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词汇释义

合集下载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2、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6、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一个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第三个是无关变量。

7、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等。

8、问卷(法)-----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9、活动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活动的产品如日记、作文、试卷、图画、自制教具、手工作品及其他劳动产品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学生的心理特点。

10、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

心理学的全部名词解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1.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由自我认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组成。

自我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经验获得。

2.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学习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的各个层面,如推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3.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如何理解他人和自我。

它包括人们对他人的态度、信念、情感和意图的认知。

4.情绪(Emotion):情绪是主观体验的表达,由生理反应和心理状态组成。

情绪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出现,并且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情绪来了解情绪的产生、调节和表达方式。

5.压力(Stress):压力是个体对来自外界或自身的适应性需求的应激反应。

它可以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社会上的压力。

长期的压力暴露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问题。

6.人格(Personality):人格是个体特有的持续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人格特征可以通过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来形成。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格来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7.行为主义(Behaviorism):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关注观察和测量可观察到的行为,忽略内部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者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连接。

8.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过程和大脑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结合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方法,通过脑成像技术来研究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

9.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发展和变化。

88个常见心理学名词及其解释

88个常见心理学名词及其解释

1. 自尊:自尊是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主观评估。

2. 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个人感知、理解、利用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3. 心理抗压能力:心理抗压能力是人们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4.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通过言语、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达情绪状态。

5.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获取和运用知识和技能。

6.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的态度、信念或价值观与其行为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不舒服的感觉。

7. 社交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感知。

8. 人格类型:人格类型指个体在行为、思维和情感上的个别差异。

9.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的稳定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10.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指个体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偏好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手操作。

11. 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观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

12.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上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13.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监测、调整和控制。

1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专家的交流和咨询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的过程。

15.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如何感知和解释社会世界。

16.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推动个体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内在驱动力。

17.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认知上的不一致,导致心理上的不适。

18.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研究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往。

19. 性格测试:性格测试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行为和特征来评估其特定的人格类型。

20.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指个体如何有效地识别、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21. 学习记忆:学习记忆研究个体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过程。

2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行为和情感。

23.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认知。

24. 情绪影响:情绪影响是指他人的情绪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认知、情感、行为以及个体和集体的心理特征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的解释:1. 认知:认知是指人类主观意识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

2. 情绪:情绪是指个体对于外界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变化,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异常导致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5. 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和调节的能力。

6. 人格: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包括性格、态度、价值观等。

7. 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价和看法。

8. 社交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与他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心理学领域。

9.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指研究个体通过经验和后天的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

10. 决策:决策是指个体在做出选择时进行的思考和判断过程。

11. 催眠:催眠是一种心理状态,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巧让个体进入放松和专注的状态。

12.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研究人类与计算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交互和通信方式。

13. 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存储在大脑中不易被意识到,但在行为和情感中发挥作用的记忆。

14. 多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不同的智力类型,如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等。

15.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指个体通过追求个人目标和发展潜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这些是心理学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背后的原理,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心理学专业术语:1.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由马斯洛提出的概念,指人类实现其潜力、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最高需求。

2. 潜意识(Unconscious)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指不为个人意识到的精神活动,但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有重大影响。

3.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巴甫洛夫提出的概念,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4.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由费斯廷格提出,指个体同时持有相互冲突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产生的心理不适。

5.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成功执行行为的能力的信念。

6.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也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指通过重复将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配对,从而使中性刺激引发类似非条件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7.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斯金纳提出的概念,指行为的后果(如奖励或惩罚)影响该行为未来发生的概率。

8.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由班杜拉提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后果和环境来学习的。

9. 投射(Projection)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之一,指将自己的不安或冲突投射到他人或外部事物上。

10. 本能(Instinct)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概念,指由无意识推动的、影响行为的原始动力,如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11. 人格五因素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一种广泛接受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五个维度组成: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12.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来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心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心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旨在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发展、人格和社会互动等。

以下是对几个心理学名词的解释。

1. 认知:认知是指个体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它涉及知觉、记忆、思维过程和语言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考过程,包括知觉判断、思维方式、决策制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通过反复的关联学习而形成的自动化反应模式。

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进行的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

例如,当狗咀嚼食物时,巴甫洛夫将食物和一个铃声同时呈现,过程中狗开始分泌唾液。

经过多次训练后,当只听到铃声时,狗也会分泌唾液,即条件反射。

3. 心理分裂症:心理分裂症(又称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混乱的思维、幻觉和错觉等症状。

这些症状导致患者与现实脱离,并且难以区分自己的想法与现实的界限。

心理分裂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以及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有关。

4. 反应形成:反应形成是一个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为了避免冲突和焦虑,意识化地采取与冲突相反的行为。

例如,一个人表面上友好和合作,但内心可能充满敌意和敌意。

这种行为是通过压抑和否定真实的不适感来保护自我,并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交环境。

5.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

该理论强调环境对于塑造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类型的学习可以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和学习适应性行为。

6. 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智力包括情绪感知、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等方面。

它对于人际关系、冲突解决和情绪健康非常重要。

7. 自尊: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价值感。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价值、能力和成就的观念。

自尊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名词解释 (超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 (超全)

心理学名词解释 (超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本文将解释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

1. 心理学 (Psychology)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对个体和群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

2. 神经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和神经系统适应环境和经验的能力。

它指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可以改变和重组的过程。

3. 认知 (Cognition)认知是指思维、知觉、记忆和理解等心理过程。

它涉及到人类如何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

4. 注意力 (Attention)注意力是指我们对特定信息或刺激的选择和集中能力。

它与我们在感知、思考和行动中的焦点有关。

5. 记忆 (Memory)记忆是指人类对经验和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能力。

它对于研究和适应环境非常重要。

6. 情绪 (Emotion)情绪是人类体验到的主观感受,包括愉快、悲伤、愤怒和恐惧等。

情绪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有重大影响。

7. 人格 (Personality)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时间内表现出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它是个体内在特质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8.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现象。

它探讨个体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

9.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内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变化。

它关注人类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身体和情绪发展。

10. 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心理治疗是通过与专业心理健康从业者的交流和互动来改善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痛苦的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的解释。

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复杂的领域,这些名词只是其中一部分。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理解心理学有所帮助!。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

《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心理学概论名词解释1. 心理学(Psychology)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以及思维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因素。

心理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2. 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人类行为指的是人们的行动、言语和思维活动。

它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互动等方面。

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原因、模式和影响因素,以及人类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

3.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认知过程指的是人类思维的各个方面,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语言、解决问题和决策等。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知过程来了解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以及认知过程在智力和行为上的作用。

4.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探讨了个体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思维和行为特征。

5.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的思维和行为。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间接影响、态度形成和群体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化过程、群体动力和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

6.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特质、态度和行为模式。

它关注个体差异、人格类型和发展,以及人格特质在个体行为和情感上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7.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实验控制变量的方式来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心理学的目的是理解心理过程并验证理论。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包括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

8.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心理学基础名词

心理学基础名词

心理学基础名词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3.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4.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5.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7.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8.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9.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0.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11.幻想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1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14.意志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5.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16.理智感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心理学名词术语

心理学名词术语

心理学名词术语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许多名词术语,用来描述和解释不同的心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术语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在理解个体的心理冲突、意识和无意识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心理投射(Psychological Projec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将自己的不良特质或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避免自我认同。

心理投射可以造成误解和冲突。

3. 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由巴甫洛夫提出的学习理论,指一个刺激因与一种有反应的刺激多次同时出现而产生相关联。

通过条件反射,恐惧、偏好和情感等可以被学习和改变。

4.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由阿尔伯特·班杜拉创立的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并从中学习而形成的。

社会认知理论对个体的自我效能、动机和自我调节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个体对事件或他人的预期可能会影响其行为,使最初的预期成为现实。

自我实现预言可以影响个体的表现、自我形象和信念。

6.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研究个体如何通过经验和环境的改变来获取和改变行为的理论。

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等。

7.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个体对自己认知和评价的总和。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的价值观、自我意象和自我认同等方面,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8. 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认同程度。

社会认同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感受,并对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产生影响。

9. 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心理学专业英语单词

心理学专业英语单词

心理学专业英语单词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涵盖广泛,理论丰富,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本文将列举一些心理学专业中常见的英语单词,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1、Conditioning(条件反射):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2、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绪智力):指个体感知、理解、管理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3、Id(潜意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

4、Superego(超我):也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由父母和社会规范塑造的道德和良知。

5、Defense Mechanism(防御机制):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或焦虑时,无意识采用的自我保护策略。

6、Humanistic Theory(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主观性、自我实现和意义建构。

7、Behaviorism(行为主义):该理论强调可观察的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合适对象。

8、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其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9、Psychodynamic Theory(精神分析理论):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强调潜意识和动机在人类行为中的决定作用。

10、Social Learning Theory(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

以上仅是心理学专业英语单词的一部分,但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

电气专业英语单词在电气领域,英语单词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国际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电气专业英语单词的示例,这些词汇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

1、Voltage(电压):在电路中,电压是电位差,它驱动电流流动。

通常用伏特(V)表示。

2、Current(电流):流动的电荷称为电流。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

心理学专业术语心理学作为一门学术研究领域,拥有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来描述和解释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各个方面。

这些术语旨在提供一种共同语言,以便心理学家们能够准确地交流和理解彼此的研究成果。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专业术语及其含义。

1. 知觉(Perception)知觉是一种通过感官接收和解释外部刺激的过程。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来感知和理解世界。

知觉不仅涉及到感觉信息的接收,还涉及到对这些信息的解释和整合的过程。

2. 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人类思维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推理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活动,试图揭示人类是如何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

3. 情绪(Emotion)情绪是人类对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

常见的情绪有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

心理学家研究情绪的起因、表现和调节方式,以及情绪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4. 人格(Personality)人格是个体的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反应、行为模式等。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探索人格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5. 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s)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心理功能上出现异常,导致生理、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受损。

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和诊断这些障碍,帮助患者获得治疗和康复。

6. 学习(Learning)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心理学家研究学习的各种形式,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以及学习与记忆、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7.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互动、社会认知、群体心理和文化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和适应社会世界。

8.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心理学专业词汇(最新整理)

心理学专业词汇(最新整理)

心理学专业词汇(最新整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心理学涉及到众多专业术语和概念。

本文将对心理学专业词汇进行最新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领域的知识。

一、认知心理学1.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指人类信息加工的各种心理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

2. 注意力(attention):人们有意识地将关注焦点集中在特定的物体、事件或信息上的能力或过程。

3. 学习(learning):个体通过经验获得新知识、技能或习惯的过程。

4. 记忆(memory):个体通过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能力。

5. 思维(thinking):个体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决策等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和认知活动。

6. 语言(language):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和意义的符号系统。

7. 知觉(perception):个体通过感官系统获取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8. 感知注意力(perceptual attention):注意力在感知过程中的作用,个体能够选择性地关注某些感知信息。

9. 判断决策(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个体在面临选择时的思考、评估、决策的过程。

10.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个体在面对难题或挑战时通过思考和策略来找到解决办法。

二、发展心理学1. 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研究人类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个阶段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发展过程。

2. 青少年发展(adolescent development):研究人类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包括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3. 社会性别(gender):指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男性和女性所具有的角色和行为特征。

4. 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disorders):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或延迟,如自闭症、学习障碍等。

(完整版)心理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3.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4.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5.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6.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7.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8.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9.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0.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1.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1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7.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1.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2.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4.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5.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2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

27.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连续的运动。

28.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名句1. 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学科,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2. 认知:认知是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3. 注意:注意是指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 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 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7.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以下是心理学经典语句的解读:1.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感知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人的存在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确认的,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是独特的,因此每个人的存在也是独特的。

2. “他人即地狱。

”——这句话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冲突和矛盾,这些经历可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不安。

但是,通过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成长和启示。

3.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限制。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做不到某件事情,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认为自己不能做到。

通过挑战自我限制,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超越。

4.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去做。

”——这句话鼓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心理学中,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的关键。

5. “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需要被满足的渴望。

”——这句话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标。

人们之所以会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渴望。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些经典语句在心理学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一、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知觉、感知、思维、记忆、判断与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的总称。

二、情绪: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状态。

三、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所展现的各种动作、反应和
表现,可以是肢体上的行动,也可以是非肢体上的表达。

四、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和信息时进行的思考、推理和
判断等认知过程。

五、研究:是指个体通过经验、训练和教育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技能或行为方式的过程。

六、人格:是指个体的个性、气质、态度、价值观和特征等组
合形成的独特的心理结构。

七、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存在和外部事物的知觉和觉察,包括清醒、梦境和无意识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八、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历和研究所形成的经验和信息的储存、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

九、动机:是指个体内部驱使和激发行为的力量和动力,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欲望。

十、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过程。

以上是心理学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习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习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习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学习的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广泛的概念和术语,这些术语对于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解释一些心理学学习中常见的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1. 意识(Consciousness)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它是一种主观体验,包括感知、思维、情绪和意识。

意识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了解人类如何感知和理解世界,以及如何作出决策和行动。

2. 认知(Cognition)认知是指人类思维和思考的过程。

它包括注意力、记忆、学习、问题解决和知觉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处理信息、形成观念和进行推理。

通过研究认知过程,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思考方式和决策原理。

3. 情绪(Emotion)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到情感的体验、表达和调节。

情绪可以是愉快的、悲伤的、愤怒的、紧张的等等。

情绪心理学探讨情绪的起因和影响,以及情绪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作用。

4. 人格(Personality)人格是个体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它包括思考模式、价值观、情感和行为习惯。

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个体行为和适应能力的作用。

5.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它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以及成年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如何成长和适应不同生活阶段的挑战和需求。

6.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它关注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建立关系、形成态度和对他人的看法。

社会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受到群体影响,以及群体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7.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心理治疗是一种专业的心理学应用,旨在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

心理学名词解释集【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

其主要观点有:三因素包括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

四层次由下到上依次为“特殊反应水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于误差因子;“习惯反应水平”,是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属于特殊因子;“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类型层”,由特质构成,属于一般因子。

各种人格特质可用一个人格维度图表示。

【场依存性】:谓场,就是环境,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简单说场依存性是指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爬梯实验】: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他更强调成熟的作用。

他让双生子中的一个从生后48周起每天爬十分钟楼梯,连续6周;而让另一个从生后53周起作同样的爬梯训练。

后者在两周以后爬楼梯的水平就赶上前者。

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充分说明成熟有更重要的作用。

【感觉编码】: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内隐记忆]:是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表象】: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体验:即情的感受或称情感。

这是主体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唤醒或激活状态的反馈感受。

情绪体验是一种对多种信息源产生的复杂感受。

当代情绪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意识的情绪体验由下列三方面的输入信息的整合感受而产生。

第一信息源为由冲击感受系统的外部刺激到脑的输入信息。

这个信息源称为“刺激因素”。

第二信息源为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对当时情境的评价产生附加的输入信息。

这个信息源称为“认知因素”。

第三个信息源为从内部器官和骨骼肌到大脑的输入信息。

这个信息源称为“生理因素”。

人的有意识的情绪体验是对这三种信息源的整合感受而产生的。

●社会功能在心理学的角度是指与人交流,与人协作,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

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不同之处:人类具有社会性。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幻觉: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相应的感觉器官出现的知觉体验。

按感官部位: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说话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

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

[1]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破裂性思维: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

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段,毫无主题可言,称为语词杂拌。

●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若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作思维被夺(thought deprivation)。

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pressure of thought),指患者头脑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神奇的外力作用下别人思想在自己脑中运行。

内容多杂乱无序,出乎意料。

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

这些异已的思想有时在患者自主思维过程中闯放或在大脑休息时出现称为思维插入,有时大量的思想或观念一个接一个或几具概念同时挤入脑海中,称为思维云集。

本症多突然出现,持续时间短暂,有时转瞬即逝。

(一)癫痫是一种精神运动性发作,也可是抽搐发作的先兆,也可单独出现。

症状出现时对不能自主思维有恐怖体验。

(二)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思维插入等。

患者多对体验漠然处之,无动于衷,很少提及,但可对其体验赋予妄想性意义,继发物理影响妄想、被害妄想等,虽对体验本身反应不强烈,但产生妄想后可出现毁物伤人等攻击性行为。

部分患者屈从于强制性思维的指令做出动作,有被支配感。

(三)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感染、中毒等器质性疾病可出现强制思维,多在意识朦胧状态下产生,随着疾病的恢复及意识障碍的缓解,症状可迅速消失。

(四)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本症患者易兴奋,产生较多的遐想,虽然主观上认为不能控制,但其思维是属于自己的,没有异已体验,忙于事务时此现象可消失。

这种现象只是类强制性思维。

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易于混淆。

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的区别在于,思维插人和思维被夺时,患者还有属于自己的,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维活动。

而在强制性思维时,患者认为他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

●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如某患者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为“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

正常人的象征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彼此能够理解,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

●语词新作:属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的表现,指患者自创一些文字、语言、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意义,或对常用普通词语赋予新概念。

有时把几个无关的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起来创成新词,以代表某种新的意义。

除患者能理解外,不经解释别人极难弄清其含义●概括过程障碍:指病人常根据事物的一个偶然的现象,力图从“理论立场”来对待,以空洞.抽象的原则来说明事物的相互联系,结果导致思维离奇古怪,不符合现实,令人费解。

●思维动力障碍:指思维过程的速度和判断推理稳定性的改变。

躁狂症患者思维过程加速,出现意念飘忽(flight of ideas).。

此时病人情感高涨,谈笑风生,思如潮涌,口若悬河,后一句话与前一句话可有音韵或表面意义上的连接,被称为感染性欢乐。

●控制狂(英语:control freak)是与心理学有关的贬义俗语,指的是试图支配周遭一切事情的做法的人。

这个词也可以指想要让某些事以特定方式进行的人。

临床心理学教授雷斯·派瑞特(Les Parrott)写道:“控制狂是指比你更关心某件事,而且会一直坚持己见以独行其是的人。

”[1]有些控制狂觉得他们的持续介入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这种想法可能是优越感造成的,或者是因为相信别人没办法把事情处理好、害怕要是自己不关注每个细节的话就会出差错。

其他的控制狂可能只是喜欢控制事物带来的掌权感,以致于不自觉地试图控制周遭的一切。

控制狂是一切都要由他决定,他会千方百计避免情况失控,这会给感情关系带来问题。

控制狂很难敞开内心,不希望你看见他脆弱的一面,不喜欢承认他需要你。

其次是占有欲或嫉妒心很重,他们要一直控制你的时间,控制你整个生活。

[你去了哪里?跟谁说了话?我看见你和一个女孩经过教会,你是不是对她有兴趣?]当控制狂觉得情况失控,很容易会受伤、生气。

控制狂通常在婚姻中有性生活的问题,因为如果要享受性生活,就必须放手,而控制狂很难放手。

控制狂通常也是工作狂或专制、批评父母。

控制欲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

通常内心有较强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欲望也强烈一些,那些谨小慎微、追求完美、心里总不踏实的人更希望控制别人。

控制欲强是内心恐惧的表现编辑本段危害但并不是每一个控制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于是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些极端的人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编辑本段例举有一位母亲,悄悄地去配了一把儿子抽屉的钥匙,常在半夜翻看儿子的日记和其他东西。

升到高中时,儿子终于发现了,母子关系很紧张。

其实儿子很自律也很聪明,可是母亲则因为自己职业不理想,过于苛求孩子的优秀,才会如此焦虑。

此事发生后,儿子一度坚持要在外租房独立生活。

有些妻子,因为对丈夫的情感有怀疑,于是千方百计想了解他在外面所有的活动和所有接触的女人。

这样的心态和行为除了对自己造成伤害外,还会破坏夫妻和亲子关系。

控制者的焦虑是相同的,控制的方法却呈多种状态:威胁、诱惑和奖励。

常用的方法一是揪住对方曾经犯过的错,威胁他,以造成他的“负罪感”和“恐惧感”。

还有就是对他百般地好,万一发现问题就发问:“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那样没有良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他做了越轨之事之后,使他有“负罪感”和“内疚感”。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K.Schneider称此为无情的(affectionless)人格,可见情操的缺乏具有根本性。

照例,病人完全没有内疚,做了坏事一点也不感到后悔或内心痛苦,对亲人和朋友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也很突出。

严重者甚至连羞耻和同情怜悯心也没有。

这种人一有欲望就迫不及待要得到满足,不能延迟,也不能耐受挫折。

不能从失败和惩罚中汲取教训,所以屡教不改。

行为往往不顾最起码的社会规范,完全凭个人的好恶行事,富于攻击性和破坏性。

尽管智力没有缺陷,似乎什么道理都懂,说起来头头是道,却给人蛮不讲理的印象,因为不管什么事,他总是自我辩护和责怪别人。

可以和太短时间相处得不错,尤其是没有利害冲突的时候,但一点小事触犯了他便马上翻脸,和任何人也不能保持长期的和谐关系。

这种人没有长远打算,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

本型人格障碍常见于司法鉴定。

由于人格障碍的严重性和顽固性,DSM-III-R规定,18岁以前必须有品行障碍才能诊断,这和其他类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都不同,值得重视。

所谓冲动性或爆发性人格障碍,可视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一种较轻的变种。

这种人具有一般人所共有的是非观念,他们倾向于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发作起来却完全失控。

不可预测和完全不顾后果的暴怒和攻击破坏行为,是本型的特点,但在发作间歇期可以相对正常,甚至表面上是驯服的。

另一个特点是病人很难坚持没有即刻奖励或报酬的行动。

戏剧性人格障碍老名词叫歇斯底里人格,K.Schneider则称之为引人注意的人格。

这种人需要别人经常的注意,人们注意他使他感到满足和愉快,而没有人理睬容易感到空虚与无聊。

言语动作和表情是夸张的,像演戏一样,力图当场吸引观众而不顾其他。

为了引人注意,不惜伤害身体(自伤或玩弄自杀)和不顾个人尊严。

热中于参与激动人心的场面,喜欢凑热闹,爱出风头。

缺乏足够现实刺激时便诉诸想像以激发强烈的体验。

此之谓自我戏剧化。

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几乎都是反应性的,且反应过分,但给人一种肤浅。

没有真情实感和装腔作势的印象。

这种人过分注重身体和服饰的吸引力,言行往往显示出性的诱惑,但可以是生物学地性冷淡的。

幻想性谎言不少见。

把书报上的奇闻说成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编造动人的身世,目的只是为了引起轰动效应。

对于这种人,幻想世界比现实世界似乎更加真实。

所谓边缘型人格和自恋性人格都可视为戏剧性人格的变种。

分裂性人格障碍本型的基本特点是一般性和持续的情感平淡和动机不足。

孤僻是突出的:什么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对批评和表扬无动于衷;既不想与人交往,也体验不到与人相处的乐趣;照例不结婚,也没有过恋爱史,似乎对异性根本不感兴趣。

如果仅限于这样一些特点。

有人称此为类分裂人格。

如果除此以外,乖僻很突出,则叫做分裂型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

乖僻可以表现在思想、言语、服饰和行为中。

这种人有各式各样的古怪想法,对巫术、迷信、神仙剑侠、“特异功能”以及似是而非的“哲学”似乎特别感兴趣。

时有异乎寻常的体验和知觉。

言语内容脱离实际,措词不当或不准确,意思含糊笼统,普通交谈中常夹杂一些抽象和生僻的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