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14课新民主革命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 (共26张ppt)
二 二 ..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67至68页子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 三段。(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意义。5分钟)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13人 (4)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思考】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弱,当时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独 立的国家。
说明:弱国无外交
1.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学习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角度概括,2分钟) 材料一: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社会矛盾激化 换大王旗”。百姓在兵荒马乱中被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有六百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工人阶级队 50万 -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 伍壮大 员已增至1200万。 材料三:《新青年》杂志发行量达到16000份。广大青年受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空前高涨。
出版《劳动》周刊。
二.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67页子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段。 (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概括。3分钟)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部
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共49张PPT)
人口
3.6亿
14600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例 1
1246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清政府断然拒绝修约要求。 (二)借口 1.亚罗号事件
2.马神甫事件
天津
战争进程:
1.第一阶段(1856—1858)
1856年10月 英法炮轰广州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二)经过
(1)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 (2)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三)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
允设厂 —— 允许日本在华设工厂 赔二亿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割三地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
②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山东最为激烈 (二)特点 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三)口号:“扶清灭洋”
(四)评价
进步性与爱国性:
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反映出民族矛盾的尖锐
局限性:
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
(五)作用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 的改革运动。
岛给日本 开四口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归
纳
鸦片战争
:
后开放的通商
近
口岸
代
中 国 开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放
商口岸
的
通 商 口
中日甲午战 争后开放的通商
岸
口岸
(四)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
破坏了领土主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极其 严重的危机 大大加深了两半程度
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浙江 南昌
福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北
黑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 郑南州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长湖沙南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建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北伐概况
目的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主要对象
三派军阀
主力军
国民革命军
方针 成果 结果
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
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
1919年9—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 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 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
陈独秀致中共一大代表信
陈独秀给出席会议代表写信。他在信 中提出几点意见,希望会议郑重地讨论。 “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主主义之指导; 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发动群众。政权 问题,因本党尚未成立,应俟诸将来,而 先尽力于政治上之工作。”
前提及条件
政治前提: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组织基础:国民政府的成立 后方基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军事基础: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建立 群众基础: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
北
黑
伐
吉
战
辽
争
北京 直
前
隶
形
山东
势
河南
湖北
安 江苏 徽
上海
图
浙江
湖江
南 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北
黑
伐
吉
战
辽
争
北京 直
【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一、五四爱国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日美的侵略使民族矛盾加剧; 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奠定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准备了思想基础。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2、五四运动的经过及结果:
第一 阶 阶段 段 第二 阶段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示意图:
35 30 25 20 15 10 5 0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北伐军 军队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图为被袭击的上海工人纠察队队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
国民党反动派捕杀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情形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条件: 阶级 思想 组织 外部条件 2.成立标志: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3.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 2.国民革命运动:(1925---1927) 3.大革命功绩及教训: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打击帝国主 义,中共得到发展,群众受洗礼
单位 代 表 单位 代 表
上海北京 ຫໍສະໝຸດ 沙 武汉李 达 李汉俊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济南
广州 旅日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陈独 秀派
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
毛泽东
董必武
王尽美
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
何叔衡
李汉俊
陈潭秋
邓恩铭
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
李达
包惠僧
教学设计8: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理解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使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历史资料认读和解读的基本方法;了解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通过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历史事件分析,学习从时代背景、性质、内容、影响等方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继承五四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革命发展的曲折性,认识到革命的艰辛,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史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ppt)洪秀全、孙中山的图片。
师:他们领导了什么歌名或运动?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师:那么结果怎么样?生:失败了。
师:那么我们从中有得到什么历史教训?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
师:那么,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究竟要如何走下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五四运动,它所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ppt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五四运动浮雕)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风雷(一)五四运动的含义师:遥望北大红楼(ppt显示图片),注目民主广场,我们赞美不朽的五四精神;关于五四呢,一个是政治的“五四”,这主要突出的是其反帝反封建性质以及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另一个是文化的“五四”,这包括了新文化运动。
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作为政治运动的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背景大家结合课本第一段,我们重返五四现场,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1919年会产生震动人心的五四运动呢?师:1919是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我们重返无私现场,一起来看看五四发生的原因。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发展情
况,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共产国际对中国 的支持始于1921年,A项说法错误;1925年中国共产党人
数大幅度增加时,土地革命和北伐战争尚未进行,故B、C
两项错误。 [答案] D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结果
“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
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4.失败原因 (1)帝国主义寻找 蒋介石 作为新的代理人。 (2)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3)陈独秀坚持 右倾 错误。
[探究升华] 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 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 两党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怎样巨大的 成就? 提示: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成就: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权力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伐中北洋军阀统 治基本被推翻,但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B、C、D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点此进入 [随堂基础巩固]
点此进入
[课时跟踪训练]
[教材P62“学思之窗”问题提示] 从下面两图中,你能看出五四运动的什么特点?
提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工人阶级 队伍壮大。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中国 工人运动 相结合。 (3) 陈独秀、李大钊酝酿。 (4)共产国际的帮助。
教学设计1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2.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探究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材料一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注册资本共计4890万元;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注册资本共计22340万元;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3)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思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二、中国共产党诞生【探究二】结合课本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条件有哪些?【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完美版1
(1919年-1927年)
新的开端 新的政党 新的高潮
(五四风雷)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工’ 商品输出为主
鸦 二鸦
二工’, 资本输出
晚清
甲
八
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
被捕
释放,罢免,拒签
中国工人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结果: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三个卖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 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对外: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根基。
黑
北直京 隶
吉 辽
山东
河 南
郑县
江
苏
上海 安安 安
徽
南京
武昌 湖北
长沙 湖南
徽徽
浙江
浙江 南昌 江
西
福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广州
广州
国民政府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4、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A 失败标志
①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 ②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标志)
谷。
必要性:中共力量弱小,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国可民能党性始:终反坚帝持民反主封革建命的;目力量标比相较同强;大孙,建中立山了的革转命变根据地
准备: 中共三大召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民党革命失败的原因
• 一、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 二、主观方面:1、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 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2、陈独秀坚持 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 权。
生命最后的见证·亲历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 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 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 的种子撒遍各地,我坚信用不了 多久,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 光荣的胜利!”
站在绞刑架下李大钊的最后一次讲演
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李大钊后,用酷刑折磨他的肉体, 却无法动摇他的意志。最后采用从欧洲进口的刑具,以 最残忍的“三绞处决”法对李大钊进行了整整40分钟的 绞杀。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以38岁的年轻之躯英勇 献身,为我们留下了革命先驱为理想献身的千古绝唱!
黄埔军校
一、成立的时间:1924年 地点:广州黄埔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二、特点: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 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 革命精神。
• 孙中山逝世于1925年3月12日(植 树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 一、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统一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打倒 列强除军阀。) 二、时间:1926年 总司令:蒋介石 三、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四、叶挺任独立团团长,为第四军赢得铁军 的称号。 五、北伐时,湖南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热情歌颂农民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为什么说 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2、 新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3、新的革命 纲领。4、新的革命基础。5、新的奋斗目 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4.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反馈,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只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与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营造一个生动活泼、高效有序的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当前国际形势、评价历史人物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小组合作任务,如研究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历史人物的贡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小组合作:本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我将从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二、重点难点课标对本课内容作了如下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我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对本科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学情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重点确定为: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把难点确定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我从三个维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事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珍惜现有的幸福;知道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四、教法与学法1、说教法根据上述重点和教学目标,将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2、说学法为了使所学知识能够更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将采用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将出示“井冈山”“南昌起义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遵义会议地址”这一组图片,并提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到底是如何领导革命的,领导了那些革命?”,导入新课。
教学设计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导入同学们,想必大家都是共青团团员了吧?会唱团歌不?在这首团歌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爆发,会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呢?这件发生在93年前的历史事件它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6页,先阅读相关的内容。
背景:(可简化这两点)国际:美日加紧侵华俄国十月革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工人阶级壮大(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思想基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索过程:意义: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作用工人阶级——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推动)——领导作用与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首先我们要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无产阶级领导的凡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新肯定就有旧,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凡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而要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到底新在哪我们可以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较得出,首先是他们的领导阶级,其次指导思想,还有革命前途旧←五四→新资无产阶级(领导阶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革命由失败逐渐走向胜利(革命前途)我们知道了它的新的地方后,对于说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就好理解了,因为要区分新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两种革命的领导阶级的不同,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的舞台,从此以后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所以说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关于共产党我们都不陌生,他就是现在我国的执政党,从他诞生到新中国的成立只用了二十多年,就完成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80多年来许多仁人志士想要完成的事业,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共产党有如此力量完成这些事。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2017年北京卷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 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 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领导阶级 革命前途 指导思想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资产阶级
资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区分主标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理论拔高:革命性质只由革命任务来决定,与其领导人无关, 革命任务由主要矛盾来决定,主要矛盾由社会性质决定。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
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
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30张PPT)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政治基础:北洋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卖国,国内阶 级矛盾尖锐。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 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5)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 上中国外交的失 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 │ 课堂导学
3.结果及表现:取得初步胜利。 a.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b.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 4 .意义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 (1)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厉。 建的革命运动。 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2)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 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 。6月12日 (3)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各阶层作用:(1)青年学生—先锋 (2)工人阶级—主力军 (3)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第14课 │ 课堂导学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的变化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 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由劳工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 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 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没收一切 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 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
革命的开端?(与辛亥革命比较)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
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社会主义)。
2.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 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从建立君主立宪 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 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 目标。 (3)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 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 题。
例2.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 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 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 施是( ) D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3.据有关材料显示:1926年初,国民党组织部 里有26名中国共产党员,但到了1927年初,仅剩3 人。国民党组织部出现共产党员的主要原因是 D A.共产国际支持 B.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C.孙中山宽宏大量 D.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
C
总结归纳 第14 课 │ 总结归纳
第14课 │ 总结归纳 知识结构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外部因素)
►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 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内部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 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 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 ——《中共“二大”宣言》
第14课 │ 课堂导学
(1)据材料一,分析中共“一大”提出了怎样 的革命目标。 (2)据材料二,分析相对于中共“一大”,中 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 哪里? 思考与讨论: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
(与中国同盟会比较) 不同: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 (2)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革命纲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不敢明确反帝 (4)阶级利益: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资产阶级利益 (5)性质: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4)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 利的一面,但最后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任 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 义上讲是最终失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 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 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洪秀全 孙中山 人物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人物二 辛亥革命 结果:失败 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 启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 或运动?结果怎样?能得出怎么样的启示?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1919
新中国成立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中共一大纲领的不足之处: ⑴对中国的革命形势认识不准确
⑵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在当时过早的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 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因为脆弱的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 国——中华民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已经不复存在
,当时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
五四运动的特点: 1、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 3、地域范围广泛; 4、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第14课 │ 课堂导学
例.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 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 多元力量的威力。”这里“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主要 是指 ①青年学生 ②先进的知识分子 ③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④广大农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例1 下图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下列判 断错误的是( )
D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 任务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 B.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 C.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同的领 导阶级决定中国两种不同的发 展方向 D.判断革命的性质应依据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
三 条
1.列强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 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中国人民抗争史: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 3.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探索史: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线
索
第知识结构 14课 │ 总结归纳
原因:
罢课 三罢斗争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 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第14课 │ 课堂导学
1.背景:
(1)国内: a.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使阶级矛盾日 益加深 b.经济、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c.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2)国际:a.美、日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导火线: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A
第14课 │ 课堂导学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 国主义精神
例 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 发扬 ①爱国 ②民主 ③罢学 A ④追求真理 ⑤思想解放 ⑥科学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③⑤⑥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 事。”“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D( )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 阶级政党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 政党的领导,故而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D。A项 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B项应是五四运动,C项出现 在中共“二大”上。
失败
标志:“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 变 原因:客观、主观
第14课 │ 课堂导学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①中共开展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要战胜强大的敌 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中共“三大”的决定: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2)实现标志:1924年,有共产党参加的中国国民党 “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思考回答: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时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2)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弱国无外交
第14课 │ 课堂导学
2.过程 (1)第一阶段(1919.5.4-6.5):中心在北 京,主力是青年学生。他们提出了“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等口号,采取的斗争方式是罢课。 (2)第二阶段(1919.6.5.起):中心在上海, 主力是工人阶级。采取的斗争方式是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