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价格理论-经济学基础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 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 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需曲线的交点决定市场均衡
供需曲线的变动规律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 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 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当影响供需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 或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致均衡价格和 数量发生变化。
政策法规
政府的政策法规通过规定价格 上限或下限,影响市场价格水 平。
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
价值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围绕价 值波动。
信息传递
市场参与者通过信息传递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 致的价格预期。
竞争均衡
在竞争过程中,价格会逐渐调整到均衡状态,即 供求相等的状态。
交易达成
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价 格。
在市场分割的基础上实行价格歧视,需要企业具备 较高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以准确判断不同 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
05
价格政策与政府干预
价格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 标而制定的关于价格的指导原则和措 施。
详细描述
价格政策通常包括固定价格、支持价 格、限制价格、价格自由化等不同类 型,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价格对供需关系的影响
价格上升导致供应增加
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增加,可能 会增加供应量。
价格下降导致供应减少
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减少,可能 会减少供应量。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较小,消费者 对价格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劳动价值名词解释
劳动价值名词解释在经济学中,劳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商品的价值、价格和生产成本等问题。
本文将对劳动价值及其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济概念。
一、劳动价值劳动价值是指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量度,是商品价值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生产一种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劳动时间。
这个平均劳动时间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效率决定的。
因此,劳动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
二、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是指雇佣劳动者所必须支付的工资,它是由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价值与劳动价值不同,它是一个绝对概念,不同的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时间是相同的。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所得到的超过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剩余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异。
四、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交换时所体现的商品价值的相等交换原则。
根据价值规律,不同的商品在交换时应该以它们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相等的价值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基础,也是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五、价格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实际交易的价格。
价格与商品的劳动价值和生产成本有关,但不完全相同。
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竞争、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价格并不总是等于劳动价值。
总之,劳动价值及其相关的名词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涉及到商品的价值、价格、生产成本等问题。
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价格和价值有什么关系
价值和价格理论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 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如 何将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政策 制定中。
跨学科研究
价值理论涉及到哲学、经济学、心理 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研究可以尝 试跨学科的方法来综合探讨价值和价 格的关系。
感谢观看
THANKS
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如果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价格或生产成本,可能会导致经营风 险增加,甚至面临亏损或破产。
消费者利益受损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 的价格;而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 能无法获得足够的价值。这都会损害 消费者的利益。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过度的价格波动或长期的价格与价值 的偏离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如通货膨胀、社会矛盾激化等。
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指商品或服务所具有的内在有 用性和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 的主观评价。
价值反映了商品或服务对于消费者的 实际意义和重要性,是决定价格的重 要基础。
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价格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是货币表现;而价 值则是商品或服务所具有的内在有用性和效用,是消费者对 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
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工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同时,工资水平的提 高也会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
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水平 。利率的变动可以反映金融市场的供 求关系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汇率是货币的价值
价值的形成机制
商品内在价值
商品的内在价值是指商品本身所 具有的价值,通常由其生产成本 、技术含量、品牌价值等因素决
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总结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居于基础地位,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总结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减少财政、投资,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通货紧缩对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本文的目的在于辨析交换价值、价值和价格的内在关系,揭示交换价值二重性,说明它在连接价值和价格中怎样发生关键作用。
一、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任何使用物品都具有价值,例如,牛肉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可以食用;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
任何使用物品的价值都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价值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使用价值是使用物品的价值形式。
例如,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即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
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形式。
1公斤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食用价值表现为它是2个人1天的食物,或1个人2天的食物。
一种使用物品的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
例如牛肉的使用价值,牛肉的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食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化学价值,由它提取氨基酸。
上衣的价值可以表现为防寒,也可以表现为遮丑。
汽车可以表现为运人,也可以表现为运货。
别墅可以表现为居住,也可以表现为身份。
商品和其他使用物品一样,其价值也表现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作为商品的牛肉具有食用价值,上衣具有保暖价值、别墅具有居住价值、汽车具有运输价值、青霉素具有医疗价值、电影具有娱乐价值、书籍具有科学价值、货币具有流通价值等等。
但是,上述这些价值并不是商品独有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物品或产品也都具有这些价值。
在这些使用价值中,任何使用价值都不具有商品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品具有上述相应的使用价值就说它们是商品。
商品是历史的产物,是交换和分工的产物。
交换是商品的特殊属性。
没有交换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都不能叫商品。
商品除了上述那些相应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
能够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交换价值。
此外的一切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具有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不是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唯一属性。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政治经济学第二讲 商品和价值
第二种含义: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
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区别:分析角度不同;所决定的对象不 同;涉及内容不同。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抽象的属性, 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其他 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
(2)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外在的、具 体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 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由于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此 交换价值表现的是不同劳动者之间的 劳动比较和交换的关系。
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 概念: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一般属性: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社会财富的 物质内容,是一个永恒范畴。
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特殊性: ——必须是劳动产品; ——对他人和社会有用; ——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通过
2,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
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 经济。
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 手工劳动为技术特征。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 缝之中,附属于居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阶段,也是社会 化商品经济阶段。
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 的基本规律。
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 置的基础性机制。
3,商品经济的特征。 ——自主性; ——平等性; ——竞争性; ——开放性。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一、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基本概念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而价格是商品交换时的实际表现。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
二、标题: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原理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市场供求、生产成本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解析商品价值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因素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三、标题: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商品价格的形成与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政策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阐述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牵涉到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动原因和趋势。
四、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与调和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而价格却是市场交易的实际结果。
商品价值与价格之间存在矛盾,如何调和二者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就商品价值与价格的矛盾与调和提出分析和思考。
五、标题: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及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六、案例:苹果公司的商品价值和价格分析苹果作为一家著名的科技公司,其商品价值和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半导体生产到互联网服务等多个层面,分析苹果的商品价值和价格,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七、案例: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动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其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全球经济。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市场竞争、产油国政策等层面,分析全球石油市场价格的变动原因和趋势。
八、案例: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调整钢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也在发生调整。
本文将分析中国钢铁产业的价值和价格变动,以及其对国内经济和市场的影响。
九、案例:比特币价格的波动比特币是一种新型数字货币,其价格的波动备受市场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技术创新等角度,分析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原因和趋势。
价值与使用价值例子解释
价值与使用价值例子解释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有助于解释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交换和定价。
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和例子:
1.使用价值(Use Value):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或服务对个
体或社会满足需求和提供实际用途的能力。
它是商品所能提供的具体功能、效用或满足需求的能力。
举例来说,一瓶矿泉水的使用价值在于它可以解渴和提供人体所需的水分,满足人们的口渴需求。
一辆车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使用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估。
2.价值(Value):价值是用于评价商品或服务的经济概念,
它通常与市场上的交换和定价相关。
价值是由供求关系、稀缺性和人们的需求和偏好共同决定的。
例如,某种商品因为供应量稀缺或由于它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而具有较高的价值。
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满足程度和情感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关但不完全一致的概念。
使用价值是关于商品或服务本身的属性和能力,而价值则更多地考虑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需求背景。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将决定商品的价值和定价,而使用价值是购买决策的一个
重要因素,因为人们会考虑商品是否对其有实际用途和满足需求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
可视为是能够公正且适当反映商品、服务或金钱等值的总额。
在经济学中,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价值通常通过货币来衡量,成为价格。
这种观点中的价值,其实是交换价值的表现。
而古典经济学则认为价值和价格并不等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商品价值。
马克思还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给予商品购买者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交换的量)。
经济价值的本质是人类经济产品、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人类劳动作用。
包涵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创造生产关系的劳动价值。
《资本论》中的价值概念特指交换价值,即资本关系下的本质。
不能以局部范畴的价值代替一般的价值形态,同时一般的价值形态不等于局部的价值形态。
价值的实践必须以一定的范畴确定。
商品的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
商品的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 -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虛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商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商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商品》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资本论》中。
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对商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以下是对他的批判的详细解释:1. 商品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商品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
在商品社会中,人们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实际使用效用,而价值是指商品的交换价值。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2. 商品的交换价值:马克思对商品的交换价值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劳动价值决定的。
劳动价值是指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然而,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社会中,劳动价值被转化为交换价值,从而导致了商品的货币形式的出现。
3. 商品的货币形式:马克思批判了商品的货币形式。
他认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普遍等价物。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的交换更加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独特的特征,如可分割性、持久性和稀缺性。
4. 商品的剩余价值:马克思对商品的剩余价值进行了批判。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劳动。
他批判了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行为,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马克思对商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商品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和剥削问题。
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商品》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1. 引言价格和价值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价格如何影响商品的价值,以及价值如何决定商品的价格。
2. 价格对价值的影响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商品时所确定的交换货币的数量或价值。
但价格并不是商品真正的价值,它只是市场交易的一种表征。
然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商品的价值。
首先,价格的高低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感知。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通常被认为是产品质量和稀缺性的一个指标。
当商品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往往会认为该商品价值较高,因为较高的价格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质量或更大的稀缺性。
相反,当商品价格较低时,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该商品价值较低。
因此,价格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评估和选择。
其次,价格能够影响商品的供需平衡。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当商品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商品价格会上升,从而增加了商品的价值。
反之,当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价格会下降,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因此,价格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值。
3. 价值对价格的决定虽然价格可以影响商品的价值,但价值才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价值是指商品的实际或潜在的效用或功能,它是由商品特性和消费者需求共同决定的。
商品特性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对于一部手机来说,其特性可以包括品牌、性能、功能等方面。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对该手机的价值评估。
如果手机的品牌知名度高、性能强大、功能丰富,那么消费者对其价值的评估就会相对较高。
除了商品特性外,消费者需求也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对商品价值的评估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一个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来说,一双功能齐全、舒适耐用的登山鞋的价值会比一个不感兴趣户外运动的人要高得多。
综上所述,价值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而价格则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感知和供需关系的平衡。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2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讲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关键词:价格价值辨析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
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
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辨析价格和价值关系之前,先来解决概念问题,价格(Price)在现代社会的日常应用之中,价格一般指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
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泛指买卖双方就买卖商品的订立的兑换比率,举例说:假如买卖过程中,商品甲换得两个单位的商品乙,一单位的商品甲的价格便为两单位的商品乙,而一单位的商品乙的价格则为半单位的商品甲。
由于现代社会以金钱交换为主流的买卖方式,买卖双方其中一方会以金钱付款,因此商品的价格便可以以金钱作为单位,不同商品的价格亦因单位相同而能够比较。
留意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用途或传统观念的“价值”并无必然的直接关系。
在经济学角度来说,一件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供应及需求,商品甲即使在用途上较商品乙少,但亦能因为其供应量与需求比例小,而较商品乙有更高的价格。
价格本质是一种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不变时,货币价值的变动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例如,在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按同一方向发生相同比例变动时,商品价值的变动并不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形式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形式价值规律是指社会中物品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规律。
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通过研究价值规律可以了解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经济学中,价值是指商品和劳动力所具有的经济性质。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劳动力的价值则取决于维持劳动者生存和繁衍的劳动时间。
由于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差异,价格与价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商品的价格总体趋向于其价值。
价值规律的形式可以通过劳动价值论来描述。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以平均水平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所必须的时间。
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具有价值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非价值的劳动则不会产生价值。
价值规律还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体现。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
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双方的价格应该基本上反映出各自商品所具有的价值。
如果某个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就存在超额利润,会吸引其他生产者进入该行业,导致供应增加,价格下降,最终回归到其价值水平。
反之,如果某个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就存在利润空间,会吸引其他生产者退出该行业,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上升,最终也回归到其价值水平。
通过价值规律,可以解释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首先,价值规律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
商品价格的形成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供求就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供应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而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
其次,价值规律可以解释生产要素收入的分配。
根据价值规律,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的价格和其价值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生产要素的收入也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最后,价值规律还可以解释经济发展中的利润趋势。
根据价值规律,当供应和需求趋于均衡时,商品的价格会逐渐回归到其价值水平,从而使得利润率趋于平均水平。
尽管价值规律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⒈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并不仅仅是针对商品而言。劳动二重性是具有普遍性的,任何劳动都具有二重性。不仅商品劳动具有二重性,凡是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既然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当然商品中就包含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命题中,强调的不是商品,而是劳动二重性。我们不能把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仅仅理解为商品特有的,或者专指商品社会。因而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仅仅理解成商品劳动价值论。这段话恰恰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不是商品劳动,而是一般劳动。
二、交换价值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第一章,马克思举出塔糖与铁的平衡的例子,借以说明麻布与上衣交换的关系。并以塔糖与铁平衡的重量关系类比麻布与上衣交换的价值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举出了“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形式。这的确是个具有谜一样的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形式之中。
回到商品,道理也是一样,商品价值一旦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它的其他使用价值就与商品的价值毫无关系,它的任何方面的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和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再与商品价值发生任何关系。
作为一般使用物品,它可以具有许多使用价值,但是惟独不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它可以不具有任何别的使用价值,但是惟独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
⒉马克思所说的“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也是在一般劳动产品使用价值意义上讲的,并不是专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当然这个论断也适用于商品使用价值。
⒊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学说,虽然是一般性的论述,但在这里却落在商品上,因为《资本论》是从商品开始的。是劳动二重性这样的一般性命题在商品中的应用。
⒋商品劳动相对于人类社会一般劳动它是具体劳动,不是抽象劳动。商品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它的抽象性是商品社会的人类一般劳动,它的具体性是商品社会的交换劳动或者说是特殊目的的劳动。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钱
经济学中价值理论不合的实质与缘故一、主观与客观价值论的形成:价值理论进展的简要回忆众所周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西方价值理论存在着重大的不同。
马克思以为,生产进程中所投入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资本等非劳动要素只能制造“财富”或利用价值,而不可能成为“价值”的源泉,并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马克思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理论被理论界归纳为“价值源泉一元论”;且这种价值理论是完全的“客观价值论”,即马克思以为,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实实在在的,它完全取决于生产进程中的实际劳动投入量大小或有无,而与人们的主观感觉或好恶没有任何关系。
但西方学者那么不同意马克思的上述观点,在马歇尔均衡价值理论产生之前,他们或主张多元价值论,或主张主观价值论。
价值源泉多元论的产生最远能够追溯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人威廉.配第,他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名言,为后来的西方学者们所普遍同意,并进展为劳动和土地等要素一起制造价值的多元价值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马克思尽管也认同配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名言,可是由于马克思以为财富与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围,因此,尽管劳动和土地一起制造了财富,可是制造价值的就只能是劳动一个因素。
至于西方学者那么显然是假定“财富”与“价值”这两个范围是能够等同利用的范围。
)依价值多元论的说明,价值的源泉不仅包括劳动要素,还应包括资本等非劳动要素。
也确实是说,组成产品本钱范围的各个因素都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因为在他们眼里,从产品利用价值的制造或产品的供给离不开所有要素的一起配合。
这种从供给角度或本钱方面分析价值源泉的理论确实是所谓的“生产费用价值论”。
应该承认一点的是,尽管生产费用价值论从具体的价值决定因素来讲是属于多元价值论范围,可是若是从主客观价值论的划分来讲,生产费用价值论那么无疑能够归入客观价值理论范围,因为本钱投入对生产商品的企业来讲是实实在在的和客观的。
至于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尽管早于18世纪中叶就已显现,但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那么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奥地利学派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等人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⒍关于上述⒋⒌两点的分析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商品劳动二重性的论述,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在总结了劳动二重性的学说以后,马克思把论述的重点转向商品价值。那么什么是《资本论》中的商品价值呢?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特殊地把交换价值规定为“价值”。他认为,这样做简便。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建立了他的商品劳动价值论体系。所以,《资本论》中价值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一般劳动价值论的起点是不同的。我们如果对照读马克思较早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非常清楚了。
但是,上述这些价值并不是商品独有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非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物品或产品也都具有这些价值。在这些使用价值中,任何使用价值都不具有商品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产品具有上述相应的使用价值就说它们是商品。
商品是历史的产物,是交换和分工的产物。交换是商品的特殊属性。没有交换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都不能叫商品。商品除了上述那些相应的使用价值,还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能够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却只有一种,那就是交换价值。此外的一切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运输价值、居住价值等等都不具有表现商品价值的使用价值,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不是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唯一属性。不具有排他性,产品即使不是商品也可以具有这些相应的使用价值。所以只有交换价值才是商品属性的使用价值。
正是因为交换价值具有这种特殊性质,马克思才把它从一般使用价值中单列出来,特殊地定义为商品“价值”。
以上就是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简单说,商品和任何使用物品或产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它们的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任何使用物品其价值都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形式。但是作为商品,具有特殊的属性,这就是交换。所以只有交换价值才能反映商品价值,因为它既是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又反映了商品的本质特征。当商品价值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时,商品价值就不再与其他任何使用价值形式发生关系,商品价值不含任何其他使用价值例如食用价值、衣用价值等等使用价值因素。
作为商品特殊使用价值的交换价值,与商品的其他具体使用价值统属使用价值,与食用价值、衣用价值、居住价值和运输价值一样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明确这一点对于澄清劳动价值论的许多疑惑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的许多争论,往往是根源于对交换价值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清。
使用物品例如牛肉的价值如果采取了食用价值,那么我们就说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这时,牛肉的其他使用价值例如提取氨基酸的价值,就不能代表牛肉的价值。反过来如果牛肉的价值采取了提取氨基酸的使用价值,那么作为使用价值的食用价值,就与牛肉的价值毫无关系。
回到商品,道理也是一样,商品价值一旦采取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形式,它的其他使用价值就与商品的价值毫无关系等等,都不再与商品价值发生任何关系。
作为一般使用物品,它可以具有许多使用价值,但是惟独不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它可以不具有任何别的使用价值,但是惟独具有作为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
二、交换价值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第一章,马克思举出塔糖与铁的平衡的例子,借以说明麻布与上衣交换的关系。并以塔糖与铁平衡的重量关系类比麻布与上衣交换的价值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举出了“20码麻布=1件上衣”这个形式。这的确是个具有谜一样的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都包含在这个形式之中。
任何使用物品的价值都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必须通过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使用价值是使用物品的价值形式。例如,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使用价值即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食用价值是牛肉的价值形式。1公斤牛肉的价值是通过它的食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这种食用价值表现为它是2个人1天的食物,或1个人2天的食物。
在20码麻布=1件上衣的关系式中,马克思首先告诉我们的就是,20码麻布能够交换1件上衣,说明它们背后有相同的可比的东西。马克思还用塔糖与铁平衡的例子,来与上述例子类比。
在塔糖与铁的平衡形式中,说明塔糖与铁的重量相等;在上衣与麻布的交换形式中,说明20码麻布的价值与1件上衣的价值量相等。正如马克思所说:“类比只能到此为止。在塔糖的重量表现中,铁代表两个物体共有的自然属性,即它们的重,而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上衣代表这两种物的超自然属性,即它们的价值,某种纯粹社会的东西”。
我们认为:
⒈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并不仅仅是针对商品而言。劳动二重性是具有普遍性的,任何劳动都具有二重性。不仅商品劳动具有二重性,凡是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既然劳动产品都包含劳动二重性,当然商品中就包含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命题中,强调的不是商品,而是劳动二重性。我们不能把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劳动二重性仅仅理解为商品特有的,或者专指商品社会。因而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仅仅理解成商品劳动价值论。这段话恰恰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不是商品劳动,而是一般劳动。
论交换价值二重性:商品价值和价格
根据这个形式,马克思论证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它们的关系。在这个形式中,如何理解交换价值则是问题的关键。在以往的争论中,意见的分歧就在于没有阐明交换价值的性质。首先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是属于使用价值范畴,这在上面已经论述过了;其次是没有看到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没有从交换价值的二重性来分析价值的本质,分析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和价格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
本文的目的在于辨析交换价值、价值和价格的内在关系,揭示交换价值二重性,说明它在连接价值和价格中怎样发生关键作用。
一、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
任何使用物品都具有价值,例如,牛肉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可以食用;汽车具有价值,汽车的价值是可以运输;上衣具有价值,上衣的价值是可以穿用;别墅具有价值,别墅的价值是可以居住。
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即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抽象交换价值是抽象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形式;具体交换价值是具体的商品价值形式。
抽象交换价值和具体交换价值的内涵都是劳动。
三、交换价值的劳动实体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是如何生产抽象交换价值,又是如何形成具体交换价值的。
马克思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地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⒉马克思所说的“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也是在一般劳动产品使用价值意义上讲的,并不是专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当然这个论断也适用于商品使用价值。
⒊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的学说,虽然是一般性的论述,但在这里却落在商品上,因为《资本论》是从商品开始的。是劳动二重性这样的一般性命题在商品中的应用。
⒋商品劳动相对于人类社会一般劳动它是具体劳动,不是抽象劳动。商品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它的抽象性是商品社会的人类一般劳动,它的具体性是商品社会的交换劳动或者说是特殊目的的劳动。
这是马克思揭示的“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最为得意的研究成果。他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怎样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是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对这段话的错误理解导致以往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的错误解释。
一种使用物品的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为不同的使用价值。例如牛肉的使用价值,牛肉的使用价值可以表现为食用价值,也可以表现为化学价值,由它提取氨基酸。上衣的价值可以表现为防寒,也可以表现为遮丑。汽车可以表现为运人,也可以表现为运货。别墅可以表现为居住,也可以表现为身份。
商品和其他使用物品一样,其价值也表现多种使用价值,例如作为商品的牛肉具有食用价值,上衣具有保暖价值、别墅具有居住价值、汽车具有运输价值、青霉素具有医疗价值、电影具有娱乐价值、书籍具有科学价值、货币具有流通价值等等。
理解马克思商品劳动价值论体系的枢纽是体现在商品中的交换价值二重性,这是由我首先发现并阐明的。
交换价值,作为抽象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马克思规定的商品价值;作为具体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决定商品价格。
抽象交换价值即价值是商品劳动的具体劳动生产的,具体交换价值即价格则是由商品劳动的社会抽象劳动形成的。
“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
为什么说“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
我们理解,交换价值是个辨证的概念,必须辨证地理解交换价值,这就是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