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教案57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伟大悲剧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面对困难,汲取勇气和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记叙文,它以斯科特南极探险的经历为线索,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人物的悲剧命运。记叙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它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事件叙述、人物描写、情感抒发等方式,展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的斯科特上校在面对绝境时展现出的勇敢和坚毅,是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典范。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性的光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人物形象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塑造人物形象。
-举例:分析课文第三段,了解探险队在极端环境下的艰苦生活,以及斯科特上校在面对死亡时的内心世界。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分析斯科特及其队伍成员的形象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使学生理解人物在悲剧中的伟大品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在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活动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信心,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经历了哪些困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 伟大的悲剧 优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 伟大的悲剧 优秀教案

21 伟大的悲剧【导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体会文中意味深长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人类的历史有时往往是很残酷的。

古语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可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却用饱含深情的文笔为一位失败者——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作传。

这其中到底隐藏了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包含了怎样深刻的人文内涵?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传记《伟大的悲剧》!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拽.(zhuài) 无垠.(yín) 辜.负(ɡū) 踉跄..(liànɡ qiànɡ)毋.宁(wú) 癫.狂(diān) 凛.冽(lǐn) 海市蜃.楼(shèn)吞噬.(shì) 贮.藏(zhù) 羸.弱(léi) 毛骨悚.然(sǒnɡ)履.行(lǚ) 告罄.(qìnɡ) 遗孀.(shuānɡ) 姗.姗来迟(shān)(2)词义无垠:没有边际。

凛冽:刺骨地寒冷。

羸弱:瘦弱。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探险队员的品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悲剧”、“坚韧”、“献身”等,并能正确运用。
举例:通过例句、语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的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语法知识: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定语从句、被动语态等语法知识点。
举例:结合实例,讲解定语从句、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伟大的悲剧》中探险队员的勇敢、坚韧、无私等品质,以及他们在南极探险过程中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跨学科素养:如何结合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南极探险背景。
难点解析:跨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思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解析: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知识和成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选自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通过讲述人物悲剧遭遇,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理解《伟大的悲剧》中人物的遭遇和悲剧结局。

3.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主义思想,感悟人物的悲惨命运。

4.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伟大的悲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遭遇。

2.把握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3.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意义及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整体阅读:让学生阅读本文,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遭遇,带着问题阅读,抓住关键信息。

3.细读分析:分段深入,边读边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句子和抽象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5.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和把握,启发学生更多思考。

6.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探索热情。

五、教学反思本课旨在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人类探索南极的艰难历程,展现了探险家们面对困境时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

课文以斯科特和阿蒙森两位探险家的南极探险故事为主线,通过对比两位探险家的不同命运,引导学生思考探险过程中勇气、团队精神、竞争与协作等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专业术语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斯科特和阿蒙森两位探险家的命运对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团队协作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斯科特和阿蒙森两位探险家的命运对比。

2.教学难点:探险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团队协作与竞争关系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探险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例如:为什么斯科特和阿蒙森的命运会不同?探险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探险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探险队员的精神。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探险队员的勇敢与坚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英勇、坚韧和牺牲精神。
-掌握课文中重要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如“悲剧”、“英勇”、“无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情节的推进来塑造人物形象。
-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如修辞手法、情感色彩等,并能模仿运用。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伟大的悲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英勇探险队员的伟大事迹。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探险队员的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将《伟大的悲剧》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探险队员的伟大精神。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的伟大成就和她所经历的艰辛过程。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感受她的科研精神,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传记类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研精神,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感受她的科研精神,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理解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资料:收集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停顿、重音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解答问题。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回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讨论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一篇传记,写的是斯科特一行五人精疲力竭而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不幸遇难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用饱含深情的文学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

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一行人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团结、坦然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的障碍。

2.整体感知课文,能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4.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1.运用快速阅读、圈点批注重点、给全文分段分层、列提纲的阅读方法。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其团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力量。

2.难点:理解人类探险的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

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脚步,一起走进那段伟大的历史吧!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2)背景介绍:《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

文章写的是20世纪初期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们在归途中悲壮覆灭的故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三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三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教案三篇本文选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其内容和体裁都有别于学生之前阅读的文章。

从内容上讲,本文所描绘的科学探险情景在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之外,本文所歌颂的科学探险精神也超越了学生日常的思想认知。

同时,作为国外名家的作品,本文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内涵,可以说对学生的阅读视野、生活阅历、情感世界都是一种有益的拓展、丰富和补充。

从体裁上讲,本文从学生接触最多的散文、小说、诗歌转换为传记文学这一新的样式,既有写人记事文章的影子,又有传记特有的文学风貌,从写作题材和体裁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理念:找出途径让学生发掘材料,从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写的是在__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的故事。

故事较长,情节也较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

文章一方面写了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之展开的搏斗;另一方面,作者也展现了当时牺牲的详情。

所以基本上具备小说的三要素:典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因此又可以把它当作写人的传记小说来读。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学生可能不适应这么欧化的语言,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学生可能有不太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

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尽量简化、浅化,使学生好懂、爱学,并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不然,教师的教学就会很被动。

教学目标: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教学重点以积累、听说、写作等为训练手段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核心学法导引:1.长文短教,重点突破。

2.注重发现,重抓积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1)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掌握《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及故事背景,理解课文主题。
举例:分析桑地亚哥与马林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2)人物形象分析:学生需深入剖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
举例:探讨桑地亚哥在面临困境时的勇敢与坚韧,以及这一形象对学生的启示。
(3)文学手法欣赏:学生需了解并欣赏课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与理解,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分析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1.课文朗读与理解: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基本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举例:分析课文中“海浪像无数只手,要把他拖入深渊”的比喻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勇敢、坚韧、诚实等。
举例:讨论桑地亚哥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展现出勇敢、坚韧的品质。
2.教学难点
(1)课文主题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课文的主题,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
举例:解释课文中“伟大的悲剧”的含义,即人物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课文中的悲剧主题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悲剧这个概念本身较为抽象,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支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以提高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含两课时)
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餐,吃;宿,睡。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1.学生快速默读,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
(1)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扼要概括其大意。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二、诵读感知,把握文意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情节最让你激动难忘?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1)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有人已捷足先登,失望地踏上归途。
第二部分(4~13):五名队员接连牺牲。
第一层(4~7):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
第二层(8~10):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独自定同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死亡。
第三层(11~13):三个人骄傲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第三部分(14~16):英雄的事迹传遍世界,为后人悼念,景仰。
(2)本文节选了传记中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梗概: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最后悲壮地死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案设计
4、你认为本文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总结:本文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速读课文,用笔勾画关键词语。
预设: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失望之悲等。
请学生自主归纳出“伟大”的含义: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细读课文,分析理解。
5、解析课题“伟大”的悲剧
目标导学三:再读课文,品析人物
1、斯科特一行面临着的困难探究
2、分析一行人具有的品质
3、分析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
4、探究本文歌颂的精神
3、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4、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
1、朗读课文,标注难理解的字、词、句,交流探究。
2、分角色复述课文内容
3、用四字短语梳理文章脉络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了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下面分享一下吧。
讲解:《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
3.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难点
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1.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树立正确看待成败的人生观。

课前准备1.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充分地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尽量能在10分钟内读完课文。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更多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南极地图及南极风光图。

同学们,你们了解南极吗?(学生回答自己了解的有关南极的知识)让我们一起跟随画面走进南极。

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酷冷、奇寒凛然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人类勇士探索的步伐,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资料。

阿蒙森胜利了,但是作家茨威格没有为成功者作传,而是为失败者斯科特一行作传,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拽.(zhuài)住癫.(diān)狂吞噬.(shì)忧心忡.(chōng)忡毋.(wú)宁羸.(léi)弱凛.( lǐn)冽怏.(yàng)怏不乐告罄.(qìng)遗孀.(shuāng) 毛骨悚.(sǒng)然2.根据预习,请回忆一下课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这篇文章篇幅长、容量大,我们如何才能迅速把握全文大意呢?可以按时间顺序,寻找文中关键的时间词,圈点勾画,筛选各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在此基础上,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以斯科特为首的五人探险队在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发现竞争对手已捷足先登,他们艰苦的跋涉、一切的付出瞬间变得毫无意义,只好灰心丧气地返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悲剧教案

伟大的惨剧教课准备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能在迅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归纳内容重点。

【过程与方法】1.认识作者及有关文学知识和列传文学的特色。

(重点)2.梳理事情脉络,品尝语重心长的语句,领会“伟大的惨剧”的深刻含义。

(难点)【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人物崇拜的精神质量,培育团联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定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课方法朗读法。

本文是列传《人类的群星闪烁时》的节选。

文学色彩浓重,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激烈的主观感情。

指引学生迅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掌握课文的内容重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谈论研究法。

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四人学习小组睁开谈论沟通,集思广益,在合作研究中提升理解和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文范读音频等。

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课课时二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从古到今,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层见迭出、此起彼伏,耳熟能详的不用说张骞受命出使西域,玄奘西去印度求经,也不用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全球航行探险,单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伟大壮举,就使我们非常的震惊。

那么,在茫茫的南极大陆上,斯科特一行人又以前历了什么呢?让我们随奥地利作者茨威格一同回到1912年,走进《伟大的惨剧》,接受心灵的浸礼。

基础梳理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毋(wú)宁恶运(è)告罄(qìng)坚韧不拔(xiè)....储藏(zhù)怏怏不乐(yàng)无垠(yín)战栗(lì)....凛凛(liè)空中楼阁(shèn)内心不安(chōng)...徐徐来迟(shān)辜负(gū)疲倦(bèi)(...2)理解词义①吞噬:吞食。

不寒而栗(sǒng)吞噬(shì)..羸弱(léi)跋山涉水(lù)..遗孀(shuāng)癫狂(diān)..1②销蚀:消损腐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教案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教案新人教版(new)

《伟大的悲剧》教案教学目标:1、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的细节。

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崇高精神品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二、预习展示1.读准下列字音。

拽( zhuài )癫狂( diān kuáng )吞噬( shÌ)羸弱( léi )角逐( jué)凛冽( lĭn liè)步履( lŭ ) 销蚀( xiāo shí)告罄( qÌng ) 遗孀 ( shuāng )2、理解词语.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姗姗来迟:来的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3。

作家作品展示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重点)
2.梳理事情脉络,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是传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节选。

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2.讨论探究法。

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文范读音频等。

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层出不穷、此起彼伏,耳熟能详的不必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玄奘西去印度求经,也不必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探险,单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伟大壮举,就使我们无比的
震撼。

那么,在茫茫的南极大陆上,斯科特一行人又曾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随奥
地利作者茨威格一起回到1912年,走进《伟大的悲剧》,接受心灵的洗礼。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毋.(wú)宁厄.运(è) 告罄.(qìng)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然(sǒng) 吞噬.(shì)
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无垠.(yín) 战栗.(lì) 羸.弱(léi)
风餐露宿.(lù)
凛冽.(liè) 海市蜃.楼(shèn)忧心忡.忡(chōng)遗孀.(shuāng)癫.
狂(diān)
姗.姗来迟(shān) 辜.负(gū) 疲惫.(bèi)
(2)理解词义
①吞噬:吞食。

②销蚀:消损腐蚀。

③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④告罄:指物资用完。

罄,尽、空。

⑤毋宁:不如。

⑥羸弱:瘦弱。

羸,瘦。

⑦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

⑧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⑨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⑩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11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12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13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14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15扬扬得意: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2.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

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传》等。

他的传记小说不拘泥于史实,而是抓住历史人物的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他的中短篇小说成就独特。

其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心灵的焦躁》等。

小说集《混乱的感觉》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3.背景探寻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书信和文件,发挥想象,写下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节选了传记中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直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

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悲壮地死去。

2.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一段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成功与否,而是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以长久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