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名词解释1

合集下载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实践: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实践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必考)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体系和社会政治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有很多,下面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类历史是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下发展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

唯物史观否认了任何超自然和神秘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 阶级斗争:指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通过斗争和革命得以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通过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实现自身解放。

3. 无产阶级: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剥削的工人阶级,他们不拥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生存。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具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

4. 人民民主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式和性质的理论,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联盟应该通过国家机器对反动派进行镇压,以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5.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社会制度,通过社会所有制的形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消除剥削,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社会主义经济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公平分配资源,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

6. 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消除了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实现了社会的真正平等和自由。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生活。

7. 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阶级矛盾的存在,社会的变革只能通过暴力的革命手段来实现。

革命分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核心,推翻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8. 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它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和表达,具有支撑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重要的政治学说。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的理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宏观社会理论,试图解释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过程,并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演进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

唯物史观关注社会的历史进化过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的产物。

这意味着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按照经济利益和生产方式来塑造的。

马克思主义倡导用唯物史观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推动社会朝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和财富,而无产阶级只有自己的劳动力,这导致了剥削和压迫的现象。

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财富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发展,消除了阶级和剥削的存在。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他对剥削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其中一部分作为工资支付给他们,剩下的部分由资本家占有。

这部分剩余价值是通过剥削劳动者而获取的。

马克思进一步将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降低工资等手段获得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等手段获得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8.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9.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0.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1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2.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整理和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14.真理:是指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16.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人与自然物质能量转换的过程。

17.生产方式: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8.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实践: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地客观物质性活动。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成果。

技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2,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4,物质: 哲学上的物质其实是针对绝对时空而言的,揭示的是物质的真正本质。

我们可以认为哲学上物质的完整含义是:“物质是在绝对空间中占有体积,具有质量、能量和信息,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既不能被创生,又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则是相对时空中的物质,认为看得到摸得着或通过仪器直接观察到的在相对空间占有体积,具有有质量的就是物质,它运动的速度不能低于光速,还可以在相对空间长时间静止,甚至能被消灭或创生,因而有物质湮灭和质能转换的说法5,运动: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和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推动;认识是人直观的机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用。

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有F·培根、霍布斯、洛克、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

2.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3.联系: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多种多样的关系。

其实质是矛盾。

联系就是指彼此差别、对立和矛盾的联系,差别、联系存在于相互联系之中。

根据不同情况,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以及空间角度的横向联系与时间角度的纵向联系。

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4.矛盾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5.现实性: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存在性。

它与可能性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的,他们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它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不是实现了的东西。

反之,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东西。

另一方面,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相互统一的。

他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可能性作为现实的一个内部的。

从属的因素而存在于现实性之中,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可能性发展的结果。

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之后,在新的现实中又包含了新的可能性。

6.客体:客体指主题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即同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英国、法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

3、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4、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5、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的。

6、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着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7、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发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食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要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两个划分两个归结:两个划分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进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5、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马克思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

1.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关键来源,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2.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驱动的。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基于利益和权力的矛盾,这导致了阶级之间的斗争,并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

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权力结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4. 社会化劳动:社会化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过程被组织为社会性的劳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劳动者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互相配合和协作,共同创造商品和服务。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化劳动被资本家私有化,剥夺了劳动者对创造的价值的控制权。

5. 商品:商品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劳动力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价值的物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交换价值指的是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换比率。

6.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它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它们决定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7. 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将最终导致社会变革和革命。

革命是劳动阶级通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1、实践:①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②人的根本的存在(生活)方式。

③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⑤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⑥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

2、社会关系: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

③社会关系观点是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

④社会关系(超感觉本质)体现在物质材料(可感觉现象)上。

⑤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

3、社会总体:①社会总体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社会总体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

②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

③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

④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

⑤社会关系有三个领域: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①资本统治的社会形态、文明形式。

②“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

③“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

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

⑤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

5、资本:①资本的“内在本性”即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本性:逐利性。

②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

③资本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

资本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人格化、社会化、物化。

④资本是生产关系,以对“物”的垄断为中介而对“人”的支配权力,资本是社会生产体系的“中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物论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哲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9)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10)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现象,意识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主观能动性。

(1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它是由物质自身内部的矛盾性引起的。

根据人们认识世界的领域的区分,可以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的著作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名词。

以下是对一些关键马克思主义名词的解释。

1. 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个多出来的价值被剥削者(资本家)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也是阶级斗争的核心。

2. 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演进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这是因为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驱动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进步与解放。

3. 劳动力(Labor Power):劳动力是劳动者出卖给资本家使用的一种商品。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将其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得剩余价值。

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

4. 为了扩大再生产(Reproduction):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危机。

5. 革命(Revolution):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实现阶级的消亡。

他认为,资产阶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升级,无产阶级将发起一场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无阶级社会主义。

6. 指导思想(Ruling Ideas):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等意识形态都是由统治阶级控制和塑造的,他们通过宣传和教育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些意识形态被称为指导思想,它们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7. 商品(Commodity):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品。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商品,通过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原;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P69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一,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三,实践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2、实践的主体及其属性P75主体是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

主体的自然属性,指主体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有机体,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具备维持和延续生命的自然需求。

主体的意识属性,指主体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有理想的存在物,具有思维能力。

主体的社会属性,指主体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是个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

3、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重点)P79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构建和被构建的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美感关系,即客体引起主体情感的愉悦。

4、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重点)P104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范畴是一个涵盖全部社会生活及其过程的范畴。

首先,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整体系统,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

第二,社会是一个有基础的系统。

第三,社会是一种“经常处于变化着的”有机系统。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P10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

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6、阶级(重点) P1 08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简答1、人的异化(重点) P41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同社会实践活动、生产活动联系在~起创立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制度雇佣劳动现实状况的考察和研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劳动异化的问题: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2、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P84首先,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是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其次,实践是形成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四,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P108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的问题,它是在人对物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产品的分配关系。

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3、社会意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是什么(重点) P11l社会意识结构根源于社会经济结构,但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首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某_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但是,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结构对社会经济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它首先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对象,实践关系是人与世界的最基本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确立了自己特有的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考察现实世界的新视野。

由此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不同于以往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观。

l、(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观点和看法。

自然观既是一般哲学世界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

一方面,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另一方面,天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化自然、人类世界中延续了自己的存在。

(2)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马克思发现了物质生产资料的决定性作用,刨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充分肯定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是形成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征。

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还必须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客观世界中,现象和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不仅必须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必须基于这种认识,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人的认识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够反映出对象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

2、(1)自然客观实在性和先在性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优先地位,是一切唯物主义学说的共同特征。

自然对于人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指自然界在逻辑上对人的先在性,同时也指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前提性和制约性。

人类周围的自然构成了实践主体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反映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决定意识_白勺基本前提出发,贯彻了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释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

它对人的本质的见解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要素所构成:一方面继承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学说,指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特征;另一方面,又强调了社会关系。

实践活动是在实现社会关系之中的活动,社会关系伴随着实践活动形成和展开。

这两者互为诠解,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命题。

(1)在方法论上,马克思有了重大变革。

首先,对于人的本质问题,人们通常的理解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即本质属性。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指什么使人成为人的问题,是人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

揭示人的本质,就意味着洞察人的根本,探讨人产生的原因和存在发展的根源,反映人的发展趋势。

其次,在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上,费尔巴哈的立足点是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马克思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立足点,他以远比费尔巴哈“市民社会”的单个人广阔的社会历史视野,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去抽象、概括人的本质,因而具有合乎现实的坚实理论基础。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释的核心内容有两个方面:首先人的本质是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己的活动。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劳动是人产生的根源;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劳动是大发展的动力;劳动还是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的形式。

其次,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对于人的理论研究仅仅了解人的劳动本质还不够,这只是揭示到人的“一般本质”。

还要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还必须从抽象的理性上升到理性的具体。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始终是社会的人,它的本质是同社会的本质是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一方面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也体现社会。

(3)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它们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对立的,它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表现在:人们创造历史;为了创造历史,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产生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和决定着劳动中的人和人的劳动。

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对等的,表现在: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源泉,劳动创造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劳动的必然形式,社会关系制约劳动。

这种关系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既克服了自然主义的局限性,又克服了把个人只看作社会关系的“消极”产物、消融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重点)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做出如下表述,“这种历史观应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种历史观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面向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明确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

针对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概念。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强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首先,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志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

历史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