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自我小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 新闻两则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2.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综合能力测试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综合能力测试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综合能力测试新人教版一、为下列加粗字注音高屋建瓴()瑰宝()阌乡()阻遏()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iān灭() suí jìng区()()管xiá()杜yù明()弃城逃cuàn()三、形近字辨析:在括号内注音,在横线上组词获()________俘()________抵()________荻()________浮()________低()________渡()________锋()________皖()________镀()________峰()________浣()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排山倒海:2.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锐不可当:3.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森林:五、阅读(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指出电头部分交代的三项内容,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起点与止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校本作业(新版)新人教版1.新闻两则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歼.()灭绥.靖()2.体裁知识:(1)新闻的六要素、、、、、。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和。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二、课内阅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

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12不料正是汤恩毫作用。

○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控制要塞(sài)阻塞交通(sè)B.锐不可当(dǎng)当真这样(dàng)C.歼灭顽敌(jiān)歼陌交通(qiān)D.横渡长江(héng)蛮横无理(hèng)2、与短语“擦破了”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甚为微弱3、按要求填空。

①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的六要素即、、、事件的发生的、、。

②新闻的特点一般有:;;。

③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五个部分。

4、品味语言,对加点词作简要分析。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二、课内精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时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分别写出新闻选段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写出起止即可)________________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新闻两则》练习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新人教版☆课文导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芜.湖(wú)阌.乡(wén)荻.港(dí)鄂.豫区(è)溃.退(kuì)锐不可当.(dānɡ)歼.灭(jiān)要塞.(sài)二十八宿.(xiù)绥靖..(suí jìnɡ)阻遏.(è)杜聿.明(yù)二、词语释义不含:不包括。

溃退:败退。

溃:溃败。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绥靖:安抚,平定。

阻遏:阻止。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突破: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

炽烈:旺盛猛烈。

屏息凝神:抑止着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

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

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磅礴,盛大的样子。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回肠荡气:形容乐曲文章等非常动人。

三、语句解读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

3.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渡.江摧.枯拉朽溃.退荻.港()()()()芜.湖锐不可当.歼.灭要塞.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坊线。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

D.我已奸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B.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C.大家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D.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撤退,毫无斗志。

4.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____________、战略家和理论家。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狭义的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__________”。

新闻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B.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二、阅读理解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三步学练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三步学练 新人教版

第1课《新闻两则》三步学练第一步课前预习◎学法导引学习新闻首先要了解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其次重点掌握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按照结构特点,理清层次,掌握文章内容,了解各部分联系。

最后细读消息,考虑作者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安排新闻内容?新闻中的议论性语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1893—1976)某某韶山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其作品都收集在《选集》中。

2、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X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

20日某某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习题 新人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习题 新人教版(1)

《新闻两则》1.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溃退:散乱,败退。

D.督战:帮助作战。

2.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及()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添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20日夜起____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____芜湖线_____渡至繁昌_____铜陵_____青阳_____荻港_____鲁港地区____ 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_____A.,、,、、、、,。

B.,、。

、、、、,。

C.。

、,、、、、,。

D.,,,,,,,,。

4.与短语“擦破了”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

甚为微弱5.对“不含”两字在文中意义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标明解放军渡江的地域界限,以防产生歧义。

B.文意是解放军西起九江地区,但不包含九江城。

用“不含”一词简洁明了。

C.使人清楚九江城防守坚固不可逾越,故不包含在内。

D.既说“西起九江”,又说“不含”属于行文矛盾,应删掉“不含”。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还必须有引标和副标。

B.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西起九江(不含)”。

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参考答案1.D2.C3.A4.B5.CD6.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应读“ y ai"。

C 项注音完全正确。

答案:C2.如下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歼灭(消灭)为“倾倒"之意。

答案:D3.对如下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某某为古宛县,位于某某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B.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描写)C.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 某某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某某。

(记叙)1新闻两如此时曹操与X 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记叙)遏(e )管辖(xi @溃退(ku 1) 锐不可当(d eng )B.磅礴(b mg) 歼灭(qi ai) 荻港(d i) 排山倒海(d co )C.绥靖(su 》某某(w u) 逃窜(cu高屋建瓴(l ing )D.阕乡(w cn)要塞(s e)殷红(y in) 负隅顽抗(y u )提示:A 项中“锐不可当'’的 应读“d aig B 项中“磅礴"的“磅"应读“P 岔g ".“歼灭"的“歼"应读“ ji——〃cn ;D 项中“要塞"“塞"应读“ s d ", “殷红"的“殷"遏(阻止)B.绥靖(安抚、平定)殷切(深厚、丰盛辖(管理)锐不可当(抵挡)D.瑰宝(奇特、珍贵)高屋建瓴(建立)提示:D 项中“高屋建瓴 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建"三国它们立即散布我军当即占领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议论)提示:此题是考查我们对几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与区分,特别是记叙与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容易混淆。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1新闻两则(测)(提升版,含精品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1新闻两则(测)(提升版,含精品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1 新闻两则(11分 20分钟)一、名著阅读----战争篇(11分)1. 填空。

(4分)⑴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⑵保尔最后的著作是。

【答案】(4分)《牛虻》《暴风雨所诞生的》【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B.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C.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丽达,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冬妮娅,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D.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答案】(3分)C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

然而保尔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

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

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保尔坚定选择的道路是什么?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保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答案】(4分):文学创作(1分),表现了保尔顽强、执着、刻苦、勇敢、奋进的精神品质。

(3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精神品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两那么》同步练习带答案2一判定题(2分,每题分)1.(1)消息用来及时报导最新发生的事实。

( )(2)消息的特点之一是让事实说话,但有时依照需要也能够作必然的虚构和夸张。

( )(3)消息的题目由引标、主标、副标三部份组成,其中主标是必需有的,其他的那么可有可无。

(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个题目全面表达了消息的要紧事实,其中“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雄浑,洋溢着成功的豪情。

( )二选择题(14分,每题2分)2.下面的“通知”格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题目位置B.正文开头C.通知对象的位置D.签名和日期3.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B.他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大体一致。

C.我国有世界上并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D.有无健康的躯体,是可否学好作业的前提。

4.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B.新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C.新闻的题目包括正题、引题和副题。

D.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背景是在主体中显现的,结语那么在篇尾。

B.每条新闻都必需包括题目、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份。

C.新闻通经常使用副题来交代背景。

D.正题是题目的核心,用来归纳新闻的要紧事实。

6.以下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 ]A.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主语:我35万大军和西路军)B.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对长江防线通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骨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定协定)C.山头上插着我军的战旗。

(主语:山头上)D.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不是意识到你是在幸福当中呢?(“意识到”的宾语:你在幸福当中)7.对以下加粗的词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

1 新闻两则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 杜聿.明(lù) 击溃.(kuì)B.要塞.(sài) 豫.州(yù)统率.(shuài)逃窜.(cuàn )C.阻遏.(jié) 西鄂.(è) 封锁. (suǒ) 锐不可当.(dānɡ)D.绥靖..(suǐjīnɡ) 皖.东(wán) 管辖.(xiá) 荻.港(dí)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1)“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4)“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枝叶茂..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是森林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5.在下列语段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

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 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自我小测新人教版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自我小测新人教版

27《短文两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tú)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4.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段,完成第5~8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8.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中蕴含了“美无处不在”的哲理的句子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一、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预习要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达标练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荻.港( ) 锐不可当.( ) 泄气( ) 要塞.( )溃.( )退签.( )订督.( )战歼.( )灭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锐不可当:。

溃退:。

要塞:。

业已:。

歼灭:。

3.了解文体(1)新闻,又称,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发生的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和结语五个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新闻的六要素是:、、、、、。

(4)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有时兼有、。

(5)新闻的特点:、、。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⑴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答:⑵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路军⑶跳读课文,口头复述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2、问题展示⑴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答:⑵语言品析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①西起九江(不含..)。

答: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答:③人民解放军百万..长江。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阌.乡(Wén)阻遏.(è)逃窜.(cuān)绥靖..(suí jìng)B.荻.港(dí)阻塞.(sè)区域.(yù)踞.点(jù)C.泄.气(xiè)业已.(yǐ)纤.维(qiān)要塞.(sài)D.溃.退(kuì)管辖.(xiá)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冲在最前面)B.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促进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溃退:被打败而后退)D.谣言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对症下药,谣言不堪一击....!(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4.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了。

”..,而且是森林...,而且枝叶茂盛..了。

不仅生了根这些词语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了什么语言特点?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字)新华社华盛顿5月18日电太阳有一个“孪生兄弟”,就在我们银河系的麒麟座中,不过年纪比太阳大了约20亿岁。

太阳的这位孪生兄弟叫作“科罗Sol1”,其质量和化学组成都与太阳相同,自转周期为29天左右,也与太阳的类似。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练习3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练习3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练习3 (新版)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要塞业已被浮B.泄气协定衷心C.前峰阻遏二十八宿D.丝豪逃窜管辖3.判断正误。

(1)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2)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4.湘潭市旅游局宣布,今年该市即将倾心打造一批以“毛泽东成长之路”旅游精品线路为主的省、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这批旅游线路是以韶山毛泽东故居、南岸、毛泽东纪念园等留下毛泽东求学、革命足迹的地方为重要景点,串起一条爱国主义教育和励志教育的红色旅游路线。

请你为这条旅游路线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

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北岸的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

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

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闻两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阌.乡(Wén)阻遏.(è)逃窜.(cuān)绥靖..(suí jìng)B.荻.港(dí)阻塞.(sè)区域.(yù)踞.点(jù)C.泄.气(xiè)业已.(yǐ)纤.维(qiān)要塞.(sài)D.溃.退(kuì)管辖.(xiá)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冲在最前面)B.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促进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C.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溃退:被打败而后退)D.谣言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只要对症下药,谣言不堪一击....!(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4.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了。

”..,而且是森林...,而且枝叶茂盛..了。

不仅生了根这些词语的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了什么语言特点?5.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字)新华社华盛顿5月18日电太阳有一个“孪生兄弟”,就在我们银河系的麒麟座中,不过年纪比太阳大了约20亿岁。

太阳的这位孪生兄弟叫作“科罗Sol1”,其质量和化学组成都与太阳相同,自转周期为29天左右,也与太阳的类似。

不过其年龄大约67亿岁,比太阳大了约20亿岁。

总体而言,它们非常相似,因此“科罗Sol1”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太阳的明天。

来自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和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研究人员18日说,他们结合使用位于夏威夷的“昴”号天文望远镜和欧洲“科罗”天文卫星,研究银河系中的类太阳恒星。

根据质量和化学组成等判断恒星演化阶段的主要指标,他们认为,“科罗Soll”是太阳的“孪生兄弟”,这也是迄今发现的距地球最远的太阳的“孪生兄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1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6.画线部分被称为,它交代了、发电地点和三个要点。

其作用是表明材料,报道及时。

7.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8.第⑤句为什么不是“到目前为止”而是“至发电时止”?9.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写。

C.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全部渡过了长江。

10.文中写敌我双方的情况,我方简略、敌方详细的理由是()(多项选择)A.多用笔墨揭露,以充分表现对敌人的愤慨。

B.人民解放军情况人所皆知,故可略过。

C.揭露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表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说明我军发动进攻是正义的。

D.点出国民党广大官兵希望和平,用以与国民党少数战犯区别,有利于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1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2~13题。

新华网湖北频道5月15日电(方政军李哲)核能发电、垃圾发电,在“低碳”背景下,“新能源”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记者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今年新增加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成为国内首个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该校开设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今年计划招生90人,其中有65个计划投放我省。

该校党委书记表示,随着我省构建两型社会的启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给能源产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该校向教育部申办“新能源专业”,去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今年开始招生。

他们与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联合培养我国首届新能源专业大学生。

据该校招办负责人透露,新能源技术为三年制专科,该专业主要培养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人才,并及时跟踪太阳能等能源的发展。

因目前国内尚无高校开设过新能源专业,所有主干课程设置及课本编写均由该校老师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完成。

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紧跟新能源的发展动态,以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为主,兼顾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该校动力系负责人说,为方便学生学习,学校还自主开发了专门的生物质能发电仿真机,供学生演练。

12.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

13.一些学生家长对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不太了解,结合消息内容,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一专业。

14.我当小记者。

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班级新近发生的事。

15.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然后写出新闻中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的一个重要词语。

本报香港5月3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

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机制监管善款用途。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提交评估报告。

参考答案1.D 2.A3.激战击溃控制封锁4.(1)好。

“不料”一词感情色彩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2)“树木”指稳固的根据地,“森林”指扩大了的根据地,“生了根”是根据地巩固了,“茂盛”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

5.银河系中发现太阳“孪生兄弟”6.电头发电单位时间来源真实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8.“到目前为止”交代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时止”交代时间准确,不含糊其辞,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9.D10.BCD11.“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此处议论说明了敌人纷纷溃退的主客观原因,可以深化读者的认识,鼓舞我军的士气,打击顽敌,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12.“低碳”背景下国内高校唯一新能源专业落户武汉13.提示:三年制专科,主要培养风能、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人才。

14.运动,快乐的源泉——八年级师生趣味运动会举行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师生团体协作能力,9月6日下午,八年级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

“人人都是选手,人人都奋勇争先”是运动会的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是运动会的宗旨。

比赛包括定时循环罚球比赛、两人三足接力比赛、袋鼠跳接力比赛三个环节。

下午1:50,全体参赛队员及裁判员就位,2:00整,裁判长一声哨响,罚球比赛开始,各班队员明细分工、通力协作,比赛在阵阵呐喊助威声中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第一环节结束,我八年级二班以微弱优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比赛更加激烈,队员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即使摔倒也毫不退缩,迅速站起继续拼搏。

这一环节,我班领先优势已经失去,落后于五班。

第三环节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考验队员体力和策略的环节,队员双腿放在编织袋中,双手紧抓袋口,模仿袋鼠跳跃前进。

30米的距离虽然不长,但要顺利完成,也非易事,我班队员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奋力前进。

最后,我班凭借袋鼠跳这一环节的出色发挥,一举夺魁!本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运动积极性显著提高,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

15.解析:此题考查概括一句话新闻的能力。

首先找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即第一段;然后按照“人物(或组织、团体等)+事件”的形式提炼出主要事实。

组织: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

事件: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如果这样表述的话就超过了规定的字数,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浓缩提炼,提炼出关键词“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救灾”“决议”,最后整合表述。

对第二个问题,在材料最后一段筛选出议员和政务司司长共同强调的“监管”一词即可。

参考答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

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