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重点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体系和社会政治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有很多,下面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类历史是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下发展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
唯物史观否认了任何超自然和神秘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 阶级斗争:指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通过斗争和革命得以解决。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无产阶级通过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实现自身解放。
3. 无产阶级: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剥削的工人阶级,他们不拥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生存。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具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
4. 人民民主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式和性质的理论,认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联盟应该通过国家机器对反动派进行镇压,以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5.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社会制度,通过社会所有制的形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消除剥削,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社会主义经济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公平分配资源,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
6. 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消除了社会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实现了社会的真正平等和自由。
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生活。
7. 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阶级矛盾的存在,社会的变革只能通过暴力的革命手段来实现。
革命分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以无产阶级革命为核心,推翻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8. 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它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和表达,具有支撑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和思想,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重要的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汇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根本特点: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可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成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私有制:私有制是指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少数人所有,并以此为基础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占有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资料,而工人则只能出卖劳力,依靠售卖劳动力来获取生活所需。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社会中各个阶级之间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分配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认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无阶级社会,消除人类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
论述:论述是指通过文字、演讲等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论述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进行系统论述和阐释。
剥削:剥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少数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或个人通过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无产阶级或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从而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和运营生产资料来剥削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而无法分享生产的全部成果。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共同富裕的原则得到落实,实现了对私有制的消灭和对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最高阶段的社会制度,即实现了无阶级和无国家的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互助与合作,劳动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高度提高,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按需进行,实现了人人皆有权享受社会财富和幸福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汇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严谨的理论框架和独特的词汇体系。
本文将对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汇总。
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指的是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认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性和矛盾性的统一。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认为物质性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主张通过感性经验和实践来认识世界。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认为思想和意识是至高无上的,物质世界只是思想的表现。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总和,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在不同阶级之间进行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基本动力和推动力,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是指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意识形态的变革所引起的。
实践
实践是指社会人类通过劳动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出发点。
矛盾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指在生产关系中没有私有财产和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代表力量。
以上是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常用名词的解释汇总,在实践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革命社会主义学说,它对现实社会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社会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方案。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名词解释。
1. 阶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这些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常见的社会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并从中获取利润,而无产阶级只拥有自己的劳动力,通过出卖劳动力来生存。
2. 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获得的工资,剩余的价值流入资产阶级的手中。
这种剥削被称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3. 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追求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其中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所有。
在这种社会中,生产和分配都将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
集体主义代替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了真正的社会平等。
4.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无产阶级通过团结起来,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这种阶级斗争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暴力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5.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即将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科学性和必然性的历史发展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
6.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这种国家的特点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并通过国家权力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
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桥梁。
7.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目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受到各种阶级和经济利益的限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马克思名词解释1.列宁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学、摄影、反映。
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4.辩证否定: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的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7.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2.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3.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马克思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6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7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8 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绝对真理:真理无条件性、无限性。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0相对真理: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11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14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关于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马克思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
1.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关键来源,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2.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驱动的。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基于利益和权力的矛盾,这导致了阶级之间的斗争,并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马克思将社会生产活动分为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
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权力结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是社会矛盾的根源。
4. 社会化劳动:社会化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过程被组织为社会性的劳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劳动者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互相配合和协作,共同创造商品和服务。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化劳动被资本家私有化,剥夺了劳动者对创造的价值的控制权。
5. 商品:商品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劳动力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价值的物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交换价值指的是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换比率。
6.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它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它们决定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7. 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将最终导致社会变革和革命。
革命是劳动阶级通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与定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与定义一、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是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核心。
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斗争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权力的机构对资产阶级实施的一种政治制度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各方面发展的权利,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环境,使人们得以在物质、精神、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六、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具备的技术力量、劳动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在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它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七、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是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和雇佣关系。
八、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原则,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阶级对立,实现了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
九、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根本认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道德学、宗教学等各种观点和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的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知道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真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行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生产历史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要名词解释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三、规律及其根本特点: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征: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
四、联系及其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特点: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②(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③(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五、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六、真理及其最根本的特征和属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七、社会存在及其构成要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八、经济基础及其内涵: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内涵:①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名词解释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的著作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名词。
以下是对一些关键马克思主义名词的解释。
1. 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个多出来的价值被剥削者(资本家)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也是阶级斗争的核心。
2. 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演进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这是因为社会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驱动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进步与解放。
3. 劳动力(Labor Power):劳动力是劳动者出卖给资本家使用的一种商品。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将其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得剩余价值。
劳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要素。
4. 为了扩大再生产(Reproduction):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需要不断地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经济增长。
这种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危机。
5. 革命(Revolution):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实现阶级的消亡。
他认为,资产阶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但随着阶级斗争的升级,无产阶级将发起一场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终建立无阶级社会主义。
6. 指导思想(Ruling Ideas):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等意识形态都是由统治阶级控制和塑造的,他们通过宣传和教育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些意识形态被称为指导思想,它们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7. 商品(Commodity):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品。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商品,通过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世界观:亦称“宇宙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总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
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人生观:人们对人生根本观点的总和。
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生死观、苦乐观、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幸福观等内容。
它回答人为什么而活着,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对人生起着指导作用。
4、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理论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5、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有哲学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
哲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具有指导意义。
6、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名词解释总结一、价值价值是物品或劳动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它可以衡量和比较不同物品或劳动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指物品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能力,而交换价值指物品在市场上与其他物品交换的相对比例。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他们自身维持和再生产所需价值的差额。
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劳动者受剥削的结果。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对雇佣工人进行剥削。
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不同阶级之间在利益分配和社会地位上的冲突和竞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的社会发展都是由于阶级斗争而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主要的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逐步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追求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注重解决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和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差别的理想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不再被私有财产和阶级关系所束缚,实现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
七、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制关系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劳动部门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不同。
八、阶级阶级是指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所处不同地位和享有不同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划分是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不同来决定的。
九、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中的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中的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既是一个个别名词的解释,也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对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一、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代表了社会上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卖劳动力生活的社会阶级。
无产阶级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处于生产关系的最低层次。
与之相对应的是资产阶级,后者是拥有生产资料并剥削无产阶级的社会阶级。
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无产阶级通过劳动创造的,超过其自身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价值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无产阶级,占有并支配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剥削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转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全面发展、人民民主、社会公正等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
四、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阶级斗争的转变。
五、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的发展是改变社会条件、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
六、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压迫的批判与否定,同时也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进步的探索和构想。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变革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路径和方法。
七、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重要名词解释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1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
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7.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42.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45.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8.先验论(apriorism):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理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
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
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3.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4.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56.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2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8.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60.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
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