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3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证明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并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学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形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给出一个实例,运用所学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

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实验室操作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精细操作如使用滴定管、pH试纸等不太熟悉,需要在实践中多加练习。在实验安全意识方面,学生可能对实验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此外,在实验数据分析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5)参与在线论坛:学生可参与有关化学实验的在线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拓展视野。
(6)组织实验室参观:学生可组织参观学校实验室,实地了解实验室环境,感受实验氛围。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实验室基本操作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室基本操作练习,如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清洗等。
2.实验安全知识问答:学生需要回答关于实验安全知识的题目,检验他们对实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化学实验操作手册》,深入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2)视频资源:《化学实验室操作演示》系列视频,观看视频学习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3)科普文章:阅读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科普文章,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4)化学实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化学实验事故的案例分析,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如使用滴定管、pH试纸等。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海陆变迁》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一章第三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的现象。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运动变化的整体把握,为后面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现象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海陆变迁的真实性。

同时,学生可能对地质时期的概念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2.能够分析实例中的海陆变迁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和原因。

2.难点: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释。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变迁的发生。

3.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材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于展示海陆变迁的现象。

2.准备教案和课件,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变化。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变迁的现象。

如展示海岸线的变化、岛屿的形成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原因。

如提问:海陆变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答案。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理解。

如提问:海陆变迁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1.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汽化和液化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物理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例如,当讨论到蒸发和沸腾时,我让学生们思考夏天出汗和烧水时的现象,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日常现象。
- 学生能够描述蒸发和沸腾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够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能够掌握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 学生能够解释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举例:夏天出汗后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水蒸发吸收了体表的热量;而冬季北方供暖系统中的水在锅炉内加热后变成蒸汽,释放热量到室内。
2. 教学难点
(1)影响汽化速率的因素:引导学生分析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等因素对汽化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相关规律。
难点解析:温度升高、液体表面积增大、空气流动加快均能提高汽化速率,但这些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综合影响,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来深入理解。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资料和实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通过线上互动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汽化?哪些现象是液化?”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汽化和液化内容做好准备。

《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二年级上册

《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二年级上册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变化,理解太阳与地球关系,掌握利用太阳确定方向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和方向变化,掌握利用太阳确定方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指南针、纸板、尺子、绳子等实验器材。

2. 准备一天中不同时间的照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变化。

3. 提前布置学生观察任务,明确观察时间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视频:四季星空和太阳系。

通过视频中介绍的知识,引发学生对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兴趣。

2. 引入课题: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教学1. 观察太阳的方位和方向(1)让学生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位置变化?(3)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影响。

2. 认识太阳的方位和方向的标志(1)介绍四季星空和星座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观察星座判断季节和方向。

(2)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指南针判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并记录下来。

(2)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观察到的太阳位置和方向与指南针、季节星空的标志结合起来,以确定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

(三)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影响、四季星空和星座的知识、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确定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等。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相对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的课件。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进行解决。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反比例函数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选入了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小桔灯》两首现代诗。

这两首诗都是经典的作品,语言优美,意蕴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他们对于诗歌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欣赏现代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现代诗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欣赏现代诗的美,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的意境,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美感。

3.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两首现代诗,理解诗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春天的图片、音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两首现代诗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是一节关于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和问题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人口问题的深入理解仍需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口问题有所接触,但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分析方法尚需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地理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和资源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地区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地图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各省区人口增长情况表等。

2.资料:关于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影响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的地区,探讨其原因。

1.3 计算机软件 教学设计 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1.3 计算机软件 教学设计 清华大学版(2024)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具体导学过程意图交流载;二是通过第三方软件网站下载;三是通过手机或部分计算机自带的“应用商店”获取。

D.软件安装方法:a.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安装,一般只需找到并运行“setup.exe”或“install.exe”之类的文件,然后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即可。

b.Mac O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大部分是通过运行“.dmg”文件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需要把快捷方式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中。

c.在Linux下安装应用软件通常有2种方式,以Ubuntu为例,一是使用UbuntuSoftware安装。

二是直接在终端通过apt命令完成。

(4)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能力——学会分析:学生机上通常会安装好教学所需的各种应用软件。

请以你的计算机为例,查看并分析它们都属于哪类的应用软件。

——体验活动:安装Linux应用软件。

要求以Okular作为对象,体验在Ubuntu操作系统中安装应用软件的过程。

(5)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念提问:开源应用软件对“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有何影响?三、习题测试1.下图是某网站上的一款安卓手机应用软件说明,关于该软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这是一款免费软件B.运行环境为iOSC.使用语言为简体中文D.存储容量为41.4MB2.下列属于国产软件的是( B )A.Microsoft ExcelB.WPSC.Adobe PhotoshopD.Microsoft Word四、小结回顾请同学按照下列提示进行总结回顾:1.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提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3.生成了怎样的观点?五、布置作业请各小组对项目探究的阶段成果进行整理并提交,整理内容:1.软件安装报告2.计算机软件的升级方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示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这一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有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但是,对于绝对值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是初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数轴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熟悉如何利用数轴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定义,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绝对值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索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数轴图示、实际问题案例。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课堂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绝对值的概念,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3公里,又向正南方向走了5公里,他现在离家有多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数轴图示,向学生讲解绝对值的定义,即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同时,给出绝对值的性质,如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给定数的绝对值,并找出符合绝对值性质的例子。

教学设计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设计3: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大邱田径世锦赛视频
(双击播放)
建立速度的概念
①路程一定,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②时间一定,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③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用比值定义法
3.运用极限思想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4.利用
x-t图像研究物体的运动
5.实验及数据处理建立平均速度的概念
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①建立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操场上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没有精细的放映运动状态②通过讨论交流,提出方案
将时间间隔取得更短,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③利用极限思想,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思维方式的建立,理论联系实际
④学科内知识整合,一般运动轨迹如何求瞬时速度
将初中速度的概念与高中速度概念进行对比辨析
⑤认识速率
①以小车运动为例,在x-t图像中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②利用极限思想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①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
②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
02
x
2
x
3
x
6.描绘
v-t图像
7.学习内容巩固与小结③测量物体运动瞬时速度
④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⑤将实验数据描绘成v-t图像
通过例题理解图像中物体运动状态及矢量性如何体现
1、极限思维的培养:
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
2、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
x-t图像中的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3、利用实验研究物理过程: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并描绘v-t图像。

1.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中图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 1 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1.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地图出版社第1章1.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生活环境。

它们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学情分析此节课针对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生活与学习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所学内容只是体验性和经验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数据科学,体验大数据对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感受大数据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大数据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案例分析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试说明大数据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的区别。

体验探索体验大数据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有网站利用电子地图的定位功能进行大数据计算与分析,并采用可视化呈现方式,反映人口流动的轨迹与特征。

通过它可以了解当前及过往时间段内,全国及各省、市的人口流动情况,以便直观地确定流入人口的来源和流出人口的去向。

图 1.3.1 (参见教材P25)呈现的是某日迁入或迁出北京的人口数据情况。

这种利用大数据技术生成的可视化地图可以为交通部门制定政策、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百姓生活、企业生产等提供参考,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选择一座城市,通过网站了解与其有关的人口迁入和迁出的热点城市分别有哪些。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3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3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3 绝对值》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并能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绝对值的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对数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负数的绝对值比较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

2.能够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3.提供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绝对值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绝对值的概念,例如:“小明的家距离学校2公里,请问小明从学校走到家的距离是多少?如果小明从学校走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尝试判断和计算绝对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绝对值的性质。

教师在旁边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绝对值的性质,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绝对值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1.3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3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3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1 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选择性必修1 课程中“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主题下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为: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理解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查阅资料,了解中子的发现过程,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解读》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为:动量守恒定律对于发展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科学思维至关重要。

本条目强调理论推导和实验的统一,要求学生不但能用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得出动量守恒定律,还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或验证,对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加深理解。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发展科学推理能力和科学论证能力,促进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关联整合,同时深化对“系统”的认识。

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虽然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得出,但是物理学的研究表明,动量守恒定律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性更广,对研究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适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从实验中知道碰撞前后物体动量之和不变,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应用常见的物理模型,但在新情境中仍有困难;学生已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但基于证据证明物理结论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物理兴趣浓厚,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三、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1)相互作用观,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是物体与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遵循的规律;(2)守恒观,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内力实现系统内物体间的动量相互转移,但总量保持不变。

2.科学思维(1)以动量定理为基础,理论推导系统总动量的变化原因;(2)“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来解读守恒条件;3.科学探究在理论探究中,养成小组团队合作的意识,熟悉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实验剪断细绳小车在弹簧作用下相向运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证明》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证明》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证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证明》是学生在掌握了公理、定理、性质等基本概念后,进一步学习数学证明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直接证明、反证法、归纳证明等证明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代数等数学分支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证明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证明方法的应用上,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此外,学生对于证明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也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接证明、反证法、归纳证明等证明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证明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直接证明、反证法、归纳证明等证明方法。

2.难点:证明过程的逻辑结构和数学语言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证明方法。

2.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掌握证明方法。

3.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2.准备课件,以便进行课堂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引发学生对证明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内容。

2.呈现(15分钟)讲解直接证明、反证法、归纳证明等证明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展示和解释。

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理解各种证明方法的本质和应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证明问题,运用所学的证明方法进行尝试解决。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证明方法。

4.巩固(10分钟)对每组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巩固性的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律作用大》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并学会遵守法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还不够深入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的作用,以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作用2.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3.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作用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参考书2.案例材料及相关图片3.教学课件4.的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法治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案例分析法律的作用。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自己对法律作用的理解,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1.3 选配信息设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1基础模块上册

《1.3 选配信息设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信息技术高教版21基础模块上册

《选配信息设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设备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2. 掌握选配信息设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信息设备的特点,掌握选配信息设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设备,实现最佳的信息处理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信息设备实物及图片,如电脑、手机、平板、打印机等。

2. 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选配原则和方法。

3. 准备教学课件和相关视频资料。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讨论和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特点和功能,并引出选配信息设备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操作步骤:(1)教师展示信息设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相关问题;(2)教师介绍信息设备的分类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选配信息设备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确保展示的设备真实有效,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回答。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信息设备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信息设备的性能指标等。

同时,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设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信息设备的基本知识和选配方法。

操作步骤:(1)教师讲解信息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组成;(2)教师介绍性能指标,如处理器、内存、存储、屏幕、电池等;(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设备。

注意事项:确保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并适当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个选配信息设备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信息设备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掌握选配信息设备的技巧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选配信息设备的技巧和方法。

操作步骤:(1)教师展示几个选配信息设备的案例;(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信息设备的优缺点;(3)教师总结并强调选配信息设备的注意事项。

1.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1.3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 《地球物理学》:介绍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应用。
2Hale Waihona Puke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地球圈层结构模型,分析地壳、地幔、地核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现象的影响。
- 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地区的地震为例,探讨地震发生与地球圈层结构的关系。
- 探究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山脉形成、火山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合地震波传播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圈层对地表现象的影响,如火山喷发与地幔热柱的关系。
- 解答疑问: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澄清概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对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圈层结构的作用。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2. 软件资源:课本、教学PPT、圈层结构互动教学软件。
3. 课程平台:学校局域网教学平台、课堂实时互动系统。
4. 信息化资源:电子白板、教学视频(地球圈层结构介绍)、在线地图服务。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阅读PPT和预习视频,初步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如制作思维导图。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提交至教学平台,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时间】 第 2 周 第 2 课时 【编辑】董晋阳 【审核】高一物理组 【编号】
【课题】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科书的重点是速度。比较初高中对速度的定义会发现,由于“位移”和“路程”不相同,高 中和初中所学习的速度是不相同的。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度到瞬时速度,在瞬时速度方 面不易理解。
在学生展示完后 给予及时准确的 点评, 使学生对于 本节知识有个系 统的了解。 完成学案中针 对训练。
老师及时给出答 案,并进行分析。 引导学习后, 应该有学生自 我反思和总结 的时间。
自主完成思维 导图, 对本节知 识进行一个系 统的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请同学们阅读课 本相关知识, 相互 讨论并回答学案 上的问题。
学生自主
通过自主学
学习完成学案, 习,培养学生 小组内讨论合 作, 交流得出学 案上问题的答 案。 独立思考问题 的良好习惯。
在教室进行巡查, 以便随时解决学 生在自学时提出 的问题, 给予及时 的指导。
使学生在交流 中解决自己的 小组合作交流, 疑惑,同时可 以改善思维, 共同探讨答案, 锻 炼 合 作 能 力。 给出统一的结 果。
四【教学重点】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五【教学难点】
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 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 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 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组展示: 将本
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当 t 相对于
x 研究过程不能忽略时,由 v 计算的值是平均 黑板上进行展 t x 听取学生的成果, 示。 速度;当 t 相对于研究过程足够小时,由 v t 进行记录。
计算的值是瞬时速度。
组讨论结果在 锻炼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此举也可以使 学生注意力高 度集中。
3. 汽车速度计上能显示方向吗?显示的是什么? 4. 补充知识:初中学到的路程 s 与时间 t 之比, 叫做平均速率。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吗? (1)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2)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正确, (2)错误,平均速率是质点运动的路 程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大小是质点运动的位 移大小与时间的比值。 5. 在教材第 17 页“说一说”中,这位女士为什么 与警察发生争执?她没有认清哪个科学概念? 首先这位女士没有认清瞬时速度这个科学概念, 其 次她不知道超速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接触过速度这个概念,但是到高中第一次接触位移与时间之比定义为速度,一时难以接受, 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详细解释与区分。在瞬时速度方面,学生很难理解极限的思想, 需要让学生大致明白瞬时速度是什么,不需讲太多,避免学生标
s t
x 称作物体在 t
t=3s 时的瞬时速度。 2. 在什么运动中,瞬时速度总等于平均速度?瞬 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平均速度描述某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只能 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描述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处的运动快慢, 能更精确地描述物体 运动快慢。 即: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相对应;瞬时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八、 【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教师精讲——针对训练——小结——反馈总结
九、【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问题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 学习课本 P15 坐标与坐标变化量部分 (1)写出 x1 点、x2 点的坐标 (2) 求质点从 x1 到 x2 的位移, 其中负号表示什么? 问题二、速度 1.百米赛跑时,甲、乙同时起跑。 (1)5s 时,甲的位移大小为 40m,乙的位移大小 是 42m,请问:谁跑的快?是通过什么方式比较出 来的? ( 2 )跑完全程,裁判员说 甲用时 13s ,乙用时 12.6s,请问:谁跑的快?是通过什么方式比较出来 的? 2. 试比较:直线运动的汽车在 30min 内行驶了 50km, 某同学跑完 100m 用了 13.5s, 谁运动的快? 3.速度是如何定义的?它的单位是什么?速度是矢 量还是标量?它有何物理意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就是速 度。国际单位是 m/s,还有 km/h 等。速度是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 向。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 的大小。 1.如课本 P15 图 (1)质点从 x1 点开始运动,经 4s 后运动到 x2 点, x1 到 x2 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x1 到 x2 过程中 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 思考: x1 到 x2 的运动过程中, 运动快慢每时每刻都 相同吗?那我们用 v= 求出的是什么呢? 平均速率 (2)为了知道 t=3s 时质点的速度,可以怎么做? 求出从 t=3s 到 t=3s+ t 时间间隔内质点的平均速 度,当 t 非常非常小时,我们把 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学案, 课 内探究学案, 课后 延伸拓展学案 学生活动 认真预习课本 及学案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预习,认 识本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