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阳城
洛阳城市发展分析
洛阳城市发展分析:
东汉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
隋洛阳城
唐洛阳城
东汉:洛阳城的宫城,从西汉多宫演变到南北两宫对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而且宫城面积的占全
城面积的比例,较西汉有较大的减少,且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
东汉时期的南北两宫就是洛阳城中最
主要的宫殿建筑。
北魏:北魏的洛阳城废除原来的南北二宫制度。
宫城平面成为一规整的长方形,四周筑围墙。
宫城
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朝会宫殿区,北部为后廷寝宫区。
隋唐:洛河将隋唐洛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有桥相连,平面略成方形。
宫城、皇城南北毗连,建于
西北角的高地,东有东城、含嘉仓城,西、北两面有夹城及诸小城围护,占据洛河北岸大部分城区,
洛河南岸为大面积的居民里坊和工商业区。
北魏迁都洛阳
北魏迁都洛阳北魏的建立者是鲜卑族拓跋部。
在十六国之乱中鲜卑族拓跋部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时,黄河以北诸州均为北魏所有,为便于统治,道武帝拓跋珪决定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孝文帝时,决定迁都洛阳。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率军南征,大军行至洛阳,连日淫雨,但孝文帝身着戎装,骑马执鞭,仍坚持向南进军。
众将领愁容满面,有的还趴在地上痛哭失声,苦苦劝谏。
孝文帝这才说,如不南伐,就必须迁都洛阳。
并宣布:愿迁者站左边,不愿迁者站右边。
众文武官员害怕南伐,不敢不从,迁都洛阳就这样定下来了。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这些措施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鲜卑族和北方各族同汉族的友好往来,推动了民族大融合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巩固改革成果,解除南朝的威胁,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六年中,三次伐齐。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三月,齐将陈显达伐魏,孝文帝御驾亲征,大破陈显达。
由于积劳成疾,孝文帝在引军北还途中驾崩,年仅33岁。
太子元恪即位,次年改元景明,是为宣武帝。
宣武帝在15年的执政生涯中,继续开拓孝文帝的未竟事业,北魏国力达到鼎盛时期,京师洛阳再度繁荣。
魏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死于洛阳式乾殿,时年33岁,年仅4岁的宣武帝次子元诩扶上皇帝宝座,这就是孝明帝,立孝明帝的生母胡充华为太后,这就是著名的胡太后(死谥灵太后),朝政大权实际由她操纵。
群臣上书称“陛下”,自称曰“朕”。
到胡太后后期,北魏已经十分腐朽,官吏贪奢成风,吏制败坏,拓跋焘时代的武功、元宏时代的文治,都成为过眼云烟,大魏恢宏繁荣的景象一去不再,帝国的天空一片风雨飘摇。
随着年龄的增长,孝明帝对胡太后的反抗意识越来越强烈,为实现自己亲掌朝政的目的,他看中了军阀尔朱荣的军事实力。
公元528年初,孝明帝密令驻扎在晋阳(今太原南)的尔朱荣进驻洛阳,以便胁迫胡太后让权。
尔朱荣接到密令,立即以高欢为前锋,率军南下,孝明帝让南下大军临时驻扎在上党(今山西东南部)。
北魏首都洛阳城市经济
北魏首都洛阳城市经济●张振玉 洛阳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显赫的地位,早在魏晋时期,洛阳就以商业繁荣闻名于世,“游食滋多,巧伎末业,服饰奢丽,富人兼美,犹有魏之遗弊。
”这是当时洛阳城的真实写照。
北魏孝文帝时,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迁都洛阳,开始了洛阳的北魏时代。
北魏拓跋部原是个游牧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并无商业可言,北魏建都平城时,拓跋部才“徙山东……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
”此后,拓跋焘又“徙长安城工巧二千余家于京师。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些手工业者也大都随着迁移到洛阳,促进了洛阳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
《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中有一段陈庆之关于洛阳情况的感想:“自吾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耳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侧,如登泰山者卑培土娄,涉江海者小湘沅。
”洛阳在当时的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城市经济由于受其地理条件、时代原因以及它本身所负担的特殊历史任务的影响,形成了洛阳城市经济自身的特点。
手工作坊分布合理,利于管理。
改建后的洛阳,“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
户十万九千余。
”实行坊里制度。
“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者二百二十里。
”这二百二十里除少数在内城外,大部分在外部城内,主要分布在西郭、东郭、南郭城内,北郭很少。
因为它受到邙山的限制。
北魏统治阶级把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市”有计划地安排在西、东、南郭人口稠密的坊里内。
此以城西为例,分布的情况大致如此:“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凭车而车为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中国古都之北魏洛阳城
·文苑品一札载满阳光的书卷“请君只看洛阳城”——中国古都之北魏洛阳城提到中国古代的都城,势必绕不开洛阳城。
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内有两处洛阳城遗址,分别是汉魏洛阳城遗址与隋唐洛阳城遗址。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其作为都城的历史更是长达540余年,曾先后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等的国都。
司马光面对它,也曾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
北魏灭亡后,汉魏洛阳城渐遭废弃。
至隋炀帝时期,宇文恺于汉魏洛阳城旧址以西营建东都,也就是后来的隋唐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北魏都城而存在的汉魏洛阳城。
它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上承秦汉、下启唐宋”的重要作用,是反映汉唐之际都城形制演变的有力物证。
同时,它还是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者,这些在其城市的布局形制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选址之巧思中国古代都城选址讲求“择中”“相土”“形胜”“交通”等原则。
即要求都城位于疆域的中心,以形成四方辐辏的效果来加强统治,同时还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以供城市建设与发展,要有依山傍水的优越地势以便人们生产生活和防御外敌,以及水陆皆备的发达交通网络。
洛阳位于豫西山地和黄河平原交界的伊洛盆地之中,自古就有“土中”的赞誉。
它北至幽燕,南达江淮,西对关陇,东抵黄河下游平原,同疆域四方的距离大致相近。
周公称此处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同时,伊洛盆地三面环山,周围还有伊、洛、瀍、涧四水环绕,起到了天然的防卫效果。
地表覆盖着肥沃的土壤,盆地内平坦开阔的地形于农业耕种十分适宜,适合人们在此繁衍生息。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是汉魏洛阳城的历代统治者决定定都于此的重要因素。
除自然环境外,都城的选址还需要考虑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也有政治、文化上的考量——既可以更好地镇压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稳固政权,也出于北魏游牧民族对“河洛王里”中40科学24小时Science in24hours2021年第6期原文化正统性的向往。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境汉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汉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区东约15公里伊洛盆地中北部。
古代称之为中土、地中、中国。
洛阳盆地北面有天然屏障黄河和太行山,南面可瞻望嵩高之山,西据崤函,东扼虎牢。
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可谓山川之秀极也。
地处古代早期中国的中部,向周围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
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是构成这里成为天下之中或天下名都的重要条件。
盆地内先后留存下来五座古代都城,汉魏洛阳城处于盆地中最优越的位置。
化汉魏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城址形制变化据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
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皆为都城,为都约540年。
城址自周代始建,一直沿用到唐初,使用了约1600年。
该城1954年洛阳发掘队阎文儒先生首先进行地面踏查。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派队考察,已近六十年,获得了城址规模、文化内涵、空间格局等重要收获。
西周时期城址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勘察,早在西周时期(大约公元前9世纪)这里就存在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址,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
其位于东汉洛阳城中部,东西长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四里。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就是西周初年周公所建,但由于它是洛阳发现确认的唯一西周城址,地望又与记载周公所制的成周城有关,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东周成周城址西周末年为避犬戎,周平王东迁洛邑,都王城,此即历史上的东周时期。
至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19年),王子朝在王城作乱,众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敬王至成周城。
因该城狭小,不受王都,故绕狄泉扩其城,以居敬王。
之后,十代周王皆以成周城为都。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城汉晋大城北墙垣的考察证实了上述记载,城址北部东周夯土是新筑,城址中段东周夯土包砌在西周夯土外侧。
东周时期城圈东西仍为6里,南北已扩为7里,为南北长方形。
从洛阳伽蓝记略窥北魏寺院园林
5 北魏洛阳城寺庙园林的特点不功 能
6 总结
(3)
、 寺庙园林
• 绮疏连亘,户牖相通,珍木香草,丌可胜 言。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 备焉。椒房嫔御,学道之所,掖庭美人, 并在其中。 ——《洛阳伽蓝记·城内》
4 北魏洛阳城园林保障系统设计
• 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阴,多有憩 者。 ——《洛阳伽蓝记·城内》 • 柰林西有都堂,有流觞池,堂东有扶桑海。凡此诸海,皆 有石窦流於地下,面通毂水,东连阳渠,亦不翟泉相连。 若旱魃为害,毂水注之丌竭;离毕滂润,阳毂泄之丌盈。 至於鳞甲异品,羽毛殊粪,濯波浮浪,如似自然也。—— 《洛阳伽蓝记·城内》 • 刻石为鲸鱼,背负钓台;既如从地踊出,又似空中飞下。 钓台南有宣光殿,北有嘉福殿,西有九龙殿,殿前九龙吏 水成一海。凡四殿,皆有飞阁吐灵芝往来。三伏之月,皇 帝在灵芝台以避暑。 ——《洛阳伽蓝记·城内》
2 北魏洛阳城寺院园林的历叱背景
• 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伦造景阳山, 有若自然。……深溪洞壑,逦迤连接。高林 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萝,能令风 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 盘纡复直。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 归。 ——《洛阳伽蓝记·城东》 • 竹枳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吏 馥。 ——《洛阳伽蓝记·城南》
(2) 、 私家园林
• 寺北有永和里,汉太师董卓之宅也。 • 里南北皆有池,卓之所造,今犹有水,冬夏丌竭。 里中【有】太傅彔尚书【事】孙稚、尚书史仆射郭 祚、吏部尚书邢峦、廷尉卿元洪超、卫尉卿许伯桃、 凉州叱尉成普等六宅。皆高门华屋,斋馆敞丽,楸 槐荫途,桐杨夹植。当世名为贵。掘此地者。辄得 金玉宝玩之物。时邢峦家常掘得丹砂,及钱数十万, 铭于董师之物。后卓夜中随峦索此物,峦丌不之。 经年鸾遂卒矣。 ——《洛阳伽蓝记·城内》
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
AppreciatION 鉴赏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在东汉魏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隋唐长安城承袭发展并对以后朝代都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对外要求抵御外部入侵,对内要求局域制衡,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国家初创时,总是把都城建设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
490年,执掌北魏最高权力的冯太后驾崩平城,孝文帝随之亲政,通过不断改制,使王权逐步强化和集中,并决定将都城迁往中原腹地。
北魏洛阳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营建的。
据《魏书·高祖纪》太和十七年(493年)冬十月条记载:“戊寅朔,(孝文帝)幸金墉城。
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
”从布局上看,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一、宫城与内城北魏宫城的位置在内城的北中北魏洛阳城布局浅析周巧燕 徐博一图1: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平面布局勘探复原示意图编辑|薛续友AppreciatION 鉴赏部而稍偏西,是在曹魏西晋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
它的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占洛阳内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图1)。
整个宫城区,地势较周围稍稍隆起,地面虽无宫墙遗迹,但地下大部分墙基仍然保留。
据勘探,宫城南墙宽8~11米,西墙宽13~20米。
宫城东墙,已探出长度为1284米、墙宽4~8米。
北墙目前尚未见到墙垣遗迹。
在宫墙设置有四门,南墙和东墙各一,西墙有两门。
其中,南墙的阊阖门为宫城正门,在距西南城角约180米处。
2001~2002年,阊阖门遗址被全面发掘,使其历史面貌得到重新展现。
1.阊阖门从平面布局上看,阊阖门是带有双阙的都城宫城正门。
双阙皆为曲尺形子母阙。
城门后置,使得双阙与宫墙相连。
城门下有夯土基座,面阔方向,除门道一间略宽为6米外,其余皆为5.7米。
进深方向,南、北间的进深为5.7米,中间两间则较窄,进深皆为3.5米,而且中柱比檐柱和金柱的柱坑既大又深,在结构上起着主体的承重作用。
魏晋北魏洛阳城
西阳门东阳门大街贯穿东西。
②共有城门13门。 东3门:建春、东阳、青阳; 南4门:开阳、平昌、宣阳、津阳; 西4门:西明、西阳、阖闾、承明; 北2门:大夏、广莫。 开西阳门,通东西横街,街宽40米,南北分界线。 阊阖门南,通南北铜驼街为中轴线。
街宽42米,两侧中央官署、宗庙、社稷、司徒府、 太尉府。符合“左祖右社”。
2.创新和对后世都城的影响 (1)城市布局更加成熟,三重城格局和里坊制的 形成增强了居民管理和军事防御。 (2)大、小市、四通市3市与里坊穿插,继承前代 改变“面朝后市”传统,还安排的更加合理。 (3)推崇佛教文化,预先规划、兴建佛寺在当时 具有开创意义。 (4)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开创先例。
四、北魏洛阳城
1、概况:471年北魏孝 文帝迁都洛阳,北魏洛阳 城仍然利用东汉魏晋的城 墙,个别城门位置和名称 有变化。 2、北魏洛阳城废除了东汉 以来的南北宫制度,使用 单一宫城制
• 3、北魏将宫城改建成长方形,设正殿太极 殿,南为正南门阊阖门,门外双阙。北为 禁苑华林园。
• 4、改建城门、街道,安置官衙府寺:北魏 将城门增加至13个,西墙增加一门。城门 更名。
③修补城垣:曹魏加厚西、北城墙,城墙外 侧增筑“马面”,都城第一次出现马面。
马面是突出城墙外部的方形或长 方形建筑,目的是为了扩大防御 观察范围,增强防御能力。魏晋 洛阳城马面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 马面实物,是中国古代城制的伟 大创举。
• ④改建城门和街道:魏明帝重建夏门于金 墉城以东,北通宣武场,南通宫苑。
二、建都历史
曹丕黄初元年(220)建魏,在东汉雒阳城废墟 上建都,更名洛阳。城墙依东汉旧都位置,部分 改建,都城格局做了修复和改变。
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但基本格局未有大的改变, 永嘉五年(311)毁于战火。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
北魏都城洛阳相关研究综述文章梳理了北魏古都洛阳都城变迁史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50年代汉魏洛阳故城开始发掘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关于北魏洛阳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主要有:城市规划布局的相关研究,关于里坊制度的研究,关于佛寺石窟的研究,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
并分析了北魏洛阳城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欠缺方面,提出以后研究的建议。
标签:北魏;洛阳;都城受汉文化影响的北魏孝文帝接受了李韶等大臣的“洛阳九鼎旧所,七百彼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的建议,于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
太和十九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1]北魏洛阳城在洛阳的历史变迁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中国的历朝古都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北魏都城洛阳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少,现按研究内容作简要概述。
一、城市规划布局的相关研究北魏洛阳城是在东汉、曹魏、西晋首都洛阳的基础上加以改建的,城址相同,所以对北魏洛阳城遗址的研究往往涉及汉魏时期,以期作完整研究。
关于北魏洛阳城的城市规划布局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址、城垣、形制、金墉城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前,研究成果较少。
建国前,劳干《北魏洛阳城的复原》,依据《洛阳伽蓝记》、《河南志》以及正史、考古等方面的资料,复原了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图,这是关于北魏洛阳早期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随着20世纪50年代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掘,太学、灵台遗址被发现,金墉城和洛阳小城的位置得到确定。
此后的1962年、1972年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基本探明了大城垣墙、门阙、街道、护城河和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东北角的殿台仓厩等遗存,还探明了永宁寺和宫城的范围。
70年代中后期以來,对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工作逐渐深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
主要包括汉魏洛阳城外郭城、城垣、城门、水道、金墉城、太学与灵台遗址、出土器物等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2]考古工作的深入对于北魏洛阳城的认识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
北魏洛阳城中轴线的构成
北魏洛阳城中轴线的构成北魏时期的洛阳城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城池,其中轴线的构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城门外到城门内,从南到北,整个城池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轴线,串联起了各个关键的建筑物和景观,是古代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
洛阳城中轴线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城门与城墙组成的外城中轴线和宗庙、皇宫、城隍庙、市场等建筑组成的内城中轴线。
外城中轴线洛阳城的外城由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组成,这四座城门构成了城市规划的基础单元。
城门处于城墙的正中间,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
在这条中轴线上,城门两侧有高大的城墙,有时还设有护城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
在城门前后和内外两侧还会有市集和街道,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街区。
内城中轴线洛阳城的内城是宗庙、皇宫、城隍庙、市场等主要建筑物组成的。
在这条中轴线上,东部是宗庙,中间是皇宫,西部则是城隍庙与市场。
在这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当属皇宫,它是整个城市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皇宫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设有寝殿、大殿、偏殿、仪门等多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宫殿体系,令人叹为观止。
中轴线两侧的宗庙、城隍庙和市场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文化景观。
宗庙是城市信仰的核心,是祭祀祖先和神明的场所,建筑风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城隍庙是一个保护城市平安的重要场所,民众常常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
市场是商业交易的场所,商贾云集于此,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总结洛阳城中轴线的构成得益于北魏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整个城池无论是外墙还是内墙,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建造,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城市布局。
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和景观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了一个精美的城市文化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洛阳城的中轴线构成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水平,更是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
北魏洛阳故城的历史建设与文化意义
北魏洛阳故城的历史建设与文化意义洛阳,历史上素有“九州之冀,万邦之都”之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洛阳曾是东周的国都,隋唐的辖区首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镇之一。
而作为北魏时期的首都,洛阳在整个北方地区具有重大的历史建设和文化意义。
北魏洛阳故城作为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遗迹,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和政治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宝贵的史料来源。
一、北魏时期的洛阳北魏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北魏时期,洛阳被选为国都。
作为国都,洛阳得到迅速的发展,城市规划、政府建筑、宗教建筑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北魏时期的洛阳以宫苑之大和市井之繁荣著称。
北魏时期的洛阳城面积非常大,城墙周长超过17公里。
作为城市的中央,洛阳的宫苑非常庞大,许多宫殿、神庙和工厂都在宫苑里面。
而洛阳城内的市井则以繁荣多姿、热闹非凡而著称。
市井中,酒楼、剧场、市集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繁华盛世。
在政府建筑方面,北魏时期的洛阳三公九卿的衙署、六部院、礼部等政府机构建筑较为庞大、繁华。
政府建筑都依据传统的榜样,按权利地位的高低,分为大小衙署,由九卿官担任管理。
六部院是全国性行政机构,主管司法、财政、工程、侍郎、太仆和军事,是当时中国最高行政单位之一。
在宗教建筑方面,洛阳寺庙较多,多为佛教寺庙。
北魏时期佛教的兴盛,尤以悬空寺、龙门石窟、少林寺之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之壁画、洛阳白马寺之僧侣廊以及大内高等佛教品质之供奉等,使佛教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而洛阳佛教的兴起和发展也使得宗教建筑得到了重要的发展而影响了当时的文化。
二、北魏洛阳故城的建设北魏时期的洛阳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中心。
为了展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考虑到北魏时期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建筑和城市文化方面的发展。
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和建设紧密关联着北魏政府和城市居民的需求。
北魏洛阳城与龙门石窟
北魏洛阳城自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始,历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孝武帝等,至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前后共计41年时间,经历了始建、繁荣、废弃几个阶段。
龙门石窟自太和年间开凿,迄至隋唐盛期,位列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其中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对了解洛阳城的丰富内涵、龙门石窟的造像沿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北魏洛阳城建与同期龙门石窟之沿革北魏洛阳城是在魏晋洛阳城故址之上的又一新城。
主体建筑及城市格局的大致形式,主要经孝文、宣武二代的营造、扩建,以后诸帝均无大的改扩建。
魏晋洛阳城在经过“八王之乱”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刘曜、王弥、石勒等郡国军队逐鹿中原、烧杀劫掠后,王都风貌荡然无存,楼榭宫室,顿成废墟,满目皆是荒草遍野、路人凄切的景象。
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九月,巡幸故都洛阳,周巡故宫基址。
太和十七年十月,孝文帝巡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负责营建新都洛阳。
又命青州刺史刘芳、中书舍人常景等,为殿宇、宫门、城门等建筑定名。
太和十九年八月,金墉宫建成,并造光极殿及重楼飞阁。
同时又在东汉北宫故地新筑宫城,南为宫区,北为苑区。
宫区内计有太极殿、太极前殿、观德殿、式乾殿、光在故华林园中新筑清凉殿。
百官继完工。
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设告一段落。
二年(501年)九月,发畿内夫坊,四旬而罢。
并于华林园中筑蓬莱山。
正始五年(508年)六月,诏可依洛阳旧图,修听讼观,农隙起功,及冬令就。
洛阳城建设到此大致结束,后经诸帝续营,到北魏末期,洛阳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合有三百二十里”。
洛阳遂为北方政治、贸易、交通、文化中心,成为国际大都市。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十月,下诏迁宅漳滏,车驾北迁于邺,改司州为洛州。
并发洛阳40万户北徙。
天平二年,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又发10万民夫拆洛阳宫殿,料运邺都。
洛阳遂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兵戎相见、尸横遍野的战场,繁华大都又成为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的凄凉之所,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尽化为历史遗迹。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69撰文/周梦杰,刘亚中《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撰写的一部记载洛阳城内诸多佛寺兴建状况的重要历史著作,其意义深刻,全面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阳的基本面貌。
文章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载的商业里坊名称和方位,推断出北魏洛阳城的市场布局,以及商业特点。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曾于洛阳任过职务的抚军府司马杨衒之在重过洛阳后所撰写的一部集宗教文化、地理知识、建筑风格、文学创作、中西交流于一体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此书作于东魏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
其原本已经遗失,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洛阳伽蓝记》大都是以宋刻本为祖本,本文则主要以近代周祖谟先生校释的《洛阳伽蓝记》为版本依托。
此书按照城内以及城外的东、西、南、北为序共分为五卷,是以地理著作的面貌出现的。
这本书中以北魏佛教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主要目的是详细记述不同地理方位各个佛寺的历史兴建原因、形制规模、轶闻奇事,以此为基础来反映北魏洛阳城繁盛时期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社会的风俗、民情。
自20世纪以来,有较多学者已经对《洛阳伽蓝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也涵括较多层面。
例如:其版本的考辨、作者的考证,或者是从宗教学、文学、地理学、考古学、城市规划建筑、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但是从经济层面来进行研究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因此《洛阳伽蓝记》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本文即是根据《洛阳迦蓝记》所载,探究北魏洛阳商业的布局、特点。
魏晋以来,洛阳城的商业繁荣在北方城市中一直是很突出的。
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写道:魏晋时期的旧洛阳城中有三个大市,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市场就是位于洛阳城西阳门外御道北一里的金市,为黄金兑换市场,专门供达官贵人购买奢侈消费品。
另外一座市场是专为城东建设用来从事牲口贸易的市场,位置在城东建春门之外的石桥南,人们又称“马市”或者是又叫“中朝牛马市”,根据当时相关书籍的记载这里也就是“当年刑嵇康之所”。
另一座市场就是位于城北的粟市,为粮食交易市场。
北魏洛阳城与龙门石窟
北魏洛阳城与龙门石窟作者:扈晓霞来源:《文物世界》 2014年第4期北魏洛阳城自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始,历经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孝武帝等,至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前后共计41年时间,经历了始建、繁荣、废弃几个阶段。
龙门石窟自太和年间开凿,迄至隋唐盛期,位列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其中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对了解洛阳城的丰富内涵、龙门石窟的造像沿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北魏洛阳城建与同期龙门石窟之沿革北魏洛阳城是在魏晋洛阳城故址之上的又一新城。
主体建筑及城市格局的大致形式,主要经孝文、宣武二代的营造、扩建,以后诸帝均无大的改扩建。
魏晋洛阳城在经过“八王之乱”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刘曜、王弥、石勒等郡国军队逐鹿中原、烧杀劫掠后,王都风貌荡然无存,楼榭宫室,顿成废墟,满目皆是荒草遍野、路人凄切的景象。
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九月,巡幸故都洛阳,周巡故宫基址。
太和十七年十月,孝文帝巡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负责营建新都洛阳。
又命青州刺史刘芳、中书舍人常景等,为殿宇、宫门、城门等建筑定名。
太和十九年八月,金墉宫建成,并造光极殿及重楼飞阁。
同时又在东汉北宫故地新筑宫城,南为宫区,北为苑区。
宫区内计有太极殿、太极前殿、观德殿、式乾殿、光明殿、显扬殿等。
在故华林园中新筑清凉殿。
百官衙署等建筑也相继完工。
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洛阳城建设告一段落。
宣武帝于景明二年(501年)九月,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323坊,四旬而罢。
并于华林园中筑蓬莱山。
正始五年(508年)六月,诏可依洛阳旧图,修听讼观,农隙起功,及冬令就。
洛阳城建设到此大致结束,后经诸帝续营,到北魏末期,洛阳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合有三百二十里”。
洛阳遂为北方政治、贸易、交通、文化中心,成为国际大都市。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十月,下诏迁宅漳滏,车驾北迁于邺,改司州为洛州。
北魏洛阳城
北魏洛阳城北魏洛阳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无比杰作。
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都城(至公元1800年前后)。
北魏洛阳城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而后世的隋唐长安城,为84平方公里;隋唐洛阳城为45平方公里;北宋汴京城为56平方公里(而北京、南京、苏杭等城市,更是不值一晒)。
而同时期欧洲罗马帝国极盛时代的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总面也仅为北魏洛阳城的26.4%,中古的伦敦也只有洛阳城面积的14.4%。
其它欧洲城市(如巴黎)规模更远远比不上洛阳。
相对于洛阳,这些欧洲城市只能算是村庄了。
北魏洛阳城分为五大区域组成。
即:内郭大城、宫城、金镛城、外郭大城、四夷区。
下面简单介绍一二:(一)内郭大城(也称“内郭城”或“大城”)根据考古发掘,北魏重建的洛阳城,其宫城和内郭大城是在汉魏晋基础上所建。
内郭大城除南部城垣被洛河冲毁已无迹可寻外,东北西以及金墉城城垣,至今断续依存,巍然屹立,内郭城西垣残长约4290米,北垣全长约3700米,东垣残长约3895米,东垣南端距西垣南端缺口约2460米。
整个城围约14公里,合西晋的33里。
与晋《元康地道记》记载“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又三十步”和《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基本吻合。
其城垣基址宽度,北垣约25--30米,东垣约14米,西垣约20米。
根据古代城垣基址宽度约等于高度的说法,城墙高在14--30米左右。
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城东面三门,由北至南分别为建春、东阳、青阳门;南面四门,由东至西,分别为开阳、平昌、宣阳、津阳门;西面有四门,由南至北,分别为西明、西阳、阊阖、承明门;北面两门,西为大夏门,东为广莫门。
在这十三个门中,承明门为北魏新开,以便出入宫城西北面的金墉城。
另外,在设计时很注意东城与西城的交通便利,东城的建春门与西城的阊阖门、东城的东阳门与西城的西阳门、东城的青阳门与西城的西明门对应直通。
邺城╱曹魏、西晋、北魏洛阳城各种平面图
邺城╱曹魏、西晋、北魏洛阳城各种平面图曹魏邺城邺城(1)邺北城①考古发现邺北城东西2400米,南北1700米,城墙用夯土筑成。
城址内东西向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为全城横轴线。
第一,该道南面有南北大道三条,其中中阳门大道是邺北城的南北中轴线;第二,该道之北发现南北大道两条。
铜雀台和金虎台是邺北城遗址中仅存于今地面之上的建筑基址遗迹。
②城市布局邺北城以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为界线,将全城划分为南北两区。
北区:第一,中部为宫殿区及中央衙署区;第二,西面是王家园林区及具有军事堡垒和宴饮游乐双重性质的“三台”区;第三,东面是高级贵族居住的“戚里”。
南区:一般衙署和城市居民生活区。
③街道系统邺北城建春门-金明门大道与中阳门大道相交,构成“T”字形城市主干道系统。
标志着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2)邺南城①城池邺南城考古已发现东、南、西三面城墙,其北墙则延用邺北城南墙;东、南、西三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并有护城河,以增强城池防御。
②城门、道路南墙中门“朱明门”形制对后世各朝都城宫城设计有深远影响;南北向道路中居中的朱明门是邺南城南北中轴线,路幅最宽,礼制地位最高。
③城市布局宫城区建筑空间并不是完全的中轴对称布局;集北魏洛阳城和邺北城之大成,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
洛阳城曹魏、西晋、北魏沿用东汉故称汉魏洛阳城(2)洛阳城①大城城垣:平面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城垣均系版筑夯土墙,大城周长约合14公里;在大城城垣之外发现了顺城而建的护城河遗迹。
②城门和道路: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前后共建过13座城门,现已发现10座;城内街道共发现东西横道和南北纵道各4条。
③宫城及其宫殿宫城位于大城中北部略偏西处,平面呈南北稍长矩形,占大城总面积1/10左右。
正门阊阖门:第一,发现城门台基、门前左右双阙阙台与阙间广场、城门东西两侧院落遗迹等。
第二,北对正殿太极殿、南对铜驼街和大城正门宣阳门,位置显要。
第三,证明魏晋已实行单一宫城制;门阙形制:为秦汉门阙研究提供演进资料,也为北齐邺南城正门朱明门前双阙找到直接源头。
十六朝古都——洛阳
⼗六朝古都——洛阳⼗六朝古都——洛阳1、九朝古都(最早的说法,也是最常⽤的说法)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朝后梁后唐后晋2、⼗⼀朝古都(夏商遗址发现后的说法)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朝后梁后唐后晋3、⼗三朝古都(加上西周和隋朝)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西汉初建都洛阳,后迁⾄西安,把武周也单独算作⼀个朝4、⼗五朝古都、⼗五朝古都(西汉初建都洛阳,后迁⾄西安,把武周也单独算作⼀个朝代)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迁都洛阳))5、⼗六朝古都(民国1932年2⽉1⽇——12⽉⽇⽉⽇迁都洛阳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民国6、⼗⼋朝古都(⼜增加了帝喾和王世充的郑,这两个朝代不在“⼆⼗五史”,有些勉强。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民国帝喾郑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都城遗址,举世罕见。
“五都贯洛”⽆⾔地诉说着昔⽇的洛阳是何等显赫辉煌,让世界古都皆汗颜。
洛阳,从中国第⼀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再加上民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三朝”古都是官⽅⼀直沿⽤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为⼗五朝古都,这是⽬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六朝古都”是在“⼗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民国(民国21年(1932年),⽇本侵略上海的“⼀·⼆⼋”事变发⽣,1⽉30⽇,汪精卫代表南京政府宣布迁都洛阳,南京除何应钦、罗⽂⼲留下外,其余全部迁往洛阳办公。
5⽉30⽇,国民政府各机关⾃洛阳迁返南京,12⽉1⽇全部返回南京。
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在⼗⼤古都中居于⾸位。
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
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北魏是从大漠北缘迁都洛阳的。
这个王朝对中原文化狂热追慕,恨不得一日之内认识所有的汉字,其汉化进程之快,令史官都来不及详细记录。
它在洛阳修建了1367座佛寺,开凿了龙门第一个洞窟,建起了永宁寺和永宁寺塔,谱写了佛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绝美华章。
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北魏的色调是一片金色。
自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竟增至3万余座,有僧尼200万人,这是一个佛的国度。
而洛阳的佛寺有1367座,每座佛寺都有独立的园林格局。
难怪园林专家王铎反复向我交代:要重点写写北魏园林,它是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皇家园林已经有了向世界展览的意向,佛寺园林已经有了超现实的理想境界,风景园林已经有了自然与人文相谐的种种意趣。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但74岁高龄的王铎先生执意送我出门,似乎要送我走进北魏王朝……佛寺园林多而清幽北魏宫城在汉魏故城城址上重建,仍在白马寺东边。
其单一的宫城形制,在曹魏时期已经形成,只是在汉代北宫的基础上修建了四面城垣。
内城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
内城之外又加外廓城,共有坊里220个,大量私家园林散布在坊里之间,少量皇家园林围绕着宫城城垣,众多的佛寺园林分散在城内外。
这是一个梵音回响的城市。
佛寺主殿上的金色覆瓦,在余晖中散射着宗教般的庄严与宁静。
《洛阳伽蓝记》中载:从汉末到西晋,洛阳只有佛寺42座,而到了北魏,洛阳佛寺达到1000多座。
佛寺园林随之兴起,即使在城市中心地段,也常见环境幽静的佛寺园林。
而在近郊建的佛寺,都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之所。
其选址的原则:一是近水源,以便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近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地势背风向阳,有良好的小气候。
洛阳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地方很多,北有邙山,南有龙门,西边可延伸到新安县的青要山,东南可延伸至万安山麓和中岳嵩山。
由于佛寺密布,当时的洛阳古刹林立,僧尼云集,一派热闹景象。
据王铎先生著的《洛阳古代城市与园林》记述:当时洛阳城内的永宁寺,没有依托名山大川营造园林的条件,但为了营造出园林环境,只好在寺院四面围墙上各开一扇门,各门都有通往外界的林阴大道,栽满青槐。
北魏洛阳——城郭严谨
北魏洛阳——城郭严谨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
地位,因此多朝均建都于此。
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
的政治中心达300年之久。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
建设
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
模初具。
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城市的总体布局,宫城位于京城偏北,京城居
于外郭的中轴线上。
官署、太庙和永宁寺9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
城南还设有灵台、名堂和太学。
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四通市。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居民有10万9000余户,加上皇室、军队、佛寺等,人口当在六七十万以上。
城郭之间采用里坊制,里坊的规模是1里300步见方,每里开4
座门,每门有里正二人,吏4人,门士8人,管理里中住户,可见当时对居民控制是很严的。
北魏洛阳城内树木也是很多的,登高而望,可以看到“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古水所经,两岸亦多植柳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洛阳城北魏洛阳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无比杰作。
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都城(至公元1800年前后)。
北魏洛阳城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
而后世的隋唐长安城,为84平方公里;隋唐洛阳城为45平方公里;北宋汴京城为56平方公里(而北京、南京、苏杭等城市,更是不值一晒)。
而同时期欧洲罗马帝国极盛时代的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总面也仅为北魏洛阳城的26.4%,中古的伦敦也只有洛阳城面积的14.4%。
其它欧洲城市(如巴黎)规模更远远比不上洛阳。
相对于洛阳,这些欧洲城市只能算是村庄了。
北魏洛阳城分为五大区域组成。
即:内郭大城、宫城、金镛城、外郭大城、四夷区。
下面简单介绍一二:(一)内郭大城(也称“内郭城”或“大城”)根据考古发掘,北魏重建的洛阳城,其宫城和内郭大城是在汉魏晋基础上所建。
内郭大城除南部城垣被洛河冲毁已无迹可寻外,东北西以及金墉城城垣,至今断续依存,巍然屹立,内郭城西垣残长约4290米,北垣全长约3700米,东垣残长约3895米,东垣南端距西垣南端缺口约2460米。
整个城围约14公里,合西晋的33里。
与晋《元康地道记》记载“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又三十步”和《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的“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基本吻合。
其城垣基址宽度,北垣约25--30米,东垣约14米,西垣约20米。
根据古代城垣基址宽度约等于高度的说法,城墙高在14--30米左右。
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城东面三门,由北至南分别为建春、东阳、青阳门;南面四门,由东至西,分别为开阳、平昌、宣阳、津阳门;西面有四门,由南至北,分别为西明、西阳、阊阖、承明门;北面两门,西为大夏门,东为广莫门。
在这十三个门中,承明门为北魏新开,以便出入宫城西北面的金墉城。
另外,在设计时很注意东城与西城的交通便利,东城的建春门与西城的阊阖门、东城的东阳门与西城的西阳门、东城的青阳门与西城的西明门对应直通。
《洛阳伽蓝记》记载,大夏门造三层楼,高二十丈(一尺合今0.24米,约48米)。
洛阳城门皆两重,高百尺(约24米)。
陆机《洛阳记》载,“城上百步有一城橹,外有沟渠”。
钻探发掘城西、北两面,有城墙垛七座,凸出城墙外。
每垛间距110--120米,面积18.3×8.3平方米,为战争防御工事既有残高2.3米。
城外有护城河,称“阳渠”。
考古发掘,阳渠宽20--24米,深4米以上。
城内道路,现已发掘南北经道四条,东西纬道四条。
其中阊阖门到建春门的纬道穿过宫城,其宽35--51米;由宫城直通南宜阳门的经道宽40--42米。
其他经纬道一般宽度都在30米以上,即使最窄处也有10米。
《洛阳伽蓝记.序》中说:“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
陆机《洛阳记》中记载:“洛阳城十二门,门有阙,闭中,开左右出入。
城内大道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约合今0.96米),公卿、尚书、章服从中道,凡人皆行左右,左入右出,不得相逢”。
(二)宫城北魏废弃了东汉南北二宫的体制,宫城集中建设在内郭大城的中北部,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平面,宫城轴线略偏内郭大城南北轴线之西。
宫城四周城墙残垣高出地面清晰可辨。
考古发掘,宫城南墙长660米,基宽8--10米,现残高1.3--2米;西墙全长1398米,残高1.2--2.2米,基宽13--20米;东墙残长1284米,残高1.7--3.4米;北墙为村庄所压,无法测量数据,但长度大体也为660米。
宫城北墙距内郭大城北城垣500米,为皇家园林华林园所在。
据史料,宫城总体布局为北部苑区、南部宫殿区;东北的太仓为仓库区,是宫廷及政府官员的粮食供应地;城南为府、署的集中分布区域。
宫殿区为宫城的核心,由西向东有3排,乾明门与阊阖门之间为中轴线,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北而南有建始殿、嘉福殿、宣光殿、显阳殿和太极殿。
中轴线以西,自北而南为凉风观、凌云台、宣慈观、宣极殿、茅茨堂、式乾殿、徽音殿、清暑殿和理讼殿。
以东自北而南为光极殿、清徽殿、含章殿、明光殿、观德殿。
近年考古发掘,在宫城南墙近西端处﹐有一巨大的门址﹐便是宫城的正门──阊阖门的遗址。
这座门址正对大城南北轴线大街铜驼街,主体后坐于宫城南墙,城门两侧前方夹建有两个规模巨大的大型土阙,阙台分为东阙和西阙,阙台东西对称分布,单个阙体长度接近30米,两个阙台之间间距47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正殿太极殿在宫城的前(南)部﹐与阊阖门对直﹐其基坛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00米﹐规模甚大。
宫城北部有470×180米大夯土台,其上有道路与“太极殿”建筑轴线呼应。
在太极殿与大夯土台之间,有近千米距离,密集分布建筑基址,证实了史料的真实性。
2010年又对阊阖门遗址西面约140米处的宫城五号建筑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了魏晋至北魏时期的宫城西墙、南墙和西南角建筑基址,西墙外侧的河渠和内侧的排水沟渠等遗迹,取得了一系列珍贵数据。
(三)金墉城内郭大城西北角,有一平面为“目”字形的三个相连小城,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地势高起,城垣宽厚结实,墙残高6米左右,这就是金墉城,为内郭大城内制高点。
金墉城系曹魏明帝曹睿模仿邺城三台之制,在宫城之外而建,以为屏障皇宫的军事堡垒,宫廷发生不测时,也可以就近避险。
北魏继承这一做法,对金墉城加固并扩建,以拱卫宫城。
魏晋时,每有帝、后、太子被废,多送金墉城圈禁。
西晋永康中,惠帝曾幽禁于此;蜀汉后主刘禅降晋后也在此居住。
《水经注.谷水条》记载:“谷水又东经金墉城”。
城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约255米,墙基宽约12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
城墙外体有凸出的城垛16座,现残存11座;城垛间距60--70米,每座面积15×8平方米。
此城有明显的防御性质,可以应付突发事件。
孝文帝初到洛阳时,因魏晋宫室多遭破坏,就住在金墉城处理政务。
后来又在金墉城内建造光极殿,因此金庸门正门被命名为“光极门”。
除了光极殿,又在内作城楼飞阁。
由于金墉城地势较高,内郭大城内其他地方之人,从地望之,这些建筑如在云端。
北魏时期,因金墉城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又有高台广榭,“炎夏之日,高祖(孝文帝)常以避暑”。
(四)外郭大城(也称外郭城)外郭大城在内郭大城之外,为北魏新筑。
景明二年(501年)宣武帝决定在魏晋时期的宫城、内郭大城城基础上扩大城市范围,修建了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外郭城。
《魏书.世宗纪》载:“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
”外郭城为里坊区,并设三市。
外郭城的范围和规模,据《洛阳伽蓝记》记载为:“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
所谓东西二十里,盖东至七里桥、西至张方桥;所谓南北十五里者“南临洛水北达芒(邙)山”也。
近些年来,北魏洛阳城考古发掘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工作队发布的《北魏洛阳外郭城和水道的勘察》一文,确认了外郭城东、西、北三面城墙遗址:外郭城东垣遗址南端在今之洛河北岸白村与前张村之间,中端北段在石桥村东北、今中州渠南侧有所发现,但在渠北踪迹消失。
基本与洛阳内郭城垣平行,呈直线形,城垣残存夯土断续连接,夯土色呈黄褐色或浅黄色,质地较差硬度不一。
现存长1800米,宽8--13米,残存高度仅有10--40厘米,其西距内郭城东墙3500米。
外郭城西垣遗址在今之潘村东侧沿线,现存长4400米,宽7--12米。
其东距内郭城西墙3500--4250米。
外郭城西垣墙外侧有一壕沟,发掘者判断它为文献中提及的“长分沟(或张方沟)”。
外郭城北垣遗址在今之北海拔175米处的邙山山麓上,20世纪60年代曾做过勘测,当年城墙高出地面约2米,长1200余米,与内郭城北垣基本平行。
现今只有西段保存较好,现残长12.5米,宽13米。
中段与东段则埋藏于地表以下,地表以下墙的高度只有50--80厘米,残宽6米左右。
与北垣墙并行的壕沟宽12.5米深3.3米,当为护城壕。
外郭城北垣南距内郭北城墙最近处为850米。
外郭城南城垣未有数据,可由考古勘察的古洛河位置决定。
古洛河的大体位置在今酒务村北向东延伸,经西大郊与倪家庄之间,又东行经过董圪垱村、杨庄村,然后再经罗凹村南,再过四角楼村南向东延伸。
以上这些数据大体就是北魏洛阳城的范围。
经实地勘测,北魏洛阳内郭城建春门距外郭城东界的郭门最近处约为5里(最远为7里),西边昌阖门距外郭城西界张方桥9里。
这两个里数加上内郭城东西6里,故而外郭城东西约为20里。
在邙山与洛水之间,内郭城南北9里,加上内郭城北城墙距外郭城北界2里,内郭城宣阳门至永桥4里,南北共15里。
洛河以南在永桥与圜丘之间南北约5里,东西范围4--5里。
《洛阳伽蓝记》所记载的“二十里”与“十五里”应包括内郭“九六”城在内,是整个洛阳城的南北长度。
(五)、四夷区为了安置归降的部族和外国人,北魏王朝又特别开辟了一个四夷区,这个区在北魏洛阳城宣阳门对岸的洛河南岸、宣阳门外大街经过永桥延伸的南北大街的两侧。
此区域范围为:永桥与圜丘之间南北约5里,东西范围4--5里,规划了四夷里和四夷馆,主要安置四方归顺之人以及来经商、交流、出使的外国人,犹如今之北京的使馆区。
当时的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拥有广袤的领土,傲然有大国雄风。
其时洛阳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鹘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
一时间洛阳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