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1
蝶恋花苏轼古诗
蝶恋花苏轼古诗蝶恋花苏轼古诗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译: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蝶恋花蝶懒莺春过半。
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松眉黛浅。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译: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
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
煞拍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译: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
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
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
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
欧阳修《蝶恋花》[1].ppt
深深深 堆烟 无重数
玉叠字之工,致使全词 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 深深深 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 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 境。 2. “ 堆”“烟”二字,则表现出杨柳之密, ”“烟 二字,则表现出杨柳之密, 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3. 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 一句“无重数” 无比幽深。一重一重无穷无尽之感,几丝愁 无比幽深。一重一重无穷无尽之感, 情悄然爬上心头。 情悄然爬上心头。 4. 玉勒雕鞍,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然终难弥 玉勒雕鞍,可知物质环境之华贵, 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 补感情世界之凄清。望所欢而不见,感青春 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 之难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变得暗淡萧索。 由上阙哀伤寂寞之景自然引起下阙难言之情。 由上阙哀伤寂寞之景自然引起下阙难言之情。
名句赏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
清人毛先舒评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由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 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女主人公已将花已幻化为人, 于是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是花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 是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 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 永叔,自号醉翁 醉翁,晚年号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 六一居士 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 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 公文集》。诗歌《踏莎行》《蝶恋花》等闻名于世。 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
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
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
蝶恋花李清照原文
蝶恋花李清照原⽂蝶恋花李清照原⽂ 引导语: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脂粉满》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
下⽂是原⽂与相关知识,欢迎⼤家阅读学习。
蝶恋花·泪湿罗⾐脂粉满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 泪湿罗⾐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道⼭长⽔⼜断,萧萧微⾬闻孤馆。
惜别伤离⽅⼨乱,忘了临⾏,酒盏深和浅。
好把⾳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译⽂ 与姐妹们分⼿时,惜别的泪⽔打湿了⾐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遍⼜⼀遍,纵有千⾔万语,也难尽别情。
⽽今⾝在异乡,望莱州⼭长⽔远。
寄宿馆所,秋⾬潇潇,不禁感到⽆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乱如⿇,竟不知在饯⾏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
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讯让过往的⼤雁捎来,以慰我⼼,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东昌乐西北⼗⾥。
⑶泪湿罗⾐脂粉满:四印斋本⾃注云:“别作‘泪搵征⾐脂粉暖’。
”满:同“漫”。
⑷阳关:这⾥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使安西):“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杯酒,西出阳关⽆故⼈。
”后⼈乐,⽈《阳关曲》,亦称《阳关》。
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勋长官以事⾄密,⾃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第⼀句不叠。
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
《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推之,或者第⼀句也叠,故称四叠。
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
宋刘仙伦《⼀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带轻分。
” ⑸萧萧:⼀作“潇潇”。
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
宋周邦彦《绕佛阁》:“楼观迥出,⾼映孤馆。
” ⑹⽅⼨:即“⽅⼨地”,指⼈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云:“今已失⽼母,⽅⼨乱矣。
”宋孔平仲《⼤风发长芦诗》:“纷然⽅⼨乱,魂⼲久不集。
” ⑺把:四印斋本⾃注:“别作有。
柳永词二首1《蝶恋花》
艺术手法:
① 情景交融; 上片从凭栏的所见所感,将春景和春愁融 合在一起。 ① 词眼鲜明突出,使主题形象大于思维。
所谓“形象大于思维”是指读者因作者所塑造的 形象生动而超越了作者原先所设定的思维框框, 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产生了自己个性化的新想 法。 【主题1和2】
古人常用“春草”、“残 延伸 阳”等意象来表达伤感、惆怅 的心情,例如:
奠定全词 鉴赏 蝶恋花 感情基调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 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阑意? 触景生情,无限思念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 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 无法消愁,执着追求
词 眼(中心句):写春愁,抒发刻骨 的相思之情。境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感情基调:“愁” 1、诗人为什么“愁”? (“无言谁会凭阑意”,意中人离去, 无人倾谈,孤独,无奈。) 2、词中怎样抒发“愁”? (借景抒情,“风细细”、“草色”、 “烟光”、“残照”,抒发凄美、感伤、 惆怅之情) 3、诗人如何消解自己的愁绪? (1)借酒消愁,愁更愁。 (2)为心爱的人憔悴值得。
一、蝶恋花
宋词是宋代最有 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 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 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 调名,叫做“词牌”, 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句”。
宋词派别
婉约派
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
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 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李清照、姜夔、李煜等。
同调,各五句。共六十字。
逢一、三、四、五句押仄声韵。
韵脚:细、际、里、意 醉、味、悔、悴
译释:我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 丝丝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 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 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 什么人会理解我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放纵一下疏懒的心情,喝得醉 醉,可是对着美酒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 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 松宽了,可我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 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高中语文文言文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及译文【含赏析】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蝶恋花 李清照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
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宋]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原文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原文《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①。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②。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③,多情却被无情恼④。
【注释】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
褪,脱去,花褪残红即花瓣落尽。
《微之宅残牡丹》:残红零落无人赏,打摧花不全。
青杏:未熟的杏子。
因颜色青绿,俗称青杏。
杏树一般四月萌芽上旬,中旬开花。
至五月上旬,杏花凋谢,青杏结于枝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农历)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酬交错。
小:毛本作子。
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④多情:指墙外行人。
无情:指墙里的女子。
恼:引起烦恼。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还会到来的)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点评】《蝶恋花春》,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然皆苦无证据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详考。
作为豪放派先驱的苏轼,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派词作,这容易让人误以为苏词尽皆豪放之作,但从苏词的总体来看,其婉约之作反而是占大多数的,此词便是其一。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⑸游冶处:指歌楼。
⑹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⑺乱红:凌乱的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一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朝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这首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这首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这首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一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欧阳修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柳永《蝶恋花》注释翻译及赏析
柳永《蝶恋花》注释翻译及赏析柳永《蝶恋花》注释翻译及赏析《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柳永的一篇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蝶恋花》注释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柳永《蝶恋花》注释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②,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④。
【注释】①危楼:高楼。
②拟把:打算将。
③强(qiǎng):勉强。
④消得:值得。
【译文】我伫立高楼迎看细细春风,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毫无兴味。
我渐渐消瘦衣带宽松也不后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评点】本篇亦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词人写春夜怀人,描绘了一幅迷蒙凄楚的黄昏高楼望远图,景中含情,表现了怀念的深情。
上片写登楼远望所引起的无尽愁思,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气氛。
“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人登高望远,离别愁恨油然而生。
“伫倚”二字足见主人公凭栏之久、怀想之深。
然极目远望,看到的却是黯然销魂的“春愁”,词人不说“春愁”由心而发,却说生之于天际,一方面是为了将无形变成有形,以具象说明抽象,增加了词的画面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愁怨是景物所触发。
“草色烟光”即是词人极目天涯的所见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一声感叹“无言谁会凭栏意”,又有谁能知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这是对独自倚栏、希望成空的慨叹,也是不见心上人、难诉情怀的凄凉感喟。
下片直抒胸臆,抒写了为心上人死而无悔的坚贞执著的心怀。
词人为了排遣内心深沉的离愁之情,决意借酒浇愁,“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任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而且还要“对酒当歌”放声高歌抒发自己的愁怀,但强颜欢笑,却是“无味”。
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末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道破:“春愁”缘起“相思”,如此一波三折,激情回荡,颇具感染力。
苏轼《蝶恋花》译文
苏轼《蝶恋花》译文苏轼《蝶恋花》译文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蝶恋花》译文,欢迎来参考!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注释①“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②“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误作“小”。
“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④“绕”,元本注“一作晓。
”⑤“柳绵”:即柳絮。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⑥“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⑦“墙里秋千”五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犹撩也。
……,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也。
”又卷一:“却,犹倒也;谨也。
”“却被”,反被。
唐·胡曾《汉宫》诗:“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
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苏轼《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宋代:苏轼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
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
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海头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课件:《蝶恋花1》(苏教版必修2)
这里语带夸张,极言西风摧残力之 强。这是比喻,用“西风凋碧树”之烈, 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甚。
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 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由于高楼远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 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 水阔知何处!”
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 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 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 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 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这是思妇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 寐的情形。 “离恨”是此词的词眼。 “明月不谙”,埋怨明月,是无奈, 是自怨。“谙”,人格化的写法,月本 无灵性,此处赋之以灵性,说月本来应 该同情我的“离恨”之苦,可是她却没 有同情我。
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 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 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 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想象。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 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 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 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 道出了情。
昨夜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凋碧树
窗边的菊花在 发愁,多情的兰花在 哭泣,你知道吗?自 从你走后,留下我一 个人独守空房,撩开 冰凉的帏帐,我瞧见 房梁上的燕子双宿 双飞了。月光如银, 多好的夜晚,可是不 能和你一同分享。
哎!你让我肝肠寸 断,好象昨夜被狂风肆 虐的树叶,有时我在梦 昨夜西风凋 中见到你,有时我会 碧树。独上高楼, 以为你就在的路上,于 望尽天涯路。欲 是,我一个人爬上高楼, 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寻找你回家的路。路 迢迢,风凄凄,哪儿有 你的身影?想起给你写 信,哎!罢了,我的一片 相思该寄往何处?
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柳永蝶恋花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性格与执着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形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长时间站立。
危楼,高楼。
黯黯,心情沮丧,无精打采。
会,理解。
疏狂,狂放不羁。
翻译久久地倚靠着高楼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然升起。
残阳中苍茫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意思呢?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潜心中愁苦,怎奈强作欢颜终究索然无味。
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赏析《蝶恋花》又作《凤栖梧》,是同一词调不同名称。
这一词调经常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主题。
上阕情、景交融,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春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
下阕抒发情感,写作者为了排解相思之苦借酒浇愁,而结果相思未解更觉无趣,于是索性任自己思绪飞扬,发出为了思念中情人甘愿消瘦憔悴感慨。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作者久久地站立在高楼之上,轻轻吹拂着他面颊春风勾起了他对远方情人相思之情,于是在目力所及天际,一股愁绪黯然升起并迅速蔓延开来。
让愁绪生于天际,是为了让这愁绪由远而近、由小而大,这样既使人感受到作者相思是那样博大、那样久长,也给无形相思赋予了一种如云似雾形象,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愁绪翻涌、思念流动。
另外,魂牵梦绕情人远在他乡,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联想——那生于天际愁绪或许就是她“放飞”!虽然天各一方,无法相见,但思念愁绪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意境,这样表现手法,巧妙、浑厚而又浪漫天成。
“草色烟光残照里”,既是作者眼前实景,也是他内心愁苦写照。
草色青青、暮霭氤氲,黄昏落日将一抹斜阳泼洒在苍茫大地上,使得目力所及是那样空旷寂寥。
明月不谙离别苦蝶恋花新1
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由惜春(1分)到思归(1分)再到怀人(1分)。
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分),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1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寻找“朗读者” ——读,用情去表达;听,用心去体悟。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讨论: 本词如何表现“离别苦”?
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 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极力挽留“我”(1分),看似不符合生活的常理,实际上是诗人故意将景物拟人化,明明是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故意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自己。(2分)这样写既突出诗人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也包括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显得不落俗套又更有情趣。(3分)
延伸作业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惜余春 贺铸①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②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①词人时年四十六、七岁,在江夏任钱官。②西曛:斜阳。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柳永《蝶恋花》ppt课件1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古道〞 ——《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马致远《天净沙》
〔二〕朗诵课文,感知词味
蝶恋花 奠定全词感情基调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感情基调:“愁〞 1、诗人为什么“愁〞? 〔“无言谁会凭阑意〞,无人理解,无人倾 谈,孤独,无奈。〕 2、词中怎样抒发“愁〞? 〔借景抒情,“风细细〞、“草色〞、 “烟光〞、“残照〞,抒发凄美、感伤、 惆怅之情〕 3、诗人如何消解自己的愁绪? 〔1〕借酒消愁,愁更愁。 〔2〕为伊消得人憔悴。
古人常用——
柳 永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qí qīng,今福 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 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 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 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 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 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 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 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 的传统,开创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 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触景生情 无边愁绪
无法消愁 执着追求
词 眼〔中心句〕:写春愁,抒发刻骨的相思之 情。境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李清照——《蝶恋花》_1
李清照——《蝶恋花》篇一:李清照《蝶恋花·日巳召亲族》高考诗歌鉴赏李清照《蝶恋花·日巳召亲族》鉴赏古诗鉴赏0320XX37蝶恋花日巳召亲族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首词建炎三年上巳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所述,赵明诚建炎三年己酉春三月罢建康守,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当涂),五月至池阳(贵池),又被旨知湖州,遂驻家池阳。
六月,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于建康病危,八月卒。
卒前,李清照急返建康看视,已不可救。
葬毕明诚,金兵已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逃出,终生未再至建康,亦不可能在他处召亲族。
故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上巳无疑。
上片首韵“永夜恹恹欢意少”,采用一起入情、开门见山的手法。
南渡以后,政局动荡,金兵不断攻迫,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
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词人此时心情不愉,入手即表明此意。
次韵“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代指汴京。
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屈原在《哀郢》中惊呼:“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返之何时”,同样沉痛。
结拍“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和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诗:“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样沉郁苍凉,感慨万端。
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
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
“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建康是当时“行在”,皇帝临时驻跸之地,又是军事重镇,可是高宗却不接纳宗泽、李纲、岳飞的誓师北伐主张,不但不能收复失土。
蝶恋花-旅月怀人(宋琬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旅月怀人清代:宋琬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标签婉约、怀人、月下译文注释伤心白:形容月色惨淡,一种感受语。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生憎:生,语助辞。
憎恨,憎恶,此处可作厌恶解。
赏析词的第一句“月去疏帘才数尺”句面上讲的是月离“疏帘”的距离近,实则是暗示当时的月光异常的明亮皎洁,能见度高。
作者起笔含蓄,浓重细密的心思积而不发,这也多与作者在长年艰辛苦难的生活中所养成的隐忍低敛的性格相关。
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为第三句做铺垫:当时的月亮离稀疏摇曳的窗帘近在咫尺,一阵乌鹊惊飞而起,当空略过,凭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触目惊心的白,月光就这样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伤心旧事啊,以致于作者都不忍久视。
作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在古时又称之为“揭帘法”写的是帘,目的却是帘后的人,揭开帘子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第二句“乌鹊惊飞”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南飞的乌鹊它不是本地的乌鹊,绕树三匝,为何迟迟不肯落羽?真的是没有树枝可以留驻吗?其实不然,既然有树,枝桠总是有的,只是境迁物非,草木殊类,异地险境让乌鹊感到犹豫,不安和惊虑,没有了归属感。
这与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
作者月夜吟诗,念到伤心处,情难以堪,一片伤心白既照应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阕词的基调。
第三句“万里故人关塞隔”很多砖家认为这里的故人是指远谪边境的孙启或丁澎等挚友,我不能苟同这种说法。
孙启和丁澎等人同样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乡,在寂寞的深夜里,最能勾起作者怀念的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作者自己的家,故乡,和故乡的故人,这是常情。
所以这里的故人不会是同病相怜的那些好友。
这位故乡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让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记得个中韵律,以致于在异乡的深夜,幽闻南楼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乡的他在万里之外,这又是谁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声...说到底其实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声,作者是太想家了。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晏殊蝶恋花【简析】庭园中秋菊蒙着淡淡的烟霭似在脉脉含愁。
香兰沾着晶莹的露珠似在轻轻啜泣。
兰、菊皆著愁之色彩则主人公是愁中观物不言而喻。
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则主人公单寒落寞可以体会。
偏是那明月不解离人正苦彻夜到晓把清辉投进朱户惹得主人公彻夜失眠离愁别恨更加深重。
上片用比兴之笑层层写出主人公用情之忠实深厚。
下片另拓词境。
主人公登楼望远但见西风过后碧树凋零这情景正象喻爱情横遭摧残。
主人公心中的无限悲凉遍布于天地之间。
他把无尽的情思怨慕写进了彩笺尺素欲寄与离散远方的佳人可是望尽天涯山长水阔却不知佳人何处主人公之希冀求索亦伸延于天地这间矣。
这是晏殊一首以幕拟女性声口来写伤离怀人的情词。
古代诗词中男性作家常代女性立言墓拟女性的心理和语气来写离情、闺怨、爱情等。
揣摩、代言自魏晋以来沿习已久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习惯。
在宋代由于词的题材的缘故这种文学习惯更为进一步扩大和延伸。
此词先写思妇眼中的景物视线山外至内。
门槛外的庭院中秋菊在清晓时蒙罩着一圈圈淡淡的烟霭仿佛含愁低垂兰叶上沾着一粒粒晶莹透亮的露珠仿佛含怨低泣。
室内悬挂的罗幕也无法抵御这秋凉寒意连寄宿在屋檐下的燕子也双双飞将而去将主人孤零零地撇在屋内。
偏有那残月不懂离人之苦从夜到晓将斜光投射到屋内来害得主人公彻夜难眠。
词的下片继写思妇的行为与愿望视线山近及远。
思妇独上高楼怀远只见昨晚西风骤起一夜之间将楼前的碧树吹得凋零残败思妇的怀人之心也随着远行道路延伸至天之尽头。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化为远行的道路、行人的脚步、天涯的云彩绵绵千里漫至天涯揭示出思妇对远行人的笃情深意。
这种化抽象为具象的表现手法在宋词中常有体现晏殊此词虽以女性声口抒怀但无意之中却透露出男性的口气表现出士大夫的忧生叹世的苍凉感“凋碧树”和“望尽天涯路”体现出一种骨力和阔大的气象"山长水阔知何处”还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气象将怀人的愿望托付于远方和未来并非形成无助的悲哀。
初中语文-初中诗词鉴赏——蝶恋花_1
初中语文-初中诗词鉴赏——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此词以疏淡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
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而又凄绝的特写镜头,写出了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
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
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
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
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
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杂的内蕴。
下片写登楼望远。
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
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
这样,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一种必要的铺垫。
独上西楼,正面点出独字,与上片的双飞遥相照应,是章法谨严的又一实例。
望颈,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
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欲寄彩笺二句。
彩笺与尺素都是指代书信。
二词重叠使用,一则是表示寄书意愿之热切,二则表示欲书内容之繁富。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翻译及赏析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翻译及赏析古诗原文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俱莫一作:俱暮)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译文翻译行遍天涯,看尽人情。
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飘零。
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
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新人如玉好,旧人无奈向谁边?早知道这世间美丽的东西都不长久,都难长留,明镜空在,何处得照玉颜,恰似花儿飘落,只余空枝残干,显我孤清。
注释解释阅:经历。
不道:不料。
如许:像这样。
绿窗:绿色的纱窗,指女子居所。
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朱颜:青春年少的容颜。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辞镜花辞树。
创作背景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天,长期奔走在外的词人回到家乡海宁。
夫人莫氏原本就体弱多病,久别重逢,只见她面色更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
这首词,或许就是此时而作诗文赏析“阅尽”三句:我早已历尽天涯离别的痛苦,想不到归来时,却看到百花如此零落的情景。
三句甚好。
天涯离别之苦,不抵时光流逝之悲。
加倍写来,意尤深厚。
“花底”二句:我跟她,在花底黯然相看,都无一语。
绿窗下的芳春,也与天时同样地迟暮了。
“无一语”,益觉悲凉。
春暮,日暮,象征着情人们年华迟暮。
“待把”三句:本来准备在夜阑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
可是,一点点新的欢娱,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
三句更着力写迟暮的.悲感。
当日的别离,辜负了大好芳春,这千丝万缕的怨恨是无法消除的。
最是”二句: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辞镜”二字新,有点铁成金之妙。
两“辞”字重用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