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成功典范高考状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考成功典范高考状元:揭示“重复”三绝招
沈日晶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2004年高考以685分的成绩(全市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全市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一定会与众不同吧?可是,记者采访了沈日晶得到的成功“秘诀”竟是平常的两个字:“重复”。知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而是在重复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招数一:温“错”而知新
高考冲刺阶段,谁也离不开“重复”两个字,有的同学在重复中变得有些“麻木”了。我的经验是不要怕“重复”,与其说“温故而知新”,莫如说“温…错‟而知新”。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题我都要“重复”,我仔细把它们进行分类:一类题目经分析或老师指点后,发现题目本身超纲或有不严谨的地方,对于此类题目,全部p ass掉;另一类是由于马虎而引起的失误,比如审题不慎,计算错误等没有“技术含量”的错误,我做一般标记,复习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一类就是有典型性、挑战性,而我又没有掌握好的题目,我会做一个重点标记。因为错误的概念、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惯性”,有的题目一错再错。所以,反复做有挑战性的错题,是克服惯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由于我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以至于把“重复”复习错题当成了一种习惯,甚至学习累了,或者什么都看不进去的时候,也把它们拿出来翻一翻,以加深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错误的思维定式,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招数二:考前练习近5年高考真题
进入5月,我从大量的题海中走出来,继续“重复”———反复练习高考“真题”。从“真题”中,你可以掌握命题原则、把握出题者的思路,了解题型结构。虽然每年的试卷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所有的改变皆“万变不离其宗”。在高考前要反复练习近5年的高考真题。
有些同学做真题,是在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是在进行“模拟”训练。而我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主要是深入了解出题者的思路,抓住每道题目的“题眼”,有针对性地做题。做“真题”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对历年的高考真题非常熟练,熟练到看到一道题,就能看到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且能识破出题者设计的“陷阱”,很快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甚至答案都能在头脑中迅速反应。
招数三:注重“索引”和“链接”
重复训练的“第三招”,就是用“穿串”的方法进行复习。这个方法尤其适合“大综合”。每一个知识点绝不是孤立的,它在书本中出现的位置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书前的目录不仅能很好地概括全书的内容,也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展现出来。所以你要把每一科的目录烂熟于心,包括每个章节的分支都不能少,当你在做题时遇到一个知识点时,你要进行“索引”,准确地定位它在目录中的位置,通过“前引后拉”的方法进行“链接”,把相关的知识点都带出来;老师讲课的时候也同样,他提到一个知识点,你的头脑中至少要出现两到三个与之相关的内容,每一次“索引”、“链接”后,被“激活”的知识点重复出现在头脑中,不仅巩固了单个知识点,也使知识体系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高考状元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经验
访谈嘉宾: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王极盛【文字实录】
[主持人]: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听说您访谈了400余名高考状元,您觉得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父母有什么特点吗?
[王极盛]:我从1999年开始,中国启动了高考新的改革,我连续十年,每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高考状元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总结一些规律,其中包括家庭教育规律。我认为,中国高考状元产生和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人不知道情况。比如,每年高考家长送孩子上考场,是中国高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中国家长存在八个字的情况:干着急、瞎帮忙、帮倒忙。
[王极盛]:我在北京一个考场看到一个情景,一个考生九位家长护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婶婶,还有小姨,而且进考场前一人一句话,这个说,宝贝,一定要考好,这关系到你个人命运前途大事,另外一个家长说,不仅关系你个人的命运前途,而且还关系到你全家人的命运前途。这就是给
孩子心里增加压力。
[王极盛]:我访谈很多高考状元父母,基本不送孩子上考场。高考状元家长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不做。我们很多高考家长,不该做的做了,该做的没做。
九个家长送一个孩子,他心里能没有压力吗?不仅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而且还给没有送孩子上考场的孩子增加压力。
[王极盛]:2006年宁夏自治区状元是一个小女孩,她跟我讲,我爸爸妈妈不送我上考场,那天我感觉很自然,但是语文考完以后,出了校门口,人山人海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等待着,她觉得高考是一个大事情,回到家里,她爸爸妈妈给她做了一些工作,心情才平静下来。我的研究,孩子没有考好,很大程度上和家长有关系。
[王极盛]:总结状元家教的成功经验有几点:第一,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很多家长说,孩子人做好了,学习自然做好了,人做不好,歪门邪道,就考不好。这是高考的严重问题,家长把孩子做人教育放在第一才行。第二,家长以身作则。很多状元家长都这样。1999年全国高考,浙江省义乌市有一个考生,他爸爸是四年文化程度,他妈妈是文盲,我问他,家庭条件不好,你怎么考得好?他说我从小就听我爸爸妈妈讲他们过去受苦的情况,我听了以后很感动,我不能改变他们的过去,但我可以用我的知识改变他们的未来。因此我发愤图强、努力奋斗,最后一举成为当年浙江省的文科状元,考取北京大学。我爸爸确实没有什么文化水平,但是我爸爸的人格是伟大的,他们艰苦奋斗、努力进取、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风格教育了我,这就是以身作则的作用。
[王极盛]:良好的教养方式,就是民主的、文明的、理解的,不是打骂的,不是过于保护的,不是过于干涉的。就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真正父母死盯着的,都没有考好。考上北大清华的,都是孩子自己发展。
[主持人]:高考状元挨打的少?
[王极盛]:第四,尊重孩子的人格。我研究400多个高考状元,没有人挨过爸爸妈妈的打。我研究过几万个高考学生,大部分挨过爸爸妈妈的打。这个数字的背后蕴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尊重孩子的人格,发挥他的潜力,他有自信心,各方面的潜力发挥。你打骂他,说他考得怎么样?考得不好,就说,你是脑子进水了,榆木疙瘩。这就完了,孩子的学习就有了压力。
[王极盛]:第五,养成良好习惯。北京有一个状元家长跟我讲,从小学一年级起,让他每天都写日记,有话多说,没话少说,但是写一个字也要写,他就养成习惯了。六年下来,养成了这个习惯,不仅提高了语文成绩有好处,对提高养成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我得出一个结论,良好习惯大于成绩,重于成绩,高于成绩。良好习惯终生都适用,学习成绩是一时的。
[王极盛]:第六,对孩子高考施加压力。考好考坏没有关系,只要尽力就行了,给孩子心理上一个“保护伞”,我会尽力的,他就发挥好。也不用非得考北大,非得考多少分。
我认为高考状元家长的家教经验是有规律的,我总结至少六条。
四川高考理科状元:“千年老二”这次考第一
全省理科最高分691分
从来都是“2”的宿命,这次却考了全省第一。斯文的李沛伦戴着一副眼镜、穿着条纹上衣,笑的时候喜欢用手扶一下眼镜,他是一个有点腼腆害羞的17岁大男孩。
昨晚11点半,当同学帮他查得高考分数时,李沛伦只觉“各科都发挥得不错”。25日凌晨40分,当得知自己是全省理科第一时,这个早已被保送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高考考生虽有点意外之喜,但脸上的表情依然很平静。
意外之喜从“2”到“1”有点突然
“生日是1994年2月2日,农历腊月22,平时考试经常考第二名,没想到这次考了第一。”李沛伦的母亲查正仙打趣道。李沛伦也在一旁说,自己平常“各种2”。
李沛伦的父母李奉光和查正仙,在得知儿子是全省理科状元时,平静的反应中带着点疑虑。“是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