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皮肤出现破溃感染,需保护创面,预防感染,避免抓挠, 忌洗浴,外擦抗感染膏药
聆听
穴位贴敷疗法的操作 及注意事项
威县中医院 王艳丽
学习目标
01 概念 02 穴位贴敷适应症 03 穴位贴敷禁忌症 04 穴位位置评估 05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流程 06 穴位贴敷疗法注意事项
概念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 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
➢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行取下。
➢ 妥善处理过敏皮肤。
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和胸骨下端连接线的中点 也可以并拢手指放于肚脐上方,肚脐与胸骨下端连接线与手指 相交的地方为中脘穴 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 胃痛,辅助消化等。
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 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 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 豆类及豆制品,
避免进食温热易发食物 (如羊肉、狗肉、鸡肉、 鱼虾、螃蟹等),
避免空调直吹,影响治疗 效果。
注意事项
皮肤反应的处理:
有的病人外敷部位可能出现水疱、皮肤瘙痒,这属于正常 现象;若水疱较小不必作任何处理,最好让其自然吸收; 若水疱已破,可局部涂碘伏
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 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痛、
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头痛、眩晕、口 眼斜、消渴、月经不调、痛经、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 夜啼、厌食、遗尿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禁忌症
贴敷时间
➢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不超过8小时,小儿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 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全
17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
1.选取药贴: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符合规范的药贴,优先使用可促进药物透皮的药贴和溶媒,如透气胶贴和透皮剂等;透气胶贴现用现拆,溶媒现用现抽。
2.制备药粉:选择正规厂家的优质中药材,经粉碎处理制成药粉。
药材要地道,药粉要够细,从而确保疗效。
3.制作溶媒:溶媒用于调和药粉、促进透皮。
多用生姜汁或醋作为溶媒,一般认为寒证使用姜汁,热证使用醋。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药贴都自带薄荷之类的溶媒,可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
4.调和药剂:将贴敷药物按照剂量配好放入药碗,加入适量溶媒调和粘稠,注意不要太稀,亦不可太干,以利于湿润皮肤和药物有效成分析出为度。
调完一穴药物后将药碗清洁干净再调其他药物,以免造成不同穴位用药的相互掺杂。
5.清洁皮肤:贴敷前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晾干后再行贴敷。
一则清除油渍污垢利于药物成分透皮吸收,二则防止皮肤起泡溃破后感染。
6.固定药贴:将调好的药剂放于药贴中央,先固定一端,再适当拉紧另一端,慢慢排净贴下空气,贴敷紧密平整。
天突穴、下颌下等个别不宜固定的位置可以适当剪制药贴以利于固定,皮肤汗多或多动易掉者可加胶布固定。
7.贴敷时间:贴敷时间一般为4-8小时,不易吸收或刺激性较小的药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药剂中含冰片、细辛、白芥子、木香、元胡、芒硝等对皮肤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贴敷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反应或适当缩短贴敷时间。
槐荫时中堂中医诊所。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目的】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适应症】我科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老年人各类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辅助治疗;2、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辅助治疗。
3、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辅助治疗。
4、各种原因导致的眩晕的辅助治疗。
5、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禁忌症】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用物准备】自粘性无菌敷料、75%乙醇、药物(失眠外贴膏、眩晕外贴膏、高血压外贴膏、慢性咳喘外贴膏,均由我院药物研发中心制作。
)【操作程序】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疾病不同选择相应的穴位。
2、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3、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4、消毒: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5、方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6、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注意事项】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颜面部慎用。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1、选择穴位,使用碘伏从中心向外周消毒。
2、成人使用消毒的一次性采血针在穴位上轻刺,以皮下微微出血为度,10岁以下儿童使用生姜在穴位上擦拭,穴位皮肤发红为度,以促进药物吸收。
3、揭掉治疗贴保护膜,将功效面外敷于穴位。
4、每贴贴敷时间以12~24小时为宜。
5、如果在胶布处出现发痒、发热、微痛,应立即取下药膏。
如果上述症状不严重也要减少贴敷时间,最多贴上2到4个小时左右。
6.在贴敷期间,不能吃海鲜及辛辣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第 1 页共1 页。
中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中医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的内容包含中医穴位贴敷的术语与定义、贴敷前的准备、操作方法、禁忌症、注意事项、儿童贴敷特殊注意事项、贴敷期间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2346-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GB/T21709.9-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9部分:穴位贴敷GB/T33414-2016 穴位贴敷用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穴位贴敷:在穴位上贴敷某种药物的治疗方法。
3.2助透剂:能够增加药物透皮速度或增加药物透皮量的物质。
3.3赋形剂:赋予药物适当形态和体积的物质。
4贴敷前准备4.1贴敷药物的选择贴敷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中医辨病、辨证的原则,按照GB/T33414-2016 《穴位贴敷用药规范》之规定,药物的剂量应按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物的外用剂量之规定,每个穴位贴敷的药物一般为1-3种。
由于儿童皮肤娇嫩,应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对于孕妇,禁用影响胚胎发育及容易导致流产的药物;对于哺乳期的妇女,禁用影响哺乳的药物。
基层常见病症贴敷药物推荐,见资料性附录A。
4.2贴敷药剂的制备4.2.1制备过程应在清洁、常温的环境中进行,或在专用制剂室完成;制备药剂的中药材应注重质量。
4.2.2将药物研末成细粉(建议80目以上),密封储存备用。
4.2.3将药粉与助透剂或赋形剂(水、姜汁、醋、黄酒、药液等)充分混合。
当使用姜汁作为助透剂时,姜汁与水的调配比例:成人为1:1,儿童为1:2。
4.2.4将混合好的药剂放在纱布上或胶贴上备用。
4.2.5贴敷药剂宜在药物使用的当日制备,如需要提前制备,制备好的药剂需密封放冰箱冷藏储存,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使用时应提前取出并放置常温备用。
药剂宜尽快使用,若其外观或气味发生改变应弃用。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
1. 清洁穴位: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贴敷部位,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
2.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需要贴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穴位。
若不确定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3. 准备贴敷材料:准备好贴敷材料,如膏药、贴敷粉、贴敷布等。
4. 贴敷方法:
(1)膏药贴敷:将膏药剪成适当大小,贴在穴位上,用手指压实。
(2)贴敷粉贴敷:将贴敷粉均匀撒在穴位上,用气垫布或胶布将其覆盖固定。
(3)贴敷布贴敷:将贴敷布剪成适当大小,用凡士林或透明胶布粘贴在穴位上。
5. 固定贴敷:用胶布或绷带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确保贴敷材料不会松动。
6. 保持时间:根据需要,贴敷时间可以长短不等,一般可保持数小时至整夜。
7. 贴敷后护理:在取下贴敷材料后,用温水擦拭贴敷部位,保持干燥。
如有不
适或皮肤敏感,应及时停止贴敷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穴位贴敷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正确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
此外,穴位贴敷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定的疾病和情况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如妊娠期、孕妇、儿童等,应慎重进行。
穴位贴敷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穴位贴敷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贴敷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诊断结果,确定需要贴敷的穴位。
清洁皮肤: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贴敷区域的皮肤,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准备贴敷材料: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如医用胶布、穴位贴等。
2.贴敷操作:找准穴位:使用解剖知识和准确的位置描述找到目标穴位。
轻轻按压: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以帮助放松组织和增加敏感度。
进行贴敷:将贴敷材料贴在穴位上,确保贴敷牢固但不过紧。
固定贴敷: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贴敷材料,以防止脱落或移动。
检查舒适度:询问患者是否感觉舒适,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贴敷完成:注意观察:在贴敷过程中和之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情况。
记录信息:记录贴敷穴位、贴敷材料、贴敷时间等相关信息。
给予指导:向患者说明贴敷之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二、评分标准在穴位贴敷操作中,可根据以下评分标准对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1.穴位定位准确性:根据解剖知识和位置描述,准确找到目标穴位。
2.贴敷技巧熟练度: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水平。
3.贴敷牢固性:贴敷材料固定程度,确保贴敷牢固但不过紧。
4.卫生操作规范性:操作过程中的卫生规范和清洁程度。
5.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感觉和反馈,评估贴敷过程是否舒适。
评分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五分制或十分制来进行评估,并记录评分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贴敷操作的参考,以提高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关于穴位贴敷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的文档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辅助,请随时告知。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
08、穴位贴敷治疗的操作规范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一、适应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主要有: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二、操作规范1施术前准备1)药物:①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标准及流程:①评估准备:首先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贴敷部位皮肤情况,选择适宜的穴位和药物。
准备贴敷药物、消毒用品、贴敷材料等。
②清洁消毒:用温开水或酒精棉球清洁贴敷部位皮肤,确保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③药物制备:根据配方研磨药物至细末,或调和成糊状,使用传统中药或现代药膏均可,确保药物新鲜有效。
④穴位定位:准确选取治疗所需的穴位,可参考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解剖学,确保贴敷位置准确。
⑤贴敷操作:将药物均匀涂于贴敷材料上,贴于已选穴位处,轻压使其紧贴皮肤,覆盖固定。
⑥时间控制:告知患者贴敷时间,通常为几小时至数天,依具体疗法而定,期间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⑦观察指导:贴敷期间留意患者反应,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指导患者正确护理贴敷部位,避免沾水或剧烈运动。
⑧揭除清洗:按预定时间揭除贴敷物,轻柔清洁贴敷部位,检查皮肤状况。
⑨效果评估:跟踪记录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调整穴位或药物。
⑩记录归档:完整记录患者信息、操作过程及治疗效果,归入医疗档案,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医院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少一点
-5
考核时间:考核者:
中医医院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0
少一点
-5
用物
准备
治疗盘、药物、敷贴、75%酒精棉球、必要时备浴巾
5
少一样
-1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5
少一点
-1
操
作
步
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治疗(保健)部位。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3、治疗室准备貼敷用药,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4、协助患者大小便,松开衣着,安置合适体位。
5、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
6、用75%酒精棉球清洁貼敷部位,范围大于敷贴固定区域。
7、药物敷于穴位处,用敷贴固定牢固。
8、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注
意
事
项
1、穴位选取不可过多,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避免药物脱落。
2、配制好的药物不可放置过久,药物宜密闭、低温保存。
3、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4、久病、体弱、消瘦者,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有无不良反应。
5、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貼敷,孕妇、严重皮肤病患者、疾病发作期患者、热性疾病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不能采用。
9、协助患者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
10、整理用物。洗手。
11、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贴敷一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身体的气血和经络,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下面是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1. 准备材料:准备好需要用到的材料,包括贴敷药品、纱布、胶布、棉签、酒精等,确保材料干净无污染。
2. 确定穴位:根据所需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可以参考中医经络图或向专业医师咨询。
3. 洗净双手:在开始操作前,先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双手,确保双手清洁。
4. 清洁穴位:用酒精擦拭需要贴敷的穴位,保证穴位的清洁和消毒。
5. 准备贴敷药品: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贴敷药品,如中药药贴、樟脑丸、红花油等。
按照药品说明或医生的建议使用。
6. 贴敷纱布:将纱布剪成适当大小,能够完全覆盖住贴敷药品和穴位的范围。
用棉签将贴敷药品涂抹在纱布上。
7. 贴敷穴位:将涂有贴敷药品的纱布贴在选择好的穴位上,轻轻按压,确保贴敷牢固不易脱落。
8. 固定贴敷:用胶布或其他适合的固定物品将贴敷的纱布固定在穴位上,防止移位或脱落。
9. 注意事项:贴敷后要在旁边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如过敏、疼痛等,应及时采取措施。
10. 观察变化:贴敷后的一段时间内,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和反应,如是否有温热感、舒适感等,也可以测量相关指标的变化。
11. 去除贴敷:贴敷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左右,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延长或缩短。
时间到后,将贴敷纱布小心地从穴位上取下,再用酒精擦拭穴位。
12. 清洗材料:将使用过的纱布、胶布等材料进行处理,保持卫生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是穴位贴敷的一般操作流程,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贴敷是一项专业的医疗技术,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操作不正确或药品选择不当,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
因此,在进行穴位贴敷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技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穴位贴敷技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穴位贴敷的技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通过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可以提高贴敷效果,确保穴位贴敷疗法的有效性。
1. 穴位贴敷技巧操作流程1.1 准备工作- 洗手并戴上清洁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
- 准备穴位贴敷所需的材料,例如贴敷纸、贴敷片、贴敷剂等。
- 准备相应的穴位图,确保正确找到穴位。
1.2 检查患者-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需求。
- 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确保没有任何感染或创伤。
1.3 寻找穴位- 根据穴位图指导,找到需要贴敷的穴位。
- 使用清洁棉球或酒精消毒穴位周围的皮肤,预防感染。
1.4 进行贴敷- 根据贴敷部位和贴敷材料的要求,正确贴敷穴位。
- 确保贴敷的力度适中,不要太紧或太松。
- 通过适当的按摩或用药物增强效果,提高贴敷疗法的效果。
2. 评分标准为了检验贴敷技巧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 贴敷位置:穴位贴敷位置是否准确,是否与穴位图相符。
- 贴敷方法:贴敷的步骤是否正确,操作是否流畅。
- 贴敷材料:选用的贴敷材料是否合适,包括贴敷纸、贴敷片、贴敷剂等。
- 贴敷力度:贴敷的力度是否适中,既不太紧也不太松。
- 效果评估:贴敷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 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注意卫生,是否避免了感染和创伤的风险。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可以进行贴敷技巧操作的评价和改进,以提高贴敷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穴位贴敷技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提高穴位贴敷疗法的效果非常重要。
建议医护人员在操作穴位贴敷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通过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贴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医院中医科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中医科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外科的相、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二、禁忌症皮肤过敏者三、准备工作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 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四、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
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图及评分要求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图及评分要求
1. 操作流程图
以下是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图:
1. 准备工作:
- 将所需的贴敷材料准备齐全,包括贴敷贴、消毒酒精、剪刀等。
- 保持双手清洁,戴上消毒手套。
- 对贴敷区域进行消毒,用消毒酒精擦拭。
2. 贴敷穴位:
- 根据需要贴敷的穴位确定贴敷位置。
- 将贴敷贴从封口处打开,取出适量贴敷贴。
- 将贴敷贴贴在穴位上,确保贴敷贴与皮肤贴合紧密。
3. 固定贴敷贴:
- 使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将贴敷贴固定在穴位上,避免贴敷贴脱落。
- 调整固定力度,确保固定牢固但不影响穴位的刺激。
4. 完成贴敷:
- 检查贴敷贴是否固定牢固,并且没有皱褶或松动。
- 向患者解释贴敷的注意事项,包括禁止剧烈运动、保持清洁等。
5. 记录贴敷信息:
- 记录贴敷的日期、时间和贴敷的穴位名称。
- 记录患者有关贴敷区域的感受或不适。
6. 贴敷后处理:
- 将使用过的贴敷材料进行妥善处理。
- 清洁贴敷区域,移除残留物,并用消毒酒精擦拭。
2. 评分要求
对于穴位贴敷的评分,以下要素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1. 穴位准确度:贴敷是否准确选择了穴位,位置是否正确。
2. 固定稳定度:贴敷贴是否固定牢固,不易脱落。
3. 刺激力度:贴敷贴与皮肤是否紧密贴合,能否提供适当的刺激。
4. 整体质量:贴敷贴是否整洁、无皱褶或松动。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可以给予相应的评分,从而评估穴位贴敷的操作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关于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图及评分要求的文档。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
穴位贴敷的操作规则
穴位贴敷的操作规则2016-7-25 利君贴敷学院操作规则(一)消毒一般应用75%的酒精棉球,由腧穴或患处部位的中心向四周绕圈擦拭需敷药的部位皮肤;或先用25%酒精棉球擦拭,然后再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消毒;也可用温开水或消毒液,洗净穴位皮肤,然后再敷药。
当穴位及患处皮肤消毒后,切忌再接触污物,以免重新污染。
(二)药饼制作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相关药粉,辩证病情用专用勺取适量到铝塑板内,取相应透皮液,用压舌板调和直至糊状,以不松散、易成型为度再将药泥放到沙蒿籽饼上,用压舌板压至长方形状,厚度约2-3mm,最后将药饼放到无纺布上即可。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消毒,预防感染穴位贴敷一般都会起小水泡,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敷药之前,一般应用75%医用乙醇按常规消毒穴位或疾患皮肤,然后再敷药,以免发生感染。
(二)药量及时间因小儿皮肤薄嫩,故不能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一般是1-2小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也不易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某些敏感部位也不宜进行贴敷。
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对久病体弱消瘦者,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的患者,使用时间不宜过久,以免患者发生呕吐、眩晕等。
(三)注意生活调理穴位贴敷贴药时间内,应尽量减少出汗,以使药物与穴位充分接触,并保持胶布的粘度。
贴敷部位在10小时内,一般不宜用冷水或过热的水擦拭,勿抓破。
穴位贴敷治疗的当天,患者要禁止进食寒凉、生冷和辛辣之品。
(四)间断敷药,疗程易短在治疗过程中,要提倡间接性敷药,每个或每组穴位,不宜连续贴敷太久,要交替使用,以免造成皮肤因长期不呼吸而破损,影响继续治疗。
使用膏剂贴敷时,应注意膏的软硬度,并需要及时更换,以防药膏干燥、裂伤皮肤,引起疼痛或溃烂。
每个疗程之间应休息5-7天,以免皮肤损伤过度,引起继发性感染。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操作方法:
贴敷前,用酒精棉球将局部擦净。
确认包装无破损后,打开包装,取出穴位贴敷治疗贴,将贴剂的隔离膜撕去,以钢珠对准相应穴位敏感点贴压,1片/穴、天。
适应症: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
禁忌症:
1、孕妇,皮肤溃烂处禁用。
2、糖尿病、高热患者慎用。
注意事项:
1、仅限一次使用,用后销毁。
2、叮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3、无粘性、包装破损或过有效期禁止使用。
4、夏季多汗,宜勤换。
5、敷贴后如有过敏等不适,应停止敷贴。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
穴位贴敷诊疗操作规范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
一、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
二、操作规范1施术前准备1)药物:药物组成①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进程请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大概在本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接纳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历和地域的特性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分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纵的治疗体位为好。
4)环境:应挑选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
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洗濯干净。
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
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穴位敷贴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要求
评分
评估
10
1、核对医嘱及患者1,评估患者简要病情、主要症状1、既往史及穴位、是否妊娠1、有无粘胶类敷料过敏史1、敷药部位的皮肤情况等1。
2、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1、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1。告知穴位敷贴的作用及配合要点1
3、环境温度、光线是否适宜1,是否需要遮挡1。
3
6
12
15
5
10
4
6
2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评价
10
1、患者及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和药物作用,配合良好
2、操作程序熟练,患者舒适,全身皮肤完好,无烫伤,未发生不适反应
3、注意保暖,维护患者隐私,被服、床单元无潮湿
3
4
3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2,随时询问患者感受3
6、敷贴:将已摊好药物的棉纸或薄胶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5,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物5。
7、协助患者穿衣1。安置舒适体位1,整理床单元2
8、做好相关健康教育
9、整理用物1,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终末处理1
9、洗手1、记录所敷药物1、时间1、部位1及皮肤情况1
10、登记2(护理记录单、中医护理技能登记本)
5
3
2
准备
10
1、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1,修剪指甲1,流水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1。
2、物品:治疗盘、棉纸或薄胶纸、0.9%生理盐水棉球、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压舌板纱布、胶布或绷带、必要时备屏风、毛毯(少带一样用物扣1分,最多扣2分)
3、患者:了解操作目的,排尿,做好准备,体位舒适。
4、环境:整洁、舒适,温度、光线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甲医院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1.操作前,要选择适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病种,安排合适的药物,并根据不同的病情安排好多组穴位以供贴敷时轮换使用。
2.先将选好的药物加工成细末,榨好姜汁,二者以10g︰10ml的比例,混和调成较稠干膏状,置于冰箱内冷藏保存备用或当天调配使用。
3.贴药前,先将调制好的膏状药再做成直径1—1.5mm的药饼,放置在直径约50—60mm大小的胶布中央备贴。
4.贴药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配伍好的穴位,患者以坐姿为主,进行贴药。
穴位处有皮损、皮疹、溃疡者禁用。
5.一次贴药选用5—6个穴位,最多不超过10个穴。
贴药时间:14岁以下小儿约贴1—2小时左右,成人约贴2—3小时左右,少数人反应较迟缓者,可贴4小时以上,一般不超过6小时。
6.穴位贴敷疗法常年可以应用,一般多在三伏
天和三九天时,针对一些寒性病、反复发作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等,进行群集性贴药,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又称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7.局部有过敏现象(皮肤瘙痒、皮疹、发热过甚、疼痛等),立即停止敷药;若贴药后出现水泡,也无须惊慌,可按烧伤处理。
出现小水泡,外搽龙胆紫药水即可;若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使之瘪后,再外敷无菌敷料即可。
或按烫伤应急预案处理。
8.小儿皮肤娇嫩,故三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贴药;孕妇(尤其是早孕者)不宜使用,防止坠胎或早产。
9.敷药后,要固定好,防止脱落,导致敷药时间不够,影响疗效。
贴药期间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防止出汗后,使药物脱落,影响疗效。
10.贴药当天禁食海鲜、冷饮、辛辣食物、肥肉等油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