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二氧化碳综述

合集下载

scCO2综述

scCO2综述

1超临界流体的基本知识1.1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史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殊能力,1822年法国医生Cagniard 首次发表物质的临界现象,并在1879即被Hannay和Hogarth二位学者研究发现无机盐类能迅速在超临界乙醇中溶解,减压后又能立刻结晶析出.但由于技术,装备等原因,时至20世纪30年代,Pilat和Gadlewicz两位科学家才有了用液化气体提取「大分子化合物」的构想.1950年代,美,苏等国即进行以超临界丙烷去除重油中的柏油精及金属,如镍,钒等,降低后段炼解过程中触媒中毒的失活程度,但因涉及成本考量,并未全面实用化.1954年Zosol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可以萃取油料中的油脂.此后,利用超临界流体进行分离的方法沈寂了一段时间,70年代的后期,德国的Stahl等人首先在高压实验装置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这一新的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才有实质性进展;1973及1978年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溶解能力,才又重新受到工业界的重视.1978年后,欧洲陆续建立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的萃取提纯技术,以处理食品工厂中数以千万吨计的产品,例如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去除咖啡豆中的咖啡因,以及自苦味花中萃取出可放在啤酒内的啤酒香气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近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这项化工新技术在化学反应和分离提纯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医药,化工,食品及环保领域成果累累.1.2超临界流体的定义纯净物质要根据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呈现出液体、气体、固体等状态变化,如果提高温度和压力,来观察状态的变化,那么会发现,如果达到特定的温度、压力,会出现液体与气体界面消失的现象该点被称为临界点,在临界点附近,会出现流体的密度、粘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等所有流体的物性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液体叫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简称SCF)。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

二氧化碳用途综述与生产现状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气体之一,是大气的一部分,也包含在某些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中。

大气中新增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含碳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分解等)以及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排放二氧化碳量达140亿吨,其中90亿吨成为污染环境的废气,危及人类生存空间。

我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15亿吨,仅次于美国。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各界已清晰地认识到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

如何在科学有效地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尽快使二氧化碳应用产业化、规格化。

1.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CO2)气体俗称碳酸气,是碳的高价氧化物,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 1.53,略带微酸刺鼻气味。

熔点-56.6O°C(0.52Mpa),沸点-78.6C。

微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助燃。

但在一定条件或适宜的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参与一些化学反应,如高温下的还原反应(Cq+C=2C°),有机合成反应(忠+3戏=叫成+眇);生化反应(6CO +6H O=CH O+6O )等等。

2 2 6 12 6 62,二氧化碳用途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在多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不仅广泛应用在石油开采、冶金、焊接、低温冷煤、机械制造、人工降雨、消防、化工、造纸、农业、食品业、医疗卫生等方面,还可应用于超临界溶剂、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领域。

近年来开发出的新用途如棚菜气肥、蔬菜(肉类)保鲜、生产可降解塑料等也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2. 1石油开采液态二氧化碳以其易溶于地下油层的特性和1t液态二氧化碳可以驱出3t原油的良好效果,被国际上许多大油田广泛用作驱油剂。

综述——孟海军

综述——孟海军

用高位阻鳌合剂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手段,最终的目标是提
高烯烃聚合催化效率。
研究前景
3 在聚合物中加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碎灭剂等. 在聚合物中加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碎灭剂等。可大大 增加聚合物的光稳定性。反之,则可通过光敏剂制备光降解聚合物。 利用CO2特性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可控降解的研究思路,一是改变聚合 物结构,在聚合物分子中引人羰基,定时使这些聚合物在光氧作用下 被降解,使其重新进人生物循环二是开发光降解母料,在聚烯烃成型 加工时,按一定比例加入事先配制好的含羧基母料,可获得既保证制 品的使用期,又能降解的聚烯烃制品。
[21] 杨廷华,孙艳红,刘林谦,姜晓明. 可降解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
2001,(02) . [22] 梁晓霏.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8(8)5055 [23] 钟世云,聚合物降解与稳定性[J],化学工业出社,2002,101
浅谈二氧化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 合成、应用及研究前景
班级:电化0901
姓名:孟海军 学号:2009040108
生活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也是污 染环境的废气,它不活泼且难以利用,同时也是宝贵的财
富。长期以来因石化能源燃烧和代谢而排放的CO2,树木
的砍伐,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突出,碳循环被打破。 因此将其再生为有机物或高分子化合物,是控制环境污染, 确保碳循环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减轻“温室效应”或者说 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9] 徐喜民,王冀敏. 21世纪的功能高分子材料[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04)25-27
[10] 王正伟,刘吉平,王君,吴光波.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J].现代化工,2007 (27):

国内外二氧化碳的利用现状及进展_魏晓丹

国内外二氧化碳的利用现状及进展_魏晓丹

综述评论国内外二氧化碳的利用现状及进展魏晓丹(北京市氧气厂 北京 100022)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碳的利用现状及其进展情况,并就二氧化碳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二氧化碳 利用 现状 进展1 前 言以气、液、固三种状态存在的,直接作为产品的二氧化碳,在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据统计全世界各种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达到185~242亿t/a,而被利用的年消费量不足1亿t/a,不仅造成了二氧化碳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温暖化倾向。

美国气象局测量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5年提高1.36%,预测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翻一番,致使地球平均温度升高 1.5~4.5℃。

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固定、利用及再资源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英、美、德、日等国已经制定了一定的对策和措施对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并取得很大成效。

我国对二氧化碳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为了解决能源紧张,消除污染,大力开展二氧化碳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2 二氧化碳的主要物化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毒和不助燃的气体。

在空气中体积占0.03%,比重高于空气,相对密度为1.0310 (20/4℃),水溶液呈弱酸性。

液态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大气压下不存在,压力必须在0.518M Pa以上才会存在,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是31.1℃,临界压力为7.38M Pa。

温度高于31.1℃时,无论怎样加压也无法液化。

压力小于0.518M Pa,液体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和气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升华而不熔化, 1大气压下的升华温度为-78.5℃。

干冰同乙醚、氯仿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所组成的冰膏温度可低到-77℃,在实验室工作中可用于低温冷浴。

压力为0.518M Pa,温度为-56.6℃时,气、液、固态二氧化碳同时存在(三相点)。

CO2海底地质封存技术基础理论及现状分析

CO2海底地质封存技术基础理论及现状分析

总762期第二十八期2021年10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地球与环境CO2海底地质封存技术基础理论及现状分析李文平(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河北 承德 067000)摘 要:全球面临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碳减排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和行动目标。

CO2海底封存是实现CO2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且潜力巨大。

我国对碳封存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加之海底封存研究空白,有必要推进CO2海底封存技术研究,开发海洋存储能力,加快推进碳减排,尽快实现碳中和。

关键词:CO2;海底封存;地质封存;碳中和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8-0141-03 Basic The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GeologicalStorage Technology on SeabedLI Wenping(514 Brigade of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Chengde Hebei 067000)Abstract: The world is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climate warming,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has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action goal. CO2 sequest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aliz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and it has great potential. China’s research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 started late, and the research on seabed sequestration is blank.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CO2 seabed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 marine storage capacity, accelerat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alize carbon neutral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Keywords: carbon dioxide;seabed storage;geological storage;carbon neutrality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AR4)中明确了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温室效应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碳排放文献综述

碳排放文献综述

1.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10方法:用DEA构建Malmquist指数测算效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影响分析门伉也尸y计严:汁匕肝皿:朋才指标符号:-+++-2.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陈诗一经济研究2009方法:普通面板回归模型In/k = 0i + + 阳 + 片目才+ 丙\nX>f+ 占〉j (J 3/ b〕_¥j InA^f +屁—J3. 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指标:R&D投入、能源价格、公共投资、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技术溢出4.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南方经济2010启示:查一篇已下载含滞后项的英文SFA文献w n W 处面板数据模型指标:人均收入、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时间趋势人均收入:在不同的收入阶段,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低收入阶段时,人们更关注物质生活,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很可能转而更关注环境质量。

因此,两者之间很可能存在倒u型关。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能源消费结构:不同种类能源消费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并不相同。

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是天然气的1.6倍,石油的1.2倍,而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则是清洁能源,并不排放CO2。

各省煤炭消费量占该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作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代理变量。

城市化水平:1、城市化的推进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从而产生大量的C02排放。

2、城市化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城市人口的能源消费要大大高于农村人口的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的大幅度增加则是C02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非农人口比重作为各省城市化水平的代理变量。

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工业的能源消耗往往要比农业和第三产业高很多,特别是重工业,一般都是高耗能产业。

船运 碳排放核算计算方法 综述

船运 碳排放核算计算方法 综述

船运碳排放核算计算方法综述
船运碳排放的核算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和考虑因素的过程。

以下是其主要的计算方法:
1. 确定排放源:首先,需要确定船只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排放源。

这可能包括发动机燃烧、船舶操作(如货物装卸)、以及船上生活活动等。

2. 收集数据:接下来,需要收集与这些排放源相关的数据,如燃料消耗量、船舶运营时间、货物装卸量等。

这些数据应能反映船舶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的实际情况。

3. 选择合适的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是表示某种耗能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的系数。

对于船运业,可能需要参考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碳排放因子。

4. 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后,通过将收集的数据与选定的碳排放因子相乘,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例如,如果一艘船在一年内消耗了1000吨燃料,并且该燃料的碳排放因子是吨二氧化碳/吨燃料,那么该船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就是800吨。

5. 考虑其他排放物:除了二氧化碳,船舶还可能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如甲烷、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这些也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核算。

6. 合规性与报告:船运公司需要定期向相关监管机构报告其碳排放量,以确保符合国际和国家法规。

此外,减少碳排放也是当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船运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其运营中的碳排放。

7. 持续改进:为了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船运公司应定期审查和更新其碳排放核算方法,并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测量和报告技术。

总之,船运业需要认真对待碳排放核算,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二氧化碳 CO2产品名称:二氧化碳 ,CO2 CAS 号码:124-38-9化学名称:二氧化碳危险级别:分子式:CO2 识别编号:UN1013危害概述紧急情况综述: 二氧化碳是一种液化压缩气体存储在高压气瓶内,蒸汽压力是838psig在70 ℉(℃下),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引起迅速窒息并可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接触液体会导致冻伤,避免吸入该气体,在进行救援工作时需穿SCBA。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暴露途径:眼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组织冻伤。

吸入:窒息剂。

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0%会导致意识不清或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液体会引起冻伤。

多次暴露潜在健康影响进入途径:吸入。

损害器官: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结果:窒息 ,过渡暴露可导致视网膜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过度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无。

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头昏眼花、气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神不振、颤抖。

致癌性:未被 NTP、OSHA 及IARC列为致癌物或潜在的致癌物。

急救措施吸入:人员若缺氧,必须将其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已停止呼吸,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皮肤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冻伤 ,用温水洗眼(水温不超过107 ℉),就医。

眼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组织冻伤 ,用温水洗眼,就医。

火灾和爆炸闪点:不适用自燃温度:不可燃可燃性极限:不可燃灭火剂: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是B级,C级可燃物质的灭火剂,使用适合其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材料。

特殊灭火指导: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剂,如果可能,从火场移走氮钢瓶,或用水冷却。

营救人员可能需用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火灾与爆炸危害:当气瓶处于高温或有火的环境中时会迅速排放或剧烈爆炸。

大部分气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压装置。

由于热量的作用钢瓶内压力会增加,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炸。

关于CO2的综述

关于CO2的综述

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 研究背景近十几年来全球普遍出现的暖冬天气更使我们深刻感觉到这一气候变化的存在[1],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2]。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6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所以对全球升温的贡献最大,约为55%[3]。

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必要、非常迫切。

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二氧化碳减排的严峻挑战。

我国能源结构非常不合理,以煤炭为主体的一次能源结构导致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

目前,中国的高耗能产业主要包括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建材和化学工业等,其中火电行业是重中之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和预测,对中国来说,近期发电过程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大约占总排放量的50%[4]。

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仅按照常规的参考情景来考虑,发电过程所占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还将一直呈上升的态势,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接近55%的水平[4]。

表1 世界十大分区各阶段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比较[5]近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呈现大幅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1980~2006年我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平均增速达到5.73%,特别是2001年后增速更为迅猛,平均增速超过10%,到2006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到60.2亿吨。

2001~2006年的这6年中,中国的排放增长占全球排放增长的58%。

根据2008年荷兰环境评价部的研究报告,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2亿吨,己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7]。

SCR文献综述

SCR文献综述

船用柴油机SCR减排技术的研究0 引言随着船舶运输业的发展,船舶柴油机的排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据瑞典资料导报统计,一台船用中速柴油机,以每年运转4000 小时计算,月产生1500 吨的NOx。

国际海事组织( IMO) 在1997 年9 月审议通过了《MARPOL73/78公约》的新增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对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因此,控制船舶柴油机的排气污染已刻不容缓。

1 船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及其危害1. 1 废气的有害成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是由燃烧产物与剩余空气组成的。

可分为有害成分和无直接危害( 简称无害) 成分两类,无害成分有水蒸气( H2O) 、二氧化碳( CO2) 、过量空气以及残余氮( N2) 等; 有害成分又称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 CO) 、氮氧化物( NOx) 、碳氢化合物( HC) 、二氧化硫( SO2)、三氧化硫( SO3) 、臭氧和微粒物质等[1]。

本文主要研究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的应用。

氮氧化物( NOx) : 柴油机排气中的氮氧化物90% 以上是NO,少量是NO2,因此用NOx表示。

NO 是无色气体,本身毒性不大,但在大气中会缓慢氧化成NO2,NO2是一种棕色的刺激性气体,对肺和心肌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船舶柴油机排放污染的控制措施柴油机排放污染的控制,重点是NOx与颗粒,其次是HC。

但NOx与颗粒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即在一方改善的同时另一方会恶化,这就为柴油机的排放控制造成了特殊的困难。

大量研究表明,要有效地控制柴油机有害物的排放,必须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改进、排气后处理及改善燃油品质入手。

2 减排方法2. 1 燃烧过程的改进研究表明,在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燃烧温度大于1500K,过量空气系数小于0. 6 的过浓混合气中形成,NOx在燃烧温度大于2300K 的富氧条件下生成。

因此,要同时降低NOx和颗粒排放,需寻找一个同时满足限制NOx和颗粒生成的条件。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

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国外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研究综述核潜艇是现代海军中最先进、最隐蔽的水下作战武器。

核潜艇舱室内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对船员的生命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对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低氧环境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引起人体不适,严重时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

美国海军研究局在198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潜艇中超过1%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潜艇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美国海军在潜艇内部增设了CO2消耗装置,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固体废物,在舱室内环流空气时去除二氧化碳。

其次,氧气浓度也是关键的参数。

在高分压环境下,氧气的浓度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时会导致大脑缺氧,甚至死亡。

美国海军在潜艇舱室中保持的氧气浓度是21%,这个值被视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水平。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如同氧气饱和,氧气包装和氧气面罩被用来为船员提供额外的氧气。

最后,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

VOCs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来自燃料、清洗剂和废气排放等,是一种有害的空气污染因素。

在潜艇中,许多组件和系统是通过油润滑、冷却和清洗等方式来运行的,这些过程中会产生VOCs。

美国海军为了减少VOCs的排放,建立了灰水净化系统、废气焚烧和废气排放回收等技术,保证了潜艇舱室空气的清洁。

综上所述,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对潜艇船员的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在国外,为了保证潜艇船员的安全和舰艇的战斗力,各国海军对空气组分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改进和优化舱室环境,提高了核潜艇的安全性和作战效能。

针对核潜艇舱室空气组分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来更好地了解船员的生命安全和潜艇的作战效能。

下面将列举几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1.二氧化碳浓度数据美国海军研究局曾于1989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在潜艇舱室中,超过1%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碳交易文献综述

碳交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1.1历史回顾1820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就开始研究地球与太阳间热量传递问题。

他在1824发表的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气层阻挡地球的辐射热返回宇宙空间,虽然这只是他论文中很小的一部分。

1895年,瑞典物理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在傅里叶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了第一个用以计算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即: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约40%,温度就会下降4-5摄氏度,并可引发一个新的冰川期;同理,假如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翻番,温度就会上升5-6摄氏度。

1908年,斯文特·阿列纽斯已经认识到了人类工业活动将对地球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不过他对气候变暖现象还是比较乐观。

他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高,而且每年工业产生二氧化碳占总量比例很少,大部分都会被海洋吸收。

特别对寒冷地区来说,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

1938年,乔治·卡伦德根据1880年至1934年间从世界各地200个气象站收集来的数据,计算出当时地球的气温已经升高了0.55℃。

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升高,他认为地球的温度下世纪将会上升1.1℃,并发表了《人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其对气温的影响》一文。

1956年,卡伦德在对进一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900年的290ppm(百万分率)增加到当年的325ppm。

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查尔斯·基林同年计算出的的315PPm相当接近。

基林在此后二十年里的测量结果更证明了这一点,基林曲线从1956年的315ppm稳步上升到了1997年的365ppm。

1957年,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杰·雷维尔和汉斯·聚斯指出,“人类正在从事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实验,要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气层中去”。

co2制合成气 综述

co2制合成气 综述

co2制合成气综述CO2制合成气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CO2)作为原料制备合成气(Syngas)的技术。

合成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工制备燃料、化学品和材料。

CO2制合成气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可以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CO2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CO2制合成气技术依靠催化剂将CO2与水蒸气一起加热,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实现碳循环经济。

CO2制合成气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反应器和催化剂选择。

反应器的选择是关键,常见的反应器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微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的优点,但在高温和高压下容易堵塞。

流化床反应器具有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性能,但对催化剂的选择要求较高。

微反应器由于其小尺寸和高表面积,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催化剂的选择也是影响CO2制合成气效果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和有机催化剂。

研究表明,催化剂的种类和反应条件对CO2制合成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但选择合适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个挑战。

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但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高。

有机催化剂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和可调性,在CO2制合成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除了反应器和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也是影响CO2制合成气效果的重要因素。

反应温度、压力和水蒸气与CO2的摩尔比对反应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但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设备成本。

适当的水蒸气与CO2的摩尔比可以调控CO和H2的比例,对进一步利用合成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CO2制合成气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状况概述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状况概述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状况概述作者:刘辰王中原于方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5期摘要:对近年来新兴的CO2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CO2的捕集、封存和CO2在强化采油、采气以及作为超临界萃取剂方面的应用。

指出了各种CO2综合利用技术均能在CO2减排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但由于技术水平和成本方面的限制,众多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CO2;封存;捕集;超临界萃取1引言CO2作为一种化石燃料燃烧的副产物,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

近100年来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中的CO2含量从1900年的280×10-6上升到2003年的360×10-6[1],其导致的温室相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未来的发展。

表1中显示了近1000年来大气中CO2的测量和估算值。

表1近100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估值年份范围/年浓度/×10-6增长量/×10-6增长率/(×10-6/年)1000~1800800270~280100.011800~1950150280~310300.21958~197517315~330150.91975~200227330~370401.5与此同时,CO2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

例如CO2可以在超临界状态下作为萃取剂,可以作为原料应用于有机物的合成,还可以在煤炭、石油的开采过程中用作助采剂[2]。

另外,近些年来开始备受关注的CO2存储和CO2捕捉技术为缓解温室气体污染以及能源利用方面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所有这些方法和技术都为CO2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减少CO2的排放总量做出贡献。

目前,这两种技术在投入成本、经济效益、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并非所有技术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实验性项目运行为时尚短,其安全性也有待考察,应予以科学合理的应用评价。

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研究综述

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研究综述

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研究综述概述海洋酸化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指的是海水中酸性物质的浓度增加导致海水酸碱度降低的现象。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增加所引起的,同时也与人类活动排放的其他气体和废弃物有关。

本综述旨在深入探讨海洋酸化的原因以及其潜在后果,并探讨对策以减缓这一问题。

原因1.大气CO2浓度上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和工业废气排放等)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显著增加。

海洋表面的CO2会与水体中的H2O反应,形成碳酸(H2CO3),进一步分解为氢离子(H+)和碳酸根(HCO3-),从而使海洋变得更加酸性。

2.碳循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之一,通过海洋生物物质的降解和溶解过程参与全球碳循环。

然而,大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会导致水体中碳酸根的增加,使得大部分的有机氮和磷的可用性降低,侵蚀滨岸带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威胁。

潜在后果1.珊瑚礁的脆弱性增加:酸性海水对珊瑚动物形成钙质外骨骼的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这会导致珊瑚礁的脆弱性增加,容易受到其他压力(如酷热、物理损伤和污染)的侵害。

酸化还会导致珊瑚白化现象,即珊瑚动物与共生藻类的共生关系破裂,导致珊瑚失去色素而变白。

2.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酸化对海洋生物体,尤其是贝类、珊瑚和浮游生物等产生重要影响。

酸性环境降低了这些生物的存活能力、生长和繁殖率,从而威胁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持。

3.食物链受损:海洋酸化可能对食物链产生连锁效应。

贝类、甲壳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等底层生物受到酸化的影响,其数量和质量减少,这将进一步影响到上层食物链中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对策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解决海洋酸化问题的关键。

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改善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低碳交通工具等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2的排放。

院士 co2催化转化综述

院士 co2催化转化综述

院士 co2催化转化综述英文回答:CO2 Catalytic Convers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Carbon dioxide (CO2) is a major greenhouse gas that contributes to climate chang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into useful chemicals and fuels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2 emissions and simultaneously produce valuable resources.Introduction.CO2 catalytic conversion has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global warming and the depletion of fossil fuels. The ability to convert CO2 into useful chemicals and fuels offers a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roach to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Types of Catalytic Converters.Catalytic converters for CO2 conversion can be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two main types: thermal and electrochemical. Thermal converters utilize heat to drive the conversion of CO2, while electrochemical converters use electricity. Common thermal converters include metal oxides, zeolites, and carbon-based materials. Electrochemical converters, on the other hand, typically employ metal electrodes and electrolytes.Reaction Pathways.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involves variousreaction pathways, including:Hydrogenation: CO2 + H2 → CH4 + H2O.Reverse water-gas shift: CO2 + H2 → CO + H2O.Fischer-T ropsch synthesis: CO2 + H2 → CnHm + H2O.Methanol synthesis: CO2 + H2 → CH3OH + H2O.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CO2 + 2H+ + 2e→ CH4 + H2O.Catalysts.The choice of catalyst is crucial for the efficiency and selectivity of CO2 conversion. Effective catalysts include:Metal oxides: CuO, ZnO, TiO2。

二氧化碳气化综述

二氧化碳气化综述

生物质二氧化碳气化综述王燕杰1,应浩1,2*,江俊飞 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1)摘要:综述了温度、压力、催化剂和产物中CO的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在CO2气氛中气化的影响。

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明显增加反应速率;压力的作用较复杂,反应过程中不仅受总压力的影响还受到反应物分压的影响;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可以促进反应;根据反应机理,气体中CO含量过高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减少反应中CO的分压和含量可以促进反应。

展望了生物质CO2气化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二氧化碳;气化;压力;催化中图分类号: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2003)00-0000-00 The Review of Biomass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WANG Yan-Jie1,YING Hao1,2,JIANG Jun-fei1(1.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CAF;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 for Biomass Chemical Utilization; Key and Open Lab. of Forest Chemical Engineering, SFA; Key Lab. of Biomass Energy and Material,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42, China; 2. Institute of New Technology of Forestry, CAF, Beijing 100091,China)Abstract: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catalys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monoxide in product on biomass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 was review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reactivity was accelerated dramatically. The effect of the pressure was complex for the reaction of gasification was influenced both by partial pressure of components and the whole pressure. Alkali metal and alkali earth metal can be used as catalysts for accelerating the reaction of biomass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monoxide inhibits the reaction to the favorable side, however, reducing the partial pressure and the amount of monoxide in the syngas can promote the reaction rate. The prospect of biomass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 application was also presented.Key words: biomass; carbon dioxide; gasification; pressure; catalysis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资源可以有效的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1],约占全球总能源的10%~14%[2]并且可以解决偏远地区化石能源的运输和生物质资源浪费的收稿日期:2012-12-07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12BAA09B03)作者简介:王燕杰(1990-),女,山东蒙阴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研究* 通讯作者:应浩,男,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E-mail :hy2478@ 。

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生物固碳

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生物固碳

中国水产科学 2011年5月, 18(3): 703−711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综述收稿日期: 2010−11−22; 修订日期: 2011−01−28.基金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95180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05030402). 作者简介: 宋金明(1964–),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E-mail: jmsong@ *“中国工程院第109场工程科技论坛—碳汇渔业与渔业低碳技术”特约综述.DOI: 10.3724/SP.J.1118.2011.00703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生物固碳*宋金明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266071摘要: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碳通量及控制因素、近海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以及近海生物固碳强度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中国近海渔业碳汇过程研究应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

近海海–气界面碳通量过程、生物泵过程、颗粒物沉降与释放以及捕捞/养殖碳转移过程是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控制过程。

中国近海在总体上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汇, 年吸收3 000万~5 000万t 碳, 但在部分浅海海域如胶州湾、长江口等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源; 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可达6.39亿t, 春季和夏季浮游植物固碳占全年的65.3%。

南海浮游植物固碳达4.16亿t, 为渤海、黄海和东海的2倍。

渔业捕捞与海水养殖可明显增加海洋碳汇, 仅就近几年大型藻养殖而言, 每年可多固定40万t 碳, 如果每年的养殖量增加5%, 到2020年大型藻养殖可固定碳93万t/年, 所以, 为增加渔业捕捞与海水养殖碳汇, 必须加强揭示渔业碳汇海域生态环境、建立渔业碳增汇强度评估方法以及明确渔业资源利用碳再生循环周期等研究。

关键词: 碳循环过程; 浮游植物; 固碳; 渔业捕捞与海水养殖碳汇; 中国近海中图分类号: X17;F3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1)03−0703−09随着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 碳的减排又一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综述贺赟摘要本文讨论了海洋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布、源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海洋封存,大气-海洋间的二氧化碳的交换与变化,介绍了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观测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海洋-大气,二氧化碳(CO2),P(CO2),海洋封存,通量1引言我们知道,太阳向地球发出辐射波,其中能量较高、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热可以穿透大气,抵达地面;并以较长的波长从地面再反射到空间,这种波长的辐射热能被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汽所吸收,因而大气能够捕捉从地面返回到大气中的辐射热,以致造成大气圈温度升高。

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温室效应”,这本来是地球维持表面温度以适合生物居住的基本条件[1]。

但由于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碳约达6.6 Gt,同时砍伐森林、野蛮开采、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以及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也引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逐年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2]。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我们生活环境周围的空气逐渐地变得不适于人类未来的生存,二氧化碳问题才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并在近十多年上升为一个政治问题,成为政府、民众关注,以及国际上科学研究的焦点。

2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占全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的CO2、HC03-、C03-2、有机碳化合物以及碳酸盐类物质,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贮库,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同时,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吞吐、平衡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1958年以来全球化石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CO2只有50%左右仍存留在大气中,而另外的50%左右则迁移到了海洋及陆地生物圈。

由于陆地生物圈贮库中碳的含量只有海洋贮库中碳含量的5%左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

海洋对大气CO2增加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海洋CO2的垂直转移过程。

在表面混合层中,由于生物的光合作用,CO2不断被转化成有机碳和生物碳酸盐。

在混合层以下由于生物泵的作用,碳从表层向深层的转移。

总的CO2和营养盐有随海水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在CO2的垂直转移过程中.光合产品中的有机物大部分是在上层1km 内发生分解,仅一小部分抵达海洋底层,深海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不到1%。

图 1 碳循环2.1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源与汇海洋与大气CO2通常并不处于平衡状态,穿越海-气界面的CO2通量大小和方向是由海-气之间的CO2分压差决定的。

当海水CO2分压大于大气CO2分压,海洋成为大气CO2的源,反之.海洋为大气CO2的汇。

全球大气P(CO2)的水平梯度很小,除了受工业排放影响的局部区域外,其分布变化一般不会超过5%[3]。

而开阔大洋表层水P(CO2)的变化范围和梯度很显著,海洋CO2的源和汇主要是由表层水P(CO2)的分布变化引起的,间接地受到海水温度、生物活动和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海水温度对P(CO2)有重要的影响。

赤道海域是全球海洋最大的CO2源区,仅赤道太平洋每年向大气输送1.0 Gt C/a的CO2,占海洋释放的CO2总量的60%[4]。

赤道表层水较高的P(CO2)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即富含CO2和营养盐的深层水的上涌以及从深层冷水到表层暖水的升温[5]。

另外El Niño现象对赤道太平洋CO2的源区有重要的影响,El Niño爆发时,赤道西太平洋低P(CO2)的热水向东回流,使赤道太平洋中部高P(CO2)表层水被覆盖,导致海水P(CO2)降低[6]。

占地球海洋面积20% 的南大洋是CO2最重要的汇区,吸收的CO2约为1.2 Gt C/a,占海洋吸收CO2净通量的35%[7,8]。

南大洋及其与大气之间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亚热带暖水向极地运动过程中,水温快速冷却,导致P(CO2)明显降低;另一方面,由温暖深层水上涌产生的南极表层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向北和向南运动的表层流。

向南流动的表层水经降温和析盐过程,在南极附近形成高密冷水流向深层,这些冷水有极强吸收CO2的能力,使南极附近海域成为CO2的汇。

向北运动的南极表层水则在南极辐合带与向南流动的低P(CO2)的亚热带暖水汇合,形成低盐低P(CO2)的南极中层水,因此,南极辐合带附近海域同样也是CO2潜在的汇区。

40o N 以北的北大西洋和挪威-格陵兰海域也CO2的强汇区[9]。

与其它高纬度海域不同,北太平洋的CO2源和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为强的CO2源,夏季则为弱的CO2汇。

北太平洋深层水年龄最老,CO2含量最高。

冬季,由于深层水的上涌,北太平洋的CO2源强几乎与赤道太平洋相当;而夏季,由于生物生产力活跃,光合作用对P(CO2)的降低效应超过升温效应,导致表层 P(CO2)降低,但从整体上看,北太平洋仍是大气CO2的净汇区。

2.2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海洋对CO2的吸收能力不是简单地由深层水P(CO2)值决定的,而是取决于CO2由表层向深层的转移速率,即与生物泵的强度以及海洋环流的动力学有关。

要对海洋吸收CO2进行准确估计,建立的模式应是接近于真实海洋、包括一定复杂程度的海洋碳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考虑海洋环流的三维碳循环模式。

除了要求海洋环流接近真实外,准确地描述海洋生物化学过程也是碳循环模式的关键。

目前各种模式的结论有异同[10],一些有代表性的模式及其对海洋吸收CO2的估算值列于图2。

可见,海洋吸收的CO2净通量均在1.6~2.3 Gt C/a的范围内。

但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量值为2.0 Gt C/a。

图2 海洋吸收CO2净通量的估算2.3二氧化碳的海洋封存海洋封存可以分为液态封存和固态封存两种方式,液态封存法是指CO2以液体形式输送到海平面以下的某个深度,以保证它的状态长期不变。

这一深度的选择与液态CO2的密度、扩散率等性质随海水压力、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持液态CO2在海水中的特性和长期稳定性而不能大量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

而固态封存法就是CO2以固、水合物的形式封存在海底的方法。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水合物的快速形成、充分生长以及如何输送等问题。

无论是液态封存还是固态封存,都存在二氧化碳挥发和溶解在海水中的问题。

而液态二氧化碳比固态CO2更容易挥发、溶解[11]。

所以,液态封存的技术关键就是如何减少液态CO2溶解在海水中而造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固态封存的技术关键就在于CO2水合物的快速生成和充分生长以及如何运输到适合的海底位置。

同时,深海海域作为仅存少有的没有被人类污染的资源之一,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充分考虑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

3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南极的冰芯研究表明,在人类过去的4 O多万年中,地球每10万年经历了1个大的冰期和间冰期旋回。

而在这 4个旋回中,大气 CO2浓度按照一定规律在大约180~280 ppm之间变化,温度也随着CO2 的降升而大约在-6~2℃的变化值之间。

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CO2的水平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而在工业革命以后,这种平衡状态逐渐被打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CO2一直在增加。

北半球气温显著增高,全球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值分别为1.58 ppm和1.49 ppm,而在2000年到2006年之间,人类活动诸如燃烧化石燃料、生产水泥、森林砍伐导致了平均每年41亿吨碳产出,造成现在大气中的碳浓度正以每年1.93 ppm的速度增长。

NOAA 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大气中CO2平均水平达到384.9 ppm,在2007年的水平上增加了2.2 ppm——这是从1959年开始监测大气活动以来的最快速度,明显高于以往。

增长速度较快,这是第一个特征[12](图3)。

图3 1940-2000年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变化大气中CO2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另一个特征是有年波动的,大约4-6 ppm,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循环。

这种季节性循环由下面原因所造成。

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CO2含量的最高值在4 —5月,最低值在 8月中旬。

在夏天,陆地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大气中CO2含量下降,到 8月中旬降到最低点;而在冬季,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处于较低的水平,利用CO2的能力减弱,同时死亡的生物由于分解作用增强,释放出更多的CO2,因而使得向大气释放的C O量比吸收量大,致使大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增加,到4月中旬达最高点,在阿拉斯加,这种变化则高迭15 ppm。

而在南极,由于绿色植物少,其季节变化率只有 2 ppm。

从此可看到陆地植物对CO2含量季节性变化所起的影响是明显的。

大气具有贮存CO2的能力,但相当小,约为 7x1011t 碳。

CO2分子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大约为10年,在10年以后,由于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碳化合物。

这些碳化合物,有的继续参加碳的地球化学循环,有的转移到更稳定的贮存所,例如深海。

当前,国内外大量观测事实和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到一两百年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近千年来从未有过、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碳排放活动,造成大气中含碳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长,有90%的可能性导致了全球变暖。

最具说服力的事实,美国夏威夷Mauna Loa观测站自1957年开始统计描绘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长期变化曲线。

这一超过50年的观测记录表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伴随着世界人口、经济与碳排放增长而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温度也随之逐渐升高。

图4 夏威夷Mauna Loa连续测量的每月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值4 海洋-大气二氧化碳通量的观测技术由于海洋碳通量观测在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地位。

因此,早在2O世纪7O年代,国际上就十分重视CO2的观测技术创新、规范、标准和互校。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专门成立有关 CO2 方法规范、标准和互校的第72工作组。

之后,许多国际组织如SCOR(国际科联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和国际联合全球海洋通量研究计划(JGOFS) 也都把发展和规范 CO2的通量观测技术放在首位[13,14]。

在海-气CO2通量的观测技术上,许多国际的海洋调查研究计划大都采用走航连续测定大气和海水P(CO2) 的技术,来获取有效的海-气P(CO2) 数据,用于研究海洋和大气 P(CO2) 的时空分布特征、海-气 CO2交换通量及其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系。

海洋与大气 P(CO2) 的监测方法可分为原位仪器测量和采样分析两大类。

原位测量所使用的设备有两种,一种是非色散红外P(CO2) 分析仪( N D I R);另一种设备是以采样系统和气相色谱仪组成的准连续观测系统。

原位测量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实现对大气和海洋中CO2浓度的连续走航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