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1、环境生态学定义: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物圈系统与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合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3、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

334、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1)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2)将非周期性因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像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

(选择)445、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选择题)456、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性;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6、xx(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7、xx(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一、环境生态学基本概念
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和目标
2.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物群落、生境、生物种群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等
3.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链与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能量流动关系
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水、碳、氮、磷等元素循环
2.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和关键要素
3.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评估方法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
六、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生物适应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八、环境生态学的实践与应用
1.环境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2.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
3.环境修复和恢复生态
九、现代环境问题与环境生态学的挑战
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生物入侵和生态系统退化
3.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和挑战
以上是环境生态学导论的复习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名词解释。

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空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

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2、种群:在特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并且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4、群落演替: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5、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即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

7、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种群,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8、生物量:在某一特定的的调查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dB/dt=NP-H-D9、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10、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1、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

环境:答: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等。

环境生态学:答: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3。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4。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5.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

生物的协同进化:答: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

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

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分为四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 生态系统多样性 4. 景观多样性。

食物链:,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食物网: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生态系统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功能价值内容及特征: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功能: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3. 调节气候;4.减缓灾害;5.维持土壤功能;6.传粉播种;7.控制有害生物;8.净化环境;9.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10.精神文化的源泉。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环境生态学导论1、环境生态学定义: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物圈系统与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合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3、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

334、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1)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2)将非周期性因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像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

(选择)445、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选择题)456、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性;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6、xx(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7、xx(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见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概念: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的一部分).4环境因子:生物体研究中心以外的都叫环境因子。

5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或繁殖的因子。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最小食物的量7耐性定律:生物生长或繁殖的环境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的不足或超过生物的耐性,就会导致该生物不能存活后死亡。

8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的适用范围的大小。

9内稳态:生物通过自身体内环境使生活环境保持稳定。

10指示生物:能够指示环境中某些生物。

11光周期: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12温周期: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13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14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K=N(T-T0),N指天数、T代表当地的平均气温,T0生物生长最低气温。

15生命表: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生物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16繁殖成效:个体现在的输出和未来的输出的总和。

17繁殖价值:指在相同的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能力、包括现时价值和剩余繁殖价值。

18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护养子代所消耗的时间,能量和资源所有的量。

19繁殖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和资源所有的消耗。

20分配原理:某一空间内的能力是固定的,消耗了就会减少。

21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22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23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的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环境生态学复习

环境生态学复习

第一章概念环境: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的总和。

环境问题:人类在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恶化时,即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谓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

生态破坏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遭到破坏。

生态破坏属直接影响,环境污染属间接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微量气体,当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时,即产生所谓温室效应,使气候逐渐变暖。

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威胁和严峻的考验。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是对这些生物体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生物圈: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其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以及全部水圈和土圈。

生物圈生态学:主要研究生命必需元素和重要污染物在大气、海洋、陆地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气交换过程、陆-海相互作用、火山活动、太阳黑子活动、核污染对地球影响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

也称全球生态学,它需要多学科、多部门配合来进行综合性研究,是至今为止尚未充分研究的最高组织层次的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填空题1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2.环境生态学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经典生态娑;不同于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行为规律和危害的污染生态学;不同于以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化机制以及人的个体和组织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

判断题1.广义上,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简答题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①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后,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和变化。

环境生态学将研究:这一过程有哪些内在规律;干扰效应在系统内不同组分间如何相互作用;出现了哪些生态效应以及其如何影响人类,包括各种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变化规律和危害方式。

②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评价受损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退化特征,这些退化的生态学效应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危害性程度如何等。

物理、化学、生态学和系统理论的方法是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判断常用的4个基本手段,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几种方法的结合。

③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被破坏后会产生不同生态效应。

环境生态学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受损后的危害效应和方式,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如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管理、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措施等。

④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单纯依靠工程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已被实践证明不可行。

采用生态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和解决生态破坏问题,尤其在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上已见成效,前景令人鼓舞。

依据生态学的理论,结合环境问题的特点,采取适当的生态学对策并辅之以其他方法或工程技术来改善环境质量,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帮助大家复习和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它包括了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物种,以及它们与土壤、水体、大气等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它可以通过调整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维持自身的平衡。

这种调节和修复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定位。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独特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

生态位可以分为基本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本生态位是指物种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而实际生态位则是物种在与其他物种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

物种的生态位决定了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生态位的重叠也会导致物种分化和进化,使得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共存。

三、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化是指在竞争中物种逐渐发展出不同的生态位,以避免资源的直接竞争。

这种分化可以通过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的资源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出现来实现。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分化生态位,物种可以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减少竞争压力,提高生存的机会。

生态位分化也可以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过程。

能量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被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在每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损失,这是由于热量的散失和生物代谢的能量消耗所致。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考点: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名词(15分)、简答题(30分)、分析题(15分)1、“地球之肾”--湿地:地球之肺一热带雨林2、逻辑斯谛增长及其方程(P84)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与密度有关,有一个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

方程:dNdt =rN(1−NK)=rN(K−NK);N t=K1+e a−rt。

3、①贝格曼规律: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②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③高斯假说:高斯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生态习性越形似,种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④谢尔福特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而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4、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生物多样性。

5、昼伏夜出是动物躲避高温的适应: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

6,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大量氮、磷等的有机废水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而引起的二次污染现象。

7、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桌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温度。

8 、在农田弃耕地上发生的群荐演替:次生演替。

10、群落成员型:优势种、建群种、正优种。

群落成员型分类:(1)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种:对群落其他种有很大影响而本身受其他种的影响最小的物种。

(2)亚优势种:亚优势种,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生态过程方面起着一定作用的物种。

(3)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4)偶见种或罕见种。

11、地带性顶级群落的类型:(1)气候顶级群落。

(2)土壤顶级群落。

环境生态学资料期末复习

环境生态学资料期末复习

⑴生态学:生态学的基本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学科,及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⑵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及生物应捕食而形成的链状序列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⑶食物网:又称食物链网或食物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不同食物链之间呈相互交叉而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及食物网)⑷初级生产:指自养生物及无机营养性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生产。

(初级生产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

这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又称为初级生产量霍第一生产行生产量)⑸熵:是指一个表征系统无序状态的物理量。

(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它在控制论,概率论,数论,天体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不同学科中也有引申出更为具体的定义,是各领域十分总要的参量。

)⑹指示生物: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

⑺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的有序的演变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

⑻生态入侵:某种外来生物进入新分布区成功定居,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现象⑼耗散结构: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的和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⑽生态系统服务:又称生态系统公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料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⑾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概念应包括生态修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或改建,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生态学参考复习资料

生态学参考复习资料

生态学〔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开展。

思考题:1生态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有何联系与区别?2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为什么说“生态学在解决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开展等重大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请举一例试分析之。

4试分析当今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特征。

5谈谈你对学习?生态学?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生理、生态和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根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环境:主体以外、围绕主体,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要素。

〔大小范围、具体、相对〕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是环境因子的一局部。

生活因子: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

所有生活因子构成生存条件。

生境:具体生物个体或群落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生活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直接性与间接性,限制性作用〕〔1〕综合作用自然界不存在孤立的生态因子,也不存在单一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间总是互相促进、相互制约,任何单一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如光强——土壤温度、空气湿度、水分平衡、气温等——植物生长。

〔2〕主导因子作用生态环境中各因子地位不同,一般情况下,其中有一个或几个因子对其它因子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该因子即为主导因子。

〔3〕生活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生活因子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具不可替代性或同等重要性。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量的缺乏,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仍可获得一样的生态效应。

即为可补偿性〔4〕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或发育阶段有不同需求,不同阶段同样生态因子或其组合的生态作用不同〔5〕直接性与间接性间接因子通过直接因子表达,如地形因子属间接因子。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

环境生态学(复习重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由07环科班委整理第一章绪论环境生态学内容结构图环绪论生物与环境境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生态系统服务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态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系统管理学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破坏: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原始文明(渔猎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开发、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和生活的漂泊是原始社会的特征。

人类把自然视为神秘的主宰,他们无力与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和饥饿、疾病及野兽的侵扰、危害抗争,此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人”。

⏹农业文明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明出现了若干个文明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对粮食、燃料和建材的需求也随之大增。

为满足这种需求,不得不砍伐森林,开垦更多的草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退化,甚至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许多文明中心也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而走向衰落。

这时的人已成为有能力“与自然对抗的人”。

此时,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开始,但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

这一时期被视为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一次重大冲击。

⏹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二次重大冲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小规模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替代,以畜力、风能、水能为主的能源动力被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动力的机械所取代,这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推动了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非城市区域的环境退化、资源耗竭、景观破坏,工业污染成为新问题,人类社会开始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存的格局,但从全球来看,这时的环境问题还是区域性的。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环境⽣态学复习资料全第⼀章绪论1. ⽣态学。

(1)⽣态学定义:研究⽣物与周围环境(⽣物、⾮⽣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对象:⽣物个体、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态系统(Ecosystem)、⽣物圈(Biosphere)。

2.环境⽣态学定义:研究⼈为⼲扰下,⽣态系统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是⽣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3.环境科学的研究容①⼈类与其⽣存环境的基本关系。

②污染物在⾃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

③环境污染的危害。

④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⑤⾃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

⑥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

⑦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⑧环境规划。

⑨环境管理。

第⼆章⽣物与环境1. 物种(种)的概念(1)概念:形态相似的个体之集合。

(2)在因素:⽣殖、遗传、⽣理、⽣态、⾏为。

2.⽣物协同进化(1)概念:⼀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于其他⽣物的选择压⼒,引起其他⽣物也发⽣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步变化。

(捕⾷者和猎物之间)3.环境科学和⽣态学中“环境”的概念。

(1)环境科学的“环境”:以⼈为主体,其他的⽣命物质和⾮⽣命物质都被视为环境要素。

(2)⽣态学的“环境”:以⽣物为主体,⽣物体以外的所有⾃然条件称为环境。

4.环境因⼦与⽣态因⼦的区别点(1)环境因⼦:指⼈之外的所有环境要素。

(环境因⼦=环境要素,如⽔、⼤⽓、⼟壤、声) (2)⽣态因⼦:对⽣物的⽣长、发育、⽣殖、⾏为和分布起作⽤的环境因⼦。

5.⽣态因⼦空间分布特征。

(1)纬度地带性(2)垂直地带性(海拔)(3)经度地带性6.相关概念(1)⽣境:⽣物⽣活地段上的⽣态环境。

(2)⽣态幅:每种⽣物对⼀种⽣态因⼦都有耐受的最低点和最⾼点,其围即⽣态幅或⽣态价。

(3)光补偿点:光合作⽤强度和呼吸作⽤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ecology destroying)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2、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3、环境问题:是指人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产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4、生态学: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5、系统生态学(systems ecology):即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概念中的生物,看成是完整的统一体,并对其动态系统应用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的方法论,采用数量的生态学的一种观点。

6、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研究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7、经典生态学是以动植物种(个体)、种群、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上主要发展了生理生态学、动物行动学、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

8、现代经济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化发展,宏观是主流。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宏观方向上扩展到生态系统、景观与全球研究。

宏观表现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系统的发展,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生理生态、分子生态学等。

9、应用生态学(applied ecology):将理论生态学研究的所得到的基本规律和关系应用到生态保护、生态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使人类社会实践符合自然生态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10、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 ecology):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作用,寻求受损害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11、生态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名词解释环境问题P1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表现:究其原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2.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

P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

3.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概念P6,P7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4.环境生态学的研究重点: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P9第二章1.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P11,12(1)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和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染色体水平的多样性和基因水平的变异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一个物种遗传变异越丰富,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进化的潜力越大。

(2)物种多样性: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物种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类容。

(3)生物多样性:自己看看。

(4)景观多样性: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

斑块是景观尺度上最小的均质单元,廊道是呈线状或带状的联系斑块的纽带,基质是景观中面积大、连续性高的部分。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说明:宋体是要掌握的,楷体要知道)第一章绪论1、生态圈的定义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2、生态圈的结构(1)生命系统生物圈:①地球上所有生物存在的空间;②地表以上达23km高空,地表以下可延伸到12km的深海。

(2)生命支持系统生命系统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岩石圈;④能量。

3、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①生态圈运行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能②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③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自持系统④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方向的能力4、环境问题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2)类型:两大类①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问题;二是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5、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6、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1)环境生态学产生于 20世纪 60年代初。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为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2)20世纪70年代,《增长的极限》的发表,是环境生态学发展的初期阶段的主要象征。

为环境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3)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发表,促进了环境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4)1987年,B.福尔德曼出版了第一本《环境生态学》的教科书,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 1987年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

环境生态学复习

环境生态学复习

环境生态学复习1.试用能量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秸秆的充分利用。

答:将秸秆通过生物发酵,制造成有机肥料,供植物吸收,转化为新的有机物,从而避免了秸秆在能量流动中的能量大量损失。

2.举例说明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各起什么作用,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反馈机制维持稳态的?答:1)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正反馈具有增强系统功能的作用,如某地湖泊受到污染,鱼类大量死亡,通过正反馈作用,湖泊的污染会越来越快。

3)负反馈具有削弱和减低系统功能的作用,如通过负反馈可以使有限的生物圈空间和资源得到充分的分配和利用。

4)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与监测; 2)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3)生态规划、生态安全和生态风险预测; 4)环境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 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4.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它包括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作用;3)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5)全球环境生态问题的研究。

5.植物在水环境中的适应性?答:1)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对氧的需要; 2)水生植物机械组织在不发达甚至退化,增强了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3)水生植物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组织无机盐和CO2的面积。

6.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7.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

8.环境污染定义: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有用的资源过多地变为废物进如环境而造成的危害。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2.3.4.5.6.7.8.9.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

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臵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20.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酸雨:就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得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得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就是被动得去适应环境,而就是以自己得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

这种由于人类得活动干扰环境质量得变化所形成得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得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得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与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得不同而不同,生物与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得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得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得总与。

7.环境生态学:就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得变化机理、规律与对人类得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与保护对策得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就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得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9.拮抗作用:就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得性比:即种群得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得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与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得动态关系得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与生物得方法消除水、气、土中得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得过程。

14.耐受性定律: 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与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得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得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就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得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得数据编制而成得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得增长能力。

17.种群得内分布型:组成种群得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得位置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得生命需要,使能源得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得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效应得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得调节。

20.群落外貌:就是指生物群落得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得综合反映。

21.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得某些痕量物质与存在于对流层中得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得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得作用。

22.群落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得过程。

23.初级生产: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得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

24.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得平均寿命,而不就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得最长寿命。

25.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得部分。

26.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得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得有规律得一种结构单元27.环境污染:就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与破坏了生态系统得稳定性及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得现象。

28.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得适应范围得大小,称生态幅。

29.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得平均寿命,而不就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得最长寿命。

30.噪声:噪声就是由不同振幅与频率组成得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得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得声音也称之为噪声。

31.水体富营养化:就是指在人类活动得影响下,生物所需得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她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她生物大量死亡得现象。

3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得生物种类与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得现象。

33.原生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就是伴随着地球得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与存在得。

多项选择题1、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得主要原因有:( 234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2、下面哪几本书与环境生态学得发展历史紧密相关。

(123 )①《寂静得春天》②《人口爆炸》③《只有一个地球》④《保卫我们得家园》3、从环境中分析出来得各种要素或条件单位,称为环境因子。

如:( 345 )①工业因子②农业因子③气候因子④生物因子⑤土壤因子4、生命得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2345)①新陈代谢②生殖③遗传④反应及调节⑤变异与进化5、生态系统得基本功能包括下列项:( 1234 )①生物生产②能量流动③物质循环④信息传递⑤种间竞争6、下列( )就是表示种群密度得基本参数( 1234 )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年龄结构④性比⑤多样性7、群落中优势度大得为群落得。

( 14)①建群种②附属种③共建种④优势种8、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得有( 123 )①兔②羊③牛④狗9、在原生裸地上开始进行得群落演替为( 12 )①进展演替②原生演替③逆行演替④次生演替⑤后生演替10、生物对环境得适应就是自然界普遍得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得意义,主要体现在:( 123 )①种群个体数量增加②动物活动区域扩大③物种得分化加快④物种得遗传变异加速⑤个体变大、11、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得生理适应:( 4)①生物种②休眠③双重呼吸④警戒色12、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得有( 34 )①大熊猫②羊③猫④狗13、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得行为适应;( 24 )①运动②种间竞争③防御与抗敌④取食14、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各类型生物群落得一般规律就是( 14 )①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小②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大③群落结构简单,生态位小④群落结构简单,生态位大⑤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不变15.下列哪几项属于物种对环境得生理适应:( 123)①生物种②休眠③双重呼吸④警戒色16、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城市垃圾所采用得方法有:( 1234 )①填埋②焚化③制作沼气④堆肥⑤制作建材17、生态监测中所说得指示生物通常具有特征。

( 1234 )①健康②对干扰反应敏感③有代表性④有多功能⑤反应指标得不确定性18、生态工程设计得原则就是( 134 )①明确得目得性②实用性③高效益④严谨得科学定量19.不属于种群得非密度制约因素。

( 12 )①种间竞争②捕食者③污染④温度20.生态系统平衡得调节主要就是通过( )实现得( 234 )①信息传递②恢复力③反馈④抵抗力21.生态环境背景质量得客观表征有:( 1234 )①实体性②时空可变性③可度量性④周期性22、下列几种气体就是温室气体得主要组成成分;( 123 )①CH4②NO ③CFC S④NH3⑤ N223、风有很重要得生态作用,它可以导致:( 12 )①植物传粉②小型动物迁移③气候变化④水循环加速24、生物对环境得适应就是自然界普遍得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得意义,主要体现在:( 123 )①种群个体数量增加②动物活动区域扩大③物种得分化加快④物种得遗传变异加速25、下列属于种群间负得相互作用得有( 14 )①寄生②原始协作③共生④偏害26、臭氧层就是维持整个地球生物圈平衡得主要因素,它得破坏将可能产生下列生态危害;( 124 )1、农作物减产2、水生生物生长受害3、金属材料腐蚀4、人类健康受影响27、废水得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 234 )①卫生清理法②生物膜法③活性污泥法④浅氧化塘法填空题1.一个能独立发生功能得生态系统至少应包括生产者、还原者、无机环境2.目前人类面临得五大问题分别就是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3.自然环境得基本特征就是具有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4.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五大因素。

5.光化学烟雾得主要成分就是臭氧、氮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

6.种群密度得四个基本参数就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

它们被称为初级种群参数。

7.年龄锥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与下降型种群。

8.物理净化作用主要就是通过稀释、扩散、淋洗、挥发与沉降等途径来完9.概括起来,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型,一就是生态破坏问题,二就是环境污染问题。

10.种群密度得种间调节包括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等形式。

11.种间得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共生、原始协作、互利共生等。

12.生物得行为适应类型包括运动、繁殖、迁移与迁徙、防御与抗敌等类型。

13.我国目前得酸雨属硫酸型酸雨。

14.生物对环境得适应包括形态构造、行为、生理得适应。

15.动态生命表又分为同龄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特定年龄生命表。

16.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连续增长得一种最简单形式就是逻辑斯谛增长。

又称为阻滞增长。

17.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得主要生态问题就是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气候恶化等。

18.种群得生态对策类型包括r—选择与k—选择两种类型。

19.森林受到破坏后,其恢复过程较缓慢,一般都要经过草本植物期、灌木期与盛林期。

20.从生物学得观点来瞧,种群不仅就是物种存在得基本单位,还就是生物群落得基本组成单位。

21.生态平衡失调得标志就是生态平衡失调得结构标志与生态平衡失调得功能标志。

22.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得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就是繁殖前期、繁殖期与繁殖后期。

23.生态系统得各种信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物理信息与化学信息。

24.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得主要生态问题就是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气候恶化等。

25.自然选择得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单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三种基本类型。

26.净化作用按其作用得方式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三类。

27.水体中主要得污染物质有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毒物、其她污染物等28.海洋生态系统通常可分为海岸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与远洋生态系统。

29.化学净化作用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化合与分解、吸附、凝聚、变换、综合等途径未完成。

30.温室效应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自然与人为温室效应。

31.人们习惯上根据植物得形状、大小、分枝等外部特征及植物生命期得长短,把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木、附生植物与草本植物等。

32.种群中个体或集群在空间位置上得变动状况,表现为分散得作用与集群得共同作用。

33.种间得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与偏害等。

34.动态生命表中所包括得项目有年龄、各年龄开始得存活数目、各年龄开始存活分数、各年龄死亡得个数、各年龄得死亡率、生命期望35.陆地生态系统按照人为影响得强度不同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

36.生物得生理适应包括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得适应37.种群密度可分为绝对密度与相对密度。

38.酸雨污染主要就是大气中SO2与氮氧化物污染造成得。

39.生物群落可简单地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三大类。

40.生态系统得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两个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