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与音乐系列(十二):从《诗篇》反思教会崇拜(三)

合集下载

读《诗篇导读》有感:生命如诗

读《诗篇导读》有感:生命如诗

生命如诗——读《诗篇导读》有感林超群岳清华博士是我就读于福建神学院时的老师,是我文字事奉的启蒙者,他的《诗篇导读》一书由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读毕岳博士的大作,我惊奇在中国竟然有如此佳美、厚重的作品问世。

在此,我要分享一些我读《诗篇导读》的感想。

据我所知,中文版的《诗篇》的注释书、灵修书为数不多,质量不高。

而岳博士的《诗篇导读》却是超然的作品。

为何我敢如此大胆说呢?首先,是因书的格式与学术含量:《诗篇》共有一百五十篇(当然他并没有每篇都解读),岳博士详细解读了每一首诗歌,解读每首诗歌的布局都是同样的,分别是:先提出该篇的金句即最重要的一节经文;然后是该首诗的作者、写作背景;接着提出分段并详细解读其内容;最后是小结。

《诗篇导读》的第一部分是《导论》,共有八大点:一、众人喜爱重视诗篇,二、诗篇的名称,三、诗篇的主题、内容及分卷,四、作者、创作年代、体裁,五、诗篇的标题及说明,六、诗篇中的神学思想,七、诗篇的地位和影响,八、希伯来诗歌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旧存诗歌。

这部分的内容,作者罗列了非常多宝贵的资料,也可见他在学术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在此举例说明,他在第八点“希伯来诗歌与其他文明古国的旧存诗歌”之中告诉我们,“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诗歌与希伯来诗歌相异之处。

1.主旨不同。

前者以“人”为本,按本质而言,是人文主义……后者却是以神为本……2.性质不同。

前者颇具自然性,从六朝起,不知不觉中又增添了道家思想……3.外形不同。

所谓外形,是指诗句的长短……4.流源不同……5.义之不同。

前者以诗经为基础,含有六义;后者以旧约圣经为基础,含有八义。

中国诗歌的六义,就是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用以区别诗之质(内容),赋、比、兴用于辩别诗之体(方法)。

希伯来诗歌有八义,就是:①在内容方面,除了上述中国诗歌原有的风、雅、颂之外,还加上“赞美神”……②在方法方面,除了赋、比、兴之外,还加上“灵”……6.对象不同。

①中国诗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诗篇中大卫诗篇却全然不同,完全洋溢着乐观、勇敢和幸福的感情。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9篇)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9篇)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高中诗歌教学反思(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诗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1“诗言志,歌咏言。

”《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余秋雨先生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

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可见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可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应该最爱诗的高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努力背诗。

可是对高中语文老师而言,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高考诗歌赏析考查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喜欢读诗歌但是害怕做诗歌赏析题目,所以上好一篇诗歌课文绝不是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会读会背就能解决问题。

面对诗歌赏析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抓好诵读,体会诗歌音韵之美以朗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很多老师确实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个人轮流读、小组接龙读、全班整齐读,教前教时教后不忘读,总之形式多样,书声不断。

如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让学生用两种读法:一为天真的节奏明快的疑问式,声调稍高,读出后显得俏皮;而另一种读得深沉、缓慢,为痛苦又关爱的表白,让人感到诗人饱经风霜后仍然痛苦执着的追求,那份爱国青年对受日寇践踏的故国的爱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了。

从神学与文化层面反思中国教会与社会关系

从神学与文化层面反思中国教会与社会关系

从神学与文化层面反思中国教会与社会关系第一篇:从神学与文化层面反思中国教会与社会关系一、引言基督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真正在中国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上落地生根应该算是从明清开始。

基督教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传入中国时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宗教。

她有固定的信经、信条和相当成熟的教义教规,从而能轻而易举地辨别异端并维护信仰的正统性和纯洁性;同时,当她进入另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时,便会受到强烈的抵制,也自然地表现出与文化冲突的色彩。

文化是什么?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

在中国教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即,不少基督徒因对耶稣基督的顺服和忠诚而从文化中隐退,或对固有的文化进行反击,成为一个新的族类。

因为,一方面,在面对基督与文化的矛盾中,不少基督徒简单地从《圣经》,特别是耶稣的教导中获得片面的支持。

常常被批评的有以下三点:首先,耶稣要求门徒从物质欲求中隐退,劝人不要忧虑饮食和衣装,要把财宝积蓄在天上,追求天国的福份;劝人不要惧怕加害他们生命的人,拒绝世上的权势,只顺服上帝而不顺服人。

按照李查德·尼布尔的说法,“基督徒的此种态度确是使人困惑”。

其次,耶稣在他的教导中似乎要求人当依靠上帝的恩典,而不鼓励人为的成就,否定人类社会所做的一切努力。

克理索有句名言:“假如罗马人只服从信靠上帝的命令,到底能有今日罗马吗?他们岂不也像犹太人一样一无所成,最后连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的立锥之地也没有?岂不也像基督徒那样,身为罪犯而被捕殆尽吗?”第三,是基督的排他性,耶稣说过:“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古典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知识古典音乐知识1 赞美歌(anthen)以管风琴伴奏的合唱曲。

由赞美诗发展而来。

取《圣经》或其他教会文字为歌词。

在基督教会中举行奉贤仪式或布道之后用英文唱歌。

其中包含独唱的,称为“独唱赞美歌”;无独唱的,称为“合唱赞美歌”。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赞美歌相当于旧教中的经文歌。

音乐史上写赞美歌的著名作曲家有伯德、普赛尔、韩德尔、韦斯利等。

2 咏叹调(arj)以器乐伴奏的独唱曲或二重唱。

出现于十七世纪初,是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声乐部分加入难度高的演唱技巧。

由于追求结构上的高度完整,常忽略与剧情的关系,而单纯致力于音乐上的独立发挥。

在声乐作品中常以宣叙调表明情节,咏叹调继其后,使表演者可以充分抒发情感,展现其演唱水准。

巴赫、韩德尔、莫扎特等人的咏叹调则是声乐曲目中的珍品。

3 波尔卡(polka)舞曲。

较快的2/4拍子。

十九世纪初发源于波希米亚。

后来风行于全欧洲及美国。

4小夜曲(serenade)小夜曲历来是男子晚上在他情人的窗下唱的,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古典作曲家在写作小夜曲时,总是设法创造这种气氛。

十八世纪用于晚会的小型乐队的作品。

5 浪漫曲(romanza)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乐曲。

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民间、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广泛流行。

其歌曲的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较丰富;器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乐队演奏。

6圆舞曲(waltz)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

分快慢两种。

十七、十八世纪在维也纳宫廷流行后,开始成为社交中的舞蹈。

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

现在通常所说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7 和声(harmoy)不同高度的音乐同时发声,称之和声。

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接法则、和弦在乐曲上的功能属性。

和声学是作曲技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和弦(chord)和声的结构单位。

诗歌是一种思想,能够无限反思自身

诗歌是一种思想,能够无限反思自身

诗歌是一种思想,能够无限反思自身Stéphane Mallarmé诗歌只与最纯粹的形式,与抵抗着精神的最高级的混沌形式相关:精神对自身的混沌状态,和语言阻止自己沦为思想的简单工具的抵抗力。

诗歌思想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这精神尚处于只能从语言的形象和节奏中认识自身的阶段,而这语言本身尚处于形象的具体性和物质材料的时间厚度中。

本篇选自朗西埃作品《马拉美:塞壬的政治》(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

作为思想的诗歌:一个世纪的历史文 | 【法】雅克·朗西埃译 | 曹丹红如何理解这种天然的涌现和这种隐形支架——它是诗歌潜在并确实存在的“哲学”——之间的关系?要理解这种关系,需要将马拉美的计划重新纳入某场关于诗歌思考能力的讨论中,这场讨论本身与世纪同龄。

在黑格尔、谢林和荷尔德林在一张纸上写下关于人民的诗歌宗教的计划时,施莱格尔兄弟已经构想出一种关于诗歌–思想的理念:诗歌是一种思想,能够无限反思自身。

这一时期,年轻的德国思想家们毛遂自荐,要通过设想法国大革命中缺失的成分,来延续在法国已经“冰冻”的革命,这种缺失的东西便是精神革命。

在关于精神革命的理念中,盘旋着当时各种各样的发现与再发现:化合物的分解,康德的精神能力化学,反讽的溶解力量和旧秩序的革命性解体;电能,莱布尼茨的动力论和被翻译过来的《堂吉诃德》的超验荒诞;斯宾诺莎的“natura naturans”(产生自然的自然),对古代神话和“epos”(史诗)力量的重新发掘,动物磁力;解读埃及象形文字的科学,捕获象征物当下意义的科学和读取矿物质年龄与法则的科学;在形变中显现的自然的力量,形象的能力和关于艺术家灵魂的成长小说,后者在《威廉·迈斯特》中找到了自己的圣经。

被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命名为“渐进的总汇诗”(poésie universelle progressive)的诗歌在这纷纷攘攘的事物中结合了两个主要形象。

音乐史名词解释

音乐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原始社会音乐1、“葛天氏之乐”:传说中的一种古乐,是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其中包含8首歌曲,主要反映了初民对生产和生活的思想感情。

2、《弹歌》:原始乐舞,反映了原始狩猎生活。

3、《云门》:原始乐舞,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

4、《箫韶》:原始乐舞,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5、河姆渡骨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几十只骨笛,它们是一些小骨管,开两或三孔。

第二章夏商时期的音乐1、《大夏》:西周时期六代乐舞之一,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功绩。

2、《大濩》:西周时期六代乐舞之一,内容歌颂了商汤伐桀的功绩。

3、编铙:殷墟妇好墓出土的5件一组的商代编铙。

4、编磬:由几个罄组成一套编磬。

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商代三枚一组的编磬,铭文分别是“永启”,“夭余”,“永余”。

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1、大司乐: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

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

它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除此之外的另外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2、八音分类法:八音是指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这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八音分别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隔八相生法(三分损益法):在三分损益法所生的五律基础上,继续往下生律至第十二律。

每隔八位生一律。

这种计算方法见于《吕氏春秋·音律篇》。

4、八佾:周朝建立的礼乐制度,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规模和排列上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

其中舞队的排列是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依次往下递减。

5、乐悬:西周起有关钟、罄乐器数量和设置方位的等级规定。

6、《成相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是一篇至今流传下来的兼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是说唱音乐的远祖,其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

在形式上,它是用一种叫做“相”的打击乐器打着节奏而同时歌唱的一种诗篇。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音乐1、百戏:百戏是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

圣经教导感悟心得体会(3篇)

圣经教导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信仰的力量《圣经》中充满了对信仰的强调。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信仰始终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在《圣经》中,信仰被描绘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寄托,是人类心灵中最宝贵的财富。

1. 信仰的力量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圣经》中,许多故事都展示了信仰的力量。

例如,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时,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依靠信仰,坚定地跟随上帝的指引,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信仰是我们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

2. 信仰使人内心强大。

在《圣经》中,信仰被视为一种精神支柱,使人在逆境中保持坚强。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教导门徒:“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在你们以上的天,早已认识你们了。

”这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仰,就能在困难面前保持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

二、道德的指引《圣经》是一部充满道德教诲的书籍。

在《圣经》中,上帝通过摩西、耶稣等先知,向人类传达了道德规范,引导人们遵循正义、善良、谦卑、宽容等美德。

1. 仁爱之心。

《圣经》教导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些逼迫你们的祝福。

”这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心存善意,关爱他人,用爱心去化解矛盾。

2. 诚实守信。

《圣经》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摩西律法中规定:“你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你的邻舍。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诚实守信,不做欺骗他人的事情。

3. 谦卑宽容。

《圣经》教导我们要谦卑宽容,对待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你们要自卑,彼此服事。

”这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谦卑,学会宽容,尊重他人的不同。

三、生活的智慧《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生活智慧之书。

通过阅读《圣经》,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于生活的智慧。

1. 珍惜时间。

《圣经》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充实自己。

耶稣在《圣经》中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充实自己,过有意义的生活。

欣赏古典乐曲有感

欣赏古典乐曲有感

欣赏古典乐曲有感第一篇:欣赏古典乐曲有感观赏马勒《旅行者之歌》——当我心爱的女孩嫁作他人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西方享有盛誉的作曲家、指挥家。

他不仅是后期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拓者之一。

《旅行者之歌》是其代表作之一,这是马勒个人早年生活的一个缩影,来源于作业一次不寻常的爱情经历,内容带有极强的自传性,展现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感。

我之前一直喜欢听流行歌曲,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曾经让我感动,但是最近我逐渐喜欢上了古典歌曲。

以前以为古典歌曲都是外国的歌曲,听不懂,很少去认真欣赏,现在我感受到,古典音乐之所以成为百年来甚至几百年来的经典歌曲而经久不衰,个人认为的一个原因是它并不靠歌词和话语打动人,而是饱含深情的音乐,一些从外国传来的歌曲,有时并不懂演唱者具体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嘹亮的歌声、雄浑高亢的声音以及时缓时急的乐曲声中,听众能感受到其中的浓浓的感情,或是快乐,或者悲伤,而且置身在这个音乐氛围中,容易受到深深的感染,那情感仿佛就是自己的,那叙述的故事好像也是自己的经历。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得知,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APP可以免费欣赏许多有名的音乐,这对像我这样没钱去大剧院现场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宝贵资源。

最近我听了马勒的《当我心爱的女孩嫁作他人》,是2007年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乐会的一首曲子,由马里斯·杨颂斯指挥,由托马斯·汉普森演唱。

虽然全程我一句也听不懂他唱什么,但是我能感受到演唱者的情绪是悲怆的。

一开始,低沉的音乐展现了主人公在心爱的女爱嫁作他人之后心情的悲沉,演奏中段是一段欢快的曲子,这应该是婚礼现场的伴奏乐,与主人公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加重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我注意演唱者演唱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始终以一双大眼睛盯着前方,几乎没有眨过眼,把主人公渴望得到心爱的女孩但又不能如愿的绝望痛苦。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共5则)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共5则)

《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共5则)第一篇:《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诗篇概论与默想》读后感小小推拉驴终于拿到期盼已久的《诗篇概论与默想》,用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311页的书。

掩卷咀嚼,回味无穷,还想再读。

期待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读了小约翰夫妇翻译编校的《敬拜神学入门》,书中关于敬拜的要素——“唱诵诗篇”的论述既然是那样的合情合理(是合乎圣洁的宗教情感,合乎唯独圣经的真理),那么这本小约翰关于诗篇的概论与默想,一定是在改革宗五大唯独的基础上有更细致更深入的阐述吧!此书内容超过了我的期待。

该书内容是根据作者在2016年的一个三天的神学讲座录音整理出来的,虽然读者不能和讲道者同在一个会场感受圣灵同在下的位格与位格之间的互动交通,但我们毕竟领受的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圣灵藉着神的话依然感动我,让我产生如临现场的心灵震撼。

感谢主,藉着印刷术作为工具使祂的真理传播的更远,荣耀归于三一真神!何谓敬拜?作者首先从敬拜的本源开始阐述敬拜。

敬拜是什么?敬拜是神创造、护理、救赎人的目的,所以——“我敬拜故我在!”根据神的第二条诫命,敬拜必须用神所指定的方法,所以神在吩咐摩西建造会幕时反复地强调“要谨慎做这些物件都要照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25:40」。

这是唯独圣经的原则,即圣经限定原则。

而拿达和亚比户因献凡火被神击杀的事件就是要提醒每一个选民,敬拜神是何等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心存敬畏与敬虔,按照神的吩咐献祭,否则献上什么都不是在荣耀神。

所以敬拜神就要从“我”里面走出来,唱歌不是要抒发我的情感我的受苦,不是要满足我的享乐,那样势必会培养一种人本的宗教情感。

敬拜一定要以神为中心,所以敬拜的精神、程序,敬拜的要素都要以神为中心,以此使神得荣耀,这是唯独神的荣耀的原则。

从神学上,神是圣洁公义的,而人都是全然败坏的,人写的诗歌都可能会错,而唯独诗篇是圣灵默示的,是圣洁的,神默示这卷书放在圣经的最中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叫人唱诵的。

2024年阅读诗经心得总结初中(2篇)

2024年阅读诗经心得总结初中(2篇)

2024年阅读诗经心得总结初中____年阅读诗经心得总结初中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初中生,我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和启发。

下面是我对于____年阅读诗经的一些心得和总结。

首先,诗经中的诗歌内容广泛且丰富多样。

通过阅读诗经,我了解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人际关系以及古人的思想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既有婉约细腻的女子之诗,又有阳刚豪放的男子之诗,还有描写自然景物的田园诗,同时也有关于社会现实以及政治风云的诗篇。

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内容,使我更好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诗经中的诗歌语言简练而有力。

诗经的诗歌以四言、五言为主,语言简练明快,用词精准。

这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们意蕴丰富的表达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经的诗歌节奏优美,字句流畅,朗朗上口,读起来非常舒畅。

这让我对古代文人士子的修养和才华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另外,诗经中的诗歌体现出了古人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

诗经中的许多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爱情、友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真挚感受。

这些感受或是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赞美,或是对于生活中的疾苦和困惑的吐露,也有对于国家兴衰的忧心忡忡。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我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真挚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感受到了古人在与我们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生活的共同感悟和理解。

除此之外,诗经对于培养我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现手法,培养了我对于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同时,诗经中的诗歌也体现出了古人的人文情怀和仁爱精神。

在阅读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古人对于友情、爱情、亲情等关系的珍视和培养,也感受到了古人的仁爱之心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这些对于美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给了我人生中重要的文化滋养,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好的欣赏力和人文关怀。

最后,阅读诗经也让我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音乐和歌的一些感想(范文模版)

关于音乐和歌的一些感想(范文模版)

关于音乐和歌的一些感想(范文模版)第一篇:关于音乐和歌的一些感想(范文模版)关于音乐和歌的一些感想中国的文化传统五千年没有中断,这是一部分人自豪的,也是另一部分人憎恶的,但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个事实,中国人的脾气德行,几千年来总有一脉相承的地方,音乐也可以作个证明。

我们的音乐自古以来都受“西方”的影响。

胡琴琵琶与羌笛,帮助唐人们醉死沙场了,喝醉人的酒或许还是那葡萄美酒。

到了近代以后,西洋音乐当然大举进入了,而在音乐领域里,中外的文化冲突大概是最弱的,钢琴、提琴,国人们是并不怎么见外的,音乐到底是世界语言啊,我觉得在这一方面,我们中国人都是那样自然的开放派,或许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吧,因为我们老早就喜欢胡琴琵琶与羌笛了,老早就是“崇洋媚外”派的。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看出一个不怎么值得骄傲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各种细胞都发达,就是音乐细胞比较瘦弱,似乎总需要些外力的刺激,才能够活跃起来。

换句话说,在文化的诸领域里,我们在音乐上的原创力是最低的。

这原因,我觉得一大部分和我们的汉语有关系。

汉语是从象形文字那里传下来的,一个字一个音,方块字,它有一个那些表音的外语所不能有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像砖头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这也造成我们的古典诗歌的一个基本的形式上的特点,四言、五言、七言,我们的语言文字可以做得到。

想想英语,它就办不到,更别说俄语了,说个名字都要花半天。

这有一个什么结果呢?它造成我们的文学非常的发达,攫取了一部分音乐的阵地。

因为,整齐的文字,实际上本身就构成了鲜明的节奏,使很多五音不全的人也借助于文字仿佛获得了音乐的力量。

古往今来,我们的诗词写手是多得不得了,但真正懂得音律的却实在少之又少。

因为,自从文字构成了节奏形式,它的源泉——音乐——反而就逐渐被忽视了。

音乐因此萎缩了,因为太多的人们已经满足于定型的节奏,他们热衷于在这些定型中填词。

绝句、律诗、词牌、曲牌,这些就是节奏定型,它们原本是一首歌或一支曲子,可是当它们一成了“律”或“牌”,它们就固定了。

诗篇379首特殊颂诗歌

诗篇379首特殊颂诗歌

诗篇379首特殊颂诗歌一、整体印象。

诗篇379首作为一首特殊颂歌,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它有着独特的情感氛围。

就像走进一个神秘而充满力量的精神角落,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如果有歌词的话)都像是精心编织的礼物。

二、可能的主题深度。

1. 从宗教内涵角度来看。

- 如果这是一首宗教颂歌,那它很可能是在传达对神的崇敬、感恩或者是对信仰中某种神圣理念的赞美。

比如说,它可能像在讲述一个关于神的伟大事迹的故事,但是用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

就像是一个信徒在向朋友绘声绘色地描述神如何在困境中拯救了大家,不过这里的描述是用优美的旋律和词句包裹起来的。

- 也许它在探讨一些深层次的宗教教义,像爱、宽容和救赎之类的主题。

它可能会用一些隐喻或者象征的手法,让这些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把爱比作永不熄灭的火焰,在歌曲中不断地重复这个意象,让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宗教所倡导的爱的力量。

2. 从精神鼓舞方面来看。

- 即使对于非宗教人士,这首特殊颂歌也可能有着强大的精神鼓舞力量。

它可能在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像在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它的旋律可能从低沉逐渐走向高昂,就像在模拟一个人从困境中挣扎出来,最终走向胜利的过程。

- 歌曲可能会强调人类内心的力量源泉,也许是在鼓励人们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勇气等美好的品质。

就好比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你看,你自己本身就有着无限的潜力,只要你相信自己。

”三、音乐风格的影响。

1. 节奏方面。

- 如果节奏比较缓慢而沉稳,那就像是在引领听众进行一场深度的内心冥想。

每一个节拍都像是在轻轻地叩击着心灵的大门,让人慢慢地沉静下来,去思考歌曲所传达的意义。

就像一位老者慢慢地踱步,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

- 要是节奏轻快活泼,那它可能是在以一种欢快的方式表达对主题的热爱。

这种节奏就像是一群孩子在庆祝节日时的跳跃步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听众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2. 旋律方面。

2024年外国诗两首反思总结(2篇)

2024年外国诗两首反思总结(2篇)

2024年外国诗两首反思总结,____字第一首诗:《失去的自由》在2024年的一个午后我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一片苍茫的大地上,自由的声音划破了天空但是那个声音,并不是属于我们的它来自遥远的国度,一片他乡的土地那里的人们,他们的自由一直存在而我们,却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的自由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受到束缚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无限的知识但我们被大数据和算法所掌控政府的监控,商业的操纵我们的隐私早已被侵犯,被剥夺我们被塑造成从众的机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追求的是外在的成就和物质的财富我们追逐着虚幻的幸福和成功但我们忘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在这个世界里,自由不再是一种人人享有的权利它已被给予了少数人,而我们只能短暂的窥视一旦逃离了束缚,我们就会被追捕和鄙视失去的自由,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沮丧我们渴望而不能得到的自由,如同遥不可及的星辰然而,在失去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的反思自己或许,自由不是一个永远都存在的状态它需要我们的坚守和守护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被剥夺,我们才能真正的追求自由第二首诗:《人性的遗忘》在2024年的一个黎明我漫步在城市的街头那里熙熙攘攘,人们来来往往然而,这个繁华的城市里人性却被遗忘了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我们失去了同情和善良我们在追求物质欲望的过程中忘记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我们变得自私和冷漠,不再关心他人的痛苦和困境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人们敌人似乎比朋友更多我们不再团结一心,而是互相攀比和埋怨我们渴望胜利,却不愿付出努力和牺牲人性的遗忘,让我们变得孤独和空虚我们追求着表面的成就和荣誉却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善良我们忘记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我们忘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我们忘记了与大自然共享的美好人性的遗忘,也是我们丧失自己的原因当我们不能再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时候我们也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存在的意义或许,人性的遗忘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和自私我们才能真正反思自己,重拾人性的美好在2024年的外国诗中,这两首诗反映了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七课 音乐与诗歌(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教版

《第七课 音乐与诗歌(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教版

《音乐与诗歌(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与诗歌的内在联系,理解音乐是诗歌的载体这一观点。

2. 培养对音乐和诗歌的鉴赏能力,提升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如何通过音乐表现诗歌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欣赏音乐与诗歌的干系,培养音乐和诗歌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如何通过音乐表现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和诗歌材料,包括音频、视频和文本。

2. 准备用于实践活动的乐器、道具和道具。

3. 设计教室讨论和实践活动的问题和步骤。

4. 安排教室的安置,以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漂亮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学生: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音乐和诗歌有什么干系?3. 引入课题:音乐与诗歌(二)。

(二)了解诗歌和音乐的起源1. 通过PPT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和诗歌发展史。

2.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

3. 讨论:音乐和诗歌的起源对它们的发展有何影响?(三)学习诗歌的节奏和韵律1. 播放一段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

2. 讲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观点。

3.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4.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用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并分析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5. 教师总结: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四)欣赏不同风格的诗歌和音乐1.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欣赏。

2. 展示不同风格的诗歌,让学生了解不同诗歌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诗歌之间的联系。

4. 教师总结:欣赏不同风格的诗歌和音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魅力。

(五)创作诗歌与音乐1. 讲解创作诗歌和音乐的基本方法。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和音乐。

3.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自我评判和互相评判。

选诗.2

选诗.2

音樂事奉之內含–音樂與崇拜(選詩)I. 聖詩的功能與價值:A.功能:B.價值:II. 選擇詩歌時我們需要考慮那些事項:(選會眾唱的詩歌)A. 客觀因素:a. 崇拜/聚會的性質與風格:1. 性質:主日崇拜、小組聚會、禱告會、聯誼會、節慶如復活節或聖誕節、禮儀如婚禮或追思禮。

2.風格:例:在重視禮儀的崇拜中,會選擇搭配其風格的詩歌,如:應答詩。

在福音派傳統中的崇拜所選的詩歌,會選擇他們特有的福音詩歌。

在強調靈恩運動的教會崇拜,所唱的詩歌大部份是,流行樂風的敬拜讚美詩歌。

b. 當次聚會的主題(講員、信息主題):首先要思考的是,選擇與信息主題相關的詩歌,在講道前與講道後的詩歌也會不同,並且有時還需要考慮講員是誰。

c. 信眾的特質:所選詩歌需考量會眾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音樂素養、信仰的傳統背景、文化背景、年齡層次等。

d. 有多少人力物力的參與:1. 需考慮司琴的專業素養與配合度:(包括各種器樂手)2. 需考慮助唱者的專業素養:e. 需要花多少時間,決定要唱幾首詩歌:一首以上者,需考慮到如何選擇適當的詩歌,如,1. 調性關聯性(同調or 近係調ex: G→G or C→D)、2. 節奏一致性(三拍不宜與二或四拍混、不同節奏型態的切分音)、3. 信息內容的連貫性,需要將詩歌按照歌詞詞意順暢的串聯起來,使之有層次與整體感。

也需考慮,a) 不應選兩首同性質的詩歌。

b) 歌詞信息之前後順序應如何鋪陳?1) 依聚會性質而定。

2) 歌詞信息是否能有層次的帶領會眾進入更深的敬拜。

3) 歌與歌之間應如何轉接,以達到循序的鋪陳,堆疊到最高潮的敬拜。

4) 按照聽眾心理學,最好只有一次高潮,過多次的刺激會導致會眾心理的彈性疲乏。

c) 音樂方面的先後順序應該如鋪陳?1) 詩歌的節奏應該是漸進式的,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

2) 切記不要忽快忽慢。

f. 能帶領會眾真實的敬拜神嗎:(應該是客觀的,但常是主觀的)11. 音樂與歌詞是否相合?2. 歌詞中的信息是否何乎聖經與神學?3. 歌詞與會眾的經驗相合嗎?4. 詩歌的旋律、節奏會幫助/或妨礙會眾敬拜神嗎?B. 主觀因素:a. 以自我或會眾為出發點?1. 選誰喜歡的?是我喜歡的、會眾喜歡的、或大家都喜歡的。

《诗篇》读后感

《诗篇》读后感

《诗篇》读后感《诗篇》读后感(通用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篇》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篇》读后感篇1在平坦的绿茵场上,一帮孩子在踢球,沉浸在欢乐中。

然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金色头发的少年站在那里,不!不是站!他用双手支撑着地面,他没有腿,是一个残疾人。

但,他并没有为自己是个残疾人而感到自卑,他和其他孩子一样,露出洁白的牙齿,送给大家灿烂洁白的笑容——这就是《生命的诗篇的封面》。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肯尼的美国儿童。

他出生不久,双腿就因畸形而全部被锯掉了,可怜的肯尼只能以手代足,而且视线只有狗的眼睛那么高,他接受了几次化疗,也并未痊愈。

在生活中,因为残疾,他必须忍受来自各方面的不便与嘲笑,每次上学的路上都能听见背后的窃窃私语。

我替他感到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这样残忍的事情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呢?但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彷徨,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用毅力支撑起了生命的脊梁。

他也渴望自己是个正常人,和其他孩子一样玩游戏,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并没有自卑和气馁,他用他那坚强的心灵来安慰自己,使自己勇敢地“站”了起来。

我今年十三岁了,和他比起来,我却是如此的渺小。

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遇到小小的不如意就开始怨天尤人。

记得上星期回到家里,父母不在家,我自己饿的不行,却连饭都不会做,还因为此事和父母大吵了一顿。

想想自己以前的种种,我真是又羞愧又自责,与肯尼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无能啊。

在这个小男孩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顽强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希望”是支撑我们生活的韧力,是推动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

人生的旅途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失意经常会伴随我们。

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会显示出来。

所以我们要鼓起勇气,向前出发。

“不依赖别人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让这句话埋藏在我的心底,让它萌生,让它陪我一起成长,也让它成为我成长的一个动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

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

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

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

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

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反思(通用13篇)

古代诗歌反思(通用13篇)

古代诗歌反思古代诗歌反思(通用13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诗歌反思篇11、《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除了这两句之外,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也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第三四句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

读时两句间须有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下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古代诗歌反思篇2这几年,一直想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

鉴于现在部编版教材对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重视,于是,很想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

1.奥加农:是圣咏的一种即兴演唱方式,即在演唱同时唱两个不同声部。

2.布艮第乐派:15世纪文艺复兴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来自欧洲北方的作曲家。

他们大都集中在布艮第地区活动,所以被音乐史学家们成为布艮第乐派。

3.法国尚松:16世纪20年代,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特性的从词到曲都是典型法国风格的歌谣曲,他们被称为“法国尚松”或“巴黎尚松”。

4.清唱剧:是1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

以抒情性或戏剧性叙事诗为基础,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以及合唱组成。

规模较小,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

5.经文歌:带着一种中世纪普遍具有的装饰热情诞生的音乐体裁,产生有必然性,填有歌词的替换克劳苏拉,实现了从礼仪音乐到具有世俗音乐特征的转变。

6.格里高利圣咏: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成为圣咏。

使用于罗马教会仪式,以着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固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

7.弥撒:天主教会重要的崇拜仪式。

8.附加段:兴起于9~10世纪,11世纪达到兴盛,12世纪逐渐衰落。

9.继续咏:弥撒礼拜中,继续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

10.宗教剧:宗教剧的产生与格里高利圣咏扩展有关。

弥撒仪式中《进台经》前的附加段。

以及弥撒活动最自由的部分,已经含有戏剧因素。

11.奥尔加农: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

12.华丽奥尔加农:将位于下面声部的定旋律音符拖长,上方对以多个音,构成一音对多音的形式。

13.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下方或上方添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构成两个声部的圣咏。

其中圣咏曲调称作“定旋律”,也译作“固定调”。

14.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向上或向下进行。

15.自由奥尔加农: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运用。

16.《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