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和行执谈浅

合集下载

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第1篇: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参加此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特别是让我明白了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化的成长的重要性。

一句话概括即为:个人执行力决定个人的成败,企业执行力决定企业的兴亡。

执行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

这是执行力最简单也是最精辟的解释.但是正是这么简单的执行力,却是很多个人、团队、企业所欠缺或者说是不完备的.下面我就从提升个人执行力方面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个人执行力是指每一单个的人把上级的命令和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没有任何借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员工从不在遇到困难时寻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寻求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出色完成任务。

要提升执行力,就必须学会在遇到阻碍时不找借口而是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摒弃囫囵吞枣式的盲目执行。

有些员工把简单重复上级团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看着是贯彻执行,好像是上级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忠实执行者,其实不然。

把上级精神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精神,而是对上级精神的消极敷衍。

三、避免老套陈旧的之行方式。

不少员工还是习惯于用开会、发文、写总结的办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开会,发文就是工作,写总结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用会议、发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显得规范、正统,具有权威性。

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自觉不自觉地把开会、发文、写总结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这导致个别基层团组织工作不踏实,只会做表面文章。

四、执行需要培养自己的自觉习惯,摒弃惰性。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工作中常有的状况就是:面对某项工作,反正也不着急要,我先拖着再说,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领导追要的地步才去做。

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提高团队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1透过执行力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什么是执行力,简单的定义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懂得管理就是服务。

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诚实、负责、敬业的精神。

结合到我们平时工作中,我认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务必解决好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自觉的行动,下方就此谈一点个人在此学习中的认识。

一、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做到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对待日常工作,不要总找借口,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分析认识提高自我,改变不执行不作为的不良习惯,自动自发的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在执行某些任务时,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对待问题有两种选取:一种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结果是圆满完成任务,一种是应对问题,一筹莫展,不思进取,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任务也不会完成,反思对待问题的两种选取和两个结果,我们会不由自主的问到,同是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的很好,有的人却做不到呢?关键是一个思想观念认识的问题,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大地宽,观念的力量是无穷的,观念转变,思想解放具有“核裂变”效应,能够产生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才能始终持续快速发展,才能始终充满蓬勃旺盛的精力,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不仅仅仅是战略决策等等,更重要的是各级人员的执行潜力。

二、提高执行力就要做到应对困难、勇往直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工作实际出发,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和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发现问题中主动思考,最终把学习体会和工作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解决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精编范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实践和学习,,就如何立足岗位、尽职尽责谈感受、谈体会-范文模板 (18页)

【精编范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实践和学习,,就如何立足岗位、尽职尽责谈感受、谈体会-范文模板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实践和学习,,就如何立足岗位、尽职尽责谈感受、谈体会篇一:演讲稿:立足岗位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尊敬的各位领导、职工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露天矿后勤管理处的一名工人,我叫??。

非常感谢公司和露天矿为我们搭建这个展示自我、抒发情怀、畅谈工作的平台。

公司此次开展的职工读书活动使我收获很大,能够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读书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大连,有一名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第一、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拉下了手动刹车闸;第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第三、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他在做完了这三件事后,便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

因为他在工作中的尽职尽责,所有的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一位感动中国的司机。

他的事迹感动着我们,也时刻教育着我们: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我们去尽职尽责地完成!谈到工作,《为你自己工作》一书中说得很好:“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你能够尽职尽责地去把它做好,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充满意义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

”“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之中才能表现出来,工作是获得乐趣和享受成就感的一条道路,只有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才能取得成就感,才能体会到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对该书作者的看法颇有同感。

工作在我们一生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工作是我们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我们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来经营,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自觉行动、主动工作、积极进取,才能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我们的未来才会呈现出一片光明、美好的空间。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精选7篇)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精选7篇)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精选7篇)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精选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执法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XX运河管理局水利执法工作开始于*运河管理局水政监察总队成立,是海河水利委员会直属的第一支水政监察总队。

目前,我局水政监察总队下设9个水政监察支队,1个采砂管理支队,35个水政大队,2个采砂管理大队,现有水政监察人员218人(含采砂管理执法人员)。

自从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以来。

我局按照水利部、海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边建设,边执法”的原则,狠抓了队伍建设。

我局各级水政机构通过加强水政监察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水政监察人员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能力。

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在法律、法规、水利政策的宣传,水事案件的查处,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水资源调查评价水量调度、取水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基本举措近年来,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水利部的规章,按照建管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有效地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强了水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必须造就一支与之相适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为提高一线执法骨干在执法办案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局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

一是组织水政监察人员参加水利部、海委组织的培训班;二是规定各级水政队伍每周抽出一定时间组织执法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三是支持和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水政水资源等专业大专函授学习。

平时还注重水政监察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整个水政监察队伍中开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

目前,我局大部分专(兼职)职人员,持有所在地方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同时持有水利部的水政监察证。

革命时期知行合一作文素材

革命时期知行合一作文素材

知行合一作文素材知行合一作文素材1李白曾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却又有人赞扬秋日里低头的麦子所蕴含着的成熟的谦逊。

我思忖,我们该如何取舍?当大秦帝国的太子扶苏因与父皇的政治主张不合,不愿屈服而被罚守边疆领兵打仗;当柳永多次进京考取功名未果时,写下“忍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从此流连青楼;当百日维新失败时,“维新六君子”不愿屈服强大的帝国主义,英勇就义;当……一位位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是成熟的,是坚定的,他们坚持内心的选择,即使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我仿佛明白了,一个成熟了人,他们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永不屈服于世人,昂首挺胸的活下去。

可是,当“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缙刚做官时为民仗义执言,却最终落了个贬官回家,而后屈膝却成了朱棣身边的红人;当解放军进行平津战役时,傅作义为保住满城百姓和价值连城的文物,接受了和平改编,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精神文化;当……一位位屈于时势的人物,他们也许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却也有为更大的利益而屈膝的人,我又迷茫了,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永远低着头么?直到我知道了王守仁的思想,理解了张居正的生平,我才豁然开朗。

张居正,天资聪慧,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二十左右便考取了进士,进京为官。

但当时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高拱,一个害死了他父亲等一系列正直的人,被朝廷大臣所不齿。

而张居正,却为他办理大大小小的事务,被朝廷孤立。

然而最后,张居正却推翻了这位祸害朝廷多年的内阁首辅。

我诧异了,毋庸置疑,他内心不可能忘记了杀父之仇,却以异于常人的毅力容忍了下来,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明白朝廷的尔虞我诈的“游戏规则”。

哦,我懂了,我们为人处世也要能屈能伸。

当一个人随意蔑视你时,你应该暗自蓄积力量,等你强于对方时,有些蔑视,也就不攻自破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心中对于成熟的疑惑也渐渐消失了。

当有人在问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我可以微笑着,“不,我们既要学会昂首挺胸,亦要学会容忍,愿你我知行合一。

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0篇)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0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赋能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篇1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一次执行力培训,公司邀请了汇聚控股集团金牌讲师杨学宾授课《真正的执行》。

自从自己担任管理工作几十年来,参加过不少各类培训,但这种师生互动、心灵灌输的培训方式还是第一次,确实受益匪浅。

本次执行力的学习培训可以说是公司高层管理意识的一次改变,表明了我们公司正朝着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开始,也深觉得到自己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平凡和肤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兴旺发展,企业越来越看重人才,也便是需要具备创新和产生成果的本领。

如果你要在一个企业里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停的学习来充实自己。

下面是自己听课后通过消化后的几点体会和感想。

对执行力的理解字面理解为:执行并完成使命的本领,在执行力培训中有一句经典语言我是一切的根源也是对执行力进行完备的解释。

但我感觉在企业中真正具有这样思维的人才很少,分析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企业本身的原因。

由于企业要给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利用执行力的保证,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需具备适合企业的外部管理制度和建立一套合理的淘汰及晋升管理机制,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怎样去完成领导分配的使命,促使下属产生危机感,并养成风俗,给企业执行力落实带来很大的推进。

其次是中低层企业管理人员的本领和态度。

在本领上,我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在他们进入公司前,公司一定对他们进行过考擦考核,只是在进入公司后或受环境影响逐渐孕育发生一些想法,影响了执行力。

好比:不学习,不上进,自暴自弃;还有把本领摆错了方向,提升本领不强的人和拉帮结派。

三是下层员工的本身本质。

员工本质低下在每个企业都有,要想让他们遵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除了下层领导要以身作则,公司还要组织对员工不定时执行力培训和工作上的引导,使其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形成固定的流程便于落实执行力。

赢在执行力心得体会8篇

赢在执行力心得体会8篇

赢在执行力心得体会8篇赢在执行力心得体会篇1通过这次中旭实效管理执行力启蒙训练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很深。

特别是让我明白了:做一个负责任且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人,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成长的重要性。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

而提供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有时间底线,对公司和他人具有明确的价值,并且完成后能够拿出来可供他人检查衡量的东西。

只要缺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就等于你没有提供结果,就说明你没有完成你的本职工作。

一个伟大目标要靠一个伟大的团队来完成,单是个部门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所有部门通过相互配合为公司创造价值之后才有价值。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

借口只能让我们暂时逃避困难和责任,但其代价却是沉重的。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懒散,拖延的坏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样只能导致失败,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

优秀工作人员从不在遇到困难时寻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出色完成任务。

“拒绝借口”是追求完美表现的有力保障,我们要牢记责任,奉行职业准则,培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因为工作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更是没有任何借口。

执行需要加强过程控制,要跟进、跟进、再跟进。

有时一个任务的完成会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情况,这主要是工作过程未管控所造成的。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项工作都制定进度安排,明确到哪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在什么时间会有阶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时要自己检查计划实施的进度,久而久之,执行力也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真诚沟通的工作方式。

在我们的企业中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看到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相互尊重、相互激励。

最终将个人执行力融入到企业执行力当中。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民主集中制

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民主集中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这段论述表明,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政治活动和民主发展中必须坚持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和原则。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以及正确运用等方面对这一重大制度和原则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这一论断一般地阐明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实践中,很多人并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

不少人在解释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时,都坚持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将民主集中制表述成“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把民主和集中看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实际上,就“民主集中制”这个词语的内部结构来讲,民主和集中并不是两种实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是属性和实体的关系,作为属性的“民主”是规定“集中”这个实体的性质的,它表明,这样的集中制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是“民主的集中制”,而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专制的集中制”。

所以,准确地说,“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的集中制”而不是“民主制加集中制”,也不是“民主与集中对立统一的制度”。

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三处所使用的提法都是“民主的集中制”。

为了弄清民主集中制的准确内涵,有必要正确理解民主集中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一般来讲,民主集中制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有密切联系的,但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容还是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相一致的,它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组织原则方面的运用。

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

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

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_与客户沟通的技巧本文是关于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销售中沟通的三大重要性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1、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矛盾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才能施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对决策的理解传达的过程。

决策表达得准确、清晰、简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对决策的正确理解是实施有效沟通的目的。

每当决策下达时,决策者要和执行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对决策达成共识,使执行者准确无误的按照决策执行,避免因为对决策的曲解而造成的执行失误。

想要完成某项工作的群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质上的帮助、支持和在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信息的沟通是联系群体共同目的和群体中有协作的个人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2、从表象问题过渡到实质问题的手段想要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问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

而在沟通中获得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前沿、最实际、最能够反映当前工作情况的。

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如果单纯的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解决问题,不深入了解情况,接触问题本质,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麻烦。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开展积极、公开的沟通,从多角度看待一个问题,那么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就能统筹兼顾,未雨绸缪。

甚至在许多问题还未发生时,就从表象上看到、听到、感觉到,经过研究分析,把一些不利因素扼杀掉,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平稳顺利的展开和进行。

销售中沟通的重要性3、有效沟通使决策得到准确理解,迅速得以实施。

比如,我们现在正在构建学习型企业,各个基层学习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决策层中分管各基层单位的领导,也要下来和基层的员工一起学习交流,或者互相交叉下基层学习交流,能够更及时、更准确的传达公司的有关决策和近期公司的情况,和员工更贴近、更亲近,互相了解各自的想法和心声,真正做到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总是高高在上,对下属和基层只知道埋怨、责问、追究,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有效沟通的方式,形成一种无形的心力和智力,将是企业发展无比巨大的能量。

公安学术论文模板范文

公安学术论文模板范文

公安学术论文模板范文公安机关做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顾名思义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打击犯罪、杜绝犯罪案件上升的一个组织构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安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公安学术论文篇一谈谈公安办案成本[ 内容摘要]当前,中共中央在强调要建立节约型社会。

而公安办案还存在着只强调客观真实的发现,强调实体公正的实现和维护,为了发现客观真实,为了实现和维护实体公正,可以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的做法和观念。

公安办案节约成本是市场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公正效率协调统一性和执法资源稀缺的必然要求。

所以,探讨公安办案如何节约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安办案成本节约经济学当前,公安办案还存在着只强调客观真实的发现,强调实体公正的实现和维护,为了发现客观真实,为了实现和维护实体公正,可以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的做法和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安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也在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笔者试从经济学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对公安办案要强化成本意识进行简要分析。

一、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含义一般来说,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

与成本相对应的概念有两个,即收益和效益。

在经济学中,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既包括成本,又包括利润。

而效益指的是一个生产过程以最小的投入总成本生产出既定水平的产出,或一个生产过程使既定的投入组合可得到的产出水平达到最大。

在执法活动中,如果投入较小的成本能取得既定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是投入既定的成本能取得较大的效果、较圆满地实现预期的目标,那么,执法活动是有效益的,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同样是能够生产出一定“产品”,同时又需要支付一定成本的活动,投入与产出同样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无法回避的问题。

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不同程度的投入以及投入的方式都极大地影响着“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投入越多并不代表产出就越多,因此执法成本的投入要合理化,同时,还应保证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也即执法的效益最大。

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执法程序中公民权利保障不足
公民知情权受限
行政执法程序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不足,导致公民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处于被动地 位,难以充分了解执法过程和结果。
公民参与度低
现有的行政执法程序多注重行政机关的执法权力,而忽视公民的参与权利,导致 公民在执法过程中的参与度低,难以对执法过程产生实质影响。
03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措施建议
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化培训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化培训,提高行政执法 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机制
强化பைடு நூலகம்部监督机制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完善内部监督制度等方 式,确保行政执法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包括人大、政协、司法机关、新闻媒体等的监督 ,以及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案例二
总结词
某县通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机制,实现了对行 政执法行为的全面监督,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法的公 正性和透明度。
详细描述
某县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引入了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包 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公众监督。内部监督由纪检 监察部门负责,对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监督;外部监督 由人大、政协、媒体等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监督 则通过公开执法程序和结果,让公众了解并参与监督 。这些监督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透 明度,增强了公众对行政执法的信任度。
案例四
总结词
某市通过制定并实施行政执法程序法规,规范了行政执 法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详细描述
某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 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执法程序法规。法规涵盖了执法流程 、执法标准、监督机制等方面,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执法 行为。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部分 执法人员对法规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公众对法规的认 知程度不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某市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进行改进和完善,包括加强培训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等。

近义成语辨析100例

近义成语辨析100例

近义成语辨析100例1.①爱憎分明②泾渭分明同: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①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②多指人或事的好坏分得很清楚。

2.①安分守己②循规蹈矩同: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①偏重守本分,不胡来;②偏重拘泥成规,不敢改变。

3.①安之若素②随遇而安同:有“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②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①按部就班②循序渐进同: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①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②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①暗箭伤人②含沙射影同: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①使用范围包括语言、行动,程度较后者重;②使用范围只包括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6.①八面玲珑②面面俱到同: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异:①多含贬义,偏重处事手腕圆滑;②中性词,偏重应付得十分周到。

7.①半斤八两②势均力敌同: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异:①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②偏重力量相等。

8.①抱残守缺②敝帚自珍同: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

异:①贬义词,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鲜事物;②褒义词,谦辞,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9.①本末倒置②舍本逐末同: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①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②偏重舍弃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0.①别具一格②别开生面同:给人以新的印象、新的感觉。

异:①偏重“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多用于文学创作和某些事物;②偏重“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

11.①病入膏肓②不可救药同: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①偏重“病重”,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

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②偏重“救药”,强调无药可救。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2.①博闻强识②见多识广同:有“见识广”的意思。

异:①偏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②偏重阅历深,经验丰富,多用于口语。

13.①捕风捉影②无中生有同:有“凭空捏造”的意思。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和一段古体引言,七首分别以拟人手法表达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今香港岛)、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前身)、九龙岛(今香港九龙半岛)、旅顺港-大连“七子”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一首。

[1言行一致雅俗共赏爱憎分明悲喜交集本末倒置表里如一宠辱不惊出没无常耳目一新腹背受敌泾渭分明声名狼藉智勇双全衣冠楚楚仪态万方荆棘载途依违两可气象万千气味相投茅塞顿开精神焕发精神抖擞记忆犹新杯盘狼藉悲愤填膺壁垒森严变化无常波澜壮阔锋芒毕露花枝招展机关用尽斯文扫地飞黄腾达东施效颦野心勃勃要言不烦矮人观场白驹过隙羽毛未丰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琳琅满目笨鸟先飞敝帚自珍痴人说梦愁眉不展丑态百出臭名远扬臭名昭著寸步难行大功告成大江东去道貌岸然短兵相接斗志昂扬大器晚成大权旁落大势所趋孤芳自赏债台高筑余音绕梁忧心如焚忧心忡忡硬语盘空英姿焕发惊魂未定枯木逢春狼烟四起浪子回头铁树开花韦编三绝侯门似海牝鸡司晨贼喊捉贼座无虚席气吞山河罚不当罪得不偿失词不达意兵不厌诈腰缠万贯安步当车情不自禁川流不息病从口入责无旁贷语无伦次言不由衷身不由己礼尚往来1、A+B+C+D式。

请仔细分析,另举3条。

古今中外豺狼虎豹少慢差费妖魔鬼怪之乎者也风花雪月麟凤龟龙鳏寡孤独声色犬马起承转合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杀予夺盛衰荣辱成败利钝多快好省魑魅魍魉生死存亡2、AA+BB式。

仔细分析,另举6条。

三三两两堂堂正正鬼鬼祟祟元元本本鱼鱼雅雅洋洋洒洒郁郁葱葱轰轰烈烈浑浑噩噩口口声声期期艾艾熙熙攘攘唯唯诺诺兢兢业业鼓鼓囊囊战战兢兢形形色色隐隐约约3、(动+宾)+(动+宾)式。

详加分析,另举15条。

背信弃义闭目塞听堕坑落井标新立异博古通今捕风捉影藏龙卧虎藏头露尾插科打诨察言观色超凡入圣超群绝伦称孤道寡称王称霸称兄道弟成家立业成仁取义承上启下持盈保泰出类拔萃出奇制胜开天辟地除旧布新锄强扶弱穿针引线摧枯拉朽错彩镂金打家劫舍待人接物披星戴月倒海翻江批亢捣虚登堂入室窃玉偷香吊民伐罪调兵遣将顶天立地革故鼎新丢卒保车斗鸡走狗堆金积玉发凡起例发号施令翻山越岭翻箱倒柜翻云覆雨防微杜渐说长道短飞砂走石飞檐走壁飞鹰走狗飞针走线废寝忘食追亡逐北追根究底追本穷源装疯卖傻装腔作势装模作样装聋作哑转弯抹角抓耳挠腮指天画地栉风沐雨质疑问难指天誓日指名道姓流金铄石知雄守雌知己知彼正本清源争先恐后争权夺利震天动地振聋发聩铺天盖地招降纳叛招权纳贿招兵买马张牙舞爪战天斗地瞻前顾后斩钉截铁造谣生事灾梨祸枣游山玩水营私舞弊隐姓埋名隐恶扬善饮恨吞声引商刻羽引经据典吟风弄月倾家荡产疑神疑鬼摩肩接踵移花接木移宫换羽挑肥拣瘦怡情悦性耀武扬威咬文嚼字摇唇鼓舌养精蓄锐扬眉吐气挨门逐户安常处顺安营扎寨跋山涉水报仇雪恨抱残守缺卑躬屈膝悲天悯人粉身碎骨扶穷济困富国强兵改朝换代改名换姓改头换面歌功颂德钩深致远沽名钓誉含英咀华烘云托月呼风唤雨怀瑾握瑜祸国殃民激浊扬清坚壁清野交头接耳胶柱鼓瑟抱虎枕蛟节衣缩食截长补短救死扶伤救亡图存聚精会神开源节流买空卖空呕心沥血披坚执锐趋炎附势偷梁换柱吞云吐雾脱胎换骨搔首弄姿伤风败俗作奸犯科做小伏低防微杜渐4、(主+谓)+(主+谓)式。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推荐]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1000字系列。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篇1)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____已六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可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展了深化浅出的介绍和分析^p ,为广阔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

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华,是难得的导读。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

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

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工程之一。

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朱自清《经典常谈》读书笔记(篇2)这本小书,虽只是佩弦先生一家之言,不能说没有纰漏、亦不能尽信,但作为一本国学导读,还是相当经典的。

细细品味这十三篇文章,愈发感到惭愧。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学的理解竟然只在皮毛!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背影和背影,平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

如朱自清先生前言所说,要做一个好向导,作为后代游览了景之前方能说此向导是否名副其实。

毋庸置疑,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向导的令人无比信服。

散文大家朱自清闲话说文解字、周易直至诗、古文,深化浅出,娓娓道来,评释引申,读来畅快。

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

申论行政司法卷历年作文

申论行政司法卷历年作文

申论行政司法卷历年作文一、历年作文主题特点。

1. 紧扣行政司法热点。

在行政司法卷的申论作文中,主题常常是当下行政和司法领域的热门话题。

比如说,关于行政执法的人性化转变。

以前,咱们一提到行政执法,可能就想到那种生硬的、只知道开罚单或者强制执法的画面。

就像有的城市治理小摊贩,上来就没收东西,搞得小摊贩哭天喊地的。

但现在呢,人性化执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比如有的地方设立了专门的小摊贩疏导点,既让城市有秩序,又保障了小摊贩的生计。

还有司法改革方面的主题,像司法责任制的落实。

以前啊,司法系统里可能存在一些权责不清的情况,办错案了不知道该追究谁的责任。

现在强调司法责任制,谁办案谁负责,就像给每个司法工作人员都上了一道紧箍咒,让他们在办案的时候更加谨慎、公正。

2.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从宏观上来说,会涉及到法治社会建设这样大的命题。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它涵盖了整个社会从立法、执法到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的规范和完善。

就像一个大的机器,每个零件都要运转良好,这个大机器才能正常工作。

在微观方面,可能会聚焦到某个具体的行政行为规范或者司法程序改进上。

比如说行政许可的简化流程。

以前企业要办个许可证,那得跑好多部门,盖好多章,就像闯关一样,累得够呛。

现在简化流程后,很多事情网上就能办,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这就是微观层面在行政领域的体现。

在司法上,像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完善,对于一些轻微刑事案件,能够快速审结,节省司法资源,同时也能让当事人尽快得到结果。

二、作文结构与逻辑。

1. 开头:引出主题且吸引眼球。

一般来说,开头得有点新意。

比如说,要是写关于行政服务效能提升的作文,可以这么开头:“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去政府部门办事,一进门就像走进了迷宫,问个问题工作人员爱答不理,等个结果等得花儿都谢了?这种行政服务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样的开头,用大家都可能有的生活体验,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兴趣勾起来了,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行政服务效能提升这个主题。

文言虚词也------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也------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也”------练习及答案高三文言虚词系列一、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死生,昼夜事也。

4.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6.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古之人不余欺也。

9.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10.公子畏死邪?何泣也?1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1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13.公子畏死邪?何泣也?1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5.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1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18.是说也,人常疑之。

19.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0.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2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23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2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5.岂独伶人也哉!2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7.《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三、判断“也”在文中的意义。

“师道之不传1也久矣,汝何以能复之2也?”“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3也。

”“汝之言,金玉4也。

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5也!”答案文言虚词练习(十一)一、1-3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4-5.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6-9.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0-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今天,我将要为你详细探讨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这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广泛采用的管理手段和规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些制度的背景、作用和实施方式,并探讨我个人对这些制度的观点和理解。

1. 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背景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强行政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中国政府引入了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2. 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作用和意义2.1 严格执法制度严格执法制度意味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公正和有效的处理。

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有助于提高法治水平和国家形象。

严格执法制度还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减少执法不公和滥用职权的问题。

2.2 执法责任制度执法责任制度是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权力行使进行规范和监督,激励其依法行使职权、保持公正廉洁、服务社会大局。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减少执法失误和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2.3 法制保障制度法制保障制度是指依法推动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化过程。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系统和法律体系,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行政执法工作在合法范围内进行,使执法行为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期待,并提高司法公正与效率。

3. 实施严格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方式3.1 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建设为了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政府需要不断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

这包括培养新一代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公仆意识,完善执法队伍的机构设置和组织结构,以及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3.2 健全执法程序和规范执法程序和规范是保障执法活动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关键。

政府需要加强对执法程序和规范的研究和制定,确保执法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公众能够了解和参与到执法过程中。

《语文教学二十韵》翻译及赏析

《语文教学二十韵》翻译及赏析

《语文教学二十韵》翻译及赏析给三位研究生同学:刘慧英、石敏恬、张梦园布置了一个阅读任务,翻译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二十韵》,在翻译过程中,希望能够实现叶老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先落实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说出整个句子意思。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译:教学方法有很多,用的如何关键在于人,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没有效果,重要的是实践中是否行得通。

注:1.术:方法、策略。

2.教亦多术: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3.孰:哪种赏:“在乎人”这里的人,即可以指施教的人,也可以指受教的人,这里叶圣陶先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书的开篇,他把教学的过程比作是幼儿学步,“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

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同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

译:教学纵然详细周密,也只是小部分,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有感触的地方自己能引申。

注:5.纵:即使。

6.隅:一角。

7.三反:《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触处自引伸:《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赏:这句反映了叶圣陶的的教育中心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了,也就不需要老师讲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一种能力,当学生面对所接触的学习材料,能够自觉地、自然地投入学习之中,做到“触处自引伸”,这又是一种学习的习惯。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

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译: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他的学习态度是豪放,不受拘束的,因此不能遵循。

理解一篇文章难道很难达到吗?只需要细心体会文章(把握它的内蕴)就行了。

注:9.陶不求甚解: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描写老师的课讲得好的词语

描写老师的课讲得好的词语

描写老师的课讲得好的词语津津有味、生动、出浅入深、妙趣横生、绘声绘色一、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表述】: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所指喝得很存有味道或谈论得很有兴趣。

【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二、生动[shēngdòng]解释: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

评注: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不充份掌控‘亲知’科学知识,必然无法活龙活现,柔和生动地描写事物。

”三、出浅入深[chūqiǎnrùshēn]【表述】:犹言深入浅出。

【出自】: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停翅小撷》:“军长报告遂临时改题为《整风问题》……出浅入深,依具体事实,详加诠释。

”四、妙趣横生[miàoqùhéngshēng]【解释】: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

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出自于】: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七章:这番讲话,既有不好教训又说道得妙趣横生,给我们官兵以极深刻的印象。

五、绘声绘色[huìshēnghuìsè]【表述】: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

形容描述或描绘生动细腻。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尤其是谈她自己的儿女,那真是绘声绘色,细致入微,没完没了。

老师授课的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山间的清泉缓缓穿过我的心田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使学生自学出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老师的话不多,分量却很重,话语里的每个字,都轻轻地拨响了同学们的心弦。

英语老师书写英语句子时就是那么自然、简洁,就像是在黑板上书写着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只见她聚精会神地埋头计算,脑门上沁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以知行合一为题的作文优秀范文

以知行合一为题的作文优秀范文

以知行合一为题的作文优秀范文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

我们常常说知行合一,但具体该怎么去实践它呢?下面一起随店铺欣赏一下知行合一范文吧!知行合一的作文范文篇一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

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

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

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

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

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

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该那样去做,却没有去做。

我也曾经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执行和解杨双宝执行和解是指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亦即就执行标的的部分或全部,经双方自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制度。

其立法的本意,是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在民商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对自己所拥有的民事权利的处分。

但实践中由于现行执行和解制度所规范的概念不准、程序不明、期间不清等问题,而导致在执行活动中对实体处理大相径庭的情况,无不令人担忧。

也给司法人员和当事人带来许多困惑。

依笔者的肤浅认识,其矛盾之处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执行和解与维护国家法律公信力的目标相矛盾?实体上质疑国家法律的公信力,是通过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法律文书来体现的。

人民法院因当事人之请求而启动诉讼程序,并根据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定,做出的裁判文书,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是国家法律对人们社会生活诸方面行为的规范;既是对当事人所请求事项的明确确定,又是全社会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正义的基本标准。

因此,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既是法律本身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法律价值的最高体现。

执行程序中设立执行和解制度,是对生效裁判文书的自我否定。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第86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

”由此可以引出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生效法律文书的效力问题;二是民事案件执行中,当事人意思自治权利行使问题;三是当国家法律强制力与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取向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言自明,无须赘述。

第二、三个问题则需要作一番探讨。

应当说,当事人意思自治或者说当事人可以自主处置自已的民事权利,这是民诉法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但笔者认为,对此原则应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即仅限于执行程序开始之前。

因为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前,当事人之间的民商事纠纷业已存在并且无法自行协商解决。

诉讼程序开始之后,民诉法为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已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经法定程序所产生的调解书、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又为当事人履行法定的权利、义务指定了一定的期间。

在这个内,双方当事人仍可就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做出自觉履行、和解履行或不履行等多种选择。

但执行程序一旦启动,当事人处置自己民事权利的方式,就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执行程序对于诉讼而言,应是一个独立的法律程序,这个程序立法之本义就带有严格的强制执行效力,即运用国家法律的强制力对双方当事人的私权利进行强制限制。

申请执行,就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作出的处分,也是其对国家法律的最高期望。

而执行的唯一依据则是业已生效的法律文书。

执行和解的实质是变更了生效文书的内容,包括履行义务的主体、履行的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等等。

和解协议达成以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制约束力。

因为,和解协议既然叫做协议,法理上就应当把它理解为一般的民事合同,也就应当接受通行的对民事合同效力的理解。

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的义务已经消失,转由新的义务人来承担义务。

不管协议如何履行或履行与否,都与原被执行人没有了任何关系,即便是在新义务人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下,也只能按照新的民商事纠纷重新寻求法律保护。

如若不然,所谓的和解协议就连一般的民事合同的效力都没有,执行和解也就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执行中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允许和解,那么就意味着当事人就必须做出如下选择:要么尊重生效法律文书,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来实现自己的民事权利;要么进行执行和解,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后果。

现行民诉法和执行规定,选择的却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的办法,其结果只能造成人们认知上和实践上的混乱,造成对国家法律公信力的损害。

二、执行和解与法律设置的强制执行程序相矛盾?程序上质疑民事执行,在学理上被称为强制执行,其实质是一种职权强制行为,其目的是运用国家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当事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以公权利保障权利人的私权,确保法律程序的安定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强制执行程序主要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

当事人之所以选择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就是在相对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私力无法救济的情况下,而寻求公权利救济的唯一途径。

传统观念认为,执行存在于诉讼程序之中,是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现行执行程序只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部分列入民诉法之中),忽视了民事执行作为相对独立的法律程序而存在的价值。

与现代执法理念中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共同倡导的执行程序正义和强制为主等观点格格不入。

执行和解就是传统执法观念所派生出来的一个产物。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11条,执行规定第87条和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266、267条等关于执行和解之规定执行,实践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和解的次数与期限不明确。

首先,既然允许当事人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自行和解,那么,和解的次数与期限如何掌握,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执行规定第107条要求:“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这个期间是弹性规定还是可以视作审限一样的除斥期间呢?如果是弹性规定,则根本没有必要。

如果是除斥期间,则当事人自行和解的次数和一次和解的期限超过6个月时,法院该不该批准?不批准显然违法。

批准了,是属于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呢还是其他?法理上该如何解释?其次,民诉法适用意见第267条的规定是: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申请执行的期限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止,其期限自和解协议所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

民诉法规定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法理上一般认为是不变期间,不是诉讼时效,根本不存在中止和中断问题。

这里所说的申请期限中止,是从原申请执行之日中止,还是从和解达成之日中止呢?即便是从和解协议所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是否意味每达成一次协议就可能再来一个相等的期限呢?这样的规定实际操作起来,让人无所适从。

(二)和解引发的法律效果不明确。

虽然执行规定第87条要求:“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感到法理不通。

“合法有效”与“并已履行完毕”不能并列为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的条件。

既然认定了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则原已生效的法律文书已无存在的必要。

只要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经审查“合法有效”,不论其履行与否或是否履行完毕,就都可以对原生效法律文书裁定终结执行或者不作裁定而直接作结案处理,何必要等“并已履行完毕”?至于考虑到当事人的反悔问题,那也只能适用民诉法一事一诉的原则去处理,如果允许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不是显然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三)和解不成(不履行)可以申请执行愿生效法律文书的主体不明确。

法律规定对和解协议“一方”不履行时,法院根据“对方”申请恢复执行。

这里的“一方”和“对方”并未特指申请人或被执行人。

如果被执行人反悔了,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似乎顺理成章;如果申请人反悔了,按照这个“一方”和“对方”的关系,当事人该如何申请而法院又该如何受理呢?按照公平原则,既然允许被执行人反悔,也就应当允许申请人反悔,如果任何一方都可以反悔而不被追究,那么,执行和解不但多此一举,而且贻害无穷。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和解协议一旦达成就不准反悔,二是把和解协议的效力提高。

如若不然,民诉法所作的“一方”和“对方”的限制还有什么意义呢?三、执行和解与追求公正效率世纪主题相矛盾?效果上质疑多数人认为,执行和解是一项很好的制度。

它既符合中国“和为贵”的传统要求,又体现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即可以尽快结案,又可以避免动用强制措施;既尊重了当事人自主处分民事权利的原则,又保持了国家法律所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单实际工作中是否如此呢?作为一名基层的执行法官,我们看到的却常常是:(一)执行和解的基础并非彰显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所有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开展民商事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谁破坏了这个原则,谁就应该承担责任或付出代价,惟有如此,才能体现出公正、公平的法律精神。

民事诉讼和民事执行的规律,决定了执行程序中的和解协议的基础是脆弱的和不牢固的。

一般情况下,诉讼都是由失约、违约或肆意践踏和约而引起的,执行则是因败诉方无视生效法律文书,不主动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而由胜诉方申请而开始的。

被执行人的行为不但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而且破坏了国家法律的尊严。

这种情况下达成的和解协议,是申请执行人宽宏大量呢,还是被执行人幡然悔悟呢,还是法律本身也恃强凌弱呢?(二)执行和解的过程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由于执行和解制度本身存在的种种漏洞,从而导致了当事人在和解上行为很不规范。

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来看,大部分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院执行人员为了尽快结案,不厌其烦的动员当事人和解,申请人不得不碍于情面同意和解;二是法院个别执行人员为办关系案、人情案,极力为被执行人开脱,暗示或明令申请人作出让步,使其不得不屈服于压力而违心和解;三是一些申请人为了大部分权益尽快实现,不得不以牺牲部分权益或利益为条件去寻求和解;四是部分被执行人为拖延执行、逃避执行、转移财产,以种种借口要挟当事人,使其无奈和解。

真正出于善意的、完全自觉自愿的达成和解协议的为数极少。

凡此种种,恐怕社会弱势群体(申请人)寻求国家公权力(强制执行)的初衷,也非立法者设置执行和解制度之本意。

(三)执行和解的后果并非能达到提高效率之要求。

由于执行和解的动机会让人产生歧义,况且诉讼法和执行规定明文规定当事人一方反悔后对方还可以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从而使执行和解显得非驴非马。

有的当事人多次和解多次反悔,致使案件久拖难结,执行法官又无可奈何;有的当事人对通过实施强制执行措施以后即将结案的案件又突然和解,导致了法院大量人力、财力和诉讼资源的浪费;还有的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把履行的期限延长至一、二年甚至三、五年的都有,法院也只能中止执行。

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给一些赖债、赖帐的不法之徒找到了躲避法律制裁的依据,而且给个别执法者违法乱纪提供了合法的外衣。

执行规定第107条要求:“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结案”之规定,就成了一纸空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能够引起人们歧义或多种理解得法律规定,其本身就不是一项好的制度或者至少也是一项值得完善的制度。

执行和解制度便是如此。

解决的办法,一是还强制执行之程序正义,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确立“强制为主”的法律地位,执行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允许和解;二是如果允许和解,但由执行和解引发的法律后果应明确规范,不能模棱两可;三是确认执行和解协议的民事合同效力,如有违反则应允许其任何一方当事人就其和解协议的内容重新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