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等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必需的元素,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同时,微生物还可以分泌植物生长所需的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这些激素可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植物的抗病能力。
2.有害菌防治如果耕地中存在有害细菌,它们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枯萎、凋谢等。
这时,微生物可以用来防治有害细菌。
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到土壤中,可以形成有益菌群,抵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保护农作物。
3.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对土壤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土壤中添加微生物可促进土壤的新陈代谢,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还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呼吸作用,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
4.肥料和农药的代替品微生物还可以作为肥料和农药的代替品。
添加微生物素肥可以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品质,减少使用化肥的数量。
此外,微生物制剂可以防治病虫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从而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担。
5.水质处理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净化水质。
添加微生物到水中可以吸收废弃物,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并减少池塘、河流等水环境的有害菌群,从而减轻水污染。
综上所述,微生物对于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非常重要。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微生物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农业生产带来很多积极作用,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保护环境,使农业生产走上更可持续的道路。
农业微生物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产品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现在推广应用的主要有: (1)根瘤菌类肥料 (2)固氮菌类肥料 (3)解磷解钾菌类肥料 (4)抗生菌类肥料 (5)真菌类肥料
根瘤菌肥料
根瘤菌不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是已知固氮效率最高的 生物固氮体系。用人工选育出来的高校根瘤菌株经大量繁 殖后,将活菌和草炭等吸附混合后制成根瘤菌肥料。大豆 根瘤菌肥和花生的施用最为普遍。
农业微生物
目录
微生物肥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饲料 食用菌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又称菌肥、接种剂,是将某种有 益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养制成打的、含有活微生 物的特定制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 定的肥料效应。 微生物肥料的功效是通过大量活的微生物在土 壤中的积极活动来提供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戒产 生激素来刺激作物生长,有些肥料可以直接增迚 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有些肥料协助农 作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
优点:肥效高、生产成本低、无污染。 特性:与一性、浸染性、有效性、 提高根瘤菌接种剂增产效率的主要方法:选择固氮效率不 竞争力较高的优良菌株和改迚施用方法。
固氮菌肥料
固氮菌肥料是指能够自由生活的固氮细菌戒不一些禾本科 植物迚行联合固氮的细菌为菌种生产出来的固氮菌类肥料。 只要用于禾本科植物和叶菜类蔬菜施用。
微生物除草剂
杂草的微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寄主范围较为与一的植物病原 微生物戒其代谢产物,将影响人类经济活种群动的杂草控 制在为害阈限以下。 目前主有两条途径: 一、以病原微生物活的繁殖体直接作为除草剂,即微生 物除草剂。 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对植物具有毒性作用的次生代谢 产物直接戒作为新型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
微生物杀菌剂
微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学”是指探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学科。
在现代农业中,微生物学已经广泛应用到土壤调理、作物保护、动物饲料、水质净化等领域。
通过掌握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可以开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农业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生物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土壤调理中的微生物学应用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肥力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1.促进有机物分解。
土壤中有机物主要是由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和人工施入的肥料组成。
这些有机物是固体形态的,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成分,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无机物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2.改良土壤结构。
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和放线菌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也可以分泌黏性物质,将土壤屑粒粘合在一起。
这种效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可耕性。
3.防止土壤流失。
微生物可以让土壤形成一层厚厚的木屑和苔藓覆盖层,从而起到防止土壤流失的作用。
此外,一些微生物如蚯蚓和螯虾可以将土壤压实,留住水分,防止土壤沉积。
二、作物保护中的微生物学应用保护作物从病害和虫害侵袭的危险中,可以有很多方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的抗生物质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是比较重要的。
1.利用微生物抗生物质。
许多微生物菌株能够产生抗生物质,如放线菌素、链霉素和波尼西林等。
这类物质在侵染植物时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保护植物的健康。
2.利用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有些微生物能够快速增殖,并在植物的茎和叶片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
此外,许多微生物也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三、动物饲料中的微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在动物饲料生产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方面:1.制作饲料添加剂。
利用微生物,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可以增加动物的肠道菌群,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养殖比例。
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利用固氮微生物进行生物固氮,既能减少生产投入,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且能提高作物产量.如大豆根瘤菌.
2.利用能够导致农业害虫至病或者分泌物能直接毒死害虫的微生物,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成本低且能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对坏境的污染减少有害物质富集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如BT
3.食用菌是一类能够为人类直接食用的微生物,农民通过一定的程序大规模培育这种微生物,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蘑菇
4.有机肥料是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的有机物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积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有机肥料本身具有的改土、培肥、增产和改善品质等作用进一步提高.
5.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农业微生物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同一土体由于微环境的通气、水分、营养等状况都存在着差
异,致使不同微生物呈立体分布。
每克肥土中通常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 每克也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 (1)细菌 数量:70~90%;种类:主要为腐生,少数自养 分布:表层最多,随土层加深减少,厌氧菌反之。 (2)放线菌 数量:5~30%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学 (Microbiol Ecology)
第一节生态系统
一、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二、什么是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 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具有微生物生命活动适宜的温度、pH、氧气等,水体中也具备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其他条件,因此成为微生物栖息的又一天然场所。 (一)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 土壤、空气、动植物尸体、人和动物的排泻物、工业及生活污水。 (二)种类 水中存在的微生物90%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有弧菌、假单胞菌、 黄杆菌等。鞘细菌及有柄附生细菌也常见于水体中。 (三) 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 表现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规律。此外,相同水域的不同浓度 微生物的含量及分布也不同。 (四)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水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霍乱 弧菌等。因此,做好水的卫生学检查至关重要。
微生物农业
5. 微生物能源 微生物资源可以多种形式用作能源生产。其一是植物废弃物,经微生 物发酵课产生沼气,用作燃料或发电照明;其二是植物的纤维素可经 微生物分解,转化成酒精作为能源燃料。后者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21 世纪能够替代石油的绿色能源。 这里想重点介绍一下沼气。 沼气是由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而产生,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它是复杂有机物经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产生。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将 作为燃料的碳、氢和作为植物营养元素的N、P、K等分离开,使它们 各得其所,各尽其用,提高了能量和物质利用效率,随着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有机残体及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产 生活带来不良后果。以沼气为纽带可促进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有多 重循环利用。如我国北方开发的“四位一体”高效种养结合发展模式, 即太阳能温室 → 沼气池 → 猪圈 → 厕所和南方的“猪圈 → 沼气池 → 果园”模式,可使一切有机残体和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条 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发展之路。
3.微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的作用,改善作物养分供应,为农 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 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种 类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解钾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生长调节剂、菌根制剂、抗生菌肥料及促进 植物生长的根细菌类制剂。根瘤菌肥料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多的微生物 肥料,国内微生物肥料生产厂有一半左右生产或生产过含根瘤菌的微 生物肥料;解磷微生物可把有机磷或不溶态无机磷转化为可溶态无机 磷,供植物利用;解钾硅酸盐细菌经发酵制成菌剂,在缺钾土壤上施 用对各种作物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效果。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 用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6. 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 大规模、集约化畜牧场的出现,大量的畜禽粪、 尿和污水导致环境污染,国外曾有“畜产公害” 之称。目前,我国的“畜产公害”十分严重。对 畜禽粪尿污染的治理方法很多,如沼气发酵,还 有快速烘干等,还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废弃物的 分解,将自然界的生物循环引导到更利于维护生 态环境的方向。近年来各国微生物专家研制出一 批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和治理污水的微生物生态环 境保护剂,如用于养猪业的环境清洁剂——木糠 床微生态菌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广泛应用。
微生物与农业生产
引言:微生物是指那些不能用肉眼看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并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概述:1.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1.1分解有机质1.2释放植物养分1.3促进植物生长1.4抑制有害生物1.5辅助植物养分吸收2.微生物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2.1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利用2.2通过微生物控制病原微生物2.3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2.4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2.5监测和预测农作物病害发生3.微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3.1乳酸菌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3.2发酵饲料的制作与利用3.3微生物制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应用3.4微生物提高动物免疫力3.5微生物降解农产品废弃物4.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4.1微生物发酵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4.2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培养4.3微生物在食品保质期延长中的应用4.4微生物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4.5微生物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微生物的社会经济效益5.1微生物产品的市场前景5.2微生物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5.3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5.4微生物保护环境与改善生态总结: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涵盖了土壤改良、农作物保护、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风险,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将愈加密切,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中,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植物保护、养殖业以及食品工业等领域。
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和功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土壤改良1. 有机物分解:微生物在土壤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它们分解植物残渣和动物粪便,释放出有机质和养分,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2. 固氮作用:一些细菌和蓝藻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将其转化为植物可使用的形式。
这种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的含量,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3. 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产生的植物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一种叫做赤霉素的真菌代谢产物可以增加植物的根系发达和叶片绿化。
二、植物保护1. 生物防治:微生物在植物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细菌和真菌可以用于防治植物病害,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2. 诱导抗性:某些微生物可以激发植物的自身防御机制,增强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这种诱导抗性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并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养殖业1. 水质净化: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改善水质环境,减少养殖池塘的污染。
2. 益生菌应用: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饲料浪费。
四、食品工业1. 发酵食品生产:微生物发酵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例如,乳酸菌发酵可制作酸奶和乳酸饮料。
2. 食品保鲜: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能力,可用于食品的保鲜和防腐。
例如,酵母菌对食品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耗,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保护植物免受病害侵害,提高养殖业的效益,以及使食品保持新鲜和营养。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放线菌的孢子和细菌的芽 孢及酵母。不同环境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很大差异。 公共场所、街道、畜舍、屠宰场及通气不良处的空气中微生 物的数量较高。空气中的尘埃越多,所含微生物的数量也就 越多。室内污染严重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可达106个/m3,海洋、 高山、乡村、森林等空气清新的地方微生物的数量较少。空 气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原微生物、它们直接来自人或动物呼 吸道、皮肤干燥脱落物及排泄物或间接来自土壤,如结核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病毒等。 患病者口腔喷出的飞沫小滴含有1~2万个细菌。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在细胞内形成杀虫的伴胞晶体和水 溶性的外毒素(苏云金素)。伴胞晶体被敏感性昆虫的幼 虫吞食后,在其碱性的中肠溶解成原毒素,并进而在昆虫 肠道被蛋白酶水解激活,产生毒素核心片段(δ内毒素)。 它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能快速并不可逆 地插入细胞膜,形成孔洞,从而破坏细胞的膜结构与渗透 吸收特性,使中肠上皮细胞裂解崩溃,最终导致昆虫的死 亡。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1.细菌杀虫剂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简称Bt杀虫剂,是当今使用 最广泛和产量最大的细菌杀虫剂。它是由昆虫病原细菌苏 云金杆菌的发酵产物加工而成,能防治直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膜翅目等上百种害虫,如稻纵卷叶螟、棉铃虫、 茶毛虫、玉米螟等。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之所以成为目 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深受欢迎的农药,除其杀虫效果 好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畜无伤害;对植物不产生药害, 不影响农作物的色、香、味;也不伤害害虫的天敌和有益 的生物,能保持使用环境的生态平衡;对土壤、水源、空 气环境不造成污染,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
农业微生物知识点记忆诀窍
农业微生物知识点记忆诀窍1. 根瘤菌(Rhizobium)根瘤菌是一类与豆科植物共生的土壤微生物,可以与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固氮根瘤。
它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氮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
记忆诀窍:根瘤菌-共生固氮根瘤。
2.酸性土壤微生物酸性土壤微生物是指能够在酸性土壤中生存和活动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
记忆诀窍:酸性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改善通气性。
3.草木灰草木灰是一种含有高浓度碱性物质的土壤改良剂。
它可以中和酸性土壤,提高土壤的pH值,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记忆诀窍:草木灰-碱性、中和酸性土壤。
4.有效微生物有效微生物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功能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结构等。
记忆诀窍:有效微生物-分解、抑制、改善土壤。
5.菌肥菌肥是一种以微生物为基础,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有机肥料。
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植物生长。
记忆诀窍:菌肥-有机肥料、提供营养、改善土壤、促进生长。
6.绿肥绿肥是指一些特定的植物在种植间隙期间种植,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提供养分的作物。
它们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保水能力。
记忆诀窍:绿肥-改善土壤质量、提供养分、保水能力。
7.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是指存在于植物根部周围土壤中的微生物。
它们与植物根系发生共生关系,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记忆诀窍:根际微生物-共生、提供养分、促进生长、抑制病原。
8.制药微生物制药微生物是指在药物合成或制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产生抗生素、酶类和其他对人类有益的物质,用于医药行业。
记忆诀窍:制药微生物-抗生素、酶类、医药。
9.高温堆肥高温堆肥是指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并产生热量的过程。
在高温环境下,堆肥中的微生物能够更快速地分解有机物质,破坏植物病原微生物,生成有机肥料。
农业微生物
四、酵母菌
1、菌落特征 酵母菌的菌落形状与细菌的菌落相似,但比细 菌菌落大而厚; 多数不透明,一般为圆形,表面光滑、粘稠、湿 润呈油脂状; 多数为乳白色,少数为粉红色或红色,用接种针 很容易从菌落中将菌挑起; 培养时间较长的菌落,表面呈皱纹状,较干燥,颜 色往往变暗。
四、酵母菌
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一、细菌
1、细菌的形态特征 细菌的形态,包括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两部分。 (1)个体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每一个细胞就是 一个独立生活的个体。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 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有的杆菌能形成芽孢称为芽孢杆菌,如苏云 金芽孢杆菌。
一、细菌
1、细菌的形态特征 (2)菌落特征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菌体经过一定 时间和一定温度的培养,生长繁殖成肉眼可见 并具有一定形状的群体结构,称为菌落。 因此,可以通过菌落计数测定其活菌数,也可以 通过挑取单菌落获得纯种。
五、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通称或俗称。凡在基 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真 菌统称为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 多,据估计约有5 000 种以上 霉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及蛋 白质等复杂有机物的能力较强,在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中起着很大作用
五、霉菌
1、霉菌的形态特征 (1)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通 常呈管状,粗细不一 (2)低等霉菌的菌丝没有横隔膜,单细胞称无隔 菌丝; (3)高等霉菌的菌丝有横隔膜,多细胞称有隔菌 丝,也像放线菌那样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在 气生菌丝顶端可产生各种孢子。 (4)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 等
六、蕈菌
大多数担子菌和少数子囊菌在它们的生 活史中都形成大型子实体,能形成大型子实 体的真菌称为蕈菌。 蕈菌很多能食用或药用,如双孢蘑菇、香 菇、平菇、金针菇、灵芝及猴头等。还有 一些误食会引起人畜中毒的毒蕈,也有引起 树木病害和树木腐烂的害蕈。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
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重点围绕微生物对土壤健康、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的促进展开讨论。
一、土壤健康的促进1.1 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土壤中起到了分解有机物、润滑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等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残留植物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同时,微生物的活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1.2 有害微生物的防治一些微生物如土壤传播的病原菌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病害。
但正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进行生物防治,以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善于分解植物残体的真菌也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真菌的数量,达到防治作物病害的目的。
二、植物生长的促进2.1 促进根系发育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根系的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分解有机物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刺激植物的生长。
同时,微生物通过与植物根系的共生关系,增加根毛的表面积,促进养分的吸收和根系的生长。
2.2 促进植物抗逆性微生物通过诱导植物产生抗逆蛋白、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等方式,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微生物制剂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养分循环的促进3.1 有机物质的分解微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被称为有机质分解作用。
它们能够将残留植物和动物组织转化为有机质物,进而提供养分给作物的生长。
有机质分解作用对于土壤肥力的维持和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2 氮循环的调节微生物在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气,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
同时,一些微生物也能够通过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促进氮的释放和吸收,保持土壤中氮元素的平衡。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对土壤健康、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合理利用微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制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业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转基因作物是应用生物技术最为常见的一个方面。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直接修改植物的基因,使其具备抗病虫害、耐旱抗逆等特性。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减少使用农药等,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转基因作物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人们对其食用安全性存在担忧。
二、农业微生物的应用农业微生物是指那些对农作物有积极作用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生长、提供养分等方式,帮助农作物健康生长。
例如,一些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提供给作物养分,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此外,农业微生物还可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崛起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基因改良。
与传统转基因技术相比,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它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的抗病性、耐逆性等性状,同时避免引入外源基因的争议。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农业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传统的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发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生物农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材料制成,对环境友好,对目标害虫或病原体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生物农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作物生产中的环境风险。
五、生物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生物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生物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科学家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确保生物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农业微生物
1.菌落:在固體培養基上,有一個或多個同種微生物細胞經過生長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構造的子細胞群體成為菌落。
2.溶原性細菌:是指在核染色體上整合有前噬菌體,並能正常生長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細菌。
3.培養基:是有人工配製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
4.純培養:在實驗室條件下,有一個細胞或同種細胞群得到的後代陳偉純培養。
5.微生物農藥: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植物病害、蟲害及雜草的製劑。
6.糖被:是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裹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黏性物质。
7.病毒:病毒是一种超显微,还有一种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8.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宿主细胞后,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繁殖和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陈温和噬菌体或溶源噬菌体。
9.酶:是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专一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
10.灭菌:子一定范围内,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射死物体表面及内部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灭菌。
答: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分组成。
答:潜伏期、成熟期、平稳期答: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答:微生物营养物质主要有探员、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分六大类A.形体微小,结构简单B.代谢旺盛,繁殖快速C.适应性强,容易变异D.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答:噬菌体的增殖是有宿主细胞提供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在噬菌体核酸遗传密码的控制下,于宿主细胞内复制出噬菌体的核酸和合成病毒的蛋白质,进一步装配成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最后食饭稻细胞外的过程。
噬菌体的增殖一般分为媳妇、侵入、增殖、装配以及释放5个阶段。
答: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性是由于芽孢皮层的离子强度高,具有极高的渗透压,从而使核心部分大量失水,造成高度失水状态。
另外,通过芽孢内大量存在的吡啶二羧酸钙盐整合作用,是芽孢内的生物大分子形成耐热的稳定性凝胶。
芽孢的抗化学药物能力,主要是由于芽孢衣的通透性很差以及芽孢原生质的高度失水状态。
农业微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3.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 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了重大贡献;分离到了许多引起发酵的微生物,并证实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也发现乳酸发酵、醋酸发酵和丁酸发酵都是不同细菌所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和工业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4.罗伯特•柯赫:(R.Koch,1843~1910)柯赫是德国细菌学家,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
其重要贡献为:(1)建立了能获得微生物纯种的平板分离法以及细菌染色、悬滴培养和显微摄影等技术;②分离了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重要病原菌;(3)提出了证实病原菌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即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5.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物体所占有的表面积值称为比表面积。
物体的体积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
6.曲颈瓶试验:是巴斯德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曾用于驳斥生命的自然发生说。
他烧制了上端有一细长弯曲颈部的玻璃瓶,其内盛有营养液。
将它加热煮沸再冷却后,外界空气仍可进入,而尘埃却被阻挡在颈部,结果营养液长期不发生腐败。
相反,若将颈部折断或让营养液与颈部尘埃接触,则营养液很快腐败。
由此,他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并提出了生命必须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
7.胚种学说:又称生源论或生源说。
与自然发生说(无生源论)截然相反,胚种学说认为包括微生物在内的一切生物皆由其同种生物的胚种发育而来。
农业微生物产业
农业微生物产业
农业微生物产业是指发掘、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和保障的产业。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重视,农业微生物产业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农业微生物产业提供了各种微生物制品,如微生物菌肥、微生物农药、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这些制品富含多种微生物,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农业微生物产业还可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等。
在环保方面,农业微生物产业可以降低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频率和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对于农民而言,利用农业微生物产业的产品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减少因为使用化学物质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虽然农业微生物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认知度不高、技术门槛高等,但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业微生物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将会更好地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微生物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选择题(选择题有错误)1、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有:ABCDA.菌丝片断B.芽殖C.裂殖D.分生孢子2、Escherichia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BA.偏端单生B.两端单生C.偏端丛生D.周生鞭毛3、用来染芽胞的染料通常是: BA.孔雀绿。
B.结晶紫。
C.复红。
D.番红。
答:4、某些细菌可以通过产生 A 来抵抗干燥、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A、荚膜B.伴孢晶体C.芽孢D.原生质体5、下列是四个微生物学的经典实验,其中 A 能用来证明突变的自发性。
A、普遍性转导B、波动性实验C、病毒重组实验D、Ames 实验6、在下列微生物中____B__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 枯草杆菌B、螺旋藻C、紫硫细菌D、螺旋体7、酵母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A____。
A. 几丁质和纤维素B、葡聚糖和脂多糖C、葡聚糖和甘露聚糖D、肽聚糖和甘露聚糖8、链霉素能够 D ,因而阻止细菌正常生长。
A、抑制细胞壁的合成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C、抑制细胞膜的功能D、抑制核酸的合成9、根据菌体生长对氧气的需求,酿酒酵母属于 B 。
A .兼性厌氧B .专性厌氧C .专性好氧D .耐氧菌10、在大肠杆菌基因图谱测定的供体菌属于 B 菌株。
A .F +B .F-C .F’D .Hfr11、我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规定大肠杆菌数量不应超过CA .100 个/ 升B .3 个/ 升C .100 个/ 毫升D .3 个/ 毫升12、下列物质中 A 可以作为细菌的碳素储藏物。
A .肽聚糖B .聚- 羟基丁酸C .淀粉D .异染颗粒13、在下列微生物中___B___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
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痢疾杆菌D .黑根霉14、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 A 条件下,微生物的代时最短。
A .最高生长温度B .最适生长温度C .最低生长温度D .室温条件15、微生物实验室对培养皿的灭菌常采用 C 。
A .间歇灭菌,两次,100 ℃,每次1 小时B .常压灭菌,100 ℃,1小时C .干热灭菌170-180 ℃,2小时D .巴斯德灭菌,60 ℃,1小时16、产生青霉素的工业发酵菌株可以通过产生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属于 A 。
A 、放线菌B 、担子菌C 、子囊菌D 、半知菌二、填空题1、微生物细胞的功能:营养功能、生长能力、分化、信号传递、进化。
2、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3、革兰氏染色的程序:初染(结晶紫30S)、媒染剂(碘液30S)、脱色(95%乙醇10~20S)、复色(番红30~60S)。
4、根据鞭毛的数量和排列情况,细菌分为:两端单生、偏端单生、两端丛生、偏端丛生、周生鞭毛五种类型。
5、鞭毛的生理功能: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鉴定分类细菌。
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7、培养基按照化学组成分: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按照物理状态:液体、固体、半固体。
按照特定用途:基础培训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8、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抗生素、激素、毒素、色素。
9、次生代谢是指微生物合成一些对微生物本身对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10、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细胞融合等方式进行。
11、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接合质粒包括:F质粒、R质粒、COL质粒和毒力质粒。
12、转导的类型:普通性转导和特殊性转导。
13、转化DNA的摄取和整合过程:结合与穿入、联会、整合(重组)。
14、获得培养基的方法:稀释平皿分离法(倾注平皿分离法和涂布平皿分离法)、平皿划线分离法(连续划线分离法和分区划线分离法)。
15、细菌细胞数量的测量:显微镜测数法、比浊法、稀释平皿测数法。
16、细菌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稳定期、对数期、衰亡期。
17、细菌细胞的形状主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18、球菌的排列方式:单球菌、双球菌、四联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杆菌的排列方式:单生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螺旋菌的排列方式:弧菌、螺菌和螺旋体。
19、生物的分类系统中1753年二界是指动物界和植物界,1860年三界在二界上增加原生生物界,1956年四界在三界上增加了菌类,1969年五界在三界上增加了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1977年六界在五界上增加了病毒界。
20、伯杰氏手册分为:薄壁菌门(革兰氏阴性菌)、厚壁菌门(革兰氏阳性菌)、软壁菌门(缺细胞壁)、疵壁菌门(古细菌)。
21、放射菌的菌丝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
22、放线菌的生活史:从自由孢子→萌发→基内孢子→气生菌丝→孢子丝→自由孢子。
23、菌丝的特异化:霉菌菌丝的变态,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包括:假根、吸器、菌网和菌环、菌核、子实体、附着胞、子座。
24、霉菌的有性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25、常见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分别由鞭毛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霉菌所产生。
26、鞭毛菌亚门的代表种有:绵霉菌、异水霉菌;接合菌亚门的代表种:毛霉菌、根霉菌;子囊菌亚门的代表种有:酵母菌、羊肚菌、冬虫夏草;担子菌亚门的代表种有:大多数蕈菌(蘑菇、平菇);半知菌亚门代表种有:曲霉、木霉、头孢霉。
27、病毒的形状有:子弹、蝌蚪、杆状、线状、球状、丝状和冠状。
28、病毒的核衣壳的对称形式: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9、根据国际病毒的分类委员会的分类标准: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单链或双链、有无包膜分为7种,除去单链DNA包膜病毒。
30、根据化学成分病毒划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其中亚病毒又分为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31、根据对寄主对影响程度划分为:温和性病毒和(劣)毒性病毒。
32、病毒的侵染: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33、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拮抗作用。
34、微生物与植物的互生包括: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35、细菌和植物的共生关系如:根瘤;真菌和植物的共生关系如:菌根。
36、微生物是指一般不能借助显微镜看不见地微小生物。
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无细胞结构。
37、有隔膜菌丝横隔的类型:封闭隔、单孔隔(简单型和有塞型)、复式隔(有盖型)。
38、无性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39、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和分裂繁殖。
三、判断题(所有题都是对的)1、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兄弟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2、1664年英国罗伯特·虎克观察到霉菌的“子实体”。
()3、1676年荷兰列文·虎克观察到“微动体”。
()4、1748年英国尼达姆提出“微生物自身说”,法国路易斯·巴斯德的雁颈瓶实验。
1865年李斯特的外科消毒法;1909年Fhrilich用化学制剂控制梅毒;1929年费来明发现青霉素,1944年Wakesman土壤放线菌中找到了链霉菌。
()5、在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蓝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G+);呈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G+)。
()6、芽孢是一个休眠体,一个菌体只产生一个芽孢。
7、F+、Hfr、F’都是雄菌即供体菌,F-是受体菌。
()8、受体菌只有处于感受态时,才能摄取转化因子。
()9、分类是根据各种细菌的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将其分化为类群排列在适当的分类单元中;鉴定是分类的操作过程,经过一系列测定来确定所研究的菌株属于哪个类群;命名是根据命名的国际法则对所鉴定对菌株给以科学名称。
()10、菌体运动时逆时针旋转向前运动;顺时针旋转翻滚转向。
()11、有隔膜菌丝为高等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亚门)多菌丝,无隔膜菌丝为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菌丝。
13、四、填图题1、原核细胞的结构2、病毒的结构3、放线菌菌丝体和孢子丝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五、简答题1、微生物的共同特征:(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2、微生物的细胞功能:答:①营养功能;②生长能力;③分化;④信号传递;⑤进化。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4、细菌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型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鞭毛生长和运动的支点;③阻止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5、G+菌与G-菌细胞壁的比较6、G+菌、G-菌和古细菌细胞壁的区别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遗传过程中的主要区别:(1)、温度:湿热灭菌:121℃30min ;干热灭菌:160~170℃1~2h为什么?热蒸汽的穿透力较热空气强,且蛋白质含水量越高,越易于凝固(2)、水分及其可给性(3)、氢离子浓度(pH)(4)、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5)、辐射(6)、化学杀菌剂10、真菌与细菌的区别11、真菌的主要特征:答:(1)、营养体:菌丝和菌丝体;(2)、繁殖体:孢子;(3)、营养方式:化能异养型(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4)、其他:多细胞、细胞壁、运动、无限生长。
12、病毒的可利用价值(1)在病毒发现之前,早在十八世纪人们就利用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叶和花的变色,创造新的花卉品种,如荷兰的郁金香杂色花变种、日本的卫矛叶变色品种(金心黄杨)、印度的杂色锦麻、中国的“绿菊”和绿牡丹。
(2)促使植物生长和增产。
例如,1963年Delmondo等人证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能促使苹果的生长发育。
1967年Yarwood 认为菊芋潜病毒及叶用莴苣脉病毒可以促使两者增产。
此外,1974年Helton 实验证明,感染樱属环斑病毒的樱桃可以比不感染的增产两倍。
(3)用噬菌体防治动物的痢疾杆菌、耐药性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得优于药物的治疗效果。
我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余贺曾在1958年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
(4)抗霜冻噬菌体能够保护植物免受霜冻的危害。
(5)藻类病毒可清除藻对水面的污染,试验证明污染水源的藻类,施用LPP-1病毒后7天,藻就被全部裂解,使水质变清。
(6)昆虫病毒已经成功地用于防治害虫。
我国曾研究用鼠痘病毒灭鼠,试验感染的死亡率达100%。
(7)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近年来报道了用真菌病毒双链RNA防治板栗疫病;我国病毒学家田波等成功地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