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

最新《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品)

《桂花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一小罐子桂花课堂精彩评语若干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摇桂花收桂花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作者十分地喜爱桂花以及作者由桂花的原因。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对桂花香的喜爱。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摇花乐”过渡:是呀!这么芳香馥郁的桂花要是被风雨吹打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摇桂花的?她的心情怎样?1教师配乐朗读第三自然段,同时课件出示桂花图2同学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读懂了的句子用笔画出来3句子一:讨论交流学生自己读懂的句子一句子一:“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摇不下来的。

A:你读懂了哪些句子?(摇桂花前,作者的心情很急切)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心情的急切?理解:老是缠着问什么?怎么问?急切么?我们来看这句话,它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疑问句用感叹号,是不是作者用错了?那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调?谁来试着问一问?感到急切了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读出急切之情。

B:母亲怎么说的?大家轻声读一读母亲的话,揣摩一下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有点烦又有点耐心)母亲怎么会有点烦,但又很耐心的呢?小组自由练读扮演母亲和我的对话,再抽小组赛读想想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如何呢?(无可奈何,更加急切)C:“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看到桂花成熟时,想摇的心情自然迫切。

那母亲对“摇桂花”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呢?你还读懂了什么句子?理解:赶紧吩咐(也是急切的,时时关注着天气变化,怕风雨吹打下来桂花)那这一句应该怎么读?(语速要快,读出急切之情)你来读这句子,读出急切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桂花雨》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本课所讲的内容2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 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

2 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3 指人回答,明确:出示课件4 分同桌轮读,评议5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合作学习。

2 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 出示课件:师范读。

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4 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

六、作业1 写一写童年的趣事。

2 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板书设计:桂花雨抱树使劲摇怀念家乡满头满身好香怀念童年生活教学反思:从这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在课堂上,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多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在充分地朗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出来。

只有把问题提到要点上,让学生在读中想,读中说,才能更好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12课《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四上 第12课《桂花雨》(教案)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5、6段,师生评价。
2.“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了主旨,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对故乡和童年时代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桂花雨的难忘之情。)
4.重点句子赏析。
句子一:“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大事”说明了什么?“我”的心情如何?(“大事”说明摇桂花这件事在我心中地位十分重要。从“老是、缠”这两个词中,可以读出“我”盼望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句子二:“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家乡的桂花雨。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价。
2.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迷人。
3.作者在描写桂花树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把桂花树和梅花树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桂花美的不是外表,而是它迷人的香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字要重读,读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自读预习。
学生以多种方式读、理解字词。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五)总结拓展
1.小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情绪时时萦绕在游子的心头。从“摇花乐、桂花雨”那优美的情景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2.拓展延伸:童年的一些人和事,总能占据我们心灵的某个角落,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教案12.桂花雨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1、在学习这篇作品之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的读音。

2、老师巡视纠正个别读音。

3、谈话: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轻声自读课文。

4、进一步自学,出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的意思。

②围绕着“桂花”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③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问题。

有答案了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选一个代表来说说。

5、自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说说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6、快速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2、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经常
混合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多读读长句和难懂的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左 右
(2)指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三、多元导悟,合作解疑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中获取感受,在交流互动中体会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桂花香 在 我 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进行习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挂图、录音、小黑板
1.齐读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分节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好课文内容,指导读好长句和难句。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分别写了些什幺内容?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幺事?
5.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分三部分:一(1 段)写 我 喜欢桂花的原因。
二(2 4 段)写童年 摇桂花 。
三(5 6 段)写 我 爱童年的桂花雨。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出示生字,指名说说是怎幺记住的。
左右 新鲜 谢谢 尤其 吩咐 帮助
拣起 糕饼 都是 仔细 沉浸 姿态
2.写写生字。
3.写反义词。
笨拙
完整
沉浸
新鲜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回忆往事是一种享受,你平时是不 是也会回忆自己美好的往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回忆童年往事的文 章。
齐读课文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最新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案(精品)

最新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案(精品)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桂花雨》教案一、说教材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

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

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情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总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2)能力目标:能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义,熟记课文。

2.感受桂花雨的美妙与魅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词语,并在阅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说、读、写的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文的描写手法。

2.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反复阅读课文,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资料,准备课外阅读材料,准备学生的评价标准。

2. 学生:带好学习用品,熟读桂花雨。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桂花雨的图片或视频,诱发学生谈论。

(2)再次读一遍故事,讲述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3)让学生谈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和想法。

2.讲解(1)理解生字生词解释故事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

(2)课文朗读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朗读一遍课文,尽可能的准确地强化记忆。

然后,抽象出课文的几个重要部分,并点名让学生朗读。

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理解课文,并更好地背诵。

(3)理解小说的描写方法介绍桂花雨作文描写的方法,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水晶屋中营造深夜的氛围、一滴一滴的露水落在窗户上、小蚂蚁在树上爬行的声音,将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中。

(4)改写与创作然后,讲到写作技巧的使用。

很容易想到的改写方式是:把桂花雨变成桃花雨、菊花雨、梅花雨等等。

这样口感鲜美的美好与浪漫的气息更新鲜,贴近自己的风格和兴趣爱好。

创作方式则可以采取实物描述的简介方式。

比如,选一件自己的物品,如家里的一个角落或化妆品香水等,描写其中的优美、浪漫和细腻点,以清晰、有感觉的方式表达出来。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阅读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小组分工,互帮互助地朗读课文。

震撼、雄伟、柔和、优雅,学生们用声音演绎出桂花雨的神奇与美好。

(2)简单共读教师请学生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出示一段课文,让学生简单地跟着教师读一遍。

(3)自读一遍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课文,并在心中发出声音,尽可能显著地展现自己情感的抒发。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桂花雨
课件
作业设计
习字册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二次修订
活动一:谈话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 Nhomakorabea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重点
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器材
课件
作业设计
《语文补充习题》中部分题目。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二次修订
活动一:回顾课文内容。
活动二: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怀念、热爱家乡的情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第三单元12、桂花雨
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
课题
12、桂花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重点
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器材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融水县民族小学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参备教师】马碧清韦昕欣管春云路平【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绿色通道里的4个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形式理解新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春天会下绵绵细雨,夏天会下滂沱大雨,冬天会下冰冷寒雨。

那秋天会下什么雨呢?秋天会下桂花雨。

桂花雨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感受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说些什么?二、目标展示1、正确认读绿色通道里的4个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形式理解新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并能给课文分段。

三、学生读课文(自主尝试、合作探究)【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3、边读边想,读懂生字词。

(建议: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查字典,可以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4、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1、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

四、检查学习情况(达标检测)1、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出示生字词:(1)笨笨拙zhuō拙撮cuō点檀tán香桂花卤lǔ(2)左zuǒ右yòu 新鲜xiān 谢xiè落尤yóu其吩fēn咐帮bāng助拣jiǎn去糕gāo饼都dōu是即jí时2、看来难不倒你们,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去拼音)出示:(1)笨笨拙拙撮点檀香桂花卤(2)左右新鲜谢落尤其吩咐帮助拣去糕饼都是即时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点拨)(预设):(1)理解“口占一绝”、“吩咐”、“尤其”等词;(2)做动作理解“撮”和“拣”并和“搓”和“捡”作比较。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2桂花雨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备人总课时数2课时课题12.桂花雨使用人教学目标1.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链接女作家琦君简介学生搜集关于故乡的文章。

课时安排2课时作业设计课内巩固1.想象文章描写的“摇花乐”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将喜欢的句子段落积累并进行背诵。

课外延伸写一写,你的家乡生活中带给你快乐的事情或事物。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

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板书:香乐三、花香四溢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三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11桂花雨我喜欢的是桂花摇花乐(言、行)怀念、热爱家乡比不上家乡的桂花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_苏教版

12.桂花雨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材分析】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这是第七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桂花雨一、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桂花雨》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用意和写作特点。

2.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理解生字词的意义。

3.学习运用比喻手法,丰富词汇量。

4.能够自己写出形象生动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比喻手法的运用。

难点: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形象生动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放映《桂花雨》MV,让学生感受到桂花雨的美好和独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边走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

2.教师讲解桂花雨的许多古诗词,体验桂花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

3.学生分组合作,把课文分段内容概括出来,并使用关键词进行标记。

4.教师逐一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讲解用词、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比喻手法的运用。

5.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语调、音量等要素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3. 比喻手法的学习1.教师讲解比喻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并以课文中的部分词句为例进行解释。

2.学生自主创造新的比喻,让学生在运用时能融会贯通,渐渐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喻。

4. 课堂练习1.课文互动问答,检验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组合作编写一两句自己的新课文,并互相点评和修改。

5. 课后拓展1.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有趣、新奇的现象,试图用比喻手法来描绘它们,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学生自己阅读一些桂花雨相关的文章、古诗,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表在课堂上。

四、作业布置1.布置课文阅读任务,完成课文的默读和朗读。

2.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使用自己的比喻手法来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让学生在写作中巩固比喻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互动讲解、学生的相互交流、小组合作,以及课程练习等环节,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桂花雨》的阅读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口语、写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1)

12、《桂花雨》教学设计【教材简解】《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作家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课文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目标预设】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拣”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学会抓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的“摇花乐”,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

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

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对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

从“乐”入手,让学生找关键字句,朗读再现当时场景,配以上台表演,力求与作者情感交融,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练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四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桂花雨教案 苏教版四

12、桂花雨课题12、桂花雨课型新授课时分配2第 1 课时上课时间项目内容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第三自然段“摇桂花”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同学们,“雨”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

历史上以写“雨”而传诵久远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诗作是以“雨”为主题的呢?生背诵曾经学过的诗作。

今天,我们学习的《桂花雨》却与以往写雨的文章不尽相同。

这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你能从课题中推想到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教学环节吗?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同学们的推想是否和课文的内容一致呢?请大家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

消灭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请大家把书立起来读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错音,不读破句子。

行不行?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师生相机评价。

用心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听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如果意见不同,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交流感受:通过朗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的生字新词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板书设计桂花雨桂花香桂花乐课后反思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领悟作者的情感;学完全文,组织学生诵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教材剖析】应该说,课文的标题给人以很多美妙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土最美妙、最诱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诱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分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土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读着这篇文章,觉失掉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先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的】1、看法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诱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清写作思绪。

3、指点先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引导先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进程】学案一、学习提纲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2、按理想→小时分→念中学时的顺序把课文分红三段。

3、勾勒小时分念中学的时分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索批注体会。

⑴勾勒喜欢桂花的语句,思索批注,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⑵摇桂花的缘由是( );摇桂花的举措有( );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 )。

摇桂花泄漏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⑶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全文主要写了(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作者主要用( )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练习提纲1、背诵摇桂花的段落。

2、仿写句子:例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 ),也比不上( )。

例2:桂花在纷繁落上去,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教材剖析】这是第七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

«桂花雨»这篇课文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童年美妙生活的回想和对家乡的思念。

本白话语清爽,情感丰厚而真诚。

课文有六个自然段。

文章先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由于〝它的香气真是诱人〞。

第二、三、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目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这种情感集中表达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心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形。

教学中能让先生依据插图来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学情剖析】四年级的孩子只能初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神不散,情感表达比拟委婉,如何让孩子读懂文本面前所包括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战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停止讲授,教学时力图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进程中停止。

教学中充沛思索文本的特点,教学时紧扣课文的言语,让先生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个来回。

仰仗文本,开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言语实际中,引导先生将文本言语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言语。

整节课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悟乡情、思故土四个板块,因势利导,经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现快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缠绕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的】1.会写10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诱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经过品味优美句子和经典词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句子和经典词语,体会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助想象和情形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桂花雨苏教版课题:11、桂花雨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主备教师: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及主题。

3、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桂花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赞美等。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梳理文脉,学习课文第一段及桂花的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谈话: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复习:1) 这就是桂花树,作者喜欢它,不是一般的喜欢,从文中哪个句子看出来?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2) 复习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板书:香)读)―――4)这桂花雨刚才也淋着你了吧,你会怎么喊?能加个提示语,喊一喊吗?(出示:我就()地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过渡:作者在桂花树下感受到了那份摇花的快乐,所以,作者这样写小时候,(引读)――,其实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的又何止作者一人,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了快乐了呢?(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感悟不同内容)父亲:1)引读描写父亲的句子。

2)读父亲的诗母亲:1)想象交流:母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们能想象出来吗?你们从哪看出来?2)出示原作的句子,自由读并交流体会。

(出示:母亲每天都要在―――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全村人: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从课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3)桂花丰收了,大家都忙碌开了,这就是(出示引读: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4)齐读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应该说,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
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学案
一、学习提纲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现实→小时候→念中学时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3、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⑴勾画喜欢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⑵摇桂花的原因是( );摇桂花的动作有( );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 )。

摇桂花透露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⑶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写了(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作者主要用( )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练习提纲
1、背诵摇桂花的段落。

2、仿写句子:
例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里的( ),也比不上( )。

例2:桂花在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纷纷落下来,我们( )。

我喊着( )。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小时候:
1、爱桂花。

2、送桂花。

3、摇桂花。

4、收桂花
读中学时:
1、赏桂花
2、带桂花
(二)、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
1、研读作者爱桂花的语句。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
⑴抱摇:
桂花雨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怀念童年、思恋家乡
⑵仿说句子:
(练习提纲例1例2)
3、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

三、研讨写法特点
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

四、评价归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