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的课件.ppt

合集下载

《夯实法治基础》建设法治中国PPT课件

《夯实法治基础》建设法治中国PPT课件

学习任务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举例: 人大及常委会 制定通过 《XX法》
举例:
举例:
行政机关(政府), 法院审理案件、
如公安交警…… 检察院……
全民守法
举例: 公民学法、守法, 普及法律 知识……
学习任务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 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我国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党委提出→政治协商→人 大审议通过→政府执行”的法定程序,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 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 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
学习任务三
➢ 结合本课所学,思考:以上新闻材料说明了什么?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8月25日,黄女士推着婴儿车在楼下散步,路过 电梯厅附近斜坡时,一只未灭的烟头从天而降。她马上检 查,孩子一直哭泣,后来在孩子脖子上发现烟头烫痕, “孩子用自己的脖子把烟头掐灭的……”
据了解,警方事后对事发单元楼的所有住户进行了采 血调查,并与烟头上的DNA进行了比对,最后成功锁定了 扔烟头的嫌疑人。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 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0张PPT)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0张PPT)
课前抽背
2. 法治的要求(重点必背★) 1)良法: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2)善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5.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重点必背★★★) (1)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 【基本方略是什么?】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推进
实现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 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聚法治共识
01
法治政府
1. 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探究与分享:下列图片体现了政府什么作用?
公民: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主动监督
厉行法治 (HOW)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
02
厉行法治
5.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 ?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
公民尊 法学法
企业依 法经营
厉行法治
行政机关 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①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基本要求/总观点)
政府
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HOW
② 依法行政,防止权力滥用
公民: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主动监督
总观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公民:思想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5.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P49) 课堂笔记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ppt课件(完美版)全文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ppt课件(完美版)全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小讨论
你觉得我们要知法懂法吗?如果不懂法 ,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15周岁那年,杜某某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告 到派出所,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某又因盗窃被公安局 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年管教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由父母,学校管教; (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3)由政府收容教养; (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 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 ,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你 认为他应当怎么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
罗莱某初中没毕业,家 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 酒后打他。
15周岁的蒋某某参与贩 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
学生杨某某放学后经常偷 偷去那里打游戏。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想一想,说一说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课件
(1)依据材料,分析归纳《民法典》编纂是如何做到 科学立法的?(3分)
难点突破
审 题
考点 题型 要求
看分答题
问题:依据材考点:科学立法(良法、建设法治国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中的做法类
要求:分析材料(谁,做什么,怎么做)
(1)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 全国人大编纂《民法典》
谢 谢 您 的 聆 听!
(2)把握材料的层次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 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
③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
参考答案: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②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凝聚社会共识;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2、材料:抖音广受民众欢迎,但有些行为让国法难容: 抖音网红带的货很多是三无产品,还出现侮辱英雄烈士的 短视频等行为。此类事件发生后,北京市网信办、市工商 局两部门针对抖音违法违规等行为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并 依法立案查处。各地普法办开通普法抖音账号,宣传法律 知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也告诫广大抖音用户应 增强法律观念,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意识到法律是成文的 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问题: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如何 体现建设法治中国?(6分)
公民
使每一个公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 遵守者和捍卫者
考4点、知怎识梳样理建设法治国家?
①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 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严格执法)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问题:运用《凝聚法治共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如何体

凝聚法治共识-ppt课件

凝聚法治共识-ppt课件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对德治的要求)P55
如何厉行法治?
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法律实施机关,大量的法律,要靠行政机关去落实。我国大约80%的法律,所有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90%的地方性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
自主阅读P52—53页,回答下列问题: 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要求、意义分别是什么? 怎样落实依法行政?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促进
法律
道德
(规范作用)
支撑
(教化作用)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课堂小结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
2、什么是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5、怎样厉行法治(要求)?
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国家
公民
党和政府
社会
4、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德治
课堂练习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公民角度)

课件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成就:
①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颁布反恐怖 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立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②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 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 ③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 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进程
1.法治初创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 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 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
①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 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4.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就: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 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③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1张PPT)

4.2凝聚法治共识课件(共31张PPT)
①地位: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 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③核心 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材次①会料政议一府上2及,02广其1年州工1市2服作月人务人1民4日员政,要府广秘依州书据市长宪第陈法十杰五和作届关法人于律大民的常生规委实会定事第项正六目确十行一使 2权02力1年。完成情况的报告。截至12月份,市十件民生实事总体进 展将保②情继顺20政权续利21府、兜,年要参好1市4兜项依与十牢具件法权民体民行、生工生政表底作实,达线中事负全权,,圆责推1满面和3动完项推监民成已进督生。完政权建成务,设,公、促1项保开进基障,政本民保府完生成障决需。公策求接,民科下确的学来知化
4.2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目标
1.培养法治精神,树立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提升用法学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政府的作习用及其宗旨;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实现时间; 法治;治政如府何目建理设解“;法如律何与建道设德法相治辅政相府成;,怎法样治做与到德厉治行相法 得益彰”标。
重点:法治政府 难点:厉行法治
依法行政≠依法执政
1.为什么要厉行法治?(P53)
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 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②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 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相关链接
公民尊法学法
企业依法经营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厉行 法治
学、生医、生…教、师、…、、家、长
另一活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务。
研讨探究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 人员伤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特警、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应急、 卫生健康等部门紧急派出救援力量开展人员搜救,自然资源、水利、住房 城乡建设相关部门迅速组织技术队伍开展灾害隐患排查,交通、通信、电 力等部门单位积极抢修保通“生命线”工程,地震、气象、环境等部门迅 速开展监测,发改、经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快速增援保障物资供应。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搜救,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社会稳 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ppt课件

小贴士 一 些 国 家 的 宪 法 日
美国:9月17日 丹麦:6月5日 俄罗斯:12月12日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 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 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一直的集 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 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 法相抵触。
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 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课堂练习
填空题: 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要依据(宪法)制定。 3.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 宪法规定的(义务)。
自学与思考
1.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2.宪法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3.其他法律可以与宪法相抵触吗?一旦抵触怎么办? 4.举例说明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5.举例公民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畅所欲言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 怎样的?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 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是国家的根本法。
自学与思考
1.宪法规定哪些内容? 2.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3.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为什么国家设立宪法日? 4.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5.你知道2014年至2018年国家宪法日活动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吗? 6.我们如何加深对宪法的认识?
畅所欲言
你对宪法了解有多少?
学校:设置国家宣传日的宣传栏、黑板报、演讲比赛等。 书店:设置宪法图书专柜。 政府机关: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法治国家》PPT课件

《法治国家》PPT课件

主权利的制度。
-2-
第一框 法治国家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含义: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
执政的国家。
2.内容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
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治社会,正当的法律都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必须反映绝大多
数民众的期望,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信
念,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这是为民众遵守规则奠定良好基础。
就此而言,法治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和社会。而不
是只强调民众的服从,忽视民众对法治生活的参与。这样会导致法
治与人民完全的割裂,法律只是统治者用来治理民众的工具,其实质
17-
第一框 法治国家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随堂训练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在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闭会期间,由常委会行使)。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 监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于法律实施的意义,即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治的效力。良法通常应当是能够有效规范
社会生活,并在制定过程中吸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进而符合
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一般公平、正义的观念。不能把法治
的惩罚威慑作用极端放大,却忽视了法治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这样
的法治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或导致腐败猖獗、特权泛滥,其生

弘扬法治精神PPT演示课件

弘扬法治精神PPT演示课件

刑,但他被紧急暂缓执行死刑。因袁宝 璟希望能把自己的巨额资产回赠给社会。 他再三表示,无论自己生死,都要坚决 完成这个心愿。 二审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驳回上 诉,维持原判。
53
54
案例:有关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调查
对“父母是否应该承担你读书期间的 学费”,小部分人选“应该”,观点 很明确;多数人选“不好说”,态度 摇摆而不坚定;而选“不应该”则更 是少数。
问题二:不知法也能守法 吗?怎样才算知法?
表述知法、守法、护法 的关系
28
守法未必知法 知法未必守法 维护法律尊严是警察、法官、检察 官和其他法律专业人士的事
不懂法也可以不违法,何必学法
29
总结:
诚然,有些老百姓对法律条文知道得很少,一般也能 守法.但是,我们决不能认为他们对此全然无知。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接受全民法制教育,在长 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诸如“欠债还钱”、 “杀人偿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朴实的法制观,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道德观, 因而一般不会违法.相反,有的领导干部和法律专 业人士,虽然具备比较丰富的法律知识,但没有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法制观,没有健康的 30 法律心理,仍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5
案例2
并在每次作案时,都戴上手套,用拖把
抹去足迹。当他被抓,警察告诉他,他 多次作案,累计盗窃金额巨大,已构成 盗窃罪时,悔之晚矣。
6
可见,知法绝不是对法律一知半
解,它不仅要求对法律条文有完 整准确的理解,而且要求对法律 精神,法治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 识,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法律心 理。
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所产 生的影响及其方式和过程。 一是对人们的行为的直接控制。 二是通过对人们心理的影响,间接地约束人的行 为,这种间接控制行为的方式可称为法律的心理 控制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PPT课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PPT课件
7
.
如何践行公平正义
➢ 政治层面: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保障政府赋予公民的 各项权利;加强社会建设,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的公 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 神重塑价值体系,让全社会充满浩然正气。
➢ 公民:以天下事为己任,具有担当意识,遵循公平正 义的原则,赋予奉献精神,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维护 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8
.
法治
➢ 法律至上: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 律的特权。”——习近平
➢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徒法不足以自行”
➢ 对公权力的制约:
调整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法和法
9
. 10
.
谢谢大家!
11
5
.
平等的故事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母亲祝 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 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
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劳动不分贵贱,人人平等。
6
.
公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牢固根基
“公”字,总会与官方、政府、公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强调分配,强调平均。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平二字的 外延越来越丰富,并升华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 观。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现了“把蛋糕做大”的目标,现 在我们国家面临更多的是“如何把蛋糕分好”。所以, 要实现这个目标,公平公正必不可少。
国家层面:自由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程度在社会领域的最集中最本质体现。
个人层面:自由是每个现代公民在具备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种种个人德行品德的基础上,社会给予的 最核心保障。
但是,我们不能滥用自由的权利。正如孔子所言: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否得到全面落实是衡量小康社会是否全面 发展的重要指标。法制不健全的小康,不能说是全面发展的小 康。更重要的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小康社会得 以全面、持续、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 过程中,片刻都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 离开了法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全 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全局性、 战略性和长期性的意义。
要求
一、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完备法 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 要环节
二、有了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不 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实现法治。“徒法不 足以自行”。如果宪法和法律得不到切实 有效的遵行,无异于一纸空文。全面落实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键就在于树立宪法 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 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 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 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 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院:人文学院 制作人:白旭晨 学号:2010014365
概述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1997年9月中共十 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 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 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 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个人理解
要改变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一对基本范 畴,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对推 动依法治国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根本上讲,权利 是属于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人民的,但在旧社会,人民的权 利被全部或部分地剥夺了,却要承担被强加的无数义务。后来, 人民通过革命斗争,夺回了自己的权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 的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仍在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在相当一 部分公职人员头脑中作怪,在实践中就表现为漠视以至侵犯人 民的权利,而对加重人民的义务、负担,却习以为常。法治国 家一个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要求及其价值取向的重心,是要保 障人民的权利,一切非法侵犯人民权利的行为都是法治秩序的 大敌。因此,必须树立权利观念,享有权利是人民承担义务的 前提。当然,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要否定义务。马克思说:"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受权利就要承担 义务,承担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
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 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 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 的基本原则
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 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 国的前提条件
五、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 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六、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 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原因
依法治国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建国以后, 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一度有过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左”的指 导思想,而使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势头急转直下,最终酿成十 年“文革”的历史性悲剧。“文革”的教训极为惨痛和深刻。 邓小平在回答外国记者如何避免类似“文革”那样的错误时说: “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 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 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个人理解
要改变官贵民贱的观念。官与民是自有国家以来的一对矛盾。 官与民的矛盾在旧社会常常表现为尖锐的对立,历史上"官逼民 反"的事件屡见不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发 生了根本变化,在理论和宪法、法律上,官与民只是社会分工 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和 惯性的作用,有的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一讲依法治理, 就把治理的重点和对象放在老百姓身上,只想让老百姓严格守 法,把老百姓管住,而自己则是居高临下的执法者、管理者。 这是官贵民贱观念余毒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官"的地位和 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官"的衣食和工作、生活条件都是人民纳税、 纳粮供给的,民是"官"的衣食父母。推行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 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官"要奉公守法,恪守职责,勤政廉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民的拥护和爱戴。
个人理解
要改变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我们的法制有“不少是属于‘人治底下的法制’, 其所制定与实施的法律与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行政 权力对社会主体的管理、控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由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 济"的内在要求,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将产生根本性的转 变,即由原来多年形成的主要以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 力为转移的人治体制,转变到主要依据民主基础上制 定的法律来办事的体制上。治理国家靠什么?邓小平 同志认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