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对城市而言农村课程资源就贫乏得多了。
这就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尽可能地充分开发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来丰富语文的课堂,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
从教多年来,我尝试着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资源1.通过《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衔接。
《语文课程标准》最明确的一个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通过阅读《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衔接。
就拿高一语文第一册来说吧,《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秦伯究竟给了晋文公什么帮助?只要看了《语文读本》中的《重耳之亡》就可明白。
读《〈名人传〉序》,如果能先读《语文读本》中的《贝多芬百年祭》、《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弥盖朗琪罗》就一定能理解得更深刻。
总之,每学一篇文章、一个单元,都可以在《语文读本》中找到相应的延伸阅读。
2.通过报纸杂志的阅览,使课文教学紧紧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是编辑精心挑选出来的,有许多是经典名著。
这些文章的学习确实能增长学生的才智。
但也不否认,有许多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有时无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利用报纸杂志,不失为使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简便的方法。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强调让学生多注意学校的报亭。
同时也可以开设阅读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使语文贴近时代的脉搏,让学生走进社会,不仅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喜欢看各种电影,喜欢看电视。
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可是,在农村初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年来,语文教学依然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烦琐,机械的练习,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
那么,在农村又有哪些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呢?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在农村,就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教学资源的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学校的教学资源储备库。
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部分。
就初中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象资料,图片,文学社,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农村学校,学校教学资源可能比较缺乏,但也是可以分析学生实际,作到充分利用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增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让整个校园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比如开展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建设校园文学社,开展校园广播,办墙报等。
通过这些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二、从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文化来自于生活,同样,语文兴趣的提高也必须从生活中抓起。
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实施“立足教材,体现生活”的教学策略,在农村教学中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待开发。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习俗和文化乡村风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是课程资源本土化的重要体现。
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了解当地乃至中国文化的特点,领略其博大精深,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斗门区历史文化丰富,民俗文化艺术种类繁多,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行民俗文化艺术游行。
连州的舞龙、斗门的水上婚礼、三灶鹤的舞蹈各显风采,是学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好机会。
其中,地方事务《浮色》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珠海和斗门区重大节日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表演节目。
还多次应邀参加大xx庆祝活动和港澳及周边地区文化艺术交流。
在学习课本中关于风俗文化生活的文章时,我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活动“我有我自己的色彩”,让学生们了解到赣梧镇独特的文化活动————浮色。
我让学生用相机拍摄浮色照片,了解浮色的起源、表现方法和文化意义,让他们认真调查、参观、做笔记、写调查报告。
课程资源的本地化和附近材料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地区的语文教育。
二、日常生活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现实中选择学生关心的问题,选择学生关心的问题,既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又便于学生参与直观、近距离接受。
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明显特征。
我们住在海边。
如何从中找到教育资源?学生家长大多从事钓鱼,所以我设计了“海之乡”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近海边,走进渔船,了解大海和捕鱼过程,了解渔民生活。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渔民的工作,认识到他们工作的性质和艰辛以及工作创造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对渔民的敬佩,进一步让他们了解“珠海”和“渔民女”的象征意义。
在了解海上人的基础上,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人的敬仰,以及X之后的“海上人”专题展,让同学们用采访、照片、观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对家乡的热爱,树立自觉维护海洋和自然的使命感。
然后,通过“设计礼物————表达真情”主题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话题。
对于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语文课程资源相对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还较为陌生。
在旧有的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势框架里,许多教师缺少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不知从哪找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资源。
在农村中学,学生们除了教科书外,能看到的其他图书、报刊都非常少,而且农村信息教育相对落后,学生们很少能体验到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大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生能考出高分,开不开发课程资源无关紧要。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教育条件落后,如何挖掘和利用农村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前农村中学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实语文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像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 只要用心挖掘,随时都会有惊喜的发现。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是必然趋势,这些新教材都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值得教师认真研究。
我们在研究这些教材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并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特别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亲自在原始。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村教学资源相对简单、匮乏,视野狭窄,网络资源几乎没有,图书资源奇缺,更没有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
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还未能全面普及,农村学生仅从课本中吸取营养,掌握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孩子要借助多媒体、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情感交流及常规教学提高自我语文素养,积累知识。
因此,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要尽可能地充分开发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将大量闲置和浪费的乡土课程资源,及时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孩子的课外书较少,而且电脑也没有普及。
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靠在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以及书本知识。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拓展视野。
所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在语文课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利用多媒体资源拓展语文课堂。
现在,国家对农村的学校也加强了硬件设施的配备,班里安装了电子白板、班班通等。
这些多媒体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活了起来。
合理的运用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只要是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视频、图片等、我都会利用课余时间适当的为他们展示。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晏子使楚》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了《晏子使楚》的影片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影片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农村中学的师生对课程资源的概念了解不深,他们忽视了在教材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多,仅限于教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户外场所、图书馆等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一些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农村高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资源普及率不高,为了高考,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发挥作用,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不能走出课堂,参观、调查、校外实践活动很少。
例如,《奇异的自然》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体验,完成习作练习,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村,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发利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
二、融入大自然,挖掘素材性课程资源自然资源千姿百态,风雨雪霜、日月星辰、辽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峦、果园农田、海堤森林、园林花卉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的源泉。
农村地区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自然风光独特,农村学生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课文,教师选择相应的季节,带学生走进文本描写的环境,再现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学习有关田园劳作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体验作者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把农村自然风光当作素材性资源,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描写自然风光,培养学生观察力,提升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写作以田园劳动为背景的习作,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个性化作文水平。
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鼓励学生到风景区,为游人服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进社会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农村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尽管语言文字日趋规范化,而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还有方言存在,挖掘方言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开发和利用
界 , 向未 来 , 面 应拓 宽 语 文 学 习和 运 用 的 领 域 , 重 跨 学 科 的 学 习 , 学 生在 不 同 内容 注 使
和方 法 的 交 叉 , 透和 整 合 中开 阔视 野 , 渗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得 现 代 社 会 所 需语 文 实 践 获 能力 。 农 村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充 分 利 用 黑 板 报 , 习专栏 这 些优 势 资源 , 学生 写 得 好 学 把 的 文 章 或 言 论 在 学 校 或 班 级 展 示 t 立 文 成 学社 , 励 学 生 投 稿 , 聘 小记 者 , 鼓 招 引导 学 生 报 道 校 园 中 的新 事 物 ; 导 学 生 参加 各 指 级 作 文 竞 赛 , 励 学 生 动 手 写 自己 的 生 活 鼓 经 历 和 体 验 , 视 学 生 对 生 活 的体 验 和 感 重 悟 , 进 农 村 中学 生 语 文 素 养 全 面提 高 和 促 协调 发 展 , 养 农 村 中学 生 自主 获取 知 识 、 培 运用知识能 力。 教 师还 可 以组 织 学 生 参 加 社 会 实 践 调 查研究 , 观访 问 , 参 引导 学 生 了 解 民俗 民 情 , 间文化 , 民 使他 们 的 语 文 素 质拥 有 自身 特点, 上时 代烙印。 打 例 如 在教 学 《 荠 菜 》后 , 让 学生 去 挖 可 更 多地 了解 一 下 我 们 的 祖辈 曾用 哪 些 野 菜 来做 保 命 粮 的 , 查 一 下 我 们 的家 乡 有 哪 调 些 可 食 用 野 菜 ?要 求 学 生 进 行 社 会 调 查 、 参 观 访 问 且认 真 作 好 记 录 , 出调 查 报 告 。 写 使学 生 在 不 同 内容 和 方 法 的 交叉 渗 透 和 整 合 中 开 阔 视 野 , 得 现 代 社 会 所 需 的 自主 获 学 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 新 的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下 , 村 中学 语 文 农 教 师不 能 紧 紧 抓 住语 文 教科 书 并 把 它 作 为 唯 一 的 课 程 资 源 , 注 重 广 博 的 语 文 课 程 应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 样 的 语 文 教 学 一 定 会 这 获得 成功 ! 广 大 的 农 村 中学 语 文 教 师 要 积 极 投 身 到新的 《 语文 课 程标 准 》的 实践 中去 , 合理 利 用 , 分 开 发 课 程 资 源 。农 村 中 学 教 师 充 只有 利 用 自身 这 个 重要 的课 程 资 源 充 分利 用 课 堂 教 学 , 能 迎 来 农 村 中学 语 文课 程 才 开 发 的一 个 又 一 个 春 天 。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立足于农村实际,拓宽课程资源,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众人拾柴火焰高,携手共建图书角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结构单一,除课本以外,学生材料较少,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注重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开展阅读教学的需要。
农村学校图书室藏量小,人手少,利用率低,而学生家长又不大支持学生购书,一个学生很难拿出几本像样的书。
在此情况下,我提出一个倡议,开展了“购一看十”活动,建议每个学生自愿购买一本书,学生轮流交换看,学生家长、学生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拿来多本书,有的几名学生合订一种刊物,班内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本。
《读写天地》、《中学生阅读》、《创新作文》、《语文报》等多种优秀刊物,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数量,更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班级在读完本班的图书,又开展了与相邻班级的沟通,这一做法有力解决了图书室利用不足的问题,充实了学生的课外课程资源。
二、调查民俗风情,丰富生活积累让学生进行民俗风情调查,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情感,更好的感悟生活、品味生活。
例如:中秋节,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活动,观察周围的人怎样过节的,把你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写下来,他们果然写出了许多个性色彩浓烈的好作文。
这种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搜集俗语、谚语,丰富学生词汇“和马牛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黍稷下功夫。
”农村里的许多人有着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不但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也形成了风趣的语言。
我让学生多与身边的叔叔大爷交流,搜集他们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
一学期下来,每人搜集了几十条,有的学生更多。
我集中了几节课,让学生交流,课堂上农民语言的诙谐惹得师生笑声不断,从而体会到了它们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它们的兴趣。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学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洪溪初级中学张徐作为母语的语文,有着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和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使得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勿庸置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条件比农村地区要优越得多,但农村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古老神奇的风土人情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则是现代化都市所匮乏的。
因此,农村学校教师宜在“农”字上做足文章,积极拓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使之与学生生活和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教育意义”的外在压力就会变为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力。
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加工”,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从课程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告诫我们不要沉溺于教材,被动的“教教材”,当教材的“消费者”,而只能把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媒介,并针对具体校情、学情,对其进行大胆而有创意的增删、改编和重组,主动的“用教材”,作教材的“开发者”。
首先,要整合课程资源,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本学科点面辐射,使教材内容综合化。
学习化社会的思想和课程标准都要求我们采用“瞻前顾后”的方式梳理学科知识,整合学科目标;采用“左顾右盼”的方式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果善于通过对教材的重组,使之变成一个个巧问的“链接”,就无异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善于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与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的融会贯通。
我们要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同一册不同学科的教材,往往都能找到几个相同的“点”,我们要善于整合各个学科的力量,让同一个知识点徜徉在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我们还要立足原教材的点,把这个点推向广阔的面。
我们可以由某一篇作品生成很多新的“教材”,如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家或不同体裁的作品的对比赏析。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镇原县新城中学姚萍内容提要: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创造性思维、开发文本广度;个性化解读,拓展文本深度;用心灵阅读,注重情感体悟;放眼课堂外,加入本土元素。
只要我们积极投身到新课标的实践中去,充分开发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越。
关键字: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除了我们通常在课堂以内所用的教材、教具之外,社会生活、人文地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搞好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使学生形成有利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在“应试”这根魔杖的指点下,要求学生重复不断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单调的背诵,海量的试题。
这样的结果是:严重扼杀了农村初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成为每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创造性思维、拓展文本广度不能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也不能彻底摒弃教材。
充分地得用课本资源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语文课文只是最常规的一种呈现方式,除此之外,影视、音乐等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往往会使学生耳目一新,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试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现状目前,大多数农村语文老师的教学对教材、教学案例和课件的重视程度仍然很高。
常规的教学也只是封闭在有限的教室里,语文教师的眼睛也还是目无旁视的盯着“考试”两字,严重地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
语文老师没有充分地将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对于语文课程资源关注不够,教学资源观念较为狭窄,以致于缩小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可开发、可利用的范围。
因此开发与利用课外资源就成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一)立足课本,挖掘教材资源1.换换顺序,机动灵活现有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了选编课文的内容、体裁以及时令的变化等。
但是每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内在的联系,适当地调整课文的顺序,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两篇表现乡情的散文《端午的鸭蛋》(17课)《春酒》(19课),笔者期望达到重温乡情、了解端午文化的目的,特意将课文留到端午节前夕教学,让学生们在《春酒》的带领下引发对家乡物产的念想,在《端午的鸭蛋》的带领下了解端午的风俗,进而在假期里与家长一起过一个有家乡特色的端午节,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思乡、爱乡的情感共鸣。
2.变变形式,趣味盎然语文学科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这是必然的回归。
目前的语文课还少有人走出教室,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有些课文的学习,走出课堂,在校外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更能产生与课文一致的感受。
形式变一变,更能达到让读者“贴近”作者、读者“成为”作者的境界。
如在完成九年级下第三单元《谈生命》的教学以后,笔者给学生大半节课的时间到校园里面去发现、感悟生命,要求学生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于是,学生们在围墙边发现茂密的黄杨所展示的生命的蓬勃,在开着的洁白的广玉兰那里感悟到生命的博大,在丛生的三叶草身上体悟到生命的坚韧,从校外居民楼墙上攀爬的爬山虎那里了解生命的顽强。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优选与利用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优选与利用【摘要】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从现状和意义入手,探讨了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特点、开发渠道、优选原则、有效利用策略以及创新改进。
结论指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有效利用资源能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持续关注和加大投入。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为优化农村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方向。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优选、利用、教育均衡发展、教学质量、持续关注、投入。
1. 引言1.1 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当前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困境。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与城市中学相媲美。
许多农村中学缺乏优质的教材、教辅资料和多媒体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信息匮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足的问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更新速度较慢,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一定困难,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1.2 意义和重要性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优选与利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重要性。
优质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语文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劳传琨【内容摘要】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
农村中学在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时要做到:用好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培养良好语文素养;开发校外学习资源,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新课程要求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努力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在这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用好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1.用好“显性”资源在农村中学教学调研时,笔者听了这样的一堂课:一位教师上《小巷深处》时,先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以“母爱”为主题的口头说话活动。
教师在学生创设浓厚的母爱氛围中深情导入课文,学生听录音,指导学生逐层深入朗读。
随后分发资料,设置情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后进行质疑问难,分组讨论,师生交流;然后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文中母亲的特点;接着写一段话描写自己母亲的形象。
最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演课本剧,每个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表演,师生作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整堂课真正让学生做到动口、动手、又动脑,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收效显著。
究其原因,这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2.挖掘“隐性”资源。
苏霍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知识建构者,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因此,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挖掘“隐性”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好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辅资料、录音、摄影、报刊、电视、编印的资料、自制的教具、收集的信息等课堂教学资源,注意挖掘课堂教学资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引言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1. 教科书与教辅教科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合理选择教科书,并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同时,教辅书也是教学中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辅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知识。
2. 多媒体与互联网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成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词典、语文网站等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料,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3. 其他课外资源课外阅读、电影欣赏、实地考察等活动也是非常有益的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关注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此外,组织学生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或者进行实地考察,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具体、形象的学习体验。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1. 教学设计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2. 分层教学中学语文班级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分层教学。
通过选择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差异化的评价方式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3. 多媒体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的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4. 扩展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供相关的扩展学习资源,如推荐相关书籍、文章、网站等给学生。
这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学科的课程教课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可否充足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着语文教课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语文学科的课程教课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可否充足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着语文教课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可见,怎样踊跃开发并合理利用各样课程资源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课题。
一、开发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必需性1、开发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更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着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力的培育。
要求我们教师在实质教课中自觉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建性地开发有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创建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着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一样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错、浸透和整合中宽阔视线,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踊跃的感情态度、主动思想和勇敢实践的过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是语文教课改革的需要。
现代语文教课的形式和手段愈来愈丰富,这对语文课程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如黑板、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已远远不可以知足现在语文教课的需要。
踊跃开发和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语文教课的特点,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进一步建立“大语文教育观点”,要讨教师使学生从不一样渠道,采纳多种形式学习和运用语文。
除语文教材外,自然、人文、时势、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话题等都应全面走进语文教课,成为语文教课的资源,从而提升语文教课的效率。
3、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现代教育十分重申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教课也不例外。
因为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别,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也各不同样,单调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不单不可以知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不利于发展他们各自的潜力。
解决问题的门路之一是供给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需乞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地学习。
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布者
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布者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研究背景: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风土人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并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在中考的指挥棒下苦苦的挣扎,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不堪负重地行进,语文教师不顾语文的特性,把语文课上成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课,学生得不到情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
学生在课堂上不必要有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只是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
”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二、研究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搞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有利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其意义十分深远。
三、关键词的界定: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我们这里指的主要是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课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但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讲,长期以来受自身教学环境的限制,缺乏软、硬件的配套,语文课本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显然,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身边资源及现有的设施,结合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等全方位开发教育资源,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关键。
一、品味教材经典每一本初中语文课本,题材范围广,文体面宽,既有脍炙人口的现代名篇,又有久读不厌的历史佳作;既有大家经典之作,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处女作。
经典作品直接导向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成立,常常给人的情感、道德、趣味、语言带来巨大影响,甚或起到人格示范的作用。
许多经典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处事态度、言谈举止,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到指导作用,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仅仅围着考试指挥棒转。
在制定经典作品的教学目标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仅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忽略文学修养和审美品位的提升。
课堂上,对于经典篇目仅仅从语言形式上去分析解读,而忽略了内容,于是丰富多彩的文学意象被解剖成冷冰冰的、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材料,真正是得不偿失。
因此,引导学生从课本出发,读好经典,对学生学习大语文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
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才能使语文教学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实际,又不为死记硬背课本知识而去学习课本。
二、遵循语文规律,挖掘身边资源1细心观察周围环境。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农村环境的美,发现农村独特的韵味。
如:青翠的群山、甘醇的泉水、清新的空气、飘香的茶、憨厚的人……从而让学生慢慢地喜欢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生活。
尤其是在农村作文教学中,理应要开发课程资源,立足农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写出农村特色,写出内涵。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
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在学生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食堂餐厅放一台电视机给学生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中学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
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
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
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教师只有利用这些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语文教学中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
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
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
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
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
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在学生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食堂餐厅放一台电视机给学生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中学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
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
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
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
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
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
促进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紧紧抓住语文教科书并把它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放弃广博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有背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不会获得成功!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