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鸣教育资料-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里学冲刺习题(一)
一鸣考试资料
一、单选题
1、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识学习目标是:()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2、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
B、舆论
C、课堂气氛
D、凝聚性
3、引导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成为:()
A、内驱力
B、需要
C、期望
D、诱因
5、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的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6、组块的概念是由于1956年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的。

(米勒)
A、曼德勒
B、里奇D、巴特利特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成为()。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斯金纳
D、加涅
9、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彪勒
B、马斯洛
C、华生
D、皮亚杰
11、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现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C)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1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因做出某种行为而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成为()
A、内在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负强化
D、无意强化
1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4、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建华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先行组织者
D、固定点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想象直观
教育心里学冲刺习题(二)
一、单选题
1、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4、叶克斯一多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关系
D、无关系
5、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A、皮亚杰
B、艾利克森
C、科尔伯格
D、无关系
6、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
B、赫尔
C、斯金纳
D、桑代克
7、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
B、经典条件作用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8、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A、投射自我
B、理想自我
C、社会自我
D、镜中自我
9、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效应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给予较高的期望,则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

A、皮格马利翁
B、“自己人”
C、威信
D、好感
10、将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布卢姆
C、桑代克
D、布鲁纳
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
12、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13、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三)
一、单选题
1、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观点,以下几种认知教育目标中水平最低的是()
A、分析
B、运用
C、综合
D、领会
2、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4、程序教学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斯金纳
D、加涅
5、属于负强化的实例是()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B、老师不在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6、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7、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华生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8、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景的难度在()左右。

A、50%
B、60%
C、70%
D、80%
9、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10、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信任与不信任,是在建立,并在以后继续发展。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初期
D、青春期
11、贾德所做的著名的“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学习迁移的()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2、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
A、试误学习院
B、顿悟学习
C、接受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3、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的心理学家是()
A、格赛尔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否
D、科尔伯格
1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15、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精细化加工
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四)
一、单选题
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得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儿
D、贾德
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3、不属于早期迁移理论的是()
A、相同元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
B、廖世承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7、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8、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9、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10、奥苏伯儿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11、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奥苏伯儿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1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4、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的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15、布鲁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A、学科基本结构
B、行为习惯
C、榜样行为
D、动机
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五)
一、单选题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构成的关键)和()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
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儿童
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监督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量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世该学科发展的()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2、个体自我意识中,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学习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4、由于处于统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5、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种知识属于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为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联系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俗现象
8、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9、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下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线索的问题成为()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10、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1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2、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3、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4、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的关注()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教育心理学冲刺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单选:
1—5:CCDCC 6—10:CAACC 11—15:CBCCB
(二)
一、单选
1—5:BADCC 6—10:DACAB 11—15:CBDDD
(三)
一、单选
1—5:DAACC 6—10:BCABA 11—15:BBCDD
(四)
一、单选
1—4:DBDC 6—10:DDABA 11—15:ADADA
(五)
一、单选
1—5:BBABA 6—10:ACDCC 11—15:BDBDD
二、填空
一、单选
1—5:CDACB 6—10:ACBDD 11—15:CAAAD
江西一鸣教育《教育心理学》内部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信息是:( )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B.性格C.自我D.品德
2.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是:( )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
4.心理的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努力C.性格特征D.倾向性特征
6.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认知过程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D.认知方式
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8.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
1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
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孟量表B.斯坦福·比纳量表C.比纳·推孟量表D.维克斯勒量表
13.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其核心是:( ) 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
14.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
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认知发展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桑代克D.赞可夫
2.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斯金纳D.赫尔
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4.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
6.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刺激一反应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7.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9.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10.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称之为:( )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动作技能
1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B.维果茨基C.赞可夫D.斯金纳
12.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伯尔
第04章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2.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3.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A.学习兴趣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目的
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之为:( )
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
5.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6.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称为:(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7.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
A.认识动机B.成就动机C.赞许动机D.交往动机
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B.斯金纳c.布鲁纳D.维纳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3.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问的相
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5.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2.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生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4.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6.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7.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 )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8.下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9.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0.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11.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12.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过程称为:( )
A.定势B.变式c.直观D.表象
13.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1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1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6.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使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7.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8.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称之为:( )
A.心智技能B.演讲技能C.驾驶技能D.操作技能
2.人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称之为:
A.绘画技能B.创造技能C.心智技能D.操作技能
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
4.技能的形成,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
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6.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不平衡现象B.不协调现象C.停顿现象D.起伏现象
7.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8.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9.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10.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 )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1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12.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