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化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只有实现农村经济的良好管理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的稳步发展,实现稳产增产,从而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基于此,为了有效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加强新农村建设,应当基于设备设施、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经济管理,逐渐实现农业经济的规范化、持续化、有效化。

1 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概述

所谓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经济及市场发展中,基于经济增长规律、自然生态要求,针对农业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科学高效系统的组织管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现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切实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科学的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经济管理的有序开展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生产水平,有效推动农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及社会的关注重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要实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序开展应当注重农村生产力、农业增收的提高,确保农民的实际利益,推动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提高。

2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落后

受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所开展的均为小农式经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中的大规模农业操作需求。同时,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并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建设和普及应用,导致当前我国农村现有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妇女,很多青壮年、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农民都已经外出务工,同时,这也是社会格局变化的必然趋势。面对农村劳动力的急剧减少,导致机械劳动无法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也无法切实推动农业农村的建设。

2.2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过于滞后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农业发展较慢,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设施过于落后。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科技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但对农村基础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职能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资金帮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很多农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生产创收中,无法切实深入理解到先进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最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无法实现增收。

2.3 缺乏健全的农业生产的金融体系

小康社会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只有国家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农业发展,才能切实推动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虽然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优惠政策,但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发展,我国的农业逐渐从人力资源型逐渐转变为资本资源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及资源作为辅助,但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对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甚了解,无法为农业经营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的健全。

2.4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要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建设,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能够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生产、分配、消费等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同时,还应当对农民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鼓励其大力开展农业活动,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十分匮乏,大多数人才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面对复杂的农业经济管理活动无从下手,无法对整个农业发展进行有效科学的规划。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对农村经济的整体认知,没有意识到经济管理对其可持续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导致工作无法有效推进。

3 基于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的优化策略和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对所有的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及有效的规划,根据镜湖区方村农村特色及农业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同时,针对当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减少的实际情况,加快对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对于农村地区部分荒废的土地进行二次利用,结合大规模机械生产作业需求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当与农民进行深入沟通,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2 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多数农民对市场发展规律并不是十分了解,与外界没有建立起良好高效的连接机制,导致其对于市场中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不甚了解,这样的现象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也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对经济产业结构的健全完善,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搭建起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及产业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根据自然环境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销售机制,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3.3 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 (下转198页)

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化策略分析

陶庭梅

(镜湖区方村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本文首先就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含义进行了概述,其后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的优化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7

[作者简介]陶庭梅(1976—),女,安徽芜湖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咸阳素以“秦都”“帝陵”闻名于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秉承创新思维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将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巧妙结合起来,开发一批独特的文化旅游线路以吸引国内外旅客。咸阳市的历史悠久,结合大量物质文化遗产,即可丰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

4.3 乡村体验型

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休闲放松,且周末家庭出游是大众选择。因此可以把亲子游、家庭游、伴侣游等作为乡村旅游规划的重点。做好市场细分的同时,要强调农村生活场景的真实,同时让游客参与其中,在体验互动中加入种菜、养花、喂饲料、施肥、采摘等生产生活活动,既能增强趣味性、体验感,也能增加亲子、伴侣间的感情。

4.4 景区配套型

远道来旅游的游客,其目的不是简单地体验乡村生活,他们一般追求的是比较出名的旅游景点。因此咸阳应大力开发当地旅游景点,努力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吸引游客,然后在这些景点地区的范围内或者周边地区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让游客完成主要旅行目的的同时感受到地方乡村旅游文化,使著名旅游景点与乡村旅游点成为一个体系产品,既满足了游客需要、提高了满意度,又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

5 咸阳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途径

5.1 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挖掘特色

咸阳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不能一哄而上,不抓主次。因此拟定咸阳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时,首先,要对本地区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和测评,制定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路及开发方案,方案的制定要顺应地方自然环境、当地居民的居住特点及旅游者的游览意愿等;其次,考虑文旅融合的促进效应,规划应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深挖不同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实现文旅互惠、共赢发展,再次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依据当地生态旅游的纲要和旅游市场的特色,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最后,必须通过旅游行为活动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保证咸阳市生态旅游发展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5.2 制定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则

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适合自己的规则。咸阳市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示出一些牵扯到利益、所有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员制定相关的规则,才能协调好各方矛盾。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是一个地区的血脉,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建设,把咸阳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咸阳市乡村民众的安置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加大对开发区域的旅游专线道路的投入;其次,一个景区的基础设施是留住游客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加强各个景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景区资源环境和服务设施进一步改良。

5.4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地区得以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咸阳市可以从建设咸阳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专业机构做起,然后大力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人才资源素质的提高是保障咸阳市乡村生态旅游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石斌.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及路径[J].企

业经济,2018(07).

[2] 黄永红.三峡库区旅游产品创新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

报,2000(05).

(上接196页)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运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学习当前社会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逐渐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增加农业电网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相关人员还应当注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开展,基于旱涝保收的基本原则,加大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从而确保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增加。

3.4 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当基于信息建设,提高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在农村的使用效率,切实提高生产及销售效率,为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农业信息及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整合,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深入了解并分析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流程,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与外界的良好互动,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扩充生产及营销渠道。

3.5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的筛选,确保经济管理队伍的高素质。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引导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加强对国家及社会相关优惠政策的了解,将一系列管理工作进行贯彻落实。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农业经济发展体系,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加快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琼,王敏.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化策略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

[2] 韩耀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

农家参谋,2017(24).

[3] 周小花.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之我见

[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2).

[4] 张业.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6).

[5] 崔洁.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财

经界(学术版),2017(13).

[6] 陈秀梅,王秀云.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

策略[J].吉林农业,2017(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