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13)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诗配画5-苏少版
(苏少版)小学美术《诗配画》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诗配画》类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这一个学习领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可以深入地感悟古诗意境,并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创作诗画合璧的作品。
学生情况: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有基础,能感受到诗的意境,有自己的理解。
初步具备绘画的表现力,但对诗书画结合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对诗句中的抽象内容的表现需要特殊反复指导。
教学方式、手段:直观欣赏、对比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教师示范,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材料,熟读小学生语文课中学习的古诗。
学生准备:各种画工具材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用各种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现诗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强调诗句中的抽象内容,理解诗意,用各种绘画形式来创作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体会诗画同源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用各种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现诗意。
教学难点:学生能展示出对诗意的理解和对各种画材的表现力,诗画二者巧妙结合,创作出难忘的意境。
教学设计诗配画教学设计药王小学李德刚一、创设情境:(师,配乐诗朗诵《钱塘湖春行》)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配乐诗朗诵,请同学们闭上双眼一边听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生:有山、燕子、马。
师:就是这么多吗?那接下来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朗诵的这首诗中的美景都在屏幕上呢,看看是就只有山、燕子和马吗?生:不是,有孤山寺、贾亭、湖水、白云、早莺、树、燕子、花、浅草、马蹄、沙堤。
师:啊,一首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美景。
师:品读着这首诗,欣赏着这幅画,我们能深深的体会到那份诗情画意。
同学们,诗和画是密不可分的,好诗总是充满了画意,好画常常洋溢着诗情。
它们就犹如一杯醇香的老酒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出其中的甘醇。
13《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
13《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将本地区及附近市区的古建筑为课程资源,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地域文化进课堂”这一新的理念。
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认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建设与保护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有相当的难度,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受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标”目的在于通过[综合·探索]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综合,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愉悦的活动中使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主动探究精神与创造精神得到发展。
在六年级上册第五课《风景写生》中学生们已初步接触,感知建筑艺术。
建筑是凝聚的历史乐章,与地区的文化紧密相联,《古建筑的保护》这一节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了解本土古建筑瑰宝。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认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知道文物古迹的价值,树立保护身边古建筑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探究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热爱民族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热爱故乡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古建筑,全面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整理本地区古建筑资料。
教学难点:思考、探讨古建筑保护措施,绘制古建筑。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古建筑模型、图片文字资料、制作材料、绘画工具材料。
生:搜集到的古建筑图文资料、各种制作材料、绘画工具材料。
新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狮子大王》教案
新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狮子大王》教案《狮子大王》教案教材分析:狮子对于一班级同学来说并不生疏,动画片《狮子王》、民间舞狮表演、石头狮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狮子形象,让同学对狮子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熟悉。
但要一班级儿童在课堂中用身边的材料表现狮子却有肯定的难度,这是本课需解决的一大难点。
本课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了解如何利用观看、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并加以表现,从而培育同学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以及表现力量,通过对狮子鬃毛的设计、制作,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同学自然地渗透爱惜自然、爱护动物等可持续进展的思想,增加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
教学目标:1、通过对狮子的观看、比较和对生活中的各种狮子艺术品的观赏,了解狮子的特点。
2、能大胆地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具有不同共性的狮子,培育同学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3、通过听听狮子乐曲,看看、画画、做做狮子,引导同学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观看、比较的方法抓住狮子的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教学难点: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教学预备: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看段录像。
(播放视频)2、师:瞧,谁来了?看了录像你们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现在你们知道谁是狮子大王了么?对,雄狮子,我们今日就来学习新课《狮子大王》。
板书课题:《狮子大王》二、讲授新课(一)观看大自然中的真实狮子,共同探究狮子的特征1、我们来认真的看看雄狮子,他有什么特点?2、它毛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师:同学们真细心,它的毛发很大,很蓬松。
3、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比它的五官和其他的小动物又有什么特点?认真观看总结:(二)嬉戏:观看了狮子这么多的特点,我们来做一个嬉戏,拼出一只狮子大王。
(课件展现)师提问:1、你觉得狮子是怎样的动物呀?2、你是从什么地方开头熟悉狮子的?生:从动物园。
3、生活中哪些物品上见过有狮子的装饰?总结:小伴侣么真聪慧,知道这么多狮子的特点和有关的事物。
《第13课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三年级上册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理解“化平凡为神奇”的创作理念,掌握基础绘画技巧;2. 通过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3. 学会运用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将简单的物体或场景变得富有创意和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化平凡为神奇”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创作理念,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或水彩等绘画工具;2. 教学环境准备:美术教室,配备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一些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范例,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首先需要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平凡的物品,如一张白纸、一颗石子、一块废旧的木头等,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些平凡的物品可以变成什么神奇的东西呢?”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启发想象接下来,教师将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让他们自由地想象这些平凡物品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一些创意作品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想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三、探讨材料与技法在确定了自己的创作主题后,学生们需要探讨实现创意所需的材料和技法。
教师将带领学生们分析各种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同时,教师也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根据创作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法。
四、动手实践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将开始自己的创作过程。
《第13课太空新居》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太空新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太空探索的兴趣和想象力,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太空环境与居住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使学生掌握太空环境的基本特征,认识太空居住的可能性。
2. 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太空新居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太空居住的创意和绘画技巧的运用,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且富有创意的太空新居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绘画纸、彩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2. 知识储备:提前准备关于太空环境、太空居住等相关知识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
3.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探索太空的氛围,可悬挂太空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通过在教室里营造一个探索太空的氛围,这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
这种学习环境的布置无疑将学生们的兴趣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深入地学习有关太空的知识。
在悬挂的太空图片中,学生们可以看见星河璀璨、黑洞神秘、太空站宏伟等壮观景象,每一个画面都像是带领他们走进宇宙的神秘大门。
而播放的太空视频资料则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太空的奥秘。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可以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对太空的想象和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讨论各种太空相关的知识。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真正达到“学习不止于课本”的宗旨。
在这个以太空为主题的学习空间中,孩子们的知识得到扩展,眼界得以开阔,未来的可能性无限。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首先,为了引发学生们对《太空新居》这个课题的兴趣,我运用故事、音乐以及影像的方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先为学生们讲述了太空旅行的奇妙旅程和探索,并通过PPT播放一些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图片,包括他们如何在太空中生存,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活等。
小学美术_13、花格子小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花格子小牛》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针对二年级学生初步接触装饰色彩的设计制作课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格子纹样进行色彩装饰,制作各种花格子小牛立体手工作品,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观察小牛的身体构造,能简要画出小牛的外形,练习用横线、竖线和斜线画格子,学习制作花格子小牛的制作步骤通过制作使学生感受丰富的色彩装饰效果,初步建立设计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简要画出小牛的外形,给小牛添画上花格子衣裳。
练习画横线和竖线、斜线,锻炼手腕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不同颜色的笔画画,感受丰富的色彩装饰效果,初步建立设计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享受装饰色彩的美感,激化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装饰色彩的设计制作课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格子纹样进行色彩装饰,二年级的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非常浓厚,对色彩也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但是动手能力稍差,需要教师引导对孩子们的要求不宜过高,小牛的外形不需要过分追求,对格子的把握能大胆设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就可以。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花格子小牛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格子色彩装饰的个性化表现。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彩笔、勾线笔、剪刀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牛,但是这群小牛,最近有点不开心,知道为什么吗?他们每天都穿着黑白色的工作服工作,有点穿腻了。
有一天农场里去了一群小朋友,他们穿着漂亮的格子衬衣,可是把他们羡慕坏了。
农场的小牛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的心灵手巧,就给我们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亲爱的同学你们好!我们的农场即将举行一场时装秀,希望请莲花盆小学的小小设计师们帮我们设计漂亮的格子衣服,谢谢同学们!同学们愿意帮助小牛设计衣服吗?2、出示课题:花格子小牛(二)讲授新课1、问题设计:(1)展示制作好的花格子小牛,学生欣赏老师制作好的花格子小牛师提问:穿上花格子的小牛漂不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2)出示课件,想一想:学生打开课本翻到27页,一边看一边想:用什么办法让小牛站起来的?为什么小牛没有画出牛背上的线呢?制作花格子小牛有几个步骤?是哪几步?小组讨论,并指生回答。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3课 太空新居-人教版
《太空新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太空新居》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训练学生利用综合材料进行造型表现为主要目的,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合适的制作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太空新居的设计与制作。
本课处于第三学段,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在本学段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形状、色彩、空间、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
”并且“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手段。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强调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通过对生活中废旧物品及瓦楞纸的了解和使用,发现其材质的美感,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未来建筑的美观性与实用性,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大趋势,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提倡有个性的创意,体验巧妙利用废旧物品及瓦楞纸的乐趣,提高利用综合材料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环保及创新精神的人。
在学习中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培养名族自豪感。
本节课在全册教材中处于中间段,与前后相关内容联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学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思考和人文教育,对之前学习的知识具有综合运用的价值,对后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学情分析1.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距离,学生大多通过电视及互联网了解相关内容,但获得的信息比较分散,参差不齐,差别较大,部分平时对科技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了解较多,其他同学了解较少,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整理。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13我造的小房子》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13我造的小房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课是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小房子图片,以及一些简单的建筑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小房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建筑物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建筑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同时,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模仿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小房子。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小房子,分析其特点和设计原则。
2.讲解法:讲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心中的小房子。
4.欣赏法:学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准备建筑物的图片、模型等实物资料。
3.准备美术用品,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小房子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房子?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建筑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讨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
同时,教师讲解建筑物的相关知识,如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等。
第13课《化平凡为神奇》教案(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认识创意手工。
初步了解创意手工的基本方式,学习选择合适的材料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并尝试运用各种废旧物品的质感、颜色、形态等特点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用不同材料美化生活的能力,促进环保意识的养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探究、讨论,了解创意手工的基本方法,形成“化平凡为神奇”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特点进行创意联想并制作。
【教学准备】教具:电子课件,废旧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手工工具,木片,树叶,石头树皮,树枝等等;学具:手工用具,各种乡土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微课,引出课题同学们,老师先带领同学参观一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同学们边欣赏边寻找看你发现什么?是呀,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乡土材料,如树枝,树叶,木片,木墩,石头遍地都是,你会用它做点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创意?一起看看我们学校同学的创意吧。
生活里像叶子一样平凡的东西太多了,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东西变得神奇起来?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化平凡为神奇》(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叶子这一孩子们最熟悉的素材入手,通过老师的问题引发最初的思考并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善于变废为宝。
然后通过欣赏同学的创意打开思路,引起兴趣并导入课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方法1.生活里老师是个特别喜欢收集的人,看到掉落的叶子,松球,树枝我都捡了回来。
猜,我用他们做了什么?看,今天老师把他带来了。
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谁能说一说(实物展示)?(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我会指着实物引导,这是什么?树枝,这是什么?松球,这是什么?树叶。
怎么把他们组到一起去的?用麻绳串起来)老师总结:恩,我正好利用了他们本来的样子,只是稍微做了装饰,让他更好看更容易保存,但是他们的外形没有变,这种方法我叫他:随型(板书)比如这个圆形的盘子,我就利用这个圆形去思考,这就是随型。
赣美版小学美术13、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案
第12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2.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学情预测: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给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色彩知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了解,以及他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设计中。
四、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4 月 22 日第 12 周星期三总 23 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知识,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 4 月 27日第 13 周星期一总 24课时
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设计并制作一个漂亮的小包。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彩墨游戏(一)》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彩墨游戏(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彩墨游戏(一)》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3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彩墨的基本画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彩墨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彩墨的基本画法、彩墨游戏的技巧以及彩墨作品的欣赏。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彩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彩墨画的精髓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游戏的形式较为喜爱,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彩墨的基本画法。
2.培养学生对彩墨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彩墨画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彩墨的基本画法。
2.彩墨游戏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彩墨画的基本画法课件和视频。
2.准备彩墨画游戏的素材和工具。
3.准备彩墨画作品欣赏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彩墨画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视频,向学生讲解彩墨的基本画法,如泼墨、点墨、擦墨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进行彩墨画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彩墨画的基本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彩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彩墨画法。
游戏可以分为小组竞赛或个人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彩墨画作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彩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彩墨画在不同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运用,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彩墨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13课 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第13课回家的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回家的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绘画出一路标志性的建筑、景物。
3.能够掌握绘画标志性建筑、景物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激发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表达回家的人、物、景。
三、教学难点绘制出的回家的路线图清晰、明了,并能用线条画出回家路上所见到的建筑物额景物等。
四、教具准备1、课件。
2、各种彩色粉笔。
五、学具准备水彩笔、铅笔、纸张、记号笔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导入语(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世界各地在眼前,五湖四海不通船。
(打一文化用品)——地图。
师:非常正确!就是地图!那小朋友们,同学们地图有什么用呢?——当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地图可以带领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二)、播放课件(本校附近的交通图、各种建筑物得图片。
)1.出示一张地图和一张路线图。
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得出在路线图中不仅要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十字路、丁字路)描述得详细,也要把街道两旁的标志性建筑、风景描绘的非常清楚。
2.出示十字路和丁字路,详细讲解后让学生回答从家到学校途中有十字路和丁字路吗?在哪里?3.出示茂县县城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建筑、风景图。
(三)、课堂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学校回家的路线。
(四)、自由讨论1.现在你们带老师去你的家,也就是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同学们从家到学校的道路你是通过哪些记住的?(引导:通过路牌、路口、建筑物、景物等)2.示范:如果老师的家住在县医院我要到我们凤仪小学,应该怎么表示出来呢?教师在黑板师范画法。
(先画主要道路,在画细节)3.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各色笔,画出你们回家的路吧!出示作业要求:(播放轻音乐)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4.学生自由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升华1.欣赏同学作品:小朋友们,现在老师随机选了两位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3课 吹塑纸版画》 人教 版
课 题
《吹塑纸版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材
分 析
纸版画是一种将绘画和手工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刻,画等手法制成版面,然后用颜料把它印出来。它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艺术效果强,学生们通过纸版画的学习,培养其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及实践能力。
学 情
分 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强,纸版画的形式很多,因为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版画,所以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认识一下版画的制作过程,通过吹塑纸版画的学习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学会动脑动手。
巩固方法
板 书
吹塑纸版画
制作步骤:1.擦拭2.在吹塑纸上起稿3.固定画纸4.涂色5.印制作品 6、装表作品
教 学
反 思
这节课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尝试制版的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精神,学生们围坐一起学习,气氛更轻松。不过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作品评价不够到位,希望以后更加准确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学会合作,学会分工
五、作品评价
每个小组推选一幅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以表扬。
给学生展示作业、互相交流的空间。
六、拓展
延 伸
利用课下可以翻阅资料多了解一下版画的有关知识,想想木质版画如何制作。
了解版画的简单历史,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七、课 堂
小 结
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大胆的进行了尝试,体验了吹塑纸版画制作的乐趣,增长了知识,多数同学还是表现得很不错,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进行尝试
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
教学
《第13课 认识通用标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岭美版(2024)
4. 及时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我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通用标识展示在黑板上或教室四周,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学生在设计标识时,可能会过于注重创意而忽略了标识传达信息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标识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创意和传达信息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设计标识时,既要考虑图形和色彩的新颖性,又要确保标识能够清晰地传达特定的信息。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通用标识,但可能对其含义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入。一年级的学生绘画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线条比较简单,色彩运用比较单一。他们在设计标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图形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素养核心目标
1. 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观察教材中的通用标识图片,识别不同标识的图形特征和颜色含义,理解标识所传达的信息。
2. 美术表现: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尝试模仿和设计简单的通用标识,用图形和色彩表达特定的含义。
3. 审美判断: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的通用标识,评价其美观程度和传达信息的有效性,提高审美能力。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3课《彩线贴画》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作品创作中充分的实践彩线制作的技巧。)
五、作业展评
(1)从制作方法、色彩、感受等方面自评、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表达并互相评价,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充分的感受来自同学的创意。)
六、拓展总结
欣赏彩线制作的立体作品。
教师总结。美术作品的价值就是美化生活环境,小小的彩线很神奇、贴出的画非常有装饰感、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彩线来做立体的画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让它更有价值。好,下课!
2.过程与方法:感受不同线材的特性,根据画面,选择合适的线材和工具,合理组织点、线、面造型元素及色彩搭配,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细致耐心和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教学思路
以学生自己动手用彩线摆随意造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再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彩线贴画的特点,了解彩线贴画的制作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最后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贴画学生尝试在画有单线图案的底稿上贴上线,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制作中的难点。
3.多媒体演示几种制作方法:绘画和贴线相结合;贴纸和贴线相结合;全部用绒线贴画。指导学生欣赏绒线的适当贴画:如头发、毛衣等,恰到好处,生动形象。指导学生欣赏贴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安排。
4.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创作素材,完善自己的创作草稿。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设计
课题
课时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协调性差,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将画面弄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所画的轮廓线上,进行创作。有些学生的作品在造型上拘泥于模仿,难有突破,教师需多加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
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13纸版画》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13纸版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纸版画》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剪、贴、画等表现手法,并能运用这些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纸版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纸版画作品的示例,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激发创作灵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对纸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充满好奇。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
但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2.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审美能力。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纸张、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制作工具。
3.纸版画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纸版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纸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纸版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后,教师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学生评价、讨论,提高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尝试不同的纸版画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纸版画制作的关键要点。
人美版(杨力)美术三年级下册《13.生活中的装饰布》教学设计2
人美版(杨力)美术三年级下册《13.生活中的装饰布》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3.生活中的装饰布》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装饰布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表达。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装饰布的概念和特点认识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装饰布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装饰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知道装饰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发现和创造美的装饰布作品。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布的分类和特点。
2.装饰布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装饰布作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装饰布,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装饰布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装饰布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装饰布样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绘画和制作工具。
3.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教学辅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装饰布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类型的装饰布样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装饰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种装饰布进行模仿或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将装饰布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劳动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劳动之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总揽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教学重点:
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制造了世界,劳动最荣耀,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兴趣点:
①激发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②表演画中人物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③与同学一起观赏商量、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1、观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
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观赏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
〔1〕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觉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
议一议:让
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2、
3、分组介绍本组所观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
4、观赏课外搜集的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生学习大师的兴趣。
5、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观赏评述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
7、课后延伸:鼓舞学生多点去劳动,感受劳动给人带来的无限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拼拼插插(二)
备课人: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吴瑶瑶
上课时间:2012 、 10、29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
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
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
举办废品装置艺术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