几乎没有开展教研活动。 一些学
活动案例 , 多数适合城市学生生活特点。有的教师不分青 红皂 白,把适 合城市学生生活特点 的用来教农村学生 , 这
样就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背离 , 让学生感 到 自己离生活太 远了 、 太陌生了 , 因而学 习无兴趣 , 课堂纪律也有点乱 , 这 样的课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要解决 目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 教学 中潜在 的诸
校虽然成立 了教研组 , 制定 了计划 , 这些只是用来应付 但
上级检查 , 没有专 门的对品德与社会课检测和对学生的考 核。 品德与社会课 的教学及 学生 品行的评价仍在 以应试教
育为标准。 2 识 不到 位 , 利 主 义在 作 怪 . 认 功
多问题 , 充分发挥小学德育教育 中心功能就必须深化教学
改革 , 断加 大教学方法 改革 力度 , 不 从整 体上整合与优化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1 . 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 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素质 提
应试教育致使学校领导 、 教师对 品德与社会教学认识 不足 , 只重视眼前利益 的庸俗功利观致使社会 、 学校普遍 存在“ 重智轻德” 思想 。 有人认为语 、 、 数 英三门功课既能评 判教师教学质量 的好坏 ,又能评 判教师能力和水平 的高
。课 改 导 航
蔑第 14期 5
新课 改下农 村小学品德 与社会课 程 的 教 学现 状 及 策 略
徐 伟
有许多学校甚至连一台微机也没有 , 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
随着 教 改 不 断深 入 , 新 课 程 下 的 品德 与社 会 学 科 提 对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浅探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浅探摘要:”仁、义、礼、智、信”自古至今,为世人所推崇,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要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正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华精神文明的艰巨任务。
它对于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做人处事的思维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培养学生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品德与社会》则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52-01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学成教育的不整齐性等因素的影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应该有其独特的一面,更要有其教学的策略。
笔者就自己从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践,就在农村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策略,提出一点看法。
1.立足农村,发掘教育教学资源农村生活虽没有城市的繁华、华丽,但它的质朴,则为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样的,它也是非常有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恰切地运用这一资源,则更有利于开启农村孩子的心扉,有利于他们认识生活和自己。
如六年级下册的《改革开放奔小康》的教学,课前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回家让自己的家长介绍一下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都有哪些电器,如今又添置了哪些,课前我选用5-6分钟让学生交流,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教学主版块”人民走向富裕”的进行,在学生心中植下了改革开放树和富民政策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广、民族不同,生活差异也非常的明显,但生活即教育,只要教育者恰切地引领孩子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同样也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我特意让学生回家根据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认真打扮了一番,课堂上让他们载歌载舞,产生了浓厚的民族亲情。
虽然班中少数民族不太多,但让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与无邪,更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亲和力,这不正是教学的价值吗?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可能给一些孩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缺乏自信,没有勇气,于是在教学《父母关心我成长》时,我预先找了三位同学(分别是经济条件优中差的家庭儿童),让他们每人准备婴儿时、幼儿时和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并写出自己的成长小故事。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
《 思想 品德 与社会 》 教学可 以开 阔学 生视野 , 造 塑 小学生美好心灵 , 培养学 生健全人格 、 健康 心理 。农村 小学 的《 思想 品德与社 会》 大多 由兼 职教 师担任 , 课 受 应试教 育 的影 响有 , 多教 师对 《 许 思想 品德 与社会 》 课 不够重 视 , 上课敷衍 了事 , 教学效 果不佳 ; 学生缺 乏正 确的引导 , 《 把 思想 品德与社会》 当成 了玩课 。没有 良 课 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怎样 让品德与社会触 及儿童 的 内心世界 , 响他们 的心灵呢?作为一名农 村教师 , 影 在 《 品德 与社会 》 教学过程 中我注重 以下几 点 :
【 教法研究】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 思想品德与社会》 课
张 刚 ( 四川省平 昌县涵水小学 , 四川 平 昌 6 62 ) 34 7
摘要: 农村小学《 思想品德与社会》 课教学资源相对贫乏, 农村小学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 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 , 培养 良好的道德 品质 主要 靠学校的教育 。这就要 求我们教 师要 围绕教材 , 把握教 学 目标 , 心设计教 学方 精 法, 努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 , 高教 学质量。 提 关键词 : 把握教 材; 明确 目标 ; 创设情境 ; 养激情 培
一
、
把握教 材 , 明确 目标
教材是教学 的重要资源 , 详细地解 读教材是 开展有 效教学活动的保证 。 上好《 思想品德与社会》 课就必需 明 确《 新课程标准》 理念指导下 的思想 品德课教学的 目标 。 明确了 目 ,我们 的思想 品德教学才有正确的指 向, 标 才 能很好地把握教材 ; 在备课时就 能做 到有 的放矢 , 能更 清楚课题含义 。对课题的道德观点 的概念更清楚明白 , 也才能更好 地领会课文的教育 目的, 通过课文的典型事 例, 看清其反映的教育意 图 , 分析 出其蕴含的道理。 二、 创设情境 。 培养激 情 良好 品德 的形成必 须在儿 童 的生活 过程之 中 , 而 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我们 在实 际教育时 , 应着力引导学 生通过 自己的行动 , 看到事情 的真实部分 , 引发他们 内 心的真实感 受 , 触及他们 的心灵 , 才能取得有 效的教学 效果 。《 思想品德与社会 》 教材所涉及 的内容极其丰富 , 但有些 内容距 学生生活较远 , 学生认 识肤浅 ; 还有些 内 容虽近在身边 , 但学生欠 留心观察 。 这就使学生对所学 内容没兴趣 、 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 。面对这种情 况 , 师要创设学生乐 于接受 的学习情境 , 要学习 的 教 将 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 到情境 中 ,以拉 近与已有知识 和 经验的距离 ,为学生 的 自主学 习和生动 活泼的发展提 供充分 的空间 , 为学 生提供知识 的生长点 。根据教学 内 容创设 真实的情境 , 学生对学 习就会感兴 趣 。 三、 切身体验 。 明确道理 由于《 想 品德 与社会 》 思 课源 于学 生 的生活实 际 , 要使学生从 中学到知识 、 白道理 , 明 对学 生的教育就需 要同归生活 , 重视生活 的价值取 向。只有通过小学生切 身的体验 , 才能使其 明 白其中 的道理 , 而形 成符合 时 从 代发展的价值 观。在教学 中可 以:
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创新[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小学生品德的形成除受父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学校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农村学生的品德教育更要结合时代特色、地方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开展,方式方法不应笼统,要不断创新改进。
农村儿童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
而农村儿童由于由于经济条件、人文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知识面较窄,性格内向,不敢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难以互动,教者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此现象,笔者一边调查研究学生已有的道德倾向,一边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有趣、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充分表现的欲望,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行发现、自主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逐渐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行为一、加强农村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多数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性格上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农村儿童普遍害羞内向,不善言辞,更不善于同陌生人沟通。
那么要培养学生拥有开朗的性格,懂得关心他人、学会见义勇为就成了难点。
农村儿童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思想道德水平相应偏低,他们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就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倾向,如告诉孩子拾金不昧是愚蠢的做法;鼓励孩子以打架的方式保护自己;孩子没完成作业,还帮助孩子以各种理由欺骗教师。
这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一定阻碍作用。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激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半为文盲或半文盲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孩子只能提供简单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成长的关心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改革创新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
浅谈应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相关问题的有效策略
浅谈应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相关问题的有效策略作者:董永晟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23-01目前,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等等。
那么,如何应对呢?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1.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
2 . 教 师对 思想 品德 课 的态度还 不 够端正 。部分 教师受质 量调研或奖 励
课堂上必然会 出现积极 举手发言 ,争 抢 回答 问题的局面 ,课 堂上就会形 成 政策 的诱 导 ,把 主要 精力 用于 语文 、 思维活跃 ,学生乐学 的氛 围。学 生也 数学和英语课 的教学 ,把 思想品德 课 会 感受 到 乐 中求 学 、学 中有 乐 的 滋 当 “ 副课 ” 。受 此影 响 ,加 之 部分 学 味 。在这样课 堂上 ,学 生思维能 力得 生 由于受 其他各方 面原因 的影 响 ,学 到 了充分 的发挥 ,个 人的长处得 到了 习态度不 够端正 。通 过走访 ,发 现部 充分 的展 示 ,学生 的胆量也会逐 渐大 分毕业班 学生整学期 未做一次思 品作 起来 ,有 利于促进师 生关系健康 和谐 业 ,问其 原因 ,他们 的回答是 : “ 平 的发 展 。 时考试 不考思想 品德 ,做 了没用处 。 ” 3 . 专 职教师 比例小 ,部分教 师 素 二 、情感体验 ,以情促 行 实践 研究告诉 我们 :人 的情 感活 动受所 人情景 的制 约 ,这是 因为人 的
直观性 ,注 意力集 中时间短 ,以有趣 的活 动贯穿 教学 过程 ,如 游戏 活动 、 动手操作 、小竞赛等 。课 堂是教师 与 学生心与心 的交流 ,教 师要不断地创 设育人 的环境 ,创造能激 起孩子们情 感共 鸣的火花 ,促进 学生对生活 的体 验 ,引导学 生去观察 、体 验 、感悟社 会 ,促进学 生 良好 品德 的形成和社会 性发展 。小 学思想 品德课 ,学生 只有 在一 系列丰富多彩 的活动 中才 能产生 具有深 切的体验 ,才 能促进学生 品德 的内化 。如果没有学 生 自身 的学 习和
口头上承认思想 品德课在育 人中的重 来 。 第 四,多些微笑 。如果 课堂上 多 岗位 ,只要对社 会做贡献 ,就是有用 要 ,但实际工作 中却把思想 品德课 置 带些 微 笑 ,对 学 生 多 几句 鼓 励 的 话 之 才 。 于虚有实无 的地步 。这种现 象即便在 语 ,多主 动与学生进行 沟通 ,让学 生 般说 来 ,低 年级适 宜 于看 看 、 城镇 的一些学校也 常出现。 各抒 己见 ,发表 自己的见 解或 主张 , 说说 、做做 等活动 。低年级 学生具有
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 关键词 】 交流 ;道德;农村实际;模
式 转 变
提 高 认识 ,思想 上重 视 《 品德 与 社 会》 品德 与社 会 是 国家 重 视 小 学 德 育 的 重要
一
、
体现 ,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 育的重要工具 。 因此 , 对品德 与社会的重 视与否 , 课程上得好与坏, 是德育能 甭取得 良好效果 的重要 前提。提 高 认识 ,就要从思想 j 二 j 嚣视 ,加强 品德与社会 的教学: I : 作 ,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 的内心 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 一名教 师,在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 几点 : 1 . 与学 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 的实
际 问பைடு நூலகம்
为透 彻 。
4结 语 总之 ,语文情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它为 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掌握知识 提供了 良好 的
外部环境 。因此 ,如何塑造 一个语 文情境式初 中语文教学 的普遍 的问题。同时 ,情境教学这 种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教 学内容有着充 分的认识和理解 ,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独立思考 。 因 此 ,在 今 后 的 教 学 过程 中 ,教 师 应 注 重 引入 教学情境措施的不断完善 与创新 ,以切实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 参考文献 : [ 1 ]杨淑嫒 . 初 中语文教 学如何创 设有效 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J ] . 软件:教育现代化 (电 子版 ), 2 O l 3 。 ( 1 1 ) :l 1 8 [ 2 ] 刘燕玲 . 浅析情境教 学在初 中语 文课堂 中的应用 [ J ] . 学苑教育 , 2 0 1 3 , ( 1 5 ) :3 3 [ 3 ] 日增 南木 日. 在初 中语文教 学 中如何 贯彻情境教学 [ J ] . 考试周刊 , 2 0 1 3 , ( 3 6 ) :4 8
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
课程的教师队伍。
部 分 农 村 学 校 和 教 师 只重 视 语 数 教 学 , 《 德 与 社 会 》 程 把 品 课 置 于 “ 课 ” 位 , 意 削 减 课 时 , 繁 更 换 教 师 , 重 视 教 学 副 地 随 频 不 检 查 、 价 与研 究 等 。 评 ( ) 师 队 伍 不 稳 定 , 资 力 量 较 薄 弱 。 师 工 作 负担 较 二 教 师 教
语 文 、 学 两 科 都 很 难 有 专 职 教 师 , 品 德 与 社 会 》 程 就更 不 数 《 课 可 能 有 专 职 教 师 了 . 本 上 就 是语 数 老 师兼 任 。 种 兼 任 方 式 基 这 随 意性 很大 。 多 是 以教 师 工 作 量 的大 小 、 时负 担 的 轻重 来 大 课 搭 配 , 少考虑教师的教学 、 研能力。 种搭配方式造成《 很 教 这 品 德 与社 会 》 师 队伍 极不 稳定 。 教
■墨一
林 言 刚
( 庆 市 江 津 区 珞璜 小 学 , 庆 重 重 42 8) 0 2 3
当前 农 村 小 学 《 德 与 社 会 》 程 实 施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品 课
摘 要 : 文 对 农 村 小 学《 德 与社 会 》 程 实施 的现 状 本 品 课 进 行 了分析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 并 关键词 : 村小学 农 《 品德 与社 会 》 程 实施 课 现状 对 策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与 社 会 教 学 过 程 中 我 注 重 了 以 下几 点 :
于 农 业 生产 发 展 的 重 要 性 , 强 他 们 从 小 爱 科 学 、 科 学 、 科 增 学 用 学 、 大 攀 登 科 学 高 峰 的 自觉 性 。 长 三 、 堂 教 学 , 多方 位 多 角度 地 展 开 课 要 农 村 小 学 在 品 德 与 社 会 课 程 教 学 过 程 中 , 往 均 采 用 了单 往
有 的学 生 就 会 产 生 这 样 的想 法 , 不 是 我 不 愿 意 做 , 是 大 人 不 “ 而 让 我 做 , 我 就 不 做 吧 !” 对 这 种 想 法 , 就 适 时 引 导 学 生去 那 面 我
教学 的不断 实践 , 我探索出 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 ( 明理激情导行模 式。这是在传 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 一)
芽 ” 条 件 讨 论 。然 后 结 合 类 似 事 例 , 导 学 生 认 识科 学 技 术 对 的 引
程 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 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 不流
于 形 式 , 再 成 为所 谓 的副 科 , 上 可 不 , 有 可 无 的 课 程 。 不 可 可 通 过 教 学 实 践 , 认 为 应 从 以下 几 方 面 入 手 。 我
化 而 来 的 , 用 于 品 德 与 社会 新授 课 中 的各 种 课 型 。 是 以教 师 适解 、 字 阅 读 、 价 行 为 、 发 情 通 口 文 评 激 感 等 手 段传 递信 息 。 生通 过 观 察 感 知 、 解 教 材 、 情 明 理 、 学 理 动 白 省 辨 析 , 后 由教 师 评价 提 出行 为 要 求 。 种 模 式 的特 点是 使 学 最 这 生 能够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掌 握 道 德 知 识 或 某 ‘ 面 的 行 为 方 式 。 方 选 用 这 种 教 学模 式 的 时候 , 注 意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 在 要 如 教 《 送 老 师 … 支 花 》 课 时 , 出 了“ 师 像 红 烛 , 私 奉 献 青 我 一 提 老 无 春 年 华 老 师像 园丁 ,辛 勤 培 育 现 代 化 建 设 人 才 ‘ 们 要 尊 敬 ‘ 我 老师 ” 的观 点之 后 , 师 可 推 心 置腹 地 向学 生 谈 谈 自己在 教 师 的 教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策略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谭宝成石柱县王场镇小学校【摘要】小学德育给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奠定关键性的基础,农村小学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践行新课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到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完善学校德育制度职责,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德育功能,开发利用乡土德育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联系,就能胜利地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实施策略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做人的基础,为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奠定关键性的基础。
为此,农村小学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践行新课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而着实做到学校工作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胜利地完成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成为广大农村德育工作者悉心探究的问题。
现在,本人就近些年探究实践的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如下浅析。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发挥德育管理的合力效应。
学校建立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主管和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作用及监督作用的学校德育领导体系,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党、政、工、团、队、班主任、思想品德课和校外辅导员构建的德育工作队伍,做到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与教导处、后勤处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德育合力,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
相应地,学校重大的德育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提交学校行政办公会或校务会决策,做到决策科学、民主并付诸实施。
二、完善学校德育制度职责,调动教职工的育人积极性。
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职责,完善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制度,以此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德育在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得到实施。
如何当好一名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师
如何当好一名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以来,特别是新课改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当好一名品德老师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需要像英语或数学老师那样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这种观点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并非如此!不可否认,不管是专业的或不是专业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教思想品德,成为一名品德老师。
然而,难道仅仅凭一位老师能上品德课,就可以说品德老师好当吗?显然,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当好一名品德老师并不比任何一个科目老师容易!因为品德老师除了像其他科目老师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其他科目老师所不能比拟的!也正因为品德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当好一名品德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如呢?下面我就从我二十余年的教学中总结一下还不是很成熟的观点。
一、了解教材,熟悉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人教版的。
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写目标主要在学生由一至四年级家庭、学校、社区与家庭的生活领域渐渐扩展到祖国和世界的场景时,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我们”的意识的形成,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祖国、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然而,在农村学校中,90%以上的学校都把《品德与社会》当作一门“杂科”,很少有专业的品德老师上,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担任。
也很少有老师有专门的教案,上起课来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好了。
学校和老师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学生对品德课的轻视。
我在以前教学中也不够重视品德课,有时间就给学生上,或者安排学生自学。
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其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现如今很多教师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只是把它简单地当作一门副科来对待,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认知有限,所以不能按部就班地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选择适合他们、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本文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出了分析,希望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内涵;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3—0138—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形成,如果在这个阶段无法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就会使学生的性格发生扭曲,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带来阻碍。
而道德与法治作为普及法律常识、建立正确道德观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时代内涵1.引领价值观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是对以前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延续和发展,它将德与法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养成爱国诚信、尊老爱幼、文明知礼等道德品质,同时也锤炼学生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自强的高尚人格,不仅使得学生遵守社会习惯、风俗良序等道德规范,更使学生知法、守法、用法,从小树立法治信仰,懂得以法律约束自身言行,进而形成积极、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2.取材并指导生活。
新教材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特性,从学生自身生活圈、多样社交圈、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取材,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相融合,从近至远,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用广阔的思维方式体验社会生活,并用所接触的“德与法”完善初步想法,并最终付诸于行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本课程置 于与语 、 数 学科 同等重要 的位置 , 切实落实课程 实施
的常规教学 , 大力提高品德 与社会课 程的教学 质量 。 二、 加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 落实督导评估
学校要严 格执行课程计 划 , 开 足课 时 , 细 化 品 德 与 社 会 课 程
的教学常规 , 把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纳入任科教师工作考核 , 与语 、
来次要 , 忙起来不要” , “ 上课不备课 , 课 时被挤 占” 的不 良现象 , 要 不仅拓展 了学生的视野 , 还激发 了他们 的学习兴趣 , 从而有效 地 提高 了课堂效率。 3 . 采用 先学后教 的教学模式 , 调动 学生 的主 动性 , 提高课 堂 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只有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让学生全程参 与教学过程 ,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我在教学 中采 取 “ 明确 目标 一 自主 阅读一讨 论交流一教师 归纳一实 践体 验” 的教学模式 , 先学 后教 , 让学 生带 着问题 , 阅读 教材 , 查 找资 料, 小组合作 、 讨论交流 , 归纳提升 , 从 而有效提升课 堂教学效果 。
一
、
学校要组织教 师深入学 习《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 社会课程课堂教学合理使用 电化教学手段可使抽象 的思想观念 、 道德规范具体化 、 形象化和趣味化 , 能激发学生 的情感 , 强化学生 把握课程 的性质 、 基本理念 、 课程 内容 , 深刻理解课程在培养学生
如, 我在教学《 追求科学与真理的人们》 时, 播放 了哥 白尼 健全 人格 以及 良好行 为习惯 , 促进学 生综 合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 的感知 。 被教会处死的视频 , 让学生感受追求 真理时的痛苦和执著。这样 作用 。切 实转 变品德与社会课程是“ 豆芽科 ” , “ 说起来重要 , 做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格 的根基 , 是公民素质的核 心。品德 与社会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 播放影像 资料 等教学方法 , 丰富教学 内容 , 充分调动学 生积极参
良好 品德 , 促进学生 的社 会性发展 , 为学生认识社 会 、 参与社会 、 与教学过程 ,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 , 在教学六年级《 祖先 的 , 讲一讲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和他发明“ 麻 适应社会 , 成为具 有爱 心 、 责任心 、 良好行 为习惯 和个性 品质的公 科学技术成就》 沸散 ” 的故事 , 让学生感 悟中医的悠久历史和在世 界上的领先地 民奠定基础 。 ” 但农村小学存在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 被当
例如 , 在教学 《 四大发明》 时, 首先课件 出示教学 目标 : 了解和掌握
四大发 明的过程和对世界的影 响 , 激发学生的 民族 自豪感。接着 学生 自己阅读教材 , 在书上勾画重点 , 初步解决 问题 ; 然后通过小
课堂教学是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 内容 的主阵地 , 课堂教学质 组讨 论交 流 , 进一步拓展学生 的眼界和知识。 最后 , 组织 全班交流 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 的教学 质量 。因此 , 我们要把 汇报 , 教师适时点拨 , 深化总结。 在这一过程 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 研究上 , 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笔 者认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 开动脑筋 , 大胆发 言, 达到了应有 的效果 。 为采取 以下教学策略 , 可 以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课 堂教学质量 。 四、 融入生活 , 提高学生道德 品质 , 提升教 学质量 1 . 创设 丰富的教学情境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 索篇 ・ 教 学研究
农 村 小 学提 高 品德 与社会 课 程教 学质 量 的策略
钱 良宽
( 重 庆市云 阳县养鹿镇养鹿小学) 摘 要: 品德 与社会课程是培养 学生 良好 品德 的核心课程。但在农村小 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教学质量低 下。从“ 强化学习, 转变
观念 ; 加 强管理 与督导 ; 提 高课 堂教 学质量 ; 融入 生活, 重视实践” 等 四个方面提 出提高农村 小学品德 与社会课 程教 学质量 的策略。 关键词 : 品德 与社会 ; 教学质量 ; 策略 《 义务教育品德 与社 会课 程标准》 指 出: “ 良好 品德是健 全人 容 , 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 , 我们可 以采取讲故事 、 现场 表演 、
实践体验是促进 良好道德品质逐 步养 成的最佳 途径 。因此 ,
课程标 准指 出: “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是 良好 品 德 形 成 和 社 会 性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 中, 要想让学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 的行为规 发展的基础。” 因此 , 在教学设计 中要根据不 同的教 学内容 , 创设 范 、 道德要 求内化为 自己的内在品质 , 我 们只有让学生 在现实 中
在教学《 巧夺天工 的创造 》 时, 让学生讲 “ 孟姜女哭长城 ” 的民 作“ 副科 ” , 教学时 间被挤 占, 教学照本宣科 , 敷衍 塞责 , 造成 品德 位 ; 在 与社会课程质量低下 , 影响了学 生健全人格 、 良好 品德 的形成 。 那 间故事 ,让学生感受 当时秦始皇修筑长城给人 民造成的痛苦 ; 人 民代表 为人 民》 时, 可 以组织学 生民主选举班干部 , 让学 么如何来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呢? 下面就我 的管理与 教学《 生在 活动中体验 民主酝酿 提名候选人 , 制作选票 , 投票 、 计票、 公 教学实践谈谈 。 布结果等 民主选举 过程 , 加深学生对民主选举 的认 识。在品德与 强化学习, 转变观念 , 提高对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数教学常规同时检查 、 同等考核。同时把教师担任品德社会课程
的_ 丁作量 、 教学质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 并 与教 师年度考 核 、 评优 评先 、 评职晋级等挂钩 , 从制度上 、 考核上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 的 教学任务 , 确保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 高。 三、 采取 多种策略提高品德与社 会课堂教 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