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明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答案(图片版)
三明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阶段性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A C D D D A D C C D C C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D C B B A A B B A A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题12分,26题13分,27题12分,选做题28、29题15分)25.(12分)(1)长安:政治、军事功能突出;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政府管理严格,公共空间狭小;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封建专制集权、等级观念;宗法色彩浓厚。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雅典: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功能完备;公共政治活动受到重视;具有开放性;体现了民主、平等思想;宗教色彩浓厚。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长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宗法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繁荣;民主、平等、开放思想繁荣;原始的宗教崇拜盛行;文化发达。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6.(13分)(1)特点: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体系严密;职责明确;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直接向皇帝负责。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
(2分)(2)特点:宋初:高薪养廉;(1分)明初:严刑峻法(重典治贪)(1分)原因:元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明朝建立初期的统治危机;朱元璋“重典治国”的理念;民本思想的影响。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3)经验教训: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提高官员的廉政意识;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充分发挥监察官的作用,保持监察机构和监察官的相对独立性;必须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条件和待遇。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返校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 强化宗族认同B. 继承华夏传统C. 凸显贵族地位D. 维护尊卑关系【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姓氏代表着血统,名字代表长幼行辈可以看出,姓氏名字制度是宗法制度下体现血统尊卑地位的一种方式,从姓名中就能看出其身份地位,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名字制度的作用没有体现;B选项不能称为“最主要”的作用;C选项错误,本题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或者奴隶地位的对比。
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结合所学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有利于思想的活跃,促进各国变法的进行,即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故D项正确;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不利于贵族政治的巩固,故A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是“百家争鸣”的背景,故B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与打破“学在官府”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的作用解答即可。
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返校考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C.凸显贵族地位D.维护尊卑关系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返校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 强化宗族认同B. 继承华夏传统C. 凸显贵族地位D. 维护尊卑关系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A.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B. 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C. 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D.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4.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
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A. 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B. 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C. 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D. 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6.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教育最新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C.凸显贵族地位D.维护尊卑关系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4.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
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A.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C.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6.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二)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寒假历史练习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具体指A.“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大力开垦私田 D.诸侯重视教育2.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 C.王阳明D.王夫之3.四川大学教授、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谢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生、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
”孔子思想中“重人伦”的表现主要是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6.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这表明儒家主张A.藏富于民B.勤俭节约C.忠孝为本D.国富民贫7、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是指A.“独尊儒术”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盘吸收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
下列谁的思想最有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韩非9.“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历史】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且在每一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1.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 “仁政”的主张B. “克己复礼”的主张C. 爱惜民力的主张D. “仁义”和“王道”的主张【答案】B【解析】季氏身为鲁国大夫,却在庭院欣赏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孔子认为他的做法违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孰不可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政治思想,故B项正确;A项属于孟子的主张,故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属于荀子的思想,故排除。
2.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突破10万亿美元,2006年突破20万亿美元,2008年达到30.6万美元。
在2009年元月1号这一天,欧、亚、美报刊上出现了一批醒目的大字标题:英《卫报》——《中国崛起比9•11事件更具有影响力》,法《中国崛起迹象随处可见》……中国则用“和平崛起”描述自己的未来形象,这是因为我们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①民为贵,君为轻②人性本善③己欲立而立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只有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和平崛起”是异曲同工,是相吻合的。
①②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D。
3.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 ACD 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返校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 强化宗族认同B. 继承华夏传统C. 凸显贵族地位D. 维护尊卑关系【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姓氏代表着血统,名字代表长幼行辈可以看出,姓氏名字制度是宗法制度下体现血统尊卑地位的一种方式,从姓名中就能看出其身份地位,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名字制度的作用没有体现;B选项不能称为“最主要”的作用;C选项错误,本题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或者奴隶地位的对比。
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结合所学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有利于思想的活跃,促进各国变法的进行,即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故D项正确;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不利于贵族政治的巩固,故A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是“百家争鸣”的背景,故B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与打破“学在官府”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士阶层的崛起并受到重用的作用解答即可。
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高二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五大题,第1题33分,第2题22分,第3题15分,第4题15分,第5题15分;总分100分)1、(33分)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是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宪章旧典,始班俸禄。
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
……三载一考,三考黜陟幽明。
……岁积有成,迁位一级,其有贪残非道,侵削黎庶者,虽在官甫尔,必加黜罚。
——《魏书·高祖纪》【注】“宪章”指效法;“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甫尔”是始初的意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整顿吏治的措施。
(4分)材料二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
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
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布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
——《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政治现象,(2分)并分析其原因。
(6分)材料三(范仲淹向皇帝建议)进士、诸科请罢糊名法,参考履行无阙者,以名闻。
进士先策论,后诗赋,诸科取兼通经义者。
——《宋史·范仲淹传》材料四(宋神宗)熙宁四年,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
——《中国思想通史》【注】“阙”为空缺之意;“经义”指以经书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策论”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3)指出材料三、四涉及的改革领域,(2分)归纳范仲淹和王安石二人的相同主张并简要评价。
(4分)材料五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
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到中央时,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2.(2分)经学者研究发现,“在商周早期,礼器和兵器是青铜器的主要应用形式,从其纹饰特点来看,人们对天和神具有较强的敬畏思想;到了西周中晚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而在纹饰方面则开始发展写实的特点;到了东周,青铜器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应用,纹饰特点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场面。
”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青铜铸造工艺发展成熟B.原始宗教意识不断增强C.人本主义思想逐渐加强D.宗法等级制度日益完善3.(2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这表明()A.《离骚》具有现实主义特征B.屈原与汉王室关系和睦C.周王昏馈致使政治黑暗D.屈原具有强烈爱国意识4.(2分)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统一B.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C.战国时周天子无法控制诸侯D.春秋战国分封制走向瓦解5.(2分)历史叙事是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说明历史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周)武王继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师修文王绪业B.(楚庄王)伐陆荤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C.(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D.(西汉)叔孙通依制设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6.(2分)汉武帝时期,当贤良文学之士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时,桑弘羊驳斥说:这是保证国家“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福建省三明市17学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1)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阶段Ⅰ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3月20日下午 3:00—4:30)注意事项:1.全卷共5页;全卷2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卷上的年段、原班级、原座号、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座位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卷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请保持答题卷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5.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 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国家向领土国家转变2.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
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A.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B.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C.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D.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3.《左传》载,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会盟与以往的会盟不同,以前的会盟都由各诸侯国国君亲自参与,这次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受封诸侯地位迅速上升B.分封制度逐渐走向瓦解C.天子权威开始遭受威胁D.春秋时代争霸战争频繁4. 《秦律》中的《田律》规定:各地凡有风雨水潦及虫害伤害禾稼的情况发生,“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
这说明当时:A.政府重农抑商B.法律重点保障民生C.自然灾害频繁D.文书传递方式灵活5.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放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分析版)一、选择题1、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优秀的部落领袖,炎帝陵的祭祀活动,历代王朝都很重视。
2008 年,炎帝陵祭典被赞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与这一现象亲密有关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全部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量周族的贵族统治多半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全部,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假如没有坚强的武力作此后盾是支持不住的。
这表示()A、分封拥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果断反对D、周朝军事实力特别强盛3、据古文字学家研究,在殷墟甲骨文中,“帝”字共有三种含义。
其一是花蒂的象形,“用此象征殷商种族连绵不停的根源;其二以“帝”作为先人神的别称;最后以“帝”或“上帝”称号天神时,实质上就是把天神看作本宗族的本根。
这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点B、父系关系开始遇到重视C、皇权根源于宗法祭祀D、商王室认为其是神的后代4、据《左传》载,“君令而不违(礼),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
礼之善物也(好事情)。
”这则资料反应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是()A、规范人际交往工具B、凝集家族的手段C、维系等级的工具D、正直民心的工具5、同学们对夏商西周期间的历史展开研究性学习,制定一些研究题目。
此中不切合史实的是()A、《周公制礼:稳固周王朝的百年基业》B、《周朝:手工业者是准公事员》C、《禹传启: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D、《《诗经》:黄河的浪漫风情》6、春秋战国之际,“士庶合流”使士阶层得以扩大,大量的“士”渐渐从有职之人变为了“士无定主”的游离状态的游士。
大量“游士”的出现()A、反应了分封制逐渐崩溃B、促进了宗法制度走向崩溃C、表示了官僚政治已形成D、致使了国家政局日趋动乱7、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期间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打破”。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文科)(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文科)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15.0分)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提到:“(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
……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②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③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④雅典城邦已经实现了高度繁荣的民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A【解析】“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
……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表明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故①②正确;③材料未体现,排除;④是伯里克利时期,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
……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的分析理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梭伦改革,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行使职权的各种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如图)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
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名言的是()A. 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债务B. 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人身自由C. 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经济繁荣D. 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答案】D【解析】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体现了中庸思想,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措施,由于确定财产等级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力就越大,因此,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像第四等级的农民、手工业者在没有薪金补贴的情况下不可能经常参与政权。
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促进了雅典社会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创立了适合民主制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5241171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客观题(32小题,共48分,每小题1.5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2.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
这说明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3.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4.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B.落后性C.封闭性D.先进性5.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6.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
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 )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B.摊丁入亩政府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1372 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019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 B.继承华夏传统C.凸显贵族地位D.维护尊卑关系2.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 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 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4.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
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A.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C.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6.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中国古代的日食记录总体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准确;除了因为天气不好导致一些日食没有被记录外,还与政治因素有关,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克里米亚战争
点评:本题最佳型选择题,解答时须谨慎。
ABCD项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但典型的应是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应该从战争双方的目的来看,实质则需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影响要注意从对战争双方甚至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来考虑。
具体表现在
23.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