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糕》表格式课堂实录
碗花糕表格式课堂实录
生:蕴藏在碗花糕里的爱。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其实在这种一句话的主题归纳中,就涵盖了一篇文章很多的要素。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可以就用这种方式作为提纲去概括全文。下面我们就对本文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PPT展示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
师:我们都知道,散文有一些非常明显的特点,大家能说出的有哪些呢?
师:说得太好了!文章就是以“碗花糕”为线索,将全文串联起来。那碗花糕的承载物是什么呢?文中的另外一个道具是什么呢?
生:那个碗!
生:浅花瓷碗!
师:由此看来,嫂嫂与碗花糕、与浅花瓷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关注嫂嫂命运的同时,也不由想着这个凝聚着深情的碗,而亲爱的嫂嫂呢?这个碗呢?
生:嫂嫂去世了,浅花瓷碗碎了。
粤教版语文选修4《碗花糕》课堂实录及点评
实录:广州市海珠中学杨莹
点评: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孙丽红
课堂实录
点评
课前准备:课间播放《嫂子颂》音乐导入,直到上课。
师:同学们,遨游在古典文学中好长时间了,今天我们换一下口味,再次感受一下久违了的现代散文的美。请大家结合预习稿,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情,陪伴着我们成长,濡养着我们的心智。情,永远是散文最能打动人的精髓,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我们高中阶段学过哪些优美感人的散文?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生:我也这样觉得!我小时候还希望自己生点小病呢!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爱,并且,吃到我想吃的东西了!
师:确实是这样!大家都深有同感啊!那么后来的几次还是这样的温暖和开心吗?
生:不是了!
师:那接着说说。
生:我说第三次,第三次作者就是一笔带过的说“这期间嫂嫂又做过两次碗花糕”,但是吃起来味道已经不及从前了,这是因为美满的家庭遭到了不幸。哥哥因病离世了。而嫂嫂也面临着改嫁的道路。整个家里已经没有了笑语欢腾的景象。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打碗碗花》的教学实录,希望能为教学
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进行《打碗碗花》的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
器材。
可以准备好红、黄、绿等颜色的彩纸和剪刀,还需要准备好胶水、笔等工具。
同时,要确保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确保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有良好的环境。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打碗碗花》
的效果图,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
介绍《打碗碗花》的历史渊源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如何制作《打碗碗花》,重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领和技巧。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一步
一步地完成作品。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技巧,完成作品。
在学生完成《打碗碗花》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展示。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展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录,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打碗碗花》这一传统手工艺,感受到文化的
魅力和魅力。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寓意。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碗花糕》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碗花糕》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词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学生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碗花糕》的内容和寓意。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和友情的小作文。
3. 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高中语文:《碗花糕》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碗花糕》课堂实录教学设想:《碗花糕》是粤教版选修4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一单元的最终一课,作者是亦官亦文的作家王充闾。
假如从叙事性来看,这篇文章是整册书中最具抒情颜色的一篇文章,所以在开学初期让同学扫瞄教材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已经看过,鉴于这种状况,我在上这篇文章的时候实行了争论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目的:1、把握作者融情于事的抒情手法。
2、体会文中渗透的关于人性美的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平凡中透露出的宏大人格。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对于今日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在开学初让大家扫瞄课本的时候有多少人看过呢?(几乎全部同学都说看过),恩,既然大家都看过,不管是怎么看的,粗略也好,细致也好,大家对这篇文章应当有个整体印象吧,这篇文章属于现代散文中的哪一类?生齐答:叙事类散文。
师:叙的是什么事情呢?生:关于作者嫂嫂的一些事情。
师:恩,对,这篇文章所叙事情的主角是作者的嫂嫂。
说起嫂嫂,老师就想起了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嫂子颂》,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下这首歌曲的MTV,大家可以通过画面猜猜歌中的嫂嫂是个怎样的女人。
播放《嫂子颂》MTV附歌词:师:大家说说看,这首歌中的嫂子是个怎样的女人?生:似乎是革命战斗时期那些深明大义的进步妇女。
生:是为了新中国解放做出巨大牺牲的妇女。
生:是一个很宏大的妇女。
师:恩,大家分析的都很好,的确,MTV中的这个嫂子是千千万万个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女性之一,她的形象是光辉夺目的,在中国历史中书写过最亮丽的一笔的。
我们可以给她一个定性的形容词宏大。
师:那么,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中的嫂嫂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一遍文章,说说这个嫂嫂又有哪些特点呢?将你认为可以突出嫂嫂共性的语句划出来。
(非常钟默读)师:看完了吧,说说看,这个嫂嫂怎么样?生1:是个很好的女人。
师:这也太粗线条了吧,谁能够详细点?同时说说你的依据。
生2:很勤快,她总是在操劳,除夕之夜一个人操办年夜饭。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碗花糕》;(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传统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碗花糕;(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3)学会通过查字典、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词语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3)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碗花糕》;(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传统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3)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碗花糕的图片或实物;3. 生字词卡片;4. 字典或其他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碗花糕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碗花糕的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2)学生自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3)老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学习生字词;(2)老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堂小结:(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他们对碗花糕的认识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碗花糕》;(2)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3)了解一种传统美食,下节课分享。
2. 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孩子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2)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课文深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细节理解课文,如描述碗花糕的句子,描绘人物心情的句子等。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懂得珍惜食物,懂得感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背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碗花糕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与碗花糕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运用。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等方面欣赏课文。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审美情趣。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图。
3. 家庭作业: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书写规范性,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绘制碗花糕制作过程图的创意和准确性,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碗花糕》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碗花糕》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食材;(2)学生能够掌握碗花糕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碗花糕的制作过程;(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碗花糕的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合作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碗花糕的起源和发展;2. 碗花糕的食材和制作方法;3. 碗花糕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4. 碗花糕的制作过程;5. 碗花糕的品尝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食材,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碗花糕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食材:米粉、豆沙、红枣等;2. 工具:蒸锅、碗、勺子、刀等;3. 课件: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碗花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碗花糕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碗花糕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碗花糕的历史背景。
3. 制作方法讲解:教师讲解碗花糕的食材和制作方法,让学生明确制作过程。
4. 制作技巧讲解:教师讲解碗花糕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制作要领。
5. 制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7. 品尝交流:学生品尝碗花糕,交流制作心得,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喜悦。
9.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制作碗花糕,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
10. 板书设计:碗花糕食材:米粉、豆沙、红枣等制作方法:蒸制作技巧:控制火候、注意搅拌等制作过程:泡米、磨粉、蒸糕、填充、装饰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碗花糕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碗花糕的制作,并掌握制作技巧。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遵守纪律,与同学合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课堂讲解其他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
《碗花糕》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
《碗花糕》学案教案教学设计课前探究:1、资料汇集: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老舍《我的母亲》、归有光《项脊轩志》、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高一学过的表达亲情的文章,比较这些文章立意写作的异同,为解读本文做好铺垫。
了解王充闾的生平及著作,为体会他自然、朴素的感性化语言风格做好铺垫。
2、词语汇集:晨曦(xī)剁好饺馅(xiàn)花翎(líng)擀(gǎn)面皮发酵(jiào)鸡雏(chú)趔趔趄趄(lièqie)犄(jī)角入殓(liǎn)殁(mò)窆(biǎn)曷(hé)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发蒙:犯糊涂;弄不清楚。
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里。
雍雍乐乐:和谐快乐。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课文解读一、走近作者:王充闾,现代作家,笔名汪聪,男,汉族。
1935年生于盘山。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作协主席。
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春宽梦窄》、《中国当代散文精品文库.王充闾散文》、《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二、《碗仔糕》中描述了一位勤劳善良、可亲可爱的憨憨的嫂子,读之亲切动心,叫人潸然泪下……文章以_______线索。
这位会做碗花糕的嫂嫂,简直就是一位快乐天使。
嫂嫂长“我”20岁,哥哥长年在外工作,嫂嫂便把“我”抱到她屋里去睡。
这种形同母子酷似姐弟的叔嫂关系,真是天上少有人间罕见的中国特色。
三十晚上嫂嫂让“我”到西院去借枕头,搬荤油罐子。
年轻的嫂嫂捉弄四五岁的小叔子惹得两院里的人叽叽嘎嘎笑个不停。
“我”和小伙伴在小庙里放二踢脚,嫂嫂怕我挨打,私下里护卫“我”,教“我”如何叩头认错。
《碗花糕》教案
《碗花糕》教案教案:《碗花糕》教学目标:1.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原料;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激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碗花糕制作所需原料:低筋面粉、糖粉、牛奶、鸡蛋、黄油、香草精等。
制作工具:搅拌器、刀具、碗具、烤盘、烤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碗花糕的来历和受欢迎程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2.展示已经制作好的碗花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步骤(10分钟)1.向学生展示所需原料和制作工具,并进行说明。
2.讲解碗花糕的制作步骤,包括混合、搅拌、烘烤等。
3.重点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三、示范制作(15分钟)1.老师现场示范制作碗花糕的整个过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2.注意示范过程中的技巧和细节。
四、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开始制作碗花糕,老师逐一指导和解答问题。
2.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巧克力碎片、水果等,增加创造性。
五、烘烤(20分钟)1.将制作好的碗花糕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烘烤,时间和温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2.学生观察烘烤过程,注意时间控制和烤箱安全。
六、品尝和分享(10分钟)1.取出烤好的碗花糕,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的成果。
2.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七、总结评价(5分钟)1.教师总结制作碗花糕的步骤和要点,强调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2.学生进行互评,评价自己和同学的制作成果。
八、课堂延伸(5分钟)1.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厨艺兴趣。
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制作碗花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通过品尝和分享,增进了对食物的认识和喜好,激发了对食物魅力的探索欲望。
通过课堂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饮食知识和技能。
《碗花糕》教案
《碗花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 碗花糕的烹饪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碗花糕的制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碗花糕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碗花糕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碗花糕的制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碗花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碗花糕》教案
《碗花糕》教案碗花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制作碗花糕的方法及所需材料。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美食的兴趣,促进文化传承。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碗花糕的制作流程。
2. 学会使用食材和器具。
三、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糯米粉、红豆沙、白糖、植物油、碗和蒸锅等。
2. 器具准备:搅拌碗、铲子、筷子、蒸屉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工作1. 老师向学生介绍碗花糕的由来,并简要说明制作步骤。
2. 将所需食材和器具准备好,确保清洁卫生。
第二步:制作碗花糕1. 将糯米粉和白糖放入搅拌碗中,充分搅拌均匀。
2. 逐渐加入适量的水,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糊状物。
3. 将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蒸屉,用植物油涂抹在碗内壁。
4. 将调好的糊状物倒入碗中,用铲子轻轻铺平。
5. 将蒸屉放在锅上,盖上锅盖,用中小火蒸煮10-15分钟。
6. 蒸熟后,取出蒸屉,用筷子轻轻清理碗的边缘,以便脱模。
7. 将碗倒扣在盘子上,用力晃动或轻轻拍打碗,使碗花糕从碗中脱模。
8. 在碗花糕表面涂抹一层红豆沙,即可食用。
第三步:品尝碗花糕1. 老师向学生介绍食用碗花糕的正确方法,如用筷子取食。
2. 学生们品尝碗花糕,感受其独特的口感和甜美的味道。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尝试制作其他口味的碗花糕,如巧克力、芒果等。
2. 学生可以用不同形状的模具制作碗花糕,增加创意和趣味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饮食文化的传承也得到了弘扬。
下一步,可以通过课后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实践能力。
《碗花糕》教案
《碗花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分析作者通过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园怎样的向往和追求。
3. 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亲情和乡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分析作者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碗花糕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制作碗花糕,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吃过碗花糕吗?你们知道碗花糕是怎么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碗花糕的文章。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深入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4. 体验环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碗花糕,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5.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亲情和乡情。
6. 布置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回忆的文章,要求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碗花糕》教案
《碗花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文章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文中所表达的亲情之美,珍惜身边的亲人。
体会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文中嫂嫂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嫂嫂的深厚情感。
品味文章中细腻而真挚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对故乡、对童年、对亲人的复杂情感。
探究文章以“碗花糕”为题的深刻内涵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引导启发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传统糕点相关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些美味的糕点,你们是不是垂涎欲滴了呢?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与糕点有关的文章——《碗花糕》,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嫂嫂的语句,分析嫂嫂的形象特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嫂嫂形象的理解,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品味细节描写,体会情感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嫂嫂做碗花糕的过程、与“我”相处的细节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体会作者对嫂嫂的感激、敬爱之情。
5、探究标题,理解内涵提出问题:文章为什么以“碗花糕”为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明确:“碗花糕”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它是嫂嫂善良、勤劳、心灵手巧的象征;也寄托了作者对嫂嫂、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6、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亲人,讲述一件与亲人之间的温暖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课堂实录(教师进入课堂,学生们静坐整齐)教师:同学们,大家好!全体学生:老师好!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水果的故事》。
我们首先来听一下这篇文章。
(教师开始朗读)教师:在古代,水果并不如今天这么丰富,只有梨、枣、桃、杏等几种水果。
唐朝的杨贵妃,喜欢吃河南洛阳产的白梨。
用洛阳白梨烤制出的一道甜品,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杨枝甘露”。
宋代的苏东坡,在一次家宴中吃到了一种叫“花糖”的食品。
他说:“这种食品味道极佳,我不知道是什么做的”。
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花糖”其实就是用糯米粉、糖、花生等制作而成的桂花糖。
清代康熙皇帝,非常喜欢在江南中秋时节吃荔枝。
据传他曾因为等待新鲜荔枝而不吃其他水果,一直等到前来进贡的荔枝才开始进食。
有了这些有名的故事,我们就更加熟悉了各种水果。
现在我给大家发一些水果的图片,请大家看看,这些水果你们都吃过吗?(教师把水果的纸片逐个发给学生,学生们一一看过后举起)教师:好,我们现在来听听,大家最喜欢吃哪些水果呢?可以请同学们举手答问。
(学生们开始举手,教师逐个点名)教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都喜欢吃水果,那我们应该要吃什么水果比较好呢?(学生们开始大声说出自己知道的食用水果相关知识)教师:非常好,大家都很聪明,知道吃水果有什么好处。
那我们应该怎么吃水果呢?大家有什么方法?(学生们开始大声说出自己知道的如何吃水果相关知识)教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啊,那我们现在来一起玩一个游戏,看谁能说出最多的水果吧。
我们分组比赛,每组交替说出各种水果,每个小组每说一种水果就得一分,看哪个小组最后得分最高。
(学生们开始积极参与游戏,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时间)教师:好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们都掌握了吗?全体学生:掌握了!教师:那我们下堂课,见面的时间再约。
好好复习,明天见!全体学生:好的,老师再见!第二天,同学们再次来到学校,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问一
追问二
比较阅读
师生交流畅 通
生:思人!
师:而这里的结局,却是人亡物碎,“玉石俱焚”,实在 是令人潸然泪下啊!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会的记叙类散文 “随事而感,借物抒怀”的手法了。
师:现在就请大家找出文中提到“碗花糕”的地方,并说 说作者几次吃碗花糕的感受是一样吗?为什么?
(PPT展示表格,请学生弥补的遗憾之情。
生:哦!
师:看来大家都若有体会,文中引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
呢?
生:作者对嫂子的怀念之情。
(PPT展示一副炊烟袅袅的乡村图和《碗花糕》课题。)
师:看来大家已经在慢慢酝酿感情了,我们就一起走近这 位可歌可敬的嫂嫂,品尝一下香浓可口的碗花糕。
(PPT展示: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回忆了嫂嫂哪些事件? 这些事件表现了嫂嫂怎样的性格特征?)
师:嫂嫂爱玩?是不是可以换个更恰当的说法?
(众生大笑)
应和
横线句多余。 记住“此时无声 胜有声”更妙。
及时纠正, 运用准确的词 语。
生:说明嫂嫂性格开朗!
师:对了!嫂嫂和小弟还有邻里一起,玩得很开心,说明 嫂嫂是个性格开朗的女性。从这点我们感觉嫂嫂和我之间像什 么关系?
生:姐弟!
生:朋友!
师:说得很好!他们不仅像姐弟,也像一对很好的朋友。 那么,还有其他事件和细节没有呢?
粤教版语文选修
实录:广州市海珠中学杨莹
点评: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 孙丽红
课堂实录
点评
课前准备:课间播放《嫂子颂》音乐导入,直到上课。
师:同学们,遨游在古典文学中好长时间了,今天我们换一下 口味,再次感受一下久违了的现代散文的美。 请大家结合预习 稿,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情,陪伴着我们成长,濡养着我 们的心智。情,永远是散文最能打动人的精髓,也是我们赖以 生存的精神食粮。我们高中阶段学过哪些优美感人的散文?大 豕一起回顾一下。
生:我说第一次吧,第一次作者是和家人一起吃,那时候 家里非常和睦热闹,很温馨,吃起来非常甜美,还有就是,据 作者自己说,家里人都只是吃了一小块,其余的都是我吃了! 多美的事情啊!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好吃的当然都希望自己 多吃点啦!
(众生有同感的笑了)
师:说的很符合实际,那你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归纳一下感 受或原因看。
师:非常不错!记得当时我们在欣赏老舍这篇文章时课堂 上都忍不住哭了,这种感觉的确犹在!接下来这一小段大家一 起读一下:
(PPT展示李密《陈情表》部分文字)
生(全体非常有感情地齐读):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PPT展示韩愈《祭十二郎文》部分文字,音乐响起。)
生:那个碗!
生:浅花瓷碗!
师:由此看来,嫂嫂与碗花糕、与浅花瓷碗都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我们在关注嫂嫂命运的同时,也不由想着这个凝聚 着深情的碗,而亲爱的嫂嫂呢?这个碗呢?
生:嫂嫂去世了,浅花瓷碗碎了。
师:同学们,我们想想学过的文章和自身经历, 在《项脊 轩志》中,作者妻子去世后,留下了“庭中琵琶树”,并且已 亭亭如盖 ,还口」以睹物
生:《荷塘月色》《拣麦穗》……
师:那我们就一起伴着音乐来诵读一下。
(PPT展示张洁《拣麦穗》片段,音乐响起。)
师:哪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
生(刘惠玲):拿起话筒用轻柔的声音读了起来……
师:读得非常好!把我们带入到了一片静谧的天地。 接下
营造氛围,音乐 舒缓、自然
学生对着预习稿 及文本明确学习 目标
温故知新,传统 教法,管用!
生:一起总结。
师:本文描述的对象是勤劳善良、可亲可敬的嫂嫂,可否 将文题改为《嫂子颂》,为什么?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文章里写了很多人。不是以赞美为主。
师:哪位同学单独说说你的想法看?
生:(黄越辉)我觉得用“碗花糕”更好,因为文中提到 很多次吃碗花糕,这应该就是文章的……线索吧!
师:说得太好了!文章就是以“碗花糕”为线索,将全文 串联起来。那碗花糕的承载物是什么呢?文中的另外一个道具 是什么呢?
师:提出展示问题并鼓励学生结合预习稿回答。
生:文章第一部分写了除夕夜包饺子,嫂子把有铜钱的饺 子夹在我碗里,说明……(有些吞吞吐吐)
师:说明什么呢?(微笑的看着他)
生:说明嫂子很会包饺子,很能干!还有,很爱我!
师:还有其他片段呢?再想想!
生:还有第二部分,嫂嫂让我去借枕头,去搬荤油瓶,这 说明嫂嫂……爱玩!
生:还有,当我在庙会时闯祸后,姐姐为了我去跟爸爸说 情并讨好爸爸让爸爸不惩罚我!说明姐姐很够义气!
(众生再笑)
师:锋哥不错啊,直接用姐姐替换嫂嫂了!把嫂嫂当成亲 姐了!
生:还有,当我被大黄牛的犄角顶伤后,嫂嫂抱我去和她 睡,晚上还给我叫魂,也说明嫂嫂善良并且很爱我,就像母亲 一样!
(大家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师:这段文字在哪里见过?
生:《碗花糕》结尾处。
师: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下这段文字, 将我们 带到今天的课题中去。
生(陈星宇):很投入的读。同学们都陷入沉思。
师:星宇同学读得很好,但是读错了一个字,大家注意纠 正一下,“窆不临其穴”中的“窆”读bi峦,是埋葬的意思。 这一段文字大意也就是说十二郎死的时候韩愈不在他身边, 连 日期都不知道,埋葬的时候也不在现场,表达韩愈心中无限的
生:第一次,感受:又香又甜,原因是家人一起,其乐融 融。
师:(点头认可)。接下来的几次呢?
生:我说第二次吧!第二次是我受伤以后,嫂嫂抱我和她 一起睡,并给我叫魂和做碗花糕,我觉得当时肯定是很温暖很 安全的,因为我在受到伤害以后得到了非常细致非常温馨的呵 护。
抓住学生情感的
、,、~、、八r
注意力
深入一步
读得动情,效果 很好。
来看看下一段:
(PPT展示老舍《我的母亲》片段,音乐响起。)
生(姚福全):用低沉而非常有感情的声音朗读,读到“还 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处表现出真实的心痛状,并礼貌地说 “这篇文章当时学的时候就曾经深深打动我, 现在依然很有感 觉,谢谢!”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嫂嫂这个称谓对我们来讲也许不 很熟悉,但是通过作者娓娓道来,一位可爱的嫂嫂就呈现在我 们眼前了。而这种亦嫂亦友亦母的关系,恐怕也只在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里才有吧!
(PPT展示嫂嫂的性格特点、嫂嫂对我的爱。)
学生的反应
说明他们很投 入。
主动站起来
课堂上宜直 呼学生姓名。
回到题目,再 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