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在幼儿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科学教育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引导幼儿形成科学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幼儿的生活经验展开,注重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可以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天气与季节、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多采用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结合的方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索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

例如,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实验水的沸腾点等,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并从中发现科学规律。

四、教学环境的营造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应该具有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资源,如实验器材、模型、图书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五、教师的角色幼儿园的教师在科学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背景,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

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幼儿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并及时给予反馈。

评价过程应侧重于幼儿的参与和思考程度,而不仅仅是结果导向。

七、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幼儿园科学教育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加入科学知识的介绍,将数学概念与测量实践相结合等。

八、家园共育的合作幼儿园科学教育需要与家庭共同合作,家长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资源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与学校共同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案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案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案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为了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下面将给出一个方案,帮助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

第一,创设探索环境。

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科学探索角,其中包括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

这个环境应该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能够让他们进行自主的实验和探索活动。

第二,选择适合的主题。

科学教育可以选择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天气等。

通过选取适合的主题,可以使孩子们更容易接触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并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第三,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

对于每个选定的主题,幼儿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例如,在学习植物主题时,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实际的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在学习天气主题时,可以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制作天气图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

第四,借助科技手段。

为了丰富科学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比如使用投影仪播放有关科学实验的视频、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科学知识的获取等。

这样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演示外,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六,组织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并观察实验现象,从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和认知。

第七,设置科学角色扮演区。

为了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在幼儿园中设置一个科学角色扮演区。

孩子们可以扮演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科学知识,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第八,开展科学展览活动。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科学展览活动,展示孩子们完成的实验作品、观察结果和科学研究成果。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完整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完整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需要综合考虑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目标与意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明确目标和意义,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以及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等。

同时,科学教育活动的意义在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设计思路1.选择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感兴趣的领域,选择适合的科学主题,如植物、动物、物体等。

2.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程度,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活动,例如简单的观察实验、自制小手工制品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合理安排课程:科学教育活动应与其他教育内容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依据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力作适当安排。

4.培养鉴赏能力: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培养幼儿的鉴赏能力,例如让他们观察自然景观、实物模型等,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三、活动实施步骤1.预热环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主题的兴趣。

2.提问和讨论: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互动交流。

例如,“你们知道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吗?”、“为什么物体会沉下去而不会浮起来呢?”等。

3.观察实验:让幼儿亲自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如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光的传播等。

4.动手制作:引导幼儿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小手工制作,如制作纸质动物模型、植物标本等。

5.总结与展示:帮助幼儿总结活动中的所学所得,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发表观点。

四、教师的角色和技能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和技能:1.启发者和引导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时期。

科学教育不仅能够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设计一系列有趣又富有科学性的活动,将有助于幼儿打开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活动名称:发现昆虫的奥秘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2.发展幼儿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3.了解昆虫的基本生活特点和构造。

活动流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者幻灯片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特点、分类和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观察实践(3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校园或者附近的花坛、草地等地,观察并寻找昆虫。

教师提前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塑料容器等观察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抓取昆虫。

3.讨论和总结(20分钟):回到教室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收集到的昆虫,引导幼儿描述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可用图片或者模型辅助展示。

最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正确归纳总结。

4.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如彩纸、布料、纽扣等,引导幼儿制作昆虫的纸飞机、布偶或者纽扣画。

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二、活动名称:小科学家的实验室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发展幼儿探索和观察的能力;3.掌握基础的科学实验方法。

活动流程:1.引入(10分钟):教师用简单的实验展示引起幼儿的兴趣,如气球上的神奇气体或者色彩变换实验。

2.实验探索(30分钟):教师选取适合幼儿的简单实验,如水的沉浮、变色液体等。

教师携带所需材料和实验器械,向幼儿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3.小实验设计(2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实验主题,并进行小实验设计。

教师提供不同的实验材料,引导幼儿提出演示实验内容、步骤和预想的结果。

4.小组实验(30分钟):教师带领小组进行实验,并逐个指导每组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90年代后,科学教育走进了幼儿园,并慢慢被幼儿园所接受,认为儿童有科学,可以学科学。

纵观十几年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不够普及化,不少幼儿园对开展科学活动感到畏惧,除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认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难以把握。

笔者就近几年来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研究,谈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个科学活动的设计本人认为包括:课题设计、目标设计、材料设计、过程设计。

一、课题的设计--幼儿本位课题的设计包括选材、设计活动方案及课前准备,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到幼儿。

1、选材应注意的事项:①反映多方面的科学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涵盖面大,包含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人体科学等。

因此,为了拓展幼儿的见识,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小渗透科学意识,我们应善于挖掘适合孩子学习探究的科学教育内容。

如:物理学中的光、电、磁、力、热;天文学中的四季的秘密、星球的运动;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碘淀反应等);生物学中的动植物生长与进化;地球科学的风云雷雨;人体科学的探索人体的奥秘等。

②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周围环境"、"身边常见的"、"生活中"这些字眼。

由此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不宜把那些高科技的、距离幼儿生活很遥远的东西搬到课堂中来。

③适合集体学习的内容。

目前,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多以正规性科学活动为主,而正规性科学活动又通常是集体的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就是要解决集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正规性科学活动的选材应该是适合集体学习与探究的内容。

如:大班的《会变魔术的镜子》这一活动中要求幼儿感知平面镜的特点,迁移这一经验解决用镜子"变出"多个物体的问题。

幼儿园科学探索指南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

幼儿园科学探索指南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

幼儿园科学探索指南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科学活动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探索、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科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指导,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科学教育。

一、确定主题科学活动的主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周围环境、教材内容等方面确定。

例如,可以选择动物、植物、天气、水、力量等作为主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和探索。

二、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目标,例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目标应明确和具体,便于评估活动的成效。

2.活动步骤:根据主题和目标设计活动的步骤。

首先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进行观察和实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并提问;最后总结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3.活动材料:根据活动的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例如放大镜、显微镜、计量器、实验器材等。

确保材料安全、简单易懂,适合幼儿使用。

4.活动细节:在实施活动时要注意细节,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安静、不触摸,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植物的影响等。

同时,鼓励幼儿提问,回答问题时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逐步发现答案。

三、实施指导1.激发兴趣:在引入活动时,可以利用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活动的关注度。

2.观察和实验: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同时,鼓励幼儿亲自动手,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水的变化、测量物体的重量等。

3.引导思考: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并提出合适的问题。

可以通过提问、展示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发现答案。

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的回应,鼓励幼儿思考和尝试。

4.分享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同时,教师也要对活动进行总结,与幼儿一起回顾和归纳活动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定期组织教师分享会,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 开展跨班级、跨年级的科学教育合作项目,提升教师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促进家园共育和社区合作
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科学教育。 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合作模式: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如共同备课、交流研讨等,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内容
实验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现象,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环境或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其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科学玩具或模型,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科学游戏:通过科学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 创造力
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对周围 事物及现象的好 奇心,提高幼儿 的探究兴趣。
鼓励幼儿通过观 察、操作、实验 等方式,培养幼 儿的探究能力。
引导幼儿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培养 幼儿的思维能力 和创造力。
提升幼儿的身心健康:科学教育应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科学活动促进 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
幼儿园科学02教育的内容
选择
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强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 原理,如水的循环、生物 链等。
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 的科学教育内容,如动植 物、天气变化等。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教案旨在介绍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法,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

第二部分:背景科学区域活动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自由探索、实践科学知识和理解科学原理的区域。

它可以促进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设计原则1. 融入日常生活:将科学活动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结合,使幼儿能够在日常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和原理。

2. 激发兴趣:设计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其主动参与和探索。

3. 引导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4. 多元化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第四部分:活动设计1. 研究动物足迹-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了解动物的特征。

- 活动步骤:a)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不同动物的足迹。

b)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猜测动物的种类和习性。

c) 回到教室,制作动物足迹模型,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实践。

2. 探索生长-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 活动步骤:a) 培育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如豆芽或小麦苗。

b) 让幼儿参与种植过程,并负责每天给植物浇水和观察生长情况。

c)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水、阳光和土壤等因素。

3. 发现浮沉-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 活动步骤:a) 准备一个水槽和一些物体,如木块、泡沫球等。

b) 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木块会浮起来?”。

c)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物体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第五部分:活动指导1. 提供材料和资源:准备各类实验工具、生活用品等,以支持幼儿开展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2. 引导问题提出: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确定活动主题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首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

主题的选取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主题:1. 幼儿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三态变化”、“彩虹的形成”等;2. 季节性科学现象,如“春天的植物”、“秋天的果实”等;3.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如“垃圾分类”、“动物保护”等。

二、制定活动目标在确定活动主题后,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

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多个方面,并要与主题紧密相关。

例如,在设计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制定以下目标:1. 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条件;2.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要结合主题和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并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

例如,在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选择以下内容:1. 垃圾分类的原因和方法;2. 垃圾分类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3. 自己动手进行垃圾分类。

四、设计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是整个活动的核心,要根据主题和目标,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应该包括导入、探究、总结等环节,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动手操作。

例如,在设计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设计以下活动过程:1. 通过图片或实验引入主题;2. 引导幼儿探究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条件;3. 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过程;4. 总结水的三种状态及转化条件。

五、提供适宜的材料和资源在活动中,要提供适宜的材料和资源,以满足幼儿的操作和探究需求。

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应该符合活动的需要和安全性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

例如,在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的活动时,可以提供以下材料和资源:1. 水、冰块、酒精灯等实验材料;2. 实验手册、图片等学习资源。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开始启蒙,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以下是一个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共分为十二个小节进行展开。

一、确定目标和主题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前,首先需要确定活动的目标和主题。

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主题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如水、植物、动物等。

二、制定活动计划根据目标和主题,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

计划应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所需材料等。

同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置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

三、提供观察材料和工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实践,需要提供适当的观察材料和工具。

观察材料可以包括放大镜、显微镜、磁铁等,工具可以包括容器、实验器具等。

这些材料和工具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实践,提升他们的科学认知能力。

四、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是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可以发现一些现象或规律,引导他们将观察到的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猜想。

五、组织实践操作和实验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活动中应组织实践操作和实验。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同时,实践操作和实验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六、鼓励幼儿观察和记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幼儿在观察过程中需要经常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可以通过绘制图画、拍照、写日记等形式进行记录。

同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结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

七、开展小组讨论和展示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

幼儿可以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实践经验分享给其他幼儿,通过交流和讨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目标是通过有趣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探索、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将能够学习和理解基本科学概念,如物体的属性、动态、变化和互相依赖的关系等。

此外,幼儿还将发展关键的认知技能,如观察、分类、比较和推理等,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

从长远来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够为幼儿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科学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些建议:1.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有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主题,如植物、动物、天气等。

这将有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用观察、实验、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可以了解到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命周期。

3.提供实践机会: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气球的膨胀过程,以帮助幼儿理解气体的性质。

4.引导和提问: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例如,当观察一只蝴蝶时,教师可以问幼儿为什么蝴蝶会飞,从而引导幼儿思考有关飞行的科学原理。

5.组织科学活动: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团体活动,鼓励幼儿合作、分享和交流。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设计和建造一个简单的迷宫来学习物体的运动路径。

6.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如花园、河流等,进行户外科学活动。

例如,带幼儿到花园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找出影响生长的因素。

7.制定教学计划:为每个科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活动的目标、教学方法、材料和资源、时间和评估方式等。

这有助于组织和管理科学教育活动,并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性。

8.注意安全:在设计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习题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习题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观察认识型活动: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3.实验操作型活动:实验操作类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它强调的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过程。

4.科学讨论型活动:科学讨论型活动是指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

5.区域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区角活动是指教师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在其中投放各类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在不同区域内幼儿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下,学习并获得知识。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它有何特性?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它有以下特性: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生成化;教育过程的探索性;教育活动结果的经验性;教育目的的长远性;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

2.结合实际谈谈实验操作型活动对幼儿学科学有什么意义?第一:实验活动能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第二:实验活动能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本质,有利于幼儿理解科学现象。

第三:幼儿在实验活动中亲自操作,易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设法解决问题,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什么?第一,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物、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锻炼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更深入的学科学打下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一、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首先要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影响,因此教育活动应以观察、实验和探索为主,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学习和发现。

二、选择适合幼儿的主题科学教育的主题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

例如,可以选择“动物与植物”、“天气”、“水”等主题。

通过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这些主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制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育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科学知识的传授、实验活动的设计等。

四、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可以设置模拟实验室或自然观察场所,提供各种科学工具和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实施科学教育活动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展示、问答、讨论、实验等,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提出问题。

六、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可以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在绘画活动中,可以讨论颜色的形成原理等。

七、鼓励幼儿的实践和实验实践和实验是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活动,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原理。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引导幼儿的自主学习科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和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索,让他们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科学教育活动概述1.1 科学教育活动的定义与重要性1.2 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1.3 科学教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准备2.1 活动主题的选择与开发2.2 活动目标的制定与分解2.3 活动内容的安排与选择2.4 活动材料的准备与制作第三章: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3.1 活动导入的设计与方法3.2 活动过程的指导与支持3.3 活动交流与分享的设计第四章: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1 活动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2 幼儿参与度的观察与评估4.3 活动效果的反思与改进第五章:科学教育活动案例分析5.1 案例一:简单电路的制作5.2 案例二:植物生长的观察5.3 案例三:磁铁的奥秘5.4 案例四:动物分类的游戏5.5 案例五:太阳系的模型制作第六章: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探究与实验6.1 探究式学习的原则与步骤6.2 实验设计与安全指导6.3 科学探究工具的使用与教学6.4 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激发第七章: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7.1 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与目标7.2 数学概念的直观教学方法7.3 数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7.4 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第八章:科学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8.1 STEAM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原则8.2 科学教育与STEAM教育的结合点8.3 STEAM教育项目的选择与设计8.4 幼儿STEAM学习空间的创设与利用第九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9.1 特殊需求儿童的特点与教育原则9.2 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9.3 特殊需求儿童的科学教育策略与方法9.4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支持第十章:科学教育活动的资源与拓展10.1 科学教育资源的选择与整合10.2 幼儿园与社区资源的联结10.3 科学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的结合10.4 科学教育活动的国际视野与比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解析: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制定与内容选择是整个教案设计的核心。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策划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和多样性。

以下是一个科学教学活动的策划,旨在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名称:探索小科学家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2.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与科学相关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显微镜、磁铁、水杯、眼镜等。

2. 打印制作活动的海报和指导手册。

3. 分小组,准备好幼儿的名字牌和队旗。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科学探索的介绍1. 活动开始前先给幼儿们讲解什么是科学探索,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向幼儿介绍科学家、实验室、发明等相关概念。

3. 展示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二阶段:实验探索的互动1. 分组进行实验活动,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老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主题,如水的特性、颜色的变化等。

在指导下,幼儿们可以自行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

3. 激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来总结规律。

4. 鼓励幼儿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第三阶段:实验成果的分享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发现,可以通过图片、展板等形式呈现。

2. 引导幼儿用简洁的语言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解答。

4.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幼儿从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第四阶段:科学作品展示1. 让幼儿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科学作品,如宇宙飞船、太阳系模型等。

2. 在幼儿园内设置科学作品展示区,展示幼儿们的作品。

3. 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参观科学作品展示,让幼儿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活动评估:1.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参与程度、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2. 可以邀请家长填写问卷,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活动延伸:1. 组织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科学现象,如蝴蝶的生长变化、树叶的颜色变化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引言概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于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活动,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设计科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环境和评估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设计科学活动的目标1.1 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通过设计科学活动,可以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的目标应当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对科学有一种主动的探索欲望。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科学活动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观察和思考,幼儿能够积累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科学活动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2.1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科学主题科学活动的内容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进行选择。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主题,如植物的生长、水的变化等。

2.2 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科学活动应当设计得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游戏、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乐趣。

2.3 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科学活动应当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实验、观察结果等方式,让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

三、设计科学活动的方法3.1 创设情境和场景科学活动的方法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可以利用故事、图片、实物等方式,创造一个具有科学背景的情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3.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活动的方法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等。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3.3 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科学活动的方法应当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可以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提纲)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提纲)

胎教理论与实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策略一、幼儿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一)3~4岁(小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二)4〜5岁(中班)儿童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三)5~6 岁(大班)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分析、设计与制定(一)制定目标的重要性(二)目标的分类1、层次结构(纵向)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教师逐一分析)2、分类结构(横向):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科学能力方法目标、科学知识教育目标(三)重点详细分析<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目标结论:情感重点培养、知识适时渗透、技能-获得方法(教师具体分析为目标定位的依据及具体如何操作)案例感知:小中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四)制定活动目标须知及设计要素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与目标修改:小班“可爱的蚕豆荚”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课题)设计、材料设计(一)内容(课题)设计、材料设计要求(二)具体内容1、0—3 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2、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3、数学内容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及实施过程(过程设计)(一)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探讨1、方法学习案例赏析:沉浮视频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案例学习:美国老师的认识蚯蚓活动2、教学方法课堂小体验儿歌体验(举一反三)(二)活动过程的设计1、活动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活动过程的设计一一灵活调控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案例:幼儿园优质课欣赏《小鸡出壳的活动》3、实施过程要点考虑★ 幼儿的操作——细心观察活动过程:★ 幼儿的探索——鼓励支持★ 幼儿的发现——为之赞叹★ 幼儿的困难——适时引导★ 幼儿的质疑——共同解决★ 幼儿的成功——分享快乐★ 幼儿的失败——总结经验★ 幼儿的结论——归纳提升活动案例赏析:小班科学活动快乐种植4、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点(数学)(1)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和培养幼儿科学思维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并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种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方案。

一、活动主题:自然界的律动本活动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律动,了解生命的周期和变化,并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通过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变化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准备素材:麦芽、植物种子、种子盘、水、阳光。

2.准备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放大50倍的透镜。

3.准备课件和图片:幼儿园一般都会配备幼儿园用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利用这些设备来播放相关的课件和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四、活动内容与步骤:1.导入:老师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讲解:利用PPT或图片,向幼儿展示春天的景象,让幼儿了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植物开始发芽、开花,动物也开始活动。

3.实践操作:幼儿利用种子盘种植麦芽,并给予水和阳光,观察麦芽的生长变化,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植物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4.观察记录:幼儿利用显微镜、放大镜和透镜等器材观察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构造,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5.总结: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总结自然界的律动规律和生命周期的变化。

6.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室外实地考察活动,观察不同季节下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律动规律的理解。

五、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观察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实践操作结果,评估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3.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导言:幼儿园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科学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探索精神、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从科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资源准备、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确立科学教学目标科学教学目标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

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科学教育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做好铺垫。

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确定。

幼儿园科学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自然界的现象、生活习惯等。

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科学教学活动需要以幼儿的学习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如观察、实验、模拟、游戏等。

观察可以让幼儿直接感受和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过程;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模拟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幼儿学习;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准备教学资源科学教学需要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标、实物、故事书籍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实践探究是幼儿园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探究,幼儿能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例如,在学习“水”的特征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形状、颜色、状态等特点。

六、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科学教学要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出一些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寻找答案。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可以增强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是科学探索的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应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可以通过观察的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如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动植物的特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

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正确设计和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一、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很关键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教师在内容与目标选择制定上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

其次,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目标、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促进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

再次,应明确每个分目标的确定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1、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为依据,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活动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而服务2明确探究任务、设想个人计划。

3、活动设计要遵循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幼儿参与。

4、同伴探索交流、形成个性经验。

群体交流感受、提升规律认识。

5、拓展认知范围、引发持续发展。

二、注重在活动前教师对所投放材料的实验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应对所投放的材料亲自尝试,以此来确定材料是否适应活动,是否能直指教育目标。

在尝试中教师要排除不适合的材料,及对幼儿经验的形成有所干扰的材料。

如在设计“物体的下落”的活动中,我在开始时所想的材料有纸盒和积木,但通过活动前自己对材料的实验,我发现虽然两种物体的重量不同,但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基本相同,这样就对于幼儿形成相对于目标物体的重量影响下落的速度的经验有所干扰,于是我放弃了纸盒这一材料,选择了方形积塑并再次尝试,这次方形积塑与积木的下落速度明显的不同。

三、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导入法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将幼儿科学教育列于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

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一开始就应注意运用导入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感受科学的奥秘,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前提。

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创新和成功。

好的导入活动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由经验导入学前期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尽管这些经验比较直观、肤浅,但由于是幼儿亲身感受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总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奋点,使科学探索活动顺利展开。

例如:《神奇的小细管》这一活动中,设计中用一个“不小心水洒了,然后用纸擦,但是没有擦干,然后请幼儿来想办法帮我将水擦干”的情景引入,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此环节中让幼儿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支持他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幼儿平时都是用毛巾擦桌子,他有这个知识经验,知道毛巾能够擦干水。

然后在下面的设计中让幼儿知道这种吸水的现象是毛细现象,并想利用一个小细管插入水中来演示出水向上涨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观察这种现象,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毛细现象,知道水原来是顺着这个小细管向上升的,帮助幼儿提升一个知识经验。

所以,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由经验导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

当幼儿注意到这些问题后,再引导幼儿探究其中的原因,幼儿就有了探究的愿望,探究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由材料导入活动中的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材料,归根结底是为幼儿感知、观察、操作准备的,幼儿通过看看、摸摸、捏捏、敲敲等摆弄活动,会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

在活动之前,先给出材料,由材料导入活动,可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就像“神奇的指纹”这一活动中,我就提前准备了观察指纹比较常见的用具,像放大镜、印泥,透明胶、纸、笔,其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观察、发现一种事物现象,扩展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见了便忍不住要去摆弄,我就说:“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你们面前放大镜、印油,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专心致志地摆弄起了面前的各种操作材料,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探索的过程。

通过所提供了人手一只的放大镜使他们看的更清楚,从而能说画出不同的指纹形状,了解指纹的特征,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

整个活动幼儿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体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流畅,过度自然、清晰。

活动中幼儿能根据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指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三)由故事导入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其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幼儿。

将故事这一形式运用到科学教育的导入活动中,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运用于导入活动的故事大多短小精悍,紧扣活动内容,能很快地切入主题,一般可以选择现成的科学童话小品,也可由教师即兴创编,但故事一定要与活动有关,这样才能通过故事引出活动,发挥故事的导入作用。

如在开展《乌鸦喝水》这一活动时,我先给小朋友讲了故事《乌鸦喝水》,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是不是有水的瓶子投入棋子后乌鸦都能喝到水呢?通过故事,幼儿都想来玩一玩,试一试对教师的提问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将枯燥、单调的科学知识蕴含在生动的故事内容中,就能使幼儿在情趣盎然的故事欣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四)由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孩子们通过游戏来体验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体育游戏、角色游戏、智力游戏等等都和幼儿的一日活动密不可分。

将科学教育内容融于有趣的游戏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使幼儿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在亲身体验中学科学,用科学,从而更加爱科学。

将游戏作为科学教育的导入活动,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对科学现象产生探究和了解的愿望,从而为教师组织进一步的探索活动提供动力保证。

如在进行科学活动《帮助小动物》这一活动中,将户外场地布置成为一个循环游戏的场所,请幼儿走过小路来到沙地前,请小朋友试试用法宝能不能将藏在沙子中的食物找出,把食物放到手中的小盒里。

请幼儿跳塑料圈越过障碍到玻璃瓶前,请小朋友试试用法宝能不能将瓶中食物取出,把食物放到小盒里。

走过独木桥来到装满落叶的盒子前,请小朋友试试用法宝能不能将藏在落叶下的食物找出,把食物放到小盒里。

大家各抒己见,谁也不服谁。

活动的目的性增强了,活动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了。

利用游戏作为科学活动的导入,不仅能快速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也能使活动的组织显得自然、生动。

(五)由环境导入科学教育活动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直接导入。

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接触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取大量的有关科学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就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如在组织《秋天的树叶》这一活动时,我带幼儿去户外散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我很自然地问幼儿:“看看这些树,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到了对树木的观察上。

导入活动的形式相当丰富,除了上述这些外,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方式导入。

在选定课题内容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仔细地选择适宜的导入方法,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究,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互动环节:根据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的活动目标,说说自己想要采取的教育策略。

活动目标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观看视频应彩云《好听的声音》,讨论分析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育策略。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以实验操作法激发兴趣。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所以在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可操作材料,对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十分有益。

例如:在神奇的泡泡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让他们去操作实验,在反复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不断地被激发,不断地得到了满足,使幼儿的学习处于一种积极快乐的活动状态。

2、以游戏法激发兴趣。

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活动,是幼儿主动自然进行的活动。

科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以问题情境法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儿去探索,并激发寻求答案的愿望。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使幼儿感到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

(二)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

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活动被重视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孩子们很忙、很投入、很高兴地在操作材料,但是,仔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操作仅仅处于一种表面的形式,老师在孩子操作前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任务,所以幼儿的操作显得没有目的、有的孩子玩呀玩呀就把操作当成嬉戏了。

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是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纯粹的孩子去玩就行了呢?所以,在操作前老师必须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1、鼓励性提问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今天的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都运用了鼓励性的提问,尽量多的鼓励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