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_以人为本_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指在高校管理中,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将学生的需求、利益和发展放在首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实施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政策,以保障学生的权益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关心学生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目标,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机制,包括完善的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健全的学生管理组织架构和规范的管理程序。
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决策,促进学生与高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高校还需要不断完善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通过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实现学生个性化管理,提升管理服务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高校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增强管理者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条件。
实行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对于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强学生对高校管理的认可和支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这有利于增强高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这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管理者需要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改进学生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与环境。
只有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则是指在学生管理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美的成长。
一、理念与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以尊重和理解学生为前提,以引导和激励学生为目的。
在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关注学生个性和需求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经历。
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应该注重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和服务。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学生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管理方案和服务措施。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全面素质。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学术发展。
四、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和服务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还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和服务。
学校可以通过学业辅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和诉求。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特殊困难和需求的学生,学校更应关注他们的成长状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评价学校整体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管理实践中的必要性,结合自身实践,探讨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本理念运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实践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实行以“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必要性1、实行“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涵是个方面的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四方面都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光辉思想。
“以人为本”思想既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样也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即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赖学生”这个出发点,在管理工作和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2、实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具体来说,高校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培养层次多、规格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而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高校各级管理者和教师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和注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综合培养、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和保障。
现代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更加注重管理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的知识内化。
因此,更强调以在工作中坚持“人为本”原则。
3、实行“以人为本”是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许多高校自身也面临诸多改革和发展的命题。
高校扩招、信息多元化、新时期学生特点变化、学分制改革、后勤社会化等等问题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动态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
高校扩招在增加人才培养数量、最大程度的满足青年学生对大学渴望的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负荷及学校中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析
导, 关注 学生的 内心世界, 利用科 学 的方法 针对不 同类型 的学生开展 心理指 导 和 心理疏 导 ; 贫困 生工作, 做好 不仅 要积 极落 实国家助 学贷款 、勤 工助学等 工 作, 更要 做好他们 的思想 教育工作 , 帮助 他们减 轻、 消除心 理压力, 树立 生活 的 信 心和 克 服 困难 的 勇气 。 3 2 以学生为 本. . 必须要 塑造人 文精神。 营造 和谐 发展 的环境 人文 精神的特 点 : 是追求善和 美, 一 具体表现为 以人为 中心 , 以人 为尺度 二 是肯定理 性作用 的前提 下, 强调 要重 视人 的理 性之外 的精 神活动 , 如意志 、 情感 、信仰 、欲望 等 的作用 。人文 精神 对 教育 的 目的主要 在 于引 导学 生如 何 做人, 包括 如何 处理人 与 自然 、人与社 会 、人与人 的关 系, 以及 自身的 理 性 、情感 、意志等 方 面的 问题 。高校 学生 管理 工作 者应 该竭 力营 造这 种人 文 环 境,以 教育 人 、 启迪 人 、感 染 人 、 熏陶 人 、 引 导人 。人 文 精 神 的塑 造 要求 我们 应在 教 育 管理 中 要努 力贯 彻 民主 平等 、 集体 合作 、 团队精 神 、 遵 守规 则等 人与人 之 间的融洽相 处的 准则 。对个人 来说,良好的 人际关 系有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
1 高校 以人为本教育观 的涵义
以人为本 的教育是主体性 、 发展性教育 . 它是一种对受教育 者的 人格 、 个性予以充分尊重的教育观 . 是一 种重视受教育者发展 的主体 性、 全面性 和差异性 ,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充
一
2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 . 目前高校学生 管理仍然缺失人本 思想 , 高校 学生管理者大多忽视 以人为本 的管 理模 式 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点和落脚点 3 . 1 了解 学 生 . 加 深 对学 生 的本 质 认 识 了鳃学生是学生人本化管理 的前提和基础 。 高 校学生管理工作者 必须要 调查、 了解学生的情况 , 对学生 的思 想状况 、 心 理需 求 、 家庭经 济状况 、 生活经历 、 学习情况、 个性 特征、 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面 、 深 入的调查 , 并用运动 的眼光看待学生. 才 能有 的放矢地去关心他们 . 才 能在管理 过程 中既按照社会的需要 .又结合学生的特点来管理学生 . 做到“ 因人施 管” 。 3 . 2 尊重学生 . 发挥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要确立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 要尊重 学生 的人格 、 尊重 学生 的个性 差异 、 尊 重学生 的权利 、 尊 重学生 的能 力. 要提供 尊重学 生的制度保证 . 完善尊重学生的社会 条件 . 创造尊重 学生 的校 园氛围。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好学生 . 也要尊重有过错学生 管理工作者要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 管理工作者一定要积极 的 投 入感情 。 真正地关注每一位学生 . 让学生在关注 中发展 自己。当然 , 在尊重学 生的同时.也要做到尊重 而不拒绝对学生错误 言行 的批 评 , 尊重而不排除对学生违规违纪的惩 戒。 3 . 3 注重感情投人 , 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 系 . 做 到关心学生 在 班 级 管 理 中要 做 到 以 人 为 本 .还 必 须 建 立 一 种 新 型 的 师 生 关 系, 即民主平等 、 亦 师亦友 、 充满 信任的和睦 关系 , 真正把 自己当成班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指高校针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种机制和方法。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理念、特点和实践,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其益处和挑战。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关心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才能和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都能够做出积极的贡献。
3.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动力,通过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4.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致力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能力和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关爱,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发展路径。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来落实。
1. 建立学生发展档案。
学校应该建立学生的全面发展档案,包括学习成绩、奖惩记录、个性特长、身心健康等信息,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和需求。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学 生管理工 作 中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观 就必须树 立“ 以 人为本 ” 的理 念 , 根据 高等教 育发展 的新形 势 , 要 结合
高校 学 生学 习 、 生活 和 思想 的 实际状 况 , 极创 新高 积 校 学生 管理工 作 的思路和措 施 。
一
者还要指 导学 生选课 , 帮助 学生构 建合理 的学 科知识
“ 以人 为本 ’ , 是科学 发展观 的核心 , 贯穿于科 学 是
更好地 工作 、 习和 生活 。 学
发展观各个方面与环节的灵魂和主线, 以人为本” “ 理
念要 求 一切 为 了人 、 切依 靠人 , 一 而高 校 学生管 理工
作 的对 象 是 学生 , 作 的过 程要 围绕 学 生展 开 , 工 工作 的宗 旨是促进 高校 教育和 学生 自身 的发 展 。因此 , 高 校 学生 管理工 作与“以人 为本 ” 理念 联系 紧密 , 高校 在
摘 要 : 以人为本” “ 理念是指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的主要方 向, 树立“ 以人为本” 理念既是构建
和 谐校 园的需 要 , 也是 高校在 新形势 下培养合格 人才 的需要。当前 高校 学生管理 工作 中还 没 有完全 按 照“ 以人 为本 ” 念 的要求进行 , 理 主要表 现为 高校 学 生管理工 作 中没有确 立学 生 的主体地 位 、 管理 制度 缺乏人 本关 怀 以及工 作方 法缺乏创 新。 了在 高校 学生管理工 作 中贯 彻“ 为 以人 为本” 念 , 要 理 就
没有从 学 生 的需要 出发 , 缺乏 必 要 的情 感 交流 , 以 难
有 效激发 学生 的主观 能动性 。 管理 过程 中过分 突 出 在 管 理者 的主 导作 用 , 面 强调 管理 者 的 权威 , 片 不尊 重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分析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分析【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想,但是由于对它的认知不足,进而导致在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严重缺失。
下面本文将探讨其缺失的表现,并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理念的方法,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
将其理贯彻落实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引导人、关心人、教育人、理解人、尊重人、鼓舞人、帮助人以及鞭策人等。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整体提升和全面健康的发展。
1.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况下,所诞生的一种强调并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价值观,它可以说是对社会发展终极价值的深刻理解。
它所涵盖的要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强调了必须对人的主体地位加以尊重,在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与主体性;二是强调了必须对人的需求加以尊重,使他们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强调了必须对人的价值加以肯定,为实现人的价值,提供并创造条件。
人的存在形式分为多种,根据其价值属性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现实性存在、主体性存在以及发展性存在。
其中人的现实性主要包括了社会性与自然性。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本化管理模式,而并非强制性的命令和执行。
而人的自然性主要是用来开发人的潜能,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人的自然属性是发展社会属性的基础。
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是人存在性的基础,故而在高效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并尊重存在于学生中的差异性,针对主体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让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现。
使人的本质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即为人的发展性存在,在高校管理中,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挥,最终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质、心理、情感和精神等。
试论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
求, ~切为 了人 , 一切依 赖人 , 从而 促进 人的全 : 生管理工作就是对 “ 的关 注 , 人” 核心 就是 尊重 : , 进 拥有 渊博 的知识 , 才能 与学 生沟通 , 加深对 面发展。具体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中就是 : 的本 质属性 即通过人 的 内在 物质和精 神需 学生 的了解和认 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 作的 人 要坚持“ 以学生为本” 学校各项: 作都要着 眼 ・ , , [ 求 激发人潜在 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党 一 有效进行。
行有效 、 科学的管理 , 既关 系到高等学校 的人才 : 二 1 作带来 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 ,高校学生管理 工 :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具有高 尚的情操 。合格 的高
培养水平和教学 、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 作只 坚持 以人为本 ,坚持引导大学生树立 正 : 校学生管理工作 者不但应具有正确 的、 科学 的 又关 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教师鞠学 : 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 才能完成 培养优 : 人生观 、 世界观和价值观 , 还必须要具有强烈 的
《 新课程 》
21 年2 8 00 月2 日
试 论 以 人 为 本 思 想 指 导 下 的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模 式
◎北京语言大学 曾 东
摘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历史 : 出高素质人才 。 养
要 : 以来 , 一直 高等学校 均肩 负着培养 : 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 , 才能优质高效地培 : 识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靠“ 高嗓门” “ 大音量” ・ 来吸弓人 , 1 也不是靠“ 打雷” 来吓唬人, 而是需要晓
重任。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应树立以 : 2 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内在要求 。 : . 以 教 之以理, 动之以 , 情 要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做到学 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 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 ,依靠对 : 育 生心坎上。只有这样 , 才能使大学生产生归属感 、 教 师的主导性,进 一步建立健全 学生管理工作 : 个体传递社会生产、 生活经验, 促进个体身心发 : 认同感, 从内心接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体 系, 积极探 索与时俱进 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 展 , 使个体社会化 , 而人类社 会得以发展 。 2 t 促 从 : .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 ,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 以人为本 , 就是 要培养层 次多 、 格多 、 规 全面发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 作 的新局面。 : 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校肩负着为 国家和 :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 质。 面临市场经济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
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能够真正实施成功,对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热点议题。
因此,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重要模式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也是维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活动。
以人为本指的是一种与现代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高校应坚持一人微本的管理理念,完善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为我国大学和谐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因此,本针对以人为的本高校管理学生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的论述与分析,旨在为发展开发和利用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管理手段提供参考。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即行政管理和外控性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一味强调社会发展的单方需要,忽略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校学生学生管理模式及内容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然而,我国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忽略了学生的需求,过分强调了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管理目标是在二者之间相互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完成和实现,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
社会发展最终取决于学生的落实方面,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其中,那么管理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学生管理工作应从客观上考虑学生个体需要,只有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发展,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目标。
(二)一味强调学校的现实需要,忽略学生发展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而不是满足学生发展。
这种管理认识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学生发展需要,每个高校之间虽然在教学和科研水平有所不同,存在差异。
谈“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的学校文化 环境是实现 学生 自我管 理的一个 非常重要 的条件 ,高校应 关心和重视影 响学生而又 同时受学 生影响的环境 。我国高校文 化建设 做得很少,对于学生形成 自我管理所要造 就的学校文化理念知之不多。 以学校文化作为 自我管理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应处于一种相对宽松的 氛围中,在其 中, 学生的主体精神得 以弘扬 , 自由发展得 以实现 。因此 , 设计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 ,是实现学生 自我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二是改革学生 管理 的组织结 构,建立学生 自我管理体制 。学生 自 我管理体制 的主体是学生 ,必须充分 发挥学生 的主 体性和创造性 。建 立运 转正常 的学 生 自我管理机 构 ,是使 学生的 自我管 理制度化 、经常 化 的保证 。这些机 构应包括 : 自律委员会 ,学生评议联席 会,商讨决 策班 级大事的班级 大会 ,负责业 务性事 务的新式班委会 和负责班级常 规 的纪监会等 。同时这些机构在 实际运行过 程中还可 以根 据实际需要 进 行 补 充 和 改变 。 三 是对 学生 的 自我管理 给予 一 定的 帮助和 引 导 。人 本管 理并不 否定教师和专 门学 生工作人 员对 学生进 行管理的重要 作用 。但 问题是 这些 管理只能是帮助 和引导型 的,而不 能是 强迫、压制型 的。大学生 主体 意识基本成熟 ,对事物有 自己的评判 ,学生管理工 作者应放心让 他们进行 自我 管理 ,只要 守好管理的 “ 限制点 ” ,牢牢把握好方 向,就 不至 于超 出规范 ,并可使 学生 自 地进行 自 思想转化 和行 为控 制 , 觉 我 从而 间接地达到管 理者的预期 目标。其 次,学生管理工 作者还要注重 填补学生 自我管理 的 “ 白点” 空 。大学生崇 尚自我 ,追求 自 我实现 ,其 纪律观念较 为淡薄 ,在其 自我管 理过程 中,必然存在一些 “ 白点 ” 空 ,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填补 “ 白点” 力求大学生 的全面发展 。 空 , 3 .依 法 治 校 , 建 章 立 制 , 规 范 管 理 在 国家大力 推进 依法 治 国的今 天 ,要真 正 实现人 本管 理 ,首先 必须 保 证 管 理机 制 的 正确 性 ,必 须 增强 法 制 观 念 ,依 法 治校 ,建 章立 制 , 规 范管 理 。 学生 以法 律 维权 ,学 校 也要 以法 律来 维 护学 校的正常运 作与发展 ,并注 意及时清 理侵犯学 生基 本权利方面 的规章 制度 ,使 学 校 内部 的 管理 规 定 与 国 家 的法 律 、 法规 相 统 一 。其 次 是处 理 问题 的合 法性 ,特 别是 对学 生作 出不 利 的处理 时 ,既要有充 分的事实和法 律依据 ,又 要充分重视证 据的 收集和处理时依据 法律的 准 确 性 , 同 时要 确保 程 序 合 法 ,充 分 尊 重 学 生 的知 情权 、 申辩权 和 申诉 权 。既维 护那 些违 反规 定 的学生 的合 法权 益 ,又 必 须履行 学 校 监护管 理权保 护其他 学生 的合法权 益不被 违规 的学生侵 犯 。再 次, 学校 必 须 保 证 制 度 的基 础 性 、 科 学 性 ,使 其 变 成 “ 的 制度 ” 活 。 学校 在制 订各项 制度 时 ,应 加 强与 学生 的沟通 ,充分 征求 学生 的意 见 ,增 强 认 同感 在 此基 础 上 ,建 立 一 支 学 生信 息 员 队伍 ,弥补 辅 导员 不 足 带来 的 困难 ,保 证 信 息 渠道 的畅 通 、 高效 ,使学 校 的 要求 和学 生 的发展 达 到和 谐 统一 。 4.不 断创 新 管理方 式 是充 分发 挥 教师 的潜移 默化 功 能 。人 本主 义心 理学 认为 ,理 想的道德教育 是将道德教 育的理念 与实践融会 在各学科 的�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是指针对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群体,从组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强调将学生视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和对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利益和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
学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和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促使学生成才。
以下从组织、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来分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在组织方面注重学生自治和参与。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
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会,并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代表学生的利益和意愿向学校提建议和意见,参与学校决策,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选举、成立代表大会等方式,让学生有发言权,使学生参与到学校治理和决策中来。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方面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选修课,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潜能。
还可以设置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指定一个导师,负责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在服务方面注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提供学生教育、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服务。
学校可以提供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
学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学生交流和展示才艺的平台。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摘要】“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要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入手,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要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全面的素质,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
在学生工作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管理模式。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领域的引申和具体表现。
“以人为本”就是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我们要搞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这个根本,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体现管理上的人性化,以人为中心进行教学管理活动。
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角度看,坚持“以学生为本”,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高校改革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感情和权益,更多地考虑人性关怀;二是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对发展的不同要求,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二、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担负着管理、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21世纪,高校要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工作队伍。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碌 Biblioteka 基于 “ 以人为本" 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I 刘 似丽 I
[ 摘
南通大 学纪 委监 察处
要 ]贯彻 “ 以人 为 衣” 的 思 想 ,是 对 传 统 管 理 观 的 改进 、 创 新 。 本 文探 讨 了 “ 以人 为本 ” 的 内 涵及 在 高校 学 生 管
理 工作 中 的特 点 、基 本 思 想 、重 要 性 ,并 针 对 当前 高校 学 生 管理 面临 的 问题 ,提 出 了 “ 以人 为 本” 的 高校 学生 管理 模 式 ,其
质和核心 ,更是高校 学生管理的根本宗 旨。如何 贯彻落实 “ 以 心 大 学 生 的 发 展 是 高 校 的 改 革 、 发 展 和 稳 定 的前 提 。
人 为 本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进 一 步 卓 有 成 效 地 做 好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 成为高等学校面 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的模式探讨
近 年 来 ,随 着高 校 大 规 模 扩 招 使 在 校 生 人 数 迅 速 增 加 . 国 我
的最 高价值取向 ,就 是要 尊重人 、理解 人、关心 人 ,就是要把 高等教育 已经步入 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 育阶段 。 然而高校 学
不 断 满 足 人 的 全 面 需 求 、 促 进 人 的全 面 发展 .作 为发 展 的根 本 生管理工作还没 有及时适应形势 的变化 各种教育资源相对不 出发 点 。” 以人 为本 ”随 着人 学 的研 究 已经 作 为一 种 重 要 的 文化 足 高 校 学 生管 理 工 作 面 临越 来 越 多 的新 问题 。传 统 的 管 理 模 使
体地位 ,始终把全体学生 的根 本利益作 为学校一切工作 的出发 管 理 模 式 应 包括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方 面 :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现阶段社会经济处于迅速 发展状 态,其发展具有多元化的 特点 。高校学生在这种特定 的社会环 境下,个 性会呈现突出状 态 。针对于高校学生 的管理 工作 而言,老师开展这项工作的 内 容就是对人 的管理 ,基 于”以人 为本 “ 理 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可学生管理 工作 内容 本质上是对 学生展开 的实践活 动, 学生在社会群体 中 占有 一定的分 重,高校 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基 于尊重学生 的行为和 思想开 展的活动 ,体现了学生的人权 。高 校学生管理要充分 引导学生 发挥 其 自主性,将 学生 由传统的被 动接受管理状态转换为欣然接 受的管 理的主动状 态。 另一方面 , 由于学生群体 的特殊上 所致 ,其管理上要融入到学生 自身属性 的特 征 ,包 括 心理 上 、 精神 上 和 情 感 上 的 需 求 ,真 正 实 施 “ 以 人 为 本 ” 的高 校 管 理 。 2现阶段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 情况分析 2 . 1传统高校 学生 管理 经验根 深蒂固 现阶段 的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 由于受到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经 验 的影 响,不 能够 合理完善高效管理制 ,导致管理高效不能按 照制度化和程序化 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 。学生 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都和之 前的学生思想产生很大 的差异 ,所 以不能够按照传统 的高校学生管 理经 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 ,学生 的高 校管理工 作比较复杂繁重 ,这就导致管理人 员对学生属性 忽视 的情 况发生,使现代化 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 能有 效开展 ,这 归咎 于其 管理模式的守 旧。 2 . 2 高校 学生 管理 工作只重视管理 ,忽略为学生提供服务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管理人员 只重视对 学校 的管理 ,忽视 了 学校 管理是基于为学生提供服务 的前提下进行 的,这样 学生将 处于被动管理状态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 主动 性的调动。只有 充分激发 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 能够进 一步促 进学生潜 能 的发展,培养 出符合社会发展 需求 的综合性人才 。 2 . 3 高校 学生 管理工作没有 良好 的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都是按 照规 章制度来对 学生的行 为进行规范 ,这就使学生处 于一种被 压抑的消极状态。传统 的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不 能够 制 定 出 良好 的 管 理机 制 , 导 致 学 生 的 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 下降,这就 制约了我国学生综合性人 才的培养 。 2 . 4 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我 国现 阶 段 的经 济 水 平 在 不 断 的 提 高 ,科 学 信 息 技 术 也 逐 步 完 善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交流 也 更 加 网 络 化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的 高 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受 到了一定程度 的影响,因为教师与学生 之间不能够进行有效 的沟通 ,反 而他 们之间会产生很大程度 的 疏远感 ,师生之 间的交流气 氛缺 乏 自由化、民主化的特点 ,这 不利于高效 学生管理 工作的展开 。 3基于 “ 以人 为本 ”理 念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方法 3 . 1充分树立 “ 以人文 本”理 念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 作中,应 该树 立一种 “ 以人为本 ”的理 念, 围绕这个理念来展开对 高效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工作 。切 实从维护学生 的根本利 益出发,保证 学生健康成长 ,以学生为 服务主体 ,实现高度尊重 、引导、关爱、信任 、鼓励学生 的高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摘要:教育行业不断倡导创新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教育改革工作的贯彻落实。
虽然教育改革目前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高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最难管理的也是学生。
因为学生是有思想可以随意行动的人,不受任何约束和控制,想要提升学生管理水平,需要具备以人为本的工作观念。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如何以人为本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社会不断创新发展,高校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和新潮思想越来越多,因此学生们的个性都非常突出,性格发展更有特色。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们接受的信息量逐渐加大,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学生如果信息真伪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负面因素影响。
在严峻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必须要配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考虑,让学生对于高校更加信任和服从,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1.管理观念过于传统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还在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这并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1]。
如果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一味地受到陈旧观念的影响,不仅会让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更会让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无法信服,给管理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漏洞。
社会不断在发展、学生们的成长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出更加严谨的规范流程,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科学化和全面化的管理制度,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需求。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思想要更加的活跃和丰富,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开展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学校和教师,才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忽视学生本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还有一部分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学生应该无条件服从学校,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并没有具备正确的组织观念,只是学生为学校做事,导致学生对于学校怨言不止,影响了学校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摘要:高校中的管理工作重点内容是学生管理工作,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助于保证学校的运行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高效实施管理改革的重要路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文章基于“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的出发点,分析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
一、“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1.“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符合教育模式改革需求就教育的本质问题来看,其实培养人们成才的必经过程,是实现人的价值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本质需求。
就高校的教学来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十分符合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需求,其利用多层次、多范围和多种规格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能力,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传统高校学生的管理来看,教学的被动性很强,学生受到很多制约,以致于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由此增加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很多学生忽视了学校的规章制度,综合能力较差。
因此采取“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方式,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符合教育改革的有效形式。
2.“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是学生管理本质的需要任何类型的管理活动在某种角度来看和管理制度存在很大联系,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的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上,管理的原则在于实现管理目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个性化,为学生创造符合其全面发展的环境,避免学生管理受到制度、原则和标准管理体系的影响,细化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将管理看作是为学生服务的形式,致力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可见“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本质一致。
3.“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的主动性较强,其对事物的认知有自己独特看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之后,能够有效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职能,将教学活动集中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上。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摘要:高校学生管理经过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法治化管理与人治化管理共轭的科学模式。
在本质上来说,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日趋完善的现状在高校中的实际体现。
对高校学生来说,拥有健全的制度保护,能够使其充分展现自身的性格特点;加入更多人性化的考量,能够为国家源源不断培养出观念健康向上、积极努力的优质人才,从而使我国发展时刻处于良性循环中。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策略引言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为了实现培养人、发展人这一既定的目标,不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储备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人才的伟大蓝图。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站的是“最后一班岗”,所以在学生管理上,我们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审时度势,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性,认清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创新手段和方法,最终实现高校在良好教学秩序下运行和发展。
1以人为本在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1.1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满足教育改革需求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就是高级人才资源的竞争,因此,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并且提出了教育改革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满足教育改革要求,还可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发挥,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自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条例,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为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从长远角度来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运用可以引导学校向着符合教育改革需求的方向发展。
1.2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综合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要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高校应该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7《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中旬刊)总第563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了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快变性的特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更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根本宗旨。
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卓有成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人为本”内涵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1.“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根据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的“人”应该是自由、平等而全面发展的人,是个人、群体和类相统一的现实的人。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
“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
“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与物之间,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
高校学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把全体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归宿和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维护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权益,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和个性的发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基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指高校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以大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大学生与高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其特点就是:以大学生为核心,把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需要作为管理的前提和出发点; 把尊重、关心、理解大学生作为管理的原则;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实现大学生的价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管理的目标。
其基本思想就是大学生是高校进行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和高校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大学生的发展是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前提。
3.“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活动, 只要有组织和人的群体活动存在, 管理就存在。
而管理活动是一项以人为主导的活动, 人在管理活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在管理中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最优配置, 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合作协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不仅是高校创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善教育结构的迫切需要,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有力措施,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途径。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探讨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
然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没有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 各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因此,构建适应大学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其管理模式应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方面: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坚持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于使学生在高校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内学习各种知识,感受历史积淀而成的大学文化,将之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也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对象。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还包括尊重学生个人生活,课程专业的自由选择,价值观的自由表述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对个人创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刘似丽 南通大学纪委监察处[摘 要]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传统管理观的改进、创新。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及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特点、基本思想、重要性,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其包括如下方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等。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管理 心理疏导 网络教育398《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中旬刊)总第563期造能力的认同。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加之社会和自身的种种因素,使大学生面临的来自学业竞争、经济贫困、就业择业,以及自身人格自尊、心理素质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矛盾日益突出。
心理困惑、经济困难、学业困扰以及就业困境,使大学生成为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
因此,高校要在全校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
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尊师爱生、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要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大学生在精神上感到愉快。
同时,要在高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和心理,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要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咨询,还要注意加强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使他们善于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往,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要针对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要教会他们如何调整情绪, 如何恰当表现自己, 如何选择前程和设计人生道路等等,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冲突和挫折。
学生人格健全了,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了,才能自尊自信,才能耐受挫折。
3.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单纯注重管理,逐步转向在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一是要建立健校园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大学生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大学生的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情绪交流和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大学生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二是要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突出人文关怀,做好服务学生的各项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强化基础管理,认真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学生工作体系。
三是要加大高校学生管理进网络的力度。
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生管理主题网站,应组织专门力量,把一些思想性强、趣味性好、适应性广的优秀信息移植到校园网中,并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
还可在校园网上开设网络互动栏目,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充实和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提高管理网站的点击率和影响力。
4.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把尊重人、依靠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要始终把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归宿。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人的发展也是多层次的。
所以 ,我们不应采取呆板的、僵死的、统一的管理方式 ,而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的生理差异、个性特点 ,充分关注每一位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为他们创造理性和科学约束下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创造各种发展潜能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个性、才智和潜能得到充分实现。
要引导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自身的努力和对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
要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奖学金评定、先进荣誉、选拔学生干部以及发展党员等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学生全程参与,公开透明,真正达到评出一个先进激励全体学生的效果。
在处理大学生违纪事件时,要坚持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使受处理的大学生心悦诚服,真正起到鞭挞错误催人奋进的效果;遵循人需要关爱的心理,把大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兄妹,在学习、生活、工作和活动等方面给予关心指导,使学生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人性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重视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 2007(21):4~17[2]肖 阳 叶文兰: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略[J].高教与经济,2007(3):30~32[3]管秋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5):67~69[4]王长建 周思柱 冯 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学,2008(6):105~106[5]陈瑞莉:论“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