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e250d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a.png)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逆向工程模型重构是一种将已有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理解和改进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一、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关键技术1. 代码分析技术代码分析技术是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代码的分析,找出代码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代码分析技术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方法。
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对程序进行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在程序运行时,对程序进行分析。
2. 代码重构技术代码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它可以通过对代码的重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代码重构技术包括代码重构原则、代码重构方法和代码重构工具等方面。
3. 模型重构技术模型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它可以通过对系统的模型进行重构,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模型重构技术包括模型重构原则、模型重构方法和模型重构工具等方面。
二、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应用1. 代码优化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代码进行优化。
通过对代码的分析和重构,可以找出代码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 系统重构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重构。
通过对系统的模型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风险,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系统升级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系统进行升级。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重构,可以找出系统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逆向工程模型重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已有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理解和改进,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
![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5cd4c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8.png)
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近年来,中国在逆向工程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以下是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逆向工程成功案例:1. C919大型客机: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航空工业迈向高端制造业的里程碑。
该项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逆向工程技术,通过对国外同类飞机的分析和研究,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
2. 导弹技术:中国的导弹技术在逆向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外导弹系统,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多种类型导弹的逆向工程,提升了自己的导弹技术水平。
3. 汽车制造:中国汽车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
比如,中国企业通过逆向工程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国外先进汽车的模仿和创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4. 电子产品: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也在逆向工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先进电子产品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提升了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5. 石油化工装备:中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同类装备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6. 高铁技术: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也有不少逆向工程的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高铁技术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成功实现了高铁技术的自主创新,成为全球高铁技术的重要竞争者。
7. 通信设备: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许多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通信设备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8. 医疗设备:中国医疗设备制造业在逆向工程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先进医疗设备的逆向分析和研究,中国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逆向创新,提升了自己的医疗设备制造能力。
9. 新能源技术: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也有不少逆向工程的成功案例。
通过对国外新能源技术的逆向研究和创新,中国成功实现了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完整版)1逆向工程关键技术
![(完整版)1逆向工程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e1f4037fd0a79563d1e726c.png)
遮挡轮廓恢复形状方法通常由相机标定、遮挡轮廓提取以及物体与轮廓间的投影相交三个步骤完成,而且遮挡轮廓恢复形状方法在实现时仅涉及基本的矩阵运算,因此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过程稳定、可获得物体表面致密点集的优点。缺点是精度较低,难以达到工程实用的要求,目前多用于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模型、网上展示等场合,而且该方法无法应用于某些具有凹陷表面的物体。如美国Immersion公司开发了Lightscribe系统,该系统由摄像头、背景屏幕、旋转平台及软件系统组成。首先对放置在自动旋转平台上的物体进行摄像,将摄得的图像输入软件后利用体相交技术可自动生成物体的三维模型,但对于物体表面的一些局部细节和凹陷区域,该系统还需要结合主动式的激光扫描进行细化。
随着快速测量的需求及光电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图像处理为主要手段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该方法主要是基于光学、声学、磁学等领域中的基本原理,将一定的物理模拟量通过适当的算法转化为样件表面的坐标点。一般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分为被动视觉和主动视觉两大类。被动式方法中无特殊光源,只能接收物体表面的反射信息,因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用于户外和远距离观察中,特别适用于由于环境限制不能使用特殊照明装置的应用场合,但算法较复杂;主动方法使用一个专门的光源装置来提供目标周围的照明,通过发光装置的控制,使系统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降低问题难度。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b7141f3b3567ec112d8a44.png)
软件反求设计的基本内容
3)影像反求法
既无实物,又无技术软件,仅有产品照片、图片、广 告介绍、参观印象和影视画面等,设计信息量最少,基于 这些信息来构思、想象开发新产品,称之为影像反求,这 是反求设计中难度最大的并最富有创新性的设计。影像反 求设计本身就是创新过程,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一 般要利用透视变换和透视投影,形成不同透视图,从外形、 尺寸、比例和专业知识,去琢磨其功能和性能,进而分析 其内部可能的结构。
影像反求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影像资料; 2)根据影像资料进行原理方案分析,结构分析; 3)原理方案的反求设计与评估; 4)技术性能与经济性的评估。
影像反求设计的基本内容
3逆向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1)分析阶段:对反求对象的功能原理,结构形状、材 料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明确其关键 功能及关键技术,对涉及特点和不足之处做出评估。
2
逆向工程设计的程序
2.逆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1)实物反求法 实物反求的对象往往是引进比较先进的产品实物,通过对产品的设 计原理、结果、材料、制造工艺、包装、使用等多方面的进行分析、 研究和再创造,最终研制出与原产品相近或更佳的新产品。实物反求 有两项基本工作,即反求分析和反求设计。
国外的病理组织脱水机
三维模型重构技术
点云图
三维模型
5逆向工程的应用
1)由于某些原因,在只有产品或产品的工装.没有图纸和 CAD模型的情况下,却需要对产品进行有限元分析、加工、 模具制造或者需要对产品进行修改等等,这时就需要利用 反求工程手段将实物转化为CAD模型。
2)对外形美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设计,例如在汽车的外形设 计阶段是很难用现有的CAD软件完成的。通常都需要制作 外形的油泥模型,再用反求工程的方法生成CAD模型。
逆向工程的关键步骤及主要技术
![逆向工程的关键步骤及主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7f2f7201f69e3143329479.png)
逆向工程的关键步骤及主要技术2011-02-27 10:28:16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0前言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在先进制造领域里的新技术。
与传统的“产品概念设计一产品CAD模型一产品(物理模型)”的正向工程不同,逆向工程首先对实物原型进行数据采集,经过数据处理和曲面重构等过程,构造出实物的三维模型,然后再对原型进行复制或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实现创新。
1 数据采集实物的数字化是逆向工程实现的初始条件,是数据处理、模型重建的基础。
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实物(零件)描述的精确度和完整度,影响数字化实体几何信息的进度。
进而影响重构的CAD曲面和实体模型的质量,最终影响整个逆向工程的进度和质鼍。
所以,数字化测量方法的选择和研究对逆向工程至关重要。
根据测量的方式不同,可以将三维测量设备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型。
1.1接触式数据采集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是用机械探头接触表面,机械臂关节处的传感器确定相对坐标位置。
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是三坐标测量机.当探针沿被测物体表面运动时,被测表面的反作用力使探针发生形变.这种形变触发测量传感器将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测量控制系统.经计算机进行相关的处理得到所测量点的三维坐标。
一般来说.三坐标测量机可以对被测物体边界精确测量.同时不受被测物体表面颜色和色泽的限制。
其主要缺点是速度慢、效率低,摩擦力和弹性变形易引起被测件变形产生测量误差。
对微细部分的测量收到限制,不适于对软质材料或薄型实体的测量。
另外。
探头有一定的半径,不能直接测出实体表面的坐标值,需要进行半径补偿。
接触式数据采集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产生了非接触式测量,其克服了接触式测量的一些缺点,是逆向工程中数字化测量的发展方向。
1.2非接触式数据采集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利用了光、声、磁场等原理。
逆向工程技术论文
![逆向工程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bce1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6.png)
逆向工程技术论文逆向工程又叫反求工程或反向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逆向工程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逆向工程技术论文篇一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摘要:通过分析和研究逆向工程技术,提出了其关键技术为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割、曲面重构和CAD模型建模,分析了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其能提高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关键词:逆向工程数据采集曲面重构点云0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市场的产品变化很快,能不能很快制造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是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
但由于很多原因我们只能得到简单的实物模型,无法得到图纸和相关的产品数据。
因此就没有办法得到产品的数据尺寸,从而把极大地困难带给后续的制造技术和模具的制造。
从而就急需一种能通过先进技术对实体进行处理进而将样品制造出来的技术,而逆向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逆向工程概述逆向工程又叫反求工程或反向工程,它是根据一个实物产品,通过三维数字化扫描仪精确快速的测量事物的轮廓坐标,再通过三维CAD曲面重建并修改后传递给一般地CAD/CAM系统,再通过CAM 编出刀具的程序传给CNC加工设备,从而制造相应的模具。
单地说,逆向工程就是根据已存在的产品样件模型,进行解剖、深化和再设计,反向推出产品设计数据的过程。
反向工程分为下面三类:①实物反向:它是已经有了实物,经过测量和相关分析进而再生产。
它有性能逆向、功能逆向、结构、材料等各方面的反向。
而且这种反向的目标可以是一个整体可以是一部件也可以是一组件。
②软件反向:我们把产品的样本和设计书、产品的图纸和使用手册、相关的标准和质量保证文件等都叫做技术软件。
它分为以下三类:有实物和全套技术软件的;只有全套技术软件的;只有实物的。
③影像反向:这种逆向没有技术软件也没有相关的实物,我们只能获得产品的一些广告图片和一些参观视频等,产品的研发人员只能根据这些资料去设计和构思产品,我们把这种反向叫做影像反向。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35cf45336c1eb91a375d48.png)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概述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又称反求工程或反求设计,是将已有产品模型或实物模型转化为工程设计模型和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再创造,是对已有设计的设计。
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技术水平,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增强经济竞争力。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它们为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在机械工程领域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充分地、合理地利用这些科技成果,更快的获得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成果。
反求工程的应用对于我国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最早提出“反求工程”概念并倡导推广的学者是著名的科学学专家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等。
早在1983 年第三次全国科学学和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上他们就提出了“反求工程”的概念。
近20 多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反求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直接导致反求工程的实践水平越来越高,反求工程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技术手段也趋于成熟。
反求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重建、模型精度分析等。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当今我国学者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我选读了2010年至2011年所发表的部分论文,并将读后收获记录如下。
一、数据采集方面数据采集即获取实体模型的几何参数,是反求工程CAD建模的首要环节。
对自由曲面零件的测量是实现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
根据被测物的CAD模型是否已知,可将自由曲面的测量分为CAD模型已知的测量和CAD模型未知的测量。
这两种测量的目的不同,测量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检验和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而后者主要是根据测量所获得的零件表面的测点数据实现曲面重建,以便利用CAD/CAM技术进行模型修改、零件设计、数控加工指令的生成及误差分析等处理。
对于CAD模型已知的自由曲面的测量,其关键问题是如何高效、可靠、安全地获取待测曲面的几何形状信息。
逆向工程技术
![逆向工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daa1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7.png)
被集成到逆向软件中
三、数据处理
2.多视对齐
Polyworks的IMAlign模块
三、数据处理
2.多视对齐
粘贴特征点
三、数据处理
3.数据光顺
在汽车、摩托车覆盖件的应用中,对表面的光顺性往往有很高的 要求,通常要求达到A级(Class A)曲面品质。
逆向工程技术
一、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1. 概念
正向工程(或顺向工程)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也称反求工程、反向工程等):将实物 转化为CAD模型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几何模型重建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的总称。
一、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2. 应用领域
对产品外形有特殊美学要求的领域,为了方便产品的美学评价,需 要由造型设计师用油泥等材料制作真实尺寸模型.
G0连续:位置连续,即曲面间没有缝隙,但可能有锐利边缘,不常用。
G1连续:切线连续,制作简单,成功率高,常用于小家电面的相交处。
G2连续:曲率连续,视觉效果光滑流畅,是A级曲面的最低标准。
G3连续:曲率的变化率连续 G4连续:曲率变化率的变化率连续
反光效果完美,通常用于汽车设计
数据光顺:对点云进行滤波。常用的滤波算法有高斯(Gaussian) 滤波、平均(Averaging)滤波和中值(Median)滤波,在Imageware软件 中即提供了这三种滤波方式
二、数据获取
2. 测量设备
三坐标测量机(CMM)
悬臂式
桥式
便携式
龙门式
二、数据获取
2. 测量设备
非接触式扫描仪 德国:GOM公司的ATOS,Steinbichler公司的COMET 瑞士:FARO公司的激光扫描仪 韩国:SOLUTIONIX公司的REXCAN系列扫描仪 美国:Cyberware公司的人体三维彩色扫描仪,CGI公司的
逆向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逆向工程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c906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3.png)
逆向工程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逆向工程?逆向工程是指通过对产品、设备或软件的分析、解密以及重建等操作来探究其所使用的原理、功能和设计思路的技术过程。
逆向工程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他人设计的产品、设备或软件,并可能用于改进或复制这些产品、设备或软件。
逆向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将已有的产品或软件进行拆解,从而确定其内部结构以及关键技术,让逆向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了解产品的设计思路、制造工艺、性能参数等信息。
2. 逆向工程的原理逆向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反汇编与逆向编译反汇编是逆向工程的基础,它是将机器码转换为汇编代码的过程。
通过反汇编,逆向工程师可以了解软件的底层结构和功能。
逆向编译是将汇编代码转换为高级语言代码的过程。
逆向编译可以将底层的汇编代码转换为更易读、理解的高级语言代码,有助于逆向工程师更深入地理解软件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2.2 动态分析与调试通过动态分析和调试技术,逆向工程师可以在软件运行时,动态监测程序的运行状态,查看相关数据、变量以及函数调用等信息。
这有助于逆向工程师理解软件的逻辑和运行机制。
2.3 逆向工程工具的使用逆向工程通常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工具来辅助完成任务。
例如,IDA Pro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静态逆向工程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和反汇编二进制程序。
另外,OllyDbg是一款常用的动态调试器,用于监测和调试程序的运行。
还有一些其他的工具,例如PEiD用于辅助分析可执行文件的加密和压缩算法,Ghidra是一款开源的逆向工程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逆向工程领域。
3. 逆向工程的应用逆向工程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软件漏洞分析逆向工程可以用于分析软件的漏洞,发现软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可以深入了解软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找出可能的漏洞点,并提供相应的修复措施。
3.2 反编译逆向工程还可以用于反编译已有的软件,从而了解其业务逻辑和实现方式。
这对于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分析市场上的主流软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99c4bc5240c844768eaee15.png)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逆向工程是一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新技术,它是在现有产品数字化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的,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物数字化、数据预处理、三维模型重建等。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逆向工程技术研究现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概括了目前逆向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逆向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绪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各项工作。
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
CAD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项具体应用,逆向工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的组合。
传统的正向设计从实际需求出发得出产品的概念,进一步建立与之相符的CAD模型,通过一系列手段得到产品的实物模型。
相对于传统正向设计,逆向工程的过程采用了通过测量实际物体的尺寸并将其制作成CAD模型的方法,真实的对象可以通过如三坐标测量仪(Coordinate Measure Machine,CMM),激光扫描仪,结构光源转换仪或者x射线断层成像这些3D扫描技术进行尺寸测量,然后通过后续处理进而得到3D模型。
概括地说,逆向工程是由产品样件到数字化模型的过程,相比于传统的正向设计,1它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研究现状逆向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名古屋研究所、美国3M公司和美国UVP公司提出并研制开发的[1]。
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之欧阳学创编
![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之欧阳学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89f8bb0d240c844768eaee79.png)
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学生学号2010年5月15日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反求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它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思想和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领域[1]。
通过自动测量机对零件的扫描测量,得到点云,使用逆向造型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实体模型后,通过工艺分析,生成加工程序代码,对零件进行数控模拟加工[2]。
本文对逆向工程中的点云数据获得及输入、点数据的预处理、曲面重构及曲面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字:逆向工程;曲面重构;点云;曲面分析1 引言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三维几何造型技术已被制造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及模具的设计、方案评审、自动化加工制造及管理维护等各个方面。
热点模具网在当今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能否快速地生产出合乎市场要求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而往往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在没有二维工程图纸或三维CAD数据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没法得到准确的尺寸,制造模具就更无从谈起。
另外一方面,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产品检测要求的提高,测量机也广泛地用于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
逆向工程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利器[3]。
2 逆向工程的系统及其关键技术2.1 逆向工程的概念逆向工程[4] (Reverse Engineering)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重建过程的总称。
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即所谓的正向工程而提出的。
正向工程是泛指按常规的从概念设计到具体模型,再到成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而反求工程是从现有的模型(产品样件、实物模型等)经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概念和工程设计模型,如利用三维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数据对产品进行数学模型重构,或者直接将这些离散数据转化成NC程序进行数控加工而获取成品的过程。
反求工程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5]。
2.2 逆向工程的数字化方法与技术逆向工程首先必须使用精密的测量系统将样品轮廓三维尺寸快速测量出来,然后再以取得的各点数据做曲面处理及加工成型。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afe1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7.png)
逆向工程关键技术简介逆向工程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产品、系统或技术进行分析、拆解和研究,以从中获取和理解相关的技术和设计信息的过程。
逆向工程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软件开发、安全研究和产品竞争分析。
本文将介绍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逆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程序的源代码或二进制文件进行分析,来理解程序的结构和功能。
静态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点:1.反编译:反编译是将二进制文件转换为高级语言代码的过程。
通过反编译,可以获取程序的算法和逻辑。
有许多反编译工具可用于不同的平台和文件格式。
2.代码审计:代码审计是对程序代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通过审计代码,可以找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
3.符号执行:符号执行是一种自动化的测试技术,它通过对程序代码的所有可能路径进行推理和分析,来发现程序中的漏洞和错误。
符号执行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行为和逻辑。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逆向工程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执行程序并观察其行为和输出来获取相关信息。
动态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点:1.调试器:调试器是一种工具,可用于执行和调试程序。
通过调试器,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暂停程序的执行,观察程序状态和变量的值,帮助理解程序的内部逻辑和行为。
2.运行时监视:运行时监视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在程序运行时监视程序的行为和输出。
通过运行时监视,可以收集程序的运行日志、内存使用情况、函数调用关系等信息,来深入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3.逆向调试:逆向调试是一种结合调试器和动态分析的技术,它可以在程序运行时修改和控制程序的行为。
通过逆向调试,可以深入分析程序的执行路径、动态数据和逻辑关系。
数据恢复数据恢复是逆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对存储介质或文件的分析和处理,以恢复已损坏、丢失或删除的数据。
数据恢复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点:1.磁盘分析:磁盘分析是通过对存储介质进行扫描和解析,来恢复丢失的数据。
逆向设计的基础流程及关键技术
![逆向设计的基础流程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fb288c6529647d272852f2.png)
逆向设计的基础流程及关键技术摘要逆向工程技术是数字化与快速响应制造大趋势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CAD领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
逆向工程是一项开拓性、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技术,逐渐成为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逆向工程能够提高设计精度,获得较高的模型质量,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模型重建。
通过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得到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
根据根据玩具车覆盖件的特点,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完成模型重建工作。
采用A TOS I光学扫描仪高效率、高精度地完成玩具车覆盖件的数据获取工作。
应用CATIA软件完成玩具车覆盖件的数据处理工作,获得完整、准确的数据以方便后续模型重建工作的进行。
以CA TA软件和Pro/E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完成玩具车模型的重构工作。
研究表明,采用逆向工程技术的方法完成玩具车覆盖件的模型,可以获得较高的模型质量,提高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逆向设计CA TIA Pro/E CAD 关键技术1逆向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消化、吸收和提高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分析方法以及应用技术的组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增强经济竞争力。
世界各国在经济技术发展中,应用逆向工程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经验,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据统计,各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技术源于国外,逆向工程作为掌握技术的一种手段,可使产品研制周期缩短百分之四十以上,极大提高了生产率。
因此研究逆向工程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逆向工程的应用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2 逆向设计的基础流程逆向工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零件原形的数字化通常采用三坐标测量机(CMM)或激光扫描等测量装置来获取零件原形表面点的三维坐标值。
2.从测量数据中提取零件原形的几何特征按测量数据的几何属性对其进行分割,采用几何特征匹配与识别的方法来获取零件原形所具有的设计与加工特征。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a8c7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0.png)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1. 应用背景逆向工程是指通过对已有产品或系统进行逆向分析,以获取其设计原理、内部结构和工作机制的过程。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是逆向工程的一种应用,它将逆向分析得到的结果,通过重新设计和实现,生成一个新的、具有相似功能和性能的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改进现有系统、优化设计、提高性能等多个领域。
2. 应用过程逆向工程模型重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步骤一:获取原模型首先,需要获取原始模型或产品,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例如,可以购买市场上已有的产品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技术调研等方式找到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作一个类似的产品。
步骤二:逆向分析在获得原始模型后,需要对其进行逆向分析。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拆解:将原始模型进行物理拆解,了解其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电路分析:对电子产品而言,需要对电路进行分析,了解各个电子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作用。
•软件分析:对软件产品而言,需要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了解其源代码、算法和逻辑结构。
通过逆向分析,可以获得原始模型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等信息。
步骤三:模型重构在完成逆向分析后,可以开始进行模型重构。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新模型:根据逆向分析得到的信息和需求,重新设计一个新的模型。
这可能涉及到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多个方面。
•制造新模型:根据新模型的设计图纸或软件代码,制造一个新的模型。
这可能需要使用3D打印技术、电子元器件组装技术等。
•测试验证:对新模型进行测试验证,确保其功能和性能与原始模型相似或更好。
通过模型重构,可以获得一个具有相似功能和性能的新模型。
步骤四:应用效果评估最后,在完成模型重构后,需要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性能比较:将新模型与原始模型进行性能比较,评估其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和改进。
•用户反馈:收集用户对新模型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其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集成电路中的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集成电路中的逆向工程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171d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5.png)
集成电路中的逆向工程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现代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石,而逆向工程技术则是集成电路技术的一项关键技术。
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用来破解加密算法、评价产品可靠性、检测设备的安全性、或者是探索芯片的结构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逆向工程技术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一、逆向工程技术基础逆向工程技术指的是将产品或系统进行解构、分析、测试,并重新设计出新的方案的一种技术。
在集成电路技术中,逆向工程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电路逆向工程技术通过对电路的物理层面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剖,以获取器件的功能、特性、参数、内部结构等信息。
电路逆向工程技术是集成电路逆向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软件逆向工程技术通过对软件进行反汇编、反编译或破解,以获取软件的源代码或功能。
3.卡片逆向工程技术通过研究和分析IC卡或智能卡的内部结构和算法等信息,以满足应用需求。
二、逆向工程技术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芯片结构分析、芯片保安分析、芯片可靠性分析和竞争产品分析等方面。
1.芯片结构分析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芯片的物理结构,包括器件的尺寸、布局、材料、通道、管子等,从而获得芯片的参数和性能信息。
2.芯片保安分析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破解芯片的加密算法、提取芯片的密钥、破解访问控制等安全问题,从而增强芯片的安全性。
3.芯片可靠性分析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芯片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协助制造商在生产之前对芯片进行优化。
4.竞争产品分析逆向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竞争产品的制造工艺、算法等信息,为制造商提供研发新产品的参考。
三、逆向工程技术在集成电路中的研究进展随着逆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1.芯片封装与解封技术芯片封装与解封技术是实现芯片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但是其研究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深入。
2.芯片物理特性分析技术芯片物理特性分析技术是逆向工程技术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中包括电磁分析、功耗分析、温度分析等技术。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334ec936bec0975f465e278.png)
反求工程及其关键技术反求工程是综合性很强的术语,它是以设计方法为指导,以现代设计理论、方法、技术为基础。
运用各种专业人员的工程设计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对已有新产品进行解剖、深化和在创造,是已有设计的设计,再创造是反求的灵魂。
一、反求工程的含义反求工程是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和加工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结合性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上述单元技术是逐渐成熟,近年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中愈来愈多的被得到应用,因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以实物(样件)作为设计依据参考模型或作为最终验证依据时尤其需要应用该项技术,所以在汽车,摩托车的外形覆盖件和内装饰件的设计,家电产品外形设计,艺术品复制中对反求工程技术的应用需求尤为迫切。
反求工程将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的实物样件表面或表面及内腔数据,输入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或带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三维CAD软件进行处理和三维重构,在计算机上复现实物样件的几何形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样复制,修改或重设计,该方法主要用于对难以精确表达的曲面形状或未知设计方法的构件形状进行三维重构和再设计。
二、反求工程发展历史反求工程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急于恢复和振兴经济,日本在六十年代初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一代引进,二代国产化,三代改进进出口,四代占领国际市场”,其中在汽车、电子、光学设备和家电行业上最为突出。
为了进行国产化,迫切的需要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发展,这就是反求设计(Inverse Design)或者反求工程(Inverse Engineering)最初的出现的背景。
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或者重要的政策,反求工程的大量采用为日本在战后经济的恢复、经济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任何产品的问世,包括创新、改进和仿制的,都蕴含着对已有科学、技术和产品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反求工程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已很早就出现,而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则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8067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d.png)
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关键技术及应用在软件开发领域,逆向工程模型重构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修改已有的软件系统。
本文将介绍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关键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概述逆向工程模型重构是指通过对已有软件系统的逆向分析和研究,重新构建出系统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优化。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维护复杂的遗留系统,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二、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关键技术1. 代码解析技术:通过对源代码的解析,提取出代码的结构和关系,并构建出系统的模型。
常用的代码解析技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
2. 依赖关系分析技术:通过对代码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代码之间的关系,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的空间。
常用的依赖关系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流分析和控制流分析等。
3. 模型重构技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重构,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常用的模型重构技术包括模块化重构、函数拆分和合并、类继承关系优化等。
4. 自动化工具支持:逆向工程模型重构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自动化工具来辅助完成。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解析代码、分析依赖关系,并生成系统的模型。
常用的自动化工具包括静态分析工具和重构工具。
三、逆向工程模型重构的应用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留系统的理解和维护: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维护复杂的遗留系统。
通过构建系统的模型,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系统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2. 代码重构和优化: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对代码进行重构和优化。
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分析,开发人员可以找出代码中的冗余和重复部分,并进行合并和优化,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系统集成和升级:逆向工程模型重构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进行系统集成和升级。
通过对系统的模型分析,开发人员可以确定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并进行接口的重构和调整,实现系统的集成和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学生学号2010年5月15日逆向工程及其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反求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它作为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思想和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制造领域[1]。
通过自动测量机对零件的扫描测量,得到点云,使用逆向造型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实体模型后,通过工艺分析,生成加工程序代码,对零件进行数控模拟加工[2]。
本文对逆向工程中的点云数据获得及输入、点数据的预处理、曲面重构及曲面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字:逆向工程;曲面重构;点云;曲面分析1 引言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三维几何造型技术已被制造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及模具的设计、方案评审、自动化加工制造及管理维护等各个方面。
热点模具网在当今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能否快速地生产出合乎市场要求的产品已经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而往往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在没有二维工程图纸或三维CAD数据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没法得到准确的尺寸,制造模具就更无从谈起。
另外一方面,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产品检测要求的提高,测量机也广泛地用于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
逆向工程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利器[3]。
2 逆向工程的系统及其关键技术2.1 逆向工程的概念逆向工程[4] (Reverse Engineering)也称反求工程,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数据采集,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模型重建过程的总称。
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即所谓的正向工程而提出的。
正向工程是泛指按常规的从概念设计到具体模型,再到成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而反求工程是从现有的模型(产品样件、实物模型等)经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概念和工程设计模型,如利用三维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数据对产品进行数学模型重构,或者直接将这些离散数据转化成NC程序进行数控加工而获取成品的过程。
反求工程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5]。
2.2 逆向工程的数字化方法与技术逆向工程首先必须使用精密的测量系统将样品轮廓三维尺寸快速测量出来,然后再以取得的各点数据做曲面处理及加工成型。
欲建立一套完整的反求工程系统,需要有下列配备[6]:①测量探头有接触式(触发探头、扫描探头)和非接触式(激光位移探头、激光干涉仪探头、线结构光及CCD扫描探头、面结构光及CCD 扫描探头)两种;②测量机有三维坐标测量机、多轴专用机、多轴关节机械臂及激光追踪站等;③点群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噪声滤除、细线化、曲线建构、曲面建构、曲面修改、内插值补点等;④CAD/CAM软件,一般PC级或工作站级CAD/CAM;⑤CNC 工具机,执行原型制作或模具制作。
具体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实物零件的数字化是通过特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获取零件表面离散点的几何坐标数据[7]。
只有获得了样件的表面三维信息,才能实现复杂曲面的建模、评价、改进和制造。
因而,如何高效、高精度地实现样件表面的数据采集,一直是逆向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一般来说,三维表面数据采集方法可分为接触式数据采集和非接触式数据采集两大类,接触式有基于力-变形原理的触发式和连续扫描式数据采集,基于磁场、超声波的数据采集等[8]。
而非接触式主要由激光三角测量法、激光测距法、光干涉法、结构光学法、图像分析法等,另外,随着工业CT技术的发展,断层扫描技术也在逆向工程中取得了应用[9]。
2.2.1 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使用基于力触发原理的触发式数据采集和连续扫描数据采集、磁场法、超声波法等[10]。
(1)触发式数据采集方法触发式数据采集采用触发探头,当探头的探针接触到样件的表面时,由于探针尖受力变形触发采样中的开关,这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下探针尖(测球中心点)的当时坐标,逐点移动,就能采集到样件表面轮廓的坐标数据。
在触发式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探针必须偏移一个固定数值才会触发开关,而且一旦接触到样件的表面后,探针需要法向退出以避免过量而折断,因此数据采集速度较低。
(2)连续式数据采集方法连续式数据采集采用模拟量开关采样头,由于数据采集过程是连续进行的,速度比点接触触发式采样头快许多倍,采样精度也较高。
此外,由于接触力较小,允许用小直径的探针去扫描具有细微部分或由较软材料制造的模型。
由于采样速度快,连续式数据采集可以用来采集大规模的数据。
(3)磁场法该方法将被测物体置于被磁场包围的工作台上,手持触针在物体表面上运动,通过触针上的传感器感知磁场的变化来检测触针位置,实现对样件表面的数字化,其优点是不需要像坐标测量机一类的设备,但不适宜于导磁的样件。
2.2.2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运用光学原理进行数据的采样,它有激光三角法、激光测距法(Laser Triangulation Methods)、结构光法(Structured Methods)以及图像分析法(Image Analysis Methods)等。
(1)激光三角测距法激光三角测距法是逆向工程中曲面数据采集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探针不与样件接触,因而能对松软材料的表面进行数据采集,并能很好的测量到表面尖角、凹位等复杂轮廓。
数据采集速度很快,对大型表面可在CAM 或数控机床上迅速完成数据采集。
所采集的数据是表面上的实际数据,无需测头补偿。
价格较贵,杂散反射,对于垂直壁等表面特征会影响采样精度。
(2)距离方法(Range Methods)利用光束的飞行时间来测量被测点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主要有脉冲波、调幅连续波、调频连续波等工作方式。
由于激光的单向性好,多采用激光作为能量源,这种方法的精度也较高。
(3)结构光法将一定模式的光照射到被测样件的表面,然后摄得反射光的图像,通过对比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别来获取样件表面的点的位置。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坐标测量机等精密设备,造价比较低,但精度较低,操作复杂。
(4)图像分析法与结构光方法的区别在于它不采用投影模板,而是通过匹配确定物体同一点在两幅图像中的位置,由视差计算距离。
由于匹配精度的影响,图像分析法对形状的描述主要是用形状上的特征点、边界线与特征描述物体的形状,故较难精确的描述复杂曲面的三维形状。
(5)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法(Industrial Computer Tomograph)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简称ICT)是对产品实物经过ICT层析扫描后,获得一系列断面图像切片和数据,这些切片和数据提供了工件截面轮廓及其内部结构的完整信息,不仅可以进行工件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分析,还可以提取产品工件的内部截面,并由工件系列截面数据重建工件的三维几何模型。
ICT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测量工件内部断面的信息,因而适用于任意的形状结构,但测量精度低。
非接触式激光三角形法由于同时拥有采样精度高和采集速度快的特点,因而在逆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接触式连续扫描测量方法由于具有高精度、较高速度,同时价格较合适等诸多优点,其应用潜力也相当大。
2.3测量数据格式转换每一个CAD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格式与每个CAD系统自己的内部数据模式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流行的CAD/CAM系统内部产品模型的数据结构和格式各不相同,这样极大地影响了设计和制造各部门之间或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程序衔接的自动化,同样给CAD/CAM的数据通信带来困难,因此迫切希望实现数据交换文件格式的标准化[12]。
目前已制定了几个主要数据交换标准,如IGES格式、STEP格式等。
为了方便不同系统的数据转换,一些商品化的CAD/CAM系统都具备有多个数据交换接口,如Geomagic Studio软件系统就具有WRP、ASCII、TXT、IGES、STEP、STL、OBJ、DXF等多种输入、输出转换格式。
(1)IGES(International Graphics Exchange Standard),IGES是在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倡导下,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组织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共同商议制定的。
它由一系列产品的几何、绘图、结构和其他信息组成,可以处理CAD/CAM系统中的大部分信息,是用来定义产品几何形状的现代交互图形标准。
IGES文件格式分为ASCII格式和二进制格式。
ASCII格式便于阅读,二进制格式适于处理大容量文件。
(2)STEP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ISO标准,是唯一能够描述和支持产品所有定义信息的交换标准,目前仍在发展和完善。
(3)STL(Stereolithography),STL格式是快速成型机常用的一种格式,逆向工程的一处重要应用领域就是与快速原型制造相结合。
2.4逆向工程后处理2.4.1点云点云是一特殊的测量数据点,通常由手持式数字化系统和激光扫描仪获得,由于数据点的数量较通常的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大得多,也称海量数据或点云(Point Cloud),而且点云数据具有不同于接触式数据的一些特点,因此其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点云是三维空间中的数据点的集合,最小的“点云”只包括一个点(称孤点或奇点,Singular),高密度“点云”可达到几百万数据点[13]。
为了能有效处理各种形式的“点云”,根据“点云”中点的分布特征(如排列方式、密度等)将点云分为:(1)散乱(Arbitrary)点云测量点没有明显的几何分布特征,呈散乱无序状态。
随机扫描方式下的CMM、激光点测量等系统的“点云”呈现三乱状态。
(2)扫描线点云点云由一组扫描线组成,扫描线上的所有点位于扫描平面内。
CMM、激光点三角测量系统沿直线扫描的测量数据和线结构光扫描测量数据呈现扫描线特征。
(3)网格化点云点云中所有点都与参数域中一个均匀网格的顶点对应。
将CMM、激光扫描系统、投影光栅测量系统及立体视差法获得的数据经过网格化插值后得到的点云即为网格化点云。
(4)多边形点云测量点分布在一系列平行平面内,用小线段将同一平面内距离最小的若干相邻点依次连接可形成一组有涤套的平面多边形。
莫尔等高线测量、层析法、磁共振成像等系统的测量点云呈现多边形特征。
此外,测量“点云”按点的分布密度可分为高密度“点云”和低密度“点云”。
CMM的测量“点云”为低密度“点云”,通常在几十到几千点之间,而测量速度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光学法和断层测量法获得的测量数据为高密度“点云”,点数据量一般从几万到几百万点不等。
2.4.2点数据预处理由于实际测量过程中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包含了噪声,为了降低或消除噪声对后续建模质量的影响,有必要对测量“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14](Smoothing Filtering),目的是去除误差或噪声、数据精简和抽取模型的特征信息,多数过滤都是针对扫描线数据,如果数据点是无序的,将影响过滤的结果。
(1)异常点(误差点)处理“跳点”通常也称失真点,通常由于测量设备的标定参数发生改变和测量环境突然变化造成,对人工手动测量,还会由于操作误差如探头接触部位错误使数据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