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加强临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特订立本《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临床科室,旨在规范临床工作流程、优化病患治疗方案、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二、临床路径的定义临床路径是指依据特定疾病的诊断、治疗等过程,结合国内外权威相关指南和标准,订立出的、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临床路径的订立与修订1. 订立1.1 医院各临床科室应依据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指南和标准,订立相应的临床路径。

1.2 订立临床路径应进行科学论证,依托多学科专家构成专家委员会,共同订立临床路径。

1.3 订立临床路径应考虑教学和科研需要,并综合考虑医疗资源利用、患者满意度等因素。

2. 修订2.1 医院各临床科室在订立临床路径后,应定期评估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修订。

2.2 临床路径的修订应由专家委员会进行,确保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四、临床路径的执行管理1. 临床路径的引入和宣贯1.1 医院在订立临床路径后,应向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的宣贯和培训。

1.2 医务人员应了解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意义,并乐观搭配执行。

2. 患者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临床路径2.1 患者的入院将依据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由医生评估并选择合适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2.2 对于不适合临床路径的特殊情况,医生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临床路径的执行监测3.1 医院将建立临床路径的执行监测机制,定期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3.2 对于未依照临床路径执行或执行情况不达标的科室,将进行整改,并予以相应的考核和奖惩。

4. 数据统计和分析4.1 医院将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

4.2 医务人员应准确记录和统计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4.3 医院将对临床路径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了解临床效果和优化方案。

五、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估1. 效果评价指标1.1 医院将依据临床路径的目标和要求,订立相应的效果评价指标。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汇编)1~~~~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试行)医院各科室: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一)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评价小组)。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三)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四)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医务科、药学、护理、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五)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程,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落实临床路径,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特制订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及职责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1.组织机构主任:刘晓平副主任:王挺成员:黄德玖.王育东.黄平.杨远高.尹智.王永红.邹华.龚建.田波.池华勇.范邦雄.刘亚辉.兰元军.刘盛国.李英.庞胜.张勇军.唐敏.曾列.李开华.易贵祥.郑涛.张子光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尹智任办公室主任。

2.职责(1)制订本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批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7)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临床路径伦理符合性的审查工作。

(8)协调解决临床路径工作中出现的其他主要问题。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王挺副组长:杨远高.王永红成员:邹华.范邦雄.尹智.刘亚辉.兰元军.庞胜.唐敏.曾列.易贵祥.郑涛.张群.余菊贞2.职责(1)对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组织机构组长:实施临床路径科室的科主任个案管理员:年资较高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成员:医疗和护理的业务骨干2.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负责全科医护人员的培训。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临床路径的医疗活动,所有医务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确保患者获得连续、规范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制定第四条临床路径的制定应基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

第五条临床路径的制定应邀请多学科专家参与,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六条临床路径应明确列出疾病诊断、治疗、检查、用药、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的标准流程和时限要求。

第七条临床路径应根据医学进步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实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诊疗活动,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九条患者在入院时应被告知临床路径的相关信息,包括诊断、治疗计划、预期效果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条医院应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系统,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评价和反馈。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根据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诊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与有效。

第四章临床路径的监督与考核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路径的监督与考核工作。

第十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医院应将临床路径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奖惩。

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路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建立一套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诊疗的综合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应坚持:(一)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原则;(二)临床工作标准化原则,责任落实到人;(三)院科两级管理原则,多部门分层次监管;(四)持续改进原则,管理工作有记录、有书面文件。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制度第四条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第五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组成。

第六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医务部、护理部、临床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

第七条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医疗、护理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第八条临床路径的制定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疾病诊疗指南、患者需求和医院实际情况,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进行。

第九条临床路径应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明确工作顺序、时间要求、治疗目标、干预措施、评估方法等。

第十条临床路径实施应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确保患者利益。

第十一条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临床路径,不得随意更改路径内容,确需调整的,应经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批准。

第四章临床路径的监控与评估第十二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推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和病种。

第三条本制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诊疗规范,旨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实现中医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定义与原则第四条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某一病种,由中医专业诊疗小组根据疾病诊疗指南、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一系列具有严格工作顺序、时间要求、治疗方案的标准化诊疗流程。

第五条临床路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意愿,确保医疗安全;(二)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诊疗规范,实现中医诊疗的标准化;(三)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四)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中医诊疗效果。

####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第七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一)院长或其授权代表;(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四)中医临床专家;(五)护理专家。

第八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二)组织临床路径的制定、修订和推广;(三)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四)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九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中医临床专家任成员。

第十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制定、修订和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 第四章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一条临床路径的实施应遵循以下程序:(一)科室根据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二)临床路径经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三)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为临床路径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篇一:中医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医院各科室: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XX]116号)和《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医政发[20XX]6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目标任务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明确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保障1、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本院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本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指导并监督各实施小组开展工作,定期向市卫生局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办公室报告开展情况及相关信息。

2、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组长:副组长:成员: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4、各科成立临床实施小组:内科:组长副组长外Ⅰ科:组长副组长骨科:组长副组长外Ⅱ科:组长副组长由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

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本科相关试点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定期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完整版)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完整版)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领导的领导下,科室内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质控科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1.诊断明确;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高度重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完成单病种每例诊疗后要对病例进行登记,填写单病种质量控制统计表,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保证临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临床路径管理规章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规章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规章制度一、前言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医疗服务组织、规范流程和协同决策的方法,旨在提高患者诊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确保临床路径管理的有效运行,制定本规章制度,对临床路径的设计、实施和监测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二、制定目的为了规范临床路径管理的操作,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同时,通过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学应用,促进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知识更新。

三、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科室和临床部门,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

四、临床路径设计和实施1. 临床路径设计:(1)根据不同疾病或手术的特点,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设计相应的临床路径,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临床路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设置时间节点和行动指引,以便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路径执行。

2. 临床路径实施:(1)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的临床路径,明确治疗期望和时间安排。

(2)医护人员要按照临床路径相关要求进行工作,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确保患者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3)医护人员要定期开展路径执行情况的评估和总结,对不符合临床路径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

五、监测和评估1. 监测指标:(1)临床路径的监测指标应包括疾病或手术的关键诊断和治疗指标,如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等。

(2)监测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便于对比和评估。

2. 监测方法:(1)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系统,有效采集和分析临床路径的数据。

(2)定期组织监测团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形成相应的监测报告。

六、质量控制和改进1. 质量控制:(1)医疗机构要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对临床路径管理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

(2)医护人员要深入了解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保能够正确执行。

2. 改进措施:(1)医疗机构要根据监测报告和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质量。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一、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我院顺利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制定本制度。

二、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韩琼(院长)副组长: 宋继红(副院长)蔡剑雄(副院长)成员: 陈宇宏张建功贾筱君白志玲张晓丽吴鹏华李群玲封润(一)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制订我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蔡剑雄副组长:张建功成员:陈宇宏贾筱君白志玲张晓丽吴鹏华李群玲封润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各试点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

由科室主任任组长,该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1、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标准;(2)临床路径文本所列诊疗项目的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3)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4)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5)具备紧急情况处置和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能力评估。

2、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员,由临床科室骨干医师担任。

临床诊疗路径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诊疗路径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诊疗路径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临床诊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加强医患沟通,订立本《临床诊疗路径规范管理制度》(下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临床科室的医疗活动。

第三条临床诊疗路径是指标准化的临床流程和规范化的医疗操作,是医院在各类疾病治疗过程中,依据临床实践、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所订立的处理方案。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促进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

第五条医院各临床科室应依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临床诊疗路径,并不绝进行优化和更新。

第二章临床诊疗路径的订立和更新第六条临床诊疗路径的订立应参考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疾病诊治方案和最佳医疗实践。

第七条临床诊疗路径的订立应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构成,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并经医院医务部门批准。

临床诊疗路径的更新应定期进行,依据新的医学研究成绩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更新的内容应经医院医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临床诊疗路径的更新内容应及时与相关医务人员沟通,并进行培训和引导。

第三章临床诊疗路径的执行和管理第十条医务人员在执行临床诊疗路径时,应遵从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步骤。

第十一条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诊疗路径及个体化的医疗需求,订立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十二条医生在执行临床诊疗路径时,应搭配医院的信息化系统,记录患者的认真病情和治疗进展,并及时更新。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监测临床诊疗路径的执行情况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第十四条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临床诊疗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四章医患沟通和知情权保障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临床诊疗路径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供应认真的治疗计划和药物说明,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和相关信息。

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对临床诊疗路径执行过程中的疑问和投诉。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现制定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四)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设立路径管理员,路径管理员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与信息管理科结合,负责科室临床路径电子模块的制作和维护;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三、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病种的原则。

(一)常见病、多发病;(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三)结合实际优先考虑卫生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四、开展的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根据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临床路径的实施,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二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医疗安全第一、医疗质量保证、持续改进、多部门协作的原则。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担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第五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协调解决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审核临床路径文本、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六条成立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第七条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督导、检查、评比、考核并提供技术指导。

第八条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第九条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的具体实施及管理工作。

第十条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各科室高年资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

三、临床路径实施第十一条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第十二条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培训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临床路径实施方法。

第十三条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2、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2、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实践规范和病情发展特点,设计出的临床治疗路径和管理流程,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费用等。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治疗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是指医疗机构为某种疾病或手术设计出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治疗过程及时间安排,是医疗过程中的一种指导性文件,通过对疾病发展规律和患者清晰的医疗方案,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

2.临床路径的特点(1)标准化:临床路径制定前后需要经过多次专家评审、护理操作协商,并经过多次实践验证,确保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个性化:临床路径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发展特点进行调整,保障每个患者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

(3)全过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覆盖了患者就诊的全过程,从入院、诊断、治疗到出院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4)多学科合作: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

3.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好处(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严格遵循临床路径规范,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不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效果。

(2)优化资源利用: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3)提高工作效率:临床路径明确了医疗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时间要求,减少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4)减少医疗费用:通过规范治疗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挑战和对策(1)医护人员接受度不高:制定和执行临床路径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但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时间紧张等原因,导致接受度不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对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2)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有些患者可能不理解临床路径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担心自己的治疗过程受到限制。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服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中医药医疗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

但是,中医药服务领域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士气低落、治疗效果不稳定、病人流失等。

为了提高中医药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益,加强管理和监督,中医药医疗机构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并制定了“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该办法旨在通过对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全面分析、考评和评估,促进中医药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该办法的具体内容。

一、临床路径考核的原则和目的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临床路径的考核原则和目的:(1)原则:民主、透明、公正、全面、科学、合理。

(2)目的:提高医院临床质量和科研竞争力,促进中医药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强中医药发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临床路径的建立和实施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规定,中医药医疗机构应建立并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以保证治疗过程的规范和标准化。

在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对每个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细致的评估和记录,及时进行治疗,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保证病人接受到全面、条理清晰的医疗服务。

三、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中医药医疗机构在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应遵循规范、科学和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以便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和准确。

临床路径考核的指标包括质量安全、工作流程、治疗效果等方面。

评分标准要根据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基于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和不同难易程度进行量化和打分,以避免评分过于主观和片面。

四、评估结果和奖惩措施中医医院临床路径考核管理办法要求每个医疗机构对自己的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公开。

评估结果主要分为“A级”、“B级”和“C级”。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奖惩措施是考核关键,对于“A级”医疗机构,应予以表扬和鼓励;而对于“B级”和“C级”医疗机构,应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促进其临床路径的不断改进;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罚款、暂停医疗资质等处理措施。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科室。

第三条临床路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针对某一疾病或症候群,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和流程。

第四条临床路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个体化治疗;(二)中医特色鲜明,注重辨证论治;(三)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四)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安全;(五)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成立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改进等工作。

第六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第七条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职责:(一)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二)组织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评价和改进;(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五)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第八条临床路径的制定:(一)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疾病特点,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路径;(二)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标准,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三)邀请中医、西医、护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制定,确保临床路径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实施与评价第九条临床路径的实施:(一)临床科室根据临床路径要求,对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二)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执行诊疗方案,确保诊疗过程规范、安全;(三)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条临床路径的评价:(一)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等指标;(二)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改进和完善;(三)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章培训与宣传第十一条定期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指中医医院将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路径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制度。

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临床实践需求,制定临床路径标准,追求疾病诊疗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临床路径的制定:中医医院应根据各个疾病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应明确治疗时机、方式、方法、用药等,以及病人的康复训练和关爱服务等。

二、专科协作治疗:中医医院应通过专科会诊、多学科协作等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确保疾病的全程管理。

各个科室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密切配合,提高诊疗效果。

三、信息化管理: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病历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和信息共享。

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等信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临床路径的评估和优化:中医医院应定期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估和优化,按照临床实践的反馈结果,及时更新和调整临床路径。

同时,也需要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临床路径进行合理调整。

五、患者参与和个性化需求:中医医院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也需要合理回应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使临床路径更贴近患者的实际情况。

六、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中医医院应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的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通过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指标,评估医疗质量和临床效果。

同时,也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持续改进。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疾病的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对治疗过程的了解和参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医院应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推广,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

临床路径管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管工作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临床路径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诊疗指南为指导,由相关专业的诊疗小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建立一套具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目的、准确的时间要求、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

临床路径是一个有关临床诊疗的综合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第一原则;(二)临床工作标准化原则,责任落实到人;(三)院科两级管理原则,多部门分层次监管;(四)持续改进原则,管理工作有记录、有书面文件。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制度第四条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为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第五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组成。

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政策、制度,监督、评估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临床路径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高级职称医师、护士、药师等组成。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评价和修订进行指导和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七条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负责某一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的专业团队组成。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负责根据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的要求,制定具体疾病的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制定与修订第八条临床路径的制定应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疾病诊疗指南、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等因素,结合疾病的特点和治疗原则,明确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和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制度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指导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制度
第三条我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领导小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领导小组”和“指导评价小组”)。

第四条领导小组由院长和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我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人员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七条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医师担任。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分析病人变异情况;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加强与患者的沟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开发与制定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我院应按以下条件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一)常见病、多发病;
(二)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三)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第九条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医疗服务项目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以及组织相关学会(协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饮食、护理、检验、检查、处置、用药、手术等。

非医嘱类服务项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项目。

第十条临床路径文本包括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和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一)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是以时间为横轴、诊疗项目为纵轴的表格,将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任务依时间顺序以表格清单的形式罗列出
(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是用于向患者告知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

(三)临床路径变异记录单
变异记录单是用于记录和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变异情况的表单。

第四章临床路径实施应用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实施临床路径应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标准;
(二)临床路径文本中所列项目中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连续性有保障;
(三)相关科室有良好的流程管理文本和训练;
(四)关键环节具有质控保障;
(五)紧急情况处置和警告值报告制度能力评估。

第十二条临床路径实施前应当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
(一)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
(二)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第十三条临床路径一般应按以下流程实施(流程图见附件):(一)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
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二)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三)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四)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服务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医师版临床路径中的服务项目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第十四条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满足以下条件: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第十五条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一)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的;
(二)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的;
(三)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四)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等情况不适应继续完成临床路径的。

第十六条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

警告值是指患者在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异常情况,处于危险边缘,应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和治疗。

第十七条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病人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

变异的处理的遵循以下步骤:
(一)记录
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变异记录单内;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二)报告
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三)讨论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第五章临床路径评价与改进制度
第十八条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
量改进建议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第十九条开展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变异和处理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病人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

领导小组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一)手术病人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评价、患者满意度等。

(二)非手术病人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病人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评价、患者满意度等。

第二十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我院信息系统开发的衔接。

附件: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