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教案1岭南版
校园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 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 校园的空间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根据七年级学生 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 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视的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 现空间的变化。
③根据观察图片理解透视现象。并播放幻 灯片加深学生对透视想象的理解:当我们 站在宽阔的马路上,放眼往远处望的时候, 马路两边的景物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学生 观察很容易得出结论:马路越来越窄;两 旁的树木越来越小,越来越密;行人、车 辆越来越小,越来越密。看到物体时产生 的这种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现象就叫透 视现象。
成 角 透 视平 行 透 视 Nhomakorabea 2、教师总结,风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到处都有,可以画成画副,也可以拍成照 片,它是我们保存记忆的手段,那么要如 何把风景拍得好看,画得好看呢?首要就 在于取景(构图)和透视
讲授新课 1、(板书:透视{成角透视/平行透视})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 透视示意图及概念) 师:①分析成角透视/平行透视的特点 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学生观察、理解并 参与讨论) ②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与风景画的联系 〔课件演示〕:(出示成角透视/平行透 视示意图与风景结合图片) 教师示范成角透视与平行透视的画法。 总结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不同特点, 及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
能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表现人物或物 体的大体特征,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 造型。同学们普遍有较好的美的感受能力, 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 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七年级 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 理解差距较大。部分学生想象狭窄,缺乏 表现力,上美术课没有激情。经过正确引导, 以学生为本的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有利于兴 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采用直观性 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 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岭南版初中美术 3 校园风景 教学设计 (1)
3 校园风景1教学目标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的方法;了解透视关系、营造空间的方法;提高构图、处理关系能力以及鉴赏力;培养学生掌握合作、主动、研究讨论的学习方式;爱护绿化、爱我校园、爱家乡与大自然的情怀;培养学生大胆创作和感受、欣赏、表达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本次课内容为“造型、表现”类型的欣赏与评述。
校园风景写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谓既新鲜又棘手。
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没掌握好根本谈不上运用,大部分同学面对眼前熟悉的校园风景却不知如何搬到纸上,一脸的茫然。
为此,本次写生以他们曾有所接触、较易把握、可方便处理空间关系的方法如:主次、虚实与前后等关系为基础,结合本课的知识点(构图、透视关系)来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重点: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难点: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要求掌握的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过程回顾导入(情景性):播出校园风景片断、学生对校园风景写生的片断。
导语:“在这次的写生课中,每个同学都画了一张有些还画了两张,那么你们来说说从拿起笔到完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学生纷纷就自己的画法踊跃发言。
通过问答,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并将其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归纳和整理能力。
4.1.2理解与欣赏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张未完成的作业。
问:“这张画还缺些什么?”;各小组长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画得太浅了,前后不能拉开,没有空间感……。
” “主景是建筑,背景应多画些物体,把主景衬托出来。
“主体应加明暗,更有立体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观点与看法,并带动羞于发言的同学,使他们从探索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4.1.3探究学习讲出自己的看法,并在投影仪上改画,让学生观看。
将作业发还学生本人、并要求在小组内互相对比交流经验后,完善自己的作业;学生观看画是如何改的,留意作业改动前后的效果对比,并在小组内作总结。
做组内的经验交流后,完善自己的画作;此举是带给学生一些启发,让他们有个参照比较。
初中美术《校园风景》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校园风景》教案授课人:肖阳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表现规律。
2.尝试以喜欢的工具(铅笔、钢笔等)和表现手法来临摹或创作一副校园风景画。
重点: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
难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表现方法。
课时:1课时准备:风景图片、写生步骤图、多媒体课件、临摹资料图、直尺、正方体模型。
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来猜一下,这是哪里?(展示图片)生:不知道、等各种回答。
师: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施工的的初中部教学楼效果图,以后我们的校园风景就会更加美丽。
(板书课题《校园风景》),今天我们就通过《校园风景》这一课来学习怎么描绘校园景色。
二、授、学1. 当我们迈进校园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篮球场、体育馆、田径场、教学楼还有我们校园里面的花草树木,你们有没有留意过我们校园的景色呢?你最喜欢我们校园的哪个地方呢?生:电脑室、教室、篮球场等师:如果我们要把我们校园的景色描绘下来我们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分钟。
师:请第X组同学来回答。
生:先找地方或者先准备材料。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应该先找地方,那么找地方用我们美术里面的术语叫什么呢?叫取景构图。
我们校园里面这么多景色,在我们的画纸上要画什么内容画多大,我们书本上介绍了两种方法,用手做取景框,可以调节画面的内容和大小。
(要学生尝试做)另外一种是什么?2. 师:请同学们来看这三张图,那副画立体感和空间感最强?生:第三幅、第二幅。
师: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第一幅呢?生:第一幅是平面的。
师:其实这三幅图画的都是同一所房子,只是在不同的角度画的,这说明我们在画校园风景的时候,什么也很重要?生:角度。
3. 师:当我们取好景找好角度后,我们接下来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图片)生:越来越小了、越来越模糊了。
师:在我们美术里面把这种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现象就叫做透视现象。
4.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校园里面的透视现象。
初中岭南版美术教案
初中岭南版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校园风景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
1. 校园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校园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3. 校园风景画的观察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校园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校园风景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校园风景,以及如何运用构图和色彩搭配来突出校园风景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校园风景画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讲解:教师讲解校园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校园风景画,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创作过程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独立创作一幅校园风景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鼓励和评价。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创作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校园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有了基本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校园风景画。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对校园风景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部分学生在构图和色彩搭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引导和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课件5岭南版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5
➢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20/3/3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thank
you!
2020/3/3
➢ 二、同步听课法
➢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下 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请欣赏
取景框的使用
取景构图有三种形式:竖、横、方
只要你主动去发现 校园处处皆美景
学生室外写生
画树
校园写生
校园写生
校园写生
校园写生
• 课堂小结 • 透视: • 取景: • 课后作业: • 用你喜欢的工具(铅笔、钢笔等)创作一幅校园风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采风第3课校园风景课件4岭南版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母的婚礼》拉斐尔
《雅典学院》达芬奇
《 夜 间 咖 啡 馆 》 梵 高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时间都停留在校园里的风景吧!
• 校园风景里有哪些景物呢?
•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饭堂、宿舍楼、 •花、草、树木等等
•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 在观察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 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 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透视原理
1.视 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 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3.消失点: 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
七年级美术《校园风景》教案
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园风采
第3课园风景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目标:
1、运用透视原理与取景构图知识,以手绘的方法表现园
景色;
2、感受园的人文景观,学会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园中的人文情感;
3、培养创新精神,尝试采用多样化美术媒材创造性地表
达对园美的认知。
●重难点:
1、重点: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
2、难点:比拟准确地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表现方
法,并运用在作品的创作中。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两极分化明显,绘画爱好者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构图意识、立体意识,会考虑视角、画面美感等问题,摆脱了儿童画直观感性地画法,趋于以成人的理性的方式构建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
他们在不断寻求绘画如何表达多维的、理性思维的方式。
同时,也有很多同学经历过无拘无束地自我表达后陷入不敢画、不能画的困境。
如何在自然、感性表达与客观、理性表达之间为孩子们架起桥梁,帮助他们掌握理性观察、表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更广阔地表达自由,是本课的意义所在。
●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作品欣赏—概念生成—实践尝试—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岭南版初中美术 3 校园风景 教学设计 (2)
3 校园风景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构图与透视的表现方法。
3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新学校已经是第6个星期了,在学校里,有哪一个地方你最喜欢的呢?同学:??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校的中心花园、操场、图书室……在你们眼中都是校园中亮丽的风景线。
这节课,我们就用手中的笔写一写自己最喜爱的一道校园风景线。
2. 看书P103. 提问: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同学:校园风景。
提问:对。
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校园的风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把他画到小小的画纸上呢?同学:?? 总结:介绍“取景框” (PPT同步实物与示范教学)? “取景框”美术用词。
? 写生时为了便于构图,而特制的框子。
? 一般用硬卡纸或木条制成,为长方形,中间挖空。
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右手的拇指、食指分别与左手的食指、拇指相触及,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框。
写生的时候,把框子举向所画对象,即可得到自己满意的取舍意向。
4. 欣赏图片(ppt同步播放)照片与图画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四、明确训练重点,读写结合练习(一)出示写作要求。
1.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未来的校园。
2.写清楚风景线在校园的位置。
3.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写出景物美在哪里。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写。
总结: 1. 拍照时,照相机中也会利用取景框取景。
2. 在画画前,把你觉得最美的一角取到你的“取景框”中,观察画面,再画到画纸上。
讲述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概念。
1. 提问:什么叫平行透视,什么叫成交透视。
(看书回答)2. 展示图片并进行分析。
(PPT同步)书P10-11 ?平行透视: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面而且互相平行的边线都消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3课校园风景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3课校园风景第3课校园风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校园建筑物及场景,了解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绘画方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和画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为后面的校园写生课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绘画方形物体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校园风景》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2-3分钟)1、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校园中,你对我们的校园了解吗?有没有想过把我们美丽的校园画下来呢?校园里除了不辞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关心我们、互帮互助的同学还有什么东西是少不了的?2、学生回答:······(教室、花草树木、篮球场、教学楼、图书馆······)3、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有如此深远空间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校园风景——空间的魅力)三、讲授新课(12-15分钟)1、引出“透视”现象。
出示图片,通过对校园图片的观察,欣赏有关建筑物和一些场景的图片,特别是对我们校园建筑物的观察,我们发现从近处到远处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讨论并回答这些建筑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因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缘故。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艺术与科学交融的美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具:文本资料,相关图片课型:综合型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 ?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难点: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老师提问:大家都知道现在人们生火用的是打火机但古人是怎么样取或的呢?学生谈感受。
(以提问导入课题,提出观点。
)老师:这一发展历程有什么奥秘?学生踊跃作答老师: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三、课堂发展1?观察感受经典范例导赏:赵州桥、四羊方尊、编钟、长信宫灯。
2.老师口述: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提问并看课本上的提示)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并打开幻灯机,老师逐个讲解分析。
例如:四羊方尊实用性:酒器美观:奇特、厚重、的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精美的纹饰科技: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4.建议学生可以自己试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将书中介绍的作品从科技和艺术两方面概括出来,比如:“赵州桥---古老拱券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神秘蛟龙穿岩,精雕栩栩如生。
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月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课后延伸教师运用对比手法(点出此画与前面主体造型作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不需要作结论,看到下一课“物之道”与“无尽无极”,为下节课作好铺垫。
五、课堂作业1.继续查找资料,为下一课作准备。
2.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现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课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具:相关作品及图片教学目的: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岭南版初一美术《校园风景》1
考考你:
1、什么是风景画? 2、组成风景画的元素有 哪些?
知识掌握:
组成风景画的元 素有: 山、水、植被、动物、 建筑、空气、光等
走进校园,用我们的 眼睛来发现校园中美丽
的风景
怎样才能画好我们心 目中的校园美景?
1、学会取景、布局。 2、应用好透视关系。
选景的方法
面对这么宏伟的景色,我们怎样将它画在本子上才算合理呢?
做 一 个 简 易 道 具
根
据
自
己
的
需
。
要 ,选取最佳景色
用 手 框 取 景 色 的 方 法 也 很 实 用 。
景色层次:近景、中景、远景
风景写生中的透视原理
1.视平线:就是与画平者行眼透睛視平行(的焦水点平透线视)
2.视 点:
3.消失点:
二、平行透视
灭点
行我通
生 活 里 的 体 现 。
透 视 和 成 角 透 视 在
们 在 重 新 观 察 和 体
过 进 一 步 的 学 习 和
我会了
们平解
,
成 角 透 视
一、成角透视
消失点
知识竞猜:
下面这些图 画那些是平行 透视,那些是 成角透视。
小结:
透视规律的特点表现为: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
校园风景写生的步骤
一 、 取 景
二 、 铅 笔 起 稿
三
、 填 上 色 彩
校园风景写生作品欣赏:
动动手:
同学们参照学校建筑来画一幅 校园风景画
① 铅笔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 角透视的线描图; ② 黑头笔描线; ③ 填颜色。
岭南版美术七上第3课《校园风景》教案
任课教师:钟宁第周星期1-5
课题
校园写生
教 学
目 标
1、尝试风景写生画法,初步掌握写生的基本方法,较准确的表现对象。
2、练习构图形式美,学会风景写生取景。
3、通过风景写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培养爱家乡、爱校园、爱自然之情。
重点
掌握实景写生方法
1、展示水立方图片,设问:根据透视特点(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如果我们要把它画下来,它的消失点பைடு நூலகம்在哪里?
2、了解成角透视。
3、能举例生活中的成角透视吗?
写生中的取景构图:
1、不同的画面构图,可以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
如果要画埃菲尔铁塔用什么构图好?
如果要画草原呢?
方形的构图感觉又是怎样的?(方方正正、四平八稳)
难点
构图形式美、写生技法的运用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引入:
1、新的校园环境带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有特别喜欢的地方吗?
2、学生各抒己见。
3、通过校园图片,带同学们浏览一遍校园优美环境。
4、总结:对学生来说,每个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或许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二、新课
1、下节课我们要外出写生,写生之前我们需要学习下写生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我们给出几条辅助线,看看透视的特点/规律是怎样的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
总结:前面课堂讲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P7),绘画也一样,优秀的艺术品除了需要熟练的技法之外,艺术家还将透视规律、光学原理等科学技术运用其中,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视觉效果。
4、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平行透视吗?
写生中的透视原理:成角透视
三、练习:
校园风景-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校园风景-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背景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古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意思是说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融,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风景。
校园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但往往忽略的环境之一。
本教案以校园风景为主题,通过对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校园环境的美丽与价值,并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对校园的热爱和感恩。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校园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能够通过绘画表现校园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能够认识到校园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情感和思维发展的积极影响;4.激发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自然景观1.校园中的草坪、花坛、树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2.校园中的季节变化及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人文景观1.校园中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和校门等人文景观;2.校园中的纪念碑、雕塑、校训和校歌等校园文化景观。
绘画创作通过对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观察和感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校园的热爱和感恩。
预设环节课前:教师展示校园美景图片,并介绍课程主题,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
主要环节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观察、感受和思考,搜集资料和素材,了解校园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中的相关内容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校园的热爱和感恩。
具体活动如下:活动1:自然景观的观察与绘画表现1.教师介绍校园中自然景观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到实地观察。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上册中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2.教师展示校园中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3.学生根据观察和感受,用绘画表现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观。
要求学生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选择不同色彩和素材进行绘画创作。
活动2:人文景观的观察与绘画表现1.教师介绍校园中人文景观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到实地观察。
第3课 校园风景 教案 岭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2)
《校园风景》教学设计章节名称:校园风采第3课校园风景学时:1学时课程标准1、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方式所表达出的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及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消失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校园风景画。
2、运用透视原理与取景构图的知识,以手绘方法表现校园的景色。
3、培养运用美术媒材创造性地表达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校园景观、校园文化的人文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什么是风景画,风景画包含哪些元素,各种构图有什么特点,如何取景。
更进一步学习什么时候透视及透视原理,各种透视有什么规律,如何进行校园写生。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上课过程中通过采用欣赏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进行互动与学习,让学生能在动眼、动脑和动手的全面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以生动丰富的图片、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现描绘风景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手法表现景物的空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个性自由选择工具来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景物的造型方法,感受校园的人文景观,培养运用美术媒材创造性地表达美的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背景分析:《校园风景》这一节课是“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校园作为学习场景,通过观察、写生校园中的景物来展开学习主题。
2、教材分析:本课从培养学生热爱校园景观、校园文化的人文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巧妙设置欣赏与探索、学习网站、表现与创造等几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观察、感受、描绘校园景观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表现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如取景构图、透视规律、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造型概念,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基本特点:初一学生基本都不了解透视知识、透视规律、透视表现方式。
共同特点:在小学阶段或课外美术活动中对景物写生略有基础,对校园景物也较为熟悉,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审美情趣,了解景物的造型方法,体验校园的人文景观、人文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风景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绘画透视规律和风景学生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以线描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校园风景写生。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写生。
3、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校园,以艺术的眼光关注校园的各个角落,激发绘画表现愿望。
教学重点:绘画透视知识及其运用,风景学生的基本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为六年级的孩子,刚刚由小学到初中,对校园的认识度有较强的新鲜感。
2、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学生已经学过透视与构图的相关知识。
4、学生能够简单应用线条和明暗解决绘画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绘画透视知识及其运用,风景学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取景、构图,以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如何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1.2学时重点
4.1.3学时难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活动
情景导入:
校园风景展示,可播放校园图片或视频资料。
展示校园风景写生作品。
导入要点:校园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校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教材中的这些风景写生作品,都是来自美丽的校园,想不想让校园的景色在你手中也变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校园的美,学习校园风景写生。
板书课题:校园风景写生
二、新授内容:
1、感知质疑:什么是风景画?什么是风景写生?怎样才能画好风景写生作品?(辅助手段:大屏幕图片展示、实物出示等)
2、以教室为例,观察前排桌子和后排桌子的不同,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欣赏教室的平行透视图,让学生所说自己的理解,师总结。
(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
3、出示教学楼效果图,让学生分析视平线和消失点各在什么位置,结合石膏立方体,师生共同总结成角透视规律。
4、出示一组风景照片,请2——3位学生画出视平线和消失点,分析各符合什么透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三、作品欣赏:
欣赏课本27——28页实景照片、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图、取景框和几幅速写风景照片图片。
欣赏方式:先由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言,发表对每张图片及作品的理解、对风景画的看法,教师全程参与,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加以补充、修正。
重点欣赏27页平行透视图、成角透视图和28页同一张风景照片不同的速写照片。
同时大屏幕拓展播放其他风景照片,学生交流如何取景和构图。
大屏幕欣赏画家作品并作简单介绍,然后到校园进行写生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