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理论力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探讨
理论力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探讨【摘要】理论力学教学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案例分析来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力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与改进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通过对理论力学教学实践的探讨,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望未来,理论力学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实践、挑战、教学方法、策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方案、评估、改进、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理论力学的教学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对理论力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显得非常必要。
目前,理论力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科内涵庞大、理论抽象程度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量较大等。
如何培养学生对理论力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理论力学教学实践的探讨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今后的理论力学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已有案例的分析、教学评估与改进,总结理论力学教学实践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理论力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理论力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探讨,探索如何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具体包括深入研究理论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展示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找出理论力学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教学评估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为理论力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理论力学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于《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 理论力学 》 研究物 体机械 运动 的一 般规律 ,是高等
院 校工 科 专 业 的一 门 重 要 的 学 科 基 础 课 ,是 与 工 程 实 际 紧
确 ,就是 考 大 学 .上 了 大 学 后 ,学 生 失 去 了 学 习 目标 ,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大学管理也不像 高 中那样 天天都有 班 主任和 家长管着 .
甚至逃课 的现 象 ,而 对学 习专业课提 不起兴趣 ,使得学 习
成 绩 一 落 再 落 .
2 改 革措 施
古典力学的范畴 .它不 仅可 以为 《 材料 力学 》 《 、 机械 原 理 》 机械设计》 等后续课 程的学 习打下基础 ,更在 于可 、《 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 的能力 .为 了适应 2 l世纪 科技发展趋势和未来社 会对人 才培养 的要求 ,笔者结合 教 学实践 ,对 《 理论力学》 的教学现状进 行 了分 析及 对 《 理 论力学》 的教学改革进行 了初步探讨 .
的力学简图 ,如 :车 床 、冲床 、牛 头刨 、桥 梁、屋 架等 机 构和结构 ,但学生却 不 能把这些力 学简 图还原成为工程设 备或工程结构 .为 了提 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组织学生 到附近工厂观察牛 头刨 、车床 、冲床 等设备 的运动 .使学 生感性认识到力 学简 图与工程设 备是密 不可分 的,教材 中
1 理 论 力学 教 学 中 的 现 状 与存 在 的 问题
针 对 以上 情 况 ,我 们 力 学 教 研 组 ,尝 试 并 作 了 以 下 几
点改 革 :
1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 .力学课程 是连
接 基 础 理 论 与 工 程 技 术 的桥 梁 ,在 教 材 中 有 许 多 工 程 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A TI ON TE AC HI N G F OR UM
Ja n. 2 01 4 N O. 1
基于积极 心理学 的《 理论力学 》 课程教学研究
杨( 辽宁科技大学铭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鞍山 I 1 4 0 5 1 )
积 极心 理 学理论 1 . 积 极心 理学 理论 。 积 极心 理学 (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是 心 理学 的一 个研 究领 域 , 是1 9 9 7 年美 国心 理协 会 主席 S e l i g —
一
性更 强 。积极 心理 学不 仅拓 展 了现代 心理 学 的理 论 和 实践 视 野 ,其 理念 也 为我们 重新 审视 和理解 心 理学 的功 用 与 陛 质, 为认识 和把 握人 类 自身提供 了全 新 的视 角和 维度 。 2 . 积 极心 理学 在 教学 过程 中的应 用 。胡 婧对 积 极 心理 学在新课程教学 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可 以利用 积 极心 理 学 的研究 成 果 培养 学 生积 极 的人格 , 主 动 的学 习态 度 ,使 创 新思 维和创 新能 力不 断 提升 ,建 立 和 谐、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 , 积极 促进新 课程 的课 堂 教学 效果 。培 养 学 生积极 的人 格就 是要 使学 生 主动寻 找 自身 的优点 和存 在的问题 , 增强积极 的情绪体验 , 不断挖掘积极 的潜能 , 教
摘要 : 在《 理论 力学》 课程 的课堂教 学中引用积极心理 学理论 , 采取更加适 当的理论力学教 学策略 , 激发学生学习《 理 论力学》 及 相 关 知识 的兴 趣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和 创 新 能 力 , 同时 , 教 师 亦有 效 的改 进教 学 方 法 , 对 学生 进 行 积极 的评 价, 这 对 于 建 立 良好 的 师 生关 系, 构建 符 合 时代 发 展 需要 的 教 学体 系起 到 了至 关 重要 的 作 用 。 关键词 : 积 极 心理 学 ; 理论力学; 课 堂教 学 ; 创新能力
《理论力学》教学教案
《理论力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理论力学的学科体系,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牛顿运动定律2. 惯性参考系和坐标系3. 速度、加速度和力4. 动量守恒定律5. 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力学知识解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备齐全。
2. 教材:理论力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
3.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五、教学进程1. 第一周:牛顿运动定律(1)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2. 第二周:惯性参考系和坐标系(1)讲解惯性参考系和坐标系的定义和建立。
(2)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惯性参考系和坐标系解决问题。
3. 第三周:速度、加速度和力(1)讲解速度、加速度和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2)分析实际问题,运用速度、加速度和力解决问题。
4. 第四周:动量守恒定律(1)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5. 第五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1)讲解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编辑专员,以我给你的及要求,编写教案,供我参考。
内容有十个六、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3. 期末考试:设置理论力学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理论力学》课程
案例课程:课程牵连运动是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理论力学面向对象:机械类一年级学生主要内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刚体系的静力平衡、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模型建立、计算和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特色与创新点:从责任、能力和知识的三个维度展开课程育人实践。
在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和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强化其责任和情怀。
1)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入思政元素发掘“年轻人需要什么?”,发挥自己的特长,讲授自己熟悉的工程案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将“有准备”的思政点”与课程教学结合;亦能“无准备”地因势而导、因情而生。
2)课程背景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学生一同回顾和重温理论力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3)课程主要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注重自然而然地知识点和能力点逻辑延伸,“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品质。
二、案例展示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1)通过我国力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2)用力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能力;3)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思政元素:三个认同、科学精神、强国意识。
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内容,教学环节依次为:前课复习→实验引入→科学史回顾→细微之处→理论推导→重大意义→案例回顾→理论总结→计算例题→课堂总结。
实施路径:1)授课案例上联家国情怀,下扣学生生活,开展价值引领,以“互动+案例”引入课程思政,培养“三个认同”。
抓住课堂引入环节,吸引学生兴趣,结合学生家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唤起学生的自豪感。
打破课堂沉寂,以互动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求知精神;结合课程内容引入思政案例,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
《理论力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理论力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本文从《理论力学》课程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典型问题出发,探讨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0 引言《理论力学》是一门公认的难度较大的课程,它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多,方法复杂,题目难度大[1-3]。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力度和改革步伐逐步加大,在理论力学教改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但在数值软件和可视化教学模式方面的探讨较少[4]。
笔者拟根据理论力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来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质量。
1 理论力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我校目前理论力学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所学内容主要以数学推导为主,学习兴趣不高;2)课堂上不太容易听懂或者听得懂课后作业却很难准确求解;3)很难准确理解理论力学问题的物理意义,不太容易将公式与实际物理问题对应起来。
2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针对如上所述问题,我们拟探索一种课堂授课与课后网络平台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课件与板式教学相结合、数值软件和理论力学的可视化相结合的新型多元化教学模式。
1)主要以数学推导为主,学习兴趣不高。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对传统的、单纯板式教学的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课题组老师将更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数学软件和理论力学的可视化教学模式在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课堂上不太容易听懂或者听得懂课后作业却很难准确求解。
课题组老师拟针对学生上课难懂,课后作业难以求解等问题设计开发《理论力学》网络教学平台。
该平台包括学习资源、预习指导、课程论坛、在线互动、系统帮助、其它辅助功能六大模块。
力图达到如下学习目的:(1)学生可以方便地开展网上学习并获取课后作业的标准答案;(2)在线交流、辅导答疑、开展讨论、发布信息与提出建议;(3)教师可随时更新教学资源,特别是提出新课的预习方案或者增加一些使用MatLab或Mathematica来求解的课后习题图形。
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摘要:针对应用物理学专业理论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从教材改革、考核方式多元化和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理论力学课程建设物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作为“质量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它促使教师和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课件设计、理论和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积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求[1]。
应用物理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理论力学顾名思义,讲的是力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牛顿力学、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力学[2]。
后两部分统称为分析力学,也是物理系学生理论力学课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校理论力学教学的现状是课时较少,但我们又希望保证教学质量。
因此,从笔者接手这门课程开始就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做了不少改进,这在文献[3,4]中已有部分体现。
同时,我们也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对理论力学课程建设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有益地探索。
1 教材改革在作者接手应用物理专业理论力学课程之初,从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周乐柱主编的《理论力学简明教程》作为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而且内容全面。
但随着这几年就业压力大和学生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更加明确,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因此该教材在使用了三届之后,考虑到有部分学生反映它不适合考研之用,我们将教材变更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金尚年和马永利主编的《理论力学》,该教材的适用对象是物理类专业的学生,既可以作为教材,又可以作为考研参考书。
除了在选用教材上慎重考虑之外,我们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陆续向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的教材和参考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目的和要求,这些书大家在图书馆基本上可以找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去看其中一部分,有些学生也会和教师交流他看过某一本书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互动过程。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理论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科目,它涉及到对物体运动和力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这包括对牛顿定律、动能、动量、力矩、万有引力定律、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学习。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建立起对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深刻理解,这将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理解并掌握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理解并掌握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及其应用。
4、理解并掌握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5、理解并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理解并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课程内容1、第一章:绪论介绍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学习内容:运动学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第三章:动量和动量守恒学习内容: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应用。
4、第四章: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学习内容: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的应用。
5、第五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学习内容: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人造卫星运动,万有引力的应用。
6、第六章:弹性力学学习内容: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弹性力学问题的应用。
7、第七章:流体力学学习内容: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流体力学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理论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例和习题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
3、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4、适当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每章后的习题,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以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
《理论力学》课程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 的培养 , 强与学 生 的互 动 , 增 进行 启发式 教学 。 实现 师生互 动 , 教师 在 整个 教 学过 程 中要避 免 言堂 ”老师 与学生 之间要有 对话 和交流 , , 教师要 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 , 和教师一起讨论问题 。为了实现师生互动, 需要精 心 设计一些 能够刺 激 和 引导 学 生思 维 的 问题 , 且 并 给 学生 留出适 当的思 维 空 间 , 些 问题 可 以 教 师 问 这 学 生答 、 可 以 自问 自答 、 生 问大 家 答 等 多 种 形 也 学 式, 尤其要 鼓励学 生提 问题 。通 过师 生间 、 同学 问的 相 互交流 , 探求新 知 的思维求 知过程 , 使他们 掌握基 本 的研究 方 法 , 成 良好 的 思 维 品 质 , 强 创 新 意 形 增 识 , 高 自身 的综 合 素质 。 提 例如 , 讲授 “ 质点运动微 分方程” 一节 , 分析力 是速度的函数建立运动微分方程时, 首先提出跳伞 运动员为什么会平安落地?学生通过思考 , 很多同 学 认识 到 , 空气 阻力 作用 的结 果 , 时对学 生 的正 是 这 确 回答应 给 于积极 的肯 定 , 但是 学 生对 空 气 阻力 的 具 体情况 并不 了解 , 在普 通 物理 力 学 中 只考 虑 重力 的影响 , 忽略 了空气 阻力 的影 响 。通 过 教 师 的提 而 问和学生的回答 , 学生认识到 , 只有考虑了空气阻力
质 量 的 有效 方 法 。
【Re e r h a d Pr c ie i ntr c ieTe c i g o s a c n a tc 1 I e a tv a h n fThe r tc lM e ha c 1 o eia c nis
《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矢量 坐标 系 、 自然 坐标 系 、 直 角 坐标 系运 明各种 约束 和约束反力 特点 , 这样 非常 明
分 析 同一 点在三 个坐标 系中 的关 了。研 究力 系平衡 问题 时 , 寻找一 个典 型 辩 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正确理性思 动规律 , 维 的方 法 , 是现代科 学思维 方法的方 法论 系及 运 动规 律 的描述 方 法 。再 比较 分析 求解平面力系平衡问题的例题和一个空 间
的 。通 过 辩 证 思 维 的方 法 运 用 , 让 学 生 对 个 难 点 , 必 须 分 清 在 所 选 参 考 系 的 轨 迹 是 连 速 度 与 相 对 速 度 的矢 量 和 , 学 生 对 公 式
特 别要 注意三种速 度的方 向和三 的把握更直观 , 便于理解 和运 用 , 再举例分 概念 、 定 理深 入理解 , 全 面掌 握分 析 和解 否 明显 , 理解得到强化 , 至于公式 的推导可 以 自 决 问题 思路 和方法 , 我们从 以下三个 方面 种速度关 系 , 发 现它们始 终满足平行 四边 析 ,
前提, 以概 念 作 为 为基 础 , 通过概念 、 判断、 不 同参考 系 中三种运动 的定义 : 即绝 对运 力 系的平衡 问题 的例题 , 归纳 出运 用力矩
推理 的形式 , 认识 事物 的本 质 。主要 有归 动 、 相 对运 动 、 牵连 运动 。阐述 三种定 义 与投影方程 的规律 , 选择 坐标 系的技巧 , 简 纳 与 演绎 ( 从 个别到一般 、 从 一 般 到 个 时 , 必 须通 过 一个 具体 的例 子 , 结 合辩 证 化 计算 , 提 高学 生 学 习 《 理论 力 学 》 的兴
容包 括 静力学 、 运 动学 和 动力学 三大 块 , 的概念 , 从 它们 的联 系 出发直接 比较 三者
《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安排和学习特点
《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安排和学习特点一、《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基本内容和学习特点1、静力学基础(4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约束及约束反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重点:约束及约束反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2、平面基本力系(4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平面力偶理论。
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 平面力偶理论。
难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平面力偶理论。
3、平面任意力系(8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重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难点:物体系统的平衡。
4、空间力系(6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空间力系的简化,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重心。
重点: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空间力系的简化,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5、摩擦(4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滑动摩擦, 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滚动摩擦和滚动摩阻。
重点: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难点: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6、点的运动学基础(4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矢量法, 直角坐标法, 自然法。
重点:矢量法, 直角坐标法, 自然法。
难点:矢量法, 自然法。
7、刚体的简单运动(4学时)(讲授+习题讨论)知识点:刚体的平行移动,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矢量表示。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调查分析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调查分析理论力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学科,它由概念、原理、计算、练习等内容组成,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随着理论力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除了开设理论力学课程,还开始深入研究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目的是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文以某研究院校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方式,对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学状况,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调查,学习状况,教师教学1.言理论力学是一门学科,其本质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的力学原理。
学习理论力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更有助于他们全面掌握工程技术知识。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某研究院校在设置理论力学课程时,需要严格贯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要求,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论力学水平。
为此,本文结合当地某研究院校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及学习的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论力学课程教学调查2.1调查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状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以调查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方面的状况。
2.2调查内容(1)学生的学习状况:本次调查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调查了学生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以及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2)教师的教学状况:本次调查也着重调查了教师的教学状况,包括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情况。
2.3调查结果(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对理论力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是较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掌握的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
(2)教师教学质量:调查发现,与学生认可度有关的是,教师教学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课堂管理不当、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学理论力学的方法
学理论力学的方法
学理论力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系统地学习教科书和参考书: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可以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来掌握。
阅读教科书可以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参考书则可以提供更深入和广泛的知识。
2. 解题和练习:通过解题和练习可以增强对理论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选择做一些传统题型的习题,也可以挑战一些较难的设定和推导问题,以及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3. 参加相关实验和实验室实践:理论力学是实践和实验的基础,参加相关实验和实验室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力学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的理解。
4. 参与讨论和交流:理论力学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交流来深化。
可以与同学、教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习他人的思路和见解。
5. 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如数值计算软件和模拟软件,可以帮助进行理论力学的计算和仿真。
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力学问题,加深对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6. 深入研究和应用:学习理论力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可以选择相关领域的进阶课程或者研究方向,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学院机械类专业《 理论力学》 的教学方法 :
1 教 学 内容 的选 择
针 对独 立学 院 中《 理论 力学 》 理论 课时 ” , 且《 “ 少 并 理论
力学》 中相 当多的 内容 与大学物 理 中的力学 部分重 复 , 的 有 甚 至高 中物理 中都 已涉及 的特点 , 我们需调整教材 内容 。独 立 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 故教材必须针对专业 培养 目标 并 且结合 学生特点 。 有针 对性地选 择 . 同时对教 学 内容 还要 进行取舍 。我们选用 了武汉理工大学的李卓球等教授编写 的
要】 本文针 对独立学院机械 类专业 的人 才培养 目 , 理论力 学》 标 对《 课程 的教 学方法从教 学 内 的选择 、 容 基本概念的讲
解、 实验课 的安排 、 考核方式的选择 四个方面进行 了探讨 。
【 关键词 】 理论力 学; 学方法; 学 内 的选择 ; 教 教 容 基本概念的讲 解 ; 实验课的安排 ; 考核方式的选择
c u s e c i g meh d i h i cu e f u s e t s c s t e c oc f ta h n o t n , h x l i ain o a i o c p s, h o re t a hn t o s wh c n l d o r a p cs u h a h h ie o e c i g c n e t t e e p an to fb sc c n e t t e ar n e n ft e e p r n a o re a d t ec o c fa s sme tmeh d e e d s u s d i h sa t l . ra g me to x e i h me t l u s n h h ie o s e s n t o s w r ic se n t i ri e c c
浅谈理论力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方法
浅谈理论力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方法煣高申,周涛,王凤娟(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反思记录,总结几点有效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理论力学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机械类;理论力学;有效教学理论力学是力学类、机械类和土木类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材料力学、机械振动、机械原理等课程的基础,甚至一些研究生课程里也会有少些学时的理论力学课,它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学生普遍反映其内容繁多且较为抽象,不好理解,加之在应用型大学中不断缩减课时,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知识点、学好理论力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大学的需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机械类学生特点,将理论力学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1结合科技前沿有效教学为了开拓视野、紧跟科技前沿,可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介绍相关知识点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来激发学习兴趣。
还可以引入与理论力学学科相关的最新国际国内科研成果,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火箭发射、卫星空间对接等动力学问题,机器人手臂运动问题中涉及的刚体动力学知识等。
因为高科技新成果在新闻中经常能看到,因为好奇新事物从而引发求知欲。
但是学生不知道原理,在课堂上引入相关理论力学知识加以解释,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继而体会到学习理论力学的重要性和乐趣。
2结合多媒体有效教学在讲绪论时,可以将有趣的理论力学现象嵌入多媒体课件中。
例如介绍绪论时引入美国塔克马大桥“空中飞舞的大桥”影像资料,勾起学生们学习理论力学的兴趣。
静力学部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缩短画受力分析图的时间。
运动学部分结合实际制作Flash动画演绎,学生反馈效果很好。
例如借助多媒体可以直观生动地描绘点的运动轨迹,又例如在介绍刚体的简单运动时,通过制作动画,可以直接明了的理解平移和定轴转动进而分析各杆件的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怎么学好理论力学?
学好理论力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常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学好理论力学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学好理论力学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数学是理论力学的基础,尤其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在学习理论力学之前,建议先学习这两门数学课程。
掌握数学基础后,再学习理论力学,会事半功倍。
理论力学需要掌握物理常识。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理,因此需要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例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还需要掌握一些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第三,理论力学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练习是掌握理论力学的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理论力学的方法和技巧。
在练习时,建议多做一些实例题和应用题,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用。
第四,理论力学需要进行思维训练。
理论力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需要进行思维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进行思维导图、逻辑分析等训练,这样可以帮助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建议多参加物理实验和科学竞赛。
实验可以帮助巩固理论力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加科学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
学好理论力学需要掌握数学基础和物理常识,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思维训练,同时也需要进行实验和参加科学竞赛。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理论力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
学好理论力学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常识,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思维训练,同时也需要进行实验和参加科学竞赛。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理论力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
《理论力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Keywords: theoretical mechanics; cross-schoolcredits; mixed-teaching mode;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flipped classroom
《理论力学》 作为本科专业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基 础课,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在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备比 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 程实际问题。该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进 行实践,可以更好地解决工程中繁复的实际问题。目前在 各高校的教学中,该课程一直沿用课堂面对面的传统教 学,在教学时间的限制下,在基础理论理解与学习上需要 占用大量的学时,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当中的时间就 较少甚至于没有。这样的学生只是学到了解题的方法并且 用于考试,并没有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在新工科的教育 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目标,因此目前的理 论力学的教学模式需要改进。
如何学好理论力学
如何学好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一门应用于工程建设、物理和数学领域的重要学科。
掌握理论力学的知识对于从事工程设计、物理研究、力学分析等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学习理论力学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学好理论力学。
1、掌握数学知识理论力学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学习理论力学之前,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矢量分析等。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2、建立概念体系学好理论力学需要系统的建立一个概念体系,理解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理,并加以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概念的逻辑关系,为后期深入理解力学方程做好铺垫。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变为自己掌握的能力。
学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加深对理论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4、掌握解题技巧完成一道理论力学的问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例如,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理解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选择恰当的模型和数学方法,加强计算能力,等等。
只有经过平时的大量练习,才能培养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充分利用学强的网络资源现在有许多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理论力学,比如线上课程、学习平台等。
学生应该学会利用这些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通过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也可以相互促进学习效果。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和持续努力。
理论力学是一门非常基础性的学科,学习起来有时可能会呈现难度和复杂度。
但是,只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多加练习和实践,并遵循以上学习方法,相信学生终将成功地掌握理论力学的核心内容退化理解力学中传统力学原则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许君风孙玉周
来源:《创新科技》2013年第12期
[摘要] 根据理论力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辩证思维方法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辩证思维;教学方法;归纳与演绎;联系与类比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理论力学》是高校机械类和土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机械原理》等作准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块,内容相对独立,但也有必然联系。
目前,该课程的现状不太乐观,对理论力学的教学课时进行大量的压缩,教学内容没有变化,同时,《理论力学》很枯燥,概念很抽象,这样给任课教师带来了挑战,高校教师都面临如何提高《理论力学》教学效果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大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从唯物辩证法思维角度来进一步探讨理论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正确理性思维的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以概念作为为基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主要有归纳与演绎(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等,辩证思维方法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通过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让学生对概念、定理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运用联系与类比的方法,剖析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理论力学》的概念繁多,与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有很多重复,研究思路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些基本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复习一下,教师不用再讲述。
但从联系角度出发把概念进行归类,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离开了概念,所有的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分析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抛弃事物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抓住本质属性,按照现象—概念—推理—本质性结论这样的过程,学会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提升分析问题的水平。
例如:静力学部分的概念主要包括力、力偶、力矩的概念,从它们的联系出发直接比较三者的异同,三者在轴上的投影分析,接着讲解它们的如何简化的方法,分清各个简化定理的使用范围及成立条件,对比平面力系与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加强对结论的理解,从约束反力角度分析摩檫力性质和特点,讲解该部分内容时需要联系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动量矩,同时把相关概念解释清楚,
再讲解相关定理,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运动学部分:先研究点在矢量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直角坐标系运动规律,分析同一点在三个坐标系中的关系及运动规律的描述方法。
再比较分析不同参考系中三种运动的定义:即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
阐述三种定义时,必须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结合辩证法思想分析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三种运动的轨迹曲线特点,找出动点、动系、定系、牵连点关系。
牵连速度求解问题是个难点,必须分清在所选参考系的轨迹是否明显,特别要注意三种速度的方向和三种速度关系,发现它们始终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比较刚体的平动与刚体的平面运动的概念,弄清楚两种运动规律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加速度特点和求解方法,这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把平面运动看成平动,把平动当成平面运动。
动力学部分与静力学、运动学是很有联系的,它是探讨作用力与机械运动的科学,例如速度对时间变化率是加速度,动量矩对时间的变化率推导出动量矩定理和刚体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功对时间的变化率推导出功率方程,这样就可以解决平动效应与主矢、转动效应与主矩的关系。
从公式联系出发,推导出公式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具体问题。
2 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即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把握定理和概念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概括,一种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
我们可以从个别实例推导出一般理论(定理和公式)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例如,静力学部分关键是受力分析,要把受力分析把握好,必须要搞清楚约束的特征,该部分内容可以通过一个包含各种约束的例题来说明各种约束和约束反力特点,这样非常明了。
研究力系平衡问题时,寻找一个典型求解平面力系平衡问题的例题和一个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的例题,归纳出运用力矩与投影方程的规律,选择坐标系的技巧,简化计算,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兴趣。
运动学部分的速度合成定理通过一艘船横渡河流的实例,分析三种运动,推导出速度合成定理的公式,即绝对速度等于牵连速度与相对速度的矢量和,学生对公式的把握更直观,便于理解和运用,再举例分析,理解得到强化,至于公式的推导可以自行学习。
同样可以推出牵连运动为平动和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再通过实例分析比较加速度公式异同,分析科氏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科氏加速度是一个难点,搞清楚它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相对速度方向的改变产生;一部分是牵连速度大小的改变而产生,同时结合矢量投影定理的应用。
利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平面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剖析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和加速度求解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最好是可以分别运用基点法、速度投影定理、速度瞬心三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求同一点的速度,让学生比较分析三种求速度的方法的特点,总结出它们的规律,然后,出三道类似的计算题让学生自己分析。
工科的学生注重公式、理论的运用,公式的理论推导可以作一般性了解,掌握这些方法后再去解决具体问题,可以得心应手,游应有余,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积极性。
3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比归纳与演绎要深刻得多,高级的多,分析就是把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解,再把分解的各个部分加以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综合就是把整个问题分解成各
个部分的基础上,再按其内在规律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凑合在一起的,分析与综合实际上是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也是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一个正确的认识过程,就是要把分析与综合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关于事物的统一的整体认识。
在《理论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构力学模型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体现在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综合题上,就是说,主要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运用上,也是作为一种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价值所在。
例如,在静力学受力分析时,画整体受力分析与各个杆件的受力分析,可以看成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的运用,运动学部分:点与刚体的复合运动的综合题,体系包括二、三个以上的杆件,先分析每个杆件的运动规律,杆件的运动一般分为定轴转动、平面运动、平动。
再分析点的运动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对于平板构件,可以进行简化为杆件来研究其运动规律。
最后综合分析整体运行规律,可能还要多次运用矢量投影定理(速度矢量投影和加速度矢量投影)。
动力学部分:最重要、最难的是运用动力学的普遍定理即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解决动力学综合性的问题,对于动力学的问题,可以从运动微分方程和和牛顿三定律出发来解决,如果问题复杂时,利用动力学普遍定理联合求解会变得容易,怎样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该部分的综合题理应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对系统的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选择不同的定理。
所应用的定理不同,受力分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由于内力或内力主矢不改变质点系的动量和动量矩,因此应用动量和动量矩定理时没有必要考虑内力,但应用动能定理时一定要考虑内力,内力做功可能不为零。
接着就分析其各个部分运动性质,然后,从整体上分析比较所选择定理和方程的优劣,通过综合分析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 结语
随着《理论力学》教学课时的压缩,按照新的《理论力学》大纲要求,许多高校把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与大学物理重叠的内容删去了,这样出现了教师的教学跨越性,学生学习上有难度,突然进入动力学三大定理,显得知识脱节,无所适从的感觉。
如果再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和教师都会难以适应,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唯物辩证法,把辩证思维方法运用到《理论力学》当中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理论力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力学》中的许多问题的力学模型来源于实际工程问题,掌握好《理论力学》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近几年笔者担任车辆工程、材料控制工程等专业的《理论力学》主讲教师,通过唯物辩证思维法应用,教学效果逐渐显著,主要表现在及格率不断提高和高分人数的比率不断增多上。
参考文献:
[1]吴宏章.当前工科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254-255.
[2]孙海滨,刘婷婷.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4):110-111.
[3]孙玉周,许君风.《理论力学》授课中的命题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03-104.
[4]高斌.工程力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7).
[5]许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9).
作者简介:许君风(1973-),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程力学。
孙玉周(1974-),男,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方向:微纳米力学、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工程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