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再造
教学再造,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河北省邯郸市新兴中学的课改探索
发学生的学习自 觉, 使学习成为学生最愉悦的事情。 从2 0 0 9 年开始, 邯郸市新兴中学坚持从走班制
教学改革到生本课堂的再造 , 从关注学生差异到依托
每一个生命, 从让学生选择到全面依靠学生, 不断推
进课堂与教学的再造 ,走出了一条学生主动学习、 充
、
把兴趣变为学生的兴趣
兴趣源于需要 。这种需要越迫切 , 兴趣就越高。 学生从出生学会吃奶开始 , 人 的一生都在学习。如果 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 , 说明所学不是他所需要的。教 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研究学生 的兴趣 ,研究如何把 课程知识变成学生 自己的强烈 的需要。一是让前置 性小研究激发兴趣。从孩子 的需要 出发 , 为学生 的好 学而设计 , 使其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 , 将学生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 的求知欲 ,载体是在 “ 根本 、 简单 、 开放” 的教学设计上下工夫 。二是让选
堂, 看到了孩子们 自信、 主动、 快乐 的学习情景及精彩
表现。他们惊呼: 孩子们长大了、 会学了; 他们留言 :
“ 生本实验改变 了‘ 填鸭式 ’ 的被动学 习方式 , 激发 了 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 !” “ 生本实验使孩子学会了 自
择成就学生的兴趣。 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活动、 任务应 体现层次性、 选择性, 应该是最适合的、 符合学生需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 学“ 十二五” 规划重点课题“ 适合初 中学生差异发展教 育模 式的实践研 究” ( 课题编 号 1 3  ̄1 8 0 2 ) 的 阶段性 研究成果之一。
2 o i 6 年第3 3 期倡 ( ¨) E d 教 育 实 践 与 研 究 a r c h > > 2 6 uc at i o n a I Pr a c t i c ea n d Re s e
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现状研究及改良再造建议——来自中学英语教师的数据调查分析
人文社科
高 师《 英语教学 法》 课程项状 研夯及改良再造建 议
来 自中学英语教 师的数据调查分析
南京晓庄 学院 孙 庆
[ 摘 要] 高师英语 专业《 英语教 学法》 课程作 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 专业培 养合格 中学英语教 师的核 心课程 和标志性课程 , 在现 实中 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标 准对教 师的要 求相距甚远 。本研 究通过对 南京 市多所 中学的英语教 师对《 英语教学法》 程的认知状态的调 查 课 入 手, 剖析 高师《 语教 学法》 英 课程存在 的现 实问题 , 而提 出改 良和再造《 从 英语教学法》 课程的建议。 [ 关键词 ] 师教 法 《 教 英语教学法》 课程研 究
1 (0 11%)
6 5 f9 5
.
2 8
0 % 1 f54 % ) 9 2 .5
一
5 . %的教师认为这一课程设置 不合理 , 99 0 还有 2 . %的教师对这 55 4 课程设置 的合理性没有感觉。 依据“ 4 做进一步调查获得的数据是 : 表 ” 表 5对《 英语教学法》 课程设置“ 合理性” 的分析( :7 N 1) 4 如果你认为 《 . 英 c 有实 D. 促进教 语 教学法》 程的 A理论 B内容 课 . . E课时 . 设 置 是 合 理 或 基 性强 丰富 际指导 师专业
5 (54 %1 04 .5
3 (54 %) 93 . 5
超过 8 %的教师并不认为 、或者并不能够 明确地感受 到这一课程 0 对于在师范教育阶段 培养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至关重要性 。 表 3中学英语教 师对《 英语教学法》 课程性质 的认知( : 1 ) N 10
2 . 你对《 英语教学法》 A 理论性课 程 B实践性课程 . . 的课 程性 质 是 如何
《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流程再造--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
、
个 问题 。
首先 ,教学效果不 佳 。传统 的教学方 法仍 以注入 式为 主 , 一 、 板 的教 学方 法 把学 生 当做 一 个被 动接 受 书本 单 刻 的容器 , “ ” “ ” 重 教 轻 学 , 忽视调动 学生 的学习积 极性 和学生 能力 的培 养 。在这种方 法教育 下 , 学生学 习被 动, 由于缺乏 自学能力 和分 析 、 决 问题的能力 , 上知识 陈 旧的周期 解 再加 相 对缩短 , 一遇到 实际 问题就不 知所措 , 些都使 学生 学生 这 很 难适应 社会 , 与实践衔 接脱节 。 其次 , 中过于注 重教师与 学生的分工 , 教学 忽视课 堂教 学 的 目标 。课 堂教学 的方 向是要 站在改变 以智力发 展为主 导 的高度 来 立意 ,将 课 堂教 学 目标 主要 指 向培 养 主体 意 识 、 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而在 当前 的教学形 式下 , 创 在设计 我 们 的课 堂教 学 时 , 于着 眼 于教 师 与学 生 的分 工 , 过 忽略 在传承 既有的课 堂改革成果 的基础上 “ 再造 ” 。教 师在 新课 之前 , 未与学生充分交流 , 明确教学 目标 , 忽视学生主体的
最后 , 教学方法 不灵活 , 没有摆脱 以教师讲课为 主的教 学模 式 。政府 预算与预算会 计》 《 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 , 重视 的是 实践 能力 ,这 样 的教 学方 式会 导致 重 知识 轻能 力 、 理论轻实践 , 于培养应用 型人 才 。在课程教学过 重 不利 程中, 讲课方法单调, 师生交流会减弱, 效果不佳。且忽视 了学生 的认 知 主体作 用 , 不利 于具有创 新思 维和创新 能力 的创 造型人才 的成长 。 : 、政府预 算与预算会 计》课程教 学流 程再造的 内涵 《 与本质 流程再造是从 管理思想 和技术方法相结 合基础上演绎 而来 , 教育 领域 中进行 流程 再 造 , 是采 用再 造 的观点 在 就 重新 反思 和审视 整个 教育过 程 ,进 而适应 经济社会 发展 , 满 足学生需 求 。从流程 管理 的思想 来看课 程 的教 学过程 , 它仍 然是 一个教 学流 程 , 假如 只是仅 围绕某一 个教 学活动 进行 局 部改 进 , 而忽视 教 学流 程 的整体 优化 , 这样 的 课程 改革 是有欠 缺 的 。将 流程再 造理论 引入课 程教学 之 中 , 其 实 质是 教学 过 程在 面 临 巨大压 力下 主 动求变 行 为和 流程 设计 , 实现 教学 的过程性 、 发展 性和变动性 。以流程再造理 论 为基 础 , 教学 过程 作 为一 个 系统 , 将 同时这 个 系统 又具 有一 定 的开 放性 , 不断 与外界 环境之 间进行 信息 和能量 且 交换 , 经系统各要素间活动 , 有序分工和有效性转化所构 成不 问断过程 , 完成产 品( 学生) 出。从流程理论 视角而 的输 言 , 种在 时 间和 空 间上 表现 为一 种 动态 , 有从 信 息输 这 具 入 到加工 , 再到输 出整个 过程 的流程性 。 当然 ,政府预算 与预算会计 》课程 的流程再造是 为 了 《 正确 对待 目前教 学与 实践相脱 离 的问题 ,在此基 础上 , 将 这 些改 革整 合 后提 升教 学 效果 ,并 阐述 教学 流程设 计 原 则、 设计方案等等。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创新 的能 力 , 够 培养 学生 将来 适 应社 会 的能力 , 能 而且 能够 拓 宽专业 口径 , 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的优化 , 并进一步就
基于课程统整的整体化教学示例分析
基于课程统整的整体化教学示例分析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下,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再造”的理念逐渐兴起,并在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整体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思想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重视教学内容的条理性、整体性和完备性,可以更好地承接课程改革的各种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和全面的学习视野。
一、什么是整体化教学整体化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程统整性为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教学方法,旨在从中让学生认知到整体,以达到全面深刻理解各门课程知识、能力和态度内容的目标。
整体化教学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体,包括小组活动、案例分析、报告汇报、讨论思考、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的唤醒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整体化教学的策略1、设定跨学科的整体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利用各学科的优势,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融合、结合,利用各科目的知识结构连接、联系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潜能,完成教学任务。
2、实施课堂多媒体综合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影像、音频、图片、文字、数字等内容融入教学,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3、实施灵活的实践型教学。
采用案例分析、报告汇报、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实践操作、体验探究等活动,实现课程交叉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整体化教学的评价为了有效推进整体化教学,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学生对整体化教学的接受程度,也反映了教学的效果。
整体化教学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学生的自评或老师的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实践任务的形式,反映学生在实施灵活实践型教学时,对课程内容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认识,它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考查学生在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能力。
本文以《基于课程统整的整体化教学示例分析》为题,首先介绍了整体化教学的概念及其优势,接下来梳理了整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多媒体综合教学、难题研究、案例分析、报告汇报、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以反映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浅谈课程与教学的再造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耿文超此文发表于《人民教育》2015年第4期“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这是“以生为本”的课程观。
何为小?教师少教也;何为大?学生多做也。
小大之辩,多少之分,一字之别,万般不同。
一、课程内容再造,实现教材整合,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过度程式化的分析,知识赖以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整体性被破坏和拆解了。
教师就知识点讲解知识点的做法,使得学生无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无法构建思维体系,无法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于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一讲,立刻就会;学生一做,马上出错。
这就是忽略了知识间联系,忽视了学习知识的整体性造成的。
人固然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习知识,但一点一滴的知识是缺少整体生命的。
犹如打成碎片的维纳斯不美,而整体的维纳斯才美一样,知识只有成为整体状态的时候,特别是对学生的个体有整体意义的时候,它才会出现其生命力。
本着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原则,我们对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再造。
以语文学科为例,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课程内容改革。
一是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
高一年级从一入学就打破了教材固有顺序,有所取舍,结合课外阅读,形成了“主题阅读”模式。
主题阅读以作家和文体为主线,将三年的阅读教学任务进行了整体规划。
新的规划共分为三十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例如,“屈原专题”将必修教材中的《离骚》《屈原列传》和课外的《渔父》三篇文体不一,但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了对比阅读。
此外,还选取了选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比较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观。
最后还有课外助读篇目,如鲍鹏山的《无路可走》、张曼菱的《择生与择死》、杜鸿的《拜谒屈原祠》等。
二是强调认知内容的整体性。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不再将字词教学、文义理解、内容解读、艺术特色、情感体悟等进行单独教学,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和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立体推进,注重学生的自我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一类文章的整理领悟。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技术学取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清晰地划分课程设计取向,在实际中这样的划分也是存在的。
答:是错的2、由于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设计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所以往往只有理论工作者有自己的课程取向。
答:是对的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1、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几种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认为“课程是计划”的学者有:麦唐钠、斯腾豪斯、薛勒、布拉特。
3、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独立模式、循环模式、包含模式几种类型。
4、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5、英国学者劳顿(Lawton)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
6、古德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
7、布鲁纳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
8、五段教学法”属于赫尔巴特学派。
9、关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实施课程(4)理解课程(5)经验课程2、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答: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3、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刘金梅谭明德(吉林省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吉林临江134612)作者简介:刘金梅,女,吉林省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谭明德,男,吉林省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学校管理。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主体,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文化业务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拓宽校本研修的途径。
一、静心踏踏实实学,确保教师视野开阔、胸有成竹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整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的原则,组织教师读书、读人、读图。
(一)校本培训做真做实为落实市进修学校培训计划,避免校本培训形式化,结合学校教师现状,教导处或教研组每周四下午3:30 ̄4:10及时组织教师培训学习。
每学期制定详实的校本培训计划并在实施中加以修正,努力做到有讲稿、签到簿、笔记、记录,同时教师的学习心得采取不同形式的交流展示。
近两年我校先后对“临江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细则(试行)”“教学主张与教师成长”、“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低年级学生课堂常规的几点尝试”“电子表格的功能与使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程信息化”“课题开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等实用性较强的专题进行了专项辅导。
(二)自主学习引领读书被动地学习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读书、思考、有效地表达和倾听,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是教师必备的生活方式。
学校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倡导“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浸染校园”的理念,提供教师可读性书籍及学习笔记。
引导教师制定读书计划,落实读书书目,每年利用寒暑假,教师自选和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目自学。
平时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有计划地学习课标、语文基础知识等方面书目。
教师自觉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育随笔,并在博客发布交流。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整合课程,再造学科体系
捺, 它们 支 撑起 大 写 的人 , 人 的
一
生 由这 两个词奠基 。”
课程 优化后 , 由 于 不 同 课 型
( 来源 : 《 人民日报》 )
富、 多 元 的课 程 。
于是 , 知 识 点被 整 合 , 学科
体 系被 再 造 。课 程被 重 新 整 合 为
合为 “ 小课 时” ,也 叫 “ 基 础课 时” 。基础 课 时要 求老师们 做到 向课 堂要效率 , 要求知识结 构更 加精 要 、 简洁 。而节省下来 的 时
间 ,被 放 到 6 0分 钟 的 大 课 时 当 中去 , 开 展 让 孩 子 们 自 己动 手 操
品德 与健 康 、 语 言与 阅读 、 数 学 与科技 、 艺术与审 美 。按课程 性 质, “ X ”系列也整合归类到板块
里。
本 着这样 的理念 , 窦桂 梅带
领 全 校 教 师 研 发 出 一 整 套 “ I + X ” 课程 。 “ 1 ” 是 指 整 合 后 的
整 合就像 “ 润滑 剂 ” , 它让课
丝 万缕的联系 , 而 这 恰 恰 符 合 小
正 是 在这 样 充 满活 力 的课
简单地 开全 国家 要求的课程 , 而 是进行 相应整合 : 用教材而 不拘 泥于教 材 , 既落 实 国家规定 的基
础 性课 程 , - 同 时 又 超 越 教 材 本
身。
程表 中 , 孩 子们 的创 造 力 、 教 师 的生产力全部被激发与再造了。 窦桂 梅 常 说 : “ 教 育 的 目的 就两件事 , 让 人聪慧 , 使人高 尚。 这两 点就 是生命 的内核 , 聪 慧像
比如 ,整本书 阅读 , 4 0分钟 显然不够 , 形 体课 、 体 育课 、 综 合 实践课 , 面 临 同样 的 困境 , 这就 意 味着 ,要 适合 孩 子 的发 展 需
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再造
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再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管理策略和制度安排。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校管理制度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成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再造,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符合教育价值观的改革方向。
首先,学校管理制度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过度追求标准化和规模化,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个体差异为基础的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个别化的辅导和支持,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发展。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注重师道尊严与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师道尊严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然而,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常常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们应当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倡导尊重和信任的教育环境,鼓励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双向沟通,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制度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培养。
然而,在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下,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管理制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综合素养的培养活动,如课外社团、实践项目等。
同时,学校管理制度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倡导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应当与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然而,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往往较为疏离,无法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当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校与企业、社区等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养。
面料再造教学大纲模板
二、课程性质:实践与设计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三、课程目标:1. 理解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
2. 掌握多种面料再造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一单元:面料再造概述1. 面料再造的定义及发展历程2. 面料再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 面料再造的重要性及价值第二单元:面料再造材料与工具1. 面料再造常用材料:布料、纤维、金属、塑料等2. 面料再造工具:剪刀、缝纫机、熨斗、烙铁等第三单元:面料再造基础技法1. 切割:直切、斜切、曲线切等2. 缝制:平缝、包缝、嵌缝等3. 烫贴:烫合、熨烫、压皱等4. 编织:钩针编织、棒针编织等5. 剪贴:剪裁、拼接、组合等第四单元:面料再造高级技法1. 立体裁剪:立体造型、剪裁技巧等2. 刺绣:平针绣、十字绣、中国结等3. 褶皱:抽褶、压褶、捏褶等4. 拼贴:拼接、组合、设计等5. 镂空:镂花、镂孔、镂空盘线等第五单元:面料再造作品欣赏与分析1. 国内外优秀面料再造作品赏析2. 分析作品的设计理念、技法及效果第六单元:实践项目与课程设计1. 设计与制作个人面料再造作品2. 作品展示与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料再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法。
2. 演示法:展示面料再造的实践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面料再造的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作品评价:个人作品的设计、制作及效果评价。
3.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七、课程进度安排:第一周:面料再造概述第二周:面料再造材料与工具第三周:面料再造基础技法第四周:面料再造高级技法第五周:面料再造作品欣赏与分析第六周:实践项目与课程设计第七周: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考试八、教材与参考资料:1. 《服装设计教程》2. 《面料再造艺术》3. 《服装工艺学》4. 国内外优秀面料再造作品集九、课程安排:1. 每周2课时,共计16课时。
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德州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素养与能力。
这三个方面是()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情感与意志C:过程与方法D:知识与技能答案:ACD2.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A: 德育活动B: 课外活动C: 实践活动D: 课堂教学答案:D3.课程教学论的学习需要研读教育名著。
下列属于教育著作的是A: 《民主主义与教育》B: 《普通教育学》C: 《大教学论》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答案:ABCD4.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
A: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B: 注意扩展学习C: 系统学习D: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答案:ABCD5.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与()的理论,是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普遍实用性,对从事课程与教学者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A: 德育B: 教学C: 课程D: 教育答案:BC第一章测试1.西周时期的“六艺”是指A:射御B:修辞C:书数D:礼乐答案:ACD2.《四书》是指A:《中庸》B:《大学》C:《论语》D:《孟子》答案:ABCD3.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是指A:音乐B:修辞C:辩证法D:文法答案:BCD4.“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谁提出?A:陶行知B:陈鹤琴C:蔡元培D:杜威答案:A5.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是A:方法B:联想C:明了D:系统答案:ABCD6.“教育适应自然”是谁提出的?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答案:A7.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学受前苏联()教学思想影响。
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斯大林D:列宁答案:B8.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课程论成为独立学科。
A:博比特B:查特斯C:凯洛夫D:杜威答案:A9.1949年,()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出版,“泰勒原理”为科学化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A:凯洛夫B:博比特C:杜威D:泰勒答案:D10.()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办法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办法
思政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将所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融入教学方案是关键。
教师需根据学科知识特点、教书育人规律等进行的科学合理设计,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梳理和再造,以确保知识教育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统一,这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性准备工作。
第二,融入课堂教学是重点。
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及其各章节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多元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价值判断情境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和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理论思维、价值判断等,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第三,融入实践教学是重要方面。
要将育人目标统筹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去,坚持把育人要求融入实践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
1
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等。
第四,融入学生自主学习是重要拓展。
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体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
2。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要素整合、流程设计与再造
结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各个组织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任何一种教学形态实施的有效性,都取决于这种教学形态结构架构中实施内容、环节、策略、师生行为活动等要素“搭配”的科学性和实施流程“排列”的有序性、实施过程中依据生成进行流程再造的针对性。
为增强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这种教学形态的实施效应,有必要对这种教学形态课堂实施结构的要素整合、流程设计与再造的方法策略进行探究。
一、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要素整合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实对象都是由内容丰富的各个组织部分(要素)通过各种方式集合在一起(结构)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
所谓结构要素,就是指构成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并维护其运动的必要的最小单位,既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又是其所构成的事物系统中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
课堂结构是一个时空统一体,从空间上看,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结构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从时间上看,课堂结构总是由若干独立段落组成,教学目的设置、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和教学结果评估则可以作为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
如果从课堂结构的要素形态来看,课堂结构的各个组织要素又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
在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课堂实施结构中,当“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部分进入到课堂结构中,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课堂结构中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要素整合、流程设计与再造◎姜红艳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思政如何实施是当前探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对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要素整合形态探讨的同时,提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课堂实施流程的设计与再造的策略方法,对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课堂结构;整合;设计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地方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D/2021/03/189)作者简介:姜红艳,女,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教育史上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
1.教育史上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2.教学的词义:1学习。
2教学生学。
3教授。
4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教学论最早的著作(学记)教育学最早的著作(大教学论)夸美纽斯4.奴隶社会教育(六艺)封建社会教育(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学习四书五经)(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最早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识字5.1919年陶行知各科教授法改为各科教育法识字教学经验(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阅读教学经验熟读精思博览语文第一个名称国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传统向现代过度6.自主学习: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7.教材:对人的语言文学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言材料8.教学重点:指教材的精华所在,教师要借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本质内容9.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和不解的地方10.命题作文:由老师出题目,学生据题作文的一种训练方式。
共材料作文:是一种半命题作文,老师给学生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式。
11.教学:教师引起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分两大类,一是对话、辅导等主要方式,二是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方式12.语文素养:是指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容13.单元教学:就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方案,从整体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步骤、方法和课时,把教读和自读有机结合,体现教学的连续性和循环性、阶段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结构方式。
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的持续性变革。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方法和工具的更新,更涉及到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变革与再造。
要理解教育创新的内涵及实践路径,有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教育创新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学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理论为教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显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持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鼓励探究式学习。
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课堂的模式也由传统的讲授性教学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
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参与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社会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与同伴的交流,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一理论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实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创新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动机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
教育者通过充分理解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可以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学习体验。
如,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结合多样的评估方式,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
这种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社会学理论则为教育创新提供了背景与依据。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教育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必须适时调整其方向与目标。
教育不仅要满足个体的需求,还要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及公民意识,是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约而不简单 平常却不平淡 活跃但不活乱
平常却不平淡
平 常 不 平 淡
生态
生本
生成
三 生 课 堂
生态课堂
先解放学生的身体,再解放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实话实说,有一说一。 让教师上出真性情。
生本课堂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
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生本课堂
收与放的关系
快与慢的关系 多与少的关系
难与易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4.幽默一点,活跃气氛。
师: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生:还行吧。 师:听着挺勉强的。(生笑)那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 读? 生:我感觉应该用很豪放的感觉读,很有气场的样子。 师:其他同学什么意见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喝醉酒的感觉去读。 (学生大笑) 师:怎么才能读出喝醉酒的感觉? 生:就是该拖音的要拖音。 师:那你能示范一下吗? (学生示范读几句诗) 师:看来这酒量挺大,一时半会儿还喝不醉。 (学生大笑) ——《将进酒》
7.顺势点化,促使生成。
生: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的卫道士。 师:对,正如文中所说,他辖制了全城十五年。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根据作者的描述,在这个小城中只 有一个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为什么他一个人会辖制全城这么长 时间?人们为什么不反抗呢? ——《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课程与教学再造
促进学生成绩大幅提升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耿文超
课程与教学再造
教材整合 课堂组织 评价方式
教材整合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实验与研究
课程与教学再造
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
课堂流程 组织形式 课堂操作
课堂流程 组织形式 课堂操作
学生阅读
第 一 阶 段
教师设疑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简约而不简单 平常却不平淡 活跃但不活乱
学生给力
活跃但不活乱
所谓激活课堂,它不是指简单的学生对话所形 成的课堂喧嚣,而是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所形 成的有一定思想火花和信息含量的语言交流。所 以激活课堂的本质要求是激活思维。
活跃但不活乱
讨论的实效
生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不是。(满脸乌云) 生5: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用“月”字。 生6:深情。
前置性研究的设置
简 单 导 学 三 原 则 根 本 开 放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
1.阅读全文,提出疑问。 2.读了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3.请用最喜欢的形式表达你的阅读感受。
简 约
郭 思 乐
课堂
环节简洁,设计精巧。
课堂
环节简洁,设计精巧。
层次分明
整体感知
《水龙吟》 (一)浅味——认知文本。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赏析特色。作者是如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传情达意的? (三)深味——体悟韵味。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 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3.引经据典,以文解文。
师:你觉得这句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生:看,拍 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吴钩”本来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却只能“看”,所以心中 有一种愁。 师:对,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 疾自己也说过: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但在这里只能 是无奈的看一眼。 生:我觉得这个“拍”字更能表现出作者不能上场杀敌的无奈。 师:为什么? 生:“拍”是很郁闷,很无奈,很愤怒的一种体现。 师:很好,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 界全出。这里讲的就是“炼字”的妙处,刚才我们分析的“看” 和“拍”能表现出什么境界呢?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6.激发矛盾,激活思维。
生:我们读到了一位“矛盾”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句表达了作者 想一直醉下去,不愿醒来,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怀才不遇,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消极 反抗和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这位同学说诗人是“消极反抗”,其他同学是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能读出消极,前面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诗人痛饮狂欢是一种 消极的反抗。 生:我不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我读到了一位“豁达”的李白,从“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可以 看出来他很看得开。 生:我觉得他能够自己寻找快乐,把所有的烦恼扔到脑后。 生:我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就是体现了一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现在来说就像是一种玩世不恭 的态度。 生:我认为就是消极,甚至是轻生,你看那一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写 这首诗时是被皇帝“赐金放还”八年了,他渴望去做官,渴望去建功立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于是他就不愿意醒了,试想一个连理想都被掏空的人,能不愤恨吗?能不愁苦吗?于是他发出了 史上“轻生”的最强音——“将进酒,杯莫停”。(生笑) 生:我认为李白不是一个消极的人,只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 愿醒”能看出来,满腔的一腔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还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是说他自 己也很寂寞,正因为这样他才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学们想一想李白最 “得意”的事儿是什么? 生:“喝酒”“写诗”“做官” 师:做官是为了什么? 生:报效祖国。 师:我们说知人才能论世,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经历。 ——《将进酒》
简约而不简单
不 简 单
问题问的巧
评点评的妙
问题问的巧
例如某老师教学“被子”一词:为了让学生对应被子的 实物,老师这样提问:
师:小朋友,你家床的上面是什么? 生:蓝天 师:蓝天下面呢? 生:屋顶 师:屋顶下面呢? 生:蚊帐 师:蚊帐下面呢? 生:我爸 师:你爸上面呢? 生:我爸的手 师:那你家被子呢?(恼怒) 生:被我爸踢到床下了……
《套中人》 (一)识其人——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别里科夫这 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二)寻其根——是谁害死了别里科夫? (三)画其魂——为别里科夫写对联或墓志铭,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 《将进酒》 (一)浅味——认知文本。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品鉴文本。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 句进行分析 (三)深味——拓展文本。拓展鉴赏李白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 《行路难》《将进酒》,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发展变化。
问题是教师的;活动是学生的;评价是教师的。
学生阅读
第 二 阶 段
教师设疑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展示 师生评价
问题是教师的;活动是学生的;评价是师生的。
学生阅读
第 三 阶 段
学生设疑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展示 生生评价
问题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的;评价是学生的。
课堂流程 组织形式 课堂操作
小组建设
余光中《乡愁》导入
师:如果一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就开始思念自己 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生1:亲情。 师: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 人在外乡的时间很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这叫做什 么? 生2:月是故乡明。 师:不是月亮明不明的问题,他看见月亮会很想家,甚至会偷偷流泪。 生3:月朦胧,鸟朦胧 师:不能这样回答。(急了)
渗透方法规律,
让学生不怕考。
《水龙吟》 (一)浅味——认知文本。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赏析特色。作者是如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传情达意的? (三)深味——体悟韵味。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 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个人独立思考是保障讨论实效的前提。
合作习惯的培养是保障讨论实效的关键。
1、假合作现象
2、低效能交流 3、后进生迷失
明确主题 精细分工 形象代言
活跃但不活乱 展示的形式
展示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点评的质量
点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检验学生 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套中人》 (一)识其人——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别里科夫这 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二)寻其根——是谁害死了别里科夫? (三)画其魂——为别里科夫写对联或墓志铭,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 《将进酒》 (一)浅味——认知文本。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二)品味——品鉴文本。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 句进行分析 (三)深味——拓展文本。拓展鉴赏李白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 《行路难》《将进酒》,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发展变化。
1、建立“生命成长共同体(小组)”是核心。
彼得· 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 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 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 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生命成长共同体
挑逗学生斗学生 发动学生救学生
课堂流程 组织形式 课堂操作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简约而不简单 平常却不平淡 活跃但不活乱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教师努力 课堂活力 学生给力
简约而不简单 平常却不平淡 活跃但不活乱
简约而不简单
备课 深入浅出 ,抓住核心。
语文 阅读推进了吗? 数学 根本抓住了吗? 英语 活动形成了吗? 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木 桶 效 应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