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二、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7~9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知识,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提前复习乘法知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51表内除法一教材内容说明新版冀教版
【关键字】数学《表内除法(一)》(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动手操作和具体事例,经历由“平均分”到用除法算式表示的抽象过程,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口诀求商。
3、能在熟悉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并解答问题。
在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对除法和用口诀求商有兴趣,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材编写说明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根底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在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一)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其中“平均分”的含义以及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根底。
根据知识学习和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内容以动手操作和直观表现为主要设计方式,共安排7课时,1、认识除法,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科书36页、37页),平均分。
教材选用了“小松鼠分松果”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活动。
活动一,两只小松鼠分10颗松果,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颗松果?教材只给了两种分法:一只小松鼠分2颗,另一只小松鼠分8颗;一只小松鼠分3颗,另一只小松鼠分7颗。
其他由学生补充。
活动二,在随意分的根底上,又提出问题: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分呢?并用兔博士的话提出要求:先用花片摆一摆,再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接着教材以学生个性化分法交流的形式呈现了三个学生的分法,最后结果是每只小松鼠分5颗松果,正好分完。
在学生通过操作,形成共识的情况下,给出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练一练”设计的都是借助操作得出结果,再填空的题目。
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概念,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结果的数学语言表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内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表内除法运算。
3.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多步骤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白板、马克笔、小板书。
3.备课:设计好教案和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表内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2.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1.介绍表内除法的基本步骤和运算方法。
2.举例说明表内除法的具体运算过程。
第三步:示范演练1.教师示范一个表内除法的运算题,并请学生跟随一起操作。
2.学生自主练习表内除法算式,教师随堂巩固。
第四步:拓展练习1.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设计一些需要用表内除法解决的场景。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呈现自己的答案。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设计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表内除法去解决。
六、教学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运算,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练习
1、在植树活动中,学校买来4捆树苗,每捆6棵。
2、一本书有82页,小红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9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列综合算式解答)
3、水果市场有85筐苹果,上午卖了26筐,下午卖了34筐,还剩多少筐?(列综合算式解答)
4、动物园里有猴子52只,16只猴子在踢球,24只猴子在跳绳,还剩多少只猴子?(列综合算式解答)
5、同学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买3张票要用18元,我们有7个人,需要多少钱?
6、同学们去动物园游玩,买4张票要用36元,我们有5个人,需要多少钱?
7、有42个桃子,每只小猴吃7个,正好吃完。
一共有几只猴子?
8、有40个同学参加篮球比赛,平均分成8组,每组有几人?
9、一共运来16桶水,我们一天要喝5桶水,还要运来多少桶才够我们喝5天?
10、采摘的桃子有23筐,梨有29筐。
已经运走了17筐,还有多少筐没运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
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及教案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表内除法(一)教案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属于把一些东西平 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在数学上用除法来表示。(板 书课题:除法)
二、自主构建(学) (1)学习除号 大家之前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我们一起观察除法的符 号:“÷”,大家看看除号有什么特点? 除号,中间是一个平直的短横,上下各有两个对齐的点。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那一起试试写一下除号吧!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 该怎样列式呢?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是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12÷4=3) 三、互动互议(议) 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读作:12 除以4等于3。 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 四、精讲点拨(讲) 出示主题图: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①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 ②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 盘?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分。(学生4个4个一分, 每4个放一盘) ③这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几份,这 种分法也是用除法来计算。 ④指导算式的写法。(板书:20÷4=5) 算式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⑤指导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一)解决“均分”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只
?只
பைடு நூலகம்?只
15÷3=5(只)
解答正确吗?
每盒5只,3盒就是15 只,5×3=15对啦!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二)解决“包含”问题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表内除法(一)
解决问题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有3个纸盒,每个纸盒 里放5只蚕宝宝。
?只蚕宝宝 5×3=15(只)或 3×5=15(只)
问题: 1. 你知道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 2. 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乘法算式? 3. 解答正确吗?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一)解决“均分”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只
?只
?只
你知道了什么?
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 放到3个纸盒里,问每 个纸盒放几只。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一)解决“均分”问题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5只蚕宝宝
?只
?只
?只 15÷3=5这个算
15÷3=5(只)
怎么解决? 为什么要用除法?
式表示什么思?
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 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 几,所以用除法计算。
15只蚕宝宝
(三)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 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只蚕宝宝
?只
?只
?只
?个纸盒
15÷3=5(只)
15÷5=3(个)
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稿》三篇
2 表内除法(一):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9页例3及练习。
2、教材简析本节课安排在第二单元的表内除法(一)。
本单元还安排了“平均分、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及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而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学生从观察及操作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知识设置于同学们熟悉的、喜爱的现实情境中,引导他们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第29页例3主题图)(设计意图:轻松愉悦的谈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情绪饱满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内除法(一)(练习九2)》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内除法(一)(练习九2)》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表内除法(一)(练习九2)》,属于苏教版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除法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和讲解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游戏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表内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水果、小棒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讲一个小明分水果的故事,他有一堆水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朋友们,但是不知道怎么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把水果平均分给朋友们。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同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展示除法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的实际操作,例如用实物道具进行除法的演示,或者用练习题进行除法的计算。
表内除法(一)应用题专题训练(试题)-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除法(一)应用题专题训练1.(1)12根萝卜,分给2只小兔,一只小兔分得3根,另一只小兔分得多少根?(2)12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能分得多少根?2.(1)买3个魔方,需用多少元?(2)小明带了30元钱,若买小汽车,可以买多少辆?若买小皮球,可以买多少个?(3)小明用30元钱先买了一辆小汽车,还剩下多少元?剩下的钱给小朋友们买魔方,可以买多少个?(4)买一件外套的钱可以买几辆小汽车?(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3.小朋友折纸花,如果2张纸可以折6朵花,那么折27朵花需要几张纸?4.25名同学去划船,至少需要几条船?5.(1)小亮买了3块蛋糕,一共用去12元,每块蛋糕多少元?(2)自己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问题:解答6.阿姨给几个小朋友分30个苹果和18个梨,每人分到的苹果同样多,每人分到的梨也同样多。
想一想,最多有几个小朋友?7.看图回答问题:(1)6张这样的桌子需要多少把椅子才能配套?(2)6把椅子够配4套吗?8.把24个篮球平均分给二年级的6个班,每个班分到多少个篮球?9.2021年牛年生肖邮票《辛丑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分别是奋发图强、牛年大吉。
这2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国家的期许、家庭的企盼,组合而成浓浓的新春祝福。
爸爸给小亮和弟弟每人买了6套。
(1)小亮和弟弟一共有多少枚邮票?(2)小亮每次向集邮册上粘4枚邮票,弟弟每次向集邮册上粘3枚邮票,他们各需要粘多少次才能粘完?10.一本故事书共70页,欧拉已经看了34页。
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11.一共有24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3名同学。
(1)每组分得多少块蛋糕?(2)每人分得多少块蛋糕?12.阿姨给几个小朋友分30个苹果和18个梨,每人分到的苹果同样多,每人分到的梨也同样多。
想一想,最多有几个小朋友?13.汉堡4元饮料6元冰淇淋5元(1)芳芳买2杯饮料要多少钱?用这些钱买汉堡可以买几个?(2)东东有18元钱,买4个冰淇淋,够吗?14.4个小朋友一起种树,他们种了18棵松树和6棵杨树。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爱研究、爱劳动、爱护大自然。
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等内容。
让学生从平均分的概念开始,逐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熟练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1.“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编排教材编排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研究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成两段。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求商的方法。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又有利于为进一步研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第二段讲述了如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突出了用乘法口诀求积的逆思考。
例题中特意借助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画面情境,先出现乘法算式再出现除法算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材中设计有相关联的一乘两除一组的计算,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创造条件。
第三段讲解了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编排,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教材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
表内除法的解决问题的教案
表内除法的解决问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
2. 学生学习用品:笔、纸、计算器等。
3. 教学素材:实物、图片、故事等。
一、表内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除法。
2. 讲解:介绍表内除法的概念,讲解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表内除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二、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二课时)1. 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表内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表内除法问题。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三、表内除法的进一步应用(第三课时)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表内除法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表内除法在其他场景中的具体运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其他场景的问题。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四、表内除法的综合应用(第四课时)1. 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表内除法运用到生活中。
2. 讲解:讲解表内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表内除法。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4. 练习: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表内除法(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材安排如下: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编排。
“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第二,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既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又促使学生对“除法”产生亲切感。
2.关于“用2~6的乘法的口诀求商”的编排。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材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按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成两段。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
第二段,被除数不超过36。
第一段,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
先教学被除数小的除法计算,充分利用学生学过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和“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求商的方法。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每几个为一份,求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图片:列出算式(乘法),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2、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每几个为一份,求能分成几份”)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主题图1。
提问:
(1)、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怎样解决?为什么要用除法解决?
(因为是求“平均分成几份,每分是多少”是平均分)(3)、解答正确吗?
2、出示主题图2。
提问:
(1)、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怎样解决?为什么要用除法解决?
(因为是求”每几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是平均分)
(3)、解答正确吗?
(4)、思考:“每几个为一份,能分成几份”还可以怎样表达?(求几里面有多少个几?)
3、归纳小结:
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有:
(1)、平均分成几份,求每分是多少
(2)、每几个为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就是求几里面有多少个几)
三、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